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药妆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功效性护肤品又称医学护肤品,也称为“药妆”(Cosmeceutial)。它介于化妆品与药品之间,具有科学基础配方和一定活性成分,能够通过影响皮肤的结构与功能从而改善皮肤质量,可针对性地缓解或辅助治疗某些皮肤问题。

1. 国外药妆发展现状

“药妆”这一概念,首先由Kligman博士于1984年在X化妆品化学家协会会议上提出,并被医学界和化妆品行业广泛接受,进而在世界各地逐渐推广开来。目前,不同国家的药妆发展程度参差不齐,主打领域各有不同。

1.1各国药妆的发展领域

从各国药妆的擅长领域来讲,欧美药妆主要定位中高端产品,科技含量较高,针对敏感和问题肌肤,讲究舒缓抗敏,如欧莱雅旗下的著名药妆品牌理肤泉、薇姿和雅漾等;日韩药妆的产品比较全面,从平价到高端全覆盖,主打原料天然以及无化学制品添加等原生功效,主要功能从保湿润泽、改善肤色、收缩毛孔、祛痘等不一而足,如资生堂旗下的NARS和HAKU等[4]。相比于外国市场发展较为稳定的药妆产业,目前我国的药妆正在新兴发展阶段。

1.2 各国药妆的市场发展

从市场上来看,药妆作为新兴产业,其发展代表着化妆品的方向。近年来,在X、日本、英国等国家,消费者从药店购买化妆品已成为家常便饭,在欧美发达国家,药妆的市场份额已经占据了整个化妆品市场的60%以上[1]。《2016全球药妆市场展望》报告指出,2016年全球药妆市场总值达到305亿美元,2012年-2017年将保持7.7%的复合年均增长率。据《国际市场追踪》的权威统计报告,国际化妆品市场上有将近四分之一的药妆,且年销售额以5%的速度递增[2] 。其中美白类产品备受青睐,以欧舒丹的薰衣草系列化妆品为例,其占美白类化妆品市场份额的3.24%,年销售额达8000万元人民币[3] 。

就销售额而言,药妆已经超过了高端护肤品,约有3 000多万人使用药妆类的脸部保养品。目前,日本已有16 000家被称作药妆店的店铺(将药品、化妆品和日用品放在一起销售),这种药妆店的数量甚至超过了专门药店的数量,而化妆品在这些药妆店里的销售额甚至占到销售总额的40%~60%。目前,我国药妆市场需求巨大,但大多数市场份额都被国外药妆品牌占据。

2. 国内发展现状

2.1 国内药妆市场发展背景

面对日韩等国药妆市场的强大竞争力,我国国产药妆在夹缝中坚强不息。然而近年来随着生产形势以及民众心理意愿的变化,我国药妆市场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在国内,药妆市场的发展有三大背景:

一是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进程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疾病预防、健康管理等健康消费的需求日趋增强,树立大健康理念、发展大健康产业、完善大健康服务已成为社会各界共识。

二是国家集采覆盖医保定点药店,叠加医保基金个人账户改革与严管的形势,医保药店正面对经营模式创新、毛利率不断下降的双重挑战,以及药店迫切需要提高盈利能力的巨大压力。从市场竞争角度来分析,药店经营从单一药品经营向多元化复合经营是一种发展趋势,多元化经营的药店比单纯卖药的药店更具有竞争力,这种药店也给顾客带来更大的方便。

三是药妆店已经成为零售业态之一。在全球一体化背景下,药妆店这一零售形势逐渐被我国民众所熟知,心理接受意愿提高。而我国2020年下半年短短数月内,国内多家连锁药店先后布局药妆店,药妆产业整体呈现欣欣向荣之势。

在此背景下,再出发,药妆的发展有了之前初诞折戟时所没有的底气。因此,我国可借鉴国外先进成熟的技术和创意等研究历史,生产适合我国原材料生产的国产药妆,并发展适合中国人甚至亚洲人肌肤状况的药妆,推动我国药妆市场走向成熟,同时也让爱美人士的选择不再盲目。

2.2 药妆逐渐赢得消费者信赖

近几年,药妆的配方及其优良品质渐渐被消费者熟知,市场上的高口碑也赢得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芳心”。

对于消费者而言,市场上假化妆品泛滥、不正当美容护肤活动的甚嚣尘上以及不良的饮食生活习惯等等,使得越来越多的人群 (尤其是女性) 产生了过敏、红肿、干燥等皮肤问题,而这些较为脆弱的皮肤无法“抵御”普通化妆品添加的较为繁多的化学物质,由此药妆成为首选。

虽然相比同等性能的化妆品来说,药妆有着稍为昂贵的价格,但许多消费者仍倾向于选择较为安全的产品,以法国品牌欧莱雅为例,截至2019年2月11日,其在天猫“欧莱雅官方旗舰店”这一个平台的粉丝数就多达809万,一款欧莱雅黑精华酵素面部精华液的月销量就能达71359瓶。由此可见,消费者的青睐为药妆兴起奠定了良好的市场基础。

2.3 国产药妆市场上的外资力量

随着中国网购事业的发展以及人们对药妆的认识深入,中国的市场逐渐明朗。目前中国药妆市场发展强劲,市场规模迅速扩大,药妆品占到整个化妆品市场的20%左右,而药妆产业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已非常成熟,药妆产品能占到全部化妆品市场的50%~60%左右,因此中国药妆市场仍有极强的发展空间。

但目前,由于本土国产药妆品牌发展历史相对短暂,发展程度相对弱势,因此目前总体而言国内药妆还是外资主导市场。如欧莱雅旗下的理肤泉药妆,在中国市场表现良好,仅2016年的营业收入就超过5亿元,同比增长15%。同样是欧莱雅旗下的药妆品牌,修丽可的年增长率达到了50%以上。

外资品牌不但销量高、增速快,而且通过重金收购其他品牌以使自身规模不断扩大,仍以欧莱雅为例,其利用13亿美元现金收购了Valeant旗下的CeraVe、AcneFree和Ambi这三个药妆品牌,加强其在药妆市场的布局。总的来说,中国市场上的外资药妆品已经从最初十几个品种增加到现在的上百个品种,并通过并购整合,来不断渗透国内高、中、低端市场。

2.4 迅猛发展的本土品牌

中国的中药化妆品历史悠久,但本土的药妆产业起步较晚,2006年初才萌芽,又因为经验不足、技术受限等原因,刚开始发展缓慢。与此同时,药妆在我国香港、X已经呈现非常成熟的经营模式,比如香港的万宁药妆店通过与CEPA合作成功摘取了第一家外商独资零售牌照,X的统一集团与健康元协同引进康是美药妆店等。

两地发展药妆的经验对中国大陆药妆市场的发展形成一定的参考,且随着国内化妆品市场突破4000亿元,跻身世界第二,各大国产化妆品企业纷纷入驻药妆这一细分市场,目前已有170多家企业进场包括同仁堂、云南白药等传统药企。此外,我国的中药开发和利用处于世界领先行列,因此国产品牌在基于中药的药妆品开发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部分国产品牌正持续发力,有望在外资药妆的层层围攻下实现突围。

总之,如今药妆的发展一定要抓住机遇,严格自律、强化他律,始终坚持以顾客需求为导向,不断提升专业服务水平,主动适应政策变化,发挥我们的强势,利用悠久的中医文化,发挥中医药的特色,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发展本土的中药化妆品;在质量和功能上追求药妆品的发展,运用新技术新设备,在技术开发和更新中求发展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药妆新业态新模式,让药妆在顾客心中扎根发芽。

 参考文献:

[1] 原料达摩院.身为资生堂的美白黑科技之一,认识它的人却不多? [EB/OL]. 2019-07-16.

[2] 日韩系护肤和欧美系护肤有什么不同?[EB/OL]. https://zhuanlan.zhihu.com, 2018-04-08.

[3] 2018年X化妆品行业分析报告[EB/OL]. https://www.do-cin.com/, 2019-04-08.

[4] 常晓.“药妆”是药还是妆?[J]人人健康, 2015, 19:18-19.

国内外药妆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国内外药妆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价格 ¥5.50 发布时间 2023年8月13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60207.html,

Like (0)
1158的头像1158编辑
Previous 2023年5月30日
Next 2023年8月24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