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以山东交通学院为例

摘 要

近年来,为了适应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大学生们在校园内面对着更多的学业或就业等压力。当压力无法及时沟通排解,就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要前提和重要内容,只有具备了健康的心理,大学生才可能成为高素质人才。

文章在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分析出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一步从学校、专业教师和大学同学三个层面提出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对策

 1绪论

  1.1研究背景及目的

  1.1.1研究背景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以及职场的激烈竞争,导致社会对当代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学虽是校园,但面对的竞争压力却来源于方方面面,比如学业、人际关系和就业压力等。一旦但不能合理掌控以上压力,及时释放,将会导致惨痛的后果。近几十年来,出现大学生轻生的事例数不胜数,如2004年轰动全国的云南大学“马加爵校园杀人事件”,另如2020年大连理工大学男研究生跳楼事件,都是由于各种压力积郁,导致心理健康出现问题,没有及时调节和沟通,造成他们做出放弃生命的举动。

然而,大学作为培养优秀人才的最后一站,应该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出尤为重视的态度,通过教育部召开一系列心理健康主题研讨会,非常明确的要求全中国各大高校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以便于为大学生将来的生活和职业健康发展铺好道路。

 1.1.2研究目的

毕业论文以山东交通学院为例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以小见大,推出全国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并以山东交通学院为例,做出有效可行的解决措施和建议。

同时,为了响应胡锦涛总XX在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的“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号召,各大高校就要全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是要提高专业技能素质,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心理健康素质。一个人没有健康的心理,就无法真正取得成功。因此,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就显得至关重要。通过本毕业论文对山东交通学院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研究,还可以为其他高校提供参考价值。

1.2研究方法

(1)文献归纳法

本毕业论文采用了文献归纳法,经过大量浏览关于心理健康、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文献,对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归纳,对心理健康、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并从中寻找本文研究的切入点。

(2)问卷调查法

本毕业论文为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通过分析大学生在学业、生活、社交和自我认知四个方面的心理健康状况,获取本毕业论文所需要的数据信息。

(3)内容分析法

本毕业论文通过对问卷调查回收上来的数据进行了深度分析,将数据结果利用图表表示,更直接的体现出问题,通过数据分析和文字分析,结合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进而以山东交通学院为例总结出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

2相关理论综述

  2.1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心理的健康,指一个人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心理状态,是一种积极且持续发展的心理状态。心理健康,从不同角度来看,衡量的标准和它的定义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讲,在日常生活中,能正确认识自我,控制自己不做违法犯罪的事情,正确对待外界给予的不良影响,保持自己拥有一个良好的积极的心态,做到这些,就代表这个人拥有了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

 2.2大学生心理健康

大学生心理健康,简单来说就是主要针对大学生这一群体而言的心理健康,大学生,作为一个成年人,却不同于社会上的同龄青年,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大学生的心理是否健康,关系到学校、社会以及国家的发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时代和文化的变迁而改变,因此,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将永远不能停歇。

 3 当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以山东交通学院为例

  3.1调查问卷概述

本研究以山东交通学院为例,以4个年级的学生代表为调查对象,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总共回收200份有效答卷。本次调研涉及学生素质层面广,学院、专业、年级覆盖全,数据反馈真实可信。作为山东省著名高校之一,山东交通学院具有一定代表性。首先,山东交通学院的学生人数众多,约有30%-40%的同学来自五湖四海,且学校属于综合性学院,专业覆盖广。其次,山东交通学院的学生生源种类多,绝大部分属于本科第二批次,还有一部分专业来自专科或者专升本等。从这两个方面来看,山东交通学院的学生构成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3.2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进入大学后,发现学校没有达到自己的理想的要求时,有45.45%的同学选择盲目从众;27.27%的同学选择不努力不争取,顺其自然;选择坚持学习来提升自己的占比为18.18%;选择争取不挂科,顺利获得毕业证的同学最少,占比9.09%。由此得出,大部分同学发现就读学校没有达到自己理想要求时,选择了比较消极的做法,随波逐流、顺其自然的过着大学生活,选择仍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同学只占少部分,如图3.1理想差距做法图所示。

43a1a1bffe6dfb4fda470a3a4c6a5314  图3.1理想差距做法图

Figure 3.1 Map of ideal gap practices

在对于公共课,如高数、英语和理论力学等的看法的调查中,大部分同学(54.55%)认为不是专业课,能通过考试就行;认为不管公共课还是专业课,都要好好学习,争取好成绩和当作课外知识,学一点是一点的同学占比分别为27.27%、18.18%。说明大部分同学对公共课不是特别在意,只要考试通过就行,但仍有接近一半的同学认为应该好好学习,多学习一点,如图3.2公共课看法图所示。

e7b73b3a9aaabe09c5ba4c6ed209d31d  图3.2 公共课看法图

Figure 3.2 Public lesson view map

对于课余时间安排的调查中,有54.55%的同学选择在宿舍追剧、玩游戏或者休息;36.36%的同学选择参加学术科技比赛或活动;只有9.09%的同学选择去图书馆看书或者做作业。说明大部分同学在空余时间都选择呆在宿舍,不出去参加社团活动锻炼自己,如图3.3课余时间安排图所示。

4a38a616f6507aa3846f771b471172ca  图3.3 课余时间安排图

Figure 3.3 After-school schedule

如图3.4效率低下表现图所示,在遇到难题、学习效率低下的情绪表现调查中表明有72.73%的同学认为经常会浮躁不安,认为偶尔会、很少会、不会浮躁不安的同学都占9.09%,这表明绝大多数同学受情绪影响较大,不能客观的缓解情绪,调整状态,让自己在效率低的时候调整好心情。

18a267726921d02a2095687afff83a40  图3.4效率低下表现图

Figure 3.4 Inefficiencyperformance chart

调查显示,对比高中,大学没有多且杂的作业时,绝大部分同学感觉很轻松,毫无压力,占比63.64%,只有9.09%的同学仍然利用时间,每天坚持预习和复习,27.27%的同学保持中等态度,抱着有作业就做,没有作业就花费所有时间在娱乐上的心理,如图3.5作业少的看法图所示。

fd4d411637f303c3566972726bfa3d39  图3.5作业少的看法图

Figure 3.5 Views chart ofless homework

调查显示,遇到烦恼54.55%的同学倾诉对象是自己的好朋友,仍然有36.36%的同学选择自己承受,不吭声,认为过几天就好了;只有9.09%的同学选择向专业辅导员和关系好的学长学姐倾诉,说明绝大部分同学比较愿意与自己的同龄人倾诉,但选择自己默默承受也占很大一部分,如图3.6解决烦恼方式图所示。

fa1c9a05c99805342272fe14d1a11c1d  图3.6 解决烦恼方式图

Figure 3.6 Map of ways to solve your troubles

调查显示,54.55%的同学表示见班里样貌出众、多才多艺的同学,如会唱歌、跳舞和相声等的同学会感觉自己什么都比不过,很差劲;27.27%的同学感觉她的才艺和我无关;只有18.18%的同学表示每个人都有特色,我也有,说明绝大部分同学面对比自己优秀的同学会表现出自卑和不关心的态度,极少数人表现出自信,如图3.7对比失败后内心想法图所示。

1d15af87b67fdeea1d0ee39570ec6819  图3.7对比失败内心想法图

Figure 3.7 Compares the inner thought map of failure

调查显示,在社团活动和比赛时见到陌生人时72.73%的同学的表现是选择无视,从不主动搭话;只有9.09%的同学表示和陌生人可以主动找话题聊天;18.18%的同学表示和陌生人说话很不好意思,说明大部分同学不喜欢主动和人交往,如图3.8见到陌生人时表现图所示。

c1bc6e90432dac0ca2d4d98e6f7516f2  图3.8见到陌生人时表现图

Figure 3.8 You’ll meet strangers while socializing

调查显示,当有异性朋友和自己说话和交流时,分别有63.64%、9.09%的同学表示会脸红,不好意思和头头脑空白,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只有27.27%的同学表示很从容,交流无障碍,如图3.9和异性交流时表现图所示。

50fb95a1f55119e8db0133f45cf08e1e  图3.9 和异性交流时表现图

Figure 3.9 and the heterosexual communication performance chart

调查显示,45.45%的同学有矛盾或是失恋后会主动与老师和其他同学沟通寻求帮助,高达一半的同学则表示心情极差,什么都不想参与和无心学习,食欲不振感觉未来是黑暗的,说明绝大部分同学遇到困难的情绪是悲观的,消极的,如图3.10出现问题时的解决办法图所示。

84f8b8aa75f4c5b0ab9846cfa0257fb7  图3.10 出现问题时的解决办法图

Figure 3.10 A diagram of the solution to a problem

对于毕业后做什么类型工作的调查中,54.55%的同学表示没有任何想法,顺其自然,27.27%的同学不知道该怎么办,还总是失眠,说明绝大部分同学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不在意和烦恼,如图3.11所示。

8b6897fb623ef02463878a6f4db633b1  图3.11 未来工作想法图

Figure 3.11 Ideas for future work

调查显示,54.55%的同学认为在社会上取得成功取决于运气和努力,36.36%的同学认为取决于自身实实在在的能力,只有9.09%的同学认为取决于人脉和家庭富裕程度,说明绝大部分同学在社会上取得成功方面有比较清楚正确的认知,如图3.12所示。

f6305c8a6f68f951ce8cfb9144802513  图3.12 获得成功原因图

Figure 3.12 Reasons for Success

 4 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4.1学业困难问题——学习态度堕落

根据调查问卷数据反馈,上大学以来,对待学习的态度再也不像高中那么认真,相对于高中而言,大学是轻松了很多,因此许多同学完全放松了自己,对待学习,采取一种随波逐流,顺其自然的态度,对于课程,要求仅仅是通过考试即可,在课余时间和周末,很少的同学选择学习知识,绝大部分同学选择安逸的追剧、休息和玩游戏。由此可见,当前大学生的学习态度低下且堕落。

 4.2情绪问题——易浮躁不安、自卑心理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同学在出现学习效率低下的情况时,会觉得烦躁不安。大学期间,学业是处于一个相对放松的状态,对于平时学习放松的学生来说,复习进度慢,所有知识需要重新学习,复习是相当困难的,当遇到困难时,学习效率是及其低下的,由于考试的压力,会很容易浮躁不安甚至不想学习,反而担心会挂科。在见班里多才多艺的同学的调查中,超过一半的同学会感觉自己很差劲,还有相当一大部分同学认为和自己无关,因此自卑心理也是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

 4.3人际关系问题——自我封闭

调查数据显示,在社团活动和比赛时见到陌生人的调查中,绝大部分同学选择无视、从不主动搭话,即使与陌生人交流也不敢抬头正视对方,在有异性朋友和你说话的调查中,绝大部分同学表示会脸红、不好意思。因此可见,人际关系问题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之一。

 4.4就业发展问题——迷茫

调查报告显示,在毕业后做什么类型的工作的数据分析显示,绝大部分同学没有任何想法,顺其自然,认为到时候就知道,没有明确的目标和追求。但大部分同学对社会上要取得成功的决定因素还是有比较清晰的认识,靠的是运气和努力以及自身实实在在的能力,而不是人脉和家庭富裕程度。综上所述,大部分同学对未来的工作和发展问题还没有清晰的目标,因此,就业发展问题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之一。

 5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对策及建议

  5.1学校层面对策

  5.1.1加强各主体之间的沟通交流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要得到加强,最重要的解决对策就是加强学生、老师和家长各主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因为大学生在学校的生活,基本上是围绕同学、家长和老师展开的。

本毕业论文提出以下对策,例如学校可以通过建立辅导员定时联系学生家长或者建立对个别有严重心理问题学生的家长联系会商等工作模式让学生家长适时参与到学生的心理健康中来,学校作为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信息中枢,通过老师与家长联系,建立个性化的学生心理健康疏导。辅导员定时联系学生家长工作模式要求辅导员通过建立家长群或其他方式与家长们取得直接的联系,并按时对学生心理健康进行调查并及时向学生家长进行反馈,对于出现心理健康问题萌芽时期的学生,以便家长可以通过适当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单方面的疏导。对个别有严重心理问题学生的家长联系会商工作模式要求在辅导员与家长联系的基础上,和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家长共同商议出一套适合学生本人的心理健康解决方案,由老师和家长共同疏导。学校应当作为主要责任方,不断总结工作实践中的有益经验和做法,将其以制度化的形式固化下来,并以此为指导改进工作。

 5.1.2建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基地

心理健康是影响学生成长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需要学校密切关注并提高一定的基础设施条件保障的责任。近年来,学院已经陆续的大量引进了专业的心理健康辅导老师,为学习的心理健康工作打下来基础。

本毕业论文提出以下建议,例如学校合理利用专业的心理健康辅导老师的专业化,通过一定频率在学术报告厅和文体馆聚集学生开展心理健康讲坛,或者将具体工作深入到学院班级,讲坛后可通过提交总结或感悟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认知和基础情况,通过这样,做到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另外,许多高校针对心理健康也建设了小型的工作场所,也配备了工作设备,如各种心理治疗仪器和基础设备。但这些却无法满足全校几万同学的需求,当同学们出现心理问题的前期,希望将心里的压力释放出来,可能需要一个独立的小房间,也可能需要大声的释放,还可能需要剧烈运动,如打沙袋等,并且希望这些行为不被其他同学注视和发现。因此,学校可以开发建立独立的压力释放基地,设置多个隔音小房间,可分为不同类型的房间,如可以唱歌,可以打沙袋,可以摔玻璃瓶等。同时配备自助扫码进入和费用支付的网络信息技术,让学生自主发泄来缓解心理压力。

 5.1.3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

学生在学校的心理健康工作大部分是由学校出面才可以保障工作的顺利实施,因此,近年来,许多高校陆续的发展和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心理健康类教育课程。例如本校的许多专业已将心理健康相关课程列入学生的必选课之中,也要向其他专业和公共课程一样通过上满一定课时数,取得合格的成绩。这种方式无疑让同学们在课堂上接受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对心理健康加强了解。但大学生课堂学习往往是不可控的,课堂学习有时候不能硬性约束同学们主动去接受心理健康相关知识,因此,在课堂上纳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只对小部分同学发挥作用。

据此,本毕业论文提出以下建议,如学校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在平台上加设心理健康模块,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模块内每个学期设置一定量的视频和题目测试,要求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完成相应的题目测试,并配置专业心理健康导师在线解答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让学生主动学习各种心理训练方法和心理调适技巧,增强心理素质。同时,对于学生可能产生不主动学习的情况,学校应对学生进行硬性要求,例如规定学习量和学习时间,学习期间不定时通过人脸识别打卡,测试分数设置满分100分,学生答题不能低于60分等措施来约束学生,督促学生按时完成任务。

  5.2专业教师层面对策

  5.2.1加强与学生的交流

在大学里,学生普遍与自己的专业教师接触较多,平时上课与专业教师交流更多,所以,课堂教学就成了学生与专业教师接触、沟通的主要场所甚至是唯一场所。

根据本研究的调查数据表明,大学生受到学业问题困扰时普遍认为向专业教师求助最有效,但事实上求助的比例却较小,因为在下课后,同学们很难与专业老师探讨学习。事实上,无论从专业角度而言,还是从工作职责来看,专业教师对于帮助学生解决学业问题都有着明显的优势和不可推卸的责任。但课堂教学的局限和师生之间缺乏交流沟通形成了较大的障碍,使得大学生的学业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

针对这一现象和问题,本毕业论文建议学校通过适当的方式延伸课堂教学,把任课教师“留下来”,让学生有时间和机会去获取学业指导和帮助。近年来,国家和教育局倡导将思政教育融入课堂,在普及思政思想的同时,还应适当为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效果。延伸课堂教育的措施,例如规定专业教师固定的返校和离校时间,延长答疑时间和增加课时量等。还可以将学生通过网络学业平台提出学业问题,由专业教师在线解答制度落到实处等。通过这些方式,加强专业教师与同学之间的交流,帮助大学生解决学业问题,缓解学业压力,并适当预防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纠正学生的心理健康观念。

  5.2.2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机会和指导

本研究的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没有想法,选择顺其自然。企业招聘主要看专业限制,企业与专业教师联系紧密。因此,专业教师在学生就业方面发挥巨大作用。这一方面是因为专业教师对于专业的就业方向和途径有清晰的了解和成熟的看法。另一方面是因为专业教师在教学工作以外还承担科学研究任务,为专业相关企业提供优化方案,如物流工程专业教师会接受物流企业邀请,为企业解决问题,优化方案。在这一过程中,专业教师都会积累一定的用人单位关系和社会资源,这些都是大学生就业所缺乏的。专业教师可以发挥他们的人脉资源,为大学生推荐实习甚至是就业,为他们就业提供重要助力。

  5.3大学同学层面对策

和学校及家长不同,大学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主体,同学与同学之间也存在着一种更亲密的关系,在同学中发展心理健康工作比学校和老师方面都更有效果。因此,要发挥大学生作为同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中的优势,起到应有的作用,更多的需要学校通过有关工作来推动、促进与引导。

 5.3.1落实学习、学术科技小组的组建工作

通常来讲,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会感觉让他们自己感觉更加自然,然而,同学之间不仅只是一起玩耍,一起吃饭的关系,更是一起学习,一起探讨交流,一起进步的关系。

因此可以通过建立学习小组,让同学们在遇到学习上的困难时可以一起帮助,探讨问题。事实上,学习小组是在国外高校应用十分普遍的一种教学方式,且效果很好。中国也有很多组建学习小组的例子,但多集中在初高中阶段。大学是一个独立学习、自主学习的阶段,没有老师和辅导员的实时监督和管理,因此在大学里,组建学习小组这个方式是很难延续下去的。

因此,本毕业论文建议学校将学习、学术科技小组落到实处。具体而言,学习小组就是以学生的兴趣方向分为不同的小组,小组成员之间在学习上进行合作,同时,老师对小组学习规定目标,各学习小组必须共同讨论完成目标,直到目标的达成。在互相学习中遇到同学们都解决不了的难题,由学习委员统一收集各小组的问题反馈给老师,老师进行答疑解惑。通过这个措施,将一定程度上解决同学们的学业问题,让同学们在学业上减少困惑。

  5.3.2加强校级、院级的心理类社团建设

在大学,各种社团五脏俱全,但关于心理健康类的社团却几乎没有。社团是对学生兴趣培养、社会交际的培养,同时,在指导学生健康成长中也发挥巨大作用。因此,学校可以通过合理的引导,丰富学生社团种类,让大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校园文化活动中来。

因此,本毕业论文建议高校在社团工作中,还要注意心理类社团的建设和培养。通过心理类社团,吸引对心理学相关学科及工作感兴趣的学生参加,通过专业指导老师的引导,帮助老师在同学中开展心理健康工作。目前看来,我校关于心理健康相关社团还少之又少,学校的学生众多,有学院之间的划分,因此可在学校建立校级学生心理社团,如“心理健康志愿服务队”,还应在各学院发展“心理社”、“知心社”等心理社团。

与此同时,心理社团还可以通过举办一系列心理健康相关的比赛和活动来宣传和动员同学们重视心理健康问题,如通过定时组织心理健康室内交流活动、室外游戏,举办心理健康情景剧表演比赛等方式让更多学生参与到心理健康工作中来。

  5.3.3发挥班级心理委员的重要作用

心理委员制度在各大高校都普及了,学生心理委员的主要职责是学习宣传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协助学校开展各种心理健康活动;同时还要及时发现班级内学生的各种行为异常和心理异常,做到及时向班主任或专业辅导员反应。对于存在心理问题的同学,心理委员有义务帮助或教促其前往心理中心接受咨询,同时还负责跟踪及反馈这些学生的日常情况。

但目前看来,本校班级心理委员完全是一个摆设,既没有履行职责,也没有发挥出监督和反馈作用,主要原因是学生只是为了获得班委头衔,而不是真心愿意为同学服务,因此,对心理委员的委任尤其重要。对于心理委员的选配,大部分学校是通过班级学生投票决定,但是这个方法存在着很大的水分,许多同学都会根据自己的喜好投票,对于其是否能承担心理委员的责任却毫不在意。因此,本毕业论文建议应当由学校心理中心给予专业指导和业务支持,结合新生心理普查结果具体进行。学校应当结合工作实践,逐渐形成科学、规范的心理委员选拔、管理制度。

学生心理委员履行主要职责时,可能受到一定程度上的约束,比如与班级一小部分同学交流甚少,就无法观察和注意到那些同学的行为异常和心理异常举动。因此,学院应加设学生心理委员职责,如按时发放学生心理健康调查问卷给班级每一个学生,回收问卷,做数据分析并反馈给辅导员。通过这个方法,可以全面观察到每一个同学的心理状况,有助于心理委员和辅导员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结 论

本毕业论文首先对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的背景和目的进行了概述,其次对心理健康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然后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问卷调查对问题进行分析,最后得出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建议及对策。得出的结论大致有以下几点:

(1)学校层面的建议,具体措施有加强各主体之间的沟通交流,充分利用网络便利,做到辅导员、学生和家长之间良好的沟通;建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基地,为同学们释放压力和纠正心理健康问题提高场所和资源。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让同学们在课上课下都能上接受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学,并通过硬性要求等一系列措施,监督学生学习。

(2)专业教师层面的建议,具体措施有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专业教师除传授专业知识外,还要多为学生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等相关知识和为学生解决学业上的困惑;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机会和指导,专业教师可以发挥他们的人脉资源,为大学生推荐实习甚至是就业,给学生进行学术指导,为学生提供实验室、实习基地等实践条件,帮助学生提升就业技能。

(3)大学同学层面的建议,具体措施有落实学习、学术科技小组的组建工作。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解决学业问题;加强校级、院级心理类社团建设,吸引有兴趣的同学参加,通过举办心理健康比赛和活动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发挥班级心理委员的重要作用,通过一定的方法关注到班级每一个同学,做到提前预防。

 致 谢

从开始写本毕业论文开始,已经有一两个月了,在这两个月里,我经常陷入迷茫,发现心理健康这个主题范围太大,而且心理健康问题太多了,由于我能力有限,设计范围确实大了一些,研究也比较浅显,只是针对我校大学生群体做的调查研究。但由于我对心理健康感兴趣,后续会对这个问题进一步深入了解。

在写论文过程中,我要特别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在论文选题时给了我非常多的建议,在我完成第一稿时为我指出了很多错误,并不厌其烦的教我如何修改的方法,没有老师的无私教导,就没有我这篇论文的最终完成。同时我还要感谢经济与管理学院所有教过我的任课老师们,感谢他们传授我知识,教会我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

 参考文献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的现状与对策[A].科教文汇[C]总第339期.2016(1):138.

[2]浅谈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原因分析[A].现代交际[C]总第422期.2015(12).

[3]马燕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热点分析[J].林区教学,2016(2).

[4]雷巧华,国内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比较研究[J].纺织教育,2010.25 (1).

[5]简华,胡韬,国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经验及启示[A].遵义师范学院学报[C].2006 (6):38.

[6]黄洁.国内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比较研究[J].中国林业教育,1999.

[7]姚本先.国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趋势及启示[A]中国卫生事业管理[C]总第234期.2007 (12):839

[8]房东波.X大学生的自杀现象及其防范措施[J].世界教育信息,2006(8):36.

[9]李云驰.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C].中国社会出版社,2013.2.

[10]雷生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C].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9.

[11]房娟.大学新生心理健康认知[C].科学出版社,2019.2.

[12]何建军.长沙市民办高校大学生的主要心理困扰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南大学,2004年.

[13]黄希庭,郑涌.当代中国大学生心理特点与教育[C].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

[14]黄希庭,郑涌.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咨询,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

当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以山东交通学院为例

当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以山东交通学院为例

价格 ¥9.90 发布时间 2023年7月22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56489.html,

Like (0)
1158的头像1158编辑
Previous 2023年7月22日
Next 2023年7月22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