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XXX十八大以来,XXX站在坚持和发展XXX、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高度,以高深的理论创造力把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与我国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实践相结合,形成了XXXXXXXXX扶贫思想,并以此来指导我国全面脱贫,实现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攻坚克难阶段,我国的全面小康建设已经到了决战决胜的历史节点,这个横跨本世纪头 20 年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到了向终点冲刺的关键之年,完成全面小康社会的这一战略目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就是 2020 年实现贫困人口全面脱贫,拔掉他们的穷根,因此,精准脱贫已然成了加速或延缓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进度的关键。
关键词:精准脱贫;全面小康;农村
引言
精准脱贫是治国理政的重要组成部分,脱贫任务能否顺利完成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如期实现,关系国计民生。近年来,精准脱贫受到政界和学术界的格外关注。在XXX十八届五中全会上,XXX提出精准脱贫,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精准扶贫战略的进一步升级,表明我国脱贫战略更加成熟和科学。XXX提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我国精准脱贫到了攻坚拔寨的关键三年,认真落实和完成脱贫任务是我国第一个百年目标的重要部分,必须要克服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间我国精准脱贫面临的困难,努力把精准脱贫任务真正落到实处,做到真脱贫,脱真贫。探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间我国精准脱贫面临的困难以及解决路径,无论对我国还是对全世界减贫事业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XXX精准脱贫思想向世界其他国家传送了中国的减贫思想,为世界其他国家的减贫提供中国方案,为世界减贫作出中国贡献。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精准脱贫存在的主要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XX面对民生凋敝、生产力落后的社会窘境,全面开展社会主义改造、超额完成计划目标,社会主义制度得以确立,自此,中国根除贫困有了根本的制度保证。建国伊始到改革开放初我国社会减贫是通过收入分配和发展生产力进行的。从改革开放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国家在大部分领域大刀阔斧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使农村的土地生产力大幅度提高,我国农村的贫困状况开始得到进一步缓解,基本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进入二十一世纪后,胡锦涛站在新的历史高度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实施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如全国取消农业税,极大激发了农民自身的生产热情,减轻了贫困地区的农业税压力,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扶贫主体的综合能力全面提高。之后党和国家又提出到本世纪第二个十年实现我国扶贫对象“两不愁,三保障”。新中国历届xx领导集体在消除贫困方面矢志不渝地坚持问题导向,对症下药,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我国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脱贫方面更加科学化和彻底化,并创造性地提出用“四个坚持” 、“五个一批”、“六个精准”指导我国的扶贫、脱贫实践。正如表 1 所示,通过党和人民的不懈努力,“从 1978 年到 2017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 7.4 亿人,年均减贫人口规模接近 1900 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下降 94.4 个百分点,年均下降 2.4 个百分点。”虽然我国近年来减贫取得巨大成就,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精准脱贫仍然存在突出问题。
(一)农业脱贫面临的瓶颈
农业始终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心,是农村精准脱贫的重中之重。我国农业事关十几亿人口的粮食安全,农业的发展承载着全国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它还是我国绝大部分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XXX下,我国在聚焦精准脱贫伟大事业中要不断破除农村脱贫的障碍,特别是在现代农业飞速发展的今天,许多贫困地区和深度贫困地区,由于受自然环境、交通瓶颈、传统观念等各种因素影响,靠天吃饭的现状在贫困落后地区仍然未得到全面改变,传统农业依然居主导地位。因此,党和国家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就要准确了解农村地区农业发展状况,调研我国农村地区农业发展面临的困境,把握好精准脱贫的机会,迎难而上改变贫困地区农业发展的现状,为我国粮食安全吃下“定心丸”。
(二)教育脱贫存在实际困难
现阶段我国尚未脱贫的贫困群体大部分都是深陷持续性贫困之中的贫困家庭,其贫困脆弱性强、可持续能力较弱,毫无疑问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道路上的“硬骨头” 。这部分群体共同特征是教育程度不高,教育的匮乏与落后导致贫困家庭既缺乏脱贫的意识,又缺少利用市场进行脱贫的技能,进而深陷贫困的陷阱难以自拔,成为我国精准脱贫过程中难以攻克的难题。我国经过反复摸索找到了摆脱贫困、防止返贫的治本之策就是通过教育脱贫。我国在贫困地区通过加强教育、扩大职业教育建设、联系高校进行帮扶等教育途径脱贫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然面临基础教育全面发展尚未落实、高等教育精准帮扶复杂性高等难题。
(三)生态脱贫是短板
我国贫困连片地区大部分位于自然灾害频发的中西部山区偏远地带,贫困面之广、贫困程度之深严重阻碍了我国脱贫的进程和质量。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过程中片面追求减贫的数量指标而忽视质量要素造成环境污染,以牺牲自然生态为代价用资源促增长和用环境促总量而形成的资源利用率不高问题、贫困主体绿色生态意识较弱等问题依然存在。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精准脱贫的途径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我国农村地区脱贫已然到了攻坚拔寨的最艰难阶段,深度贫困地区脱贫取得决定性进展需厘清农业、教育、生态、社会治理这四者之间的逻辑辩证关系,从而作为决胜期农村脱贫的重要抓手,推动农村脱贫取得可观的成果,为农村地区杜绝返贫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农业、教育、生态、社会治理这四种主要途径脱贫是具有重要的逻辑关系的。这四者之间是相互衔接、彼此环环相扣的,其中贫困地区致富从而实现全面小康是农业脱贫、教育脱贫、生态脱贫、社会治理创新保障脱贫的目标,而贫困地区农业是其教育、生态、社会治理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教育是贫困地区农业、生态、社会治理优良的治本之策,生态是农业、教育、社会治理的风向标,社会治理又是农业、教育、生态发展的服务保障。 因此,贫困地区稳定脱贫主要还是要依赖于农村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教育与脱贫的耦合性、生态产业新思路助力脱贫实效、农村社会治理创新保障脱贫基础完备,主抓农村这四大领域建设,截断贫困地区返贫路径,完善贫困地区各领域基础建设,夯实农村发展的基础为深入挖掘农村地区潜力、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奠定良好的基础作长远性安排。贫困地区脱贫的思路在于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挥最大优势制定脱贫攻坚策略稳定脱贫,这就需要脱贫工作者对所在贫困地区了然于胸,精准定位贫困程度,精准制定脱贫方案,多措并举,精耕细作完成既定目标,为实现农村全面小康固本培元。
(一)推进现代化农业建设
农业的基础性作用和地位决定了其在国家精准脱贫工作中的重要位置,也是影响农村贫困地区农民收入稳定的重要因素。人民以食为天,农民以农为本。发展现代农业,不断调整产业机构,构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模式,发挥农村地区独特的资源,提升贫困地区农产品的竞争力是依靠农业脱贫来增加农民收入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这就需要在精准脱贫工作即将收尾阶段面临时间倒逼的形势下,借着这股脱贫的恒劲为欠发达地区打造符合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要求的道路,以便同全国人民一道迎接“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实现。
(二)建立教育与脱贫的连接点
贫困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可规避的重大问题。中国作为一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直致力于摆脱贫困,但我国贫困地区地域辽阔,经济发展情况千差万别,致贫原因也不尽一致。因此,要彻底根除贫困必须发展教育,培养贫困地区农民的“智”,改善连片贫困地区教育落后现状,让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因为“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贫困地区教育事业是管长远的,必须下大力气抓好。扶贫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三)建立基于绿色发展理念的可持续脱贫模式
生态环境退化和经济贫困恶化是许多国家面临的两大困境,也是 2015 年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的扶贫目标,其中着重强调到本世纪头 20 年 7000 万农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杜绝返贫,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以绿色生态发展理念为统领,不断深入探索绿色生态发展与精准脱贫之间的耦合性,把精准脱贫纳入绿色生态发展框架中,以绿色发展理念解决我国连片贫困地区的脱贫问题,把绿色生态脱贫摆在精准脱贫显著位置,既让贫困地区具有稳定收入来源,又能让他们的居住环境更加优美,生活质量有所保障。
三、结论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精准脱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能够经过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来解决的。精准脱贫取得的成绩体现了中国xxx敢于担当,敢于承诺,勤于兑现的精神,同时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焕发出了新的活力。我们相信,在以XXX同志为核心的xx坚强领导下精准脱贫将会完美收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会如期实现。
参考文献:
[1]张提.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J].山东经济,2004年第3期,第19页-第22页.
[2]刘晓斌.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中国式现代化的路径选择[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第105页-第111页.
[3]黄荣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第一版.
[4]贺铿.关于总体小康水平和全面小康社会的设想[J].管理前沿,2003年第3期.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43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