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导论
1.1选题背景与意义
投资、消费及净出口构成了中国经济系统发展的三大因素,其中,投资是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其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市场高效配置资源的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XX对市场的主要调控手段是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的调整能够通过影响企业的投资成本改变企业的投资策略。面对不同的经济发展形势,央行通过对货币政策的调整合理调节市场的投资规模,以实现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动性和高效性。因此研究货币政策在企业投资过程中的影响对于推动企业国家政策的响应具有积极意义。随着重工业在我国的不断发展,各种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面对刻不容缓的环境问题,XXXxxxx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国家的五位一体布局,这意味国家对环保事业的重视大大增加,面对一些企业只顾发展、不顾污染的现状,如何让企业积极响应XX政策,在发展的同时兼顾环保,做出切实有利于环境保护,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投资决策是极具现实意义的重要课题。
1.2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货币政策对企业影响的传导机制
对货币政策对企业的影响机制的研究源于资本主义国家,20世纪末,Kashyap和Hu通过研究发现,货币政策能够影响企业投资的原因是,利率的改变能够影响投资成本,企业在考虑投资成本后进行投资规模的决策,进而影响整个市场的投资大环境。2015年以后,我国的业内学者通过研究发现,央行逐渐意识到XX应该通过市场发展形势所反馈的信息对货币政策进行调控,实现市场对资源的合理配置,而且在我国国有银行占主体地位的金融体系中,利率的调控尚未完全市场化,此时通过货币调控进行信贷传导确实是适合此发展阶段的行之有效的不二选择。
1.2.2宽松的货币政策对企业的影响
靳庆鲁等研究发现,XX的货币政策放宽时,能够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使其融资过程更加便利,但货币政策的宽松要找准时机,在整体环境适合投资的时候进行放宽,为企业提供便利,扩大企业投资规模,否则会使企业的投资得不到相应回报,效果适得其反。
1.2.3紧缩的货币政策对企业的影响
国外专家认为货币政策的紧缩不仅会给企业带来客观上资金支持不足的问题,也会影响企业的主观决策,当货币政策紧缩时,企业会通过对市场环境的主观感受进行投资决策,同时客观方面的资金成本提高会使企业的投资规模适当降低。其中饶品贵和姜国华等国内专家和学者的研究观点是,市场投资机会的增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企业的资金压力,促进企业能够实行更加积极的投资行为,低成本的投资行为也可以降低企业的变动成本,促进企业投资者的信心。
1.2.4货币政策对企业环保企业投资的影响
Russo和Fouts提出,在社会对环境问题的密切关注下,企业管理层会加大对环保事业的投入,积极响应社会需求,从而获得社会认可度,提高市场竞争力。我国业内专家指出,在企业的盈利性属性下,对环保方面的投资相比其他投资行为的获利情况来说,是几乎不具备经济效益的,但能满足社会的整体需求,符合人们对环境发展的美好愿景。因此,宽松的货币政策能够使企业获得更多可用于环保事业的资金来源,增加投资力度,对环保事业进行积极响应。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外相关的文献研究主要集中在货币政策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其主要从货币政策的宽松、稳健和紧缩可能对货币政策的影响的研究,并且因为西方发达国家的环保意识较强,对环保企业的研究也更加的完善,时间也较早,并且国内国外对环保企业的支持力度,环保要求标准完全不一样,且国内大多数的研究成果都是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和分析的方式及理论成果,并没有符合中国的国情进行分析,并且国内大部分的研究只是对环保公司的个案进行研究,特殊性较强,没有进行普遍性的、实证性的分析。有鉴于此,本文结合国内环保问题日益严重等问题,对国内A股上市环保公司投资行为受货币政策影响进行实证分析,以此来补充国内研究上市公司环保企业投资行为这一领域,为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1.3论文的研究方法
1.3.1文献研究法
通过互联网、CNKI、维普、万方和百度学术等等国内的学术网站,以及学校的电子图书馆网站对本次课题的内容、理论基础和文献进行收集和检索,阅读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和国外专家和学者对本次课题研究的成果,最新动态和研究未来的发展趋势,对不同的学者的观点和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和总结,找出与本文类似观点的研究文献,并加以修改,为本次研究的课题提供充足的理论基础。
1.3.2现状分析法
研究现阶段企业的环保投资投资行为,分析在其环保投资决策中的积极及不利影响因素,提出通过货币政策调整对其进行调控的有效方法,引导企业积极响应环保事业。
1.3.3实证分析法
通过研究具体的企业环保投资行为的案例,分析其盈亏状况,找出货币政策在其盈亏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对货币政策提出合理化建议。
1.4创新点
本文通过对上市公司投资行为的研究,探讨货币政策在其投资决策中的影响,全面系统的分析了货币政策对企业投资决策的实际影响。
本文考虑了资金的时效性,对企业的投资活动进行了动态分析,总结了货币政策的改变对上市公司的投资决策的具体影响,为国家货币政策的优化提供了一定的实证基础。
2货币政策的一般理论分析
2.1货币政策的理论
2.1.1货币政策及其分类
货币政策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XX和中央银行为实现对经济市场的合理调控所采取的经济手段,货币政策有两种定义,广义上指的是国家调控经济市场所采取的相关手段,狭义上则特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利率、汇率及信贷等对货币供给量、信贷供给水平的调控,以此实现对市场经济的合理调控。货币政策在不同的经济发展状况下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当经济发展速度过快时,要紧缩货币政策,具体的手段为提高利率、减少货币供应量等,以此来提高企业的投资成本,合理降低投资热度,防止通货膨胀;相反,在经济萧条时期,则要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通过降低利率、增加货币供给量、扩大信贷规模,给企业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拉动投资,提高市场活力,保证经济正常发展1。
现在目前我国XX以及金融相关管理机构对国内货币政策的管理主要有五种手段进行。第一,是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存款准备金的比例。人民银行通过调整银行法定的存款准备金的比例,进而影响国内所有商业银行对外放贷的规模和数量。例如:人民银行降低存款准备金比例那么就可以促进国内商业银行信贷规模,增加国内资金的流动性,但是也会拉高国内的通货膨胀的风险。第二,再贴现。其主要是指中国人民银行通过行政手段规定企业和银行的再贴现的费率,最终影响银行对企业和个人发放贷款的规模和数量,以及对外授信的利率的高低。例如:如果中国人民银行降低了再贴现的费用率,那么国内商业银行所获得的的资金就会增加,企业通过贴现能够获得更多的资金,企业发行承兑汇票的数量就会上升,那么其本质的内容就是企业的短期负债上升,企业的融资成本降低,财务费用减少,相对来说其整个社会的信贷规模也会增加。如果中国人民银行规定再贴现率上升,则信贷规模下降,货币政策趋向紧缩。第三,公开市场业务。主要是指中国人民银行通过自身在国内和国际市场公开的发行国债,进而调整国内货币的供给量,国债发行数量多,国家的融资金额高,国内的货币政策就趋于宽松,国债发行数量少,国家的融资金额低,国内的货币政策就趋于紧缩。第四,利率政策。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公布国内银行的最低利率来调整银行对企业和个人授信的利率,进而调整全社会的货币供给的规模。利率高,则社会的融资成本高,社会的货币政策趋于紧缩。利率低,则社会的融资成本低,社会的货币政策趋于宽松。第五,汇率政策。国家外汇管理局和中国人民银行通过调整人民币的国际汇率的政策,进而影响国际资金与国内资金的流动方向,以及国内外贸企业资金的流动性,进而达到调整国内货币政策的目的。以上五种工具都是国家XX机构调整国内货币政策的主要方式,各种方式优势互补,每次调整的方式都不是唯一的,搭配使用,以此保障我国金融市场和社会经济的健康和繁荣的发展。
2.1.2货币政策的目标
适时调整货币政策的主要目的是实现物价平稳发展、就业水平有保障、经济合理发展及国际交易收支平衡。但同时实现这四个目标是不太可能的,货币政策的合理调控就是使四个目标的发展保持均衡,在追求最终目标实现的过程中,要合理控制其他三个目标也在合理范围内发展,相机决策就是凯恩斯学派经济学家根据这一理论提出的调节货币政策的措施。货币政策的调整有操作目标和中介目标,操作目标是“自变量”,是国家能够直接控制的因素,中介目标是“因变量”,是由于货币政策调整引起直接因素引起的间接变量。XX从货币政策的调整到其作用于经济发展趋势,需要经过很多环节,中介目标的设置够实现国家对货币政策作用效果的实时监控,通过其反馈的信息验证货币政策的合理性,并实时观测货币政策的执行情况1。
2.2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就是利用相机决策原理,通过对操作目标进行调整从而对经济发展的中介目标产生影响,通过中介目标的传导达到所追求效果的实现,并且在目标实现并有序运营后同时影响投资者及消费者,实现对经济市场活动的全面调控。具体的操作手段有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利率及汇率和公开市场业务等系列措施。其中,对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能够改变货币提供量,当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上调时,用于信贷的储备金减少,贷款利率增加,实现货币的紧缩,能够减少企业的投资活动,防止经济发展过热,反之则实现了货币政策的放宽;对再贴现率的调节能够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和市场利率,从而调整货币供应量,控制企业的投资规模;利率和汇率的调整则能到到调整市场供需和维持国际交易平衡的目的1。通过上述举措,利用市场中介目标的传导达到最终调控市场的目的,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作用所在。
2.3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对微观企业投资行为影响的机理
经济市场发展带来的激烈竞争使得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对XX的货币政策的研究,货币政策通过传导机制对企业造成的影响使公司对其投资经营决策做出适时调整。研究表明,XX通过货币政策调控市场经济发展趋势的手段主要有货币供应量及信贷规模的调整,通过调整市场利率及资产价格达到市场交易的平衡,以及通过调整信贷利率对企业投资成本进行调整,进而影响投资决策。当货币政策紧缩时,企业的资金支持不足,融资成本增加,尤其是中小企业的投资力度会大大降低;当货币政策放宽时,企业对资金运转轻松,对企业内部的现金流不敏感,促进企业投资规模的增大,除此之外,货币政策的变化还会影响企业的投资效率1。
3货币政策对企业环保投资行为的影响
对环保事业的投资虽然是一项具有长远战略意义、能够提高企业的公信力及市场竞争力的投资,但是其短期经济效益与其他投资项目相差甚远,环保投资难以得到可以利用的现金流的回收,对于以盈利性为主要目的企业来讲,这样的投资决策需要仔细权衡,因此,为了达到环保的社会效益,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XX除了对环保规范的严格执行外,还应通过相应货币政策作出调整,使企业的在有力的资金支持下,积极响应国家对环保的大力推进。
3.1紧缩的货币政策对企业环保投资行为的影响
货币政策的紧缩会大大限制企业的环保投资。一方面,信贷利率的增加会增加企业的融资成本,企业如果在自身财务情况不容乐观的情况下,定会压缩用于环保的资金,将额外付出了利息的资金用来投资其他收益可观的项目,来保证自身的正常运营,增加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从事环保的企业由于其盈利的局限性,难以通过证券市场等民间融资方式进行融资,他们的经营成本主要依靠银行贷款,且企业本身的有形资产少,信贷风险大,风险应急能力不足,当货币政策缩紧时,他们的资金成本进一步增加,资金的短缺使企业的运营风险提高,在资金极度短缺时,会转向高额的民间借贷资金,高额的利息及不规范的民间投资使抗风险能力本弱的环保企业雪上加霜,无法以充足的资金实力开展环保投资活动,不利于环保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良性发展,从而使国家的环保政策难以有效落实,与国家政策的初衷背道而驰。
3.2稳健的货币政策对企业环保投资行为的影响
稳健货币政策是经济发展有序进行时采用的货币政策,国家通过平稳的货币供应量来实现稳健货币政策,从而避免经济过热时货币政策的收紧或经济萧条时货币政策的放宽。稳健的货币政策反馈了宏观经济环境的良性发展,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市场保持稳定平衡,不会出现突发风险,环保企业的投资资金成本低,且易于获得资金支持,有利于推动环保企业的投资规模,使企业的运行风险减小,能够实现稳中求进,有利于环保企业的健康长远发展,有利于营造充满信心的投资环境,从而推动环保事业的有序进行,对实现社会效益、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3.3宽松的货币政策对企业环保投资行为的影响
宽松的货币政策意味着贷款利率的下降、可利用信贷的规模增加,对于企业来说其资金成本下降,资金支持充裕,融资渠道更广,这能够使企业在资金压力缓解的条件下进行对环保工程的投资,更加积极对环保事业做出响应,在发展的同时兼顾环保,提高市场竞争力以及企业的在民众中的支持率;同时对于专营环保的企业来说,自身的资金成本降低,要面临的资金风险减小,同时外部投资渠道增加,资金支持充足,能够寻求创新,推出更加高效的投资渠道,有利于环保企业的技术创新以及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双管齐下,使企业更好的履行环保责任,同时加强对环保投资的力度,给环保事业效益的达成助力。
4货币政策对我国企业环保投资行为的实证分析
4.1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选取2010~2018年上海深圳的全部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其投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对样本进行如下简单处理:1、为反应样本的普适性,金融类上市公司不作为研究对象;2、ST、*ST类上市公司、同时发行H股、B股的上市公司不在研究范围;3、对财务数据异常的公司进行剔除;4、为统一研究对象所处货币政策的稳定性,只保留2014年以后上市的公司。对数据进行以上处理后,得到878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采集了7024个数据进行分析,实证分析过程主要利用STATA统计软件。
需验证的假设:企业管理层会在不同的货币政策实行合理调整其环保投资决策,在货币政策紧缩时,企业内部运营现金流紧绷,对环保的投资规模减小,当货币政策放宽时,资金成本降低,企业面临的投资约束及投资风险降低,其对环保的投入会增加。
4.2关键指标度量
下表1列举了主要变量的名称、表示符号以及定义,现将变量的定义进行详释:
投资支出(Invt):本文投资支出的指标是企业现金流中用于购买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及长期资产的支出与企业初期投资总资产的比值;货币政策(MP):利用公式MP=M2增长率-GDP增长率-CPI增长率进行计算,MP<0定义为货币政策紧缩,MP>0定义为货币政策放宽,计算得2007、2008、2010、2011年为负值,MP取1;其余年份为正值,MP取0;现金流量(CFlow):现金流量的表示指标为营业所得净现金流量与年末总资产的比值。通过对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分析来探明不同投资规模的企业所面临投资约束的不同;上期投资支出(Invtt-1):考虑企业投资的连续性,将企业的上期投资也纳入考察范围,其计量方式同当期投资支出相同,表示方法为当期支出前一期的数据;现金持有量(Cash):投资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企业的现金持有量,现金持有量越多,其投资的潜在可能性越大;资产负债率(Lev):指企业负债总额占资产总额的比值,一般来说,资产负债率越高的企业,企业外部的资金支持越多,投资水平越高;总资产净利润率(ROA):指企业净利润总额与企业平均资产总额的比值,反应企业的盈利能力,一般来说,企业的ROA越高,其盈利能力越强,投资的可能性及程度越高;托宾Q(Q):指股票市值与所代表的资产重置成本的比值,反应企业的资产成长率,影响企业的投资决策;企业规模(Size):利用公式Size=LN计算,一般情况下,大规模企业投资成本更低,投资渠道广泛,投资力度较大,投资可能性大;股利(Div):股利越多,公司的现金持有量越少,进而影响公司投资决策,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上市公司股利的发放不稳定,只对其进行哑变量控制,当年发放股利时,div取1,不发放股利则取0;最终控制人类型(FCont):企业控制人类型的不同会很大程度影响投资决策,数据显示,企业的最终控制人类型对企业的资金流转、现金持有情况具有影响,从而影响企业的投资决策,本文将国有企业控股的上市公司FCont取1,非国有企业FCont取0。
制度环境(Inst):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不同,导致不同地区企业的投资能力不同,文中东部地区Inst=1,中部地区Inst=2,西部地区Inst=3;管制行业(IndReg):国家对于一些市场活力竞争的行业采取合理的管制措施,在我国,企业是否为管制行业对企业的投资行为有巨大影响,本文中企业属于管制行业时,Ind取1,非管制行业则取0。我国的管制行业主要包括采掘、石油、化工、电力及信息技术等。
表4-1主要变量说明

4.3模型设定和变量定义
构建以下模型1及模型2对假设进行检验:
Invt=β0+β1MP×CFlow+β2MP+β3CFlow+β4Invt1+β5Cash+β6Lev+β7ROA+β8Q+β9Size+β10Div+β11FCo nt+β12∑Inst+β13∑Industry+β14Year+ε(1)
Invt=β0+β1MP+β2CFlow+β3Invt+β4Cash+β5Lev+β6ROA+β7Q+β8Size+β9Div+β10FCont+β11∑Inst+β12∑I ndustry+β13∑Year+ε(2)
利用模型1,进行投资—现金流敏感度分析,为了验证这一敏感度在不同货币政策下的变化情况,本文将MP(货币政策)与CFlow(现金流量)进行交乘,利用交乘结果来进行假设检验,若假设成立,则交乘结果的回归系数应该大于零,代表着二者成正相关,即当货币政策收紧时,企业的投资—现金流敏感度提高。
利用模型2,本文主要对不同货币政策下企业的投资力度进行估测,若假设成立,则MP的回归系数应该小于零,代表投资力度在货币政策收紧时会降低。
4.4实证分析及结果
4.4.1描述性统计
数据来源:沪深交易所环保类上市公司整理数据所得
各样本数据的统计结果如下表2所列。分析个主要变量的标准差发现,样本数据的选择均在合理范围内;根据样本均值,投资支出的的范围从0到0.8936变化,且均值为0.0888,说明样本数据离散型较大,即企业的投资水平差异明显;现金流量的均值为0.0482,波动范围在-0.5655到0.7713,说明各企业的盈亏情况大不相同;股利均值为0.65,代表只有65%的上市公司在当年分发了股金红利,侧面反映了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不稳定的情况;控制人类型均值为0.67,说明在国有经济有主题的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在上市公司中的占比较高。
表4-2描述性统计结

4.4.2相关性分析
数据来源:沪深交易所环保类上市公司整理数据所得
样本主要变量Pearson相关性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如表所示,各控制变量之间及主要解释变量与控制变量之间相关性系数的绝对值均小于0.5,说明了模型的线性回归合理性。
分析可得,三大变量CF、DF、CDF与现金持有Cash的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543、0.258和0.476,且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与负债率Lev的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203、-0.447和-0.348,且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数据结果说明,当企业持有较多的现金流量时,其投资能力上升,投资潜力更大,相反,当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较高时,投资水平下降,这个结果验证了Bates、Arslan等人的研究结论,即企业通过高现金持有率及低资产负债率来维持企业运营的稳定性。同时,货币政策MP与本期投资Invt的相关性系数为-0.217,且在1%水平上显著,验证了货币政策收紧时,企业的投资规模会减小这一假设。
表4-3主要变量Pearson相关性检验

注:括号内是相应系数的显著性水平,***、**、*分别表示在1%、5%和10%水平上显著。
分析投资水平与三大哑变量的相关性系数,CF、DF和CDF与上期投资Invtt-1的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028、-0.052和-0.032,在5%或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企业降低投资来增加储备;CF、DF和CDF与本期投资Invt的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02、0.011和0.019,虽然只有CF在10%水平上显著,但是三个系数均大于零,说明企业的上期储备是本期的重要投资依据,上期储备越高,本期投资力度越大,为本文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方向。同时,计算所得各各控制变量与被解释变量相关性系数均在不同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验证了选取这些解释变量的合理性。
4.4.3回归分析
通过上述统计性描述,得出货币政策收紧时,企业的投资规模减小的结论,但投资力度的下降能够使企业提高资产利用率或资产负债率,这一结论初步对假设1、假设2进行了验证。
下表4列出了模型1及模型2的回归结果,利用回归结果来验证随货币政策变化对投资—现金流敏感度及投资规模的影响。根据回归结果,PanelA中MP和CFlow的交乘项系数为0.0047,系数为正,说明企业的投资—现金流敏感度会随着货币政策收紧时而提高;Panel和APanelB中MP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0052、-0.0050,两个系数均为负,说明在货币政策缩紧时期,企业的投资规模会下降;但上述两个回归系数并不显著,说明对假设1的验证不够充分。
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是,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调控货币供应量、信贷规模等因素来影响企业的资金成本及资金支持情况,这种调节不是直接作用,而是通过传导机制的错环影响,从货币政策的改变到企业投资决策的改变需要一定的作用时间,所以回归结果不能显著验证假设1,但是回归系数的正负符号验证了假设1中投资水平与货币政策的负相关性,即在货币政策收紧时,企业的投资—现金流敏感度升高,投资水平下降。
表4-4货币政策与企业投资回归结果

注:括号内是相应系数的T检验值;***、**、*分别表示在1%、5%和10%水平上显著。
5研究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本文通过对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在2010~2018年间财务数据在不同货币政策下的变化情况进行回归分析,并以此对总结出企业环保投资受货币政策的影响情况进行假设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在货币政策收紧时,中央银行提供的可利用货币量减少、信贷规模下降,企业的资金成本增加,投资约束变紧,企业的资金支持不足,不得不通过减少投资的方式增加现金持有,抵御经济风险,维持市场竞争力;同时,货币政策的紧缩影响整个经济环境,企业的投资来源变少,在内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企业的运营风险进一步增加,使企业的投资—现金流敏感度升高,投资规模压缩。
5.2建议
5.2.1减少地方XX对银行信贷的干预
由本文的实证分析结果可知,货币政策的变化通过影响市场货币供应量、信贷规模等方式改变了企业投资的资金成本及资金支持力,从而影响企业的投资决策,宽松的货币政策能够使上市公司中的环保企业在自身盈利能力弱,有形资产少的情况下仍能获得资金支持,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无后顾之忧地进行环保投资,进而进行企业创新,为环保事业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因此如何通过货币政策拉动经济活动中的环保投资,确保上市环保公司的资金流正常运营是至关重要的。在我国国有经济为主体的经济体制下,为了维持大型国有企业在经济系统中的主导地位,以及通过大型国有企业获得的效益提高XX公信力,地方XX常常在资金的分配过程中进行干预,使信贷投放偏向于大型国有企业,降低了很多上市环保公司的市场竞争力,使他们无法高效运转,阻碍了我国环保事业的进程。因此,货币政策的合理调整以确保上市环保企业能够获得有效的资金配置是推动货币政策拉动环保投资的关键。
5.2.2货币政策调整差异化
完善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性。同一种货币政策在经济发展不同的地区、不同类型的企业所产生的影响不同,XX应该针对经济、企业的不同发展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货币政策优化,使不同的货币政策适配于不同的发展情况,更加高效的推动经济市场良性发展;在现阶段的我国的经济市场中,统一的货币政策仍然占据主流,但是货币政策的执行者可以依据各地区、各行业的发展具体执行,使得统一的货币政策下对不同经济发展情况都能起到有效作用,达到推动市场经济稳健发展的统一目标;同时,XX调控部门应该优化金融机构的结构,对其经营结构进行针对性优化,使经济发展状况不同、需求不同的地区或企业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融资渠道,为经济系统中的主要角色企业进行针对性的服务,更好为经济市场发展全面系统的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5.2.3强化公司内部融资渠道
通过本文的实证分析结果,上市环保公司自身的资金流情况也是影响其投资规模的主要因素,在是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对自身融资机制的完善是抵御风险、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核心所在。现金持有量是公司做决策的后盾,因此企业应该注重利润积累,合理降低资金成本,优化产业结构,尽可能地提高盈利能力并留存利润,内源资金的使用不需要支付利息,减少了融资成本,对企业减少投资约束、降低融资风险有极大的帮助作用,因此融资机制的合理优化对上环保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上市公司的股利是利润的主要去向,所以优化融资机制的核心是正确分配股利与留存利润的比例,以达到股东和企业双赢的局面。
结语
本文通过对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在2010~2018年间财务数据在不同货币政策下的变化情况进行回归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在货币政策紧缩时期,中央银行提供的货币额度降低,信贷利息增加,这使环保企业的融资成本增加,投资约束增强,资金支持不足,同时由于货币政策紧缩引起的经济市场大环境恶劣,其盈利能力下降,自身持有的现金流不足,在外部融资困难和内源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企业的投资—现金流敏感率快速提高,环保企业只能通过降低投资水平来维持正常运营,不利于环保事业的推行。针对以上结论,本文分别对XX、金融机构及企业自身提供了以下建议:1.XX应简政放权,减少对信贷投放的干预,使资金合理分配,让上市环保公司在有力的资金支持下进行高效投资,为环保事业的推行提供创新方案;2.金融机构应进行合理优化,针对不同发展情况、不同资金需求的行业、企业都能寻求到有效解决企业问题的融资渠道,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全面系统的服务;3.企业自身应优化自己的融资机制及产业结构,合理调整资产负债率,优化利润分配,使企业在实现最大创收,并在保证股东权益的情况下,有足够的持有现金流以减少融资成本,增加风险抵御能力,以此为投资提供有力支持;通过三方的共同完善,达到通过货币政策调整来调控上市环保公司的良性发展,以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沈洪涛.公司社会责任和环境会计的目标与理论基础——国外研究综述[J].北京:会计研究,2010(3):86-92.
[2]姜国华,饶品贵.宏观经济政策与微观企业行为拓展会计与财务研究新领域[J].北京:会计研究,2011(3):9-18.
[3]花贵如,刘志远,许骞.投资者情绪、管理者乐观主义与企业投资行为[J].北京:金融研究,2011(9):178-191.
[4]靳庆鲁,孔祥,侯青川.货币政策、民营企业投资效率与公司期权价值[J].北京:经济研究,2012(5):96-106.
[5]江曙霞,陈玉婵.货币政策、银行资本与风险承担[J].北京:金融研究,2012(4):1-16.
[6]黄志忠,谢军.宏观货币政策、区域金融发展和企业投资约束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微观证据[J].北京:会计研究,2013(1):63-69.
[7]徐光伟,孙铮.货币政策信号、实际干预与企业投资行为[J].上海:财经研究,2015(7):54-67.[8]钱明,徐光华,沈弋.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会计稳健性与投资约束—基于产权异质性的视角
[8][J].北京:会计研究,2016(5):9-17.
[8][J].北京:会计研究,2016(5):9-17.
[9]孙国茂,胡汝银,陈志超.金投资源配置、有制结构与企业绩效[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12-25.
[10]王旭,褚旭.基于企业规模门槛效应的外部投资对绿色创新影响研究[J].北京: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9(8):2027-2037.
[11]张迎春,王璐,邓菊秋.货币政策、管理者心理偏差与银行风险承担[J].成都:财经科学,2019,9(1):27-38.
[12]贺妍.货币政策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16.
[13]陈艳.经济危机、货币政策与企业投资行为——基于中国上市公司数据[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000(011):88-94.
[14]李秋淮.货币政策传导机制[J].价格理论与实践(11):50.
[15]孙明华.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4,30(3):19-30.
、[16]Bernanke,B.S.,and M.Gertler.Inside the Black Box:The Credit Channel of Monetary
、[16]Bernanke,B.S.,and M.Gertler.Inside the Black Box:The Credit Channel of Monetary
[17]Policy Transmission[J]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1995,9(4):27-48.
[18]Bansal,P.and R.Kendall.Why Companies Go Green:A Model of Ecologieal Respomsiveness[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0,43(4):717-736.
[19]Bemanke,B.S.and K.N.Kuttner.What Explains the Stock Market's Reaction to Federal Reserve Policy?[J].The Journal ofinance,2005,60(3):1221-1257.
[20]Orsato,R.J.Competitive Environmental Strategies-when does it Pay to be Green[J]Califoria Management Review,2006,48(2):127-143.
[21]Kurov,A.Investor Sentiment and the Stock Market's Reaction to Monetary Policy[J].Joumal of Banking Finance,2010,34(1):139-149.
[22]Lutz,C.The Impact of Conventional and Unconventional Monetary Policy on Investor Sentiment[J].Journal of Banking Finance,2015,(61):89-105.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5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