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医学生进行情绪调控的调查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在新冠肺炎疫情大背景下,医学生正性与负性的情绪体验现状以及情绪调控的使用情况,并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如何保证医学生的健康心理状态提供理论基础以及帮助医学生掌握科学的情绪调控方法,提高自己的情绪调控能力。方法:对广东省某三甲医院110名本科医学生进行疫情期间一般情况调查、正性与负性情绪量表以及ERQ情绪调控的调查问卷,并进行统计学研究分析。结果:居住地、轮值科室、媒体暴露时长以及有无计划对情绪体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运用认知重评情绪调节策略应对应激事件时,可以使医学生有更多的正性情绪体验和更少的负性情绪体验(P<0.05);而面对应激事件,例如此次新冠状病毒肺炎,表达抑制情绪调节策略对医学生的情绪调节作用不大(P>0.05)。

[关键词] 新冠肺炎;医护人员;情绪调控;正性与负性情绪体验

2019年12月起,我国湖北省武汉市报道多例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新型冠状病病毒肺炎[1](以下简称新冠肺炎,COVID-19),由于恰逢传统春节假期,人员流动密集,疫情发生初,确诊、死亡人数不断增加,封城、隔离等“非常手段”裹挟着焦虑、恐惧的心理压力席卷而来,出于对疫情严峻挑战和对自身健康的担忧, 加上当今媒体传播的特点,如果任其蔓延,难免会形成更为广泛的负面情绪[2],现如今,作为刚从事医护工作的医学生因为疫情暂停实习,复学遥遥无期,“医护行业”面临的职业压力又较其他职业高[3],因此可见,在疫情期间,保持正性情绪体验,科学运用情绪调控能力,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也是疫情防控心理战的重要防盾。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学生的情绪调控水平的高低对于其提高工作质量、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都具有相关性,正确认识情绪到变化,管理好情绪调控,是赢得疫情防控心理战的重要保障[4],是为了避免因为疫情结束后,重新返回实习工作岗位,可能会携带不良情绪进行实习工作,这不管对自身的心理健康,还是对科室的工作都会受到影响。应该发挥情绪的主动调控在健康行为形成中的作用[5],本研究将强化其对情绪的自我认识、自我控制,从而保证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为临床工作研究有效情绪调节策略提供参考,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如何调控医学生的不良情绪、提高心理健康素质提供理论基础[6]。

2对象与方法

2.1调查对象

2020年1月在广东三甲医院进行实习的110名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8人(25.4%)女82人(74.5%),年龄均在19~24岁。研究对象均知情同意,并表示自愿参加本研究。

2.2调查内容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相关资料及其文献,自制问卷(问卷采用中文版ERQ情绪调控量表[7]和Watson等于1988年编制的正性负性情绪自评量表[8]改良自制问卷)该调查问卷分29个条目构成,共2项内容,第一部分为调查对象的一般信息,如性别、年龄、居住身份、是否为独生子女、情绪体验状况、媒体暴露时长、疫情期间基本情况等;第二部分为ERQ情绪调控量表,分为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两个维度[9],其中,认知重评维度由6个条目构成,表达抑制维度由4个条目构成,量表为5点计分,同意计5分,比较同意计4分,一般计3分,比较不同意计2分,不同意计1分,得分越高,表明更倾向于使用此种情绪调节策略,本研究中该问卷Cronbach′α系数为0.656。

2.3资料收集

以网络形式不记名方式发放问卷,向研究对象讲解本次调查的目的和意义,共回收问卷120份,过滤无效问卷10份,有效回收率91.6%。

2.4统计学处理

所有问卷统计数据均采用SPSS19.0统计处理软件进行相关性数据分析,以百分比,均数、标准差等描述方法更加客观概括医学生目前一般资料,正性和负性的情绪体验,以及关注医学生在疫情期间如何进行情绪调控,在认知重评维度和表达抑制维度上进行统计描述,卡方检验及Pearson 相关分析,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3调查结果

在这110名本科医学生中,1月份轮值的科室中,有11名(11.8%)同学轮科急诊,7名(6.3%)同学轮科各重症医学科,4名同学(3.6%)轮值检验科,53名(48%)同学轮值内科,其中9名(8.1%)同学在呼吸内科轮值,24名(21.8%)同学轮值外科,而其中有18名(16.3%)同学表示从来不担心假期后,会将医院病毒待会居家的环境中,26名(23.6%)同学表示,大多数时候会担心将医院的病毒带回居家的环境中,8位(7.2%)同学表示,非常担心将医院病毒带回居家环境中,53名(48.1%)同学表示一点点担心将医院病毒带回居家环境中,

在每日关注新冠肺炎疫情新闻时长的问题上,23名(20.9%)同学表示每日关注肺炎疫情在4小时以上,81名(73.6%)同学表示每日关注新冠肺炎疫情在4小时以内,而在影响心理状态的变化主要原因问题上,34名(30.9%)同学担心疫情能否及时结束,28名(25.4%)同学担心自身实习/工作会不会受影响,25名(22.7%)同学担心口罩、消毒等防护物资短缺,15名(13.6%)同学担心担心自身以及家人朋友感染,6名(5.4%)同学表示更担心因为疫情原因,生活不便利,时间规划安排问题上,有30名(27.2%)同学表示自己有计划,但没有实施,47名(42.7%)同学表示有计划,且实施了一部分,仅6名(5.4%)同学表示每天都安排得满满的,25名(22.7%)同学表示没有计划。

在ERQ情绪调控量表中,85名(77.2%)同学在认知重评运用中表现良好,65名(59%)同学在表达抑制方面运用良好。

表一 医学生的基本情况与其情绪状况的关系(n=110)人

基本情况 正性情绪 负性情绪 P X2
性别 男(n=28) 15 13 0.111 11.482
女(n=82) 62 20 0.025 16.236
居住地 广东省内(n=86) 66 22 0.09 49.143
广东省外(n=24) 10 14
一月份轮值科室 急诊(n=11) 7 4 0.03 21.732
ICU(n=7) 5 3
检验科(n=4) 4 2
内科(n=53) 39 14
外科(n=24) 15 9
媒体暴露

时长

4小时以内(n=81)50270.01338.231
4小时以上(n=29)1811
疫情认知情况非常了解(n=22)12100.00432,982
比较了解(n=34)2212
一般了解(n=39)1821
比较不了解(n=15)105
非常不了解(n=0)00

续表一 医学生的基本情况与其情绪状况的关系(n=110)人

基本情况 正性情绪 负性情绪 P X2
疫情后,个人去处 居家(n=95) 73 22 0.013 38.094
医院就近隔离(n=15) 8 7
时间规划 没有计划(n=25) 18 7 0.014 26.909
有计划,

没实施(n=32)

1715
有计划,

实施了一部(n=47)

3215
有计划,

安排得满满的(n=6)

42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性别、居住地与医学生情绪现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医学生不在一月份不同轮值的科室,不同在媒体暴露时长[10]、疫情后,个人去处、对疫情的认知情况以及对时间的计划上对正性和负性的情绪现状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在急诊、ICU以及检验科对自身情绪呈正相关,而每日对新冠肺炎的关注时间超过4小时对自身情绪呈正相关,以及在时间计划上,没有计划和有计划但没有实施对自身情绪体验构成比存在差异。

表二 医学生基本情况与情绪调控的关系(n=110)人

基本情况 认知重评 表达抑制 P X2
性别 男(n=28) 18 10 0.51 22.261
女(n=82) 59 23
居住地 广东省内(n=86) 49 37 0.011 29.433
广东省外(n=24) 11 13
一月份轮值科室 急诊(n=11) 7 4 0.02 23.443
ICU(n=7) 4 3
检验科(n=4) 2 1
内科(n=53) 35 18
外科(n=24) 14 10
媒体暴露时长 4小时以内(n=81) 48 33 0.004 33.231
4小时以上(n=23) 14 9
续表二医学生基本情况与情绪调控的关系(n=110)人
基本情况 认知重评 表达抑制 P X2
疫情后

个人去处

居家(n=95)52330.00639.222
医院就近隔离(n=15)69
计划规划没有计划(n=25)15100.00245.198
有计划,

没实施(n=30)

1317
有计划,

实施了一部分(n=47)

3116
有计划,

安排得满满的(n=6)

42

表二显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性别与不同居住轮值的科室对于情绪调控上无明显差异(P<0.05),媒体暴露时长、疫情后,个人去处以及有无计划安排在情绪调控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轮值急诊和ICU的同学在运用表达抑制方面呈明显倾向性性,每日关注新冠肺炎相关信息时长>4h在认知重评上明显倾向性,有无计划安排,并且是否实施这一问题在运用表达抑制情绪调控有明显倾向性。

表三医学生的情绪状况与其情绪调控能力的关系

项目 认知重评 表达抑制
R P R P
正性情绪 0.212 0.002 0.011 0.01
负性情绪 0.172 0.004 0.092 0.234

表3显示,运用认知重评情绪调节策略与医学生体验到的正性情绪呈正相关(P<0.05,与医学生体验到的负性情绪呈负相关(P<0.05);而运用表达抑制情绪调节策略与医学生体验到的正性情绪呈正相关(P<0.05),与其负性情绪均不相关(P>0.05)。说明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拥有正性情绪的学生,在运用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维度上进行情绪调控的作用良好,而在拥有负性情绪的学生,表达抑制情绪调节测量对医学生的情绪调节作用不明显。

4讨论与措施

4.1医学生情绪调控的影响因素分析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男女性别在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类应激事件时,表达出来的情绪体验和情绪调控方面没有明显的差距,而因为其一月份在科室轮值的科室不同,可能对于疫情期间放假在家的医学生有较大影响,其中以在急诊的同学认为自身的负性情绪体验较多,其次是内科和重症医学科,“居家隔离和医院就近隔离”、“每日暴露媒体时间”“对疫情的认知情况”以及“时间规划”对于医学生情绪表达和情绪调控有显著影响,而负性情绪的医学生主要的顾虑和焦虑来源是担心“疫情结束遥遥无期”“口罩、消毒液等防护物资短缺”等疫情问题,其次才是“被迫延期实习/工作”,“担心自己和家人朋友感染”“论文能否按时完成”等这些自身情况问题。

本研究发现,使用认知重评情绪调节策略的学生,能更好体验到情绪的波动,不管对于情绪的正性和负性力量都是非常积极有效的调解,而使用表达抑制调节策略的学生,对于正性情绪的调节还是有显著影响的,而对负性情绪的调节作用不佳,医学生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一个重大特点就是需要有强大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等,所以成功的情绪调节对于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4.2合理运用认知策略

一个突发应激事件的出现,并不一定会引起个体的负性情绪体验,也有可能产生正性的情绪,而情绪的产生是由于对刺激情境或对事物的评价,因此个体对突发应激事件的认知才是导致情绪的直接原因,X临床心理学家艾利斯[11]提出的ABC理论中:,A指的是诱发事件 (Activating events);B是指个体的信念(Beliefs),即个体对诱发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等一系列的认知过程;C是指结果(Consequences),是个体在B和C作用下产生的情绪反应,不仅解释了自身情绪产生的原因,而且阐述了应如何对情绪进行调控,首先该事物已经发生了,我们不能去改变它,所以只能去接纳,掌握新冠肺炎防治知识,把未知变为可控,是运用认知观念的前提和行之有效的方法,其次,采用批判的看待事物的过程,正确识别自身情绪变化,主动进行沟通和交流,就会减少负性情绪对个体的危害,缓解负性情绪对自己心理健康水平造成的威胁,进而增加自己的生活满意度,为其进行合理控制和管理情绪奠定基础。

4.3正视负性情绪

本研究显示,忽视情绪的变化,却不能减少内在的负性情绪体验,甚至还会引起更大的心理压力,因此不应该逃避情绪的问题,应该正视情绪的波动,同时运用网络课程和线上培训指导学生学习新冠肺炎知识,促进正性情绪的培养和良性调控,不可否认的是,正性的情绪并非越多越好,在追求积极正能量的同时,不能否认及完全排除负性情绪,应发挥主观能动性,重新对事件进行理性的换位思考,并集中注意力在解决问题上,必要时可以将该方法与角色扮演结合起来,例如疫情结束后,当医学生重新回到临床工作,一线教师可以将疫情发生发展经过以及经典的案例[12]结合FBL联合情景模拟教学[13]充分反馈并授予学生,提高学生对事物的认知,减轻心理压力,以便于遇到类似的突发应激情况,可以意识到适当运用积极的认知策略,不仅快速进入高效的工作状态,而且还保障科室的工作效率。

4.4科学积极的情绪调控

面对新冠肺炎这类突发应激事件,运用认知重评情绪调节策略能使医学生们以一种更加积极的方式去理解那些令人产生负性情绪的事情和事物,正是因为对突发应激事件进行充分的了解以及合理化解释,这样减少对“未知”的焦虑,降低了消极情绪的积累和负性情绪的体验和表达[14]。本研究发现表达抑制情绪调节策略对医学生的情绪调节作用不大(p<0.05),,正性情绪的学生通过自我抑制能力,抑制正在发生或者将要发生的情绪表达方式[15],可能会有反作用,而负性情绪的学生通过表达抑制的情绪调控策略,却不能减少其负性情绪的增长,总之,不论是正性还是负性情绪,面对应激事件或遇到困难的前期阶段,认知重评是一种更为科学和积极的情绪调节策略[17],相对于表达抑制,倾向于运用认知重评情绪调节策略的医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正性情绪体验和更少的负性情绪体验,对自身情绪表达和应对上,有更多的优势,有研究表示[18]表明认知重评策略对人类的心理刚需上,例如人际关系、生活满意度、生命意义感等都有很好多重中介作用。

4.5适当减少媒体暴露时长

出于对自身健康和社会环境的担忧,在高强度的媒体暴露时长中获得的信息可信程度不一,鱼龙混杂,媒体暴露途径包括但不限于抖音、微信群、微博、电视等新兴媒体,短时间内难以分辨新闻舆论等风波的真实可靠性媒体暴露情况由问题“过去一个月中您每天关注“冠肺炎相关信息的平均时间大概多久?”得出,有科学研究显示,每日接受新冠肺炎新闻不应超过4小时,高水平媒体暴露者在正性情绪体验上,比低水平媒体暴露者要面对更多的风险,,可能会起反作用,加重医学生的负性情绪的体验甚至导致焦虑等情绪负荷过大,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影响其后续工作生活,在疫情特殊时期,因此建议医学生们应接受XX权威渠道获取的正确信息,要把握好一个适当的频率,保持理性平和的心态对待疫情信息,利用专业知识过筛谣言,可以有效减少负性情绪的体验。

4.5合理规划时间

面对疫情,我们的学习和生活节奏被打乱,第一原因是因为疫情不知何时结束,第二原因是因为整日被疫情信息所包围,困扰我们的情绪,加上生活的不便利,使其陷入一种盲目状态,因此尽可能理规划时间,并付诸于行动,让生活规律起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例如预习科室的功课、培养兴趣爱好等,尽管有时不能实施,但一般情况下我们就会发现,在时间有计划安排后,情绪就会好起来。此外,还可以做放松冥想训练、瑜伽锻炼等体育活动。当自身情绪一段时间感到非常紧张、恐慌的时候,可以进行呼吸放松、肌肉放松训练、在紧张时应用,可以有效缓解负性情绪的体验,当自我调节失控,已经无法改善其负性情绪,并影响到日常作息的情况下,建议寻求专业帮助与指导提供社会支持,有效舒缓情绪体验差的问题,例如精神科医生,心理治疗师等专业人士的帮助。

5小结

新冠肺炎疫情报道至今,相对于在一线的临床工作者[18]来说,医学生们面对的情绪负荷压力已经相对较小,但由于职业和舆论的压力,带来的情绪影响和心理压力会对其身心造成创伤程度,如果处理不及时或不恰当,可能会造成永久性心理黑暗面,因此面对可能会发生的心理应激状况,用合理的认知行为和科学积极的调控方式处理妥善,各科室的教育者们应加强医学生情绪调节方法指导,在原先教学方案的基础上,关注学生的健康素养和情绪调控能力,积极情绪对于个体的适应具有广泛的功能与意义,引导学生面对自己的情绪,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稳定的情绪[19],不仅能通过自己积极乐观的情绪感染患者,也能化负性情绪为正性力量,提高心理抗压能力,运用恰当的语言和正确的行为方式表达出来,选择科学积极的情绪调节策略,为其今后参加临床实习工作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20],并且报以积极饱满的情绪投入工作中,才能够处理好同事间人际关系,同时对身体健康具有促进作用,一方面能帮助患者产生乐观向上的情感,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学工作服务,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另一方面能够要想适应并胜任临床工作,非常有必要提高其调控信念水平。本研究研究对象有限,进一步研究应扩大样本量并优化问卷再次进行深挖其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1]赵序茅,李欣海,聂常虹.基于大数据回溯新冠肺炎的扩散趋势及中国对疫情的控制研究[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0,35(03):248-255.

[2]Effects of negative emotion and its correlated neural activity on secretory immunoglobulin A[J].中国科学通报:英文版,2008,53(12):1861-1870.

[3]程俊,张玉山,张丽影,卢少荣.医护人员职业压力与医患关系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0,5(35):240-242.

[4]徐丹.影响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及护理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30):334-335.

[5]安章英.新入职护理专科生护理专业自我概念与情绪调控信念的相关性分析[J].现代学,2019,47(04):427-430.

[6]安献丽,陈四光.情绪调控策略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关系的性别差异[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12):1798-1801.

[7]赵鑫,周仁来.情绪调节测量:工具、应用及问题[J].西北师大学报:社 会科学版,2014,51(5):119-123.

[8]张莉莉,关持循,狄官举,张林,郭蕾蕾.情绪调控信念量表在护理专业学生中的信效度检验[J].中华护理杂志,2016,51(11):1380-1384.

[9]雷文斌,陈兰萍.大学生情绪调控及ERQ的信效度[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06):80-83.

[10]王一,高俊岭,陈浩,毛一蒙,陈苏虹,戴俊明,郑频频,傅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公众媒体暴露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OL].复旦学报(医学版):1-6[2020-03-11].

[11]Dinker.Pai.Use of simulation for undergraduate medical educ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edical and Health Research,2018,5(1):3-6. DOI:10.4103/IJAMR.IJAMR_63_17.

[12]Simon H A. Motivational and emotional controls of cognition.[J]. Psychological review,1967,74(1).

[13]吕海侠,王渊,刘文彬,吕毅,颜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开展PBL教学活动的挑战与应对策略[J/OL].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1-8[2020-03-11].http://kns.cnki.net/kcms/detail/61.1507.G4.20200302.1247.002.html.

[14]闫瑞芹.高职护生情绪状况及其情绪调节策略调查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20,38(01):137-138.

[15]Prosen S,Vitulic HS.Strategies of emotion regulation in students-future human relations professionals[J].NewEducRev,2014,37(3):292-302

[16]韩蕊.手术室护士情绪调控信念和护理专业自我概念水平及相关性研究[J].首都食品与,2019,26(26):128.

[17]陈琴,王振宏.认知重评策略与生活满意度:情绪和心理韧性的多重中介效应.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4,22(2):306-310.

[18]北京协和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健康界.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各类人员心理防护使用手册[EB/OL].(2020-02-08)[2020-02-24].

[19]桑标,赛李阳,潘婷婷,刘影,张少华,马明伟.不同情绪刺激强度下的情绪调节策略选择.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8,26(1):52-55.

[20]Blair, K,S., Smith, B.W., Mitchell, D. G. V., Morton, M., Pessoa, V. L., Fridberg, D., et al. (2007). Modulation of emotion by cognition and cognition by emotion. Neruolmage, 35, 430-440.

致 谢

本研究及学位论文是在我的导师林莲老师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完成的。林莲老师不仅在学业上给我以精心指导,同时还在思想、生活上给我以无微不至的关怀,在此谨向林莲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我还要感谢在一起愉快的度过实习小组的同学们,正是由于你们的帮助和支持,我才能克服一个一个的困难和疑惑,直至本文的顺利完成。

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思绪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置身其间,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使我不仅接受了全新的思想观念,树立了宏伟的学术目标,领会了基本的思考方式,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最后我还要感谢培养我长大含辛茹苦的父母,谢谢你们!

8附录

附录A新冠肺炎疫情下,医学生情绪自我调控现状调查分析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情绪现状及其情绪调节现状,以便临床医学开展相关情感教育,缓解不良情绪对学生自身的影响,提高个体幸福感进而达到培养学生积极情绪、优化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目的,我们特开展本次问卷调查,希望能得到您的真实想法与宝贵意见。 谢谢您的合作!

以下为情绪调控量表,请认真阅读以下问题,根据自己的情况表明你同意或不同意的程度。在相应的数字上打"V"。1~5表示5个不 同的等级,数字越大表明你对此事的认可度越高 1不同意,2比较不同意,3一般,4比较同意,5同意,

1. 在疫情期间,我时常保持一个积极的情绪(乐观或开心) [单选题] *

○不同意
○比较不同意
○一般
○比较同意
○同意
2.我觉得作出决定是容易的; [单选题] *
○不同意
○比较不同意
○一般
○比较同意
○同意

3.平常感兴趣的事我仍然照样感兴趣。 [单选题] *

○不同意
○比较不同意
○一般
○比较同意
○同意

4.我的生活过得很有意思; [单选题] *

○不同意
○比较不同意
○一般
○比较同意
○同意

5. 在疫情期间,我是精力充沛的 [单选题] *

○不同意
○比较不同意
○一般
○比较同意
○同意

6. 在疫情期间,我时常有一些消极的情绪(如悲伤或愤怒)? [单选题] *

○不同意
○比较不同意
○一般
○比较同意
○同意

7. 在疫情期间,我是心神不宁的 [单选题] *

○不同意
○比较不同意
○一般
○比较同意
○同意

8.在疫情期间,我一阵时间想哭出来或觉得很难过; [单选题] *

○不同意
○比较不同意
○一般
○比较同意
○同意

9.我晚上睡眠不好; [单选题] *

○不同意
○比较不同意
○一般
○比较同意
○同意

10.我觉得不安而平静不下来; [单选题] *

○不同意
○比较不同意
○一般
○比较同意
○同意

11.当我想少感受一些消极的情绪(如悲伤或愤怒)时,我会改变自己思考问题的角度。 [单选题] *

○不同意
○比较不同意
○一般
○比较同意
○同意

12. 当我想感受一些积极的情绪(如快乐或高兴)时,我会改变自己思考问题的角度。 [单选题] *

○不同意
○比较不同意
○一般
○比较同意
○同意

13. 在面对新冠疫情新闻时,我会使自己以一种有助于保持平静的方式来考虑它。 [单选题] *

○不同意
○比较不同意
○一般
○比较同意
○同意

14.当我想多感受一些积极的情绪时,我会改变自己对事物的考虑方式。[单选题] *

○不同意
○比较不同意
○一般
○比较同意
○同意

15.当我想少感受一些消极的情绪时,我会改变自己对事物的考虑方式.[单选题] *

○不同意
○比较不同意
○一般
○比较同意
○同意

16.我不会表露自己的情绪。 [单选题] *

○不同意
○比较不同意
○一般
○比较同意
○同意

17. 我控制自己情绪的方式是不表达它们。 [单选题] *

○不同意
○比较不同意
○一般
○比较同意
○同意

18. 当感受到积极情绪时,我会很小心的不让它们表露出来。 [单选题] *

○不同意
○比较不同意
○一般
○比较同意
○同意

19. 当感受到消极的情绪时,我基本不会表现出来。 [单选题] *

○不同意
○比较不同意
○一般
○比较同意
○同意

20. 您的性别: [单选题] *

○男 ○女

21. 你现居住的身省份 [单选题] *

○广东
○湖北
○河南
○浙江
○湖南
○其他 _________________

22. 1月份时,你在哪些科室实习? [多选题]*

□急诊
□ICU
□呼吸内科
□检验科
□其他 _________________

23. 你最后上班到多少号? [单选题] *

○1月24日(除夕或者更前)
○1月25日(春节或更之后)

24. 下班后,是否担心将病毒传染给家里人或者朋友? [单选题] *

○从来不担心
○一点点担心
○大多数时候担心
○非常担心
25. 您是否了解COVID-19?[单选题] *

○非常了解
○比较了解
○一般了解
○比较不了解

○非常不了解

26.放假后,是否有回家过年? [单选题] *

○是的,回家
○没有回家过年,在宿舍
○其他 _________________

27. 你每天关注新冠状病毒肺炎消息多少小时? [单选题] *

○2小时及以下
○2-4小时
○4-6小时
○6小时甚至更久

28. 平时主要通过什么途径了解新冠状病毒肺炎的信息呢? [多选题]*

□医院培训及老师讲解
□宣传指南
□互联网媒体
□亲朋好友
□各大微信群
□其他 _________________*

29. 在疫情期间,你怎么安排自己的时间? [单选题] *

○没有计划,
○有计划,但是没有实施
○有计划,且实施了一部分
○每天都安排得满满的

30.在疫情期间,你最担心什么? [单选题] *

○疫情持续时间不断

○口罩、消毒液等防护物资短缺

○论文能不能按时完成?

○自身实习/工作受到影响
○考研/护考/会不会延迟?

○担心自己或家人朋友感染

○媒体、新闻的大量报道

○受疫情原因,生活不便利

○我一点都不担心
○其他 _________________

31. 在疫情下,你认为此次疫情对您的日常生活造成多大影响?[单选题] *

○影响非常不好
○影响较大
○影响一般
○影响较小
○没有影响
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医学生进行情绪调控的调查分析

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医学生进行情绪调控的调查分析

价格 ¥9.90 发布时间 2023年6月20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51142.html,

Like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3年6月20日
Next 2023年8月7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