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扬州市东园社区为例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获得了质的提升,但令人担忧的是公民的体质和健康水平却在逐年下降,根据相关调查表明,我国有近50%以上的成年人体重超重,定期参加体育运动的人不足1.5亿人,亚健康人口约9.75亿人,所以运动量的缺乏时导致民众健康水平不断下降的重要因素。为了使广大民众的身体素质得到良好的改善,发展社区公共体育服务就显得势在必行,要为民众提供更多的运动器材和体育设施,丰富体育活动,引导民众积极参与,让体育与居民的生活融为一体。

本文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扬州市东园社区目前公共体育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展开探究,然后根据该社区实况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针对性强的改善对策,以促进东园社区公共体育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升,增强东园社区居民的身体素质,改善其生活质量,促进扬州市东园社区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希望能对促进该社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优化有所帮助。

关键词: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 服务平台建设 社区体育设施

一、绪论

(一)选题背景意义

 1. 选题背景

近几年来,人民生活水平与过去相比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满足了基本的物质以后,民众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在“全民健身”的背景下,《“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提出,一时间越来越多的人开启了健身潮。再加上越来越多的公民受到“文明病”的威胁,因此对社区公共体育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过,由于我国社区公共体育服务建设虽然已经初见成效,但是体系尚不健全,存在诸多问题,因而暂时还无法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强烈的体育锻炼需求。所以,加强社区公共体育建设势在必行,切实满足社区居民体育健身的迫切呼吁。

东园社区位于江苏省扬州市氾水镇。2003年扬州市东园社区开始修建体育活动场所——氾水人民公园,2015年进行了修缮工作。主要提供给周边居民进行休闲健身娱乐。近年来,在党委XX以及社区工作人员的正确带领下,越来越多的居民开始意识到健身的重要性,也愿意放慢生活节奏参与到体育锻炼的队伍之中。

“健康中国建设”主要指标表

领域 指标 年份 年龄(岁)
健康水平 人均预期寿命 2015 76.34
2020 77.3
2030 79.0
领域 指标 年份 数值(%)
健康生活 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2015 10
2020 20
2030 30
领域 指标 年份 人数(亿)
健康生活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 2015 3.6
2020 4.35
2030 5.3
领域 指标 年份 资金(万亿元)
健康产业 健康服务业总规模 2015
2020 >8
2030 16

数据来源:《“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2. 选题意义

(1)理论意义

在XXX十九届五中全会中,明确的将“建成体育强国”写进了2035年远景目标。2023年12月,扬州市XX在此基础上出台的《扬州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3-2025年)》推动了社区体育服务的发展。基于对扬州市东园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的研究,有利于拓展对XX责任、相关法律条例的认识,将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得到进一步的解读,增强社区居民对体育运动的热情。

(2)实践意义

通过对江苏省扬州市东园社区进行调研、访谈,对其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进行调查研究并提出合理化建议,能够减轻基层社区服务机构的服务压力,激发企业、社会组织以及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积极性与活力,保障社区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有利于完善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体系,促进体育公共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的培养。

一方面,随着居民生活水平和物质条件的改善,居民的健康意识也越来越强,参与运动健身的愿望也在逐年增长,因此对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的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XX作为主要的供给主体,无论在场地设置、器材投入、人员安排等上面都是“一家独揽”,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也降低了供给效率。而社区基层管理组织,对社区居民的健身意愿、运动场地需求、对器材的喜好倾向等都有着全面清晰的了解,可以因区制宜,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能满足社区居民需要的体育服务体系,保证所建场地和所投入的体育产品都是符合社区居民需要的。所以,大力发展社区公共体育服务,实现社区自我管理,能助力XX从“一家独揽”的局面中挣脱出来,同时社区根据居民的公共体育服务需求,保证体育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的针对性,保证居民对公共体育服务的满意度。

另一方面,社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建设,对于吸引社区居民积极参与运动锻炼具有重要意义。如果社区体育场所健全、运动器材完善,社区内有各类球场、运动跑道、跳舞广场、健身房、儿童乐园等设施场所,不仅可以激发居民参与运动的欲望和热情,还可以提升对各类运动器材的利用率。所以,社区公共体育服务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区居民体育锻炼的参与率和运动效果。社区可以为居民日常锻炼提供团队支撑、技术指导、信息咨询等全方位的服务,有助于掀起社区人人参与体育健身的热潮,增强居民体质,提高生活质量。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 国外研究现状

社区体育在西方国家起源由来已久,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相关研究理论非常充足且成熟,研究时间上较我国也要提前很多,这与西方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急剧变革休戚相关。

1960年,德国开始推行“黄金计划”并投入大量资金用以建设社区公共体育场地。1961年,日本国内“体育振兴法”的呼声越来越高,因此XX大力建设了一些公园及社区场地,为本国居民的参与体育锻炼提供便利条件。1965年,X每年拨款近8亿用于本国运动场地和设施的建设,以解决社区成员就近健身的需求。[]

 2.国内研究现状

相比于英美等发达国家,我国社区公共体育的起步要晚很多,直到20世纪末才初具规模,真正发展也不过20余年的时间,不过伴随我国经济与社会的飞速发展,“后发优势”很快显示出来,近几年来社区公共体育建设如火如荼,相关研究体系也得到了完善,研究成果不断丰富。

张玲燕、刘杰涛(2017)认为搞好社区体育是开展全民健身的基础,对此可以通过优化设施配置、拓展经费来源途径、改进管理制度、培养优质的人才等措施来提高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的质量。王京琼,侯光定(2018)指出当前我国社区公共体育服务主要存在资金投入较为匮乏、设施建设不科学、服务供给体系存在漏洞、指导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从而无法满足居民不断增长的健身需求。王祥全,戴世岩(2020)通过对新加坡社区公共体育服务模式进行研究,认为我国可以在完善服务体系、丰富供给主体、健全社区体育公共服务法制等方面予以借鉴。[]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1)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的概念与特点

社区公共体育服务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属于复合词,由“社区”与“公共体育服务”组成。“社区”一词在1887年最早出现于德国,直到上世纪80年代方才传入我国。由于所立视角不同,我国对其的概念界定也多达数十种,其中被普遍认可的界定:社区是由一定数量居民组成的、具有内在互动关系与文化维系力的地域生活共同体。“公共体育服务”一词则是由“公共服务”衍生而出,是以XX为核心的公共部门通过公共权力为实现和维护社会公众或社会共同体的公共体育利益,保障其体育权益的目标实现。所以对于社区公共体育服务可以这样定义:它是由公共部门提供的,面向社区居民,旨在满足居民健身强身需要,改善居民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的一项社会治理行为,其具有公益性、普遍性、基本性以及文化性这四方面的特征。

(2)相关理论基础

多元主体参与理论所谓多元主体参与公共服务是指XX、企业、社会三方面的主体共同参与、分工、协作,共同达到高效地公共服务供给。该模式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主体是多元的;服务的目标是一致的以及服务过程强调合作。三个主体之间的紧密合作是保障公共服务有效性的关键,同时各主体通过合作可以更好的实现共赢。多元主体提供公共服务供给有利于促进XX职能的转变,合理配置资源,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1)研究内容

本文在相关文献梳理、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以扬州市东园社区体育服务为研究对象,按照“描述现状——分析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的思路展开全文。通过查找相关XX官网资料以及深入社区与社区居民交流,从中发现扬州市东园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的问题所在及不足之处,与此同时,进一步深入剖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提出合理性的解决措施。

(2)研究方法

1. 文献分析法

根据论文选题,首先通过借助网络检索与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相关的文献,在分析整理的基础上形成自己观点和看法。其次通过各个平台、XX官方网站发布的相关资料,搜集所需要的数据以及信息,从而充实论文的内容,为论文写作提供数据来源。本篇论文主要搜集了有关“全民健身”、《“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背景下扬州市XX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2.访谈法

通过走访扬州市东园社区相关负责人和居民,并以口头交流形式了解当前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主体、供给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对XX相关部门人员进行访谈,了解社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现阶段体育服务工作面临的供给困境、问题以及解决的思路。为本次研究提供真实的信息,从而有利于找出问题所在,增强论文的说服性。

3.实地调查法

深入实地到扬州市东园社区公共体育锻炼场所,统计健身器材的种类、数量,了解器材的质量及破损程度以及居民对器材的使用情况,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为本次写作收集第一手资料。

、扬州市东园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的现状

(一)扬州市东园社区的基本情况

东园社区,坐落在扬州市氾水镇中心,东有四韦公路,北有氾柳公路,南与迎丰村相邻,因氾水镇东园路穿境而过故名东园,其面积约为2.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87亩。辖区共有10个住宅小区,截至2023年底,常住居民6018户、12569人。社区于2011年成立党委,下设1个党总支、7个党支部,有党员185人、社区工作人员12名。社区坚持以人为本,以为居民提供更优质、完善的服务作为目标,社区建有便民服务大厅、商业中心、残疾人康复站、老年人活动中心(包括健身房、棋牌室、书画室等等),让居民在社区内部就能享受到一系列便利。另外,社区还注重居民的身心健康,专门成绩了舞龙队、太极健身队、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等,满足居民强体健体的需要。

(二)扬州市东园社区体育场所的基本情况

通过与杨先生交流得知该社区公园建设的理念是“公园+体育”,扬州的公园建设都力求突出人的参与度,在公园合理规划设计了健身步道、篮球场等,配置各类健身器材、儿童游乐设施,打造适合各年龄段、各人群的健身点。近几年,一批覆盖集镇、片区的体育设施相继投入运营,尤其是建设在村居、社区里边的“口袋公园”,虽然规模不大,但是简单实用、功能齐全,深受群众欢迎。公园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进一步加快了该城镇化建设步伐,更好地展示了对外形象,有效地改善了居民的健身环境。

健身步道起点的两侧是景墙,沿健身步道往北,是健身休闲区,是广大市民锻炼身体和休闲的地方。除了大量的户外健身器材,还有一条长达50米左右的紫藤长廊以及一组蜿蜒曲折的亭廊。亭廊里有座椅、小方桌,供小镇的老人们在这休憩、喝茶和打牌。公园健身休闲区,据粗略统计,大大小小有20余件户外健身器材。供成年人运动的主要有:吊环、肋木、天梯、单杠、双手坐蹬、太空漫步机等等;以及供儿童使用的攀岩、云梯、爬绳、滚筒、秋千等。室内体育馆也拥有羽毛球馆、乒乓球馆以及棋牌室等运动场所。

虽然拥有一定数量的体育装备,由于不是私有物品,因而社区居民对公共场所的设施器材不够重视,对其都缺少爱护,场所内的体育器材也遭受到了一定的破坏,而社区里的工作人员也不能及时发现损坏的器械,导致器械不能得到及时的维修,其他居民也不能够继续得到使用机会。另外在园区内,体育设施主要针对男性朋友,从而女性朋友能够选择的机会不多。同时公园内的体育设施损坏得不到及时的维修,维修效率低。

表4 扬州市东园社区体育场所施设情况表

服务场所 设施 数量(个)
公园活动区 篮球框 4
秋千 4
双杠 2
单杠 3
吊环 2
云梯 1
双人坐蹬器 3
圆形大荡椅 5

(三)扬州市东园社区体育服务参与主体

社区体育服务参与主体相比于早期更呈现了多元化,越来越多的参与主体加入到了社区体育服务行列中,XX、企业、各协会社团、社区居民纷纷为社区公共体育服务事业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助力当地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的发展。在这里体现了多元主体参与理论,各主体之间相互合作,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将整个社区的公共体育服务推向更高的层次,让更多的人喜欢上运动。

通过走访得知,该社区里的体育器材以及运动场地主要依靠XX来提供,当地企业也会参与一部分的投资,协会社团会在一定的时间段组织一些体育活动。社区居民也会聚集在一起讨论自己的体育锻炼心得。

XX在社区公共体育服务发展过程中,XX一直扮演着调控作用,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后面引导着体育运动发展的进程,积极地出台相关政策,保证资金投入。另一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支撑和协调作用。促进社会组织和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到其中。近年来,扬州市地方XX一直在响应“全民健身”“健康中国”等倡议号召,大力推动社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提供良好的运作环境。

XX主要通过出台相关政策法规营造健康和谐的社区健康大环境,助力有关体育活动平台的搭建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和各主体间信息交流与咨询平台以便听取和回复居民意见,实现信息互通和有效监督,尽可能的协调各主体之间的矛盾与利益冲突。

表3 扬州市东园社区体育场所设施相关资料

设施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时间 公园级别 面积(公顷) 总投资(万) 资金来源 体育部门投入(万) 体育设施项目 特色
水面积 陆地面积
氾水人民公园 东园路 2015年 县级 0.15 5.5 2500 XX 12 健身步道、健身路径、广场舞、跑步、健走、篮球、乒乓球、骑行、羽毛球等 篮球、太极、柔力球

数据来源:扬州市宝应县XX门户网站

企业目前,东园社区周边的一些周边中小企业,如骏升科技有限公司、三宝药业也会积极参与到大众健身、社区活动以及赛事活动中,助力社区体育事业的发展。通过资金的投入,为社区购买一些体育设施、装备,让社区居民有了更好的体验感。

虽然企业是本着利润最大化的原则,但其在社会公共服务方面也同样具备显著优势,一是社会目标使得企业在盈利的同时也为社会服务的责任与使命。二是商业原则使得企业会高度关注服务对象的需求、不断更新换代的产品和服务。在社区体育服务中,企业提供了一些高质量的体育设施和装备以改善居民运动体验,给社区居民带来更多不同的体育活动。另一方面,通过向社会招募专业的人士进行对社区居民体育运动的指导工作,帮助其更健康有效地进行体育锻炼活动。

协会社团协会社团参与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是改善体育公共服务方式的创新举措。东园社区拥有武术协会、篮球协会、志愿者协会等组织团体,会举办一些社区活动,引导广大社区居民树立正确的体育锻炼观念,活跃社区居民文化体育生活,加快全民健身,促进群众精神文明建设。

有关协会、社团作为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事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全民健身活动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它能够联合社区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交流和体育活动,让社区居民中体育爱好者分享他们的锻炼经验,其次承担部分XX委托的体育活动或服务,帮助XX减轻工作负担。平时也会协助社区居民向XX传递对体育服务的需求和意愿,是XX和居民之间的重要枢纽,起着承上启下的传递作用。

4.社区居民

社区居民不仅是体育公共服务的需求者,也是供给者。哈登特夫妇在《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中提到,掌控公共服务“船只”方向的不应该是XX,而是公民。公民自身的利益与公共服务息息相关,近年来,东园社区居民表达体育锻炼需求的意愿日益强烈,也会通过不同的渠道反映公共服务的需求与建议,同时又具有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能力。空闲时,几个人会坐在社区公园的树荫下讨论自己有关体育锻炼的心得,会给新人讲述体育锻炼的相关知识,热心的他们也会与其他人分享自己的体育器材和设施。

(四)有关扬州市东园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的政策支持

XXX十九届五中全会前夕,XXXXX专门召开各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加快体育强国建设,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XXX十九届五中全会,把“建成体育强国”明确写进了2035年远景目标。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上级部署,建设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全民健身的综合价值和多元功能,满足公民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体育健身需求,开创扬州市全民健身事业发展新格局,为公民身体素质好、精神面貌好、生活品质好作出新的贡献,2023年12月,扬州市XX在《全民健身条例》《全民健身计划(2023-2025年)》《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江苏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3-2025年)》《扬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基础上,出台了《扬州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3-2025年)》。

其主要任务有:1.提升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营运效率。开展室外健身设施专项清理活动,出台《扬州市公共体育器材规划健身和管护办法》,在宝应县开展农村公共体育设施管护体制机制改革试点,进一步健全管护制度,提高管护成效。加强对公共体育场馆开放事业的督查评估与指导,提升公共体育场馆的开放服务,加大向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开放力度。

表1 “十四五”期间扬州市全民健身设施重点项目

重点项目任务 责任单位 配合单位
实施室外全民健身设施清理行动 市体育局 各县(市、区)人民XX、功能区管委会
新建健身步道300公里以上(各县(是、区)新建40公里以上,各功能区新建20公里以上) 各县(市、区)人民XX、功能区管委会 市发改委、市住建局、市体育局
提升生态及体育公园质效,遴选15个公园(各县(市、区)遴选2-3个,各功能区遴选1-2个)布局更多全民健身、科学健身设施,改造提升功能,提升运营质效 各县(市、区)人民XX、功能区管委会 市发改委、市住建局、市体育局
推动建设沿大运河健身跑道或骑行道 市自规局、市住建局、市体育局 各县(市、区)人民XX、功能区管委会
推动10个以上大型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 市体育局 各县(市、区)人民XX、功能区管委会
在扬州市游泳健身中心开展省公共体育场馆开放使用综合试点 市体育局 市财政局
各地新建居住区和社区严格按“室内人均建筑面积不低于0.1平方米或室外人均用地不低于0.3平方米”标准配建全民健身设施 各县(市、区)人民XX、功能区管委会 市住建局、市自规局、市体育局
向社会公布可用于建设健身设施的非体育用地及非体育建筑目录 各县(市、区)人民XX、功能区管委会 市住建局、市自规局、市体育局
推动符合条件的学校体育设施及机关、企事业单位内部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 市教育局、市级机关工委 市体育局、各县(市、区)人民XX、功能区管委会
建成仪征旅游1号公路特色健身步道 仪征市人民XX 市住建局、市自规局、市体育局
建成广陵区环洲1号公路特色健身步道 广陵区人民XX 市住建局、市自规局、市体育局
建成生态科技新城环岛公路特色健身步道 生态科技新城管委会 市住建局、市自规局、市体育局
宝应开展农村公共体育设施管护改革试点 宝应县人民XX 市体育局、市农业农村局

数据来源:扬州市XX门户网站

2.打造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品牌。依托扬州地方人文、资源和发展优势打造有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的品牌健身赛事。精心组织元旦长跑、全民健身体育节、“全民健身日”、“全民健身月”、“行走大运河”等主题赛事活动,广泛开展新年登高、庆祝毛xx“发展体育运动 增强人民体质”题词纪念日活动、冬季运动推广普及等主题示范活动。

使“一县(市、区)一品(多品)”赛事真正成为各地的名片。支持各级体育社会组织打造具有行业特色、连续举办的具有品牌效应的全面健身赛事活动,遴选部分重点品牌赛事、系列赛事或活动列入XX购买服务项目目录。

表2 扬州市“一县(市、区)一品(多品)”精品赛事(项目)清单

县(市)区 精品赛事(项目)
宝应 运河城市(中国·宝应)电竞足球嘉年华
“泳往直前”游泳公开赛水域俱乐部联赛宝应站
全国县域社会足球赛事活动暨宝应县足球俱乐部联赛
高邮 环高邮湖国际自行车赛
高邮大运河半程马拉松赛
仪征 中国仪征城市龙舟公开赛
中国仪征象棋国际公开赛
江都 国家级以上电竞赛事
国家级以上舞龙舞狮赛事
国家级以上门球赛事
邗江 中国钓鱼节中华垂钓大赛
宁镇扬羽毛球俱乐部比赛
广陵 京杭之韵武术健身精英邀请赛
江苏省体育舞蹈公开赛(扬州站)
环扬州马拉松自行车骑行赛
开发区 经济开发区攀岩邀请赛
生态科技新城 世界名校赛艇邀请赛
景区 全国击剑冠军赛

数据来源:扬州市XX门户网站

三、扬州市东园社区公共体育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社区公共体育配套设施不完善,不同群体健身需求难以满足

根据实地调查发现,虽然东园社区为居民提供了足够多的锻炼场地,健身器材的数量和种类也比较充足,但是根据走访询问的结果显示,大约有45%以上的居民反映器材的种类虽多,但是一成不变,每次去进行锻炼都是面对同样的器材设施,长期以往,锻炼的热情便会不断随之降低,锻炼次数也在与日俱减。另外,还有近一半的居民在访谈中表示,体育设施的针对性不强,没有根据老、中、青、少、幼不同年龄群体进行合理的设置,在闲暇之时他们虽然都愿意抽出时间利用这些设施进行锻炼,但是对器材的选择余地却非常受限,如针对老年人的器材配比过高,当很多社区年轻人如进行锻炼时没有合适或可供选择的器材,导致很多年轻人的运动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还有,社区公共体育设施的功能主要针对男性,篮球场的数量远远多于健身跳舞广场,缺乏对女性服务功能的考虑。怎样提高社区体育设施的针对性,怎样满足不同年龄层居民的锻炼需求,这是目前东园社区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缺少专业化人才,体育服务质量受阻

在当今社会,每一个岗位,人才都是第一生产力。社区公共体育要想获得长远发展,为社区居民提供高质量的服务,那么必然需要人才来做支撑,社区公共体育活动的组织、安排和指导,都离不开社区体育指导员,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的质量。然而根据对东园社区的调查来看,专业的、具有高水准的体育指导员较为缺乏,现任体育指导员综合素养有待提高,没有经过系统培训的非专业人员占了将近80%,而体育院校毕业、经过专业化培训的社区体育指导员则是少之又少,更多的只是某项体育的爱好者,而且年龄普遍在55岁以上,因为缺乏对体育知识的深入学习,同时也不具备深厚的体育基础理论,所在难以给东园社区居民提供针对化的、科学化的体育指导。如此一来,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东园社区居民的体育锻炼效果,使社区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处于不理想的水平,缺乏年轻化、体育科班出身的专业体育人才。

(三)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缺少数字化管理,互联网+平台建设滞后

根据对东园社区负责人的访谈得知,当前东园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方式依旧是以XX为主导,较为滞后,无法给社区居民提供差异化且具有针对性的体育服务供给,使得供给效果和效率都处于不理想的水平。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深入应用,各种APP服务终端产品可谓层出不穷,在购物、娱乐、生活等方面都实现了供需双方的良好匹配,不过在社区公共体育服务上面的相关应用几乎是少之又少。“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于推动互联网+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的建设具有良好的作用,从而使居民足不出户就能反映对公共体育服务的需求和建议,同时在线上也能为居民提供实时的咨询和指导,另外居民也可以借助该平台进行自由的交流,在运动健身方面互通有无、交换心得、分享经验,有助于促进邻里交往、增强社区认同感等。不过,根据东园社区负责人反映,目前东园社区虽然初步建立了公共体育服务网络平台,可功能基本相当于“虚设”,缺乏专员对平台进行日常维护和管理,以至于居民在上面反馈的意见与需求得不到回应,对于宣传的信息更新也较为滞后,严重限制和弱化了“互联网+”的作用。

(四)社区公共体育缺乏经费,体育活动开展困难

任何活动的开展都需要相应的物质条件来作为支撑。而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的建设,同样需要经费来作支撑。虽然扬州市XX高度重视社区体育的建设,不过对社区体育经费的投入上面还较为欠缺,没有充足的经费作支撑,社区体育活动的开展将会寸步难行。社区体育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耗资巨大,而根据实地调查显示,东园社区基本依靠工会、自筹和居民缴纳等途径来获得非常有限的体育经费,维持基本的运转尚且困难,更别说要进一步的发展。东园社区迫于有限的经费,所以只能组织一些低成本的体育活动,使得锻炼效果大打折扣,对于开展一些能够吸引居民踊跃参与运动的体育竞赛活动也成为了奢望。由于经费来源渠道受限、XX拨款较少,因此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东园社区的发展。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扬州市各级XX对社区体育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是经费投入具有盲目性和无序性,同时也没有相关的政策法规去规范。

四、完善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的对策

放眼全国,每个社区或多或少都存在着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的不足之处,所存在的情况与扬州市东园社区一定程度上有着相似之处。因此针对问题提出了以下几点措施,希望全国公共体育服务事业发展越来越好。

(一)丰富器材设备,满足不同群众的运动需求

随着全民健身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上至老年人,下至年轻人,都意识到了运动保健的重要性,因此对社区体育器材的需求量也大幅增长。当前社区的健身器材大多数服务于老年人,将老年人作为主要服务对象,无法满足年轻人群的锻炼需要,同时由于功能单一,导致一些健身器材处于闲置状态。所以社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必须面向不同年龄群,不要重老年人而轻中青年,要满足不同人群的健身需求。这就要求每个社区必须以群众的实际需求出发,同时也要考虑到不同社区人口结构和密度,在此基础上进行社区体育资源的再建设、布局、拓展,添置能适宜不同群体的运动器材,同时分批更换或改造功能设计不合理、定位不准确的健身器材,确保供给与需求能够相适应和匹配。除此之外,还要定期对各社区居民的需求意愿进行调研,及时掌握他们对现有体育设施的意见和态度,并以此作为导向对器材进行功能改造,增加其功能的多样性以及可变性,让同一器材在面临不同群体时能呈现不同的功能。满足各个年龄层次、不同爱好群体的居民的健身需求。

通常情况,由于老年人体质衰退的缘故,因此一些功能简单的器材就能满足他们的锻炼需求,不过对于身体强壮的中青年而言则完全不同,田径运动、武术击斗、球类运动等项目更被他们所热衷,此外也要考虑到性别上的差异,对于女性而言,跳舞、瑜伽、健身操等运动项目无疑要更受她们的喜爱,所以社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必须增设不同类别的运动项目,最大化满足、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爱好的居民健身的切实需求。总之,每个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的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因人而异的原则,满足社区民众差异化、个性化的运动需求。

(二)培养专业化社区体育指导员,提高社区体育服务质量

在开展社区公共体育活动中,不同的体育项目实施要点、注意事项、训练方法等往往都存在着巨大差别,且对居民的身体条件、运动能力的要求也是不尽相同,同时主要锻炼的部位、训练目标也不一样,如果参与者身体素质不达标、平时缺乏专业的练习,那么在参与过程中很可能对自己造成伤害,所以社区公共体育活动中必须由功底扎实、经验丰富、专业性强的体育指导员全程予以监督和指导,尤其保证身体相对脆弱的老年人能够安全的、健康的参与体育活动,增强其身体素质。从这里也能够看出,社区体育指导员扮演的角色是极其重要的。然而,就当前社区的现状来看,社区体育指导员的综合水平和专业素养有待提高,再加上年龄偏大,导致难以给社区居民提供科学化、精细化的指导,无法满足社区民众对体育活动日益增长的需求。对此,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予以改善:

第一,每个城市的体育院校可以开设和社区体育相关的专业,并扩大招生规模,以此培养大批理论知识出众与实践经验丰富的社区体育人才,毕业后投身到该市各个社区公共体育的建设当中,为社区民众提供专业化的体育咨询和指导,从而提高民众的体育健身水平;第二,借助网络媒体让更多优秀的体育专业人才了解到社区体育建设的紧迫性以及对人才的渴求,同时给予人才优厚的薪资福利或入编待遇,吸引他们深入社区,为社区体育服务建设出谋划策、贡献力量。

(三)打造数字体育平台,加强社区体育服务平台建设

全国各个社区必须加快建设公共体育服务信息平台的构建,从而为社区居民提供及时的、有效的关于强身健体、运动锻炼方面的信息指导,通过专业人员的指导,使居民规避盲目的、无效的、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伤害的锻炼方式,一个严谨的、健全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可以把体育器材、运动场地、锻炼方式等进行科学的分门别类,为不同居民提供针对性、个性化的体育指导。所以,大力建设社区公共体育服务平台的主要目的在于为居民提供更优更及时的体育服务,帮助社区居民养成正确的锻炼习惯,并制定合理的健身计划。

社区公共体育服务平台利用数字科技手段,打造数字体育可视化平台系统,引入先进的运营管理经验和智慧管理系统,形成市民锻炼数据可视化,提升市民参与锻炼积极性。为定点注册的运动爱好者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在各个社区点、体育场馆提供居民健康数据分析报告。该平台的建成不仅有利于各社区居民之间的信息交流,而且可以及时获取专业的体育指导,让更多的居民关注健康,重视健康。

(四)加大XX扶持力度,扩宽融资渠道

XX是建设好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的“领头羊”,[15]只有在XX的号召下,市民才会积极响应,在思想上对运动强体健体高度重视,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才具有实际意义。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离不开政策的支持,由于社区公共体育场地和设施建设需要占用一定面积的城市用地,且必须在XX批准同意的前提下,才能确保公共体育服务场地顺利建设;另外XX要关注市民的健康问题,在政策上发挥领导者的作用,推崇全民健身;其次是资金的扶持,建设占地面积较大、设施齐全、配套完善的社区体育场地,必然需要投入巨额的资金,这些资金的来源很大一部分需要XX的扶持。所以,必须建立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的财政体系,在XX组织的引导下将经费合理运用,避免财务浪费和无效使用。最后,社区要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的融资体制,拓宽社区体育活动经费的来源,如建立社区体育俱乐部;社会团队捐资;企业赞助等渠道,以此来解决经费短缺的问题,确保社区体育活动的正常运转,使社区居民能够享受更高质量的体育服务。

五、结论

自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民众的经济水平和物质条件直线上升,然而健康水平却是令人担忧,有相当一部分民众患上了各种各样的慢性疾病,猝死事件也在各地不断被报道,这也给广大民众敲响了警钟:必须高度重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问题。社区公共体育服务也因此开始受到民众广泛的关注。为了增强民众的身体素质、降低患病率,国家也开始大力发展社区公共体育服务,基础设施也在如火如荼的建设当中,把公共体育服务在每一个社区落实和扎根,满足居民的体育锻炼需求,让居民和社区一起“动起来”。

本文以扬州市东园社区为例,重点对其公共体育服务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与之针对的、有效的改善对策,以期可以促进该社区公共体育服务质量的提升,最大程度满足不同年龄段居民多样化的运动需求,让体育走进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促进我国社区体育服务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熊禄全,向剑锋.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需矛盾的生成逻辑与治理启示——基于村落空间形态环境的分析视角[J].中国体育科技:1-11.

[2]王丽娜,亢瑾,兰健,么海欣,栾秀群.基于健康中国战略下河北省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研究[J].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1(06):59-62+88.

[3]谢维良.我国农村地区篮球文化发展的困境与路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3,11(32):142-144.

[4].安然,汤巧香,徐梦姝.城市体育公园老年人活动空间现状调查与分析——以唐山体育公园为例[J].天津城建大学学报,2023,27(05):318-322.

[5]金圣杰,陈祥和,刘波.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体育为青少年身心健康赋能的新思考[J].武术研究,2023,6(10):142-146.

[6]林桥兵,熊焰.我国超大城市社区体育治理生成逻辑、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以武汉市B、C社区为例[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23,21(02):29-35.

[7]杨三军,王栋辉,杜俊儒.“健康中国”背景下北京社区健身路径规划与设计优化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3,(14):85-86.

[8]赵高伟.河南新型农村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存在问题及对策[J].科技资讯,2015(1):1.

[9]韩国纲,李东.黑龙江省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问题及对策[J].北方经贸,2018(11):2.

[10]孔宁宁,王晓枫,刘亚娟.健康中国视域下体育公共服务开展的现状与对策[J].衡水学院学报,2020,22(4):5.

[11]谢静,李理.城市化进程中“村改居”社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困境与优化路径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2023,40(03):5-8.

[12]吴扣龙,郭雷祥.安徽省城市社区慢性病人群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9,(3):17-19.

[13]黄铁英.西安市社区公共体育曩务发展对策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2,(8):120-122.

[14]陈阿旗,朱冀.河南省城市社区体育公共设施服务现状分析及对策[J].中州体育:少林与太极,2012.

[15]易婷,陆柳.社区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发展现状及对策——江西省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J].运动精品,2019(10):2.

[16]佘涛,孙亮亮.浅析当前社区体育设施配置的问题及对策[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3(6):2.

[17]李邓凌云,张楠,郑华.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实施现状问题与优化对策研究——以长沙市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6,(11):9.

[18]吴扣龙,郭雷祥.安徽省城市社区慢性病人群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9,27(3):3.

[19]刘少华.城市社区休闲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制约因素及对策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7(28):2.

[20]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Z].2019-07-15.

[21]William Slaymaker. Mirrors and Centers: A Rortyan Reading of Ngũgĩ’s Liberation Aesthetics[J]. Research in African Litera

[22]Ngũgĩ wa Thiong’o: An African Vision of Linguistic and Cultural Pluralism[J]. TESOL Quarterly,1997,31(3):

致 谢

时间一晃而过,学生时代已悄悄拉开帷幕。首先,非常感谢我的指导老师。本文在撰写过程中,老师悉心指教,给予我及时的指点及帮助,老师一直以来尽职尽责,耐心答疑解惑,使我得以顺利完成此文;而导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善的为人更让我受益匪浅。

其次,要感谢学院其他老师和同学,一路走来实属不易,是老师们的同理心与海纳百川的包容心,在困难时向我们伸出了援手,给予无私的指点和帮助;同时也要感谢一路相伴的同学们,大家共同直面挑战,互通有无,取长补短,促使我能积极进取,不断进步。铭记在心而无需多言,在此一并谨致谢忱。

最后,还要感谢一直在身后默默支持我的家人和朋友们,他们无私地分担了家务琐事,理解和支持我这几年在求学方面的时间、精力与物质付出,可谓最无私也是最坚实的后盾。感谢这几年的理解!感谢实习单位的哥哥姐姐以及前辈们,在工作中引导着我,照顾着我,让我在实习中学习到了很多。也感谢自己,在经历过家庭变故后能够及时调整好心态,没有选择放弃。

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扬州市东园社区为例

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扬州市东园社区为例

价格 ¥5.50 发布时间 2023年7月7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54686.html,

Like (0)
1158的头像1158编辑
Previous 2023年7月7日
Next 2023年7月7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