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2020年初,始料未及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了我们的生活,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社区的坚强堡垒作用得以充分发挥,确实保障和巩固了疫情防控成果,但与此同时也暴露出我国社区治理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选取景谷县白龙社区为研究对象,梳理该社区近年来对突发卫生事件的处理情况,发现该社区在突发性卫生事件中面临社区群众不配合等违法、违规行为时往往束手无策。社区治理公共卫生危机的机制不完善、社区治理对公共卫生危机工作的资源配置不均衡等问题充分凸显,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社区功能的发挥。本文在汲取其他社区的成功经验后从加强居民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教育、建立公共卫生专用信息通道、提高社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意识促进资源配置均衡等方面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公共卫生事件;社区治理;问题;对策
一、引言
“只有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健全预警响应机制,全面提升防控和救治能力,织密防护网、筑牢筑实隔离墙,才能切实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2020年XXX总XX在专家学者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在与会专家学者、广大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2020年春节前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全球传播呈多国性,被世卫组织确定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无疑是对建设健康中国的重大考验。针对该病毒传染性强、传播范围广、潜伏期长的特点,国家和各省相继出台防控政策,将防控工作重点转向以社区为载体的面源控制,以基层社区为出发点,开展隔离控制工作。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管控方式,管控重心下移,是对国家和城市治理体系的考验,也是创新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重要契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关键。基层社区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基本单元,只有做好社区管理才能从根本上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才能实现“健康中国”的宏伟目标,保证人民健康。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选题的背景
自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后,防治工作的重心转向社区载体,从基层进行面源管控,以基层社区为抓手落实隔离管控工作。在此政策下部分社区的“偏科”情况开始逐渐暴露,部分社区因之前重经济发展而忽视了卫生事件管理,导致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相形见绌,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为实现“健康中国”宏伟目标、保证人民健康,社区的公共卫生治理已经成为了重要抓手,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国家政策指导下,加强社区公共卫生事件治理能力已经成为了重中之重,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有能力、有效率的社区治理将起到重要作用。
2.选题的意义
在社区公共卫生治理问题暴露后,为帮助社区完善公共卫生危机事件的管理体系、完善工作机制,解决社区在公共卫生危机事件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帮助社区工作了解民意,制定符合自身实际工作情况的工作机制,提出可行的针对性对策,以解决社区工作存在的问题。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理论基础
1.公共卫生事件
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划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
2. 治理理论
治理是各种公共和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他们共同事务的众多方式的总和,治理不是一整套规章,也不是一种活动,它是使相互冲突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治理既与公共部门有关,也与私人部门有关。包括有权迫使人们服从的正式机构和规章制度,以及种种非正式安排。而凡此种种均由人民和机构或者同意、或者认为符合他们的利益而授予其权力。总之,治理是一个内容丰富、包容性很强的概念。
3.社区治理
社区治理是指XX、社区组织、居民及辖区单位、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等基于市场原则、公共利益和社区认同,协调合作,有效供给社区公共物品,满足社区需求,优化社区秩序的过程与机制。社区治理除了明确的任务目标之外,过程目标更是其所注重的因素。社区治理要解决社区存在的问题,完成特定的、具体的经济社会发展任务。此外,社区治理还要培育社区治理的基本要素,包括调动社区居民参与公共事务,培育改善社区组织体系,建立正式、非正式的社区制度规范,建构社区不同行为主体互动机制等。
二、景谷县白龙社区特性分析
(一)景谷县白龙社区基本情况介绍
白龙社区是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县威远镇下辖的社区,为镇中心区。景谷县白龙社区共7000多户居民,20000余人,有自然小区,城中村60多个,是景谷县目前最大的社区,规模大、人口多、人员结构复杂是目前白龙社区所面临的主要管理问题。因为景谷县长期以来存在经济发展单一,经济发展速度慢的问题,所以近年来白龙社区工作一直以紧抓经济建设为主,完成股份合作模式,经济得到一定程度发展。但与此同时白龙社区也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公共卫生事件的管控工作,致使社区应急医疗设施不足,硬件出现短板致使应对公共卫生事件时效率较低。
(二)白龙社区特性分析
1.文化上的复杂性
景谷县是一个傣族彝族自治县,位于普洱市中部偏西,在景谷县辖区内人口主要以傣族和彝族为主,占到总人口的45%左右,共有24个少数民族。而白龙社区作为景谷县中心地带,据统计常驻的少数民族也有18个,民族构成复杂,文化虽以傣族、彝族和汉族为主,但其中部分民族文化差异较大,例如回族、土家族、白族等。因为各族文化习惯上的差异导致了管理难度大、政策难以实施等问题的出现。
图1-1
2.政策上的滞后性
经济发展速度慢、人均收入低是我国很多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存在的基本问题,而以农业为主要发展经济的景谷县自然也不例外,长期以来白龙社区为了提高人民收入一直紧抓经济发展,故此在政策制定和走向上出现了“偏科”的情况,对于公共卫生事件的管理较为薄弱,没有具有针对性的政策,硬件设施长时间不能得到更新,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公共卫生管理的发展。
(三)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对社区治理的要求
1.科学预防
科学预防是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根本,对于公共卫生事件应以预防为主。社区作为与老百姓接触最多的基层单位,也是最了解百姓需求的部门,社区对于公共卫生事件应该做到提前防治、积极宣传,在公共卫生事件易发期做好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准备,完成社区宣传、人力部署、财力预留、设施准备等科学预防工作,不打无准备之仗。
2.快速反应
基层社区是解决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力量,社区对于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速度决定了事件发展的态势,快速反应是控制公共卫生事件的核心。做好一切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准备,对于传染性疾病能够做到迅速反应,快速隔离,妥善安置;对于其他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能够做到快速管控、查明原因、迅速解决,不让公共卫生事件影响扩大。
3.信息披露
在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能够第一时间对社区居民进行告知宣传,做到不隐瞒,快速宣传,让居民了解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原因,让社区居民做好准备,了解卫生事件,避免二次事件发生或疫情传播,同时防止造谣传谣事件出现,避免居民恐慌安抚好社区居民情绪,以免出现大规模社会负面影响,导致影响社区居民正常生活。
三、景谷县白龙社区近三年面临的公共卫生事件类型及应对方式
(一)登革热
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传播,该传染病主要集中在北纬30度至南纬20度之间,海拔在600米以下的热带国家及地区,东南亚是该病的主要流行区。在我国西双版纳是登革热的频发地区,而地理位置气候与西双版纳相差不多的景谷县也是每年登革热爆发时的受灾地。白龙社区每年或多或少都会遭到登革热病毒的侵害,而为了应对登革热病毒,据了解白龙社区采取的方法有以下几种:一是每年到7月前后对公园、靠水绿植、小区绿化、街道绿化等容易滋生蚊虫的地方喷洒杀虫药水,减少蚊虫繁殖,尽可能的避免蚊虫叮咬导致疫情扩散。二是进行人员限流,在晚上七点过后对公园、景区等蚊虫较多、人流较大的地方进行封闭,禁止居民进入。三是对免疫力较差的老年人进行定期检查,做到有效科学预防、提前防治、积极宣传,做好公共卫生危机事件应急准备。
(二)新冠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2019冠状病毒病”,是指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肺炎。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医院陆续发现了多例有华南海鲜市场暴露史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现已证实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白龙社区从未出现感染病例,在新冠肺炎爆发之后白龙社区采取了以下办法:一是上门到每家每户检查登记从外返回社区的人员、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每天巡查劝说营业的商户、对在公共场所聚集进行娱乐活动的居民进行劝返等等,尽量防止社区居民多人之间接触;二是做好疫情防控宣传,向社区居民普及疫情防控知识;三是现场管理和环境消毒,对保障居民安全前提开放的场所进行精细化管理,例如专人专地管理,每日三次进行环境消毒,喷洒消毒液;四是向社区居民分发口罩等基本生活物资,确保社区居民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能够正常生活。
(三)地方性传染性疾病
白龙社区的地方性传染性疾病主要以鼠疫为主。鼠疫是鼠疫耶尔森菌借鼠蚤传播为主的烈性传染病,是广泛流行于野生啮齿类动物间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高热、淋巴结肿痛、出血倾向、肺部特殊炎症等,鼠疫是我国法定的甲类管理传染病,其传染性强,如果放任其不治疗,病死率高达30%~60%。白龙社区在每年4月过后便会开始对街道垃圾站和垃圾桶进行定期消毒,摆放老鼠药,减小鼠疫发生的可能性,并提高垃圾清理频率,减少啮齿类动物的繁殖。并在社区开始针对鼠疫进行宣传,做好信息披露工作,防止疫情扩散和造成居民恐慌,倡导居民服用预防性药物或接种疫苗。
四、白龙社区治理公共卫生事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白龙社区治理公共卫生事件存在的问题
1.社区治理公共卫生危机的机制不完善
根据实地走访调查发现白龙社区的公共卫生危机应急机制并不完善,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
一是白龙社区的公共卫生危机应急机制的制定主要是根据普洱市的应急机制来制定实施的,在制定过程中并未结合本社区实际情况做出适当调整,与当地实际情况所不符,未考虑到当地构成的复杂程度,部分实施办法和解决措施不易在本社区实行,甚至部分措施根本无法在本地实行。
二是公共卫生危机应急预案可行性较低,针对性差。经查阅白龙社区应急预案后发现,社区公共卫生危机应急预案过于空旷,针对传染类疾病的公共卫生危机事件没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和应急处理的解决措施。
2.社区对治理公共卫生危机事件的基层干部业务素质不高
据了解,白龙社区所有基本干部所学习专业均与公共卫生危机事件治理无关,并且在工作的若干年中并未参加过相关的专业知识培训,只有极少数干部曾经对相关知识进行自学,但掌握程度较低。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后,基本干部业务素质不足的短板暴露无遗,虽然社区在第一时间做出了快速反应,但是因为采取的方法不够专业,效率不高,致使疫情防控工作很长时间才完成,拖延了疫情防控工作的正常实行。部分基层干部出现了忙的焦头烂额,实际工作却做的一团糟的情况,打击了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也造成了在关键时刻人力、物力的浪费,影响了疫情防控工作的进度。
3.社区工作人员平均文化程度低,应急预警能力差
白龙社区的工作人员多为中专文化程度,大专文化程度不到十人,本科文化程度的人更是屈指可数,加之因为景谷县财政经济较低,白龙社区的工作人员并没有太多外出学习培训专业知识和提升学历的机会,导致出现了社区工作人员专业知识落后,平均文化水平较低,在这样的背景下便出现了社区工作人员对公共卫生危机事件的应急预警能力较差,加之长期未曾出现过突发性的公共卫生危机事件,导致工作人员出现了思想麻痹大意,精神松懈的情况,对于本地常发的传染性疾病只是做到照本宣科的预防,更没有做到居安思危的提前准备。在新冠肺炎爆发初期,社区虽然迅速做出响应,但是因为没有前期的应急准备而导致了初期疫情防控工作较差,实行难度大。
4.社区治理对公共卫生危机工作的资源配置不均衡
近年来白龙社区大力发展经济,努力推进本地经济发展,社区多方出面促进股份合作制的完成和实行,将社区工作重心大多放在了经济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和解决社区居民基本生活问题之上,而忽略了公共卫生危机的预防工作。近几年,社区将经济主要投入到了解决社区居民衣食住行的问题,促进社区绿化建设、解决小区健身娱乐等问题,没有做到资源均衡配置、没有全方面的促进民生发展,打出了发展经济的组合拳,却在公共卫生危机上掉了链子,致使解决公共卫生危机的硬件老化和不足,在疫情爆发后,甚至出现了工作人员走访调查时体温计等基本工具不够使用的尴尬情况。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已经成为了白龙社区对治理公共卫生危机工作的重要问题。
(二)白龙社区治理公共卫生事件存在问题的原因
1.工作机制和理论方法的滞后
白龙社区公共卫生危机的机制一是过于老旧,效率低下,无法满足当今需求。在对居民的走访调查中,居民反映到一些多年前制定的应急机制长期未曾更新和重新制定,处理办法和解决建议都以陈旧,部分的工作机制和理论方法现虽依然可以实行使用,但是大大影响了对于突发公共卫生危机处理的效率和效果。二是一些当初制定的工作机制和理论办法已经不适用于现在白龙社区的实际情况。部分当初的理论方法已经无法使用,成为空壳理论“纸上谈兵”并不具备实际的指导意义。长期以来没有指定新的工作机制和研究新的理论方法,导致出现了工作机制和理论方法滞后的情况出现。
2.社区公共治理人才培养不到位、引进不足
白龙社区长时间未对社区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的知识培训,工作人员的公共卫生治理能力较差,知识存在滞后性,由于白龙社区工作人员年龄老龄化程度较为严重,接受新鲜事物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不足,使得要让工作人员自己学习相关专业知识的难度也较大,加之近年来因为景谷县经济发展水平、薪资待遇等问题导致人才外流,难以吸收新的高精尖血液,未能招聘到相关的专业工作人才,不能满足实际中的公共卫生治理需求,青黄不接。具备公共卫生治理能力的专业人才出现断层现象。
3.社区风险意识不强造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差
近年来景谷县白龙社区并未出现严重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在本地区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例如鼠疫、登革热等病症都因为每年的严加管控未曾大面积爆发过,因此社区工作人员出现了思想麻痹大意,精神松懈的情况,将公共卫生事件本应该紧绷的弦放松了,久而久之出现了社区风险意识不强的问题。在本次新冠疫情爆发之际这一问题也被无限的放大,长时间的精神松懈使得工作人员不能在第一时间全身心的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之中,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能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跌。
五、公共卫生事件中社区治理的典型事件
(一)武汉万松街航空社区
1.事件简介
2019年12月,在武汉市第一批确诊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名单中就有数人是万松街航空社区的居民,并且居民被感染者还居住在不同的小区,接触人员广泛,排查人员数量庞大,管理困难。在当时武汉市疫情严重,医疗条件、设备紧张的情况下,万松街航空社区在第一时间快速反应,快速出手对全社区居民进行情况摸排,同被感染者有过接触的人进行隔离观察,并在第一时间联系医院对接触者进行了相应的检查,有效避免了疫情的扩散,防止了万松街航空社区疫情严重化。到2020年3月,万松街社区已经做到了0感染,有效的保障了社区居民的健康,展现出了万松街航空社区快速的应急反应能力以及资源调配能力,表现出了公共卫生危机事件处置能力。
2.社区基本情况
航空社区地处江汉区与硚口区交界处,北临建设大道,南临航空路南端,东邻青年路,西靠航空路北端,辖区面积0.49平方公里,有居民2540户,7692人,其中党员354人,流动人口1721人,残疾人89人,低保户52户。整个社区共分为三个片,是一个敞开型的老城区居委会。辖区面积小,人口少是该社区的特点,但流动人口占比大,不易社区工作管理。
3.公共卫生事件治理经验
2016年万松街航空社区提出了创建市标准化社区服务体系,以点带面,加紧内涵建设,保证公共卫生事件治理能力。以标准化单位为标榜,以合并后的卫生院转型为卫生服务站为抓手,支持和鼓励其他单位一同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深化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运行机制改革,推动航空社区完全新型社区建设,以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来保障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准备和处置能力。并在2018年完成了社区的相应服务体系改革,大大提升了社区的医疗卫生水平和社区的公共卫生危机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并将此体系应用到了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之中。从社区各医院到社区各部门联动防疫,快速调运医疗物资迅速处理感染人员,防止疫情扩散。在发现感染病例之后社区服务体系建立的优势立马展现,高专业高能力的社区工作者能在第一时间做出合理正确的处置方式,有效的避免了疫情扩散,为后期实现疫情零感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武汉汉阳区长航新村社区
1.事件简介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至今,长航新村社区一直处于零感染状态。疫情爆发后长航新村社区依托地域优势第一时间对社区进行了封闭,并对社区居民进行了全面排查,对外来返回人员进行隔离,避免病毒流入进入社区。在长达两个多月的封闭过程中,长航新村社区的所有工作人员一直奔波在抗疫的一线,并在社区内召集志愿者,建立线上线下的沟通渠道,工作人员组建不同的团队,帮助社区居民购买生活用品、药品,每天定时对社区居民进行体温测量,防止意外情况发生,确保社区居民正常生活,社区工作人员24小时轮流值班守住了每一个进入长航新村社区的路口,守住了长航新村社区的健康安全。
2.社区基本情况
长航新村社区辖区面积0.8平方公里。社区于2000年组建,现有常住居民2983户,常住人口10080人,长航新村社区党委下设五个党支部,其中四个居民党支部和一个非公经济党支部,在册党员人数384人,35个党小组长,党员中心户78人;社区办公场所1050平方米,配备有党群服务中心、警务室、老年活动中心及社区卫生服务站,同时还建设了2000平方米的户外文化绿化广场,满足了辖区居民休闲、娱乐、健身等需求。长航新村社区属典型的老旧小区与专业化物业管理小区并存的混合型小区,居民结构比例中老年人所占比例较大,外来人员多;老旧小区基础设施老化破损比较严重,设计规划不合理。
3.公共卫生事件治理经验
长航新村社区是一个典型“高龄化”社区,社区居民多以中老年人为主,所以近年来社区一直以来社区公共卫生事件发展的主要目标,加强基础医疗设施建设,满足老年人的日常看病需求,大力发展医疗卫生的同时也增加了公共卫生危机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为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外长航新村则展现出来在面对疫情时临危不乱的清晰思路,第一时间做好封闭隔离相关工作,有效避免了疫情的输入;积极动员居民投身到疫情防控,使自愿自觉做好居家隔离工作,避免了疫情的扩散;完成社区宣传,让社区居民第一时间了解疫情的传播方式、危害及严重性;迅速妥善处置方法,在对社区进行封闭隔离之后,社区工作人员对社区居民进行了妥善安置,通过帮助居民购买生活用品、药品等生活基本物资来保障社区居民在封闭隔离情况下的基本生活,让社区居民做到安心封闭隔离,积极配合社区工作。这样清晰的防疫思路,临危不乱的状态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正是此次长航新村实现疫情零感染的重要法宝。
六、社区治理公共卫生事件工作的对策
(一)开展社区居民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教育,提高风险意识
对于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事件,折射出来的是当前白龙社区居民应对重大传染性疾病的知识不了解和意识缺乏、对传染病鉴别能力不强,并且对于传染病缺乏预防意识和危险性认识。所以,应做到工作两手抓。第一,白龙社区应加强对于群体传染性疾病预防措施的教育。通过内容宣讲、开展专题教育讲座等一系列措施,普及卫生健康知识,第二,通过在公共场所、单位企业传播关于健康知识等方法,在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对传染病疫情做好防范应急准备措施。第三,白龙社区应增强对于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教育,通过线上网课或线下培训的方式对社区居民专业知识培训,加强对社区居民的公共卫生事件知识储备,告知社区居民,在附近若有人不慎感染到传染病后,应如何进行防护、并向社区或相关部门报告,并了解如何规范处理。
(二)以社区卫生服务站为依托,建设高素质公共卫生治理队伍
通过对居民的问卷调查,反映出提升社区工作人员专业素质,加强培训提升个人能力以成为重中之重。所以应当把培养职业化社区工作队伍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纳入白龙社区发展的总体规划。首先,优化队伍结构。建立专门监管公共卫生的小组,选拔优秀人才并具有经验返的管理者,积极培训,通过参观其他比较规范的社区,学习并借鉴经验,参加有关于公共卫生的知识讲座,提高自身知识储备能力。建立社区工作人员培训的具体计划,主要培训白龙社区管理者的权责意识、卫生应急知识,并因人而异的提高他们的管理、治理能力,发挥带头作用。对社区管理者进行定期考核,一是居民代表对卫生治理队伍及工作者的考评机制;二是定期测评卫生治理队伍里每一名社区工作人员的自身卫生知识储备,使社区工作人员所储备的卫生知识充足且不落伍。
(三)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公共卫生专用信息通道
在当下时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让人们逐渐进入数字生活,大数据模式、网格化管理等技术让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析和治理更加便捷并且高效。白龙社区应当根据本社区的人口、环境和医疗卫生状况等具体情况,建立相应的数据库。通过搭建具体的信息平台,整合整个社区公共卫生安全相关的具体信息处理、过程评估和综合分析功能。除了建立应对重大健康事件的数据库外,白龙社区可以尝试使用云计算、云存储等先进的互联网技术,结合已建立的社区公共卫生数据库,对社区可能发生的公共卫生危机进行模拟分析和动态监测。白龙社区应加强与其他社区的合作与交流,促进社区间信息共享,积极参与上级组织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集成网络。为防止大型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要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预警、处置和善后等方面与其他社区保持沟通协调,形成联动机制。
图1-2
(四)强化突发公共卫生危机的预防管理,促进应急资源配置均衡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中最重要的原则是预防,也是防止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核心,如果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能够被阻止,那就是最好的。为了避免公共事件突发,社区居民每个人都一定要牢固增强突发公共事件的危害意识。促进资源配置平衡是社区工作的重中之重,应当充分学习武汉万松街航空社区的医院及社区联动机制,做到迅速有效的资源分配,加大对社区医疗设施的资金投入,配备完整的医疗工具,在数量上保证充足,在质量上保证过关,并对陈旧装备及时更新换代,保证装备物资的使用工作效率。
七、结语
综上所述,虽然当前我们国家已经基本控制新冠肺炎疫情的传播,但是关于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发展道路还在任重道远。基层XX和社区单位在公共卫生事件防治工作中贡献出了非常重要的力量,通过积极反应、快速排查、迅速处理控制住公共卫生事件。但也并不是完全没有问题,本文通过对景谷县个案对象的分析,发现基层社区单位在公关卫生应急事件管理过程中存在公共卫生应急事件处理机制不完善、社区工作人员基本工作素质不高与对于公共卫生应急事件资源分配不均匀等问题,并且对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阐述,从而给出针对性解决对策和建议,以保证公共卫生应急事件能够得到快速有效的解决,保证居民的身体健康,做好预警防控工作。
参考文献
[1]董继锋,韩作胜,李华峰,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疾控机构监测预警系统探讨[J].医药论坛杂志,2006.(2).38-39.
[2]俞可平. 治理与善治.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M]. 2000. 16-17.
[3]应对突发传染病事件的公共卫生应急处理联动机制[J].邓铁英.职业与健康.2006(21)
[4]张小婉. 广东F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急能力提升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
[5]潍坊市公共卫生预警模式探讨[J].中国医院管理,2005,(10).32-33.
[6]管若青.浅析公共卫生预警系统[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5.(2).94-96.
[7]刘玲.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研究[J].管理观察,2020(23):69-70.
[8]康晋霞,张一波.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比较分析:国家治理体系视角[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20(15):3-6.
[9]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XX关于加强首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J].北京市人民XX公报,2020(32):9-25.
[10]张天泽.境外应对公共卫生危机的模式和经验[J].科学学研究,2020,38(08)
[11]李耀华,赵金香,何晅扬.健康中国视域下基层医疗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问题研究[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20,34(08):18-21.
[12]肖伟丽,阳靖,曾辉.传染病定点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实践[J].现代医院,2020,20(07):1032-1034+1038.
[13]孙统达.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引起的反思及对策研究[D].浙江大学,2004.
[14]高忠明.创新公共卫生危机管理体制[J].党政干部论坛,2004(02):31-32.
[15]魏东力,刘子琦,陈丽霖,朱启卓,王新妍,徐前,伍思涵,赵群.全球公共卫生系统化事件可供性管理模式研究[J].医学与哲学,2020,41(14):42-45.
[16]宋林飞.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原则与指标体系[J].社会学研究,2020,35(04):46-57+242.
[17]刘馨蔓.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公共安全风险及对策探讨[J].劳动保护,2020(07):53-55.
[18]唐承沛. 中小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系与方法[D].同济大学,2007.
[19]郭小建.社区治理.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M].2018.58-59
[20]张堃、何云峰.社区管理概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M].2000.90-92
[21]David H. Stone. The Growing Global Public Health Crisis:and How to Address it[M].CRC Press:2012-02-08.
致 谢
本论文的撰写是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她将对我的研究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使我的研究工作有了目标和方向。在这近两年的时间里,她对我进行了悉心的指导和教育。使我能够不断地学习提高,而且这些课题的研究成果也成为了本论文的主要素材。同时,老师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也令我十分敬佩,是我以后学习和工作的榜样。
最后也感谢所有老师和同学们以及我的家人对我的帮助和支持,因为有你们作为我坚强的后盾,才让我能够顺利完成学业。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55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