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经济学院体育专业学生教育实习心理状态分析

摘 要

实习是高校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具备有良好的实习状态对促进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海口经济学院体育专业学生在实习初期、中期、末期三个阶段的心理状态变化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实习过程中学生在自我认同焦虑、自信心、心理成熟、教学能力、社交能力、就业影响等指标上均呈一定的变化规律。建议:学校领导和实习单位之间的领导应做好沟通,建立起有效的教育实习联动的有效机制,即对于在实习过程中对于那些在实习中受到挫折与压力而缺少自我认同感的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实习单位或学校领导的反映来重新进行工作的安排和调换,并且在对实习学生的管理上要积极让老员工带新员工,加强沟通,培养其为人处世的能力,从而促进自信心的提升,企业员工同事之间鼓励互帮互助,加强实习学生的勇气,多加鼓励。通过研究为海口经济学院体育专业学生在完成实习任务过程中做好心理准备,少走弯路,更好地完成实习任务提供参考。

 关键词:海口经济学院;体育专业学生;实习;心理状态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实习是海口经济学院2016级体育专业教育计划为走向社会的重要基础,是体育专业的学生很好的将在学校中所学专业知识和理论技能综合运用于实践、自己在学校中的学校学习、企业实习、企业非专业实习工作的过渡时期;是引导我们海口经济学院的学生们能在社会中转换角色、培养合格教师的有效途径。大学生一方面正迅速地走向成熟,而另一方面又缺乏独立从事工作的能力,因此,从完成实习任务的心理活动来看,既存在着积极的一面,又存在消极的一面,这种两面性的状况,反映在实习的整个过程。

体育专业实习在实习中较为特殊,它是一种动态的过程,需要实习生通过体育专业中的各种技能、技术、知识,运用不同手段和方法去完成实习单位中的实习工作,然后把自己在学校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知识完成综合运用,是自己在实习中能够有能力去完成实习单位的工作任务。在当今的社会中有很多的高学历高技能而在社会中找不到工作的人,所以不仅要掌握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还要能够加以在社会中能够利用。那么,通过实习能为学生创造一个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锻炼机会。在实习生在实习单位实习过程中总有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无用武之地时,我们要加强社会实践的学习能力,跟上社会的步法从而不会社会所淘汰。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通过体育专业学生教育实习心理状态的分析,可以让学生们了解自己的实习心理状态,知道自己面对实习的心理压力是来自于心理的紧张、实习技能学习的不足、面对未知实习而感到的恐惧和各方面的心理问题来进行分析。有利于学生们面对教育实习而增加自己的自信心、勇敢的意志和品质。让即将实习的学生们有良好的心态投入到实习的工作单位去,增加自己在团队的的凝聚力和社会的交际能力,出色的完成工作单位的工作任务,为团队和工作单位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1.2.2 研究意义

作为一名即将走上社会岗位的体育大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能把在学校学习的基础理论知识、技术技能运用到学校、企业、企业非专业实习中去,是对未来的体育专业工作的预演。通过对海口经济学院体育专业16级实习生的调查,发现在在实习过程中不少实习生会因初次上阵,出现一系列生理、心理上的紧张反应,不仅影响实习效果,也给以后的工作留下阴影。因此,研究他们在实习期间的心理状态变化规律,有助于体育专业大学生在今后的实习中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少走弯路,更好地完成实习任务。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Chalghaf Nasr,Guelmami Noomen 在 Devel《opment and Preliminary Validation of the “Teacher of Physical Education Burnout Inventory”(TPEBI) in Arabic Language:Insights for Sports and Occupational Psychology》[1]有关大学生实习内容的文章和书籍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初步确定研究思路。文中提出:考虑到PCA因素的负荷情况、相关性矩阵、敏感性分析和良好的内部一致性,可以得出结论:TPEBI是一个可靠的心理测量工具,可用来定量评价阿拉伯语国家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水平。然而,考虑到CFA的拟合指数,有必要进一步修改以充分支持该模型。David K. Ingledew; Lew Hardy 在《Attribution in sport psychology:seeking congruence between theory,research and practice》[2]有关大学生实习内容的文章和书籍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初步确定研究思路。文中指出,在探索归因理论、研究和实践之间的密切联系时,我们认为运动心理学研究与实践之间存在着不匹配。Hyun-Kyoung Oh,Terry L. Rizzo 在《Preservic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attributes related to teaching a student labeled ADHD》[3]有关大学生实习内容的文章和书籍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初步确定研究思路。行为变量的态度是由先前的教学经验、特殊教育课程和年龄来预测的。

 1.3.2国内研究现状

党丹在《对学生实习心理状态的调查与分析——以贵州民族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为例》[4]中有关大学生实习内容的文章和书籍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初步确定研究思路。实习是每个即将即进入社会的大学生的必修课,虽说大学是半个社会,但在校期间主要还是依仗着领导们和老师们的帮助。其实实习是对学生大学几年来所学的知识的检验,更是学生踏入社会的一道门槛。赵永峰[5]等人指出在现在的教育实习中的现状是很不好的。在实习以前要先完成一部分的教育学习从而能更好的完成教育实习任务,现在的大学比较自由,但实习单位中往往会有很多的规章制度去限制实习的学生们,为他们带来了心理压力。

杨欢在《体育实习生如何上好第一节课》[6]中有关大学生实习内容的文章和书籍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初步确定研究思路。在这篇文章中杨欢主要强掉的时实习生们的第一节课,在实习中第一节课也是特别的重要,做一件事要想把它完成好一个好的开头特别重要,俗话说得好,万事开头难,当实习生们把第一节课上好了,后面就能自如的将工作完成得更好。

刘博,陈阳在《体育教育专业实习现状和实效性研究》[7]中有关大学生实习内容的文章和书籍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初步确定研究思路。实习是我们大学几年一个成果的检验,所以实习是我们大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学生们实习情况往往也和我们的心态息息相关。所以在注重实习的同时也要注重我们实习生的心态的变化,这样才能将实习生们最为完美的一面展现出来。

陈家起[8]等人提出我国现阶段大多数学校的实习模式是“一元化”的实习模式。有关大学生实习内容的文章和书籍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初步确定研究思路。在实习中由于实习的单一化让很多的实习生而感到苦恼,心理状态也随之收到影响,学校在改变实习单一模式的前提下也要考虑到怎样培养学生们养成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

裴明阳在《浅谈对大学体育课“实习教师”的管理方法》[9]中指出实习教师虽然在实习过程中担任“教师”角色,但是因为缺乏体育课授课经验,更多的只能充当“技术指导”,而非真正的体育教师,有关大学生实习内容的文章和书籍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初步确定研究思路。实习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在实习中也是在不断的学习,所以当实习生们到实习单位中去的时候也要进行很多方面的学习和指导。

范文闻[10]的研究也提到职前体育教师在实习中会遇到的代表性的挫折,一是他们未被当做教师给予信任,遭指导教师冷落,没有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二是在实习中得不到领导和同事的关心,有关大学生实习内容的文章和书籍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初步确定研究思路。范文闻主要强调的是实习生们在实习中所遇到的很多难题,这是实习生们在实习过程中心理变化的主要原因,当实习生们的实习心态发生了转变,实习的效果也随之发生了改变。

杨焦在《湖北高师体育教育专业实习带队教师素质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11]中指出教育实习是培养师范体育实习教师刚刚走向工作岗位,临场应变能力较差。有关大学生实习内容的文章和书籍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初步确定研究思路。由于我们刚到实习岗位,对实习的地方都不熟悉,所以就可能产生一些不好的心理。加上我们的经验还不是很充足,导致对临场的把控力低,容易发生很多问题。

刘军峰在《试述体育实习教师的组控能力的培养》[12]中指出只要围绕学生的心理活动,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充分发挥教师的自身的组织控制能力,会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增强教学效果的。有关大学生实习内容的文章和书籍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初步确定研究思路。每一堂体育课考验的都是我们体育教师的组织控制能力,放心大胆去掌控一个班的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是每个实习老师必须学习的。

杨磊在《浅析体育教育专业实习生紧张心理原因——以延安大学体育学院为例》[13]说有其自身的特点,具有更广泛的活动空间和较为独特的教学方法。有关大学生实习内容的文章和书籍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初步确定研究思路。在我们实习的期间给学生上课容易产生紧张的心理,由于初次接触学生难免会有一些紧张的情绪,在教学上面我们主要是缺乏自信,对自己的能力还不够了解,对刚到的新环境还没有熟悉导致了产生情绪。

毛燕平在《体育教育实习过程中的师生心理现象调查与分析》[14]中有关大学生实习内容的文章和书籍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初步确定研究思路。我们也会在实习当中学习到很多重要的东西,因为去到了社会只能摸爬滚打,没有人给我们遮风挡雨。“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这句话提出了社会是很现实的。所以我们在实习的期间就要多争取学习到未来社会应该用到的一些教育心理,争取在未来工作中更加突出。

刘刚在《论体育教育实习中过度紧张和焦虑心理的调节》[15]中有些实习生怕丢面子,怕处理不好与学生、指导教师的关系。第一次谁都没有上课的经验,所以在第一节课中实习生们往往会有胆怯和紧张的心理。有关大学生实习内容的文章和书籍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初步确定研究思路。实习生在体育教育方面有着一定的压力对于实习生来说还是有好处的,在适当的紧张和焦虑中进步才是我们应该去做的。

综上所述,在国内外的文献研究中可以看出来了,教育心理学在实习和往后走入社会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们应加强学校的心理教育和实习中的心理教育,从而为学生们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我认为教育教心理学应该随时代的进步逐渐提升,而不是迈步不前,在教育上面创新是对未来的展望,是对未来的憧憬。在实习中也特别强调了实习前、实习中和实习后的心态变化。实习前由于没有相关的教学经验所以在安全、纪律等方面都会影响实习生的教育实习心态的变化,影响实习生的实习心态其实习中的实习工作。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海口经济学院2016级体育专业学生教育实习心理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海口经济学院体育专业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16级实习生100人,其中男生80人,女生20人为调查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以及学校图书馆查阅关于体育专业学生教育实习心理状态的文章、期刊、杂志以及相关文献和学术论文,来保证论文的科学性。

 2.2.2问卷调查法

按照问卷设计原则于2019年11月初设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业大学生实习期间心理状态调严查问卷》,并经过导师的检验,当中认为98%的问题能满足提问要求,还有2%的问题提问不够全面,整体认为基本符合要求。对海口经济学院体育学院16级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业实习生发放问卷100份,回收95份,回收率为95%,其中有效问卷89份,有效率为93.7%。

2.2.3 访谈法

对那些在实现过程中的实习同学进行走访和网上视频调查询问访谈,主要询问实习状况、实习感受,并做好详细记录,同时对改善方法征求了广泛可行性意见。

 2.2.4数理统计法

通过对那些已填的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和计算,在根据自己所研究的要求来展开数据的收集,对需要研究的问题展开数据统计分析,总结出所需的数据,运用Excel软件汇总调查的各项数据,最终取得调查研究结果,为本文研究提供了准确的数据资料。

第3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实习中学生性格倾向性与自我认同意识分析

  3.1.1实习中学生性格倾向性分析

如图1所示,海口经济学院体育专业实习生的性格内外混合型的有55人,占61.8%;外向型有26人,占29.2%;内向型的有8人,仅占9.0%

海口经济学院体育专业学生教育实习心理状态分析

图1 性格倾向的分布

 3.1.2 实习中学生自我认同意识分析

如图2所示,海口经济学院体育专业实习生的自我认同意识较高,在对专业技术自我评价的统计中发现其中认为非常好或较好的有69人,占77.5%;认为一般的有20人,占22.5%;没有人认为不太好和很差,说明他们都有较高的自我认同意识, 这与他们的性格倾向是基本相一致的。

海口经济学院体育专业学生教育实习心理状态分析

图2 专业技术的自我评价

3.2实习中学生自信心、焦虑和心理成熟的状态分析

3.2.1实习中实习生自信心

从图3我们可以发现, 实习期间具有非常强自信心的人数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增加,尤其在实习末期由实习初期时的10人增加到了29人,而自信心较弱的人数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减少,在实习末期由实习初期时的13人减少到了1人,说明实习生通过实习,其自信心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海口经济学院体育专业学生教育实习心理状态分析

图3 自信心的变化表现

 3.2.2 实习中心理焦虑

在现在的实习中不在像以往的那么单调和唯一,而在这些的多样化的实习过程中心理的压力和焦虑也随之变得多样化。自己的内部原因往往是自己在实习过程中所承受的心理压力不行,不能够很好的去自我调节和放松,心理焦虑也会随之而发生改变。在外部的原因中工作的环境和工作的氛围和工作内容会影响实习生们的焦虑程度。在现在的90后实习生中大多数是比较有自由的心理,所以那些实习单位中的各种规章制度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实习生们的心理焦虑。在实习过程中很多的同学们也很积极去调节自己的心理焦虑,会因为自己的兴趣爱好不同从而调节的方式也会有所不同,当然在自我调节的过程中有的能很快的调节过来,有的可能是调节的方式不对从而适得其反。在这个竞争意识很强的社会环境中可能会因为自己的紧张和焦虑而影响自己在实习工作中的发挥。所以我们对自己一定要有正确的认识和评价。

海口经济学院体育专业学生教育实习心理状态分析

图4实习期间心理焦虑的变化趋势

如图4显示,实习生在实习初期非常或比较紧张的现象比较普遍,有48人占53.93%;在实习末期这一数字大大减少,只有3人,仅占3.37%,这说明他们在学校、企业、企业非专业实习工作中更加熟练和放松,教学能力的表现也会更加自如。

 3.2.3实习中心理成熟

如图5所示,心理的成熟在各个实习阶段都有变化,但是变化幅度以实习末期最大,变化非常大的实习生从实习初期的3人(3.37%),增加到实习末期的26人(29.21%),这说明经过实习,实习生的心理成熟有了很大的提高。

海口经济学院体育专业学生教育实习心理状态分析

图5 心理成熟的变化幅度

 3.3实习中学生教学、企业实践的能力分析

海口经济学院体育专业学生教育实习心理状态分析

图6 教学能力的变化情况

海口经济学院2016级的体育专业的学生应具备教学能力和在实习单位中的实践能力。图6显示,实习对教学和企业的实践能力的提高极其有效,如实习生从实习初期的24人(26.97%),增加到实习末期的49人(55.06%);而一般的实习生从实习初期的37人(41.57%),减少到实习末期的12人(13.48%)。本次研究结果表明海口经济学院体育专业16级学生基本具备了教学和企业的实践能力。但仍有部分实习生能力尚有不足,缺乏把自身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实践的能力。

 3.4实习中学生社交能力、就业问题以及实习学校对其心理方面影响

  3.4.1实习中学生社交能力

人际关系在当前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社会心理学家提出了“群体动力学”的概念。在社会实践的群体中,个人在社会的实践活动中的效率和相互竞争、群体共做和他人观看三种形式中均可产生社会助长。体育专业实习生的社交能力主要是指实习生在实习时期社会交往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包括与实习指导教师的交往、与实习单位的领导和其他员职工的交往、与实习学生的交往、与其他实习生的交往等。人际交往能力的欠缺,会影响实习生正常的实习任务的完成。

海口经济学院体育专业学生教育实习心理状态分析

图7 社交能力的变化趋势

图7显示,海口经济学院体育专业16级实习生的社交能力在实习初期、实习中期以及实习末期略有增强,但是变化不明显,如社交能力非常好的人数在实习初期为12人(13.48%),实习中期为10人(11.26%),实习末期为19人(21.35%),说明目前的实习对他们社交能力培养的影响不大。从社会角度出发,应当为实习生的成长创造一个严肃认真,团结紧张,和谐有序的群体人际氛围,帮助他们提高社交能力;针对体育专业实习活动的不同难度,采取集体合作和独立完成等不同活动方式。

3.4.2实习中学生就业问题

随着高校毕业生择业制度的深化改革和毕业生就业市场体制的逐步确立,“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已成为高校毕业生择业的主要形式。大学生择业对其一生有着重要影响, 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可使大学生在择业期间,保持良好的心态, 适时调整自己的行为, 促进顺利就业, 而且可使大学生在择业后顺利地适应职业及环境, 尽快发挥自己的才能。

表1就业问题的影响统计表

就业问题 非常或较担心

人数(人) 比例(%)

一 般

人数(人) 比例(%)

不太担心或无所谓

人数(人) 比例(%)

实习初期

实习中期

实习末期

30 33.71

18 20.23

26 29.21

18 20.20

34 38.20

19 21.35

41 46.07

37 41.57

44 49.44

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就业问题对实习生的整个实习心理有一定的影响。无论实习初中、末期变化不是很明显,有大约20%到33%的学生非常担心或较担心未来的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其实习效果。

3.4.3实习学校、企业条件和老师的态度

实习生刚进入实习学校,周围的一切都是陌生的,对实习学校、企业单位及教师包括体育指导教师不太熟悉;对实习学校、企业单位各方面的情况都不太了解;尽管体育专业学生有着较强的适应能力,但对整个实习期间各个方面的适应仍需有一个过程,这也是实习初期产生紧张焦虑的原因之一。

海口经济学院体育专业学生教育实习心理状态分析

图8 实习学校条件和老师的态度

从图8中可以了解,在实习期间实习生对实习学校、企业单位条件和老师的态度的认识基本上是稳定的,如认为实习学校、企业单位条件和老师的态度非常或较好的实习生在实习初期有56人(62.92%),在实习中期有56人(62.92%),在实习末期有59人(66.29%);在实习初期,少数学生可能对实习学校、企业单位条件和老师的态度有厌恶的反应,但是随着实习的进一步开展,他们可能对实习学校、企业单位的条件有了现实的认识,或者是与指导老师的关系得到加强,适应性提高了,反感慢慢消退了,表现在认为实习学校、企业单位条件和老师的态度不太好或较差的实习生由实习初期的7人(7.87%)减少至实习末期的2人(2.25%),同时这与他们对于自己的综合评价也是基本相吻合的。

表2实习生的综合评价统计表

实习阶段 非常满意 较满意 一般 不太满意 不满意
实习初期

实习中期

实习末期

7

6

27

7.90%

6.70%

30.30%

31

56

43

34.80%

62.90%

48.30%

35

25

13

39.30%

28.10%

14.60%

14

1

5

15.70%

1.10%

5.60%

2

1

1

2.20%

1.10%

1.10%

从表2我们可以看出,表现非常满意的实习生从实习初期的7人(7.90%)增加至实习末期的27人(30.30%),而表现不满意的实习生由实习初期的14 人(15.70%)减少至实习末期的5人(5.6%),表明其经过实习有了很大的收获。

3.5影响体育专业学生教育实习的主要因素

  3.5.1社交能力对教育实习心理方面的影响

现在大学生缺乏社会社交,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相脱节,专业能力较差和缺乏相关工作经验等等。大部分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才发现自己专业能力差、与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不相符,从而影响了人们的社交能力,实践能力不同程度的存在一定的差距。究其原因有两方面:客观原因来自学校,就学校而言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其所输出人才与市场需求相脱节。社会所需要的是全方面的人才,这就要求学校积极改革,以提高学生素质。主观原因来自学生自身就学生自身而言,因我国应试教育大背景,学生普遍升入大学后,相对自由、宽松,所以失去了义务教育阶段高压的学习环境,放松了学习。这就要求在校生进行自我督促,积极充实、提高自身素质。大多数的中小学在招聘体育教师时都想要招男生,这就导致一部分体育专业毕业的女生再找寻相同的工作遭到性别歧能。因此在这个方面上需要学生对自身素质的提高,并且通过自信的发挥来为自己创造更好的发展机会。

3.5.2 就业选择对教育实习心理方面影响

现阶段就业形势使得海口经济学院体育专业学生教育实习在面临择业时不得不改变最初的就业选择意向,用人单位的高标准﹑严要求使得一些毕业生在薪资预期和就业区域等方面做出让步。这也会让学生更好的来反思自己,来改变自己,让即将走向社会的这些大学生做出一个更好的铺垫。

在身体素质和思维能力方面,长期的体育技能训练使得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具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和活跃的精神状态,频繁的户外活动使得我校的社会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具有较好的形象思维和动作思维能力。当今生活压力与日俱增的态势下,拥有良好的心态、积极的精神状态无疑对自身、社会、工作单位而言,具有重大意义。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我们能够刚快更好的的去适应在找工作中去面对困难。更好的融入到社会的这个大家庭中。

3.5.3实习单位对教育实习心理方面影响

大学生实习就业问题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稳定。就业难使大学生担负着沉重的心理压力。因此,海口经济学院体育专业应该加强了对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了解和开导,了解就业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提出解决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途径,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就业是每个大学生面临的重大抉择,始终是大学生最关心和最忧心的问题。作为高智商、高文化、高自我价值的群体,其理想与追求有明确的目的性,面临着更多的机遇与挑战,因而也往往面临着更大的心理压力与冲突。但体育活动能有效地调节人的情绪,能带来流畅的情绪体验,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活泼愉快、积极向上的精神。体育活动能够使学生不良情绪得到合理形式的宣泄,是精神状态达到平衡和缓和,有利于大学生以更好心态面对来自于实习就业的压力和挑战。在这次的疫情影响下很多的实习生都只有短暂的实习经验,大多数的实习生都能够很好的去完成了实习工作,对其实习的心理状态影响也不是特别大。也有少部分是实习生对实习单位或实习工作的不满而产生不愉快的实习心理,在实习单位中也要明确的指出单位的需求和能够提供实习工作。从而减少实习生们心理压力。

第4章 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在最开始的实习阶段中,表现出实习开始阶段,适应实习生活也需要一个过程,所以心理焦虑或紧张的现象比较普遍;实习学校、企业单位条件和老师的态度也是产生心理焦虑的原因之一;少数学生可能对实习学校、企业单位条件和老师的态度有厌恶的反应。

4.1.2实习中期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实习生逐渐适应了实习生活,各种能力特别是在实习学校、企业单位各种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对自己的生活环境也更加熟悉,信心逐渐下降实习后期阶段信心较前两阶段下降得更多,开朗的性格及融洽关系,增强了实习生的自信心。

4.1.3实习末期阶段,学生面对实习工作焦虑心理变化情况,实习能力,自信心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心理的成熟变化幅度以实习末期最大;教学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但是由于实习生已经适应了实习生活,熟悉的生活环境及组织体育活动的熟练,导致部分实习生应激不足。

4.2建议

4.2.1实习初期阶段,在开始的实习过程中实习生们的自我认同感往往比较高,通过一段时间的实习工,实习生们自我认同感在慢慢的降低,针对这样的情况我校领导应加强与实习单位之间多沟通来从多方面的去调节学生心理问题,这样也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实习生们的积极性。建议要重视和加强指导实习生的见习工作,使其成功的完成实习学校、企业单位的要求,有利于增强实习生的信心;培养豁达开朗的性格克服不良习惯,提高其社会交往能力;加强与实习学校、企业单位的联系,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实习生自己独立的工作意识,提高实习生自我的调节能力和承受能力,使其在面对工作的挫折和压力时能很好的去发现自身的问题加以调节。

4.2.2实习中期阶段,我们要针对实习学生在实习的工作中出现工作情况,实习单位可以通过单位对实习生工作的具体了解,来适当的调节实习生在实习工作中的工作任务,帮助实习学生能更好的去解决工作中所遇到的心理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对实习工作的信心。并且实习单位在对实习学生的管理上要积极让老员工带新员工,加强沟通,培养其为人处世的能力,从而促进自信心的提升,进而能融入公司的大集体,从而更好地安于公司文化与环境,为公司继续努力奋斗。建议合理安排和有计划地完成实习学校、企业单位的任务,保持良好的状态,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和因素,进一步提高实习生的各种能力。

4.2.3实习末期阶段,我认为学校应该加强与实习单位的沟通然后在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多去了解实习生们的焦虑心理,从而进行引导。可以通过工作上的合理安排,企业员工同事之间鼓励互帮互助,加强实习学生的勇气,多加鼓励,让实习生们在实习工作中更好的去面对自己自身问题,从而去解决问题。促进提升实习生对企业工作的满意度与忠诚度。建议保持积进取的心态,进一步提高其各种能力;增加实习生开阔视野,面向未来,了解社会的机会,做到体育专业培养目标与社会需要相结合,以便其毕业后尽快缩短“教师角色”的周期。

参考文献

[1]党丹.对学生实习心理状态的调查与分析——以贵州民族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为例[J].安徽体育科技,2014,35(02):62-64.

[2]赵永峰,温搏,梁俊雄.就业压力下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模式的优化研究:“选择性集中与分散”实习模

[3]杨欢.体育实习学生如何上好第一节课[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08):189-190.刘博,陈阳.体育教育专业实习现状和实效性研究[J].体育科技,2019,40(02):161-162.

[4]刘博,陈阳.体育教育专业实习现状和实效性研究[J].体育科技,2019,40(02):161-162.

海口经济学院体育专业学生教育实习心理状态分析

海口经济学院体育专业学生教育实习心理状态分析

价格 ¥9.90 发布时间 2023年4月14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27741.html,

Like (0)
1158的头像1158编辑
Previous 2023年4月13日
Next 2023年4月15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