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纪实短片是一种通过画面、音乐配以解说的演绎方式进入大众视线的艺术。在纪实短片中,配音一直是被广泛应用,且受大众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而新媒体是近些年来飞速发展的一种媒体形态。随着无线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ipad等移动输出终端的普及,新媒体成为了更普遍的媒介平台。基于新媒体的发展,媒体的功能也不再局限于信息的传播,更多的上升到了文化的传承。其中配音是自有媒体以来,就出现的一种声音艺术形式,即使在新媒体飞速发展的时代,这种艺术形式也同样被广泛应用和喜爱。
《城本味》节目就是在新媒体背景下诞生的一档以城市文化为主要题材的纪实短片。随着近几年来节目制作形式的转变,新的制作模式和新的纪实短片解说风格逐渐丰富,对创作者自然也会提出更高的要求。配音员对于情感、技巧要有一定的把控,对于节目的背景要深入了解、仔细思考,把控好节目的节奏,所以纪实短片《城本味》节目的配音与节目节奏的把控尤为重要。本篇说明书将结合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从节目的创作背景、依据和过程,结合配音的情感、后期创作和声画和谐三个方面入手,并结合大量资料的查找和阅读,对《城本味》节目的配音要领和节奏把控展开说明。
关键词:纪实短片; 新媒体; 配音要领; 节奏把控
引言
配音作为语言艺术中的一个类别,是自有媒体以来就出现的一种艺术形式[1]。近些年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随着各大影视剧中优秀的配音员从幕后走到荧幕前,随着《声临其境》等综艺节目的诞生,越来越多的观众开始从“知道”配音这一艺术形式,转变为喜爱并主动学习了解这种艺术形式,所以配音也渐渐从传统媒体走进了新媒体行业。
现今我们不仅可以在纪录片、影视剧中看到配音这种艺术形式,我们更多的可以在很多手机APP、游戏中接触到这种艺术形式。甚至我们看到了很多普通人因为配音走进了大众的视野,并被大家熟知成为了网络红人,可以说配音这一艺术形式在新媒体背景下备受关注[2]。
但新媒体背景下的配音艺术,又不同于传统媒体背景下的配音艺术,由于新媒体用户观看节目的时间多是碎片化时间,在观看时又有众多的新媒体平台和节目种类可供其选择,导致用户对于新媒体节目的要求不同于传统节目。如果每期节目的开头如果不足以吸引观众,那么观众很快就会选择划走观看其它节目。
《城本味》节目就是在现今快速发展的新媒体背景下,诞生的一档以城市文化为题材的纪实短片。这是一档周播节目,每期节目需根据前期搜集的素材、脚本、当期所讲述城市的人文、历史进行剪辑配音,最终形成的城市纪实短片。作为一档在新媒体平台播放的节目,要想在新媒体的宏海中脱颖而出,节目的娱乐性和节目节奏就尤为重要。
作为该档节目的配音员和后期创作者,我在创作时往往会考虑很多问题:作为一档纪实短片如何迎合新媒体用户对于节目娱乐性的要求?如何配音才能够传达准确的情感,将观众带入到节目中?配音和画面怎样能够达到声画和谐?作为节目的配音员和后期创作者,如何进行节目的创新?
配音在纪实短片作品中起到的是一种媒介的作用,作为一种手段,让观众看到并了解真实的人事物,帮助用户更好的理解节目内容,以此让整部作品对观众有一个更深刻的影响[3]。
如果一个节目只有画面,全篇只有环境音那必然是不行的。这很难抓住观众的眼球,也很难传达出有效信息,这时候就需要配音来辅助画面进行信息的传达。所以配音员对于配音情感、技巧的把控,是能否将观众带入节目的关键。
作为节目的创作者之一,首先我要去了解当期城市的文化,根据脚本观看大量的纪录片、影视剧、书籍文献了解这个城市,搜集这个城市的相关素材。该节目的后期创作过程主要分为三步,第一步根据配音稿件进行视频的粗剪;第二步结合当期节目的城市文化进行节目配音;第三步根据配音进行细剪。这样做可以帮助观众更好的理解作品,也就可以更好的达到声画和谐。
本篇说明书旨在说明如何在纪实短片的创作中掌握配音的要领,帮助观众理解作品,如何把控节目的节奏,使节目更好的达到声画和谐。一部纪实短片的成功受很多因素的影响,除了精良的画面、精准的剪辑以外,还有非常重要的因素在于配音和节奏的把控。因此作为节目的创作者,除了在前期策划上要下功夫,在配音和后期创作上也要花一番心思。
1《城本味》创作综述
创作背景纪实短片是一种以真人真事、真实生活为素材,通过艺术加工展现真实的人事物的一种艺术形式。在新媒体出现以前,受众观看短片的平台较为单一,而今随着新媒体的“井喷式”发展,受众已经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用各种可以上网的设备获取信息[4]。
《城本味》节目就是在新媒体背景下诞生的一档以城市文化为主题的纪实短片,也是在搜狐城市频道推出的一档周播网络节目,《城本味》节目第一期画面、节目第二期画面如图1.1、1.2所示。
图1.1《城本味》节目第一期画面
图1.2《城本味》节目第二期画面
1.2 作品阐述
《城本味》节目为一档周播节目,每期节目需根据当期所讲述城市的人文、历史、前期搜集的素材、脚本进行剪辑配音。
作为该档节目的配音员和后期创作者,通常我会把配音这一项工作,在节目粗剪后进行,这样可以更好的理解这个城市,也可以更好的结合当期节目所讲述城市的性格和剪辑手法进行配音[5]。
以《城本味》第一期节目为例,该期所讲述的城市是上海。虽然提起上海这座城市大部分人都不会陌生,但仍有一些城市文化是我们不熟知的[6]。所以在配音前需要搜集很多关于上海的资料,比如查阅相关的历史书籍、翻阅阅读量高的公众号文章,观看大量关于上海的纪录片、影视剧等如图1.3所示。
图1.3关于上海的纪录片、影视剧
因为该期节目的解说词开头是用上海话表述的,所以在配音前还需通过和本地人交流、观看上海话的发音教学视频如图1.4所示。
图1.4上海话的发音教学视频
《城本味》作为一档城市文化为中心的纪实短片,在配音时因结合新媒体的播出背景,采用了叙述型和描绘型相结合的情感表达方法,一方面要将个人的情感投入到配音中,另一方面要结合解说词的内容和当期城市的性格气质特点进行配音。
以《城本味》的第一期和第二期节目为例,第一期节目所叙述的城市是上海,第二期节目所叙述的城市为武汉,这两个城市的性格特点完全不同。节目中的解说词也说到上海是一个很有腔调、很精致的现代化大都市,其中上海精致、精细、精明的城市性格也体现在上海期节目解说词中如图1.5所示。
图1.5上海期节目解说词
武汉作为中国的四大火炉之一,冬天风大阴冷,夏季宛如桑拿,极端的气候造就了武汉人易燃易爆的性格。老一辈的武汉人依水而居,又与水搏杀,曾为了生计在洪灾人祸中挣扎[7]。也正是因为地理气候和码头文化的影响,武汉更像是一个豪气的江湖,城市性格是火爆、火热、侠气。所以这两期节目的配音情感处理自然完全不同。
所以在给上海这期节目配音时我会把自己定位为办公室的精致白领,在配音武汉这期节目时则会把自己定位为行侠仗义的江湖儿女。因此在纪实短片的配音情感处理上,要结合短片的内容、播出环境、受众群体等诸多方面进行考量[8]。
2 《城本味》创作依据
2.1配音要领分析
配音是一门有声语言艺术,在进行配音创作时为使节目达到更好的效果,自然要使用有声语言表达技巧,特别是语言表达内部技巧。《城本味》节目就通过情景再现、内在语、对象感三种语言表达内部技巧的运用,使节目富有真实感、现场感和新鲜感的[9]。
配音员在进行创作前首先要进行备稿,即理解当期节目所述城市的人文历史背景、城市特点和当期节目的粗剪画面等。这样才能深刻的把握每个城市的性格和气质,对作品进行精准理解,从而用声音来表达城市将真情实感展现出来。
以第三期节目南京为例,“与南京人的悠然自得相反,南京的官话可谓彪悍,有一句话说的好,潘西姑娘一张嘴,追求者们吓软腿。”就是南京期中的解说词如图2.1所示。
图2.1“潘西姑娘一张嘴,追求者们吓软腿”南京期解说词
如果没有提前了解南京话属于淮语,发音短促、戛然而止,听起来就自带凶气,就很难在配音时达到情景再现的效果。
情感由想象激发,配音员在配音前不可能去过每一个城市,所以配音员要想把握好情感,就要在配音前认真准备、仔细品阅,才能在配音时对情感把握到位、恰到益处[10]。合理的想象能够帮助配音员更好的表达作品,让观众产生共鸣。
而内在语的表达并不会呈现在配音员的有声语言中,它是配音员的内心潜台词。内在语的表达,需要配音员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去深刻感受生活中的艺术,使配音的有声语言生活化、娱乐化,使得这个节目或者说城市更贴近观众[11]。
以第一期节目为例,在开头时采用了一段用上海话叙述得配音片段。从观众得角度出发,对上海话不了解的观众,会更投入的观看节目,试图去了解配音员所叙述的内容。而对于了解上海话的观众来说,他们会仔细去听你的发音准不准确,进而对节目产生新鲜感,这就是节目内在语的一种,让节目有槽点,从而因为观众对于节目更深入的探究。
对象感自然不必多说,配音员在配音创作时一定要考虑节目的播出对象,如果观众在观看节目时,没有感受到配音员的对象感,就很难有代入感,自然也就不会停留在你的频道。如何让节目富有对象感呢?这就需要配音员在有声语言创作时,清楚自己的观众是谁。
一部优秀的作品只让观众觉得画面好看,或者配音员的声音好听,是不能满足观众的要求的。观众不仅喜欢圆润动听的声音,更多的想从节目中得到有价值的信息,或者满足自己在情感和娱乐性上的诉求。因此,配音员作为连接观众和节目画面的桥梁,配音员有声语言创作在纪实短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2配音节奏把控
配音员通常通过自己的声音,将本人对作品的理解展现给受众,但想要将声音和画面统一把控好节目的节奏,绝不是单纯的将自己对艺术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展现出来就可以的[12]。
作为节目的配音员和后期制作人员,在配音后进行剪辑时,我发现配音员在配音时对于节奏的把控尤为重要。如果配音员的基本功不扎实、对城市文化历史了解的不够深刻,对解说词的理解就会出现问题,进而影响对于节目节奏的把控。
把控好短片的节奏、声音的强弱和停连重音的运用是一个配音员应该具有的业务能力。当配音员做到声音和情感的统一时,节目自然也就达到流畅的播放效果。对于纪实短片的配音,作为节目的配音员不仅仅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还要有灵活运用有声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并且还需对审美价值和文化素养等各个方面有独到的见解,这样配音员才能具有得心应手的处理不同类型的短片需求和观众需求的能力。
比如在配音员因为审美价值和文化素养出现问题时,对解说词的理解就会出现偏差,配音时就容易分不清主次,出现在配音时把段落粘连在一起,导致观众在观看时无法准确理解作品传达的内容的问题。
除了段与段的节奏,还有停连、重音也是配音时把控节奏的关键,比如说每期节目的最后都会介绍城市的性格。如上海是“精致、精细、精明”、武汉是“火辣、火爆、更有韧性”。如果配音员在此处将这些描述城市的词汇,无停连无重音的简单带过,那么整个节目看起来就会没有结束感,观众观看时也会感觉这个节目是不完整的。
而所谓声画和谐就是配音者,通过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对有声语言内外部表达技巧的运用,使有声语言和短片画面更加契合,更加符合受众的接受口味,从而达到巧夺天工的观看效果[13]。
3 《城本味》创作过程
3.1配音创作流程
纪实短片配音是一个配音员将解说词用声音进行演绎的过程,是将文字变成有声语言的再创作。配音作为联系画面和声音的纽带,能够以更直观、生动的方式让观众理解作品内容,所以配音在一部纪实短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配音员在配音前首先要进行备稿,即了解和把握城市的气质、人文历史、和节目的粗剪画面等。这样才能准确的表达好每个城市的性格特点,对作品进行准确定位,从而用声音配合节目画面把对一个城市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
作为该节目的配音员,在进行《城本味》节目的配音创作时会经过以下流程:以第一期上海期节目为例,在拿到解说词以后首先要对解说词进行分析,对于解说词中不了解的人文历史,进行相关资料的搜索,弄清解说词所要表达的基本内容。
其次要根据城市的性格特点找到合适的音乐,结合音乐进行配音预创作并进行预创作测试,然后根据测试结果进行相应调整。比如上海期节目在进行配音创作测试后,发现配音效果并没有达到团队预期播出标准,团队就在第一时间调整了方案,做出了将第一段解说词改为了上海方言版等的调整。此时作为配音员就要根据所调整的方案进行再度创作,学习上海话发音吐字等。当再度创作后经过测试后,会将配音导入到节目的后期工程文件中如图3.1所示。
图3.1节目的后期工程文件
导入到工程文件进行后期创作时,要将配音和背景音乐、音效、画面剪辑到一起,此时配音员就要根据后期创作的内容,进行相应的配合和调整,最终形成完成的配音内容。
配音在《城本味》纪实短片节目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纪实短片节目的创作中,配音是为节目内容服务的,配音员应该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坚持练习不断提升专业水平。在《城本味》节目中配音员要准确的把握当期所述城市性格,使节目的画面与配音自然融合,达到声画和谐。还要充分运用新媒体平台的表达视角,结合后期创作,才能做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节目作品[14]。
3.2 问题及解决方案
节目在创作过程中必然不会一帆风顺,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在《城本味》节目的创作过程中作为节目的配音员和创作人员,我遇到最棘手的问题就是如何使节目创作达到新媒体受众的观看要求,让纪实短片具有娱乐性。
对于该问题经过团队讨论后我们决定在配音上下功夫,因为配音作为连接观众和画面的桥梁,让配音具有趣味性是能让节目具有娱乐性最直接的方式。
第一步我们在解说词上做了突破,节目的解说词不同于以往纪实短片中宏大的解说词风格,以前两期节目解说词为例,第一期解说词添加了“隔壁老王”、“小鲜肉”、第二期节目添加了“元气满满”、“没有什么是一碗热干面解决不了的”等网络流行用语拉近与观众的距离。
第二步在配音的环境音和背景音乐上做了改变。配音时合适的音乐可以更好帮助配音员调动情感。以上海为主题的第一期节目为例,结合上海解说词中第二段关于历史描写部分,所选用的背景音乐都是《夜上海》、《欢沁》、《现代摩登》等非常具有上海气息的背景音乐如图3.2所示。
图3.2具有上海气息的背景音乐
《城本味》节目每期节目结尾都会配有下期节目的预告,以第二期节目为例,第二期所讲述的城市是武汉。武汉因为地理气候和码头文化影响,是一个豪气爽朗的城市,武汉的性格、气质与第一期上海那种现代大都市的城市相比,武汉就是一个充满江湖气概的城市,关于武汉期节目结尾预告如图3.3所示。
图3.3关于武汉期结尾预告
武汉这期节目多采用的是《如意令》、《吴钩行》这种充满武侠气息的中国风纯音乐作为节目的背景音乐,所以配音时第二期节目的配音情感必然不同于上海,观众在观看时也会更有新鲜感。
有品质的有声语言,能够引起观众思考,让观众产生共鸣,在配音情感的处理上,要让观众的知识诉求和情感诉求在《城本味》节目所营造的意境中达到和谐统一。所以找到符合节目的音乐的同时,做到有声语言表达和背景音乐的和谐共处,也可以让配音更具娱乐性。
由此可见,一档新媒体节目要想做到具有娱乐性,配音员在配音前不仅要做好充足的功课,还要在配音时还要把握好有声语言表达的内部技巧,配合好节目的各个方面。
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创作一部在新媒体背景下播出的纪实短片,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创作《城本味》纪实短片的过程中,很多内容都需要创作者设计,而配音是纪实短片中极为关键的一环[15]。配音稿的完成需要创作人员和策划者、后期创作者通力合作才能达到与节目画面完美衔接的效果,在配音的过程中更是需要配音员投入对作品的情感和城市的理解。
配音所表现出来的是配音员对于作品的理解,通过这一种手段使得观众有强烈的代入感,仿佛置身其中。配音在纪实短片中是连接声音和画面的纽带[16]。不同类型的短片对于配音员有着不同的要求,作为配音员除了要掌握一定的配音技巧,还要具备一定的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准确的把握好配音的情感基调和情感输出。
纪实短片的配音不同于其它形式配音,配音员一定要把握好技巧和情感才能将短片所要传达的信息传达清楚,才能起到辅助画面的信息传达,并和画面达到统一的作用。
《城本味》节目作为一个在新媒体平台播出的周播节目,作为创作者不仅要做到把握好配音的情感,更重要的是达到声画和谐。而且要结合新媒体的特点,在配音上不可一成不变,要注重节目的娱乐性[17]。所以这要求配音员一定要提前做好功课,提前丰富对于当期节目所讲述城市的了解。勤于和团队沟通,弄清楚其他创作者的创作理念,并结合剪辑进行配音。
而且纪实短片的配音不仅仅是单纯的叙述某件事,更多的是创作者通过与创作者思想上的碰撞,情感的表达,对作品的理解,带领观众了解城市文化,探寻纪实短片作品内涵[18]。
在创作《城本味》节目后,我发现一个节目的成功,绝不仅仅在于画面或者声音。声音和画面是构成节目的两个主要因素,但想要达到声画和谐,仅有画面和配音肯定是不够的。一个完整的节目还需要有流畅精准的剪辑和让观众感到舒服的节奏[19]。
想要一个创作一个好的节目,就要了解观众的心里,走一遍观众流程。如果自己是这个节目的观众,自然希望看到一档有趣、有价值、流畅的节目。所以要想抓住观众的心,节节奏的把控这时候就尤为重要。因为把控好节目节奏,让观众清晰的看懂节目层次,在观看时流畅的看到结尾,是新媒体时代尤为关键的[20]。新媒体平台一般的算法,都是根据点赞、评论、转发、完播率来进行推送的,把控好节目节奏就是达成高完播率的重中之重。
所以当节目达到画面精良,配音基调、情感准确,声画和谐节奏流畅的时候,这个节目必然会是一个好的节目。因此纪实短片节目的配音情感、技巧、声画和谐、节奏必然是衡量一个节目的重要要素,也是未来纪实短片创作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 王明军,阎亮. 影视配音艺术[M]. 第2版. 北京: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5.2:1-4
[2] 康辉. 平均分[M]. 湖北: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9.11:10-40
[3] 王菊芳. BBC之道[M].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3.8:2-10
[4] 黄本仁,杨鹏. 大连老字号[M]. 大连: 大连出版社, 2013.4:1-10
[5]吴泽华.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配音技巧[J]. 北京: 中国传媒科技,2013(10) :86-87
[6] 雷洪. 浅谈人文类专题片配音的情感创作[J]. 江西: 声屏世界, 2019,12:53-60
[7] 李元红. 浅析电视节目、影视片配音技巧及方法[J]. 陕西: 新丝路, 2018,16(22) :142-143
[8] 胡林杰. 我国配音艺术的发展现状与特点[J]. 昆明: 云南艺术学院,2014,4:93-97
[9] 孙悦斌. 声音者:孙悦斌配音理论及实践技巧[M]. 北京: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6.7:85-91
[10] 高盼. 影视配音中的情感研究[J]. 开封: 河南大学,2013,8:138-145
[11] 李国亮. 电视专题纪录片配音技巧把控[J]. 合肥: 安徽广播电视台, 2013,9(10) :211-212
[12] 李世敏. 有声语言的艺术魅力[J]. 开封: 河南大学,2014,7:153-160
[13] 高珊. 影视配音艺术[M]. 北京: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6.7:80-92
[14] 张政法. 有声语言大众传播的生命活力[M]. 北京: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6.9:1-15
[15] 陈玉东. 传媒有声语言实验研究[M]. 北京: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6.11:1-9
[16] 顾聪. 浅析电视栏目配音技巧[J]. 合肥: 安徽广播职业技术学校, 2012,23(5) :493-498
[17] 王永丽. 浅析电视专题片配音[J]. 四川: 西部广播电视, 2017, 11:108-111.
[18] 肖冬杰. 视频编辑与后期制作[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10:152-160
[19] 杨勇勇. 电视散文配音的语言技巧运用[J]. 哈尔滨: 哈尔滨师范大学,2017,08:176-179
[20] 李昂. 电视人物纪录片配音研究[J]. 开封: 河南大学,2016,06:123-126
致谢
毕业设计说明书写到此处,意味着我大学四年的生活即将落幕。这四年的学习生涯点点滴滴,此刻都在我的脑中一幕幕回放着。这四年在绿岛寻得几位贵友,觅得数位良师,我万分感恩,在此要向养育我的父母、教导过我的恩师、帮助过我的好友一一道一句感谢。
一谢父母,感谢我的父母二十多年来对我的爱与付出,感谢你们不辞辛苦供养我读书学习,陪伴我健康快乐的长大。养育之恩无以回报,只能这辈子粘在你们身边,陪你们终老,求得下辈子互换身份,向你们护我一样护你们喜乐平安。
二谢恩师,感谢我的指导教师,从开题到毕业说明书完成期间,一直细心指导。感恩您的尽职尽责,即使在深夜、周末也会不厌其烦的解答我的问题。此外还要感谢大学期间所教授过我的每一位老师,感谢各位老师四年的教导,没有各位老师的倾囊相授,就不会有我最后做出的作品。
三谢贵友,感谢你们的四年陪伴,感谢你们接受并包容我的所有不美好。幸得你们在我前行道路上的鼓励与支持,再很多不那么顺利的时候,顺利坚持到最后。
四谢绿岛,感谢与你的相遇,让我在最美好的年纪里留下与你的记忆。感谢在绿岛遇见的所有美好,我会妥善珍藏这一份份美好。
望踏出绿岛的蒋晓萍,能够不忘初心、坚持本心。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50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