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与保险的关系

社会保险与经济管理向来就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它们之间是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也是共同发展的。一般来说,这两者之间的发展是应该同步的,经济管理中的相关问题对社会保险来说,或者是制约作用,或者是推动作用。同样,保险中的问题对经济管理具有同样的影

  经济管理是对社会生活中经济现象、经济制度等与经济相关的一切事务进行管理,也是对参与经济活动中的所有成员实行的经济手段的管理。表现在现实生活中的相关方面有:市场供需的均衡研究与弹性研究、消费者与生产者的选择研究、市场结构管理、分配管理、国民收入管理、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失业与通货膨胀、货币与金融体制以及宏观经济中的货币与财政政策等。可以说,经济学管理中的每一个事项都是直接或者间接的跟保险挂钩的。反过来讲,中国的保险体制与保险制度的变动也直接与国内的经济相关。比方说中国养老保险体制正在进行转型期的发展,因为以前养老保险体制与现行养老保险体制的不足,由原来的现收现付制到现在的基金积累制或者部分基金积累制而造成了巨大的财政压力,目前根本无法解决其隐形债务。中国财政预算每年都会拨打量的款填补这个漏洞,并且每年的增加速度极其迅速,财政的缺口也很大,长久下去必将导致财政体制的变更,也就引起经济管理体制的变更。
  经济管理对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有的活动都有相互关系,当然人类活动也包括社会保险在内,几乎经济管理中的任何一个方面都与社会保险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一、经济管理中财政支出与社会保险的相互作用

  我国的保险体制普遍的存在统筹层面低,资金来源渠道单一的特点,就拿社会养老保险来说,我国的养老保险早就已经入不敷出了,国家每年的财政都要在社会养老保险这一方面做很大的补贴,据相关人员表示,中国的保险统筹基金严重缺口,每年的缺口金额都能达到五百亿以上,现在的缺口已经远不止这个数目,专家们表示预计到2010年的时候,每年的缺口将会达到九千亿,这就是因为养老保险体制改革中带来的后续问题,在2010您的时候,估计将会有七万亿人民币被用在社会不常养老金上,而基础养老金的之处总额也将达到三万亿。国家对社会保险支出的变动必将引起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动,同样,XX每年都需要填补大量的隐性资金,长久下去,必然会从财政体制上解决问题,这也是解决保险隐性资金支出的最终方法。瓦格纳定律中强调,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XX的公共支出会不断增长。也就是说,公共支出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工业化经济对XX活动的需求增加。这句话的潜意识就是说对于那些收入需求弹性较大的服务性行呀,如文化、教育、保健、福利、保险等,必须由XX提供,XX提供的方式就是从政策上影响财政支出的结构域比例,这也是XX在进行经济管理中的转移性支出在保险、保健中的支出。
  图1是09年中央财政的支出结构,图中我们可以看到社会保障和就业在财政支出的比例。
经济管理与保险的关系
 
  另外,XX的社会保障(这里我们着重说得是保险类)的支出同样具有经济方面效益,具体表现在:
  1.社会保障支出对储蓄的影响(罗宾逊)
  社会保险与保障的支出和国家征税具有类似的效果,都会引起社会储蓄率的下降
  2.社会保障支出对劳动的影响
  社会救济支出使穷人的工作意图产生负面影响,他们只需履行一定的手续即可解决基本生活问题。
  3.社会保障支出引起的效率损失

  二、经济管理中的资源分配与社会保险之间的关系

  之所以要实行资源的再分配就是为了兼顾公平、防止市场收入的悬殊。而在整个社会资源的再分配过程中,社会保险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社会保险具有国家强制性,将社会保险基金以法律的形式进行规范,保证劳动者在遭受年老、失业、疾病、生育、伤残等的情况下,由国家和企业及其本人对自身给予相应条件的物质帮助,保证基本的生活水平。
  社会保险资金的来源就是社会国民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其保证手段就是国家的税收政策与XX的转移性支付,目的是从纵向上调节高、低收入之间的差距。这样,社会保险与经济管理中就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从社会保险的功能上来看,它能在一定的程度上保证劳动者的生活水平,从而刺激消费,推动经济发展。此外,劳动力的需求有一定的弹性,在社会的经济水平呈现繁荣发展的时候,劳动者收入水平增加,同时促进了就业率,降低了对社会保险的补偿性要求,这样就有一系列的良性反应,国家财政减少了社会保险支出,就同时增加了预备失业金,从而使得社会消费降低,为了促进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国家需要增加财政的转移支付。而在国家经济萧条的时候,劳动者的收入就会降低,失业率也会增加,XX就不得不增加社会的保险支出,减少转移性支出,维持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收入公平。可以说,社会保险对于经济发展稳定、环节就业压力等都具有重要作用。

  三、经济管理中的货币政策与社会保险的关系

  货币政策是国家经济管理中经常用到的经济手段,它主要是采用利率调控与货币供给之间的关系来影响国家的经济活动的。具体的可分为紧缩性货币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当国家采用紧缩性货币政策时,就是国家的通货膨胀率过高、经济过热,国家就降低货币的供给量并提高银行利率的方式,从而起到抑制消费、抑制投资、给过热的经济降温,减慢它的增长。这种情况下,就像我们在前面已经分析的结果一样,促进了就业,社会保险的补偿性要求降低,国家财政对社会保险的支出减少。
  相反当国家采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时,正好也是国家的经济处于萎靡状态的时候,因为此时的经济处于过冷状态,需要给经济进行加热,XX为了自己消费、鼓励投资或者净出口,就会降低银行利率,国家财政直接就会增加社会失业保证金的数目。这两者也是国家经济管理中货币政策对社会保险的影响。
  上述列举的经济管理活动中三个方面都是直接影响社会保险水平的,另外,经济管理中的其它活动也是或多或少的对保险具有一定的影响的。国家或者地区在进行经济管理的时候也应该把握这两者之间的紧密关系,做到适时的控制与部署,防止经济管理中一些市场变量发生变动时,影响了社会的收入再分配以及保险体制。
  总结
  总的来说,经济管理与社会保险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同时,经济的发展对社会保险的作用也是相互的,当经济结构与发展水平与时下的保险制度配套的时候,社会保险就会因为社会经济的存在而健康发展,否则就会阻碍社会保险的发展。同样,社会保险对于国家稳定、经济环境的稳定都有重要作用,但是一旦社会保险体制与当下的经济体制不符合,也会反作用于经济增长水平,给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经济管理都造成负担。
  近几年,国家也开始更加重视经济管理与社会保险之间的关系与相互配合,并以国家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对保险体制的改革问题,社会的保险体制必须符合社会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与经济结构。并且,国家对保险实施的原则就是“低水平、广覆盖”,这一原则涵盖了经济与保险的内在关系,也是适合目前中国社会的保险原则。认清经济管理与社会保险之间的相关关系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与制度改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样,对当下我国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的整体和谐发展也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浅析现阶段我国收入分配中的公平[EB/OL](2006-12-20)[2007-11-25]
  [2]李实.中国个人收入分配研究回顾与展望[J].经济学季刊,2003(6).
  [3]邓大松.社会保险[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12.
  [4]世界银行.中国:推动公平的经济增长[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5763.html,

Like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2年1月1日
Next 2022年1月1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