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医科大学神奇民族医药学院

摘要:心血管疾病是目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目前用于高血脂治疗的药物主要有他汀类、贝丁酸类、多烯脂肪酸类、绞股蓝、山楂、刺玫果等。降血脂药物需要长期服用,患者对药物的副作用敏感,均有一定的副作用,如他汀类影响肝功能、还可能引起横纹肌溶解症、严重时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贝丁酸类有胃肠道反应、皮疹等副作用。本文采用大孔树脂处理、酸碱处理等技术手段,提取了山楂果中的三萜酸类成分和山楂叶中的黄酮类成分。

关键词:山楂;提取;黄酮

1.前言

心血管疾病是目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目前用于高血脂治疗的药物主要有他汀类、贝丁酸类、多烯脂肪酸类、绞股蓝、山楂、刺玫果等。降血脂药物需要长期服用,患者对药物的副作用敏感,均有一定的副作用,如他汀类影响肝功能、还可能引起横纹肌溶解症、严重时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贝丁酸类有胃肠道反应、皮疹等副作用。

当使用两种有效部位组方时,需要考察为何选择这两种有效部位组方和两种有效部位的搭配比例等问题,这就需要做大量的药理药效和处方优选工作,为了减小处方优选时的困难,本文拟按中药山楂中的山楂黄酮和三萜酸的比例3:3:5组方,制成单方制剂。

2.山楂的研究概述

 2.1 山楂简介

山楂是一种常用的中药,具有去掉胃和呼吸的效果,临床上用于厌食和出血。近年来,它在心血管疾病和细菌消炎治疗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和关注。山楂出生于中国北方,特别是辽宁,山东产于公路。在《中国药典》的版本中,山楂只记录了结构性丙烯酸含量的测定在质量控制中,因此在质量控制中需要改进。为此,山楂植物质量控制方法研究不够系统和深入。本章参照中国药典和文献确定山楂植物,建立了不同d区汉雷豆和金丝桃的酒精含量测定方法还对山楂药用植物高效液相指纹图谱进行了研究,对山楂不同医疗部位羽毛球豆酒精含量和国家渔村进行了研究,对山楂两种品种进行了比较鉴定 建立了山药豆和山药红酒精含量的比较方法,建立了山药谷含量与山药红金丝含量的比较方法,为山药植物质量评价和质量标准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2.2 山楂的化学成分

山楂的化学成分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重点研究纤维素、靴子、蘑菇等。多年来,随着棉化合物的快速发展,发现山雷所含的环丙酮成分对心血管系统有显着的药理作用,研究转向环丙酮成分。近年来,还进行了关于微量元素的研究,这些元素包含在山区小报中,还发现山区小报中的多酚具有抗癌活性,而山区小报中的红色颜料稳定、有色、无毒性,可以替代合成颜料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了许多物质,并将其与山脉的肉、核和树叶分离,其中包括后代及其营地、有机酸、丙烷和聚合物。

 2.3 山楂的药理作用

  2.3.1 山楂的心血管作用

(1)降血脂作用:

众所周知,减少血脂对山区的影响,大量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表明,单独和复合山药可以大大减少严重胆固醇和甘油,有效预防运动性关节炎。其中熊果酸是山中三种真菌类的一种成分,是调节血脂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有效成分。

(2)降压作用:

山地乙醇灌注提供静脉药物,可以减缓麻醉兔血压的下降并保持血压。山楂总孕激素的静脉注射治疗可以降低猫的血压并保持血压。他的全部提现很少老鼠、兔子和猫也有更明显的中枢减压效果。北山种植孕酮、三色酸和水解、围产期注射和十二指肠药物,显示出不同程度的降压作用对麻醉猫血压的影响。山楂酸在一个范围内,降压效果随着冥想最强,剂量的增加也不会相应增加。如果将山区孕酮与相同剂量的三磷酸蘑菇水解相比较,三酸蘑菇的减压效果最为明显,但产生显着减压效果的剂量最低。它的减压机制是建立在周边血管扩张的基础上的。提交人将山楂糖浆用于每一种等同于原药的药物,每种药物都是一个月为高血压患者提供一次有效的治疗,这对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显然是有益的。

(4)抗心率失常作用:

山楂浸膏对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心率不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2.3.2 三萜酸类的药理作用

多数的研究表明山楂黄酮类成分具有降压、增加冠脉血流量、降血脂、强心和抗心律失常的药理作用。

 2.3.3 助消化作用

山楂中脂肪酸可促进脂肪分解,山楂酸等可提高蛋白分解酶的活性,有助消化[18]。

 2.3.4 抗癌作用

河南医科大学药理室以大鼠实验表明,山楂提取物对人胚肺 2BS 细胞及诱癌细胞的抑制作用。这些显示山楂有抗癌作用[2]。

3.山楂总黄酮类研究

 3.1 总黄酮的提取分离

其中常用的提取方法概述如下:

(1)水煮浸提法:

流程为:山楂叶→水浸煮(2 次)→滤液浓缩→沉淀→过滤→干燥。

(2)溶剂萃取法:

流程为:山楂叶→用 70%乙醇提取→减压回收乙醇→水分散→用正丁醇萃取→回收正丁醇→总黄酮。

(3)聚酰胺分离法:

流程为:山楂叶→用 70%乙醇提取→回收乙醇→加入聚酰胺粉→用乙醇梯度洗脱→收集各级洗脱液→合并浓缩。

(4)树脂吸附法:

流程为:山楂叶→浸渍→回收乙醇→过滤→树脂分离→回收乙醇→干燥

3.2 单成分的分离

山楂叶乙醇提取物经聚酰胺柱层析分离即可得到牡荆素[13]。其中丙酮提取物经硅胶柱层析,氯仿—甲醇—水梯度洗脱,薄层层析检控,相同部分合并,分别得到槲皮素、金丝桃苷、牡荆素、牡荆素鼠李糖苷、盐酸二乙胺等化合物。

 3.3 成分的测定

研究人员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和薄层色谱测定山楂叶黄酮。而且利用此法检测出山楂叶中含有少量的如斯多苷。

4.有效部位的提取精制工艺研究

 4.1 山楂叶中总黄酮的提取精制工艺研究

科学合理选择中药的提取工艺是保证疗效的关键和核心,也是中药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

 4.1.1 试验仪器和药品

山楂叶系蔷薇科植物山里红 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 Var. major N.E.Br 的干燥叶,采收自河北兴隆县;大孔树脂,购自北京化学试剂公司;乙醇等,分析纯

  4.1.2 山楂叶药材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药材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粉碎为 100目的药材细粉 0.5g,加入40mL 的 60%乙醇,60℃水浴 30min,时常振摇,滤过,同法提取 3 次,合并滤液,水浴挥干,加入 10mL60%乙醇溶解,加入 0.3g 聚酰胺粉,搅匀,转移至装有 0.3g 聚酰胺的小柱中,用 100mL 乙醇分次洗脱,收集洗脱液,置水浴上浓缩至干,使用 60%乙醇溶解转移至 50mL 容量瓶中,定容,作为供试品溶液。其它同 2.2 山楂叶黄酮提取部位的含量测定方法,进行药材中所含总黄酮的测定。

 4.1.3 山楂叶总黄酮提取精制工艺的初步选择

本文选定乙醇提取大孔树脂精制的方法,保证了黄酮有效部位的含量,减少了有机溶剂的污染,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了工艺优选研究。

 4.1.4 山楂总黄酮乙醇提取工艺影响因素的考察

(1)乙醇浓度对山楂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

精密称取山楂叶粗粉(20 目)25g 共 4 份,分别加 0,30,60,95%乙醇500mL,浸泡 1h,回流加热 1.5h,滤过,残渣用少量溶媒洗涤,合并滤液,减压干燥,得粗粉。按上述总黄酮测定方法操作,测定山楂总黄酮含量,与药材中含有量相比,按公式(3-1),计算提取率,结果见表 3-1。

(3-1)b23a7d81553b8206aaa0978c7eedd89a

表3-1 乙醇浓度对山楂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

乙醇浓度(%) 0 30 60 95
提取率(%) 25.1 49.9 73.2 63.1

(2)提取时间对山楂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

精密称取山楂叶粗粉(20 目)25g 共 5 份,分别加入 60%乙醇 500mL, 浸泡 1h,回流加热 5,20,30,40,60min,滤过,残渣用少量溶媒洗涤,合并滤液,减压干燥,得粗粉。按上述总黄酮测定方法操作,测定山楂总黄酮含量,与药材中含有量相比,按公式(3-1),计算提取率,结果见表 3-2。

表 3-2 提取时间对山楂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

时间(min) 5 20 30 40 60
提取率(%) 5.1 48.6 61.9 63.9 71.4

(3)溶剂用量对山楂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

精密称取山楂叶粗粉(20 目)25g4 份,分别加入 60%乙醇 125,250,375, 500mL,浸泡 1h,回流加热 60min,滤过,残渣用少量溶媒洗涤,合并滤液, 减压干燥,得粗粉。按上述总黄酮测定方法操作,测定山楂总黄酮含量,与药材中含有量相比,按公式(3-1),计算提取率,结果见表 3-3。

表3-3溶剂用量对山楂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

溶剂用量(mL) 125 250 375 500
提取率(%) 33.4 50.2 56.9 72.9

(4)提取温度对山楂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

精密称取山楂叶粗粉(20 目)25g4 份,分别加入 60%乙醇 500mL,浸泡1h,分别在 40、60、80、100℃水浴中加热回流 90min,滤过,残渣用少量溶媒洗涤,合并滤液,减压干燥,得粗粉。按上述总黄酮测定方法操作,测定山楂总黄酮含量,与药材中含有量相比,按公式(3-1),计算提取率,结果见表 3-4。

表3-4提取温度对山楂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

温度 40 60 80 10
提取率(%) 33.1 63.0 69.1 74.9

4.1.5 树脂吸附性能的考察

(1)树脂的预处理

大孔吸附树脂(40~60 目)置索氏提取器中用乙醇加热提取 48h,装柱。用乙醇洗至 254nm 波长下检测吸收度为零,真空干燥。使用前用乙醇浸泡 12h, 再用蒸馏水洗至无醇味,备用。

(2)装柱

将玻璃柱底部铺一层脱脂棉,湿法装入一定量预处理过的树脂,待树脂沉降后,在上面铺一层脱脂棉,加入 0.2g 中性氧化铝,再铺一薄层脱脂棉,用蒸馏水浸泡,备用。

(3)不同型号 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吸附率和解吸率的比较

精密称取各种干树脂 1.0g,置具塞锥形瓶中,加入山楂叶提取物(山楂总黄酮含量为 72.4%)溶液 200mL,放入恒温(30℃)水浴中,经常振摇 18h, 充分吸附后,滤过。测定溶液中剩余山楂总黄酮含量,按公式(3-2)计算:

bd240cab6428591b5b628a924c34112e

将吸附平衡后的树脂转移至内径 9mm 的玻璃柱中,用 70%的乙醇解析,测定解吸液中总黄酮含量。按公式(3-2)计算解析百分率,结果见表 3-5。

40a580b3a295513758a3c7b82d1419b2

表 3-5 不同型号大孔树脂的吸附量和解吸率

型号 D-101 D-101A D-101C
吸附量(mg/g) 256.5 231.2 280.2
解吸率(%) 95.3 97.9 93.9

由表3-5可知,三种大孔吸附树脂的吸附量和解吸率都较高,其中D-101C 型吸附量较大,而 D-101A 型解吸率较高。

(4)浓度对吸附的影响(吸附等温线)

精密称取 0.5g 干树脂,处理后放入具塞锥形瓶中,加入 40mL 不同浓度的山楂总黄酮样品水溶液,密塞,置恒温(30℃)水浴中,经常振摇 24h,过滤, 取续滤液 0.8mL,在表面皿上水浴蒸去溶剂,按山楂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测定含量。按公式(3-3)计算吸附量。

以平衡浓度为横坐标,吸附量为纵坐标,得到吸附等温线,见图 3-1。

873a5686bdf0f2599e4a34bd255130d9

图 3-1浓度对吸附的影响

由图 3-1 可知,随着平衡浓度的增大,树脂的吸附量增大,逐步趋于最大值,符合 Brunauer 的第一类吸附等温线。溶液的浓度与吸附量的关系可用公式(3-4)表示:

b3bc17db317fe4554a20f6b206cd7cfc

其中:q为吸附量(mg/g);b为吸附平衡常数;q¥为饱和吸附量(mg/g);C 为山楂总黄酮的平衡浓度。上式可改成:8900c43618994e64d5e269a80d139705

64c451b48be3095373e043fb7e5a05a7作图,可得一直线,由直线的斜率可得饱和吸附量661308769f5d90c4e6d14b5071cc82ec为687mg/g。

(5)温度对吸附的影响

精密称取 0.5g 干树脂 5 份,处理后放入具塞锥形瓶中,各加入 40mL 浓度为 5mg/mL 的山楂总黄酮水溶液,分别于 25,35,45,55,65℃水浴中放置 24h, 定时摇动,其余同上法操作,按山楂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测定含量。按公式(3-3)计算吸附量。结果见图 3-2。

ab598ee77a6c82b41e723821edd48537  图3-2 温度对吸附的影响

(6) 温度对吸附的影响

精密称取干树脂 0.5g10 份,处理后放入具塞锥形瓶中,分别加入 5mg/mL 的山楂总黄酮水溶液 40mL,再加入 NaCl 或 KCl 调至盐离子浓度分别为 0.5, 1.0,1.5,2.0,2.5mol/L,密塞,放入恒温(30℃)水浴中,经常振摇 24h,充分吸附后,滤过。其余操作同 1.6.4。结果见图 3-3。由于盐离子的存在,使树脂对山楂总黄酮的吸附量有所增大。

483ddfb80cebfff1b438cea3bb7bce3b  图3-3 温度对吸附的影响

(7) 山楂总黄酮的吸附曲线

精密称取干树脂 1.0g,处理后装柱,以 6BV/h 的速度将 2mg/mL 的山楂总黄酮水溶液通过树脂柱,每 5mL 收集一次流出液,以流出液的体积与流出液中山楂总黄酮的浓度作图,结果见图 3-4。

d489da051ed44441468b7c80d1628f16

图3-4 山楂总黄酮的吸附曲线

(8)洗脱液的考察

取 0.5g 处理过的树脂装柱,加入 5mg/mL 的山楂总黄酮水溶液 0.8mL,用20mL 水洗去杂质,分别用 30%、50%、70%、95%乙醇洗脱,作图 3-5。

836cfa76c5635c52eae99536d9f3a902

图3-5 洗脱液的考察

(9)洗脱剂流速的考察

取 0.5g 处理过的树脂装柱,加入 5mg/mL 的山楂总黄酮水溶液 0.8mL,用20mL 水洗去杂质,乙醇为洗脱剂,分别以 7,14,21,35BV/h 的流速洗脱, 以洗脱液的体积为横坐标,洗脱液的浓度为纵坐标作图 3-6。

51510037b8ffc90f2ae0cb453cde35df

图3-6 洗脱剂流速的考察

(10)大孔吸附树脂吸附纯化山楂总黄酮的工艺

经过上述试验,将大孔吸附树脂的纯化工艺确定为,取 1.0g 处理过的树脂装柱,加入每 1mL 相当于 1g 药材的山楂总黄酮水溶液 10mL,将上述水溶液以 6BV/h 的流速通过大孔吸附树脂柱,用 12BV 的水以 14BV/h 的流速洗去杂质,最后用 15BV70%乙醇用同一流速洗脱。

 4.1.6 工艺的验证

精密称取 500g山楂叶粗粉,用乙醇浸泡 1h,加热至 70℃,滤过,滤渣再加入乙醇提取 40min,合并过滤液, 减压浓缩,浓缩至无乙醇,制成每 1mL相当于药材 1g 的流浸膏,将上述水溶液以 6BV/h的流速通过大孔吸附树脂柱,用 12BV的水以 14BV/h的流速洗去杂质,最后用 15BV70%乙醇用同一流速洗脱。洗脱液真空干燥。重复三次,总黄酮含量达到 65%以上。

  4.1.7 讨论

结合文献资料,详细考察了乙醇用量、乙醇浓度、加热时间、提取温度对山楂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采用均匀设计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选择乙醇浓度为 60%。

4.2 山楂果中总三萜酸部位提取工艺的研究

本文结合三萜酸类的性质使用乙醇提取-酸碱处理的方法提取精制山楂三萜酸类有效部位,提取物的纯度可达到 50%以上。

 4.2.1 提取工艺优选

(1)醇提取条件的确定

在乙醇提取过程中影响因素主要有乙醇的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溶媒的用量等。并确定使用正交实验法优选提取工艺条件,因素水平见表 3-9。

乙醇浓度(%) 提取时间(h) 乙醇用量(倍)
1 60 4 15
2 70 6 20
3 80 8 25

表3-9 醇提取条件的确定

实验方法为,精密称取山楂饮片 50g,加入设定浓度乙醇回流提取设定时间。乙醇总用量为设定倍量。提取液减压浓缩,回收乙醇,浓缩至比重。量取适量稠膏真空干燥,精密称定,按含量测定方法测定总三萜酸含量,按公式计算提取率作为指标。见表 3-10。

表 3-10 总三萜酸含量

序号 A B C D 结果
1 1 1 1 1 2.65
2 1 2 2 2 2.58
3 1 3 3 3 1.71
4 2 1 2 3 2.08
5 2 2 3 1 2.80
6 2 3 1 2 2.44
7 3 1 3 2 2.61
8 3 2 1 3 1.62
9 3 3 2 1 2.16
6.94 7.34 6.71 7.61
7.32 7.00 6.82 7.63
6.39 6.31 7.12 5.41
R 0.31 0.34 0.14 0.74
平方和 142.58 142.69 142.23 145.40
s 0.1458 0.1836 0.0300 1.0854

表11

变差来源 离差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 值 P 值
A 0.1458 2 0.0729 4.855 p<0.01
B 0.1836 2 0.0918 6.116 p<0.01
C 0.0300 2 0.01501
D 1.0854 2 0.5427 36.154 p<0.01
误差 0.0300 2 0.0150
总和 1.4448 8 0.7224

(1)总三萜酸含量

确定硫酸溶液的最适浓度。工艺为:精密称取山楂饮片 200g,加入乙醇回流提取两次,每次 2 小时。乙醇用量为 8 倍、7 倍。提取液减压浓缩, 回收乙醇,浓缩至比重。以上稠膏平均分3 份,加入浓缩膏体积 2 倍量的硫酸溶液,加热保温2 小时,过滤,水洗 2 次,用NaOH 溶液洗涤 2 次,最后用适量水冲洗, 真空干燥,即得总三萜酸提取物,见表 3-12。

表3-12 总三萜酸含量

编号 硫酸浓度(%) 收率(%) 总三萜酸含量(%) 三萜酸量提取率(%)
1 3 8.1 34 2.754
2 6 6.6 48 3.168
3 9 4.3 57 2.451

(2)碱浓度的确定

确定碱液洗涤的最适浓度。工艺为:精密称取山楂饮片 200g,加入乙醇回流提取两次。乙醇用量为 8 倍、7 倍。提取液减压浓缩, 回收乙醇,浓缩至比重。稠膏平均3 份,加入浓缩膏体积 2 倍量硫酸溶液,加热保温2 小时,过滤,水洗 2 次, 再分别用NaOH 溶液洗涤 2 次,最后用适量水冲洗,真空干燥,即得总三萜酸提取物。见表 3-13。

表3-13 碱浓度的确定

编号 碱液浓度(%) 收率(%) 总三萜酸含量(%) 三萜酸量提取率(%)
1 1 5.4 46 2.484
2 3 4.5 58 2.61
3 5 3.9 59 2.301

 4.2.2 提取工艺的验证

精密称取山楂饮片 50g,加入提取两次,每次 2 小时。乙醇用量为 8 倍、7 倍。提取液减压浓缩,回收乙醇,浓缩至比,浓缩膏加入 2 倍量硫酸溶液,加热保温2 小时,过滤,水洗 2 次,再用NaOH 溶液洗涤 2 次,最后用适量水冲洗,真空干燥,即得三萜酸部分。见表 3-14。

表3-14 提取工艺的验证

批次 收率(%) 总三萜酸含量(%) 三萜酸量提取率(%) 熊果酸含量(%)
1 4.6 57 2.622 7.15
2 4.5 58 2.61 7.09
3 4.8 54 2.592 7.21

4.2.3 讨论

结合文献资料,详细考察了乙醇浓度、提取时间、乙醇用量等因素对山楂三萜酸提取率的影响,采用正交设计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该法具有提取率高、成本低、无有机溶剂污染等的优点。

 4.3 本章结论

通过以上试验确定了山楂叶中黄酮类的提取精制工艺和山楂果中三萜酸类的提取精制工艺。具体工艺如下:

1.精密称取 500g 山楂叶粗粉(20 目),先用 60%乙醇 11.5L 浸泡 1h,加热至 70℃提取 40min,滤过,滤渣再加入 11.5L60%乙醇提取 40min,合并过滤液,减压浓缩,浓缩至无乙醇,加入一定量的水溶液,制成每 1mL 相当于药材1g 的流浸膏,将上述水溶液以 6BV/h 的流速通过大孔吸附树脂柱,用 12BV 的水以 14BV/h 的流速洗去杂质,最后用 15BV70%乙醇用同一流速洗脱。洗脱液真空干燥,得黄褐色粉末,即得总黄酮提取部位。

2.精密称取山楂饮片 50g,加入 70%乙醇回流提取两次,每次 2 小时。乙醇用量为 8 倍、7 倍。提取液减压浓缩,回收乙醇,浓缩至比重为 1.1g/mL。浓缩膏加入 2 倍量 6%硫酸溶液,加热保温 90℃2 小时,过滤,30mL 水洗 2 次, 再用 3%NaOH 溶液洗涤 2 次,每次 30mL,最后用适量水冲洗,真空干燥,即得总三萜酸提取部位。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对山楂中降血脂有效成分黄酮类和三萜酸类进行了提取工艺、指标性成分测定、制剂处方前、制剂工艺等多方面的研究。结论如下:

1采用乙醇提取-大孔树脂精制的方法提取山楂叶中的总黄酮。

2确定工艺为:精密称取 500g 山楂叶粗粉(20 目),先用 60%乙醇 11.5L 浸泡 1h,加热至 70℃提取 40min,滤过,滤渣再加入 11.5mL60%乙醇提取 40min, 合并过滤液,减压浓缩,浓缩至无乙醇,加入一定量的水溶液,制成每 1mL 相当于药材 1g 的流浸膏,将上述水溶液以 6BV/h 的流速通过大孔吸附树脂柱,用 12BV 的水以 14BV/h 的流速洗去杂质,最后用 15BV70%乙醇用同一流速洗脱。洗脱液真空干燥,得总黄酮提取部位。

3从山楂果实中提取三萜酸类成分。

4进行了山楂黄酮、山楂三萜酸的比色法含量测定,双波长薄层色谱扫描法测定。

5.2 展望

目前对降血脂中药有广泛的需求,但有效的中药制剂尚很少。山楂是我国的传统中药,历来作为药食两用,以其为原料的制剂可初步认为具有安全的特点。

 参考文献

[1]钟丽霞,江震宇,汪嘉妮,李旭枫,徐丽珊.山楂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其降血糖、降血脂活性[J].食品工业科技,2019,40(13):119-124+147.

[2]赵尹铭,王雨,周波,王凯月,王小莹.影响山楂降脂功效发挥的因素[J].时珍国医国药,2017,28(11):2722-2723.

[3]罗嘉琪,许滨,陈雨,梁生旺.山楂药材中八种降血脂有效成分的提取与HPLC含量测定[J].广东化工,2017,44(04):17-20.

[4]张明,陈珍.山楂黄酮提取物降血脂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6,44(16):109-110+113.

[5]荆雪冰,孙晓萌.不同的山楂提取物其降血脂作用的对比[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22):151-152.

[6]高光跃,山楂叶的采收对化学成分的影响,西北药学杂志,1993,8(4):157~ 158

[7]孙家莉,山楂叶维生素含量及稳定性的研究,特产研究,1991,(4):8~10

[8]Harry H.S. Fong , Jerry L. Bauman , Hawthorn , The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Nursing,2002,16(4):1-8

[9]W.Vierling,N.Brand,F.Gaedcke,Investigationofthepharmaceutical and pharmacological equivalence of different Hawthorn extracts , Phytomedicine,2003,10:8-16

[10]刘霞,山楂黄酮类成分的分析测定,吉林农业大学学报,1997,19(3):47 [11]陈坚,山楂果肉、核、叶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与比较,基层中药杂志,1999, 13(4):8

[11] 陈坚,山楂果肉、核、叶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与比较,基层中药杂志,1999, 13(4):8

[12]丁杏苞,姜岩青,仲英,等,山楂叶化学成分的研究,中国中药杂志,1990, 15(5):39

[13]董英杰,张乃先,张明磊,等,大果山楂叶黄酮成分研究,沈阳药科大学学报,1996,13(1):31

[14]斯建勇,陈迪华,高光跃,等,云南山楂叶化学成研究,中国中药杂志,1998, 23(7):422

[15]容小翔,丁在兰.山楂研究新进展述略,黑龙江中医药,1995,(4):54 [16]张培成,山楂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的研究,沈阳药科大学博士论文,2000, 21

[17]许洛,赵福岐,张昌军,等,.山楂叶总黄酮的提取与分析,泰山医学院学报,1988,9(2):116

[18]沈映君,中药药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574~578.

 致 谢

在大学的学习时光即将结束,仔细回忆盘点这几年来的学习生活,心中充满无限的感恩与不舍,感恩这里的每一位老师的知识传授与谆谆教导;感恩这里每一位同学的相互陪伴与互助互爱。不舍这里的每一位老师和同学们,这里有我宝贵的师生情与珍贵的同窗情,让我终身难忘。同时,我还要由衷的感谢我的导师,他为人和蔼可亲,才华横溢,在准备论文的这段时间,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从最初的选题,到思路的确定,都给予我非常实际而又中肯的指导。每一步的撰写、修改、再修改等等都是在老师的耐心解释和精心指导下完成的,在这里我要向老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感谢。

此外,因为有了这次在大学的学习,充分的让我感受到了各位老师们学识修养的渊博、治学态度的严谨、实践经验的丰硕等等,这些都令我深深敬佩,我也将以此为榜样和典范,不断提升自己,将所学、所看、所想充分的运用到未来的实际工作当中去,拓宽自己的人生轨迹。

首先感谢我的导师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为我悉心指导论文写作,时刻关心我的论文进度,并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为我指点迷津,理顺思路,积极的引导我如何思考并发现问题,如何切实有效的解决问题。

贵州医科大学神奇民族医药学院

贵州医科大学神奇民族医药学院

价格 ¥9.90 发布时间 2023年5月26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43377.html,

Like (0)
1158的头像1158编辑
Previous 2023年4月14日
Next 2023年5月26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