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为了保障外资投资的有效性,我国通过采取负面清单的方式明确外资投资范围,减少投资矛盾。《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是我国应对外商投资行为的法律规范,在该法中首次以法律形式固定了我国的负面清单模式,这是外资管理模式的重大突破。截至目前,负面清单模式已在全国范围内有序实施,负面清单模式在国内经济转型、管理体制革新、XX监管方式优化、顺应国际潮流等方面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又给国家安全、产业升级、XX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挑战。在关注负面清单模式优越性的同时,也应高度警惕它的推进给国内带来的管制与竞争风险。
关键词:绿色贸易壁垒 国际贸易 风险
引 言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贸易自由化成为当今主流,在互利共赢的国际贸易前提下,发达国家基于对本国利益的考虑,对发展中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贸易管制措施,使得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并未获得良好的经济投资效益。对此,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国家贸易中遭受到的不公平对待较多,受到很大的影响,如何把被动变主动,如何将不利变优势,如何提高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是我国目前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问题。
一、绿色贸易壁垒的概念及特征
(一)绿色贸易壁垒的概念
绿色贸易壁垒,从语义进行分析,便是以保护绿色为名,所制定的保护政策,对于本国产品进行地方保护,而对于国外产品进行限制。绿色贸易壁垒并非是实践中常见的关税壁垒,传统的关税壁垒是通过对国外产品征收较高的税款,从而达到保护本国产品的目的。但是绿色贸易壁垒并非是采取该种方式,而是以保护环境为主要方式,以环保为理由,对于国外产品进行限制,以保护本地产品。
(二)绿色贸易壁垒的特征
1.名义上的合理性
绿色贸易壁垒并非是通过征收关税的方式进行限制,而是以保障绿色,营造美好生活环境为原则,对于外来产品进行限制。这一理念是基于当前公众的环保意识提高,对于生态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对于损害环境以及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产品抱有抵触心理,从而造成外来产品难以在本地进行销售,也使得对于外来产品的抵制更加的合理化,因而容易在社会公众中获得支持。
2.形式上的合法性
对于非关税壁垒而言,其限制形式是通过其他行政途径进行限制,而并非是通过立法的方式进行限制,绿色贸易壁垒,其是抓住公众保护环境的心理,提出要对外来产品进行筛选,是否符合绿色标准,并以立法的形式加以确定,为绿色贸易壁垒提供了更多的依据。自从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绿色贸易壁垒开始成为国家贸易保护的主要举措,并且制定了多个国际环保协议、规则。同时该种趋势也弥漫到了发展中国家,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乌拉圭,经济条件较差,并未成为国际环保公约的成员国,但是在本国的立法中也对于绿色保护与贸易限制进行了关联,制定了绿色贸易壁垒的立法条文。
3.保护内容的广泛性
对于绿色贸易壁垒而言,其规制范畴具有广泛性,并非仅仅限定在某一产品或者行业。对于外来产品进行限制时,不仅对于初级加工的产品进行限制,而且对于已经进行深加工的产品以及完成品进行限制,以提高绿色环保标准为方式,对于外来产品的涌入进行壁垒,防止过多的外来产品冲击本国市场,保护本地产品的发展。
二、绿色贸易壁垒的形成原因
绿色贸易壁垒的形成时间并不长,起源于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是由一例著名案件揭开序幕的,即“金枪鱼贸易案”。该案件是由X引起的,当时墨西哥的主要出口贸易为金枪鱼,而X提出在捕捞金枪鱼的过程中,渔网的危害性较大,可能会对于海豚具有损害,而当时的东太平洋的海豚数量急剧减少。有鉴于此,X出台了《海洋哺乳动物法案》,通过法案的形式禁止金枪鱼的出口,这一举措也对当时的墨西哥出口贸易造成了打击,使得外来的金枪鱼难以进入X市场,保护了X本土的金枪鱼市场。真实由于这个著名的案件,在全世界开始展开了绿色贸易壁垒,该种壁垒方式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并非是普通的关税壁垒,对于普通的关税壁垒而言,其是通过征收关税的方式进行限制,具有明显性,但是绿色贸易壁垒却是掩盖在合法的目的之下,是进口国以保障国内的绿色环境、防止自然资源破坏为借口,对于外来产品进行限制的一种方式,其中进口国可以采用制定市场准入标准、推行绿色技术标准等方式进行制定,通过高标准的限制,使得出口国难以将产品进入到进口国。绿色贸易壁垒的出现并不是毫无预兆的,这是建立在国际环境的大背景下,随着越来越多的工业造成环境污染,人们的环保意识也越来越强,因此采用了设定高标准的绿色标准,正是契合了公众的环保心理,也易得到公众的认可。同时对于绿色贸易壁垒而言,其设定方式并非是简单的行政手段,而是通过立法的方式加以确立,如国际环境管理标准(SIO14000)体系等便是国际所认可的环保标准,通过对于国际环保公约的认可,为进口国对于外来产品的限制提供了更多的理由,尽管该些条款并未成为进口国明确的法律条文,但是已经是绿色贸易壁垒设定的条约基础。同时绿色贸易壁垒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壁垒目的隐藏在保护环境的目的之下,因此若是出口国对于进口国的绿色贸易壁垒提出疑问,将会难以举出相关证据,难以保障出口国产品的权益。
二、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的影响
(一)对我国对外贸易的总体影响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强大,在国际贸易中扮演者越来越重的地位,每年的出口产品数量也呈现上涨的趋势,由此给其他进口国家的本土企业带来了冲击。因此在国际贸易中,越来越多的国家对我国采取绿色贸易壁垒,以我国产品超出进口国绿色环保标准为由拒绝我国产品进入市场,或者是对我国产品征收高昂的费用,以上的方式均导致我国的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面临着不利的境地。同时也具有较大的负面影响,如通过绿色贸易壁垒的方式提高环保标准,使得我国难以进入到其他国家市场,国外消费者对于我国产品的认知也受到影响,认为我国产品的环保质量不符合标准,进一步的导致我国在国际贸易中处以不利地位。具体表现如下:
削弱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部分国家为了避免我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而对我国采用绿色贸易壁垒,采用过高的环保标准衡量我国产品,这也导致我国产品难以进入到进口国,或者是即使进入到进口国,也需要缴纳过高的绿色关税,进口国正是通过这种方式,人为的提高我国产品的销售成本,致使我国产品在进口国进行销售时不具有价格优势,从而保障本国产品,进而导致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中处于不利地位。同时也应当清醒的认识到,对于绿色贸易壁垒而言,其并非是仅仅在我国产品进口时进行限制,也对于我国生产、加工等多个环节进行限制,进口国通过制定高要求的绿色标准,对于我国的产品进行限制,为了符合进口国的要求,我国不得不投入更多的资金去进行生产、加工等环节的完善,以达到在整个产品体系中的绿色标准。同时也会增加我国在出口环节的检测费用,我国为了能够符合进口国的绿色标准,将要采取更加严格的绿色标准对于出口产品进行检验,从而增加了产品的出口费用,产品的价格优势将会受到影响,难以在国际贸易中占据有利地位。影响双边或多边贸易关系,引发贸易摩擦。对于绿色贸易壁垒而言,其成为了发达国家限制发展中国家的有利方式,通过对发展中国家的产品设定高要求的绿色标准的方式,将发展中国家的产品排除在本国市场之外,由此保护本国产品,这一举措将会导致国家之间的贸易来往减少,由此引发相应的矛盾。当前的国际环境,国际贸易已经得到了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到了国际贸易中,而经济集团化的趋势也越发明显,这也导致北美等国家能够形成经济集团化,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产品采取不利的贸易手段,通过绿色贸易壁垒的方式将发展中的国家产品进行限制,而对于集团内的国家产品的标准降低,使得经济集团能够获得最大的利益,由此产生贸易摩擦,影响到国际市场的有序发展,不利于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加剧污染产品和污染产业向我国转移。我国并未设置较高的绿色壁垒要求,对于绿色环保标准的制定仍然存在不足,相应部门的保护力度不强,因此对于发达国家而言,其通过通过设定绿色贸易壁垒的方式能够防止低标准的产品进入到本国市场,而低标准的产品不得不转战我国,使得我国的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如“洋垃圾”事件,这一事件也应当给我国敲响警钟,应当要加强对环保标准的制定。同时也应当清醒的认识到,我国市场亟需发展,因此外商对我国进行投资,带来资金与技术,极大的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是对于外商投资行为也不能够一味的欢迎,我国缺乏相应的绿色检验部门以及并未制定高标准的绿色要求,因此部分外商将高污染高破坏的产业转移至我国,造成我国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该种行业主要集中于造纸、电镀等行业,均是对于生产当地造成严重破坏的行业,且一旦遭受破坏,在短时间内较难恢复。发达国家利用我国未制定高要求的绿色标准的不足,在我国大量的开设污染企业,造成我国环境的严重破坏,导致我国生态污染越发严重。
(二)对我国出口的影响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我国自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在国家贸易中的地位越发重要,已经成为了多个国家的主要出口国,国内的大量产品进入到外国市场,也为我国带来了丰厚的外汇,而我国产品主要的出口市场是集中于X、日本等国家,该些国家具有一定的地理优势,与我国的地理位置较近,能够较好的完成出口工作。同时该些国家的人力与资源的成本较高,我国产品进入这些国家的市场,具有较强的优势地位,因此这些国家的出口数量占据了我国总体出口数量的五分之四。但是对于X、日本等国家而言,我国产品出口到本国市场后,基于价格优势与质量优势广受好评,对于本土的产品造成了较大的冲击,因此对于我国的产品采用了绿色贸易壁垒,限制我国的出口,不利于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这也是由于我国并未重视环保标准的制定,对于本国产品的绿色环保要求并不高,难以到达发达国家的绿色标准。若是发达国家对我国的产品制定高要求的绿色标准,将会导致我国的产品不符合进口国的要求,致使难以进入到进口国市场,减少我国外贸出口数量,外贸市场的竞争力也随之降低。我国产品生产量较大,主要销售对象为国际市场,且生产产品的销售市场也较为固定,若是发达国家对我国采取绿色贸易壁垒,将会导致我国的产品出口销量受到影响,不利于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从而影响到我国国内企业的发展,产品滞销,资金难以回流,企业人员面临失业,对于我国整体的市场将造成严重打击。对于绿色贸易壁垒,进口国通常是以保护国内绿色环境为方式,来限制我国产品出口,并且对于我国产品制定高要求的绿色标准,因此对于我国而言,若是想要进入到进口国,需要达到高要求的绿色标准,即投入大量的资金对于产品生产、加工等多个环节的进行改进,以实现全环节的绿色要求。同时我国有关部门在检验产品出口时,也需要加强相关的检测工作以及认证程序,使得企业在出口环节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与金钱,成本也相应的增加,难以在进口国市场具有价格优势,在国际市场竞争中也会处于不利地位,进而导致我国与贸易国产生贸易冲突,不利于我国多边贸易关系的稳定如对于我国农产品出口而言,我国农产品的生产数量较多,出口数量较多,而一旦对我国的农产品实行绿色贸易壁垒,将会导致我国农产品难以进入到贸易国,产生滞销的不利后果,农产品绿色贸易壁垒即在世界各国在农产品贸易中,使用农产品质量高标准、动物福利的高标准、转基因技术的使用,以过分强调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为由,不允许农产品进入到本国市场。
综上分析,绿色贸易壁垒带来的影响具有双重性,一方面限制了我国出口产品,不利于我国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发发展,增加了我国产品出口成本,但是另一方面也促使了我国提高环境管理水平,达到贸易与环境的双赢;国外征收绿色关税和反绿色补贴削弱了我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但也迫使外贸企业加强企业的环保工作,积极开发绿色产品,推动生产企业制定和推行以环保为核心的绿色发展战略。
三、我国应该如何应对贸易壁垒
(一)大力发展绿色环保产业
绿色贸易壁垒是通过制定高要求的绿色标准的方式,限制发展中国家的产品进入到进口国,这一举措也导致我国的产品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对此我们应当要针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具体内容,大力发展绿色环保产业,提高绿色标准,实现低耗能、低污染的绿色企业,从而更好的发展绿色经济,这也是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有效措施。在这期间XX应当要发挥主要作用,为绿色产品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大力的推行绿色企业的发展,对于绿色创新产品进行政策帮扶,对于高耗能的企业进行技术与政策的帮扶。
(二)进行技术创新
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产品采取绿色贸易壁垒,是基于发展中国家产品技术含量不高,绿色标准较低的劣势。因此对于我国而言,应当要加强对绿色技术的创新力度,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研究,生产出更多的低耗能、低污染的产品。对于企业而言,发展离不开创新,创新是一个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因此企业应当要在国际市场中抓住机会,重视企业创新能力的培养。对此,首先企业应当要改变传统观念,传统观念中对于产品的要求是实现高额的经济利益,但是在如今的绿色环保意识的指导下,对于产品而言,必须要符合绿色标准,不能够以破坏环境的方式来获得利益,要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要加大对产品的创新力度,不断的提高产品的绿色标准,减少能耗与污染。其次是要对产品加工环节进行重视。我国产品多停留在初步加工环节,对于产品的能耗较大,对于环境的污染也较大,因此应当要加强对产品的深加工,提高产品的科技水平,发展产品的规模化生产。最后要注重清洁生产。通过引入高科技的清洁生产,能够有效的减少产品生活过程中造成的污染,从而提高产品的绿色标准。
(三)积极推行环境认证标准
我国现行的环境认证标准仍然未与国际标准接轨,且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为了应对绿色贸易壁垒,可以提高我国环境认证标准,提高企业产品管理标准,保障企业产品在生产、加工等多个环节均符合国际环境标准,投入技术创新,生产无污染绿色产品,从而能够达到高标准的绿色环保要求。企业通过获得国际认证的方式,能够较好的提高企业产品的绿色标准,在国际市场中也具有优势地位,并不会受到他国的绿色贸易壁垒的限制。同时我国也应当要积极加入到国际绿色标准的制定中,制定多边协议,以立法方式加强我国绿色环保认证标准。
(四)建立绿色贸易壁垒预警机制
发达国家为了防止我国产品进入到本国市场,对我国产品实行绿色贸易壁垒限制,致使我国产品大量滞销,而在国际市场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企业多为中小型企业,中小型企业的出口量占据我国总出口量的绝大部分,能够根据市场的需要及时的调整生产的产品,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但是也应当认识到,中小型企业的灵活性也会导致中小型企业难以应对巨大的国际贸易壁垒,企业在进行出口时,遭受到进口国的绿色贸易壁垒,若是仅仅依靠单个企业的力量,是难以进行应对。以你从我国应当要建立绿色贸易壁垒预警机制,通过对于有关国家出台的绿色贸易壁垒的相关规定进行研究,为我国提供绿色标准完成信息收集,并且提高绿色技术创新,更好的应对国际绿色贸易壁垒。
(五)积极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
绿色贸易壁垒主要四对于我国的出口产品进行限制,因此我国可以采取“走出去”的方式进行应对,减少单一的出口产品,采取到进口国进行投资的行为,通过该种方式,能够避免绿色贸易壁垒带来的不利影响。对于采取了绿色贸易壁垒的国家,其针对的是进口产品,因此我国企业在当地进行办厂投资,将会较好的进入到当地市场,且能够享受当地的政策优惠。同时我国也企业也能够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对于产品进行绿色创新,引入高科技的绿色技术,提高我国的绿色产品标准。
对于绿色贸易壁垒行为,应当辨证进行看待,该种行为对于我国产品进行限制出口,不利于我国在国家贸易中进行交流,但是另一方面该种行为也促进了我国绿色标准的调高,促进了我国绿色技术的创新,推动我国的产品标准提高。
结语
绿色贸易壁垒的出现,使得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出现了转变,从以往的粗放型的经济越发走向高科技型,是我国经济转型的重要推动力。一方面我国受到国际绿色贸易壁垒的限制,能够促进我国加强绿色标准产品的转化,提高产品的高科技性,实现产品的转型。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我国相关绿色立法的完善,完善我国绿色贸易法规不足的现状,促使我国与国际绿色标准达成一致。同时积极应对绿色贸易壁垒,也能够防止发达国家将高污染高耗能的企业转移到我国,损害到我国的生态环境。
因此,在面对绿色贸易壁垒时,应当要仅仅抓住时机,完成企业产品的转型,创新更多绿色产品,在国家贸易市场上占据有利地位,促进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凛,任丹红:《国际经济法热门问题研究》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2]参见GATT第20条及WTO在《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前言。
[3]“xx谈可持续发展:要绿色经济,不要绿色壁垒”,《中新社》,2012年4月25日。
[4]“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石家庄日报》,2010年7月6日。
[5]“化‘绿色壁垒’为绿色增长”,《经济日报》,2012年4月6日。
[6]沈世梅:《绿色贸易壁垒法律问题及对策研究》,《中国商论》,2016年6月13日。
[7]查婷俊,杨俊:《技术创新本地化壁垒与突破路径研究》,《技术进步与对策》,2015年,(23):32-35
[8]赵丽娜,孙宁宁:《新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贸易出口的影响及对策研究》,《理论学刊》,2014年,(11):54-57
[9]胡建国,左海聪:《论国际贸易“双反”措施中双重救济问题的解决路径与方法》,《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4):81-83
[10]徐丽:《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的贸易摩擦应对策略研究》,《改革与战略》,2016,(9):46-48
[11]谷玲:《绿色贸易壁垒的法律分析与应对思考》,《天中学刊》,2013年,05
[12]何超男:《浅析中国农产品出口日本遭遇的绿色贸易壁垒》,《商》,2013(11)
[13]黄维娜:《国际贸易中企业社会责任壁垒的演化与应对》,《经济与管理》,2013(02)
[14]高桂雪,张文文:《析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01)
[15]张怍源:《试论我国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法律对策》,《现代经济信息》,2013(02)
[16]刘淑敏:《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及法律对策》,《对外经贸》,2013,(3):32-33
[17]秦晓辉:《绿色贸易壁垒下我国的法律对策分析》,《中国商贸》,2012,(8):206-207
[18]韩涌:《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蔬菜出口的影响及对策分析》,《中国商贸》,2014,(32):125-128
[19]王思淇:《绿色贸易发展对中国贸易发展的影响研究》,《中外企业家》,2019(35)
[20]王才举,关春慧:《新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影响分析》,《商场现代化》,2018(18)
[21]傅志祥:《绿色壁垒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分析》,《现代营销(下旬刊)》,2018(11)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39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