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国内移动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也出现很多新的变化,对传统教育模式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新媒体最初仅仅是作为教育手段被广泛使用,但随着数据技术不断拓展,使得新媒体成为新时代发展的重要标志,从而成为重要的环境因素,对思政教育体系造成极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新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从更加全面的视角认识新媒体时代带来的变革,更好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提升。
关键词: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对策
一、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价值导向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导向,是指按照当前国家与社会所处的发展水平,同时结合个人与社会的未来发展方向,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其思考角度与行为方式能够达到社会发展的要求。要想成功地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首先应该建立起正确的导向。思想政治教育者需综合运用教育、启发、理念灌输与适当的激励措施使受教育者能够更好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主动适应未来的社会发展要求,严格遵守社会道德规范,使个人朝着全面发展的方向不断努力,以上都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
在构建价值导向的过程中,新媒体应自觉把党的指导理论作为核心,要结合当前的时代发展特点,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要充分发挥新媒体的形式多样、传播速度快以及内容丰富的特点,正确引导受教育者的思想,提升个人思考境界;此外,还可以利用新媒体服务平台向受教育者传递励志思想,最终在社会形成正确的主流价值观,对于不合适的宣传内容要严格限制与监管,一旦发现违规行为要及时阻止并做出处罚措施。
(二)、受众分层问题
由于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实际教育对象是由多种不同类型的社会群体组成,因此采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需对各类受教育人员的个人思想情况进行分析,对这些教育对象的思想特征进行合理分类,采用因材施教的措施,实现分层教育的目标,使大多数受教育人员都能获得一定的教育收获,同时注重结合先进性和广泛性的教育要求。首先,应根据实际教育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对各类教育对象的现有思想状况进行深入研究。每个人所处的实际社会地位及其身心发展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不同教育对象都具有各自不同的思维方式,所能理解的理论深度也明显不同,应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对其社会关系与身心发展程度进行充分掌握,开展针对性较强的思想教育工作。其次,要从整体性出发,对教育工作进行合理规划,并做好各项教育内容的统筹安排,为各层次教育对象设置合理的教育内容及其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确保教育对象能够根据自身的思想水平获得相应合理的教育目标,并在此基础上接受教育与学习过程,实现每个层次的教育对象都可以通过教育取得较大的进步。
(三)、监管力度问题
在新媒体平台上,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表达或提出诉求,这些内容又可以进一步影响到社会中的现实政治生活。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上各类信息内容的传播速度不断加快,原先人们只能通过传统媒体获得信息的方式已逐渐被打破,对官方媒体权威性造成了影响,因此增加了对各类信息进行管控的难度,继续采用传统的媒体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有效地适应信息时代下的自媒体信息管理要求。有些犯罪分子正是利用上述的信息监管漏洞,参与到网络犯罪的活动中。根据我国《宪法》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拥有个人自由与基本的公民权力,但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不能对社会公共利益或其他公民权益造成损害。可见,公民在拥有自由发表个人言论的同时,也不能超出法律限定的范围而做出违法行为。同样我国公民利用自媒体抒发个人意见时,也应该严格遵守宪法规定的内容。 同时,要根据中国当前所处的基本国情,结合新媒体的发展规律及其功能性,制定专门的新媒体监管法规,把关新媒体的各项指导思想、管理机制、解释条例,进行整理并转化为法律制度,最终为新媒体的运行管理过程构建起参考准则。
二、完善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一)、优化自身体系
1、队伍建设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需要该领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要跟上时代步伐,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建设一支强大的教育队伍,这也是充分适应现阶段自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考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后者又会对前者发挥反作用。只有正确、合理的社会意识才能有效促进社会的快速发展。在建设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过程中,也应该严格按照上述思想执行,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作为指导原则。 要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自媒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充分指导,通过促进教育工作队伍的人员素质提升,不断创新发展自媒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同时,各媒体管理方与使用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要注重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因此需要各方积极参与到新媒体的思想教育工作中。要对工作队伍定期进行理论知识与实践教育,使每位工作人员都能深刻理解上述指导思想,从而自发地在行动中发挥指导作用,显著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
2、理论建设
发挥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需要靠先进的科学理论体系作为导向。只有以强有力的理论作为基础,才能更好地达成目标。所以,需要重视理论建设,从而强化其思想教育的作用。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把理论的维度作为起始点,对相关有利于新媒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的学问要仔细发掘,将这一方面的基础理论做进一步完善。为了实现科学的指引方向,从而将新媒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的影响力更为有效地增大,正如前面所述,需要从理论的角度出发,不断地对新媒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相关的基础学问作深刻研究,并着重做到应用理论与方法论两者同时并举。
(二)、紧密用户关系
1、增强用户的信息接受的自控力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一种实践行为,同时需要主客体的相互实践,被教育的对象反过来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进程起到较大的作用。新媒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所面向的对象有许多,但其主要面向全体用户,这些用户的平均素质是与相应活动效果评分的高低息息相关,对其效果的发挥有很大的关联度。所以增强用户的信息接收能力及自控是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一环的重点考查因素,以及需要不断改善的方面。 事物是有两面性的,从积极方面来看,新媒体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是这种方便会使得用户对其产生依赖,长此以往其可能导致用户恶化为人格障碍病症。因此,首先,新媒体用户必须做到自身素质的有效提高,这需要自我调控,其主要是用户对自己的思维、行为与情感波动的监视、而后评价并对自己综合地进行调控。第二是需要不断增强对自己有关行为的控制能力,将生活、工作与学习所需要的时间及精力安排好后,才应考虑新媒体的占用时间,做到严格的自律。除此以外,还需要持续提升自身的自觉性以及主观能动性。自媒体平台上充满着许多恶意信息,需要用户自觉反对,绝不做各种谣言、假信息的信使。严格遵守社会所制定的应用范围,做一个理性的自觉的新媒体用户。
2、引导用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与价值观
如何使思想政治教育对广大人民群众更有吸引力,关键所在是其对内容方面充实与否的把握程度。利用新媒体的先天优势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有着极大的作用。第一,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般偏枯燥,且具体的内容,运用到的例子也较少,很少有吸引人的新意,而在自媒体上,各种信息堆积得单单靠人力已经整理不过来了,这些丰富的素材可以极大地充实此类教育活动的素材库。这些各种各样的且富有教育意义的鲜活素材可以使受众的兴趣更浓。第二,虽然新媒体上的素材与内容非常的多,从比较积极的知识传授内容,到各种花边新闻、时尚购物信息都有。各种良莠信息的存在,需要教育者,尤其是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者把好关卡,将正确的受教育者急需的知识与观点倾囊相授,做到以人为本,提高教育者自身的对新媒体信息的审核能力,从而培养正确的三观。
(三)、强化互动功能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互动是指自媒体与传统媒体在内容、问题与形式直接的内在联系和影响。为了满足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以及目前阶段的发展要求,要做到新媒体传播的实践要坚决执行,同时与不断总结的先进的、正确的、科学的传播理念不断融合。
1、促进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无缝融合
从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来看,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将两种交流方式融合起来,还要将思想政治教育也融入其中,这样才能更有效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无缝融合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新媒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向传统媒体的传播。并且,这二者融合的终极目标便是最终被人们认可。例如,春节联欢晚会上在节目播出时,出现在电视屏幕上的微信二维码,以便与电视观众更直接地进行交流沟通;《人民日报》开通了微信、微博平台,经常与粉丝互动。 新媒体同传统媒体的互动应当要主动形成。在互动阶段,参与在内的一方应当自觉地分享知情信息,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充分传播,为受教育者提供越来越多的信息,以便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
2、培育新媒体主流意识形态的意见领袖
在一定时期里社会占据着主导位置的意识形态为主流意识形态,政治律法思想、支配地位、宗教观点、道德观以及哲学观点皆包含在内。现如今,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世界观以及人生观是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它是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一致的思想系统以及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因此,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来看,用主流意识形态培养“意见领袖”的实质是在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阶段利用权威的政治观点和道德观念来影响“意见领袖”的“粉丝”的思想观点,强化“意见领袖”的主体地位,发挥积极作用。这种功能创新是传播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流思想和利用主流意识形态占据自传媒意识形态地位的需要。 新媒体里的“意见领袖”其一非他人强给,其二非自己称呼,事实上,它们是在新媒体发展过程里,凭借同人们展开有效的交流沟通而出现的。在网络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工作需要做出一定的调整,进而才能完全适应互联网传播的特征。所以,新媒体里的“意见领袖”既然既要有主流价值观、道德价值观和法律观念,又要符合互联网在沟通方式和方法选择上的特点。如果盲目强调教育内容,忽视传播方式的公平配套原则,不仅未能发挥引导人们思想以及行为的“意见领袖”的功能,还极易致使人们从心底里抵触“意见领袖”。所以,培育拥有主流意识形态的“意见领袖”,必须坚持科学传播理念以及现代传播方式的观念,使自媒体能够知晓公众心声,引导舆论。
参考文献:
[1]韩敬瑜.新媒体舆论治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强化——评《新媒体舆论治理研究》[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1(06):132.
[2]吉爱明,宋德泳.发挥新媒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群众,2020(24):56-57.
[3]郑洁.高校新媒体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探究[J].林区教学,2020(09):9-11.
[4]王滨生,卢宇,景贺.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应用[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01):78-79.
[5]潘纯.数字化新媒体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挖掘与深化[J].福建茶叶,2018,40(12):238.
[6]鲁双. 新媒体在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61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