内容摘要:要想深入的了解高中生的身心健康是如何发展的,离不开对高中生的体育生活方式进行调查,本文通过定量分析以及问卷调查等方式,以紫金县的高中生为研究对象,对该县高中生的体育锻炼状况、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进行体育活动的项目以及日常体育消费的数量等一些体育生活方式进行调查分析,最后得出结论,该地高中生并不排斥体育活动,甚至有浓厚的兴趣,但是该地的硬件设施制约了体育活动的开展,同时缺乏专业人士的指导,体育锻炼的状况并不理想,没有达到科学的强度。该文的研究结果也对今后高中生的体育教学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
关 键 词:高中生;体育生活方式;身心健康
1引言
1.1选题依据
1.1.1体育生活方式是人类生活方式的重要分支
通常来说,社会环境、价值观的发展等因素会影响到人们日常的生活行为方式,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有很多种,而体育生活方式也包含在其中,体育生活方式是独立于人类生活方式的一个类别,主要是指人们会根据自身需要这一主观条件以及其余客观条件来进行体育活动,这些人是自发的,并且很稳定,他们已经把体育看作是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要想了解个人以及社会群体在不同的社会条件的影响下是如何进行体育活动的,就必须要深刻把握人们的体育生活方式。
1.1.2正确的体育生活方式对中学生健康具有趋向性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在在满足基本温饱需求的情况下,可以有更多的资本和条件来满足其他方面的需求,从而实现生活的健康化和理想化。对于中学生而言,他们正处于青春期,要想实现健康幸福的成长,就必须要养成好的饮食生活习惯,同时还要利于空闲时间进行体育活动,锻炼身体,提升身体素质 。这种生活方式的形成除了需要一定价值观引导外,还需要考虑多种制约因素,包括进行体育锻炼的目的、是否拥有足够的时间、是否能够自觉进行、是否能够科学规律的进行体育活动等因素。
1.2研究意义
1.2.1体育生活方式对体质健康的影响
要想拥有一个良好的体质和健康的身体,就必须科学有效地进行体育生活方式,他们两者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较为显著,这是通过大量的研究的来的重要结果。体育生活方式可以缓解压力,提高身体素质,还可以提升自身气质和魅力,改善人的心态。
1.2.2体育生活方式的社会需求
生活水平的提高意味着人们物质方面的需求已经得到了很大满足,人们越来越向精神生活方面的需求而努力,体育生活方式也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习惯。培养正确的体育生活方式直接作用于人类身心健康发展,以及丰富人类社会生活。另一方面,人类体育生活方式的培养可间接带动体育文化产业发展,促进经济交流,创造新兴产业。
1.3 核心概念
高中生是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军,是国家的后备力量,高中生的身心健康对国家的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国家未来的发展离不开高中生的身体心理健康状况。通过一些研究调查数据和实际情况发现,中小学生的健康状况不是特别理想,近视、肥胖、哮喘等现象屡见不鲜,他们也不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健康问题层出不穷,所以提升青少年的健康状况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所以国家、XX以及社会各界要加大对高中生心里身体健康状况的关注力度,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帮助高中生养成良好科学的体育行为。
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国民物质需求得到很大的满足,人们更加注重精神方面的需求,全民健身意识的普及和形成,使得人们养成了正确的体育观念。顾华华在《试论中学田径体育训练现状及改革创新对策》中的文章中提出:中学田径体育训练具有重要意义, 能增强学生体质、养成锻炼习惯、提高教学效果。程文娟在《山东省中小学超体重学生体育生活方式》阐述了体育价值观以及参与者动机之间的关系;他认为体育生活的项目应该集中在跑步以及体育游戏上。向军通过对高中生体育生活方式进行调查发现,性别因素也会影响高中生的体育生活方式,性别因素也会影响他们对体育认知的差异。胡翔以湘潭市的高中生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体育生活方式进行研究,同时为现阶段高中生的体育生活方式提出了科学的指导意见。董舟维以舟山市的高中生为研究对象,进一步分析高中生的日常生活方式与健康状况的关系,这一研究有助于高中生养成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同时还指出睡眠的质量、生活的规律性以及饮食习惯的养成对高中生的健康状况有着正面的作用。张小明以阜新市高中学生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体育生活方式进行调查研究为学校体育工作改革与实施和学生良好体育生活方式的促进提供依据。
人类在养成具体生活方式的过程中,呈现出了许多特点,包括时间性、规律性、自觉性和目的性,体育生活方式同样如此,科学的体育活动方式具有一定目的,并且离不开科学、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自觉的养成。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紫金县高中生体育生活方式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和政策文件,对紫金县高中生的体育生活方式进行深入调查。
2.2.2调查问卷法
调查工作均在教学实习期间完成,分别对紫金县第一中学、县二中、尔崧中学、中山高级中学进行分层随机抽样,向学生们 发放了三百余份调查问卷,回收了近296份调查问卷,问卷调查有效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七。其中高一90人、高二116人、高三90人,男女分别为198和96人。
2.2.3专家访谈法
为了进一步了解紫金县高中生体育生活方式,访问了紫金县部分中学,就高中生的学校体育教学情况和方式进行深入研究。
访问对象包括紫金县高级中学的体育教师范程浩、曾鸿辉,紫金县第一中学体育教师甘伟华以及紫金县第二中学体育教师赖重山。
2.2.3数理统计法
以excel、stata等统计软件为主要的工具。
3结果与分析
3.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分析
该研究的研究范围主要集中在紫金县第一中学、县二中、尔崧中学、中山高级中学再收集到调查资料后,我对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以下的分析:
样本中,中山高级中学配备了标准田径场地和室内综合体育馆,而县一中仅仅配备标准田径场地。
样本性别构成上比较接近紫金县总题情况,男女各占50%,性别比例比较合理。
紫金县各个学校体育授课方式均采用练习法的模式,高中作息时间统一,高一、高二均在周六日休息两天,而高三的一个月只有一个周末假期其余都是周日半天。
3.2 紫金县高中生体育态度和动机调查与分析
随着高中生生理状况的发展以及心理状况的成熟,他们也进一步提升了自身体育锻炼的意识。通过调查可以发现许多学生的态度较为积极,从表一可以得出,有七成左右的学生对体育活动感兴趣,他们会利用体育活动来提升自身素质,而有百分之二十八的学生对体育活动并不感冒,他们会利用体育活动的时间来选择干一些其他的事情,态度较为消极。
表1 紫金县高中生体育动机统计
体育态度 | 男生 | 女生 | 合计 | |||
人数 | 比例 | 人数 | 比例 | 人数 | 比例 | |
提高素质与形体美 | 51 | 17.34% | 54 | 18.37% | 105 | 35.71% |
学习机能 | 29 | 9.86% | 26 | 9.01% | 55 | 18.87% |
促进交流 | 18 | 6.12% | 32 | 10.88% | 50 | 17.00% |
打发时间 | 16 | 5.44% | 36 | 12.24% | 52 | 17.68% |
处于被迫 | 5 | 1.70% | 27 | 9.04% | 32 | 10.74% |
3.3紫金县高中生体育消费调查与分析
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可以发现,高中生用于体育消费的金额并不充分,主要以体育器材的购置、运动装备的选择为体育消费的主要形式。而其他的体育消费主要以赛事门票、体育杂志的购买为主。从表二可以看出,有六成左右的学生用于体育消费的金额集中在100元之内。由于高中生的空闲时间较少,而且学校并没有配备足够的场地,这些因素使得学生进行活动的范围主要以校园为主,并且项目单一,高中生的体育项目主要以篮球、足球为主,一些时间、资金充裕的同学也会关注滑板等新颖、消费的项目。
表2 紫金县高中生体育消费金额统计
体育消费(元) | 男生 | 女生 | 合计 | |||
人数 | 比例 | 人数 | 比例 | 人数 | 比例 | |
0-100 | 70 | 23.81% | 98 | 33.33% | 168 | 57.14% |
100-500 | 25 | 8.50% | 41 | 13.95% | 66 | 22.45% |
500-1000 | 14 | 4.76% | 10 | 3.40% | 24 | 8.16% |
1000+ | 16 | 5.44% | 20 | 6.80% | 36 | 12.24% |
3.4紫金县高中生体育活动行为调查与分析
校园、社区以及广场为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主要场所,这些场所都是免费的,通过表三可以直观地发现高中生平均每周会进行两次体育活动,有八成左右的高中生经常参加锻炼,通过表四可以发现他们每次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主要控制在三十分到六十分之间,这体现出了他们进行体育活动主要以体育课堂为主,并且强度适中。
表3 紫金县高中生每周体育活动次数
活动次数(次) | 男生 | 女生 | 合计 | |||
人数 | 比例 | 人数 | 比例 | 人数 | 比例 | |
0 | 6 | 2.04% | 30 | 10.20% | 36 | 12.24% |
1 | 42 | 14.29% | 66 | 22.44% | 108 | 36.73% |
2 | 25 | 8.50% | 23 | 7.82% | 48 | 16.32% |
3+ | 68 | 23.13% | 34 | 11.58% | 102 | 34.71% |
表4 紫金高中生每次体育活动时间
体育时间(min) | 男生 | 女生 | 合计 | |||
人数 | 比例 | 人数 | 比例 | 人数 | 比例 | |
0-30 | 27 | 9.18% | 69 | 23.47% | 96 | 32.65% |
30-60 | 57 | 19.39% | 51 | 17.34% | 108 | 36.73% |
60-120 | 23 | 7.82% | 25 | 851% | 48 | 16.33% |
120+ | 27 | 9.19% | 15 | 5.10% | 42 | 14.29% |
表5 紫金县高中生每次体育活动强度
体育强度 | 男生 | 女生 | 合计 | |||
人数 | 比例 | 人数 | 比例 | 人数 | 比例 | |
微微出汗 | 46 | 15.65% | 74 | 25.17% | 120 | 40.82% |
大量出汗 | 62 | 21.08% | 40 | 13.61% | 102 | 34.69% |
全身湿透 | 44 | 14.97% | 28 | 9.52% | 72 | 24.49% |
3.5不同人口学变量下体育生活方式的差异探究
通过表三可以发现,高中生的体育活动方式与所处年级、性别、态度等因素有关。通过表二可以得出,高中男生的体育消费高于女生,高中男生的体育态度会更加主动,而女生的态度则更加被动。
从图一可以看出,学生的平均体育活动时间随着年级的增长出现了逐步递减的趋势,而高三的体育活动强度会高于高一、高二年级的学生,这进一步说明了由于自身的学习压力和其他因素,高三学生并不具备充足的体育活动时间。
图1 体育活动时间T与体育活动强度Z的差异分析
3.6制约紫金县高中生参与体育生活的因素
3.6.1个人因素
高中生的学习压力较大,在学校一般以学习为重。而这一点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对于高三的学生,他们会忙于自己的升学前景,身背很大的压力,他们会熬夜复习功课,没有时间和兴趣来利用闲暇时间进行身体锻炼,自身的身体健康状况也得不到保证。
中学生的体育活动还需要考虑学生的生理变化,男女之间存在的差异会影响体育活动的安排。对于处在青春期的学生,男同学的肌肉线条以及核心力量会出现急速的发展,同时自身会更加争强好胜,善于抓住机会表现自己,而女生的发育状况使得女生的性格普遍内向,不喜欢高强度参与体育活动,所以说男生进行体育活动的时间和强度要明显多于女生。
同性别的学生之间也存在着多种体育活动状况,一些学生会因为自身的体育技能欠缺而担心被身边同学嘲讽,他们会产生一种自卑感,情绪就会低落,自身失去了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从而对体育活动产生厌恶。同时部分学生的攀比心理并不能使他们满足自身的体育消费,由于高中生的经济来源主要是由其父母提供的,许多家长没有具备好的体育价值观,体育消费意识淡薄,并不会在体育消费上投入过多的精力和时间,这种学生之间的攀比也会让中学生的自卑心理进一步蔓延。
3.6.2教育因素
每一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成长,然而孩子的学习成绩优劣以及身体的健康状况只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部分方面。在现实中一些家长并没有充分地意识到学生的健康包含哪些方面,他们普遍认为健康就是不得病,假如身体状况不好,出现生病现象,只会选择去医院作为解决问题的方式,他们并没有意识到孩子生病与其自身体质有很大关系,而体质的培养离不开体育活动的参与,很多家庭并没有重视体育活动的重要性。有的家长把嬉戏打闹当作是体育活动,从而对体育十分反感,正是由于家长的态度,一些孩子会逐渐失去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学校的领导和老师将大多精力投入到孩子的升学问题上,没有充分重视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以及学生体育活动的参与,对于学校体育教师的业务水平没有设定严格的门槛和监督,导致有些体育教师并不具备良好的体育技能和教学水平,从而学生的兴趣会受到很大影响。国家已经开始将体育成绩纳入到初升高的总成绩当中,这一举措就是为了更好处理学校对学生的体育教学不太重视这一现象,虽然这一举措取得了很好的反响,但是一些学校领导为了学生的成绩,将体育活动和训练学生取得良好成绩挂钩,这在一定程度上会让学生对体育产生反感,会进一步影响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3.6.3社会因素
社会环境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生活方式的养成,对于体育生活方式来说也是如此。现阶段的学生主要在校园进行体育活动,很少在校外收费场所进行体育活动。主要原因包括如下方面。首先,社区的体育设施并不齐全,建设力度不是很大,而且社区并不具备良好的体育活动氛围;其次,俱乐部等收费场所在制定价格时会出于私心,会导致价格不公道,不合理。要想进一步提高中学生的体育运动意识,需要配备一个良好的和谐社会,这样会推动中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养成,和谐社会的发展和实现离不开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紫金县的高中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动机以提升身体素质、发展形体美为主,对于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很高,但是态度不太端正。学生的体育活动价值观也伴随着新课改的推广得到了改进,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体育活动提供的正面效应。
4.1.2对于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来说,它们会在每学期的体育消费花费100元左右,一般来说体育消费以购买运动服为主。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场所以学校和社区为主,而不是其他收费场所。
4.1.3男生的体育活动项目以足球、篮球为主,而女生的体育项目以慢羽毛球为主。
4.1.4每周进行三次体育锻炼的学生仅占三成,这部分学生会利用三十到六十分钟来进行体育锻炼。锻炼的时间相对较少,仅占学习时间的百分之三左右。
4.1.5由于高中生的体育活动场所仅局限于学校和社区,他们并没有养成好的体育技能。
4.2 建议
4.2.1加强学校体育课堂监管,保证体育课时密度
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离不开学校,但是为了确保学生的学业能够顺利有效的完成,会经常出现利用体育课进行其他学科教学的现象,同时一些体育教师没有正确对待自身教学工作,工作态度较为消极,这样会使得学生没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课余活动,所以要加大对体育教学的监管力度,并制定强力的检查标准。
要按照国家对课程安排提出的规定严格把控体育课时,对于高中生来说,要保证每周可以进行两个课时的体育活动时间,要在这段有限的课堂教学中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体育教学中,校领导要发挥指导带头作用,提升对体育教学的重视,同时,学校的体育老师要提升自身的体育教学能力,培养体育教学技能,要让体育教学内容更加科学有效,同时不失兴趣,体育老师要针对不同学生的身体心理状况,合理安排教学强度和教学内容,在体育课时得到保证的前提下,提升体育教学的科学性。
4.2.2增设多样化体育活动项目,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本次调查可以发现,紫金县高中生以足球、篮球以及乒乓球等传统的体育项目为体育活动的内容,时间长了学生就会对仅有的体育项目产生厌倦情绪。所以要提升体育设施的建设力度,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体育活动兴趣,使体育活动项目更加多样。
根据国家以及省XX出台的有关体育场馆的规定,适当增加相关投入是可取的,要提升体育项目的多样化程度,进一步推动学生实现全面发展。而一些学校如果没有达到规定的要求,就要进一步加大建设力度,要提升运动设施 的配置,加强体育场馆的使用。
紫金县的高中体育教学体现出分项教学的特征,这一方式能够很大程度上提升该地学生的体育学习效率,同样也体现出了许多问题,例如,分项教学减少了体育教学项目的数量,同时分项教学使其余体育项目受到了冷落/要想进一步提升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要以现阶段分项教学为基础,对体育课程进行细分,可以根据学校体育设施的配置情况以及体育教师的师资配备,将足、篮、排等基本项目归纳为基本项目,将越野、武术、网球等项目划分为辅修项目,辅修项目主要 让学生在亲身体验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规则。
4.2.3加大体育锻炼效益的宣传,培养人们健康价值观
在体育生活方式的养成过程中,离不开学生、家长以及学校的支持,通过对紫金县的高中生进行调查分析可以得出,一些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而要想让孩子们能够健康成长,是离不开家庭以及学校的教育,所以学校和家长要加强体育锻炼的推广和宣传,并且对于体育生活方式要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念。
学校在开展体育教育时,不仅要重视体育技能的培养,还要帮助学生们更好的了解体育理论知识,体育理论与体育活动进行充分的结合,让学生们更直观、科学的了解人类身体机能的相关知识。同时,学校要合理的安排时间开展运动会,要注重参赛项目的多元化,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平台来参加多种体育项目,真正体会到体育运动带来的乐趣,这样也能更好的秉持全民运动的体育思想。从学生家长的角度来说,要科学转变学生家长的观念,要减少家长和孩子关于体育活动之间的分歧,并提供更多的闲暇时间让他们进行体育活动,不仅能够锻炼身体、提升身体素质,还能够帮助他们减轻学习方面的压力。
参考文献:
[1] 昆明市高中生健康体育行为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D].云南师范大学 2019
[2] 山东省中小学超体重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研究[D].程文娟.曲阜师范大学 2018
[3]加强学校课外体育活动实施的理论体系及策略研究[J]. 王虹.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8
[4] 体育生活方式与中学生身体健康相关性的研究[J].时艳艳.才智. 2018
[5] 高中学生体育生活方式与体质下降的关系及其对策[J].吴琼军.当代体育科技. 2019
[6] 昆明市中职卫校女生体育意识与行为的研究[D]. 张彩云.云南师范大学 2019
[7] 初中生体育行为的调查与研究[D]. 温志娜.陕西师范大学 2018
[8] 重庆农村中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兰德群.重庆大学 2018
[9] 湘潭市高中生体育生活方式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胡翔.湖南科技大学 2016
[10]青少年休闲体育生活方式思考[J].杨国珍,解会娟.青年学报. 2015(01)
[11] 宜昌市城区高中生体育生活方式实证研究[D].林鹏,蒋云龙.当代体育科技
[12] 浅谈中学生的体育生活方式[J].于华荣.群文天地. 2012
[13] 抚顺市中小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 佟晓东.沈阳体育学院 2012
[14] 高中生体育生活方式的调查分析[J].向军.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12
[15]试论中学生的体育生活方式培养[J].高莹.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2
[16]试论中学田径体育训练现状及改革创新对策 [J].顾华华.当代体育科技,2017,7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38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