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为了企业安全文化评估的顺利进行,本文旨在探究企业安全文化评估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本文采取山东能源肥城矿业梁宝寺煤矿实例研究和企业员工问卷调查的方法,找出企业安全文化存在评估指标体系不完善、评估方法单一、指标权重确立不明确三个问题,经过研究后总结出一套相对完善的评估指标体系、明确方法确定权重、方法多元化三个对策。本文的研究使得企业安全文化评估更加的科学合理,有利于企业提升、改进自身安全文化。
关键词:安全文化,评估指标,问题,对策
前 言
我国事业突飞猛进,伴随而来的是各种安全事故的出现,2020年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共死亡27412人。工矿商贸企业就业人员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1.301人,比上年下降11.7%;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0.059人,下降28.9%。道路交通事故万车死亡人数1.66人,下降7.8%。这些数据与往年相比有所下降,但是死亡人数接近三万人,仍是一个令人惊醒的数字,企业构建安全文化成为了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最有效的手段,如何构建成为了企业的当务之急,然而由于我国在安全文化研究方面起步晚的缘故,有关安全文化的文献的质量和数量有待提高,企业安全文化评估不够完善,指标体系很难实际的应用到企业内,操作难度大,续航能力弱。此外,现阶段对国内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估的标准还没有统一。解决评估存在的问题和完善安全文化评估体系成为了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
想要对企业安全文化进行深入的了解,完善企业安全文化评估体系需要大量的文献研究。爱沙尼亚学者滨海•贾维斯认为企业安全文化评估中最重要的是集体的安全意识以及学习的必要性,指令和规则是实现健康工作环境和风险控制的关键途径。此外,还需要通过三方合作加强国家的职业健康和安全体系以及公众的认识,这包括法律规定、执法和劳动监察能力、知识管理战略、信息交流、研究和支助服务。国内企业安全文化的定性研究上面,马晓娜以杜邦公司为例研究了企业安全文化管理模式,分析安全理念文化、安全管理文化与安全行为文化以及安全文化评估。在企业安全文化的定量研究上面,杜红兵等构建的模糊综合评估法对安全文化进行量化,通过模糊矩阵运算得出企业安全文化水平,打破了以往传统模糊综合评估模型仅得一个定性的等级结果;企业安全文化理念较为抽象,因此,需要量化的指标系统来检测和控制安全管理的过程、安全管理活动的效率和效果,从而实现安全管理的效率性和效益性。
本文通过研究企业安全文化的评估现状和山东能源肥城矿业梁宝寺煤矿爆燃事件对比分析,分析出山东能源肥城矿业梁宝寺煤矿事故所存在安全文化评估方面的问题,山东能源肥城矿业集团安全文化评估存在着企业安全文化评估流于形式、选取评估指标侧重点出现偏差、评估体系僵硬的问题。此外,通过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调研企业内安全文化评估体系的情况。浏览大量的文献后通过实例分析和企业内员工调研得出解决影响企业安全文化评估问题的对策。
1.企业安全文化评估内涵
企业安全文化评估内涵包括相关术语定义和企业安全文化评估的意义,评估现状分析的必要性三部分能够更好加深对文章理解。
1.1企业安全文化评估相关定义
安全文化评估是按照一定的方式、方法,遵循评估原则,构建出相应的评估体系,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建设效果、建设程度进行测评的一种行为。也是一种解释和评估可靠性环境下人类行为的重要工具。安全文化评估是对安全文化进行评估,安全文化包含观念文化、行为文化、管理文化、物态文化。
评估主体是指参与评估的人的群体,评估主体一般是由取得评估管理机构确认的评估公司、事务所等等。XX强制高危行业必须进行安全文化评估,评估主体对企业的安全理念、安全行为教育、安全技术等方面进行评估,了解企业安全文化存在的问题,客观公正地对企业安全文化水平作出结论,XX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以此依据对企业进行合理的处置,例如依法追究事故的责任、责令企业停产整顿或者采取一些其他安全措施,以此来达到安全监察和宏观控制的目的。
评估客体是指评估主体所要考核的对象,一般是以企业安全文化现状、文化制度的实施情况为对象。在本文里是指员工的安全理念、安全行为、规章制度、环境物质等安全文化。
评估指标是指企业用于考核、评估企业生产活动中质量和效果的统计因素,在本文中主要作为评估安全文化中的因素,衡量其质量以及经济效益。在本文里评估指标是指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批准发布的《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估准则》等内容。
评估原则是指在进行评估活动中所要遵循的规律、客观事实以及评估主题的喜好。评估主体依据评估指标遵循评估原则对评估对象进行评估。
1.2企业安全文化评估的意义
xxx安委会部署开展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活动,安全生产又一次被列入重点整治方面,企业面临着整治发展,现实中,安全与生产相互交汇存在,安全生产问题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标准,是企业生存发展所需,许多企业已经逐步将安全文化并入进企业安全管理的范畴内,安全文化成为了安全管理的核心部分之一。安全文化,不仅不会阻碍企业的经营,还会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企业内增凝聚力、外增影响力、提升竞争力的重要基石。
每个企业都不可避免的存在安全隐患,进行企业安全文化的评估可以助力企业清查这些隐患,并将其扼杀在摇篮之中。企业安全文化的评估有助于推广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念以及相应的道德理念,明确企业安全文化的目标,提高企业的执行能力。组建一个高效、合理、完整的企业安全文化体系,能够有效防范企业安全问题的发生,为企业的安全发展提供保障。现实中,出现了一些企业的安全文化体系与现实不符的现状,为保证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管理同步修正,企业需要建立动态评估体系。安全文化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不仅有利于企业的管理控制,而且有利于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健全的企业安全文化评估体系会加快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过程,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使得企业安全文化更加深入群众,赢得社会的认可。
2.企业安全文化评估指标
通过对企业安全文化评估指标的分析,总结安全文化评估需要的评估指标体系,用以解决案例分析和调查问卷存在的企业安全文化评估问题,为构建出一套相对完善的评估指标体系提供理论基础。
2.1国内外安全文化评估指标
对企业安全文化评估指标现状分为国内和国外两部分。
2.1.1国外安全文化评估指标
X国家安全委员会根据调查问卷的结果反馈,选取了10个因素作为评估指标维度:安全态度、管理制度、沟通、纪律、员工培训、员工参与、管理者承诺、绩效认可、安全氛围、安全支持。
奥利弗等人认为安全管理系统评估要素有五个即危险的识别:每个安全系统明显漏洞的识别方法;事故报告:数据获取过程以及安全指标(事件,事故,事件重复发生等)的统计准备,以及报告对安全有负面影响的事件;风险管理:评估风险和漏洞以控制和消除风险的标准方法;根据目标衡量绩效:分析组织内施加的安全目标的管理工具;安全质量保证(审核):基于管理原则质量的过程,可支持组织绩效的改善,以维持所需的安全标准。
埃里卡•苏乔娃(Erika SUJOVÁ) 研究的目的是评估斯洛伐克企业的安全文化水平。基于调查的研究方法,针对研究目标的特点,选取了10个因素作为评估指标:公司安全政策、安全生产流程、职业健康安全、职业健康教育、沟通、员工参与、管理层的参与、管理层的责任、确保安全以及对安全文化所做的贡献。
华莱士(Wallace)认为在企业中对安全文化评估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因素:员工对风险的理解方式、对安全的态度、他人的安全意识、工作本身的性质、员工的优缺点,其中员工的优缺点包含员工的习惯、态度、个性以及当前的压力。
Machaira等人认为公司环境对安全生产在管理体系上更加重要,安全评估因素主要包括以下要素:管理和领导、管理人员和人员培训、操作、维护、风险评估、应急计划、绩效监测和审计。
吉姆巴尔斯卡•奎奇(A GEMBALSKA-KWIECIEŃ)认为有效建设公司的安全文化需要评估三个领域。第一,条件和工作环境,对企业工作环境的报告分析;与职业健康检查员面谈,明确工作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条件是否一致。第二,事故率,对近几年发生的事件进行分析,分析事故发生后的影响,事件发生率是否保持在低水平。第三,员工的态度和行为,员工通过何种方式了解安全文化;了解员工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性的意识;上级领导对员工的安全意识的影响;员工对职业健康员工条例的重视性;员工彼此之间的安全责任关系;员工对工作环境危险性的认识;员工在工作期间采取的冒险行动;员工认为最常见的事故原因;员工接受的职业健康培训。
2.1.2国内安全文化评估指标
目前我国国内普遍的流行指标是由2009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批准发布的《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准则》,如下图所示,国内的企业安全文化评估指标为一级指标有11个以及所包含的二级指标42个,这些评估指标被我国企业广泛的应用,以此指标作为评估内容,赋予指标分值,以百分制安全文化得分为例,安全文化得分等于企业安全文化评估得分/总分*100%,制作企业安全文化等级划分表来确定评估等级。
图 1《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估准则》
安全文化是一种无法触摸的意识状态但又是真实存在的事物。我国在结合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出了五大战略要素安全评估体系,分为五个一级指标和十五个二级指标如图2所示,安全文化系统与理念系统是企业部分互相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具有某些功能的整体。而企业安全文化系统是具有发挥安全功能的有机体,系统是企业建立健全企业安全文化的基石。系统与理念是一种理性的概念,是一种管理概念,它是建立安全文化系统的指导与方针。安全领导力是企业安全文化的管理能力,主要体现在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上,企业管理人员在企业安全文化中起到表率和领导作用,对企业内的安全文化的建设作用具有推动作用。标准与规程:企业内的安全文化评估与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密不可分,制定安全标准、规程可以引导提升企业内员工的安全文化素质,是建立安全文化评估机制的一种辅助手段。行为与沟通:行为即是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活动,行为的主体是企业的人员,所以员工工作生产的行为成为安全文化的评估之一,而交流沟通则成为完善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方法,成为主体之间交流的桥梁。根源分析:企业的管理者需要对发生的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是一个长期调整发展的过程,这就需要对企业内存在的安全隐患排查清除,而根源分析则是对安全管理系统存在的缺陷进行识别,针对性地作出调整、修改。
图 2五大战略评估指标
企业安全文化体系涉及的评估因素层次多、范围广、内容多变,因此在这种基础上构建出模糊理论的评估指标体系,能够把企业安全文化的定性评估转化为可量化的评估指标,模糊理论的定性评估指标体系如图3所示分为五个一级指标和18个二级指标。
图 3模糊理论评估指标
2.2企业安全文化评估指标总结
现阶段企业和组织内的安全文化评估指标大多参考的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准则》,评估指标大同小异,总的来说一级指标的建立可分为三个层面即企业层面、员工层面、安全监督层面,所有的二级指标大致围绕这三个层面开展。
企业层面的子指标包括的是企业内的软文化,建立的二级指标可包含安全规章制度、工作环境、安全培训与学习、安全会议、奖惩制度等等。员工层面的子指标是有关于人为方面的因素,例如上层管理者的安全承诺、责任履行,员工的安全意识、态度以及行为习惯等等。安全监督层面的子指标涉及到安全文化的传播、制度执行和管理效果、行为沟通、事故应急准备、事故产生后的原因分析等等。三级指标比较驳杂不再进行列举,根据企业和组织内的详细情况再做评估指标的规划。
3.企业安全文化评估模式与方法原则
本章介绍的企业安全文化评估模式共有三种,分别为经典安全文化四层次模型、持续改进安全文化模型和安全文化递进模型,此外还介绍了企业安全文化评估的方法、原则,为构建评估指标体系提供思路。
3.1企业安全文化评估模式
图 4经典安全文化四层次模型
3.1.1经典安全文化四层次模型
图4是经典安全文化四层次模型,目前此模型是人们最广泛认可的,其基本要素是安全理念文化、安全制度文化、安全行为文化及安全物态文化。该模型是通过四部分简述安全文化对安全行为的影响。安全理念指的是精神层面的文化,包含价值观、安全意识,是整个安全文化模型最核心的部分,直接影响着安全文化主体的行为。安全制度文化如字面意思指的是安全管理制度,包含国家出台的政策、法律法规以及企业内制定的日程规章,行为准则。安全行为文化是企业内高层管理者对安全生产的决策、领导和指挥,基础员工的安全生产行为,生活的方式方法。安全物态文化是最表层的文化,指的是行为主体直接接触的环境,生产的设备、设施,生活的环境以及企业的外部形象。
图 5持续改进安全文化模型
3.1.2持续改进安全文化模型
此模型是在休哈特的PDCA循环基础上研究出符合国家安全生产标准,能够根据生产质量的目标、方针,进行数据分析,纠正结果,采取预防措施,有效的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的一种模型。
持续改进安全文化模型是基于人员、设备、管理这三个因素建立的。人指的是领导干部和基层员工,安全生产的核心是人,所有工作的开展是为了保障人的安全,所以在安全模型中人是位列第一要素,任何工作都要遵循章程操作;其次是设备,设备是日常生产生活的关键,需要定期地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设备则成为文化模型的关键核心;管理是建设安全文化最基础的元素,人员管理和设备管理是安全文化建设最基本的过程,一套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则成为安全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只有形成科学的管理体系,才能确保生产,提高员工素质,以实现现代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水平的进步。持续改进模型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Plan)计划,明确自己企业内部的安全文化建设的漏洞,对安全文化建设作出具体的方案,方案中包含下一阶段的任务、明确地指示,统一的实施目标以及评估准则,为日后的检测奠定基础。第二部分,(Do)实施,这部分的任务是依照上一部分方案的内容认真仔细的完成有关建设。内容的实施需要仔细认真,上级任务的布置需要下级良好的执行,才能确保有一个良好的结果。第三部分,(Check)检测,在这个过程中,是对第一部分制定的方案的实施结果进行检查,可以采取复查、访问等手段检测,检测的内容包括安全文化的战略、安全管理、安全文化反馈、定性和定量结合的评估因素。检查的结果为下一部分的开展做铺垫。第四部分,(Act)处理,这一阶段的主要目的是解决第三部分检查出来的问题,修改完善最初的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方案,以此进入下一个阶段的循环,成为完闭的循环系统。以上四个部分为一个闭环,每一个循环为一次改进使得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水平不断提高。
图 6安全文化递进模型
3.1.3安全文化递进模型
在病态型组织中,企业或组织中员工对安全文化建设潦草应付,只要不被上级抓住就可以,只做表面文章,为了表面好看扭曲事实,不顾生产安全。员工和管理层关系破裂,人心不齐,利益不一致,人员沟通存在障碍。对待安全隐患采取隐瞒的态度,不汇报,不解决,出现事故互相推诿,推卸责任。在官僚型组织中,管理层按照堆积如山的文件进行各种各样的会议讨论,争吵不休,单纯的强调责任,做事只是为了逢迎上级,为了迎合甲方和上级而努力建设。在这种组织中安全文化体系笨重死板,不够灵活,脱离实际,不遵循客观规律办事。现阶段不少XX部门、事业单位、国企单位就是典型的官僚组织,面临动态,组织就会存在沟通障碍,机构臃肿、职能混杂。在成长型组织中,管理层和员工有着共同的愿景和使命,员工的行动有着明确的目标,绩效分明。对安全问题能够积极的应对,组织内处罚分明,对责任共同承担,体系运转高效,组织对员工和管理层之间的沟通采取鼓励的措施。
3.1.4企业安全文化评估模型总结
第一,目前,安全文化的结构被广泛接受的是经典安全文化四层次模型,是由安全理念文化、安全制度文化、安全行为文化及安全物态文化构成,但是在近几年的研究中,有学者认为安全行为文化不应该属于安全文化的范畴,因为安全行为的产生是由安全理念、安全制度和安全物态所共同作用的,因此,在四层次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三层次模型摒除了安全行为因素,全方位安全文化模型把个人因素替换掉了行为因素,安全文化四面体结构模型则是更加表明了员工安全理念、社会安全制度、企业安全物态三者对个体安全行为的制约性。企业组织在建设安全文化时,需要加强员工意识的培养以及态度的养成,加强控制员工自己的行为。
第二,安全文化发展的演进理论是研究安全文化领域、建设安全文化的一种新理论。它的理论内容是由安全文化的发展史构成,可分成三阶段或者若干阶段,公司企业安全文化的发展必须遵循这些阶段不可越级跳过,通过演进的过程理论,企业可以评估组织自身安全文化的发展水平,了解自身发展的特点,发展自己的优势,摈除缺点。演进理论中成熟度模型可以根据企业内的各种因素,由定性研究转变为定量研究,实现安全文化的量化评估。演进理论的最大作用就是企业的安全文化发展有例可循,能够快速发展,少走弯路。
第三,推进建设安全文化理论是建立在完整的理论模型上研究的,是取系统理论模型的精华,作为建立组织安全文化的理论指导和建设方法。首先,完整的理论体系能给予建设者识别、发展、提高组织文化必须的东西,建设者也可因此完成体系内每个特定的目标用来评估和自测建设的安全文化水平,以此能够持续改进提高组织的安全文化建设的质量和有效性。
3.2企业安全文化评估程序
图 7企业安全文化评估程序
(1)建立评估组织机构与评估实施机构
建立健全安全评估组织机构和实施机构是有效开展安全评估工作的基础,企业内的安全评估工作涉及到的东西广泛,牵扯的部门很多,部门之间的专业问题需要评估组织或评估结构协调解决,只有在评估组织的带领下加强沟通协调,才能保证企业安全文化评估的顺利开展。建立评估组织机构与实施机构需要建立评估领导小组和评估专业小组以及设立专门的评估办公室。
(2)制定评估工作实施方案
评估组织机构或实施机构根据工作准则、评估目标等等制定《评估工作实施方案》,主要内容有:评估对象、评估目的、评估依据、评估指标、评估标准、选取评估方法、评估资料等。方案设计后,要经评估组织机构所有成员讨论后,成立专家组,交予专家会谈,根据专家给与的建议修改和完善评估方案。
(3)下达《评估通知书》
评估通知书是评估组织机构出具的行政文书,也是对评估对象的依据。主要内容有评估项目、评估内容、评估标准和评估时间安排等事项。评估通知是方案的集中体现。
(4)调研、收集与核实基础资料。
评估机构根据评估工作要求,到评估对象现场采取勘查、问询、复核等多种方式收集基础资料,资料的内容有评估对象的基本状况、财账状况、评估指标需要用到的各种数据等等。
(5)数据统计分析。
经过调研收集数据后,借助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进行统计,建立可视化数学模型,直观地分析特征。
(6)撰写评估报告。
在撰写评估报告以前,评估组织机构要对评估程序、评估资料分析、评估人员打分、评估问题、问题与建议进行审查,提出可行性建议和意见。
(7)反馈企业征求意见。
评估报告做出后,形成评估结果反馈书,进行修改方案。
(8)提交评估报告。
评估报告撰写后,统一打印、装订,并与结束20天后,报主管部门或财政部门。同时附有预算文件。
(9)进行评估工作总结。
评估组织机构应妥善保管工作时的底稿和一些资料,根据档案管理的要求,以备存查。
3.3企业安全文化评估原则
有序和高效的企业安全文化评估体系才能更好地发挥出体系的理想效果,因而企业在进行安全文化评估时需要遵循:
(1)全面性原则
全面性的评估原则是为适应我国的安全文化建设的发展状况,从而对本文的评估对象进行多层次、多维度、综合全面的评估,从众多评估指标中最大程度地保留的评估指标最具权威性、代表性。
(2)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是企业安全文化评估的核心,是企业评估指标体系必须坚持的标准,它不仅仅反应的是事物的客观实际以及影响建设安全文化的因素,还反映了安全文化发展的规律和评估结果的效度。
(3)可比性原则
为了能够对理论性的、抽象的因素直观地表现出来,本文对评估指标引入可比性原则,对评估指标进行量化,更好的阐述事物因素,因为评估对象的复杂多变,其中有一些难以量化的因素,但是通过比较后可以间接量化,因此本文在选择评估指标时,尽可能的选择可量化因素。
(4)可行性原则
可行性是企业安全文化评估工作的基础,所有的工作都是建立在可行性的基础之上,评估活动才会被企业接受。
(5)动态性原则
企业和安全文化的发展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评估的方式方法、指标的内容,要随着时代发展持续改进,不断发展,从而做到与时俱进。
(6)周期性
企业安全文化评估存在不可控因素,为保证安全文化的评估体系的灵敏性,需要不断的对建设过程进行纠正,这就要求企业安全文化评估需要定期进行评估,一般而言,评估周期应与建设规划相对应,一年不少于两次。
4.企业安全文化评估案例调查与问题分析
我国是煤炭消耗大国,每年都会消耗超过40亿吨的煤炭,同时,煤矿的事故发生率也是相当大,煤矿企业是我国高危行业之一,每年都会发生矿难造成员工重伤死亡的现象,以煤矿企业安全文化评估为例进行研究更具有代表性。
4.1以山东能源肥城矿业梁宝寺煤矿为例研究
山东省能源肥城矿业集团是1998年改制创立的省属大型企业集团,国有大型一类企业,建企以来累计生产原煤2.1亿吨,实现利税46亿元。梁宝寺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是山东省能源肥城矿业集团新建设的一个现代化矿井,地处山东省济宁市四县交界处的梁宝寺镇,地理位置优越紧靠327国道、日东高速、贯通南北的京杭大运河。
2019年11月20日,梁宝寺煤矿发生火灾事故,导致矿下被埋11人,经过一天后抢救出来,无人伤亡。然而,2020年8月20日,梁宝寺煤矿再次发生爆燃事故,导致7人抢救无效死亡,1人重伤。
4.1.1煤矿企业评估流程
现阶段煤矿企业的安全文化评估一般是安全管理部门对单位的安全生产情况给予评估,首先是成立评估小组,入驻需要评估的组织,以问卷调查、现场走访、文件查阅、座谈会的方式开展评估活动,评估指标参照《企业安全文化评价准则》(AQ/T 9005-2008),并结合自身企业的特点选择相应的指标,设置权重回收资料,进行量化后分析得出数据,评估小组根据评估结果给予针对性建议反馈给企业。
4.1.2梁宝寺煤矿存在问题
(1)企业安全文化评估流于形式。安全措施不落实使得安全文化评估成为一种走过场的形式活动,评估小组入驻评估时是一种状态,评估后是另一种状态,使得评估小组的评估结果沦为废纸,
(2)选取评估指标侧重点出现偏差。事故发生后,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在此事的通报上首要提出的是领导干部失职失责,这也是评估指标选取侧重的失责,指标的选取需要结合自身实际特点,在决策层和管理层指标层面需要重视,加大指标权重,加大评估力度。
(3)评估体系僵硬。事故发生后评估体系没能根据事态的原因进行转变,评估指标老套,导致评估结果在某些方面出现失真现象。
4.2企业安全文化评估问卷调查结果与问题
调查问卷共发放120份,收到的结果有101份,反馈率为84%。从这101份问卷中分析受访者的基本信息以及员工对在企业安全文化评估的了解状况。
4.2.1问卷调查的基本信息
问卷的内容包括受访者的基本信息、对企业全文化以及企业安全文化评估的了解程度。调查的对象是以学校毕业生为主,社会人员次之。问卷是通过问卷星的方式向选定的受访者发送了参与安全文化水平研究的请求,发放途径是二维码以及问卷链接的方式,受访者可以使用以上两种直接连接到在线调查并完成调查。
4.2.2员工对企业安全文化评估体系了解情况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员工对自身企业的安全文化评估体系了解的有44人,不了解的有57人,如下图1所示,员工对自身企业评估体系不了解的人数占据56%远高于了解企业评估体系的比例。
图 8员工了解评估体系比例
4.2.3员工对评估指标选择的情况
在此多选题的设计答案上评估指标是安全承诺、安全管理、安全环境、安全培训与学习、安全信息与传播、安全行为激励、安全事务参与、决策层参与、管理层参与、员工层行为10个一级指标。在调查结果中如下图2显示,有83.17%的员工认为安全培训与学习应该作为企业安全文化评估指标,有76.24%的员工认为管理层的行为应该作为企业安全文化评估指标之一,有66.34%的员工认为安全承诺可作为企业安全文化评估指标,有51.49%的员工认为员工层作为企业安全文化评估指标,有49.5%的员工认为安全管理可以成为企业安全文化评估指标,有44.55%的员工认为安全信息传播应该作为企业安全文化评估指标之一,有29.7%的员工认为安全事务参与可作为企业安全文化评估指标,有27.72%的员工认为决策层行为应该作为企业安全文化评估指标,有24.75%的员工认为安全行为激励和安全环境可作为企业安全文化评估指标。
图 9评估指标的选择
4.2.4企业安全文化评估管理方面的情况
本题设计的是矩阵量表,分为1-5等级,最低分代表非常不满意,最高分代表非常满意,如下图3所示,从非常不满意到非常满意人数占比分别为14.8%,16.83%,27.72%,19.8%,20.79%。其中满意度中等的人数最多,此题平均得分为3.15,说明企业的安全文化评估管理令员工勉强满意。
图 10员工满意度调查
4.2.5调查结果问题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后发现,通过员工对企业安全文化评估体系了解程度可以看出,现阶段的企业员工只有一半对这一模块达到较高的水准,但从安全文化建设的角度来看。还是有一部分人对评估体系的理念比较模糊,需要进行培训,加强安全意识培训。同时,通过矩阵量表测出员工对安全文化评估管理这一方面,有三分之一的人对自身企业的安全文化评估管理不满意,为此企业需调整评估指标,完善评估管理。
4.3企业安全文化评估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现有企业安全文化评估指标、评估模型研究,结合实例与问卷结果得出企业在安全文化评估实际应用上大体可总结为三个问题:评估指标体系不完善、指标权重确立不明确、评估方法单一。
4.3.1评估指标体系不完善
现阶段在对企业进行安全文化评估应用时缺少一些减分指标。山东能源肥城矿业梁宝寺煤矿发生爆燃的案例中,不到一年的时间梁宝寺煤矿出现两次相同事故,第二次事故造成员工死亡的严重事件,针对上一年的安全事故,企业不仅需要反思吸取教训,评估主体也需要对评估指标体系作出修改。
4.3.2指标权重确立不明确
评估指标确立后的下一步工作是指标权重的确立,权重的大小代表着指标的重要性,评估组织在确定权重大小时凭借着主观臆断,导致评估结果会被评估者的个人喜好影响,评估结果也会失真。其次,当出现多个特征相近的指标时,每个指标都需要仔细考虑,而在应用到实际评估中对指标打分就会犹豫不决。
4.3.3评估方法单一
企业内的评估主体在对文化状态、文化制度评估时采用的方法单一,例如在对建筑工地评估时,只是单纯对工人进行问卷调查或者走访调查,这种只是定性的评估方法导致评估结果和实际文化程度不符,评估结果失效。然而,现阶段没有对企业安全文化评估有着统一的评估方法,学术文献内的评估方法科学但理想化不贴合实际,企业内部的评估方法以经验阅历为主但不科学,导致评估结果无用。
5.企业安全文化评估的对策
经过文献研究、例证分析和调查研究总结出三条评估对策如下:
5.1完善评估指标体系
建立健全企业安全文化评估指标体系,是保证企业顺利进行安全文化评估的关键所在。建立健全指标体系不是越多越好,而是完善最贴合自身文化特点的那部分评估指标。面对行业特殊而出现的指标缺失,可以咨询专门的评估管理机构或者根据以往的事故经验进行根源分析确定新的指标,其次,技术的发展、工作方式的转换导致评估指标的缺失,需要评估人员借鉴先进企业的评估体系,制定新的评估体系增添新的内容。
本文参考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批准发布的《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估准则》制定出一套相对完善的评估指标体系如表格1所示,评估指标体系含有4个一级指标和21个二级指标,对上一年出现的违章、重伤、死亡安全事故增添了减分指标,视情节严重情况予以减分。
企业安全文化评估指标体系 |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名称 | |
安全行为 | 安全承诺:安全承诺表述、安全承诺传播、安全承诺认同。
安全管理:安全权责、管理机构、制度执行、管理效果。 安全培训与学习:重要性体现、充分性体现、有效性体现。 安全信息传播:信息资源 、信息系统、效能体现。 安全行为激励:激励机制、激励方式、激励效果。 安全事务参与:安全会议与活动、安全报告、安全建议、沟通交流。 | |
企业基础特征 | 企业状态特征、企业文化特征、企业形象特征、企业员工特征、企业技术特征、监管环境、经营环境、文化环境、安全环境:安全指引、安全防护、环境感受,等。 | |
人员阶层 | 决策层行为:公开承诺、责任履行、自我完善。
管理层行为:责任履行、指导下属、自我完善。 员工层行为:安全态度、知识技能、行为习惯、团队合作。 | |
一级指标: D减分指标 | ||
二级指标名称 | 阐述 | |
死亡事故 | 在进行安全评估的前一年内,如发生死亡事故,则视情况(事故性质、伤亡人数)扣减安全文化评估得分5-15分。 | |
重伤事故 | 在进行安全评估的前一年内,如发生重伤事故,则视情况扣减安全文化评估得分3-10分。 | |
违章记录 | 在进行安全评估的前一年内,企业的“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记录情况,视程度扣减安全文化评估得分1-8分。 |
表格 1安全文化评估指标体系
5.2明确方法,确定权重
有两种方法可以对评估指标确立权重,一种德尔斐(Delphi)法和层次分析法。这两种方法依据评估方式而选择。需要对若干个指标考虑其相对重要性时,可以采用德尔斐法,德尔斐法是一种依靠反馈信息的方法,通过收集若干专家对指标的意见,随后整理、统计再分发给专家,反复几次修改,直至达到统一答案。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常用于对复杂困难的指标赋值,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把实际指标分为若干个小指标,通过主观评断分别量化每一个小指标,通过数学公式运算求得权重值按照大小排列,从而指标确定权重。
5.3评估方法多元化
为了保证评估方法多元化,评估需要结合定性与定量的方法,前期数据收集通过定性的方法,后期数据分析采用定量的方法。如下图10所示,定性的方法有问卷调查法、行为观察法、晤谈法、现场调研法、文件分析回顾法等等,定量的方法有:关联矩阵法、灰色关联评价法、功效系数法等等。
图 11企业安全文化评估方法
结 论
本文主要论述了企业安全文化评估的对策研究过程。首先,对企业安全文化评估的相关定义进行阐述,大体地总结了企业安全文化评估的应用重要性。其次,研究企业安全文化评估的现实情况与发展的状况并给出总结,对下文的开展作出理论铺垫。最后,运用理论研究与实例相结合的方法探究企业安全文化评估中存在的问题,给予出相应的解决对策。由于一些客观的因素存在,以下问题有待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
(1)企业的安全文化评估理论需要和实践相结合,怎么样与公司内的薪酬、绩效、激励等制度相结合,找到完美的契合点,还是一个问题。
(2)研究方法不够新颖,由于自身水平的局限性,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解决对策方面比较传统,希望在以后的论文研究中能够在此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3)经过研究得出的三条解决对策没有进行过实践,有些理想化,能否在企业安全文化评估中应用还值得深思。
企业在组成自己安全文化的过程中,需要用评估或采取更好的措施来对安全文化建设产生影响。企业安全文化评估作为促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有效手段,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必然选择。我国企业安全文化评估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但是全民安全文化评估的发展仍有艰苦而漫长的路程要走。我们希望企业能以点到线带面促进全民安全文化建设。
最后,我们将詹姆斯·道因(James Reason)的声明总结:“如果您确信您的企业属于良好的安全文化那一列,您很可能错了,良好的安全文化是您趋向的东西,但很难达到。其价值和结果更多地在于为获得它而进行的努力,而不是实际效果”。
致 谢
人生如梦,回忆如风,时光如水,岁月如歌。时光飞逝,岁月如梭。人的一生就像一场梦,回忆起来像风一样一去不复返;大学四年的时光回忆起来就像一首歌,旋律婉转,跌宕起伏,有欢笑的部分也有悲情的部分,亦如论文完成的时候,心里夹杂着难以表达的伤感和欣喜。
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论文历时半年之久完成了,从最初论文的选定题目、收集资料、编辑内容直至完成论文,我有过懒惰、有过松懈,而老师以她细心严谨的工作态度影响着我,让我受益匪浅,在此,向尊敬的老师表示感谢。
其次,还要感谢那些一直为我们默默付出的任课老师和辅导员老师们,感谢他们不仅教授我知识,更教会了我做事、做人的态度和方法。
与此同时,我还要感谢舍友们,感谢他们在我的论文上所提供的帮助。
最后感谢那些填写调查问卷帮助我完成论文数据的哥哥姐姐们。
论文完成之际,青柳垂地,杨花漫天,此去经年,不知何时能相见,愿尊敬的老师们和亲爱的同学们在以后的日子里一切安好。
参考文献
[1]董建勇.建立企业安全文化成熟度模型[J].现代企业,2019(07):84-85.
[2]霍志勤.基于Westrum安全文化模型对民航安全的启示[J].现代职业安全,2020(09):67-71.
[3]戈明亮.安全文化结构模型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36):223-224.
[4]刘学姣.我国高危工业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研究[J]. 南京工业大学, 2016.
[5]梁晓.石油化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思考[J].现代职业安全,2020(07):71-73.
[6]马晓娜.杜邦公司安全文化建设分析及启示[J].山东化工,2020,49(12):86-87.
[7]吴银娟.新窑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研究[D]. 西安科技大学.
[8]邵勇青.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新途径探索[J].当代石油石化,2020,28(07):48-54.
[9]吴银娟.新窑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4.
[10]徐伟东.企业安全文化”五项战略”及评估工具[J]. 现代职业安全, 2011, 06(6):90-90.
[11]王秉,吴超.组织安全文化评估的基础性问题及方法论[J].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7(9).
[12] 张俊锋. 实施党建工作绩效管理是提升安全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J]. 现代企业文化,2019(22):20.
[13]梁玉霞, 李全明, 覃璇,等. 基于熵权-TOPSIS模型的企业安全文化评估系统设计[J].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20(7).
[14]伯冬青.我国煤矿企业本质安全文化建设及其评价体系研究[D]. 安徽理工大学, 2014.
[15]Anna Gembalska-Kwiecień. Fundamentals of an effective corporate safety culture[J].Ekonomia i Prawo.,2017,16(4).
[16]Jean Christophe Le Coze.How safety culture can make us think. 2019, 118:221-229.
[17]Erika Sujová, Ierna H .Complex Evaluation of Safety Culture Determinants in Manufacturing Companies in Slovakia[J].Management Systems in Production Engineering, 2018, 26(3):184-188.
[18]Jean Christophe Le Coze. How safety culture can make us think[J]. Safety Science,2019,118.
[19]Goncalves Filho A P , Waterson P . Maturity models and safety culture: A critical review[J].Safety Science, 2018, 105:192-211.
[20] Sch?Bel M , Klostermann A , Lassalle R , et al. Digging deeper! Insights from a multi-method assessment of safety culture in nuclear power plants based on Schein’s culture model[J]. Safety Science, 2017, 95:38-49.
[21]Chen-Hua Wang, Yu-Jung Liu. Omnidirectional safety culture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for railway industry. 2012, 50(5):1196-1204.
[22]Erika Sujová,Helena Čierna. Complex Evaluation of Safety Culture Determinants in Manufacturing Companies in Slovakia[J]. Management Systems in Production Engineering,2018,26(3).
[23]Marina Järvis,Piia Tint. The formation of a good safety culture at enterprise[J]. Journal of Business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2009,10(2).
[24] Ciuic O ,Dragomir C ,Puc B .SAFETY CULTURE MODEL IN MILITARY AVIATION ORGANISATION[J]. Scientific Journal of Siles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eries Transport, 2020, 108(108):15-25.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56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