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相声语言常见辞格的功能与特点三稿

相声作为一种以“致人发笑”为主要目的传统艺术形式,其中的“致笑因素”与相声语言修辞格的运用不可分割。纵观具有代表性的相声片段,相声语言中的辞格运用主要集中于夸张、比喻、仿拟、双关、别解、排比、反语七大类,修辞格的运用使得艺术表演者话语主旨突

  一、绪论

  修辞,即文辞或修饰文辞。“修”是修饰的意思,“辞”的本来意思是辩论的言词,后引申为一切的言词。[1]修辞本义就是修饰言论,也就是可以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利用多种语言手段以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的一种语言活动。[2]文本以及日常交流中修辞是为突出言语主旨服务,有时也会带有致笑和讽刺的效果,因此整体看来不仅内容滑稽荒诞,并且形式上也具有新颖奇特的特点。“相声是一种以语言为载体,辅以各种表演技巧的艺术形式,极具综艺性,属于喜剧的表演之一。”[3],其包袱的构成以及致笑目的的实现,除了传统曲艺一贯相通的固有特色外,还依赖于相声独特的艺术手段,而多数相声主要依赖修辞技巧达到致笑效果,可以说“修辞对于相声而言可谓比喻对于寓言”[4],修辞格的运用在相声语言中普遍至极,两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因此研究相声语言的辞格对于指导相声语言的整体发展以及其他艺术形式的复兴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目前有关相声语言中修辞研究还比较少,且这些研究也无法构成独立的理论体系。

  (一)研究现状

  1.相声语言常见辞格功能研究现状

  纵观目前的相关论文可以看出,对于相声语言辞格运用研究的代表性很强。第一,相声语言辞格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功能效果和情感表达两方面。
  第二,是专门以某位或者某几位相声大师的段子为例,分析其段子中的辞格运用对于表演者所要求达到的效果方面所起到的助推作用。较为有代表性的书目:《刘宝瑞表演单口相声选》、《侯耀文谈相声大师》、《裕德隆相声“张广泰还家”言语分析》、《刘德智与焦德海相声研究》《郭德纲相声禁忌语的研究》等。

  2.相声语言常见辞格功能研究存在的问题

  在搜集阅读相关文献和相关相声书籍的基础上,可以很明显的看出,研究者在剖析相声修辞格的运用对于表演者思想表达作用的方面较为宽泛和笼统,缺乏具体性,具体表现为:
  第一,相声语言辞格功能研究在一般性上有所欠缺。这些研究都还没有对相声语言中修辞格的使用对表演者的个性幽默表达所起到的助推作用进行科学规范、条理清晰的分类总结。其原因主要在于相声作为民间艺术一直以来难登大雅之堂,自然得不到学者的重视与研究,很难摆脱被冷落的下场。正是由于近几年的繁荣兴盛才逐步进入学者视野。
  第二,缺乏对相声语言辞格功能系统的分析与研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相声是部分艺人为养家糊口的目的而诞生的,表演场所也仅仅局限于集市,艺人出于谋生的目的性自然不会考虑将其艺术化、规模化,在这个背景下发展至今,对相声界学者的吸引力难免会大打折扣。
  (二)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1.研究目的

  目前的相声空前繁荣,但任何繁荣的背后也存在着陨落的危机,在此危机意识下只有对前人相声语言艺术加以剖析研究,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加以创新发展,这样才能使得语言修辞格的运用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故相声语言常见修辞格的研究目的具体表现为:
  第一,通过对传统相声中使用的较为幽默的话语加以研究,挖掘其语言运用的修辞所达到的功能和助推作用,加以整理说明,给予当代相声创作以参考、借鉴。
  第二,深入了解相声语言在修辞及语用方面的运用特点。相声的修辞运用是灵活多样的,诸如对夸张、比喻、双关、仿拟、别解、排比、反语等修辞格的运用,修辞格的运用可谓因人而异,同一修辞格在不同相声表演者中的使用方式可能截然不同,效果也天差地别,因此研究相声语言辞格运用可以透过相声搞笑语言的表象探究修辞和语用在相声表演者表达中所起到的内在作用。

  2.研究意义

  相声语言辞格的研究有助于拓展大众教育覆盖范围、改革教育方式,传递社会正能量。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传统相声语言缺乏以贴合民族性的语言词库的使用,相声语言中辞格运用仅仅出于商业目的而片面追求逗笑听众,语言和辞格的使用片面浅显,难以给予听众教育意义,而相声艺术的繁荣发展可以吸引大众深入了解、认识、理解进而欣赏相声,潜移默化的在欣赏中接受社会教育。

  二、相声语言夸张辞格的功能与特点

  “夸张,也称夸饰,是为达到某种表达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一种修辞方法。目的是使得表述内容给听众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5]相声中夸张的地位等同于寓言中比喻的地位,两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在相声表演中包袱的形成、效果的实现,都必须借助夸则来加以实现。

  (一)夸张辞格的功能

  1.突出本质,增强情感

  在相声语言中,最常见的就是相声表演者通过一系列夸张的表述,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鲜明地表达自我的某种情感,引起听众的共鸣。例如:
  [1]甲:父母有病,媳妇下岗,孩子等着交学费,全家六口人住着四平方米的房子,晚上都站着睡觉。
  乙:哇,这么惨!
  甲:不止这些,家里炉子旁边隔七个煤球,好几年了舍不得点。
  乙:也真够节俭的!
  甲:寒冬腊月,大雪纷飞,全家人穿一条棉裤叉。
  乙:哎呀!
  甲:怎么过冬啊,我媳妇到外边捡了点毛线头,拼好了,给我织了一条毛线的内裤!
  乙:霍!
  本段对话夸张明显且程度层层递进,对话开始铺垫家境清贫,先后以“四平方米的房子”“站着睡觉”等突出穷的程度,进而以“全家人穿一条棉裤叉”和“捡毛线头拼裤叉”夸张表现家境清贫的特点,表述过程包袱十足。
  2.引起想象和共鸣
  “相声表演者通过运用抽象乃至夸张变形的方法,使得事物的固有特征脱离实际,表述出不寻常的特征,从而激发听众丰富的想象和共鸣。”[6]例如:
  [2]岳:他其实是个有钱的人。
  孙:哎呀,说这干嘛!
  岳:家大业大的,还有辆汽车。
  孙:嗯,有车。
  岳:值得提的就是他那辆车,
  孙:嗯,车好。
  岳:九手奥拓。
  孙:这车真够可以的!
  (岳云鹏、孙越《车在囧途》)
  岳云鹏先是铺垫孙越家中不差钱,然后再顺理成章的引出汽车,这时在观众心中会顺着作者预设的背景走,加以想象,认为是一辆豪车,而岳云鹏则出其不意的说出九手奥拓,故意言过其实,当然观众都明白这是不存在的,在打破惯性思维情况下再违背常理,进而达到了捧腹大笑的效果。通过引导听众在合乎情理的想象中突然又出乎意料,这就达到了运用夸张所带来的讽刺现实但又包袱十足的效果。

  (二)夸张辞格的特点

  以客观现实为基础
  相声语言的夸张表述中,相声表演者主要是依托现实经历与客观情景,进而发挥丰富的想象力,使得事物的本质特征脱离客观现实,从而构成包袱。
  [3]郭:县长啊,这人是真厉害!
  于:为什么啊?
  郭:脾气太大,这么说吧!大的离谱,别说你没见过,估计他的事迹你听都没听过。
  于:偶?
  郭:形象着点,他说今天羊要吃完坡上的草,如果天黑了羊没吃完,自己就爬到坡上去吃。
  于:啊?
  (郭德纲、于谦《怯洗澡》)
  两人对话旨在通过具体例子表达县长脾气之大,“羊吃坡上的草”,这个说法合情合理,因为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着,而为了照应县长的大脾气,表演者有意识地进行放大,说出了“羊吃不完自己就爬到坡上去吃”,夸张的表述打破常规思路,从而更加照应话语主题,突出表现县长脾气之大,更是增加了笑料,但细细想来,县长的夸张行为也正好合情合理的照应了他的大脾气,因此整体看来在合乎情理中又打破常理地夸大其实,这是其可圈可点之处。

  三、相声语言比喻辞格的功能与特点

论相声语言常见辞格的功能与特点三稿
  “比喻也叫譬喻、打比方,是指借一事物来说明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法。一般有本体、喻体和比喻词构成。”[7]一般认为比喻是使得语言形象化的一切重要手段。[8]比喻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分为不同的类型,其中最为常见的分类是按照构成要素的隐现状态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一)比喻辞格的功能

  1.突出特色,明确主旨

  “相声语言多用比喻突出表达主旨,使得意义表现鲜明,在说教中顺带着刻意夸大其相似性”[9],构成脱离事实的不恰当比喻,以此增强喜剧效果。例如:
  [4]郭:这个人实在太好了,每个人都想和他交朋友,优点数不胜数!
  于:过奖了。
  郭:这是说真的,要是没有这些优点,你指定怕开水烫。
  于:啊!我是那死猪啊!
  郭:不许过度崇拜,夸奖自己!
  于:这是崇拜夸奖啊?
  (郭德纲、于谦《红事会》)
  在郭德纲的描述中听众会自然而然的联想到“死猪不怕开水烫”的俗语,从而意识到将于谦暗喻为了猪,然而此处的人和动物之间本无相似性可言,此处强加相似性形成不合理比喻,进而达到搞笑效果。此外,猪和美化本不搭边,郭德纲却提到“不许用死猪来夸奖自己”,形成贬义色彩和褒义色彩的对比,在比喻基础上同时运用对比的手法,虽然笑点十足,但也使得于谦的谦虚品德淋漓尽致的在不恰当比喻中更加突出显现。

  2.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10]

  [5]岳:朋友们,有句俗语说得好,叫———干一行就爱一行。
  孙:对,就是干一行方方面面的知识都得研究和知道。
  岳:俗话还说了,要给观众一滴水,你就要有一盆水,朋友们,这得是一桶啊。孙:去去去。
  岳:那得是两桶水,加量不加价。
  (岳云鹏、孙越《骗子电话》)
  此段中岳云鹏通过“干一行爱一行”来比喻相声演员需要多学习,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储备起来以便舞台需要,从本体和喻体看来,恰当的使用了比喻的手法,可以把抽象的无法言语的知识具体化,以水作为喻体从而变得生动具体。但同时为了突出孙越的体格和肚子大,以“一桶水”来做比喻,相似点突出且贴切,也同时把口头抽象的“大”变得可触可感,但明显是不恰当的比喻,追求反差效果,构成不协调,从而形成笑料和包袱。

  (二)比喻辞格的特点

  “同中有异”
  “比喻等同于‘打比方’”[11],它的使用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则是两者必须“相似”,有共同的特征是使用比喻前提。二则是“不同”,共通当中存在差异才是比喻存在的必要条件,否则比喻不能成立。
  [6]郭:啊对,你别吵吵啊!闹什么啊?
  于:咱俩得事先把里边角色分好。
  郭:有事就说事!别张着那大嘴,我从小就害怕尿罐子。
  于:一边去,咱可不带攻击人的啊。
  (郭德纲、于谦《黄鹤楼》)
  此片段很明显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张着的大嘴”比作“尿罐子”,本体和喻体共同特征在于其都具有口大且味臭的特点,而差异性在于前者为人的咀嚼和进食器官,后者为日常的生活器物,不同中带有相似性,以此做比喻,突出嘴巴张的大且具有口臭,散发臭味的特点,以过分夸大的比喻将相似性夸张化,进而形成戏谑效果。

  四、相声语言仿拟辞格的功能与特点

  “仿拟是按照已有的语言表达形式,临时造出新的语言形式的一种辞格。仿拟所模仿的一般为固定词语或短语,也可以扩大到句子、段落、篇章,甚至语体、风格。根据仿照的对象,仿拟可分为仿词、仿句、仿篇、仿体和仿调。”[12]一句话概括,仿拟就是依据现有格式进而进行临时创新,是新旧的结合。

  (一)仿拟辞格的功能

  1.揭示事物关系,增强语言概括力

  因为仿拟词的出现是以本体词为基础的,在本体和仿体的对比中便会形成较大差异,甚至说具有天壤之别,但是由于模仿的存在,两者之间不可避免的存在或多或少的相似性,在这种同中有异的关系中也便增强了话语概括力,揭示出了事物之间的关系,例如:
  [7]郭:他的父亲精通各种武艺,比如上天、遁地、金钟罩铁裤衩。
  于:什么啊?这都是。
  郭:跟你也说不明白,反正就是经常练。
  于:您慢着点吧,别伤着。那是“金钟罩铁布衫”。
  [8]郭:我平时习惯和有大成就的优秀人士切磋,比如音乐家、物理学家、文学家等,叫作啥来着?那个“近你者臭,近你者骚”吧?
  于:什么啊?乱说。
  郭:应该有两句话吧?
  于:啥呀?可别瞎说了,那个是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郭:嗯,这样改也好。
  (郭德纲、于谦《我要读书》)
  这两个片段典型的运用了仿拟手法中的仿句用法,出人意料的把“金钟罩铁布衫”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仿拟成“金钟罩铁裤衩”以及“近你者臭,近你者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涉及到禁忌语的使用,但却由于本体和仿体之间的巨大差异性,在语境对比情况下显示出强烈的格调反差,也概括性的突出了于谦父亲的好武以及有大成就的优秀人士对于周边人的影响和熏陶,标新立异的造成搞笑效果。

  2.加强讽刺意味

  仿拟由于多采用短小押韵、读来朗朗上口的句子加以临时创新,因此在表达个人憎恶的感情时,由于语言明快犀利的固有优势,在富有幽默感的同时,也便加强了讽刺意味。
  [9]甲:上个月他在大巴车上捡了一个包,在没人看到的情况下二话不说、不假思索的交给了司机,多么值得学习的品质!
  乙:真不算事,谁都会这么做。
  甲:啥意思?
  乙:没钱。
  甲:你给人家打开了啊?
  乙:对啊,里边五条毛巾!
  甲:这对嘛,拾到毛巾不私自昧着,确实是“拾巾不昧”!
  (冯巩《真假英雄》)
  此处确切的说属于仿拟中的音仿,众所周知,片段对话中“拾巾不昧”是由“拾金不昧”临时仿拟而来,一字之差,让听众捧腹大笑的同时也讽刺了名不副实的英雄之举,揭示了社会现象,在令听众啼笑皆非的同时也达到了教育意义,可谓一举两得。

  (二)仿拟辞格的特点

  仿拟词和被仿拟词同时出现
  为方便表达和理解,一般情况下仿效的词、语、句和被仿效的词、语、句大都在上下片段中同时出现,如果没有同时出现,那便是人们耳熟能详不影响理解的词、语、句,以“旧瓶子装新酒”[13]的形式追求新颖,达到搞笑效果。例如:
  [10]郭:我这些年哪里都去过,就是没去过比基尼乐园,我得好好看看?
  于:别看了,那地方管的紧。
  郭:我买票。
  于:哪儿有票,迪士尼乐园。
  郭:是翻译过来的吗?
  于:没翻译,你那是三点式,和这个不一样。
  (郭德纲、于谦《我要模仿》)
  在此片段中“比基尼”则是由“迪士尼”中的语素仿拟而得的具有一定临时创新且用于特定语境下的词语,由于“比基尼”的单独出现过于突兀,会影响听众的理解,故仿拟词和被仿拟词同时出现,在两词的反差对比中则使得包袱显得更为突出。

  五、相声语言双关辞格的功能与特点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或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两种意思,言在此而意在彼,这一种修辞手法叫做双关。”[14]一般情况下双关能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语意双关,指利用词语意义上具备的既适用于甲,又适用于乙的条件构成的双关;一类是语音双关,指利用词语音同或音近的条件构成的双关,这类双关在古汉语中运用相当普遍。[15]

  (一)双关辞格的功能

  1.语言表达得含蓄且幽默
  相声语言使用双关最突出的表现便在于不直接揭露所要表达的主旨大意,而是以旁敲侧击、触类旁通的方式来间接性表达,加之相声语言固有的幽默特征,所以使得相声语言表达显得含蓄、幽默。
  [11]邵:诶呀,(唱到)我的父亲啊,我最亲爱的人。爹(跌)啊!爹(跌)啊!
  冯:你别对着我喊,我前天刚买了股票,再喊就给赔没了。
  (冯巩、邵峰《不许让他走》)
  通过谐音双关,以“爹”和“跌”这两个同音异义的字,以父亲的俗称“爹”来表达表演者对于股票“下跌”的畏惧,从而迅速加以劝阻,以相关性不大的两字,在不失幽默中间接表达了想发财的念头,手法新颖的达到了搞笑效果。
  2.加深语意,深化印象
  相声表演者把双关的修辞运用到口头表达中,一语双关,通过对事物的误解歪曲、言此意彼的揭示,从而给观众加深印象。
  [12]郭:我上高中时候和我同桌是死党,关系特别好。
  于:正常,都有过这段经历。
  郭:想想我就高兴,他姓“高”,单名一个“兴”。
  于:名字不错。
  郭:那时候每次我去找他,就站在小区门口喊:“高兴啊~~~”、“高兴啊~~~”
  ……
  郭:遗憾的是,后来高兴竟然死了!
  于:悲惨的结局。
  郭:我之后再去找他都会喊:“高兴死了”。
  于:哎!
  郭:他小区的人都好像想打我!
  (郭德纲、于谦《还我青春》)
  此片段通过语义双关形成包袱,“高兴啊~~~”、“高兴死了~”两词都是一个能指带有两个所指,所指都可以通过语境获得,就是死党“高兴”这个名字和“高兴”这个人的去世,但由于“高兴”一词还具有某种心理期盼得到满足之后的欣喜之情,所以在表达者表达痛苦之情时,听众则容易理解成快乐的感情,这就使得“高兴”一词产生了不同的意义,便与好朋友的去世语境不符,一语双关,以误解歪曲产生了笑料,也加深了观众的印象。

  (二)双关辞格的特点

  以误解歪曲、言此意彼揭示新评价认识
  辞格的使用多是通过对事物的误解歪曲、言此意彼的揭示,对客观事物产生新的评价和认识,从而产生讽刺搞笑或教育意义。
  [13]郭:我平时喜欢待在书房里看书写字,不爱运动。
  于:能看出来。
  郭:那天德云社那帮孩子非拉我去健身房,一进去让我找个机械玩会,没过多久真的吃不消。
  于:对,第一次都这样。
  郭:实在吃不消,只要放硬币就出来东西,有饼干、巧克力、话梅、饮料。
  (郭德纲、于谦《我要发财》)
  此相声片段通过语义双关构成包袱,把口头话的运动强度大身体受不了的“吃不消”与吃多了消化不了的“吃不消”相混杂,通过对“吃不消”的误解歪曲,使得听众产生错误的认识,进而再加以揭露,形成包袱。

  六、相声语言别解辞格的功能与特点

  “别解是运用词汇、语法等,暂时赋予词汇以新的意义。或者说,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赋予某一词语以另外的或常设的意思,即成心歪曲某一词语,从而收到特有的后果,这种修辞方式叫别解。[16]别解又叫改用。”别解的产生常常伴随着打破常规,改变语义和语法,仅仅依靠望文生义创新出新含义。通过词汇新旧含义的比较,结合具体语境的渲染,从而进行包袱创作。
  别解可分为有意曲解、无意误解两种。有意曲解通常表现为对于名词或者名称的曲解,把词句的固定意义在语音和含义上进行不同的解释,进而形成包袱,逗笑听众。无意误解是由于知识经验方面储备不足,个人见解存在盲区并且自以为是、坚持己见而造成的,常见的相声中以“怯”开头的段子就多为在嘲讽中以误解的修辞手法构成相声包袱。
  (一)别解辞格的功能
  1.出语新奇,形成幽默、诙谐的语言氛围
  “别解常常出自于字词但又远远高于字词本身,甚至误解产生的语义与原字词毫无瓜葛,因为别解的产生常常以个人主观想象为基础,所以常常会形成一种新奇且幽默的风格”[17],正是由于别解修辞格的诙谐幽默效果与相声表演者所追求的搞笑效果相契合,所以在相声语言中的使用较为普遍。
  [14]郭:相信大伙也都知道,郭德纲三字在《论语》中也出现过。
  于:不可能啊,我读过好几遍也没看到过啊?
  郭;《论语》里有句话:吾未见刚也。意思说,孔子还没见过我。
  于:好嘛!你这是死一回又投胎来了!
  (郭德纲、于谦《我要高雅》)
  [15]郭:我前些天被某公司任命为顾问,刚上班,屁股还没坐热乎,秘书拿来一个文件请我过目。
  于:还真看得起你!
  郭:有学问。我一看:XX通知(41号)这可不行啊,我穿43号的啊。
  (郭德纲、于谦《西征梦》)
  这两个片段都运用了无意误解的辞格,第一个片段通过主观翻译解释《论语》片段,从而达到了喜剧效果;第二个片段中则是由于无知及缺乏知识经验造成的误解,将“XX通知(41号)”中的“41号”误解为鞋号,两者都将日常生活中耳熟能详的词加以发散想象,从而达到致笑的效果。

  2.制造疑惑,令人印象深刻、过目难忘

  别解产生的语义因为与字词原意相差甚远,听众在迷惑之时则会产生探索的欲望,间接性的吸引观众兴趣,听众的疑惑在跟随表演者的探索中也豁然开朗,获得了满足感,因而会间接加深印象。
  [16]岳:谁都欺骗我,人欺骗我就算了,电脑游戏都欺骗我。
  孙:你越说我越迷糊,电脑游戏?什么游戏?
  岳:有个关于僵尸的游戏我玩了好久,心情不是很好。
  孙:咋了呢?
  岳:因为电脑上会出现:有一大波的僵尸靠近你。玩游戏这么久了,还没见那大波地僵尸,感觉骗人。
  (岳云鹏、孙越《我要幸福》)
  此片段使用了无意误解的辞格,利用颠倒语序产生疑惑,使听众困惑为何玩了游戏会不快乐呢,从而加以探索,原来是把“一大波/的僵尸”(一大波为北京方言中一大群的意思)错解为“一/大波的僵尸”,通过无意识的对词意歪曲理解使人发笑,从而构成包袱,达到搞笑效果。

  (二)别解辞格的特点

  1.以“新”代“旧”
  别解辞格会广泛使用多义字的词汇手段、改变结构层次的语法手段和各种常见的修辞手段,因此使用别解辞格会产生新的语义,以新意代替原有的意思,从而构成包袱。例如:
  [17]郭:咱们得好好干,为啥观众爱听相声呢?
  于:啥原因啊?
  郭:因为相声起源于民间啊!
  于:来自人民。
  郭:讴歌老百姓。
  于:对了!
  郭:我想让你们来群殴呀!
  于:啊?群架呀!
  郭:不是吗?不能你一人讴歌呀,一群相声人一块殴呀!
  于:咋听着别扭呢?
  (郭德纲、于谦《我要反三俗》)
  此片段则通过音同字异的词汇手段把“讴”曲解为“殴”,从而认为讴歌群众为群殴的意思,给予“讴歌”以新的含义。

  2.依附于特定语境

  利用别解辞格产生的语义在平时极少使用,新义临时性的特点决定了它的理解依附于特定语境,否则理解起来便过于空洞,难以使人信服。
  [18]郭:马上要上课了,上课老师是,X五星上将詹姆斯下士。
  于:您先等会吧,不是上将吗,咋还下士?
  郭:上完酱然后下市场就去卖啊!
  于:原来啊,一个卖大酱的。
  (郭德纲、于谦《西征梦》)
  此片段运用借意曲解,把“上将”理解成了“上酱”,因为“上完酱要下市场去卖!”,因此“上将”成了“下士”,但脱离此语境加以解释则行不通。

  七、相声语言排比辞格的功能与特点

  “排比是一种修辞手法,利用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和语气相同的词组(主、谓、动、宾)或句子并排(三句或三句以上),段落并排(两段即可),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18],在相声中经常用于讲述故事和表达心情。
  (一)排比辞格的功能
  1.增添语言的节奏感、旋律美
  由于构成排比的条件为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和语气相同,故可以使词句读来朗朗上口、充满韵味,有助于表达者情感的抒发。
  [19]买到家里做被子去吧,那是禁洗禁晒、禁铺禁盖、禁拉禁拽、禁蹬禁踹。
  (侯宝林《卖布头儿》)
  此经典片段中连用四个“禁…禁…”构成排比词格,且最后一字押韵,因此听来富有节奏感且顺口幽默俏皮。
  2.增强语言气势,充分抒发思想感情
  恰当地运用排比,可以在循环往复的表达中有力渲染艺术形象,使情感表达有痛快淋漓之感。
  [20]郭:我和谦的交情非常好啊!
  于:那对。
  郭:如果你是春雨,那我是干旱的大地;如果你是棋子,那我是棋盘;如果你是中药,那我是砂锅;如果你是三鹿奶粉,那我是那三聚氰胺。
  (郭德纲、于谦返场小段)
  在这里面,郭德纲通过运用一系列的排比,突出表现了和于谦的交情之好。各个分句之间内容联系不大但却结构相似,读来节奏感强、琅琅上口;此外,各事例都与当今现实社会生活紧密相连,形象且带有喜感,易于引起听众的共鸣。

  (二)排比辞格的特点

  各分句意义和结构相同或者相似
  排比句式中需包含至少三个排放到一起的分句,意义和结构相同或相近,目的是加强排比句式的语气,吸引听众的兴趣,进而逻辑清晰、条理次序的表达内容,突出道理。例如:
  [21]冯;这些钱啊!你指望着创业,我指望着养老,他指望着教育,团队指望着创造美好。那如果要不回这些钱,你不能再创业,我不能再养老,他不能再教育,团队不能再创造美好。
  (冯巩、牛莉、宋佳、刘金山《还钱》)
  这个片段连用两次对比,四个单句构成一个排比句式,且单句间语气和意义相似,结构相同,突出强调了钱对他们团队的重要性,也在暗指这些钱一定要还,听来押韵且节奏感强,一气呵成,诙谐幽默。

  八、相声语言反语辞格的功能与特点

  “运用跟本意相反的词语来表达本意,含有嘲弄、讽刺的意思,这种修辞手法叫做反语。运用反语手法,能更好地包含深刻的思想和激昂的感情。”[19]

  (一)反语辞格的功能

  1.产生幽默感与讽刺性
  言语的表达有时正说蕴含力量不及反说,反语的运用是为表述幽默感与讽刺性而服务,故当表述者含有诙谐幽默和讽刺之意时,反语对于深刻的思想和内在的感情的表达会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22]郭:邻居给我介绍认识了一个女朋友,那叫漂亮啊,长得和车祸现场一样。
  (郭德纲《我这一辈子》)
  通过运用反语的修辞手法,句中“漂亮”是一个反语,通过后边“长得和车祸现场一样”的描述更能突出点明长得丑的本质,体现出对邻居的不满情绪,表达出讽刺之意,以反语形成搞笑包袱。
  2.突出情感,加深印象
  “运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来表达本意,却含有否定、讽刺、嘲弄的意思,是一种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修辞方法”[20]。由于在表述中合理恰当利用反语辞格,使得表述更具有表现力,故加深了话语对于听者的印象,也有助于真挚情感意义的表达。
  [23]甲:小学的题目你都不会,你可真个合格的大学生。
  乙:人嘛,哪有什么都知道的啊!
  甲:继续装,还说自己是大学生,不得不说确有一套啊!
  (汪景寿《全不怨我》)
  这是风趣反语的运用,段中两句“你可真个合格的大学生”“不得不说确有一套”其实都是反语,在两者对话的描述中揭露出对方知识浅薄、会骗人的特点,明显是反语,在对话过程中形成包袱。

  (二)反语辞格的特点

  正反混杂
  相声语言中反语的结构类型从意义上可划分为“以正言反”和“以反言正”两种;从表现效果可分为“风趣反语”以及“讽刺反语”两种[21]。例如:
  [24]郭:鲁迅先生曾写过: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这段是较有代表性的反话正说以达到讽刺效果的片段,可以很明显的领悟到:精通时事表面夸赞这群人,实质在揭露这群人所关注和了解事物的匮乏及乏味性,这些反话猛烈地抨击了当时人精神的空虚。
  结语
  以上例子充分说明,利用合适恰当的修辞手法和语言技巧为相声语言服务,加之相声语言固有的幽默感以及相声演员的扎实功底、灵活头脑,可以使得主题瞬间映入观众内心,从而更加生动的表现人物、突出主题,形成相声语言特有的魅力,而这也是当今艺术发展以及相声表演者进行相声创作所必须注重的方式方法。
  由于篇幅有限,本文仅列举了具有典型代表性的相声修辞手法并进行了简要地分析,当然整个庞大的相声语录中还存在许多其他修辞手法,如押韵、对比、层进、移就等等,期望今后以此为基础,能够进行进一步系统且深入的分析。

  【参考文献】

  [1]王勤.汉语修辞通论[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60
  [2]王勤.汉语修辞通论[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45
  [3]汪景寿藤田香.《相声艺术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8:33
  [4]刘继超高月丽.《修辞的艺术》[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1:61
  [5]李宏伟王玉英.汉语修辞学[M].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6:169
  [6]庄关通.语言艺术的景点辞格群[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9:93
  [7]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1年版.68
  [8]张弓.《现代汉语修辞学》.天津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98
  [9]张慧.语文基础知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1:61
  [10]吴礼泉.《修辞心理学》[M].昆明:云南出版社,2002年版.9:121
  [11]许嘉璐.《曲艺创作浅谈》[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0年版.7:84
  [12]王勤.《汉语修辞通论》.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243
  [13]纪元.《相声写作知识》[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79年版.11:25
  [14]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256
  [15]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256:257
  [16]王勤.《汉语修辞通论》.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329
  [17]王力叶.《相声艺术与笑》[M].北京:广播出版社,1982年版.7:42、98
  [18]姜望琪.当代语用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162
  [19]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1年版.125
  [20]侯宝林.《曲艺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0年版.6:103
  [21]赵源海.《相声语言艺术浅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6:46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5231.html,

Like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1年11月27日
Next 2021年11月30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