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意象油画的综合材料运用

本文以意象油画为对象,综合材料为载体,对单一的架上绘画进行材料多样性的研究,以中国的审美,西方的绘画理念,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来完成。“意象”是中国传统审美的表述,其概念最早源于《周易》中的“圣人立象以尽意”,所以“意象”本身就是非常具有画面

  2意象油画的审美趣味

  2.1意象油画的衍生

  什么是“意象绘画”?意象油画的本质是油画,油画是西方绘画材料,这种意象渲染方式使中国油画与西方油画不同。首先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它根植于传统审美意象的内涵之中,表现为以意构境、以意造型、以意生色和以意书写四个方面;其次,作为一种绘画语言,它的创造性思维源于传统艺术创作的观念,追求诗意、意境、神似和格调等。“意象油画”这一油画语言在老一辈的油画家提出的“油画民族化”和“融合中西”中就已经开始了,较早提出这一中国式称为的是油画家欧洋,她在《意象油画探索20年》一文中提到“1896年以来,在我公开提出‘意象油画’并举办了几次艺术展览时,并没有受到太多的关注。”这个具有中国传统意义的标题被正式视为一个学术概念并引起人们关注的是在“2005年中国意象油画邀请展”上。此次画展证明了“意象油画”逐渐被美术界认可,对其未来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意味着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将参与其中。
  中国油画的发展受到西方油画百年的影响,而意象油画则是现代油画发展的产物。二十世纪初,西方油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野兽派、立体主义、表现主义等派别林立,影响甚广。当时,中国学生开始出国留学的领域非常广泛,在接受学院派教育的同时,难免不受现代主义绘画创作的影响。作为中国早期油画创作的杰出代表,林风眠在油画民族化的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将西方绘画创作形式与中国线条美相结合,其作品具有示范性,对吴冠中等著名艺术家具有指导意义。

  2.2意象油画的语言表现

  (1)写意性的彰显“写意”是中国美学的特征
  “写意”所表现出来的“意境”是一种境界,是“阴阳合德”、“天人合一”的境界,是“超凡脱俗”和“超凡入圣”的境界,是一种“出有入无”、“出神入化”的境界,或曰“化境”。这种境界是对形式的超越,注重内涵,回归自然,是一种“修道”、“悟道”与“成道”(得道)的过程,是对人生的超越和净化,它是意象油画的根源,是对生命的超越和净化。意象油画语言的表达不同于传统写实绘画。无论是造型、色彩还是笔的使用都力求追求和彰显我们灵魂对我们审美对象的一些感受。具体表现方式是以抽象的思维方式表达客观形象,创造具有心灵意义的目标。在创作的过程中,我们努力实现绘画的意义,达到“以意造型、以意生色、以意构境”的境界。
  (2)凸显心灵意象的表达
  意象油画语言的表达是以中国画理论中“心”与“物”的和谐统一为基础的,与中国哲学有着密切的关系。老子认为:“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这种若有若无、若隐若现、亦真亦幻、似有若无、虚虚实实的物象,它可以被人类的思想和想象力所掌握,创造一种既不具体也不抽象的心理意象。
  这种表达,以郑板桥画竹为例。首先是“眼中之竹”,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竹子形态的深入观察,从中选取对自己触动颇深的题材;其次强调“胸中之竹”,此时竹子是主观意识的表达。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心灵的形象”。因此,他的兰竹图是一种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表达感情的方式。是他身处逆境中坚持不懈的真实写照。“意在笔先”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重要美学思想,中国画如此,意象油画也是如此。意象油画通过独特的“语言”媒介传达人的内在情感,自然地以其客观的形式存在。通过画家感知的视觉感受,实现内在精神与自然精神的交流,从而通过绘画语言的各种元素,共同塑造心灵的形象,真正唤起人们的心灵。人的视觉感受与内在共鸣。正如云守平所说的,“笔墨无情,不能使作者无情”,我们把心中的每一点的辛酸和甜蜜的感觉描绘成永恒。人的真实情感的表达是不健全的,但它也能让观众感到震撼。可以看出,意象油画语言的独特魅力在于它充满了生活中的辛酸和整个创作过程中的“情感”因素。它是对生命的深刻理解的结果,最终达到客观场景与自我主体情感的统一与和谐,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我的和谐,将艺术美映射为不断创造和不断变化的艺术。以意象的形式诠释生命之美。

  3传统油画材料使用的束缚性

  因为气候的原因,所以传统油画使用画布作画的较多。除了用石膏底子外,白胶也是有用的,有时还用带色的画布作画,带色画布一般是采用浅灰色以后又采用浅褐色。底子做好后,即用粉笔或木炭直接在画布上画出轮廓,然后用透明的棕色油画色彩画出轮廓和明暗,暗部比较透明且薄,亮部加粉且厚。当颜色变干时,涂抹一层核桃油,再一层层地罩上透明颜色。在罩颜色时先染出基本色相,暗部和深处加暗重色,使亮部保持一定的明度。一般都是从衬布和环境画起,衬托出受光的人物来。画中间调子、反光部分时要特别小心,要用干净的笔蘸上一点点干净的颜色,再蘸油轻轻地画上去,如果画得过深就无法改动了。这是因为要保留底色的透明效果。如果非要改动就得用白粉颜料覆盖、提亮,但这样的画面就不那么透明了。因此我们很容易从中间调子中看出那时画布的底子和底色。
  在罩透明色时须待第一层干后,再罩第二层。那时画家为了争取时间往往把画拿到阳光下晒,使它干得快些。据记载,提香的画经常是放在太阳光下晒的,不过,这对画面是有害的,时间一长往往龟裂、发黑。

  4当代“意象油画”作品研究赏析

  谈到意象油画,必定会谈到洪凌。洪凌在当代艺术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他不断地探索和革新。他的绘画采集了中国绘画的元素,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审美境界,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又有油画语境的双重特征。洪凌形象油画最明显的特征是中国画元素。他用各种技法和构图形式来反驳西方油画材料,表现出逐渐形成独特的审美境界、趣味和趣味。他不仅具有鲜明的传统文化精神,而且也不脱离西方。油画的艺术特征他的作品的语言特色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油画本体语言的运用

  油画的本体语言也是由于丰富而透明的绘画、油画媒介、软毛刷、绘画刀、油画布、绘画板等,使其成为绘画世界中最具表现力的绘画。他的绘画本体语言是非常多样化的,不仅可以是厚的、多层的覆盖,也可以是透明和薄的。它不仅可以对图像进行详细的描绘,而且可以将其抽象化,或者注意画家的当前情绪的表达。每一位画家都可以灵活运用油画语言,依靠大师的学习和材料和技术的学习。创作每幅画时,画家对工具、油漆、油画媒介、刷子和刮刀有严格的要求。在工具和材料的支持和工具控制的能力下,画家的油画语言能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艺术追求、思想感情、性格特征。
  在油画本体语言上,洪凌运用多层叠加法,使颜料之间重叠交错,底层颜色在有意无意中显现,使画面耐人寻味。注重油画媒介的运用,通过媒介使颜料能干湿自由。在笔法上运用勾、挑、刮、点、刷、擦、拓、印、洒等手段。洪凌近期的油画中又呈现了一些西方抽象表现主义的绘画语言,如图1,借鉴了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 Pollock)的滴洒绘画手法。将颜料滴洒在画面上,使画面呈现出多重层次的色点,使画面语言更加丰富。
浅论意象油画的综合材料运用

  (二)中国画语言融入油画创作

  绘画笔法都是艺术语言的重要的组成部分,画家意识中的象要通过通过绘画笔法来呈现。洪凌的油画语言中,非常显著的一点是运用了中国画的笔法。洪凌油画即不是运用西方的写实塑造方法也不是简单地搬用水墨画的皴擦点染,而是形、色、线相交相叠,运用勾、挑、刮、点、刷、擦、拓、印等手段,笔触多变,勾描轻逸。运用油画材绘画风格是艺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画家的意识表现为绘画笔触。洪凌油画语言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中国画的运用。鸿陵油画不是用西方写实造型的方法,不是简单的用水墨画来移动,而是把造型、色彩、线条重叠,用钩、挑、刮、点、刷、擦、伸、印等手段,笔画是多变的,素描轻易。使用油画材料,中国画的笔法,去呈现他心目中的油画山水。
  “洪凌的油画,注重油彩的色层变化,甚至,他更像是选择了如黄宾虹山水一样的积墨法,可以没有预设的草稿,从某一处起笔,一切顺应着感觉,层层积染,树、石、坡坎、水流顺着笔势随机而生。”
  中国画中对线的认识非常深刻,线条本身来说是一个世界性的绘画语言,中国画和中国书法将线条的美感发挥到了极致。细看洪凌作品借鉴中国画用笔或侧锋皴擦点染,或拖锋转笔,运用中国画的线来勾勒山、树、石的形态。洪凌至今在画油画的闲暇时,常常画国画山水,纵横于国画和油画之间。
  洪凌油画中的“笔墨”也是其特点之一。笔墨,是中国画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洪凌的油画中,会运用中国画的笔法但不受制於传统“笔墨”程式。也有泼、洒、喷、拓,但又不是先锋的现代“水墨”,在整体感觉上,画面的丰富性,寓刚於柔,积微不露。如图2

  (三)构境的“气韵生动”

  洪凌注重画面构图所形成的意境。这种意境追求体现了他对绘画中中国古典绘画元素的借鉴。其意象油画语言最明显、最独特的特点是它画出和融合了中国画艺术语言,从而形成了新的油画语言。这种独特的语境,甚至可以说是油画语境里的一次革命,他既保留和吸收西方油画语言的精髓的同时,也一并强调中国传统笔墨的内涵,发挥传统中国画技法之所长,加强作品意境的构建,总而言之“气韵生动”无疑是其意象油画语言创作所力求的境界之一。
  “气韵生动”,是中国传统绘画六法之首,是传统绘画理论的审美范畴之一,他多指艺术绘画中所蕴藏的朝气、气势、节奏和内涵,是在物象的形神统一的条件上,通过主观与客观互相交融的结果,是艺术作品审美意味的重要追求。洪凌的意象油画作品可以说是“气韵生动”的典型之作,洪凌称自己的意象油画作品不是西方意义上的“风景画”,而是“油画山水”。在他一系列绘画作品中,一切的点、线、面、手法、色彩与形式都是架构在“气韵”的范畴内,可以说一切元素都是围绕气韵的。欣赏洪凌的油画作品,犹如一曲古典音乐,优雅、传神、震撼;也犹如品一口老酒,缠绵、醇香、陶醉;更如天外梵音,至妙、悠远、梦幻。如二零一一年所作《造化黄山》,坚钢挺拔的黄山松死守在漫天大雪中而彰显出生命的力量;巧妙的表达出黄山的精、气、神,更突出了黄山松的个性;画面在构境上,虚实结合,平涂的背景与山石松树的机理形成强烈的对比效果,整体画面节奏、韵律统一和谐,有着苍茫“气韵”之大美,耐人寻味。从客观来讲“气韵”是艺术作品对物象精神的传达,从主观上说,它具体是指创作者的审美境界、品味、格调、风格等特点的表现。艺术作品应该栖息着人的心性,应具有内在的底蕴与精神寄托。创作者的心性是传递中国画艺术的根基。中国传统绘画是物象的天性、气度相关的生命律动与艺术家才思、智慧、灵魂的两者的统一结合。它既力求本体的生命、精神的再现,同时也强调大自然与本体精神两者之间的统一性、一致性。
 浅论意象油画的综合材料运用

  (四)以色抒情

  这里的色彩不是物理照明,它是艺术语言的载体。色彩在艺术作品中的运用往往是视觉艺术中最感性的。它通常与欣赏者在瞬间建立视觉和情感共鸣。它是艺术家抒发情感的重要表现。油画是强调色彩表现的艺术范畴,色彩不具有决定油画作品生命力的感染力,色彩是表达艺术家思想情感的主要方式,是油画走向人们视野的重要标志。洪凌绘画作品中的色彩运用突破了西方绘画色彩理论的冷暖规律和色彩透视规律。当他描绘创作中的形象时,往往会弱化或忽略客观对象、空间的体积,要塑造作品的整体效果,用色彩来简单、隐喻,通过色彩表达艺术的概念,展示其独特的审美追求和思维方式。
  洪凌在其作品中的色彩运用,注重对中国画色彩的借鉴与运用,突破了具体时空的色彩限制,使色彩随不同的表现主题而变化,在遵守色彩的规律性的同时适时巧妙的融入自己的主观性,如在二零零五年所作《蓝雪之二》中,他将中国画里的基本元素黑与白,巧妙的组织起来,交融在画面里,画面中的每一种颜色都加入了银灰色,表现出在明度和色相上的微妙变化。他的同时期的作品《秋眼》带有浓郁的水墨情怀,彰显意境之美,作品以清淡、典雅的银灰色为背景,浑厚斑斓的山体与大面积的冷灰色的天空在色彩上形成了有力的对比,而暖黄色和赫石色则无疑使作品更具生命力。
  色彩是创造者的情感再现。它是艺术家和鉴赏家之间的精神桥梁。它在意象油画创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油画作为一种视觉艺术的色彩,往往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洪凌独特的美感,结合中国传统绘画的写意精神,整理和提炼图像的内部结构,削弱空间体积,追求物体的对比与结构之间的关系,运用质朴的颜色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表达对江南山水的独特认识,如《晚秋》(2008)中就突出这一特点,洪凌用笔粗狂,颜色鲜明而富有对比性,画面中秋天的林木色彩丰富,变化微妙,表现出深秋特有的热烈与躁动感,洪凌对色彩的把握十分到位,斑斓的色块映射出生命的张力,使得画面生动激烈。洪凌是一个不局限于细节的画家。他喜欢用物体的形状和颜色来安排作品的美感。在作品《院雪》中,没有鲜艳的色彩,而是大面积的银灰色调,色彩上没有强烈的对比,虽然是西方的油彩,但却将油彩驾驳的如同淡墨一般,而且油彩的厚薄恰是水墨里的浓淡干湿,呈现出萧疏简淡的元人山水意境,形成视觉上的一种意象。

  5综合材料绘画的材料质地美感

  在油画的绘画创作中,材料的选择和使用是非常重要的,但材料的审美意识很容易被忽视。在当代的综合材料绘画中,不仅材料的使用和筛选得到了有效的总结和梳理,而且无论是材料本身还是材料的使用都具有审美价值,在审美的角度上,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因此,要提高了审美观念,提高审美意识和标准。绘画中使用什么样的材料,使作品看起来更完美,材料与绘画颜料的完美融合,以及不同材料的美感,是国内外综合绘画领域众多艺术家的目的之一。
  材料的美感包含了很多方面的要素,如:材料的质感美、肌理美、材料的文化性等。其中质感美,对于评判综合材料的绘画作品是否具有审美价值是非常关键的。优秀的综合材料绘画作品都是把材料的质感美、肌理美、和作品本身所反应的精神与内涵进行组合,然后完美的表达出来。
  质感就是对现实生活中的合金材料、石料、土壤、木料、玻璃制品、动物毛发等物质材料的凹凸起伏、光滑与粗糙、坚硬或柔软的感官感受。一般是说,物体表面的颜色与构造给人们带来的视觉张力和感受。同样质感也与人们的触觉有关,比如:一条裤子、一个茶杯、一个雕塑、它们摸上去是光滑、粗糙、坚硬、还是柔软,不同物体所表现出的质感是不一样的。总之,我们通常所说的质感其实就是物体材质所显现的色彩感觉、光效感觉、木料的纹路、物体的粗细变化、凹凸变化等不同属性的内在与外在的综合感受。
  我们所说的“材料具有质感美”事实上就是指材料本身所独有的质地真实的美。包括天然材料或者后期人为加工材料的质地、色彩、外表,并合理的运用或者搭配,在通过绘画作品完美的展现出来。
  在进行绘画创作时,要充分遵循和重视美学的一般规律,特别是材料的选择和运用。美始终是前提。在材料和绘画的应用中,我们不仅可以依靠材料的外部特性来加强和丰富画面的视觉效果。也有必要通过一定的文化内涵来创造优秀的绘画作品。

  6意象油画的综合材料运用创作体会

  要想完成一个艺术创作,艺术家们就必须从三方面对综合材料进行分析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一个好的艺术作品。那么需要考虑的综合材料的三方面的因素是:
  ①对综合材料的物理特性的考评,如对综合材料在形状、色彩和材质上的研究。
  ②对综合材料内在属性的研究,如材料本身的软硬度的衡量。
  ③对综合材料内在含义的研究及人文精神的考评。
  综合材料的运用在油画创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综合材料的使用中,有必要对综合材料的相关性能进行研究,并综合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良好的艺术作品,使综合材料与油画相结合,真正实现艺术。完美的整合,达到艺术的最高境界。
  油画创作过程实际上就是作者本人的思维过程。在油画创作过程中,必须分析综合材料,包括其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正确处理好材料与表现两者之间的关系,这样,可以使油画更生动,更富有艺术表现力。油画作品的创作过程就是感性与理性的结合,由感性上升到理性,不断升华,不断思考,最后完成一项伟大的创作。在综合材料的选择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表现形式和表现内容的统一
  表现形式与表现内容两者是不同的,有着本质性的区别,即表现形式是外在的可视性的,如:形状、色彩等;而表现内容则指内在的不可视的,如:人的思想、感情等。油画的创作过程是表现形式与表现内容的两者的有效结合,缺一不可。表现形式是表现内容的外在体现,而表现内容则是表现形式的内在属性。在实践过程中,必须将两者有效结合,这有这样才能创作出一个完美的艺术作品。
  综合绘画的材料与形式有着密切的关系。如今,艺术形式的突破性实验,如抽象的和现实的,都是从化学、化学材料、金属合金材料和木质材料的制作过程中派生出来的。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绘画艺术的快速发展,综合材料已经在不断的整修和重组中,以各种表现形式,以更好的视觉接受方式为基础,不断地挖掘精神内涵。只有把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体现作品的精神和意义。
  ②充分发挥综合材料个性特点
  综合材料的性能和特点是不同的,我们不能完全掌握所有的材料。在创作过程中,为了使作品的最终完美,我们要充分展示作品的特点,所以在媒体素材的选择上,要突出作品的特点,并在绘画的过程中进行绘画。综合材料和油画技巧的完美收集,使在创作过程中,最大程度地突出主题。在创作油画过程中,要灵活多变,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创作模式不应该拘泥于一格,通过各种技术表现手法创造出更精美的作品,如火烧烟熏的效果、反复对画面进行罩染、多种材料进行拼贴等。然而并不能一味追求不同,而是根据具体情况,具有针对性的完善创新。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实现油画技法与综合材料的完美结合。
  ③综合材料媒介在作品中的情感表达
  纵观古今名作,基本都是基于艺术家的真实感情,精心创作出的产物。在创作艺术作品过程中,情感因素必不可少,只是程度不用而已,然而若只注重情感并非能创作出精美作品。艺术创作过程中,具有多种影响因素,包括多个内容和主题以及思想暗示,有时也可能较为单一。所谓情感,是通过情和感所组成,是人的一种独特特征。上文提到,通过材料可对人进行情感暗示。在进行创作时,应该对材料媒介能够产生何种情感暗示予以关注,要达到创作主题能够通过综合材料得以完美体现的目的。材料不同,则表达的情感不同;情感若不同,则在创作过程中产生的影响也不同。在量感、质感和形态方面,不同材料表现出的视觉效果各不相同,因此观者所产生的心理反应也各不相同。如玻璃是冷的感觉、花朵总给人带来温暖、石料和石膏通常给人以坚强或毅力等,不同作品对情感的抒发应该选择相对应的材料来进行表达。
  ④在油画创作中合理的运用材料去表达作品的主题
  在创作油画过程中,不可随便选择材料,要按照不同的主题选择不同的材料,则在选择材料之前要先完成主体的确立。确立主题,一般情况下包括如下三方面因素:第一,因人而异,根据不同的爱好和兴趣,以及对艺术产生的理解与看法。艺术创作,源于艺术家的个人爱好,不同的艺术家具有不同的理解和爱好,因此,最终得到的作品才得以有所不同。第二,个人擅长不同所导致。擅长方面因人而异,对大场面、小幅画的把握程度各不相同。第三,在艺术种类等方面具有不同的见解。作家不可能随便选择自己并不了解的门类和行当。基于语言和艺术形式,完成思考主题的过程,总之,充分发挥自身特长和爱好,才能够更好的艺术作品。
  然而,基于综合材料的各种表现技法,在创作油画过程中,不仅要对不同因素产生的作用进行强调,而且还要大力加强探索创新力度。主要表现在:第一,自己不擅长,但是此类专题却具有重要意义;第二,尽量选择新出现的材料媒介,提高创新力度;第三,关于绘画语言及形式,若自身并不了解,也可以试图尝试。总而言之,要勇于实践,探索未知领域。

  7小结

  综上所述,意象油画发展至今日,并不只是一个单纯的画派,它能向世人展现西方油画材料等,同时对于认识传统中国文化,了解中国传统审美结构都有着推动作用。意象油画从西方油画的源头发展而来,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传统美学思想、传统人文化精神等,它是东西方文化碰撞的结果又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中国意象油画在几代人的努力下不断发展,成为油画界的新生力量。意象油画是未来油画发展的一个趋势。意象油画吸收借鉴了传统绘画的表现手法,并不断结合自身的发展,吸收借鉴西方艺术的表现方式,从而呈现顽强的生命力。意象油画追求似与不似之间的朦胧美,通过绘画形式语言的展现,流露出传统文化的意蕴之美。意象油画有属于自己的土壤,它集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顶级艺术,让中国的意象油画成为观者的精神家园。意像油画发展到今天不仅是一个简单的绘画流派,它可以展示西方油画材料世界的同时也可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中国传统审美结构在其中的促进作用。意象油画源于西方油画的源头。它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传统美学思想和传统文化精神。它是东西方碰撞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中国的意象油画不断发展成为油画产业的新生力量。意象油画是未来油画发展的趋势。意象油画吸收了传统绘画的表现,并不断地与自身的发展相结合,吸收西方艺术的表达,从而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意象油画的追求与相似之间的模糊美,通过绘画形式语言的表达,揭示了传统文化的美。意象油画有它自己的土壤。它集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顶级艺术,使中国的意象油画成为观看者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张楠.中国意象油画语言探析[D].河南大学,2016.
  [2]陈婷婷.异相同源——论江南意象油画与江南文人画“笔意”的关联性[J].美与时代(中),2015(5):26-27.
  [3]张旭君.浅析意象油画的发展对当代审美取向影响[J].今传媒,2017(7):162-163.
  [4]肖琰,许溢水.意象油画的画面构造与诗意魅力探究[J].明日风尚,2016(18).
  [5]肖琰,李俊锋.当代中国意象油画的语言特征与色彩表现研究[J].艺术科技,2016,29(10).
  [6]穆国良.论中国当代意象油画的美学特征[D].中国矿业大学,2017.
  [7]吴玲.中国当代油画具象与意象表现形式之比较研究[J].大众文艺,2016(15).
  [8]穆国良.关于意象油画的创作思考及探索分析[J].艺术科技,2016,29(3):235-235.
  [9]马忠彪.浅谈意象油画的语言特点[J].金田,2015(2).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4012.html,

Like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1年9月2日
Next 2021年9月18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