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益气养精软坚散结中药联合艾迪注射液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分为两组,治疗组(益气养精软坚散结中药YQYJ+艾迪注射液)30例,对照组(非益气养精中药FYQYJ+艾迪注射液)30例,随后门诊继服益气养精软坚散结中药/非益气养精软坚散结中药,进行定期随访。观察2组近期疗效、证候积分、生活质量、免疫指标、C-反应蛋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瘤体稳定率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在证候积分、生活质量改善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CD3+(%)、CD4+(%)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治疗后CRP与治疗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益气养精软坚散结中药能够提高精气两虚型老年NSCLC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生活质量,降低C-反应蛋白,提高免疫功能。
[关键词]益气养精软坚散结中药、老年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生活质量、免疫功能
在所有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占80%~85%[1]。2010年X研究发现肺癌是60岁以上老人患者死亡原因的前2位,并且肺癌的发病风险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39岁居民中非小细胞肺癌年龄调整发病率为0.03%,而≥70岁居民的年龄调整发病率达5.56%[2]。在中国,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居恶性肿瘤第一位。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发病年龄高峰为70~75岁。老年NSCLC患者体质较差,基础疾病较重,在制定西医治疗方案时面临较大的挑战,因此中医药综合治疗是老年NSCLC重要治疗方式之一。
1.资料与方法
1.1病历资料
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08月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医医院收治的门诊及住院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组患者采用信封法随机分配进入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男性14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76.35岁,患者经细胞学活组织学病理诊断,腺癌16例,鳞癌11例,其他3例(腺鳞癌、大细胞癌、组织类型不明确),临床分期为IIIA、IIIB、IV期分别为8例、10例,12例。对照组30例,男性12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77.29岁,患者经细胞学活组织学病理诊断,腺癌17例,鳞癌12例,其他1例(腺鳞癌、大细胞癌、组织类型不明确),临床分期为IIIA、IIIB、IV期分别为9例、7例,14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分期等资料经统计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诊断标准
1.2.1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中医辨证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3]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中医辨证,根据药物的功能选择精气两虚证病人进行临床观察。主证:①神疲乏力,②腰酸腿软,③头晕耳鸣,④纳谷不馨,⑤舌淡红少苔。次证:①自汗盗汗,②口干欲饮或少饮,③口苦口粘,④脉虚无力或脉弱少数。凡主证符合三项,次证符合一项或主证符合二项,次证符合二项者,即可确诊。
1.2.2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西医诊断标准:
经影像学(X-ray、CT等)TBB、淋巴结活检、胸水涂片、剖胸探查细胞病理诊断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具体标准:
按照WHO1997年TNM分期标准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者。年龄>70周岁。生存期>3个月,PS评分>2分。1.2.3纳入标准:
(1)按照WHO1997年TNM分期标准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者。(2)符合中医临床证候辨证标准者。(3)年龄>70周岁。(4)生存期>3个月,PS评分>2分。(5)小学以上文化程度,无认知障碍者。(6)以住院患者为主,门诊病人<10%。(7)依从性好,愿意配合本研究,能接受相关治疗及各项理化检查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益气养精软坚散结中药(YQYJ)加艾迪注射液。治疗第1天开始口服益气养精软坚散结中药,150ml/次,2次/日,连续4周。中药生黄芪30g、黄精30g、七叶胆15g、仙灵脾15g、白术10g、骨碎补10g、仙鹤草15g、山萸肉15g、石见穿30g、石上柏30g、山慈菇10g、望江南10g、黄连3g等组成,由浦东新区中医医院中药房煎制成袋装浓煎剂,每袋150mL,生药含量1mg/ml。对照组采用非益气养精中药(FYQYJ )+艾迪注射液。治疗第1天开始口服非益气养精软坚散结中药,150ml/次,2次/日,连续4周。中药辩证施治组成,由浦东新区中医医院中药房煎制成袋装浓煎剂,每袋150mL,生药含量1mg/ml。两组艾迪注射液每月住院治疗1次,每次14天(每天一次,每次艾迪注射液40ml),连续2次,之后每2个月治疗1次,连续4次,随后门诊继服益气养精软坚散结中药/非益气养精软坚散结中药,进行定期随访。两组均配合中医适宜技术操作(外敷膏药结合艾灸治疗压疮;中药散剂敷贴治疗胸腹水;中药离子透药治疗乏力;中药养生方加离子透药养护脾胃;耳穴埋豆结合外敷中药减轻疼痛,缓解便秘等)协助改善临床症候。
2 观察指标
2.1 近期疗效
治疗前和中医综合治疗2次后28天,胸部CT检查判定比较肿瘤变化。按X国立癌症研究所制定的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4] 进行疗效评定,分为以下四种情况: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 CR),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 PR),稳定(stable disease, SD)和进展(progress disease, PD)。
2.2 中医证候观察
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3]中症状分级量化表,治疗前及治疗2、4、6、8周后观察记录患者咳嗽、痰血、气急、胸痛、发热、咳痰、出汗、神疲乏力、腰酸腿软、头晕耳鸣、心悸失眠、恶心呕吐及舌象、脉象等证候、体征,按轻、中、重分别记为1,2,3分;疗前症状与疗后症状分别相加,并进行比较。分为三个等级,显效,治疗后积分比治疗前降低2/3以上(>2/3);有效,治疗后积分比治疗前降低1/3以上,但不足2/3;无效,治疗后积分比治疗前降低不足1/3,甚至增加(<1/3)。
2.3生活质量问卷评估:
采用欧洲癌症治疗与研究组织的生活质量问卷(EORTC-QLQ-C30)[5]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问卷涉及5个功能领域(躯体、认知、情绪、角色、社会)和1个整体生活质量领域,得分越高表明功能状况和生活质量越好。
2.4免疫指标观察:
NK、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治疗前、治疗8周后各观察1次。
2.5 C反应蛋白(CRP):
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CRP水平(免疫比浊法)。
2.6统计学处理
不同治疗组各次就诊的计量资料将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统计描述。两组治疗前后的变化采用方差分析(ANOVA)进行比较。计数数据采用卡方检验。不同治疗组的计数资料采用频数(构成比)进行统计描述。两组治疗前后的变化采用χ2检验或非参数检验。所有的统计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P值小于或等于0.05将被认为所检验的差别有统计意义。
3 治疗结果
3.1 2组近期疗效比较
治疗组有效率(CR+PR)为6.67%,稳定率(CR+PR+SD)为 86.67%,对照组有效率(CR+PR)为3.33%,稳定率(CR+PR+SD)为73.33%;2组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稳定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2组近期疗效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5
3.2 2组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第4周与治疗前比较,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4例、6例、20例;3例、4例、23例;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第8周与治疗前比较,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6例、13例、11例;2例、7例、21例;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3 2组生活质量比较
治疗前2组各项目的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第 8周,治疗组的躯体、情绪、整体生活质量评分与治疗前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且与对照组治疗第8周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比较( `x±s)
*为与治疗前比较,P<0.05;△为与对照组相比,P<0.05
3.4免疫指标观察
治疗组的CD3+(%),CD4+(%)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后免疫指标比较( `x±s)
*与对照组比较,P<0.05
3.5 2组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比较
治疗组治疗后的CRP与治疗前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患者CRP与对照组治疗后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患者治疗后的CRP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治疗后的CRP低于对照组,见表4。
表4 2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比较( `x±s)(ug/ml)
*与对照组治疗前比较,P<0.05;△为与对照组相比,P<0.05
讨论近年来,肺癌的治疗多为外科手术、化学治疗、放射治疗、生物免疫治疗、分子靶向治疗及中医药综合治疗等。对于早期的老年肺癌宜于采取手术治疗,联合放化疗在行为状态良好、无法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肺癌患者中应用较多,吉西他滨及顺铂在临床上使用较广泛,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7-8]。对于脏器功能较弱、合并症较多的老年患者则多可选择吉非替尼、厄洛替尼等分子靶向药物治疗[9]。但是放化疗的毒性反应成为主要问题。老年晚期 NSCLC 患者机体状况较差、合并症多,使其接受放化疗的机率明显下降,因此,治疗中必须充分考虑患者的耐受性。
《内经》有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肿瘤的发生也是基于“内虚”的理论基础。正气虚弱则卫外无能,易受邪气内侵,也就是在人体内部环境稳定性及机体内外相对平衡性遭到破坏的时候,致癌因子就能起到作用而导致肿瘤形成,并使肿瘤得以浸润、扩散和转移。徐振晔教授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认为正气虚衰是老年肺癌的主要矛盾,临床常伴有腰膝酸软、神疲 乏力、头晕耳鸣、口干、畏寒怕冷、舌红或舌淡红、少苔、脉虚无力或脉弱少数等症,证属精气两亏型。徐教授提出,治疗老年晚期NSCLC应以补益扶正为基本思路,以益气养精、健脾和胃为治疗原则[10]。据我们长期的临床观察,肺癌多发于中老年,适逢中医所指“女子七七”、“男子八八”的“天癸竭”阶段。所以我们认为,肺癌患者本身存在肾气不足,肾精亏耗的体质基础;且久病“及肾”,加之放化疗药物易伤精耗气,损伤脾胃,使“精气”损害的表现尤为明显。我们由此立法,治拟益气养精为主,兼软坚散结,创制益气养精中草药,配合中药抗肿瘤静脉制剂,发挥协同抗癌的效应[11]。中医对肿瘤的治疗不仅着眼于瘤灶局部,更注重整体的调节,通过扶正来增强机体正气、调整机体功能失调,以达到祛邪外出的目的。临床研究提示[12-14],中医药治疗肿瘤的疗效特点在于稳定病灶,对远期生存有一定优势,同时能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放化疗的毒副反应,且其本身无明显的毒副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瘤体稳定率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说明益气养精软坚散结中药有提高老年晚期 NSCLC 患者近期肿瘤客观疗效的可能。治疗组在证候积分、生活质量改善均优于对照组,提示益气养精软坚散结中药可改善老年肺癌患者的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治疗组的CD3+(%),CD4+(%)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显示益气养精软坚散结中药可以提高老年肺癌患者的免疫功能。治疗组治疗后CRP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说明益气养精软坚散结中药有降低老年肺癌患者C-反应蛋白的作用。
本研究结果表明益气养精软坚散结中药能够提高精气两虚型老年NSCLC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生活质量,降低C-反应蛋白,提高免疫功能。老年晚期NSCLC患者机体处于虚弱状态,抵抗力下降,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可能是益气养精软坚散结法的作用机制之一,但其作用机制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Ji W,Sun B,Su C. Targeting microRNAs in cancer gene therapy genes[J]. Basel,2017,8: 89-92.
[2]Ahmedin Jemal, Rebecca Siegel, Elizabeth Ward, et al. Cancer Statistics, 2009, CA Cancer J Clin. 2010, 60: 277-300.
[3]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 科技出版社,2002:219.
[4] Therasse P,Arbuck SG,Eisenhauer EA,et al.New guidelines to evaluate the response to treatment in solid tumors[J].JNCI,2000,92(3):205-216.
[5] EORTC Quality of Life Group. Guidelines for assessing Quality of Life in EORTC clinical trials. Brussels:Quality of Life Unit, EORTC Data Center 2002.
[7]范姗姗,戴红,严冬.恩度联合 GP 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 肺癌的临床观察[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2,19: 408-410.
[8]Bai W,Yuanhang LI,Oncology DO,et al. Shenyi capsule combined with GP regimen in the treatment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clinical analysis[J].Liaoning J Traditional Chinese Med,2017,6: 34-37.
[9]张明云,张菁华,李兴德.老年肺癌流行病学及临床治疗现状 [J].现代肿瘤医学,2010,18 (12):2505- 2507.
[10] 张铭,徐振晔.徐振晔教授辨治老年肺癌经验[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1,18(10):86-87.
[11] 严桂英.益气养精法对改善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介入治疗后癌因性疲乏的疗效研究[J].实用癌症杂志,2018,33(04):588-591.
[12] 刘嘉湘,施志明,徐振晔,等.滋阴生津益气温阳法治疗晚期原发性肺腺癌的临床研究[J]. 中医杂志.1995.36( 3) : 155-158.
[13] 陈志峰.李成柱.刘少翔.等.中医药治疗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的Meta分析[J].中医杂志,1999,40( 5) : 287-289.
[14] 周岱翰,林丽珠,周宜强等.中西医结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25 ( 12) : 1061- 1065.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42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