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冲动性消费行为与自控力的相关性研究

摘要:如今社会存在的一大普遍消费行为就是冲动性购买行为,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关注和研究冲动性消费行为。研究重点也逐步发生转变,开始对内部机制展开研究。专家学者在研究时主要研究的是个体特性以及产生的影响等相关内容。虚荣属于个性心理特征之一,虚荣主要包含成就虚荣、外表虚荣两方面。研究发现,虚荣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但是目前针对虚荣对冲动性购买的行为影响的研究不是很多。此次研究过程中,对问卷调查法进行利用,选取了208名大学生展开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活动开展过程中对纸质问卷和网络问卷进行了综合应用。

关键词:冲动购买;虚荣特性;物质主义;自我控制

1.引言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与发展,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开始逐步发生改变。对大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冲动性购买行为正在逐步普及,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冲动性购买行为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消费行为领域得到关注。专家学者在最初的研究过程中,简单的将冲动性购买行为视为是非计划购买,重点从情景刺激以及产品本身产生的影响展开研究。Rook等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冲动购买的本质进行阐述,指出冲动购买是个体的冲动消费行为。从消费者角度出发,重新定义冲动购买,同时重点强调了冲动购买行为受到的消费个体特性的影响。

2.相关理论概述

2.1虚荣心

虚荣涉及了心理学、经济学等多个领域的内容。针对虚荣不同学者的定义是不同的,目前没有一个具有广泛接受度的定义。针对虚荣的起源,两大基本观点分别是:第一,虚荣是在生物驱动下的行为感受,受到社会化发展进程以及遗传基因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第二,Mas On(1998)研究指出虚荣这种心理特质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譬如社会经济条件、社会环境风气等。Netemeyer(1995)在研究消费者行为与虚荣特性之间的关系时,认为虚荣特性指的是个体过度关注个人成就或者身体外表,并以此来进行自我炫耀。可以从两方面对需要特性进行衡量:(1)身体外表虚荣:过度关注个体外表;(2)成就虚荣,过度关注个人目标成就。

2.2冲动购买行为

从20世纪中期开始,针对性的研究冲动性购买行为,随之开始向消费行为进行相应研究。对冲动性购买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主要分为三大发展阶段:(1)冲动性购买与非计划性购买相等同。最早研究冲动性购买的是杜邦公司,杜邦公司指出冲动性购买属于非计划性购买行为,与计划性行为存在本质性区别。指的是消费者实际购买的产品与计划购买的产品存在显著差异。Stern(1962)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冲动性组合”概念的提出,四种常见的冲动性购买行为分别是:提醒式冲动购买、有计划的冲动购买、纯粹的冲动性购买、建议式冲动购买。Stern研究发现冲动性购买行为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2)冲动性购买与非计划性购买存在本质性区别。Nesbitt(1959)创造性地指出冲动性购买与非计划性购买这两大概念存在本质性差异。冲动性购买这种购买行为是理智的。消费者可以通过店内促销进行商品选购,提高自身的购买力。Kollat和Willett(1969)研究指出冲动性购买虽然是在无计划的情况下进行的行为决策,但是这种购买决策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有效性。(3)认知和情感层面的冲动性购买。Weinberg和Gottwald(1982)从认知控制、情感激发、反应行为三个层面出发,对冲动性购买行为进行解释说明。消费者在冲动性购买时,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刺激在购买决策制定时缺乏有效的理性评估,导致出现了冲动性购买的情况。ROOK(1987)定义的冲动性,购买指的是消费者,对商品产生了强烈的拥有感,最终导致个体出现了购买行为的现象。这种购买行为主要是受到了强烈的情绪冲突。ROOK和Fisher(1995)从5大关键因素出发,对冲动购买进行概念定义:突然自发的行为意愿;心理失衡;心理冲突;较低的认知评估;缺乏后果的理性思考。最初是对非计划性购买进行论述,后来开始关注外界刺激产生的影响,对消费者的认知以及情感等多方面心理因素进行综合考虑,最后实现了三方的有机结合。冲动性购买的定义其实是一个不断的发展与完善的过程。ROOK的定义在国内外有着广泛的接受度,冲动性购买指的是个体在有着较低认知评估和计划性的基础上作出的购买行为,这种购买一般会受到强烈的外界刺激,会产生强烈的情感反应。

3.问卷调查研究

大学生处于由学校向社会过渡的发展时期,会产生强烈的价值碰撞和信息碰撞,大学生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会遭受强烈的外界诱惑,受到较大的冲击。大学生第一次对经济权进行完全的自主掌握,会受到炫富或者攀比等不良心理的影响,最终导致自身出现不良行为。部分大学生在金钱的管控方面有着较差的自制力,最近几年学校频繁发生偷盗或者借贷等情况,主要是由于大学生的金钱自控力较差,所以需要针对性的调研大学生的金钱自控力发展现状。

3.1调查的目的

调查的主要目的包括:第一,对大学生的金钱控制能力和使用现状有全面充分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对大学生的金钱观做针对性的探究;第二,通过现状分析,对大学生金钱自控力的影响因素做针对性的研究分析;第三,通过意见的针对性提出对大学生进行警醒,使得大学生能够树立健康的金钱观,并且在日常实践过程中保证自身行为的正确性。通过针对性的研究,可以更好的了解大学生金钱观的形成原因以及自制力的影响因素等相关内容,对大学生的犯罪事件的发生进行有效规避,使得大学生能够塑造健全的人格。

3.2调查设计

调查设计主要包含调查内容的选取、调查对象的选择、调查的具体方法等相关内容。多方面因素会对大学生的金钱使用以及金钱自控力等方面产生影响,调查内容主要有大学生的消费情况、大学生的金钱来源以及大学生的消费认知等。大学生一般从家庭获得基本的生活来源,在收入方面有着较强的家庭因素性,但是在收入支出方面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较强。不同社会群体的收入水平是不同的,不同的学生家庭有着不同的经济实力,由此使得大学生消费也存在一定的显著差异。相对贫困的学生在消费时的顾虑相对较多,一般不会出现超额消费的情况。家庭相对富裕的学生,比较容易出现冲动消费或者超前消费的情况。大学生的金钱自控力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金钱来源结构的影响。

可以通过大学生的消费状况,譬如生活费的结余、生活费的流向等对大学生的金钱自控力以及消费观进行直观体现。在全球化发展大背景下,做到中西方文化的冲击,部分大学生在西方享乐主义的影响下,开始出现攀比以及拜金等消极的价值观,最终导致大学生开始出现不理性消费的情况。部分大学生有着较为明显的奢侈品牌偏好。需要调查了解大学生的消费情况,由此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有更深一步的了解,进一步推动此次研究活动的开展。

大学生的消费自我认知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以及金钱自控力产生影响。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大学生的消费习惯、大学生的消费认知、大学生的金钱自控力等。大学阶段有着较强的依赖性和独立性,大学生注重个性和自由,自主消费需求较强。但是大学生的整体思想没有得到成熟发展,在消费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盲目消费和冲动消费等情况。需要进一步深度调研大学生的消费认知。

3.3调查对象的选择

此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是大学生,利用网络进行问卷的随机发放,总计回收有效问卷数达到208份。有着较为广泛的调查对象和调查地区。在 208 人中,男生共 103 人,占比例49.52%,女生共 105 人,占比 50.48%;调查对象群体遍布大一至大四年级,其中大一占比 23.56%,大二占比 36.54%,大三占比 23.56%,大四占比 16.35%。

3.4调查的具体方法

(1)问卷调查法:考察对大学生进行自控力产生影响的内外因素,同时您就分析大学生的自我评价。此次调研过程中,总计设计了34道题,从三个层面出发展开调研:第一,外部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周围环境、生活费金额以及外界诱惑等;第二,内部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消费计划的制定、消费结构等;第三,自我评估,大学生的金钱自控力、大学生的消费行为认知等。

(2)访谈法:在线上线下同步开展访谈活动,做好大学生的调研工作,访谈的主要问题有大学生的可支配消费金额、大学生的实际消费于预计消费之间的差额,大学生对借贷平台的使用频次等。

4.调查结果与分析

4.1结果

冲动控制
不购买是损失 皮尔逊相关性 .849**
Sig.(双尾) .000
个案数 208
减满而购买不实用产品 皮尔逊相关性 .854**
Sig.(双尾) .000
个案数 208
心情好而进行额外消费 皮尔逊相关性 .856**
Sig.(双尾) .000
个案数 208
调节心情而消费 皮尔逊相关性 .850**
Sig.(双尾) .000
个案数 208
跟风而消费 皮尔逊相关性 .852**
Sig.(双尾) .000
个案数 208
疯狂购物会满足和快乐 皮尔逊相关性 .859**
Sig.(双尾) .000
个案数 208
相信宣传而消费 皮尔逊相关性 .859**
Sig.(双尾) .000
个案数 208
冲动消费会感到后悔 皮尔逊相关性 .864**
Sig.(双尾) .000
个案数 208
即使后悔仍会冲动消费 皮尔逊相关性 .865**
Sig.(双尾) .000
个案数 208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冲动控制与其它几个变量的P值均为0.000,则冲动变量和其它几个变量具有相关性。

工作或学习观
不购买是损失 皮尔逊相关性 .845**
Sig.(双尾) .000
个案数 208
减满而购买不实用产品 皮尔逊相关性 .835**
Sig.(双尾) .000
个案数 208
心情好而进行额外消费 皮尔逊相关性 .837**
Sig.(双尾) .000
个案数 208
调节心情而消费 皮尔逊相关性 .832**
Sig.(双尾) .000
个案数 208
跟风而消费 皮尔逊相关性 .843**
Sig.(双尾) .000
个案数 208
疯狂购物会满足和快乐 皮尔逊相关性 .860**
Sig.(双尾) .000
个案数 208
相信宣传而消费 皮尔逊相关性 .865**
Sig.(双尾) .000
个案数 208
冲动消费会感到后悔 皮尔逊相关性 .849**
Sig.(双尾) .000
个案数 208
即使后悔仍会冲动消费 皮尔逊相关性 .874**
Sig.(双尾) .000
个案数 208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工作与学习观与其它几个变量的P值均为0.000,则工作与学习观和其它几个变量具有相关性。

健康习惯
不购买是损失 皮尔逊相关性 .851**
Sig.(双尾) .000
个案数 208
减满而购买不实用产品 皮尔逊相关性 .812**
Sig.(双尾) .000
个案数 208
心情好而进行额外消费 皮尔逊相关性 .852**
Sig.(双尾) .000
个案数 208
调节心情而消费 皮尔逊相关性 .842**
Sig.(双尾) .000
个案数 208
跟风而消费 皮尔逊相关性 .834**
Sig.(双尾) .000
个案数 208
疯狂购物会满足和快乐 皮尔逊相关性 .854**
Sig.(双尾) .000
个案数 208
相信宣传而消费 皮尔逊相关性 .840**
Sig.(双尾) .000
个案数 208
冲动消费会感到后悔 皮尔逊相关性 .850**
Sig.(双尾) .000
个案数 208
即使后悔仍会冲动消费 皮尔逊相关性 .842**
Sig.(双尾) .000
个案数 208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健康习惯与其它几个变量的P值均为0.000,则健康习惯和其它几个变量具有相关性。

节制娱乐
不购买是损失 皮尔逊相关性 .831**
Sig.(双尾) .000
个案数 208
减满而购买不实用产品 皮尔逊相关性 .849**
Sig.(双尾) .000
个案数 208
心情好而进行额外消费 皮尔逊相关性 .844**
Sig.(双尾) .000
个案数 208
调节心情而消费 皮尔逊相关性 .818**
Sig.(双尾) .000
个案数 208
跟风而消费 皮尔逊相关性 .823**
Sig.(双尾) .000
个案数 208
疯狂购物会满足和快乐 皮尔逊相关性 .845**
Sig.(双尾) .000
个案数 208
相信宣传而消费 皮尔逊相关性 .849**
Sig.(双尾) .000
个案数 208
冲动消费会感到后悔 皮尔逊相关性 .851**
Sig.(双尾) .000
个案数 208
即使后悔仍会冲动消费 皮尔逊相关性 .853**
Sig.(双尾) .000
个案数 208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到节制娱乐与其它几个变量的P值均为0.000,则节制娱乐和其它几个变量具有相关性。

抵制诱惑
不购买是损失 皮尔逊相关性 .856**
Sig.(双尾) .000
个案数 208
减满而购买不实用产品 皮尔逊相关性 .869**
Sig.(双尾) .000
个案数 208
心情好而进行额外消费 皮尔逊相关性 .867**
Sig.(双尾) .000
个案数 208
调节心情而消费 皮尔逊相关性 .832**
Sig.(双尾) .000
个案数 208
跟风而消费 皮尔逊相关性 .836**
Sig.(双尾) .000
个案数 208
疯狂购物会满足和快乐 皮尔逊相关性 .867**
Sig.(双尾) .000
个案数 208
相信宣传而消费 皮尔逊相关性 .865**
Sig.(双尾) .000
个案数 208
冲动消费会感到后悔 皮尔逊相关性 .849**
Sig.(双尾) .000
个案数 208
即使后悔仍会冲动消费 皮尔逊相关性 .859**
Sig.(双尾) .000
个案数 208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到抵制诱惑与其它几个变量的P值均为0.000,则抵制诱惑和其它几个变量具有相关性。

通过文献资料的收集与整理、问卷的发放与回收、数据的分析与处理以及访谈成果的整合与总结,得出了以下结论。

4.2绝大多数学生生活费来自家庭

通过问卷调查可以发现,从家庭获得生活费的大学生占比达到94.15%。大学生有着较为单一的生活费来源,主要通过从家庭获得生活费,没有其他的稳定收入来源。多方面因素会对大学生的金钱自控力产生影响,影响因素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主要针对影响因素展开针对性的调研,调研发现生活费金额是对大学生进行自控力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

4.3消费水平大多处于中等层面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生活费在800~1500之间的大学生占比达到了80%。其中80%的大学生可以将消费金额控制在生活费范围内。大部分大学生的消费处于中等消费水平。由于存在一定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并且不同家庭有着不同的经济情况,由此使得大学生在消费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大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会对大学生的消费产生影响,一般家庭相对富裕的大学生有着较高的消费额度。家庭情况一般的大学生有着较低的消费额度,大部分大学生的消费水平和家庭经济水平都处于中等水平。

4.4 消费观念呈现群体性、差异性

大学生消费观念的两大基本特性是多样性和差异性。分析调查结果可以发现,认为消费应当节约;可以任意进行消费;应当理智消费,做好消费规划;在消费时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大学生占比分别是33.66%、12.68%、39.51%和14.15%。从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大学生还是具有勤俭节约的良好美德的,少部分大学生在消费时存在随意消费的情况,整体而言大学生有着较为合理的消费观念。由于不同大学生所处的家庭环境和成长环境是不同的,由此使得大学生的生活习惯以及消费观念存在差异。一般有着较低经济水平的家庭的学生,比较注重节俭,同时存在较强的消费计划意识。

4.5消费结构与习惯具有相似性、稳定性

消费结构指的是在特定社会经济条件下,不同消费类型的消费资料在消费过程中的占比。大学生除了日常的伙食消费之外,还需要进行生活日用品的购买以及日常的社交娱乐等。大学生的消费当中在学习方面的消费占比不是很高,由此可见大学生在消费过程中重享受轻发展。大学生存在一定的冲动消费倾向。冲动购买行为指的是消费者在没有购买欲望的前提下,受到外力的突发作用,产生了购买商品的欲望,并且立即进行了购买。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发现能够对消费冲动进行有效抑制的大学生占比为62.93%。面对消费诱惑可以控制住购买欲望的大学生占比达到81.47%,出现超前消费的大学生占比为20%。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人们的消费行为以及社会的商业模式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如今开始出现网络借贷以及网络购物等新的发展渠道,简单便捷的网贷平台,使得大学生的资金短缺问题得到了解决,增加了大学生透支消费的情况。如今大学生面临着大量的社会诱惑,各种借贷平台得到了兴起与发展,由此使得很多大学生无法对消费冲动进行控制,开始向非法贷款机构进行借贷,最终导致大学生出现了各种不健康的身心问题。

4.6个体自我评价情况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发现,认为有着较高的消费水平、认为消费水平居中、认为有着较低的消费水平的大学生占比分别是42.44%、40.98%和9.27%。其中认为自身有着较高的消费水平和非常低的消费水平的学生占比分别是5.85%和1.46%。大学生认为自身的消费水平偏高、消费水平合理,消费水平偏低的占比分别是50%,41%和11%。大部分大学生认为自身有着较高的消费水平,主要是由于大学生的实际消费比预期消费更高,大学生有着较差的自控能力,导致这二者存在较大的差距。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的自控力存在两极分化的现象。认为自己有着一般的金钱自控力,认为自己有着较强的金钱自控力,认为自己有着较差的经济自控力的大学生占比分别是66.34%、19.02%和14.63%。大部分大学生认为大量的不确定因素会对自身的金钱自控力产生影响,认为自己有充足的信心,能够对外界因素进行排除,保持合理的消费行为的大学生占比只有19%。

5.结论

大学时期是学生形成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大学期间大学生要培养自己的金钱支配能力,在此基础上使得自身的消费习惯、自我控制力以及金钱观能够得到正确形成。调查发现大学生有着较为单一的金钱来源结构,一般由监护人向大学生进行金钱提供;大学生有着相对合理的消费结构,一般是中等消费,大学生的消费水平会受到家庭经济情况的影响;大学生整体有着较好的消费习惯和消费观念,但是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性;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等因素,会对大学生的金钱自控力产生影响,同时大学生所处的外部环境以及社会风气会对大学生的金钱自控力产生影响。从整体而言,大学生在金钱使用方面缺乏较强的自控力,具体改善建议包括:

通过积极的自我暗示,使得大学生能够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在如今这个信息时代,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会受到大量的信息冲击,网络信息在为人们的消费提供便利的同时,也隐藏了一定的发展危机。网络产品一般有着较为多样化的营销模式,可以对消费者产生吸引,使得消费者出现冲动购买的情况。大学生由于缺乏完善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比较容易受到宣传的诱导产生冲动消费的情况。如今大学生冲动网购的情况频繁发生,大学生需要树立合理的消费观。第一,进行有效的自我心理暗示。大学生在进行消费行为选择时,需要做好自我暗示,提醒自己理性合理的进行消费规划的制定。同时可以用学校的其他同辈群体的消费,对自身的消费行为产生影响,获得同群效应。[9]大学生可以进行挑衅机制的主动构建,通过暗示的方式提醒自己不得出现不理智消费的情况。第二,对传统的节约美德做进一步的继承与发展。中华民族的一大传统美德就是勤俭节约。古人一直在倡导节约的美德,大学生是民族和国家未来发展的希望,需要培养自身勤俭节约的良好美德,通过不断的阅读和学习陶冶自身的情操,在实践过程中身体力行。

量入为出,培养良好的消费习惯。部分大学生在生活当中会出现月光的情况,部分大学生会每月都有结余。主要是由个人的消费习惯和性格导致的,同时也会受到周围群体的影响。个人方面可以从以下方面全面提高自身的金钱自控力:第一,明确自我认知。大学生要有合理的自我认知,在进行自我能力评价的同时,使得个体可以与社会进行有效融合。清楚的认知到自身家庭的真正实力,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大学生的消费应当围绕学习展开,不得出现不理智消费的情况;第二,制定理财计划。理财是当代社会需要具备的一大基本生存能力,社会每个个体都应当具备基本的理财能力。学会理财一方面可以对个体的品德进行优良的培养,使得自身的事物分辨能力以及数分析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另一方面可以使得个体的经济关系是得到显著加强,使得个体在未来能够更好的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第三,尝试经济独立。大学时期是重要的过渡时期,大学生需要将自身被动的观念彻底转变,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学习,个体独立和经济独立。比如可以通过兼职或者社会实践活动等,使得自身有着越来越丰富的社会经验,从中感悟到生活的艰辛与不易,改变自身的金钱观念和消费观念。

按需供给,将家庭教育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使得大学生面对外在因素的影响,能够有很好的金钱自控力。社会的一大基础就是家庭,在大学生教育过程中,家庭承担着重要的教育责任,所以家庭需要:第一,坚持“按需供给”的原则。如今的大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部分家长过分宠溺子女,在子女外出求学时还是在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这部分会通过增加生活费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弥补。但家长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表达爱心,但是无法帮助子女很好的养成金钱的把控能力,甚至会助长大学生贪婪的心理。家长应当以大学生每月的所需支出为依据,进行生活费的合理给予。第二,家长应当发挥好自身的示范作用和榜样的作用。榜样可以产生无穷的力量,会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等产生无形的影响。家庭的主要核心就是父母父母应当为学生树立重要的示范和榜样的作用,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践行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养成良好的定期理财习惯。

紧抓思想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在校园内进行优良思想文化的传播。校园是大学生价值观和思想观培养的重要场所。学校的管理以及教师的教导,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的行为。第一,对大学生进行积极的思想教育。高校要在思政课堂上对大学生进行消费观的教育,同时要向大学生进行网贷常识的普及,使得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能够具备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更加理性的对事物价值进行判断,对自我需求与有正确的认知。大学生应当将基地集中在学习和自我完善方面,应当彻底摒弃拜金主义的不良思想。学校可以邀请理财专家定期到学校进行讲座的开展,向学生宣传贷款的不良影响。第二,进行校本活动的相应开展。学校可以进行金融理财相关选修课的增设。大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金融知识,同时大学生应当季度总结每月的消费情况,保证自己有着合理的消费行为和消费方式。学校可以开展金钱管理相关的计算活动。第三,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学校可以进行心理咨询室的专门成立,定期进行辅导活动的开展,更加全面的认识学生的心理发展,使得学生能够培养正确的金钱观和消费观,帮助学生进行金钱的计划性管理,当发现学生存在异常情况时要及时干预,对可能出现的不良情况进行有效预防。

参考文献

[1]朱珠,任梓昕.网红经济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J].中国商论,2023(01):35-38+41.

[2]罗涛,陈美英,欧阳飞云,肖水源.简式Barratt冲动量表中文版的信效度检验[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0,28(06):1199-1201+1280.

[3]贺子京,丁晶,梁芷君,刘陈陵.家庭环境、物质主义价值观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20,28(12):1887-1892.

[4]马钰,肖晨洁,车敬上,王海侠,李爱梅.自我损耗降低决策理性:心理机制与边界条件[J].心理科学进展,2020,28(11):1911-1925.

[5]周懿瑾,毛诗漫,陈晓燕.地位补偿:“仆人式”品牌拟人对购买意愿的影响[J].外国经济与管理,2020,42(02):43-58.

[6]张铭,肖覃,朱凌怡.手机依赖的前因、结果与干预研究进展[J].中国特殊教育,2019(11):88-96.

[7]王怡然,梁丹,王顺琳.大学生金钱自控力现状调查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9(11):180-182.

[8]彭照华.大学生使用校园贷的心理原因及对策[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9(10):159-160+163.

[9]童伟.无聊与青少年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多重中介模型[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9,27(05):932-936.

[10]李梁潇,李晖.中职生金钱态度、心理健康与消费行为的关系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9(02):73-77.

[11]叶青珊,王品卿,卢良川,曾天德.服刑人员冲动性、自我控制和社会适应的关系研究[J].闽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1(04):120-125.

[12]王艺臻.信贷产品对大学生消费观念的影响研究——基于浙江省四所高校的数据分析[J].江苏商论,2018(10):17-22.

[13]姜永志,王海霞,蒋怀滨,刘勇.神经质人格对青少年移动社交网络过度使用的影响:冲动性与人际困扰的双重中介[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8,16(02):272-282.

[14]宋玉婷,李丽,牛志民,梅松丽.大学生媒体多任务在冲动性和心理健康间的中介作用[J].现代预防医学,2017,44(21):3953-3956.

[15]陈蓉蓉,兰芬.网络购物成瘾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四川精神卫生,2016,29(04):385-389.

[16]李洋,郑铮,王福顺.大学生手机成瘾与自控力关系及学习成绩的调节作用[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5,24(08):740-743.

[17]牛琛,刘金平.冲动特性与金钱态度对冲动性购买行为的影响[J].心理研究,2015,8(04):57-62.

[18]钟泳如,黄时华,熊松滨.大学生的无聊倾向性与心理健康[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07):1086-1090.

[19]张燕贞,张卫,伍秋林.医科大学生手机网络成瘾与冲动性[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02):284-287.

[20]童成寿.国内外关于自我控制理论的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07(04):22-28.

问卷A

欢迎参加本次答题!每个答案无所谓正确与错误。这里没有对你不利的题目。请尽快回答,不要在每道题目上思考太多时间。回答时不要考虑应该怎样,只回答你平时是怎样的。根据自己的现实情况和切身体验回答,并请您仔细阅读每道题目,在相应的答案代码上打√即可。

1:非常不同意

2:不同意

3:比较不同意

4:无所谓

5:比较同意

6:同意

7:非常同意

性别

男女户口类型城市 农村

年级

大一大二大三大四每月可支配生活费1000以下 1000—1500 1500—2000 2000以上

生活费来源( )

你是否有过冲动购物的经历?

是否7.商场或网络上有商品促销时,你会立即购买,你认为此时不购买将是一种损失:

1 2 3 4 5 6 7

8.为了达到满减的目的,你可能会购买一些不实用的东西

1 2 3 4 5 6 7

9.你意外获得了外部奖赏,你会因为心情好而进行计划外的消费:

1 2 3 4 5 6 7

10.当你受到了上司的批评,你会为了调节心情而盲目消费一些东西:

1 2 3 4 5 6 7

11.看到别人拥有的东西你也很喜欢,你会立即去购买

1 2 3 4 5 6 7

12.疯狂购物会使你满足、快乐

1 2 3 4 5 6 7

13.你会相信广告中宣传的某种化妆品能够立即美白而去购买这种商品:

1 2 3 4 5 6 7

14.你是否对冲动购买的商品感到后悔:

1 2 3 4 5 6 7

15.即使冲动型购买使你后悔,但是仍然会进行冲动型购买:

1 2 3 4 5 6 7

问卷B

请你仔细阅读每一个句子,然后根据你的实际情况,在句子后面相应的数字上打“√”。数字对你来说,是这个句子符合的程度,具体如下: 1=很不符合 2=较不符合 3=不清楚 4=较符合 5=很符合。问题的回答没有对错、好坏之分,我们只是需要知道每个人的真实想法和实际作法。谢谢你的合作。

题目 完全不符合 不符合 不确定 符合 完全符合
1、我能很好地抵制诱惑 1 2 3 4 5
2、对我来说改掉坏习惯是困难的 1 2 3 4 5
3、我是懒惰的 1 2 3 4 5
4、我会做一些能给自己带来快乐但对自己有害的事情 1 2 3 4 5
5、人们相信我能坚持行动计划 1 2 3 4 5
6、对我来说,早上起床是件困难的事 1 2 3 4 5
7、大家说我是冲动的 1 2 3 4 5
8、我太能花钱了 1 2 3 4 5
9、我会因为感情而激动得不能自持 1 2 3 4 5
10、我做的很多事情是因为一时冲动 1 2 3 4 5
11、大家说我有钢铁般的自制力 1 2 3 4 5
12、有时我会被有乐趣的事情干扰而不能按时完成任务 1 2 3 4 5
13、我难以集中注意力 1 2 3 4 5
14、我能为了一个长远目标高效地工作 1 2 3 4 5
15、有时我会忍不住去做一些事情,即使我知道那样做是错误 1 2 3 4 5
16、我常常考虑不周就付诸行动 1 2 3 4 5
17、我太容易发脾气 1 2 3 4 5
18、我经常打扰别人 1 2 3 4 5
19、我有时会饮酒(或上网)过度 1 2 3 4 5
大学生冲动性消费行为与自控力的相关性研究

大学生冲动性消费行为与自控力的相关性研究

价格 ¥5.50 发布时间 2023年5月13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38373.html,

Like (0)
打字小能手的头像打字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3年4月10日
Next 2023年5月13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