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界世界杯足球赛法国队进攻战术研究

摘要:法国队在成为2018年俄罗斯世界之后,其在7场比赛中所展示出来的打法为世界各国足球爱好者和理论研究者所重视。其所展示出来的新型技术特点,也代表了现代足球国家队打法的新型发展趋势。做好这方面理论研究和总结,针对我国足球发展中在进攻战术方面存在的问题,采取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训练方法,能够为我国足球发展水平的提升提供应有的理论指导。本课题对21届俄罗斯世界杯法国队参加的7场比赛进行全面回顾,利用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法对其进行战术特征和技术风格进行全面分析,对法国队在比赛中的阵型特征、个人进攻技战术、局部进攻战术和整体进攻战术等进行全面分析,以期为我国足球训练、比赛组织提供具有价值的理论依据,为我国足球理论研究和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世界杯;法国队;进攻战术;技战术分析

1绪论

1.1选题的依据

2018年第21届世界杯足球赛,不仅给世界范围内的球迷提供了视觉上的盛宴,而且在足球技战术的发展上,也给众多的足球理论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案例。法国队最终成为第21届世界杯的冠军,其整体战术体系已经在赛事结束之后,已经开始被众多国家的足球工作人员所重视。在法国队比赛过程中,球队整体在进攻方面表现出较高的技战术水平,在射门、个人突破、传切配合、局部进攻和整体进攻等各个层面,都具有较为优异的表现。将这些方面的数据进行全面整理和分析,能够从深层次分析出法国队在与各支队伍比赛中,在这些方面存在的共性和差异,能够分析出法国队进攻战术所具有的优势。

做好这些战术内容的分析,能够更好的认清世界范围内国家队比赛组织的发展方向,为处于发展困难中的中国国家队和中国足球提供应有的理论支撑,为我国足球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在搜集21届世界杯法国队正赛比赛的基础上,搜集在球队进攻过程中积累的比赛数据,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对比赛数据和文献内容进行分析。全面分析和研究法国队在进攻方面展现出的技战术特征,对其进攻打法进行全面分析,总结出相应的进攻战术规律,从而为我国各级别的足球训练和比赛提供应有的理论指导,为我国足球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1.2.2 研究意义

世界足球的快速发展是体现在各个方面的,法国队在世界杯上取得的成就,是对这种发展的重要体现,研究法国队的进攻战术,能够在侧面显示出我国足球事业发展中存在的落后之处。总结世界强队在各种世界大赛中展现出来的技战术优点,深入分析比赛中产生的相关数据,能够对球员在场上的实际表现有着更加深入的深入。法国队在世界杯的7场比赛中,不仅展现出了高水平的个人实力,而且体现了应有的团队实力。分析球队在比赛中产生了数据,能够为我国足球事业发展体系确立提供应有的指导和借鉴,为我国足球运动员培养体系的完善奠定坚实的基础。

法国队在本届世界杯中展现出来的技战术变化与主教练在战术思想上的统一性,给世界各国足球技术的发展都带来了严峻思考。法国队主力球员在比赛中展现出的基本功和战术配合,舍弃场面争取胜利的指导思想,快速反击应用时机的选择等各个方面,都是值得中国足球总结和学习的内容,做好这方面的理论分析和研究,对于提升我国足球事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文献综述

2.1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足球

现代足球是指依照相应的规则,由不同队伍参加并进行对抗、防守和进攻的,除守门员外和开界外球外,其他队员只能利用手以外的身体部分来控制足球,进行比赛的一种体育运动。自1863年第一个足球规则出现以来,足球运动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扩展,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规模的体育运动形式。

2.1.2 世界杯

世界杯是国际足联世界杯(FIFA World Cup)的简称,是由全世界不同国家级别球队参与的,具有最高影响力和最大知名度的足球赛事,参与到世界杯赛事,是各个国家足球队的最高荣誉。自1930年第1届世界杯举办以来,目前已经在18个国家成功举办了21届世界杯,共有8个不同的国家获得过世界杯冠军。

2.1.3 进攻战术

进攻战术是足球战术的基本组成部分,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进攻战术的具体分类内容也有所不同。在整体上研究进攻战术,通常是从足球阵型的研究入手;从进攻战术在足球场地中的执行位置划分,通常包括边路进攻战术和中路进攻战术;根据进攻战术执行要求和比赛环节的不同,通常包括跑位接应战术;快速反击战术和定位球战术等。足球进攻战术的研究是与具体球队密切结合在一起的,与不同球队的球员组成和进攻特点具有密切的关系。

2.2研究现状与不足

目前我国在足球理论方面的研究相对还较为欠缺,研究文献数量不足,研究内容覆盖范围较窄。在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中,分别以相关的关键词为准,进行文献搜索,其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我国在足球理论方面文献研究现状

平台

关键词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
数量最早时间数量最早时间
足球进攻战术449196112031985
足球世界杯669197975071990
法国队46919823451998
现代足球1183197543691982
足球战术1206196141941982
足球比赛107161960146531964
高校足球2485198351161991
青少年足球3069197359761981

*注:数据截止至2019年12月31日

从以上数据内容分析可以看出,虽然我国各方面理论研究人员在足球理论方面的研究已经有数十年的历史,但是在整体研究数量上,与足球运动本身的普及程度严重不成正比。由此反应出我国足球理论研究的严重匮乏。值得庆幸的是,近些年来,关于足球方面的理论研究文献不断增多,尤其是在高校足球和青少年足球方面的研究不断增加,从而为我国足球运动的发展起到的应有的理论指导作用。

赫小亿[1](2019)以第21届世界杯参赛队伍中德国、日本、法国、伊朗和韩国五只足球队在比赛中展现的战术特点为研究对象,利用各种不同组合的研究方法,通过数据采集和相应的数理分析,得出如下研究结论:慎重选择传控战术,针对不同对手制定比赛战术,合理利用“长矛战术”是本届世界杯赛后各支足球队伍应当重视的重要问题。

杨子玄[2](2019)通过对21届世界杯八强球队的进攻情况、传球情况、射门情况、进球情况、定位球情况和进攻特征进行分析,找出世界强队在世界杯在八强及后续比赛中的进攻特征,从而为我国足球发展提供相关的参考和意见。在其研究结论中认为:八强球队在中场区域中发起的有效进攻占比更高,射门质量较高的球队排名更加靠前,右脚的进球数量最多,锋线球员依然是进球主力,定位球在进攻中所占据的重要性不断提升。

周龙[3](2019)对21届世界杯四强球队在进攻方面的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包括阵地进攻分析、快速进攻分析、定位球进攻分析、传球和控球等各个方面,并将这些方面的数据特征与2014年第20届巴西世界杯四强球队的进攻特征进行分析,从而得出了四强球队显示出的进攻特征对我国足球技战术、青少年足球和教练员培训等方面的影响,从而为提升我国足球理论研究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

党传奇等[4](2019)对21届世界杯比赛中,法国队的整体情况、球员选择情况、进攻情况和防守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相关的研究结论,建议在中国足球发展过程中,要选择较为年轻、速度较快的队员,要强化对队员基本功素质的训练,要提升比赛过程中中场球员与前锋后卫之间的配合,防守球员要主动强化拦截和抢断意识,以此才能够提升赛事水平。

郭张箭[5](2019)对第21届世界杯决赛阶段各个参赛队伍的阵型、换人和进球规律进行深入分析,显示出在比赛过程中,4-2-3-1阵型占到50%的比例,在下半场的46-60min时段和76-90min时段,是进球的高峰时段。其研究结论为本研究相关数据统计和划分提供了思路上的参考。

闫从[6](2019)以21届世界杯法国队7场比赛中攻入的14粒进球为研究对象,从四个方面开展了相应的分析:法国队在小组赛与淘汰赛阶段的进球、进球方式、进球时间特征、进球球员特征。其分析结论中显示,法国队在下半场的进球数要多于上半场,进球时间段在46-60min时段与郭张箭的结论较为一致,其他两个阶段则集中中31-45min和61-75min。同时分析出,法国队在小组赛阶段的场均进球数量明显低于淘汰赛阶段。

胡俊[7](2019)对21届世界杯进球数量、进球时间、进球前获得球权方式、射门进球前传递次数和传递时间、射门前最后一传的方式与属性、运动员场上位置、射门方式与部位、射门区域与球进门区域分布等各项指标进行分析。认为在现代足球发展中,定位球的作用将会更加重要,体能在顶级球员中发挥中的作用更加重要,“过顶球+抢点射门”的组合方式,能够为球队获取更多的得分,传递次数过多与得分之间呈负相关的关系。

邱莹[8](2019)通过对21届世界杯前三名球队参加的19场比赛中的有效进攻方式进行分析,认为下半场进球数量要多于上半场,进攻发起多以中路进攻为主,擅长运动战且传切配合水平较高的球队,进球数量更多,现代足球逐渐朝着攻守平衡的趋势发展。此外,在比赛过程中,球员的意志品质对比赛结果同样会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

蔺寅生[9](2019)通过21届世界杯赛事中法国队阵型特征、主力球员阵型特征、主力球员进攻特征、整体进攻特征、与比赛对手进攻战术能力进行对比和分析,提出在现代足球发展中,阵型特征分析、球员射门能力和水平、球员的传接球水平、球队进攻战术体系多样化等方面需要注重的方面,为我国足球水平的提升提供了理论建议。

3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1研究对象

统计对象:本文以第21届世界杯足球赛法国队 7 场比赛与对手同场竞技进攻方式和进攻手段为统计对象。

3.2研究方法

3.2.1文献资料法

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以“足球进攻战术”、“足球世界杯”、“法国队”、“现代足球”、“足球战术”、“足球比赛”等为关键词,进行文献资料搜索,下载相关文献资料并深入阅读。在成都体育学院图书馆,查阅并阅读足球战术方面的著作:《足球战术与技巧》、《足球战术与训练》、《足球进攻战术训练》等,从而为本课题研究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撑,尽量提升整体研究水平。

3.2.2专家访谈法

通过与成都体育学院**教授、**老师及专业从事足球训练的**等教练员进行深度沟通,对本课题研究中出现的指标要求和理论研究划分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学习和探讨。在对进攻战术进行分析过程中,加大对现代足球理论的研究和导入。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框架结构,填充理论分析内容,为整体分析水平提升奠定基础。

3.2.3录像观察法

通过央视网、搜狐体育、国际足联网站等,搜集和观看第21届俄罗斯世界杯法国队7场比赛录像,全面收集法国国家队在7场比赛中进攻过程中所体现的赛事统计数据,利用word和excel等软件,对数据资料进行分析整理。

3.2.4数理统计法

对在录像观看中所采集的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并将其中部分数据与竞彩网等官方网站所留存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通过Excel软件对统计结果进行复核分析,从而确保整理结果的正确性。

3.2.5逻辑分析法

对整理和分析的数据资料进行整体归纳,对同类数据进行对比,采用逻辑分析的方法对整体数据进行综合分析。

3.3统计概念界定

3.3.1统计概念、尺度和方法

统计指标:具体统计进攻技战术指标分为个人进攻战术,如:射门、传球、运球突破、跑位;局部进攻战术,如:传切配合、二过一配合;整体进攻战术,如:边路进攻、中路进攻、阵地进攻、快速反击。

概念和尺度:

射门:是指进攻队员在比赛中有目的用身体可以使用的部位将球攻向对方球门的技术动作。

射正:是指在队员射门时,球击中门框范围以内的地方。

运球:是指队员在移动过程中为了控制球而采用脚的部位进行触球动作。

运球过人:是指利用个人技术与个人能力控球突破防守队员时所运用的动作。

控球:是指球权在控球队队员控制范围内或同队多名队员控制之内。

传球:是指队员在比赛中有目的的把球踢、顶给同队队员或者踢、顶向预定方位的方法。接球或者接应队员拿到球后可以进行下一环节的技术或者战术,达到目的为成功,反之则为失败。

短传:传球距离在 15 米以内;

中传:传球距离在 15——25 米以内;

长传:传球距离在 25 米以外。

传切配合:是指控球队员将球传给切入的进攻队员的配合方法。

交叉掩护配合:是指在局部地区两名进攻队员在运球交叉换位时,以自己的身体掩护同伴越过防守队员的配合方法。

二过一:是指在局部区域两名进攻队员通过运用两次连续的传球配合越过一名或多名防守队员的配合方法。越过防守队员则为成功,反之则为失败。

边路进攻:是指在对方半场的两侧区域开始发展的进攻。

中路进攻:是指在对方半场中间区域开始发展与结束的进攻。

边路:是指罚球区的两条边线延伸到中线与球场边线组成的在两侧的两个矩形区域称为边路,而中间的矩形区域则为中路。

区域进攻:是指在场地某一特定区域开展的进攻。

快速反击:是指在防守时重新获得球权后在短时间内发起并完成进攻。

阵地进攻:是指在进攻时通过长时间控制球权对对方展开进攻。

比赛阵型:是指为了适应区域防守,节奏控制和无球跑动的需要,全队队员场上的位置排列和职责分工。各阵型的名称是按队员排列的形状而定。

3.3.2比赛场地划分

6a93287914137dffafe66acbd5521498  图1比赛场地划分图

4研究结果和分析

4.1法国队阵型特征分析及队员情况分析

4.1.1法国队阵型特征分析

第21届世界杯法国队共参加3场小组赛,4场淘汰赛,其在每场比赛中所使用阵型特征如表1所示。

表1 第21届世界杯法国队阵型特征表

场次 对手 法国队 对手阵 法国队 法国队 比分
阵型 射正 进球
1 澳大利亚 4-3-3 4-2-3-1 6 2 2-1
2 秘鲁 4-2-3-1 4-2-3-1 4 1 1-0
3 丹麦 4-2-3-1 4-3-3 3 0 0-0
4 阿根廷 4-2-3-1 4-3-3 4 4 4-3
5 乌拉圭 4-2-3-1 4-4-2 2 2 2-0
6 比利时 4-2-3-1 4-2-3-1 5 1 1-0
7 克罗地亚 4-2-3-1 4-2-3-1 6 4 4-2

在法国队所参加的7场比赛中,除第一场对阵澳大利亚采用4-3-3阵型之外,后续六场比赛中,均采用4-2-3-1阵型。由此可以看出,4-2-3-1在比赛中更为教练德尚所偏爱,在德尚赛后采访中曾描述这种阵型的优势[10]:能够使球队在有球与无球状态下保持平衡的需求,尤其是三位攻击手可以根据场上形势随时进行调整,随时转变为4-3-3阵型或者4-4-2阵型。

4-2-3-1阵型的组织体系包括一名守门员、四名后卫队员、两名后腰、三名进攻性中场和一名前锋。由于双后腰的存在,使得这种阵型更多的被认为是一种防守阵型。但是在球员调配合理的情形下,其在攻防转换中,能够展现出更高水平的攻击力,也就是在边后卫前插的情形下,两名中后卫和两名后腰来负责后场防守。

在法国队所参加的7场比赛中,除其自己曾经在6场比赛中采用4-2-3-1阵型外,在所经历的7个对手中,有4个对手也采取了同样的阵型体系。此外,根据整体数据分析,在所有64场比赛中,有21个国家共64场次的比赛中,同样使用了4-2-3-1阵型,占到整体数字的50%。由此可见,4-2-3-1阵型在当今足坛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优势在于中场线与后防线之间有两名后腰的存在,在其中一名后腰无人盯防的情形下,其就可以进行进攻组织;如果其被盯防,则中场位置则会出现进攻空间;在两名后卫和中场球员都被盯防的状态下,边线位置就会出现空档。并且在进攻组织过程中,4-2-3-1阵型可以随时进行调整。

法国队在首场对阵澳大利亚的比赛中,更多的是依赖球员的个人能力来取得胜利,尤其是中前场球员中,博格巴、坎特和托里索发挥出强大的个人实力。从战略上分析,首场对阵澳大利亚,更多的是教练对球队实力的一种基础性评定。在后续的6场比赛中,除最后一场对阵克罗地亚在阵型上稍有变动之外,其余5场比赛,都可以被认定为是标准的4-2-3-1阵型。虽然在这6场比赛中,法国队的首发队员,换人情况等都有所不同,但是在整体上来说,法国队都充分发挥了4-2-3-1阵型在防守上的优势,利用速度优势进行快速回防,在确保防守的基础上,在中路开始进攻组织,由边路进行进攻实施,从而确保边路和中路进攻组织能够充分糅合在一起,在禁区范围内形成具有威胁的进攻优势。

4-2-3-1的阵型特征使支点中锋成为整个球队在赛事进程中阵型平衡的维系节点,全能型超级中锋不仅能够自行完成最后的有效进攻,还能够拉紧对手的防守重心,将对手的防守精力固守在禁区及附近范围内,使自己球队能够在兵力有限的情形下开展持续性的进攻。

4.1.2法国队队员组成情况分析

第21届世界杯法国队23人大名单中,主要来自15个俱乐部,年龄结构覆盖从19至33岁,平均年龄26岁,其具体特征如表2所示。

表2 第21届世界杯23人大名单概况

位置 号码 中文名 参赛年龄 俱乐部 俱乐部出场次数
门将 1 雨果·洛里斯 32 托特纳姆热刺 398
23 阿方斯·阿雷奥拉 25 巴黎圣日耳曼 153
16 斯蒂夫·曼丹达 33 马赛 100
后卫 4 拉斐尔·瓦拉内 25 皇家马德里 116
5 萨穆埃尔·乌姆蒂蒂 25 巴塞罗那 156
2 邦雅曼·帕瓦尔 22 斯图加特 85
3 普雷斯内尔·金彭贝 23 巴黎圣日耳曼 54
17 阿迪尔·拉米 33 马赛 305
22 邦雅曼·门迪 24 曼城
21 卢卡斯·埃尔南德斯 22 马德里竞技 72
19 吉布里尔·西迪贝 26 摩纳哥 165
中场 13 恩戈洛·坎特 27 切尔西 152
15 斯蒂文·恩宗齐 30 塞维利亚 257
6 保罗·博格巴 25 曼联 133
12 科伦丁·托里索 24 拜仁慕尼黑 116
14 布莱斯·马图伊迪 31 尤文图斯 435
18 纳比尔·费基尔 25 里昂 116
前锋 8 托马斯·勒马尔 23 摩纳哥 122
10 基利安·姆巴佩 19 巴黎圣日耳曼 67
11 奥斯曼·登贝莱 31 托特纳姆热刺 407
20 弗洛里安·托万 25 马赛
7 安东尼·格里兹曼 27 马德里竞技 230
9 奥利维尔·吉鲁 32 切尔西 450

*注:球员年龄、俱乐部状态和数据截止至2018年6月,下同。

从以上表格中可以分析出,法国队23名球员来自于不同联赛的15个俱乐部,其中属于法国本土俱乐部的球员有9人,占到总人数的39%;其次是来自英超的7人,占到总人数的30%。所有球员平均年龄为26.5岁,较之第21届世界杯所有运动员平均年龄27.6岁[11]要小1.1岁。所有球员俱乐部比赛经验都较为丰富,具有较为稳定的出场时间。其具体情况如表3所示。

表3 法国队球员出场情况表

位置 中文名 首发出场次数 替补出场次数 总出场次数 出场时间
门将 雨果·洛里斯 6 0 6 540min
阿方斯·阿雷奥拉 0 0 0 0min
斯蒂夫·曼丹达 1 0 1 90min
后卫 拉斐尔·瓦拉内 7 0 7 630min
萨穆埃尔·乌姆蒂蒂 6 0 6 540min
邦雅曼·帕瓦尔 6 0 6 540min
普雷斯内尔·金彭贝 1 0 1 90min
阿迪尔·拉米 0 0 0 0min
邦雅曼·门迪 0 1 1 40min
卢卡斯·埃尔南德斯 7 0 7 590min
吉布里尔·西迪贝 1 0 1 90min
中场 恩戈洛·坎特 7 0 7 595min
斯蒂文·恩宗齐 1 4 5 141min
保罗·博格巴 6 0 6 539min
科伦丁·托里索 2 3 5 194min
布莱斯·马图伊迪 4 1 5 336min
纳比尔·费基尔 0 5 5 68min
前锋 托马斯·勒马尔 1 0 0 90min
基利安·姆巴佩 6 1 7 534min
奥斯曼·登贝莱 2 2 4 165min
弗洛里安·托万 0 1 1 1min
安东尼·格里兹曼 7 0 7 571min
奥利维尔·吉鲁 6 1 7 546min

从上表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在所有球员大名单中,没有得到出场机会的球员有守门员阿雷奥拉和后卫拉米两人,其次是仅有1min出场机会的托万。其余20名队员共同瓜分了7场比赛共计6930min出场时间,平均每人出场时间为346.5min,平均每人每场出场时间为49.5min。超出这一平均时间的队员有洛里斯、瓦拉内、乌姆蒂蒂、帕瓦尔、卢卡斯、坎特、博格巴、姆巴佩、格里兹曼和吉鲁等10人。值得注意的是,在7场比赛中所取得的14粒进球中,除1粒是由克罗地亚球员曼朱基奇所造成的乌龙球外,其余进球全部是来自于这10人,由此可以看出,球队组成的稳定性对球队比赛的最终结果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守门员洛里斯效力于英超联赛的热刺队,也是法国队队长,其曾效力于法甲尼斯俱乐部和里昂俱乐部,在转会热刺之前,曾三度获得法甲年度最佳门将并入选年度最佳阵容。洛里斯的职业特点是冷静稳健、选位上佳,在首发的6场赛事中表现都比较出色,但是在最后一场对阵克罗地亚的比赛中,出现明显的后场失误。

帕瓦尔、乌姆蒂蒂和瓦拉内是法国队在本次赛事中有进球的后卫球员。帕瓦尔在参加本届世界杯之前,并不被外部人士所看好,虽然其在正面防守和身体素质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在进攻端所能够提供支援能力较为有限。在1/8决赛对阵阿根廷的比赛中,帕瓦尔以远射破门的形式,打进了其在国家队的首粒进球,也帮助法国队扳平了比分。乌姆蒂蒂最初在青训营训练的时候,是踢中锋位置,但是在其速度和优秀的身体条件下,逐渐司职中后卫和左边后卫。乌姆蒂蒂在球场上的预判能力可谓是世界级的,在对阵比利时的比赛进行至51分钟时,打入全场唯一进球,帮助法国队晋级。瓦拉内不仅具有出众的技术、良好的大局观和回追速度等后卫求所需要的基本技术要求,而且在对阵乌拉圭的比赛中,在40分钟利用头球破门,帮助法国队获取先机。同时,在相关的数据统计中显示,瓦拉内是21届世界杯上解围次数最多的球员,在7场比赛中共有44次解围[12]。值得说明的是,瓦拉内是法国队23名球员中,唯一一位7场赛事全部首发并且没有被换下的球员,其参赛时间为630min。

中场球员博格巴分别在对阵澳大利亚比赛的80min和对阵克罗地亚的59min有两粒进球。作为中场球员,博格巴的视野较为开阔,脚法细腻,其组织能力是法国队在本届世界杯上能够在较为保守情况下获得最终冠军的重要推力,在比赛中,博格巴多次送出精准传球,并有一次助攻入手。

格列兹曼和姆巴佩是球队进球数最多的两位球员,格列兹曼的4粒进球中,有3粒是以点球等方式打进的,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与其脚下频率较快的个人特征,与法国队整体战术安排具有一定关系。同时,格列兹曼在远射球方面十分精准有力,传球角度刁钻,以其丰富的球场经验帮助球队获胜。姆巴佩作为球队中最为年轻的小将,在首次入选国家队成年组之后,就展现出了自身超强的足球天赋,在获得4粒进球的同时,也获得了该届世界杯的最佳新秀奖。

通过对法国队球员情况进行分析,可以看出,球队的稳定性是法国队能够走到最后的重要原因之一。出场时间最多的10名球员中,出场时间最长的为630min,出场时间最短的为534min。这与出场时间排名第11位的球员出场时间336min之间存在明显差距。这10名球员的总出场时间为5625分钟,占到总出场时长的81%。这10名球员的平均年龄为25.7岁,比球队的平均年龄还要低0.8岁,其中年龄超过30岁的仅有洛里斯和吉鲁两名球员,这也是法国队在未来世界大赛中的优势。

4.2法国队个人进攻技战术能力分析

4.2.1法国队射门情况分析

4.2.1.1法国队射门区域情况分析

根据康金明[13]所做出的研究结论显示,在后场、中场和前场三个区域的控球率中,前场控球率与4项射门指标之间,更加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在更加靠近球门的区域位置,控球率的提升将会直接提升球队的场均射门次数和场均命中次数,也就是整体射门效率。但是场均射门次数与最终比赛结果之间,没有对应关系,比赛结果与射门效率相关性更为明显。在前场区域中,又可以将射门区域再次细分为罚球区外、罚球区内和球门区三个部分,三个区域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关系。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法国队在射门区域内的射门区域统计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法国队射门区域统计分析

次数 比例
罚球区外 40 47.6%
罚球区内 40 47.6%
球门区 4 4.8%

从数据结果能够显示,法国队在罚球区的射门次数最多,占比较高,球门区内由于防守较为密切,在这一区域内的射门虽然威胁性比较高,但是守门员在这一区域内的控制能力也比较强,使得这一区域内的射门次数比例较低。但是在罚球区内以及罚球区边缘位置,由于这一区域的防守相对较为分散,在这一位置的远射通常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在法国队所主动攻入的13粒入球中,有5粒入球是直接发生在罚球区内,成为其得分的主要方式之一。

4.2.1.2法国队射门方式情况分析

在现代足球比赛中,高对抗和快节奏的特征愈加明显,在激烈的比赛过程中,如何选择最为直接有效的射门方式,不仅是教练在赛前有针对性的安排,更需要球员根据现场情况进行合理选择。在本届世界杯7场赛事中,法国采用最多的射门方式是远射、其次是以接球射门和禁区内射门两种形式为主。远射形式的成功与否,能否为球队带来得分,主要依赖于球员自身心理素质和射门技术[14]。接球射门和禁区内射门则是对球员之间的传切配合意识、无球球员的跑动意识具有较高的要求。法国队的球员大名单,虽然是来自于15个不同俱乐部,但是有数位球员在青训时期大多数是出自于法国同一个青训营,并且在青少年时期,就一同代表法国参加不同级别的国际赛事,加上球员自身所具备的传球能力和调整射门能力,不仅使得前锋球员在比赛中展现了强大的射门能力,而且还为部分后卫球员创造出良好的射门时机,这些球员也把握住机会攻陷对手球门。此外,头球射门、任意球射门和点球,也为法国队获取胜利起到了推动作用。

4.2.2法国队传球能力分析

4.2.2.1法国队传球区域情况分析

法国队在7场比赛中,共产生传球3409次,平均每场传球次数为487次,平均每位球员的触球次数为44次,基本上每两分钟每位球员就有一次触球机会。以图1中线为划分标准,将传球区域划分为前场和后场,其整体传球数据统计如表5所示。

表5 传球数据区域统计表

区域 次数 次数占比 成功次数 成功率
前场区域 1637 48% 1176 72%
后场区域 1772 52% 1462 83%
总计 3409 100% 2638 77%

从图中可以看出,法国队在前后场的传球组织相对较为均衡,并没有为单纯追求控球率在后场范围内进行大规模的无效传球。按照图1划分,传球次数最高的区域为B5区,在该区域内,传球次数高达575次,成功次数为488次,成功率高达80%,几乎接近后场受到干扰较小时的传球成功率。中前场区域的控制权,为提升法国队整体进攻效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2.2.2 法国队传球距离情况分析

传球距离对传球成功率会产生对应的影响,同时也会对战术制定和实施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法国队7场比赛所产生的3409次传球中,各种传球方式应用的比例之间有较大差异,其成功次数也有明显不同。具体统计结果如表6所示。

表6 法国队传统方式数据统计

传球方式 次数 比例 成功次数 成功率
短传 1921 56% 1544 80%
中传 1124 33% 843 75%
长传 364 11% 254 70%
合计 3409 2641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法国队整体上来说传球次数比较多,传球效率也比较高,平均每场传球次数为487次,平均每分钟传球5.4次,平均37次传球能够制造一个进球。就传球方式来说,应用频率最高的是短传,短传一般是指在15米以内的传球,传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传切配合,或者是球权在己方的情形下,通过相互配合搭建进攻平台。在整体上来说,法国队的传球次数和命中率都比较高,在发起进攻之前,队友通常会通过跑动来开距离,为迅速把球转移到对方半场提供空间。中传和长传的落点难以控制,传球成功率会有所降低,因此法国队在整体上不断控制中传和长传的应用次数[15]。

4.2.2.3 法国队进球前传球次数情况分析

在法国队参加的7场赛事中,法国队共有传球3049次,其中传准2488次,占总传球次数的81.6%;产生威胁的传球60次,占总传球次数的2.0%,正是在有威胁的60次传球,直接和间接造就了13粒进球中的10粒。为更好的分析法国队的区域传球情况,本研究导入世界杯标准足球场前场传中区域划分图(如图2所示),对前场区域进行说明。

85df938d7585487a3c25128c7b6eb8d0  图2 世界杯标准足球场前场传中区域划分图

依照标准划分图,现代足球赛事中,传中球分别从2区、3区和4区进行传中,从而形成有效射门。在对法国队比赛中的无效传球进行筛选之后,对前场传中数据进行统计,统计结果如表7所示。

表7 前场传中数据统计结果

2区发起 3区发起 4区发起 总计
次数 27 73 46 146
成功次数 9 51 23 83
成功率 33 70 50 51

从图表显示数据可以看出,在法国队前场进攻组织中,主要是以边路发起进攻的方式为主,并且其整体传中成功率可以达到70%,下底传中所占据的比例最低,成功率相对要低的多。在法国队的所有位置上,最为稳定的是中后卫瓦拉内和左后卫卢卡斯,两人在左路与博格巴等中场球员形成良好互动,充分发挥其在长传方面的能力,迅速将球带至左前场,在利用姆巴佩的个人能力进行前场传球或形成进攻。而右边路区域,大多是从乌姆蒂蒂开始发起进攻,在与坎特形成良好互动的基础上,准确的将球传送到禁区位置。中路位置的配合,主要是来自于格里兹曼和博格巴,二人不仅具有组织和创造机会的能力,还具有在传切配合中给队友创造良好射门机会的能力[16]。下底传中方式由于其传球位置和角度的限制,使得其传中之后所形成的进攻威胁会明显下降,在比赛中应用的次数不断缩减。就整体上来说,法国队传球命中率最高的区域是4区,这也是现代足球比赛中,大多数球队组织进攻的发起区域,在这一区域的传球类型,也多是以短传形式为主,在这一区域内掌握好控球的主动权,能够更好的提升球队的进攻效率。

4.2.3 法国队控球率情况分析

依托中国竞彩网[17]数据,对法国队7场比赛中的控球率进行分析,其结果如表8所示。

表8 法国队控球率分析

序号 对阵 比分 本队控球率 对方控球率
1 澳大利亚 2:1 55% 45%
2 秘鲁 1:0 43% 57%
3 丹麦 0:0 68% 32%
4 阿根廷 4:3 40% 60%
5 乌拉圭 2:0 62% 38%
6 比利时 1:0 36% 64%
7 克罗地亚 4:2 34% 66%
平均 48% 52%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法国队在7场比赛中的整体控球率并不是很高,只有三场比赛控球率明显高于对手,其余场次在控球率上处于明显的劣势。在观看录像过程中,可以明显发现,法国队在比赛进程中,大多数球员的无球状态占比较高,但是跑动较为明显。在现代足球比赛发展过程中,控球率与球队的最终比赛结果之间已经没有了较高的相关性,在控球期间的传球质量,传球成功率才会更加明显的决定比赛最终走势[18]。

4.2.4 法国队运球突破情况分析

现代足球运动的发展,无论是阵型如何排列,在整体上都是不断趋向于攻守平衡的状态,在确保球员之间局部配合和整体配合的基础上,拥有较强突破能力的球队将在比赛中占据明显的优势。这种优势不是体现在球队对球权的控制上,而是在进攻端所带来的机会。通常情形下,在突破完成之后,突破球员或者与之相配合的队友都会形成较好的射门机会,哪怕是在射门时机不够成熟的情形下,突破球员也可以利用合理的规则为自己制造定位球机会,在法国队的13粒进球中,3个点球和1个头球破门,均与运球突破有关。

在法国队主力球员中,姆巴佩、博格巴和格里兹曼三人的突破次数和成功突破次数都在整体上位居前列。主力球员突破情况统计如如3所示。

4419eba6c8a5f28148aa04e83ca2b034  图3 法国队主力球员个人突破情况统计

从图中数据可以看出,中场和前锋球员相对突破次数较多。尤其是姆巴佩,以13次突破和9次成功突破冠绝全队,说明这位运动员世家出身的年轻球员,不仅在速度方面具有优势,而且在技术方面相当均衡。比姆巴佩年长5岁的博格巴,身材高大,但是技术相当细腻,具有快速的奔跑能力和强劲的冲击力。在博格巴首发的六场比赛中,其在中场的位置并没有被固定在左侧或者右侧,这说明了其技术的全面性,在不同的对手安排中,他和姆巴佩可以形成前后呼应的关系,也可以分别在左右两侧进行策应。在二人的配合下,对手的防线极容易被迅速突破,从而尽快形成威胁性攻势。这二人也将会是未来法国队参加国际赛事时,必不可少的基础搭档。与这两位球员想对比,格列兹曼在个人突破方面的数据相对较弱,在其6次个人运球突破中,仅有2次成功。这说明格列兹曼在进攻体系中,运球突破并不是他的主要任务,格列兹曼与另一位虽然占据首发,但是在得分上并没有建树的球员——吉鲁一起,完成了对对手防线的牵制。登贝莱、坎特和乌姆蒂蒂三名球员各自有3次突破并且都有两次突破成功,尤其具有超前预判能力和身后精准输出能力的乌姆蒂蒂,不仅具有较高的防守水平,而且还在对阵比利时的比赛中,利用头球攻入全场唯一进球。从图3数据可以看出,法国队的后卫球员具有较强的突破能力,这也延续了其近几届世界杯比赛中的优良传统。

4.2.5 法国队队员跑位情况分析

虽然在比赛进程中,单纯的跑动无法为球队带来直接胜利,但是在现代足球发展中,球员的有效跑动所起到的支撑作用更加明显。在21届世界杯赛事中,法国队的整体跑动距离较之第20届世界杯整体变化幅度不大,但是在其他队伍跑动距离出现下滑的情形下,说明法国队对跑位依然比较重视。但是在整体协防力度不断加大,阵地战不断增多的情形下,球员的活动范围不断被压缩,球员的跑动空间也不断缩减。在法国队的球员中,格列兹曼和吉鲁两名球员的跑动更加明显的体现了这一点,也就是锋线球员的回撤,能够提升本队的防守力量,不断压缩对手的活动空间,在对手出现攻势不足的情形下,抓住有利时机开展反击。而法国队正是充分发挥了其在这方面的优势,仅仅抓住姆巴佩在速度上的优势,多次开展快速的反击。从录像分析中,可以明显的体现出这一点,姆巴佩利用跑位进行传切配合,尤其是在与博格巴的配合中,多次创造出组织进攻的良机。姆巴佩和博格巴正是在全队跑动距离最长的两名球员。虽然在整体上来说,克罗地亚球员由于三场比赛有出现加时的情形,使得其整体跑动距离更多,但就正赛阶段而言,法国队主力球员在跑位距离排名更加靠前,以此也充分发挥出来4-2-3-1阵型在比赛过程中所具有的优势,不断丰富战术进攻体系。

4.3 法国队局部进攻战术能力分析

4.3.1 法国队传切战术配合运用分析

传切配合是足球赛事中,最为常用的一种局部配合的方式,在最早的应用中,传切配合应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摆脱对手的防守,不断提高本队的控球率。但是随着足球技战术本身水平的不断提升,传切配合的应用,更多的是为进攻创造机会,尽量提升本队的进攻水平。法国队在7场比赛过程中,有五场比赛的传切配合次数都明显高于对手,只有在对阵阿根廷和克罗地亚的比赛中,这一统计数据处于下风,其具体数据如表9所示。

表9 法国队传切配合次数统计

顺序 对手 比分 控球率 次数 对手次数
1 澳大利亚 2-1 55% 15 12
2 秘鲁 1-0 43% 16 10
3 丹麦 0-0 68% 19 15
4 阿根廷 4-3 40% 20 23
5 乌拉圭 2-0 62% 21 15
6 比利时 1-0 36% 16 11
7 克罗地亚 4-2 34% 24 24
合计 48% 131 110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法国队在传切配合方面的优势相当明显,平均每场次数要超出对手3次,也就是每场至少要比对手多出3次明显的进攻机会。同时,法国队在整体控球率上,并没有优势,甚至还处于下风的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法国队的传切配合效率比较高,在传球配合过程中,没有球员过多的占用球权机会,这一现象在录像观看过程中,能够明显的体现出来。

从整体上来说,法国队传切配合的应用,更多的是为边路进攻和防守反击战术应用创造机会。传切配合更加注重球员之间的默契,同时又要求球员个体具有一定的拼抢能力和跑位能力等,在创造出对应的机会之后,就可以进行后续战术的执行,可以选择射门、传中等多种方式,给对手造成明显的威胁。

4.3.2 法国队二过一战术配合运用分析

二过一战术对于持球队员的要求比较高,在带球过程中,不仅要能够将防守球员吸引到自己身边,还要能够在准确的时机将球传给做球队员,在传球完成之后,要能够第一时间摆脱防守,做好接应准备。相对于传切配合战术而言,二过一战术对配合双方的默契度要求更高,要求双方都具有较高的战术素养[19]。在法国队比赛过程中,法国队多次利用二过一战术,在控球率并不占优的情形下取得胜利。在首场对阵澳大利亚的比赛中,正是替补出场的吉鲁,与博格巴完成二过一配合之后,由后者制造澳大利亚后卫球员乌龙球,取得了最终胜利。在对阵秘鲁的比赛中,吉鲁与格列兹曼也在前场完成了一次完美的二过一,虽然最终没有进球,但是其配合所形成的攻势,给对手形成了较大的压力。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在法国队7场赛事中,一直占据正牌前锋位置的吉鲁,虽然没有在比赛中取得进球,但是其在比赛中的地位是不可或缺的。事实上,二过一配合正是吉鲁在比赛中所具有的优势,也是法国队能够取胜的隐形关键点之一。

4.4法国队整体进攻战术运用分析

4.4.1 法国队进攻区域分析

进攻区域的分析可以从进攻发起和进攻组织两个角度来入手,在7场比赛过程中,法国队共组织有效进攻81次,其中阵地进攻次数为58次,共形成射门68次,其中射正3次,射偏38次。

从全场分布情况来看,法国队在58次阵地战中,从后场发起次数为13次、中场发起34次、前场发起34次。也就是说阵地战发起的主要区域为中场,其次是后场区域,这与最后进入四强球队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但时相对于其他球队来说,法国队在前场发起阵地战的次数要明显多于其他三支球队,也就是在前场拼抢和组织上,法国更为积极,在前场丢球之后,更多的直接进行反抢,从而创造出更多的进攻机会。在对前场区域进行再次细分的情形下,可以对其射门区域进行再次细分。

3c1be2b8b66be8f2f05d61df88caf44e  图4 比赛场地划分图

法国队在本次世界杯7场比赛过程中,共形成射门次数68次,在比赛场地划分区域中,射门次数最多的区域为C5区,总次数为34次,占到总射门次数的50%。在这一区域射门进球数8个,占到总进球数的57%,从这一方面来看,法国队进攻和射门组织上具有较高的战术素养。在这一区域进行射门,球速能够一直保持在稳定水平,在距离和方位上都能为射门提供良机。在传球方面所受到防守压力也比较小,能够创造出更多的射门良机。从整体上来说,这与法国队采用较为频繁的4-2-3-1阵型、采用快速反击战术特点具有密切关系,同时与法国队队员较强的传切能力和传中能力也具有直接性的关系。

4.4.2 法国队进攻方式分析

本届世界杯上,法国队展现了多种不同形式的阵地进攻组织形式,其具体对比形式如表10所示。

表10 法国队阵地进攻数据统计

组织形式

边路传中

次数进球数
172
长传冲吊121
短传渗透132
个人突破112
其他50

从图中数据可以看出,除边路传中应用次数较多之外,其他几种组织形式应用数量基本能够保持均衡状态,说明在法国队在整体上技战术水平比较均衡[20]。边路传中是一种具有多种应用技巧的进攻组织形式,在边路推进过程中,可以利用短传、长传或者个人突破等多种形式。进攻方所占据的主动权较为明显。法国队在比赛过程中多次利用后卫球员的突破能力,不断在边路进行推进,尤其是姆巴佩,在阵型辅助下,充分发挥出其自身所具有突破能力吸引对手,为中路球员和另一侧球员进攻创造机会。但是在比赛过程中,对手也会利用强有力的防守来限制法国队的边路传中,在7场比赛中法国队的边路突破成功率仅有80%,并且成功率也只有60%。因此,在边路传中效果不佳时,法国队通常会采用长传冲吊或短传渗透等形式组织阵地进攻,从而创造出更加的射门时机。

法国队阵地进攻组织能够达到良好效果的另一方面原因在与队员整体在身体、力量和意志等方面相对于对手所具有的优势,这批队员虽然平均年龄较低,但是国际大赛经验很是丰富,在u17和u19阶段就有较高的配合水平,从而为阵地战的组织中最为需要的默契程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4.3 法国队定位球进攻方式分析

在法国队己队队员所实际攻入的13粒进球中,除了7粒阵地战进球外,还有6粒定位球进球,其进球状况如表11所示。

表11 法国队定位球进球数据

任意球 进攻次数 进球数
103 2
角球 21 1
点球 3 3
总计 127 6

在法国队定位球进攻组织中,不得不要重点强调主罚定位球的格列兹曼,其不仅直接罚入三粒点球,而且其他三粒定位球进球也与他有着较为明显的关系。格列兹曼的职业生涯都是在西班牙度过,但是其在青少年时期的足球生涯经历,使得其具有无可比拟的心理素质。事实也证明了具有丰富经验和左脚脚法的格列兹曼,在世界杯的发挥,为法国队的最终获胜起到的重要的作用。不仅3粒点球全中,而且在任意球和角球处理方面,也通过精准的落点,给予门前队友以最佳的射门机会。这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与主教练德尚的安排也具有直接性的关系,在定位球处理上,放弃其他球员,重用格列兹曼,是确保法国队能够获胜的重要影响因素。

4.4.4 法国队进攻效果分析

法国队在本届世界杯的7场比赛中,场面上并没有处于上风,从录像回放中可以明显看出,法国队在控球和任意球等数据方面,并没有完全对对手形成压制,在整体上来说,其进球更多的是与其防守反击和球员突破之间存在明显的关系。在进攻方面的数据如表12所示。

表12法国队进攻体系数据表

指标

射门

澳大利亚秘鲁丹麦阿根廷乌拉圭比利时克罗地亚总计
11101081013668
射正643425630
射正比例54%40%30%50%20%38%100%44%
进球数210421414
进球/射正33%25%0%100%100%20%67%47%
对手射门48251081350
对手射正121443419
射正比例25%25%50%80%40%38%31%38%
进球数10030026
对手进球/射正100%0%0%75%0%0%50%32%

在相关学者的研究中,根据数据统计,控球率、进球数、射门次数和射正次数,与比赛胜负之间呈现出极显著相关性[21]。从图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法国队在比赛进攻组织中,其整体进攻效率要明显强于对手,起到了良好的进攻效果。法国队在7场比赛中的进攻方面的数据几乎是全面碾压对手,射门次数68次相对于对手的50次,射正次数30次相对于对手的19次。在控球率明显不占优势的背景下,这些数据说明法国队在进攻过程中,更加重视进球效率。在进球数与射正比例上,除了第一场对阵澳大利亚的比赛中不占优势之外,后面6场比赛中,法国队在这一数据上处于全面压制状态,从这一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法国队在门前机会的把握上,相对于对手要具有高度的优势。法国队在进攻效果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的主要原因还有另外一个方面的因素,就是法国队在左脚射门次数明显较多[22]。法国队在比赛过程中,由于其队员自身所具有的技战术特征,使得其应用左脚射门的整体比例较之往届世界杯赛有较大提高。左脚射门能够对守门员产生更加明显的威胁性,虽然相对右脚射门其得分比例较低,但是对于关键得分,具有较为明显的支撑作用。

4.5 法国队与对手进攻技战术能力对比分析

4.5.1 法国队与澳大利亚队进攻技战术能力对比分析

表13 法国队与澳大利亚队进攻技战术数据对比

法国 射门 射正 控球率 传球 角球 任意球 威胁攻势
11 6 55% 509 5 18 69
澳大利亚 4 1 45% 407 1 15 40

法国队在小组赛第一场对阵澳大利亚的比赛中,采用的是4-3-3阵型,对手澳大利亚则是采用的是4-5-1阵型。从表13的图表数据中可以看出,法国队在首场比赛中更加明显的采用了以进攻为主的压制性打法,更加注重球权的控制。在全场比赛中,法国队的传球次数比对手要高出100余次,形成有威胁的进攻比对手多出20多次,由此造成法国队的射门次数要远多于澳大利亚队,而留给澳大利亚队的射正次数仅有1次。但是就实际进攻效果来说,法国队在最终结果中并没有占到明显的优势。

从回放录像可以看出,法国队在开场阶段虽然攻势比较凶猛但整体进攻威胁不大,在开场进入到17分钟左右,还险些被澳大利亚破门,上半场的比赛过程中,主教练德尚对法国队一直维持缓慢的进攻节奏表示不满,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与法国队坚持的打法特色和球员平均年龄较小具有一定的关系。法国队本场比赛的第一个进球,同时也是法国在本届世界杯的第一个进球是第58分钟有格列兹曼攻入的第一个点球。但是仅在4分钟之后,澳大利亚就回给法国队一个点球,扳平了比分。直到第80分钟,法国队才由吉鲁传球,博格巴在禁区边缘挑射入门取得领先,并将比分保持到了最后。

无论从个人能力还是整体技战术配合上,法国队相对于澳大利亚队都是处于明显的优势状态。但是在赛事进程中,法国队的这种优势展现的并不是过于明显。这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其排兵布阵的影响。由登贝莱、格列兹曼和姆巴佩所组成的三前锋阵容,虽然具有较强的个人攻击能力,但是这三名球员具有各自的优点,在整体配合中缺乏组织沟通的支点。尤其是对于年轻小将姆巴佩来说,三前锋的排列形式,完全限制了其整体速度快,覆盖范围广的特点,在无法与中场球员形成互动的情形下,法国队艰难的拿下了小组赛的首场胜利,也使得主教练德尚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排兵布阵,在第二场对阵秘鲁的比赛中,及时做出了相应的调整。

4.5.2 法国队与秘鲁队进攻技战术能力对比分析

表14 法国队与秘鲁队进攻技战术数据对比

法国 射门 射正 控球率 传球 角球 任意球 威胁攻势
10 4 43% 391 5 16 32
秘鲁 8 2 57% 512 3 11 38

在小组赛第二场对阵秘鲁的比赛中,法国队主教练首先对阵型做了重大调整,其次是根据阵型布置的需要,对中前场首发球员做了重大调整。在第一场首发的登贝莱,在第二场替补出场,首发位置则由正牌前锋所替代。单纯从数据层面来分析,吉鲁在法国队比赛中所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仅是在后面对阵阿根廷的比赛中有一个助攻,但是其在场上的作用并不能因此被忽视掉。首先是4-2-3-1阵型中,前锋球员的作用更多的是在于对对方防守球员的牵制,大多数时间内这名前锋可以牵制对手2名防守球员,从而使得中场球员的发挥空间更为充足,前锋和中场球员之间的配合形式更加多样化。其次是对于吉鲁这名大器晚成的球员来说,其在赛场上所具有的全面性是其他球员所没有的,正是其所具有的全面性,才使得主教练能够将这一阵型应用到最后一场比赛中。

因此,在这场比赛中,法国队主教练明显放松了对球权的控制,无论是在传球数量还是在控球比率上,法国队都明显的将主动权让给了秘鲁队,在有威胁攻势上,法国队也是明显低于秘鲁队。但是在机会把握上,法国队要明显强于第一场比赛。这一机会的把握,正是来自于法国队最年轻的球员姆巴佩。

秘鲁队具有典型的南美球队风格,传球过程稳健而细腻,在进攻过程中更加注重主动权的控制,法国队整体战术的执行,也更契合秘鲁队这方面的特征要求。但是在传切配合效率上,法国队占有更为明显的优势。姆巴佩的这一进球来自于其准确的门前抢点能力,同样也来自于吉鲁射门不进所创造出补射机会。从这一层面来说,法国队在这场比赛中所展现出来的技战术,不是根据对手的特征来制定的,更多的是利用自身球员的优势,强化队形对球员整体能力发挥的尝试。在世界杯正赛举办之前,各个队伍都必然进行多种不同形式的演练,为比赛中的实际应用做好准备,但是临场选择对于主教练来说,是一种更为严峻的挑战。

4.5.3 法国队与丹麦队进攻技战术能力对比分析

表15 法国队与丹麦队进攻技战术数据对比

法国 射门 射正 控球率 传球 角球 任意球 威胁攻势
10 3 68% 660 2 10 44
丹麦 2 1 32% 319 4 11 35

小组赛第三场,法国队与丹麦队的比赛,更多的可以看做是法国队对自身阵型和技战术的演练。由于没有了出线胜负关系上的压力,使得法国队在首发队员上有了较大调整,包括队长洛里和主力前锋姆巴佩都被雪藏休息,为后续比赛保留足够耐力。但是在阵型上依然是选择4-2-3-1,为后续场次比赛做好演练。这场比赛法国队在进攻方面最为突出的数据就是在传球次数和控球率上有了明显提升,这说明在比赛过程中法国队一直占据着比赛的主动权。在射门数量上法国队也是远超出对手,所形成的威胁攻势比丹麦队明显要多,但是在对手的密集防守下,再加上法国队思想上放松,并没有将这种优势转化为得分。在比赛过程中,法国队虽然利用其优势开展快速反击,有两次较好的前场进攻机会,但是在丹麦队快速回访下,进攻优势都被破坏。

世界杯阶段的丹麦队,虽然在球队实力上较之法国队有较大差距,但是其整体实力仍不可小觑,大名单中有多名球员都是在英超、意甲、德甲等高等级联赛踢球。由于其明确与法国队的比赛对自己是否能够出线有较大影响,因此在比赛中采取了比法国队更为保守的打法。虽然法国队一再凭借自身实力对法国队形成了场面上的碾压,但是丹麦队依然依靠自身强有力的防守,使得法国队在进攻端一无所获,最终双方携手出线。

4.5.4 法国队与阿根廷队进攻技战术能力对比分析

表16 法国队与阿根廷队进攻技战术数据对比

射门 射正 控球率 传球 角球 任意球 威胁攻势
法国 8 4 40% 343 0 15 47
阿根廷 5 1 60% 513 4 21 52

阿根廷队虽然在本届世界杯的小组赛阶段历经坎坷,但是其自身实力依然不可小觑,从数据方面来分析,法国队在仍然处于下风,在上半场比赛中,除了格列兹曼利用姆巴佩制造的机会攻入一个点球之外,双方再无建树。在双方世界杯层面的交手历史中,法国队还没有能够战胜过阿根廷队,加上对阵丹麦队时法国队在比赛中流露出较为消极的比赛态度,使得法国队的心理压力也比较大。这也是法国队主教练在战术上的高明之处,虽然外界对其比赛态度提出质疑,但是通过队员的轮换,换来的是主力球员在精神状态和体力上的最佳状态。此外,在对阵阿根廷时,法国队还具有另一方面的明显优势,就是阿根廷球员的平均年龄已经超过了29岁,而包括梅西在内的多名主力球员,平均年龄已经超过了30岁。在世界杯这种高密度,高强度的对抗性比赛中,平均年龄超过3岁的差距,使得法国队防守反击,灵活多变的战术安排,能够更加充分的发挥出来。

在比赛录像中可以明显看出,法国队在上半场期间一直处于保守进攻状态,尤其是开场13分钟获得第1粒进球之后,法国队在心理上的压力已经被完全抵消。而阿根廷队则依然发挥自身“小、灵、快”的优势,围绕核心球员梅西在边路进行各种小范围的传切配合,不断寻找进攻机会。阿根廷的这种战术配合也取得了其想要的结果,在上半场结束之前,由前锋迪玛利亚攻入1球扳平比分,双方回到同一起跑线上。

在下半场开始3分钟的时候,阿根廷后卫梅尔卡多依靠定位球战术创造出来的机会攻入1球,比分得以反超,压力重新回到法国队身上。在比分落后的状态下,法国队开始重新调整,加大了对阿根廷的逼迫,利用快速反击多次冲击阿根廷的左路。在攻入前场合适位置的情况下,不断给前锋球员创造射门机会。在帕瓦尔利用禁区外的远射再次扳平比分之后,姆巴佩在64分钟和68分钟连续两粒进球,给了阿根廷队以致命的打击。虽然在比赛的结束阶段,阿根廷队由阿奎罗攻入挽回颜面的一球,但是此时比赛大局已定,法国队取得了自己想要的结果。

阿根廷在21届世界杯开赛之前,被外界人士视为夺冠的大热门之一,但是在小组赛进程中却是一路坎坷杀出重围。在赛后分析中,大多数分析者将其原因归咎于梅西和伊瓜因等明星球员表现不佳,但是纵观阿根廷队在战术安排上,与法国队依然存在较大差距。在首场比赛对阵冰岛时,采用的是4-2-3-1阵型,由阿奎罗攻入1球;在次轮对阵克罗地亚时,采用的是3-6-1阵型,全场比赛颗粒无收,被攻入3球;面对尼日利亚时,采用的是4-4-2阵型,在双方各攻入1球的情形下,才由后卫罗霍一球定音;面对实力和自己相当的法国队,又变阵为4-3-3阵型。从这方面来说,主教练这种毫无定势的安排,使得其在面对法国队时,缺少了赛场上应有的稳定性。

在这场势均力敌的比赛中,法国队取得的胜利,与其说是取得了与对手的胜利,不如说是自身进攻战术安排的胜利。首先在阵型上来说,在第一场对阵澳大利亚发现阵型对球员实力发挥的压制后,后面几场比赛中,一直较为稳定的采用4-2-3-1阵型。其次是在球员轮换上,在部分首发球员表现无法达到预期目标的情形下,及时进行调整,并且根据赛程进行较为保守的轮换,在确保球队胜利的情况下,也较好的保持了球员的体能。最后是在面对阿根廷队时,法国队不为对手战术安排所动,依然坚持自己擅长的快速反击战术,从而充分发挥球员实力,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4.5.5 法国队与乌拉圭队进攻技战术能力对比分析

表17 法国队与乌拉圭队进攻技战术数据对比

射门 射正 控球率 传球 角球 任意球 威胁攻势
法国 10 2 61% 343 3 17 27
乌拉圭 10 4 39% 513 4 15 37

与小组赛对阵秘鲁队的比赛相似,法国队在对阵乌拉圭时,在进攻方面具有两个明显特征。其一是控球率在优势的情形下,传球次数相对对手要少的多;其二是在进攻过程中,具有威胁攻势的次数要明显少于对手,最终都取得了胜利。这两个特征充分显示了法国队在针对南美球队时,在进攻方面采取较为一致的战术进攻体系。

乌拉圭队在世界杯历史上曾经两次获得世界杯冠军,虽然近几十年来,整体水平不断下滑,但是其足球底蕴依然十分丰厚,因此法国队在比赛过程中,依然是依照自己的技术特征进行进攻。在进攻过程中,明显加强了对球权的控制,为了寻找更好的进攻机会,法国队球员加大护球力度,尽量减少传球次数,从这方面的数据也可以看出,法国队在每场比赛中,尽管布阵模式和主力球员不会发生较大变化,但是在场上局面控制方面,会根据实际情形进行多种不同的微调。

对阵乌拉圭队的比赛,从录像中可以看出,法国队在前场活动频率明显要比对手要频繁,相对于对手而言,法国队球员在活动范围控制上更加侧重于传球来进行球权的转换。格列兹曼和洛里斯的高水平发挥,为球队的最终获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尤其是格列兹曼,不仅两个进球都和他有着直接关系,而且在区域进攻中,其拼抢也比较积极,能够通过反抢创造出进攻良机。

4.5.6 法国队与比利时队进攻技战术能力对比分析

表18 法国队与比利时队进攻技战术数据对比

射门 射正 控球率 传球 角球 任意球 威胁攻势
法国 13 5 36% 345 4 17 33
比利时 8 3 64% 594 5 6 46

法国队与比利时队比赛中的唯一进球来自于后卫球员乌姆蒂蒂,这名曾经最初踢前锋位置的球员,不仅具有高水平的预判意识,而且在定位球配合上,也具有自己独特的判断力。而法国队再次利用定位球的方式破门,也正说明了其在进攻手段上的丰富程度。

法国队与比利时队在近些年的大赛交锋中,场面和结果上都没有能够占据上风,而在半决赛的相遇,不仅被认为是两个国家队之间的较量,同时也是卢卡库和姆巴佩两位前锋之间的直接对撞。在本届世界杯之前,法国队和比利时队在球队内部管理上都出现过一些相似的问题,在两位主教练的针对性的调教下,球队在大名单和阵型选择上都出现了大幅度的变化[23]。

在与法国队比赛之前,比利时队在小组赛和淘汰赛阶段5场比赛全胜,取得了14粒进球,并且淘汰了英格兰和巴西等强队,在面对法国队时,其纸面实力绝对不处于下风。与法国队不同的是,比利时队在前5场比赛中,除了对阵巴西队时在控球率和射门次数等数据统计上处于下风之外,其余4场比赛在整体上都形成对对手明显的压制。因此在对阵法国队时,可以明显看出,比利时队依然延续了这一进攻思路。

在上半场比赛中,双方对攻形势比较明显,但是在防守强度提升的情况下,双方都没有能够找到破门机会。在下半场开局阶段,法国队利用乌姆蒂蒂的头球领先之后,并没有在场上固守,而是积极开展持续性进攻,在随后的进攻过程中,创造出多次进攻机会。但是对于比利时队来说,在落后的情况下,必须加大进攻力度,不断寻找破门良机,这也是造成法国队在数据上处于下风的重要因素。在比赛过程中,比利时队创造出更多的威胁攻势,其中数次破门机会都被门将洛里斯化解,在这一场比赛中,法国队不仅展现了其把握进攻机会的能力,而且全方位的体现出其一直没有凸显出来的防守能力,为进入决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5.7 法国队与克罗地亚队进攻技战术能力对比分析

表19 法国队与克罗地亚队进攻技战术数据对比

射门 射正 控球率 传球 角球 任意球 威胁攻势
法国 6 6 34% 285 2 13 34
克罗地亚 13 4 66% 529 6 14 66

法国队与克罗地亚队的比赛,可谓是又一次以场面换比分的比赛,单纯从数据上看,克罗地亚队完全对法国队形成压制状态,包括法国队较为擅长的传球、传切配合等技战术,都没有能够完全展现出来,但是法国队在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夺取了自己的第二个世界杯冠军。这场比赛双方进球数达到6个,并列排在本届世界杯64场赛事的第4位,由此可见双方对于胜利的渴望以及由此展现出来的技战术水平。

法国队在开场阶段排出的阵型是传统的4-4-2阵型,但是在比赛推进过程中,又逐渐转变为前几场所常用的4-2-3-1阵型,也就是姆巴佩尽量利用自己的速度进行前插,而格列兹曼则后撤形成呼应,留前锋吉鲁在前场作为压制。克罗地亚的派兵布阵同样在开场之后发生了对应的变化,逐渐演变成4-2-3-1阵型,由曼朱基奇在前场作为支撑,佩里西奇和雷比奇进行前场呼应,莫德里奇和拉基蒂奇作为保护。

双方在比赛的开局阶段都比较谨慎,在还没有出现射门和射正数据的情况下,法国队就依靠曼朱基奇的乌龙球取得领先,克罗地亚队在第28分钟依靠佩里西奇的抽射扳平比分。但是在上半场结束时,法国队仅有一次射门,比分变成了2:0。第二个进球是在VAR技术辅助下出现点球,也是格列兹曼在本届世界杯上罚进的第3粒点球。在下半场的比赛中,博格巴和姆巴佩两次把握门前机会,将比分扩大至4:1,虽然曼朱基奇在第69分钟打入挽回颜面的一个进球,但是就世界杯决赛阶段的防守水平来说,这个进球到来的有些晚,法国队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夺取了第21届俄罗斯世界杯的冠军。

纵观这场比赛,法国队除了上述方面技战术原因之外,还有几个方面的因素不容忽视:

一是法国队的平均年龄,在本届世界杯上,法国队是第二年轻的球员,其平均年龄比所有队伍的平均年龄低了1岁。而夺冠阵容的平均年龄仅有25岁零10个月,在历届世界杯历史上排在第二年轻。双方首发平均年龄相差3岁99天,这一数据同样也排在世界杯决赛历史的第二位。3岁多的年龄差距,意味着法国队比对手拥有更加充沛的精力,但是在参赛经验上,并不会有太多欠缺。

二是法国队在阵型上的稳定性,法国队在第一场对阵澳大利亚比赛中发现自身在阵型方面的不足之后,及时做出调整,并且一直延续到最后一场,对于集训时间有限,球员变动幅度较大的国家队比赛来说,具有一个稳定而又能够针对场上情况做出调整阵型,对于队伍来说至关重要[24]。这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显示了主教练对主力人员的信任和支持。

三是赛程因素的影响,法国队前6场比赛都是在90分钟正赛时间段内解决战斗,而克罗地亚队三场淘汰赛都是以平局结束然后在加时阶段分出胜负,从一定程度上说,克罗地亚相当于10天之内比法国队多踢了一场比赛。根据赛程安排,在四强产生之后,法国队比克罗地亚队又多休息了一天。这些影响不仅体现在双方的体能恢复上,还会对球员的心理状态造成一定的影响。

四是法国队所采用的较为保守的打法,使得其将得分效率提升到了极致。法国队在将控球率让给对手的同时,也将怎么进攻的问题让给了对方。这就确保了球队在组织进攻时,能够更加准确的把握对手的漏洞。

5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5.1.1 比赛阵型选择与球员个人技战术特点是相互影响的

法国队虽然在7场比赛中,有6场比赛都是以4-2-3-1为基本阵型体系,但是实际比赛过程中,能够根据场上形势进行必要的变化和调整,尤其是对于中前场球员,除了前锋吉鲁之外,其他球员经常会出现跑动换位的情况,在充分利用阵型优势的情形下,将个人的技战术特点充分发挥出来。从另一层面来说,主教练的这一选择也能够更好的发挥出各个球员的技战术水平,从而使各个球员都能在自己最为适应的位置展现出自身的最高水平。

5.1.2 法国队能够把握最佳射门时机

在本届世界杯赛事中,法国队在场面上的表现并不为所有人所信服,比赛过程虽不至于过于沉闷,但是就整体上来说,缺少了足球运动内涵的优雅,但是法国队利用球员的速度和进球效率很好的弥补了这一点。在射门时机把握上,法国对展现除了其最高水平,在不断追求进球的背景下,能够对场上局面进行良好的控制,从而确保了最终的胜利。

5.1.3 法国队传球选择能够根据对手及时调整

法国队在7场比赛进行中,虽然在整体上调整幅度不大,但是同一批球员在面对不同的球队时,都能够根据对手的特征进行微调。尤其是在前锋位置上,虽然吉鲁没有取得进球,但是多个进球都和他创造的机会有密切的关系。法国队更善于在对手的发挥中找出其漏洞,从而选择更佳的射门机会。

5.2建议

5.2.1 提升足球技战术理论研究水平

在本研究开展过程中,随着资料查找和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我国足球从业人员在相关方面的理论研究较为匮乏,尤其是在技战术研究方面,大多数研究是从世界大型赛事的角度出发,在整体上开展对比性研究,或者针对某些层面进行研究。整体上来说,这些研究还不够系统,从中能够总结出的要点还较为分散,无法在我国足球事业发展过程中起到应有的推动作用。加大在足球技战术方面的理论研究水平,深入分析我国足球理论研究方面的不足,已经成为足球理论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借助信息化技术平台,构建覆盖各个层面的足球理论研究网站,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必要的经济支持,创建开放的、免费的中国足球理论研究智库,是提升整体理论研究水平的基本途径。

5.2.2 提升球员的基本功素质

中国足球事业发展中,球员的基本功素质一直是限制整体水平提升的重要方面,在足球赛事中,任何脱离足球基本功来谈论足球阵型优势的理论都是没有意义的。包括射门、传接球和战术理论在内的基本功素质,是在比赛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自身实力的重要前提。这方面的问题也是我国足球事业发展的重要障碍,在实际落实过程中,还存在较多方面的问题。只有在科学的足球技战术理论支撑下,提升各等级球员的整体管理水平,才能把足球事业推向更高水平。

5.2.3 建立完善的足球训练体系

青少年足球是足球发展的根基,只有在坚实足球根基上,才能真正挖掘出更多的足球人才,确保在各个年龄阶段的大型赛事中,能够逐渐培养出一支具有高度稳定性,同时又具有球员调配空间的主力队伍。

参考文献

[1]赫小亿,张维民,赵春花.2018年足球世界杯战术特点分析及启示[J].辽宁体育科技,2019,41(03):76-80.

[2]杨子玄. 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八强球队进攻特征研究[D].南京体育学院,2019.

[3]周龙. 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四强球队进攻特征的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19.

[4]党传奇,黄迎乒,卓庆,冯汉哲.2018年世界杯法国队夺冠技战术分析[J].青少年体育,2019(07):85-86.

[5]郭张箭.2018年足球世界杯决赛阶段各队阵型、换人及进球规律分析[J].辽宁体育科技,2019,41(06):66-70.

[6]闫从.第21届世界杯冠军法国队进球特征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9,9(18):214+216.

[7]胡俊. 第21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进球特征的分析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19.

[8]邱莹,孙启峰.第21届世界杯足球赛前三名球队有效进攻方式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9(06):97-99.

[9]蔺寅生. 第21届足球世界杯法国队进攻技战术分析[D].聊城大学,2019.

[10]体坛+.德尚专访(上):防守型球队?我们比8年前西班牙更强[OL].https://baijiahao.baidu.com.2018.07.22

[11]丁斌,陈明.对第20、21届世界杯足球赛运动员年龄特征分析[J].河西学院学报,2019,35(05):55-59.

[12]瓦拉内44次解围、博格巴58次赢得对抗本届世界杯最多[OL].虎扑[引用日期2018-07-16]

[13]康金明,张硕宗.第21届足球世界杯不同区域控球率与射门指标的相关性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9,2(08):50-58+2.

[14]陈庆亮.现代足球比赛中远射技术的运用与效果[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9(S1):31-32.

[15]马飞. 巴西国家足球队传球运用规律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

[16]虎扑足球.格列兹曼:我要永远和博格巴在一起.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03099361153858061&wfr=spider&for=pc[OL].2018.06.13.

[17]竞彩网.赛果开奖-足球赛果开奖-世界杯.https://www.sporttery.cn.[OL],2019.12.20

[18]邱莹,孙启峰.第21届世界杯足球赛前三名球队有效进攻方式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9(06):97-99.

[19]张梦阳.足球“二过一配合”定义、模式新释[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3):116-118.

[20]马晓军,陶璋,薛予阳.现代足球比赛边路传中基本特征的分析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1(03):39-41.

[21]田山峰,孙士杰,张强.2015年女足世界杯技术统计指标与比赛胜负的相关性研究——以足球控球率、进球数、射门次数和射正次数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2016,6(31):190-191.

[22]苏楠.第二十一届世界杯足球赛冠军法国队进攻技术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9,9(09):240-242.

[23]新浪体育,法国比利时 他们是如何甩掉“内讧队”名号.http://2018.sina.com.cn/fra/2018-07-11/doc-ihfefkqq2185102.shtml[OL]2019.07.11.

[24]杨铄.职业足球运动员出场年龄特征问题研究:国家队、联赛与U23政策[J].中国体育科技,2019,55(04):49-62.

第21界世界杯足球赛法国队进攻战术研究

第21界世界杯足球赛法国队进攻战术研究

价格 ¥9.90 发布时间 2023年5月14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39489.html,

Like (0)
1158的头像1158编辑
Previous 2023年5月12日
Next 2023年5月24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