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发展战略视角的财务报表分析—以哈药集团为例

医药行业关系国计民生,其中可变性因素包括药品消费支出、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然而这些行业周期性特征不明确又同样影响着这些关键因素。近些年,虽然我国人口老龄化逐年加剧,但是居民收入水平日益提高,人们的医疗保健意识也不断加强,国家医疗

  1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在中国,医药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组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们的生活日常息息相关的组成因素。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医药制造业在各行各业中属于龙头行业,该行业的优势在于居民对药物的需求性较高,但是缺点在于医药行业周期性较弱,并不是每人日常的所需品。2015年,医药行业根据药审改革作出了较大的变动,如医药、医保、医疗等各个方面都设立了药物逐步向国际化创新性的新规定。近期,国家再次发布了一系列的利国利民的政策,例如“4+7”集采试点、一致性评价、招标降价等,然而政策的颁布却加大了行业的竞争状况。
  哈药集团有限公司拥有众多的工业企业和精良的研究团队,其旗下的众多药品是医药制造业中不可缺失的重要成员之一,在医药制造业的竞争市场中率先突出重围。本文采用案例分析法,将哈药集团作为研究对象,在哈佛分析框架的基础上结合哈药集团的财务报表分析进行综合性的评估,该方法不仅使处于探索阶段的医药企业提供借鉴意义,而且还为哈药集团存在的可能性风险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1.1.2研究意义
  2015年以来,根据我国政策目标的导向,中国市场经济发展逐步进入新常态,然而市场经济负重前行且困难重重,为了使我国医药行业步入正轨,XX推出一系列可行性的政策措施以弥补医药行业研发创新的不足之处,这将是医药行业发展的关键期。目前,我国的医药行业的发展现状不稳定,快速分化、结构升级和淘汰落后产能等成为了医药行业的主要特点,很多研发能力差且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薄弱的医药企业存在劣势甚至被淘汰的可能性。本文选取医药行业的老牌企业“哈药集团”作为案例研究企业,并且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阐述研究意义的所在,从理论意义的角度看,本文运用哈佛分析框架分析医药企业的财务管理理论弥补医药行业财务管理分析不足的情况;从实践意义角度看,哈药集团是极具有代表性的医药企业,结合企业外部环境分析该企业未来可能的风险和需要改进的问题,找到解决方法与措施是具有实践意义的可行之举。

  1.2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研究内容
  本文采用PEST分析法、波特五力模型等为战略分析工具,在哈佛分析框架的基础上,以哈药集团的历年财务报表数据为分析基础,以期得出以哈药集团为代表的医药行业在其管理、运营等方面的优劣势与其发展趋势和财务状况走势,最终得出可以借鉴在其他医药公司的实质性建议,规避不必要的风险。
  本文的六个章节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章为引言。本章节叙述了文章的研究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综述和文献述评的基础上整理的相关资料,对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所需理论知识有一定的铺垫作用。
  第二章为哈药集团的发展及现状。本章节对哈药集团背景简介和公司的发展状况进行概括。
  第三章为基于哈佛分析框架下的哈药集团财务报表分析。本章节在熟知哈佛分析框架的运行过程下分析出哈药集团财务报表所呈现出的哈药集团现状,如公司的发展状况和经营状况。
  第四章为哈药集团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第三章的分析大致概括哈药集团现在对于发展展现的一些问题。
  第五章为哈药集团未来的发展战略及建议。对哈药集团未来的发展战略做一个概述,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第六章为结论部分。本章节对论文全篇做出总结,提出哈药集团作为医药行业的老牌企业对行业内其他公司现行可借鉴的部分。
  1.2.2研究方法
  (1)文献梳理法。通过大量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整合相关理论,提炼出本文的写作思路,从而推动论文的完成。
  (2)案例分析法。本文将医药行业的老牌企业哈药集团作为案例分析对象,对其进行战略和财务报表分析,总结分析经验,希望对行业内其他企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3)比较分析法。本文利用PEST分析方法,对哈药公司的的外部环境进行宏观的分析,如行业内具有竞争性公司的的对比,从中得出哈药集团的优势并将此作为提升空间影响其他相关企业。

  1.3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1.3.1理论基础
  (1)传统财务分析基本理论
  传统的财务分析方法有比率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趋势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是指将财务报表中所需的指标进行比率计算进而分析比较。该方法的优势是计算简便且理解难度小,它不仅可以用来分析企业自身的情况,而且易于与相关企业进行比较。
  比较分析法,即企业财务报表中多个比率指标分析。该方法的优势不仅可以对企业相关竞争企业进行对比分析,也可以分析公司近几年的变化情况。
  趋势分析法是以公司某一年的数据作为基期(即起始计算期),将公司各个时期与基期的比率变化分析比较,预测公司发展态势。
  传统财务分析的不足:
  ①重视财务分析和分析技术,忽略了综合分析与环境分析。
  ②传统财务分析只是看中数值的比较,忽略了企业外部环境与企业自身核心竞争力的优劣势,如果从战略分析的角度分析,分析结果可能相差很大,现有的竞争环境是否适应公司自身的发展成为了一个疑问。
  (2)哈佛分析框架基本理论
  哈佛大学的佩普、希利、和伯纳德教授《运用财务报表进行企业分析与估价》中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分析方法–哈佛分析框架。哈佛分析框架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其中包括战略分析、会计分析、财务分析和前景分析。战略分析主要是结合企业外部大环境的描述,在企业自身会计信息和财务情况的基础上进行会计分析与财务分析,最终总结预测出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以下对哈佛分析框架的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①战略分析。企业外部的环境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等方面,企业根据自身的传略目标以及外界宏观环境的分析,准确的对企业定位,提高企业竞争力并寻求适合的发展战略是战略分析的关键。
  ②会计分析。会计分析重点在于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两因素的相关性考量。由于各行业的发展情况各异,因此企业在抉择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时也迥异,这些分析结果也为企业后续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③财务分析。战略分析和会计分析作为财务分析的前提,在对企业趋势分析、组织结构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具体包括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等。
  ④前景分析。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企业所在行业的定位,分析行业中面临的风险及机遇,预测企业外来前景的目标方向。
  哈佛分析框架的优势:
  ①将财务报表分析立足于战略视角:战略分析是对企业的外部宏观环境以及行业政策的分析,以期为后文的会计分析、财务分析和前景分析做铺垫。
  ②企业会计质量分析:财务报表的有效性关键在于会计师事务所独立审计的结果评估,审计报告是传递财务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它有助于财务报表的分析人员确定信息的有用性。
  ③估值分析法下的财务分析:哈佛分析框架在财务分析的方面涉及全面具体,根据共同分析法和趋势分析法对企业财务报表数据变动情况与发展战略目标适应性的分析,改善公司资金管理,以及对会计利润质量的评估。
  1.3.2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综述
  杜邦分析法是财务分析中代表性的方法,即该方法以净资产率为主要分析指标,在财务分析体系中针对企业各项指标具体含义的分解,分析企业各项财务指标间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程度。随着资本市场的日益强大,杜邦分析法已不再是适用于各个资本阶段的企业,更多国内外学者学术研究的不断完善,财务体系的研究方法也不断进步。
  K.G.Palepu,P.M.Healy、V.L.Bernard(2012)提出了哈佛框架体系的理论补充,具体指出哈佛框架体系分析的先后顺序,将战略分析、会计分析、财务分析和前景分析分别排序,按照次序对企业具体情况的分析。
  Maria Tissen,Ruta Sneidere(2014)认为企业应当设立定性指标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发展前景进行一系列的分析,仅仅按照标准的财务分析指标不能真正反映出企业的真实状况。
  Chad Albrecht、Daniel Holland(2016)提出建立公司的财务管理体系与企业战略目标的一致性,利用各种财务管理的分析方法、工具及概念以提高公司财务管理的效率,逐渐形成一套有实效性的财务分析体系。
  (2)国内研究综述
  相对于国外财务报表分析体系的研究,我国相关学者对这方面的研究较晚,在早期更多的是以企业财务报表为基础,通过财务管理指标(如比率分析、趋势分析等)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的分析研究,未曾涉足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框架的研究。国内学者对财务报表框架体系的研究在二十世纪末才出现萌芽。
  冯瑶(2015)提出财务管理的新思想,她认为财务报表分析与企业战略相结合理论,具体从四个方面入手,比如战略、会计、财务和前景方面对企业的财务报表分析框架进行阐述分析,展现出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的特征,比如成熟期、成长期、衰退期的盈利、营运、偿债能力、现金及成长这五个方面发展特征的不同之处,并以此进行指标的选取构建具有特性的指标体系。
  郭婉真(2016)提出通过建立财务指标体系的财务分析不仅在财务管理中占据主导作用,在投资决策中同样重要。它的优势在于发现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中非财务方面指标的缺陷,针对该问题提出战略管理指标分析建议,优化财务分析体系的指标构建的完整性。
  周慧楠(2017)指出随着当今市场竞争的激烈性,传统的财务分析体系并不能适应当今企业的需求,必须构建战略导向的财务分析体系,在了解企业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明确企业的发展战略,分析企业的会计信息、财务能力等,将企业的财务分析框架更加完善。
  苏新尧(2018)采用案例分析方法,将医药企业华润三九企业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哈佛分析框架,对该企业的品牌效应、产品优势、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水平方面分析,发现其明显高于行业内的平均水平,然而该企业的偿债能力却较低,可见企业应当更加关注企业的财务风险,发挥企业的优势,提高企业的品牌竞争力和创新意识,实施企业差异化战略管理。

  2哈药集团发展及现状

  2.1公司简介

  哈药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哈药集团),是哈尔滨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在1988年5月6日根据哈尔滨人民XX的批准,建立在哈尔滨市医药局管理局附属的31家国有企业的基础上的国有控股的中外合资企业。该集团包括哈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哈药集团三精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这两家公司,其中这两家公司是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还包括旗下的27所全资、控股及参股的公司。
  哈药集团的主营业务有六大方面,其中包括抗生素、非处方药及保健品、传统与现代中药、生物医药、动物疫苗及医药商业。2018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品种达8个,拥有“哈药”、“三精”、“盖中盖”、“护彤”、“世一堂”5件中国驰名商标及“世一堂”1件中华老字号的使用权。经评估,仅“哈药”的品牌价值就达238.29亿元。几年来,集团先后荣获“全国制药工业百强企业”“中国医药最具社会责任感企业”“中国医药十大领军品牌企业”“中国医药质量管理奖”及“黑龙江省XX质量奖”等荣誉。

  2.2经营现状

  1988年,哈药集团在哈尔滨人民XX的审批下成立,堪称当地企业的标杆。1993年,哈药股份上市,并由此成为中国医药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此后,业绩一路攀升,且在2010年,其归属上市公司的净利达到11.3亿的峰值,在2013年,营收也实现了181亿的爆发点。同时,由于广告营销的投入,公司旗下的“哈药牌”系列产品早已家喻户晓。但是实际上,哈药业绩的“至暗”时刻早在几年前就悄然降临。哈药股份在2010年,净利润达到峰值之后,下滑的形势趋于明显。而营收入自2013年以后,也是逐年递减。具体数值如图2-1所示。
  基于发展战略视角的财务报表分析—以哈药集团为例
  从细分行业情况看,2015年-2018年,公司营业收入下降,具体表现在医药工业累计下降38.16%和医药商业累计降低27.36%两个模块;原料药行业营业收入从2015年的6.12亿元降至2018年的1.44亿元,累计降76.47%,同时毛利率自2016年开始转负,报告期毛利率为-16.22%;医药商业板块中的批发类营业收入自2015年的86.70亿元降至2018年的58.53亿元,降幅较大。
  从产业结构的情况分析,哈药集团的主营业务之一为销售抗感染类产品,在2015年-2018年,营业收入的累计下降幅度为57.75%,具体数额从29.37亿元降至12.41亿元,同时毛利率为29.69%,较2016年下滑5.19个百分点;营养补充剂和感冒药产品毛利率分别为73.96%和61.14%,毛利率较高,营养补充剂毛利率已累计下滑10.73个百分点。具体数值如表2-1所示。
 表2-1 2015-2018 哈药集团结合细分行业和产品的收入变化情况(单位:万元)
年份 2015 2016 2017 2018 四年复合增长率%
哈药工业合计  604,022  510,163  399,469  373,545 -11.32
按细分行业分类
化学原料药  61,186  33,017  22,160  14,449 -30.29
化学制剂  364,925  295,578  250,024  254,000 -8.66
中药  91,952  92,528  72,703  69,340 -6.81
生物制剂  25,943  16,155  11,934  9,945 -21.31
保健品  55,699  66,888  40,981  24,196 -18.81
其他  4,317  5,997  1,667  1,615 -21.8
按产品分类
抗感染药  293,652  197,241  139,761  124,118 -19.37
感冒药  41,987  62,108  54,914  50,024 4.48
心脑血管药  70,052  74,306  51,885  49,208 -8.45
消化系统用药  2,426  24,058  19,533  19,834 -8.6
抗肿瘤用药  23,837  15,870  11,129  8,880 -21.87
营养补充剂  115,365  118,343  108,449  108,273 -1.57
其他  30,704  18,238  13,799  13,207 -19.01
  同时,从哈药股份披露的2019年Q1业绩报中看出,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双双达到迎来新“颓势”,即营业收入26.74亿,同比增长-6.43%;净利润-1.45亿,同比增长-203.51%,季度环比增长-240.62%。并且,哈药股份还预计2019年半年度报告净利润仍然为负。由此,上海证券交易所向哈药集团发起的《关于对哈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年度报告及2019年第一季度报告的事后审核问询函》(上证公函【2019】0499号)(以下简称“《问询函》”)。
  哈药集团在回复上述《问询函》,难掩经营“每况愈下”,“囊中羞涩”的尴尬境地。其提及环保政策大影响医药化工品、医药中间体和医药原料药的供应和生产。还有招标降价、限制输液、限辅助用药、药占比考核、取消药品加成等医保控费措施,对旗下重要产品的销量造成负面影响。

  3基于哈佛分析框架下的哈药集团财务报表分析

  3.1战略分析

  3.1.1宏观环境分析
  (1)政治环境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医药行业跟随主流持续发展,进入医药行业的通行证随之难上加难。2007年,国家颁布《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的最新政策,并且在2009年正式实施运行,政策变动同样也影响着医药销售途径的变化。在2010年,《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新实施方案颁布,预示着医药行业的成本费用增加和制药生产的严格化。国家卫生局在上一年的基础上增强监管制度,限制药品贩卖,正规药品销售渠道,激化药品市场竞争。在2017年-2019年间,国家推行包括公立医疗机构在内的多有医疗机构采取购买两票制,这一规定很大程度上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2)经济环境
  在2017年间,医药制造业相对于2016年增长了12.5%,实现了累计收入2818.5亿元,利润率较上一年增长17.8%,实现了利润总额3314亿元。然而好景不长,在2018年间,为保障居民就医用药承受能力,我国政策规定医保控费及药品价格下降,致使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数量减少(如图3-1所示),医院终端市场和医院市场整体增长率走低或下降。
 基于发展战略视角的财务报表分析—以哈药集团为例
  (3)社会环境
  近几年,我国国民收入增长,人们更大程度上追求高品质生活,身体和精神上都想获得更高的满足感。居民为了保障自身健康的安全系数,更多的城镇居民投入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如图3-2所示)。正如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医药行业也在稳步发展中,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随之日益提升,因此投资于卫生保健的费用也不断的增长(如图3-3所示)。我国产业结构随着消费结构的改变而转型,人们更加重视教育与医疗消费金额的投资。
  基于发展战略视角的财务报表分析—以哈药集团为例
  (4)技术环境
  医药制造业在高速前进的过程中也同样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仿制药居多、研发创新药颇少、制药资源稀缺、浪费材料甚广等。近些年,我国医药行业在XX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研发创新能力有所提升但是仍然进步速度较慢。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的转型期,我国的产业体系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各行各业贯彻XXX领导以人为本、以人为主,医药行业向着人们生活相关的“大健康”领域发展,如医药与互联网的结合减少现场挂号就医的繁琐等,这些变化促使医药产业在市场行为、结构等方面向着好的方面变化。
  3.1.2波特五力模型
  波特五力模型是从五个方面对企业所处的行业竞争环境进行分析,力求通过分析得出适合行业竞争优势的发展战略。
  (1)现有企业的竞争
  我国的医药行业具有规模大、企业数量多、小企业居多、经营效益低以及流通秩序乱的特点,据数据统计,截止2017年12月,我国医药生产企业共有7556家,其中中小企业占了80%,可见小企业数量多成了医药行业的主要问题之一。医药行业面临主要的困难是药物的创新和研发能力过程长难实现,治疗同一种症状的药物成分没有本质的区别,因此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依靠价格和服务水平,使得市场发展速度较为缓慢,市场上存在跨国独资企业和当地医药公司的合作,凭借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获得广大居民的认可,占据了大份额的市场。
  (2)新企业的威胁
  医药行业又被成为朝阳产品,主要是该行业具有“三高”企业的特点,即高投入、高风险和高利润。医药行业的新威胁包括三种新进入者,第一种是初次进入制药行业的投资者而他本身是别的行业的企业;第二种是企业原本属于医药行业但是首次投资于制药行业;第三种是医药企业之间兼并的合伙企业。随着医药行业的迅猛发展,很多投资者将眼光放到了医药行业,国内拥有雄厚资金的企业可能会通过收购的方式涉足医药市场,企图获得更多的利润。
  (3)替代品的威胁
  药品,作为市场上一种特殊的商品,能替代它的替代品是一种具有新技术和新药理的新型产品。然而一种药物能投入使用,需要新药从研发到临床试验到投入市场供人们使用,是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通常一种药物的研究开发需要几年时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失败再重新投入研究的循环过程才有可能获得成功,可见替代某一药品的机会成本太高,替代品的威胁随之降低。
  (4)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医药行业的购买者比较单一,多为医疗机构、药房、药品批发企业和终端的零售企业等。据调查统计,现在我国的医药批发行业数量大概有1.3万左右,我国的药品政策规定“两票制”制度,药品可直接从生产企业到批发企业两步走。近几年,药品批发企业不是单独存在,联盟垄断的趋势十分明显。比如华润药业、国药控股企业等这些大型药品批发企业占据了市场较大的份额严重影响着医药市场的发展,因此这些大型批发企业在谈判时具有很大的议价优势。
  (5)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医药行业是一种依靠各种设备与大量资源的特殊行业,为了保障广大居民的安全,医疗器械和生产设备等深受国家价格局的监管控制。2019年,由于我国能源危机等一系列情况导致药品的价格持续上涨,生产企业药品的成本上涨,如果药品的价格固定不变,那么生产药品企业利润将不断的减少。
  3.1.3 SWOT模型分析
  SWOT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战略分析法之一,本文采用SWOT分析法对哈药集团的战略进行详细分析,具体如表3-1:
  基于发展战略视角的财务报表分析—以哈药集团为例
  根据上表我们可以制定四种战略。
  SO战略:利用自身优势抓住外在机遇,合理利用国家政策,发挥品牌优势加速资本扩展,加大自主研发力度,增强营销模式。
  ST战略:利用品牌及老牌产品加大营销力度,扩展国际市场,高薪聘请专业研发人员加入。
  WO战略:加大科研投入,引进和培养创新人才。
  WT战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优化产品结构,将强产品创新。

  3.2会计分析

  3.2.1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
  哈药集团2014-2018年的会计政策变更过三次,而会计估计一直未变过。具体的变更内容如表3-2所示。
  表3-2 哈药集团2014-2018年会计政策变更情况
年份 会计政策变更的内容和原因 备注(受重要影响的报表项目名称和金额)
2014 国家财政部于2014年1月26日起对企业会计准则进行修订,相继修订和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公允价值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40号——合营安排》和《企业会计准则第41号——在其他主体中权益的披露》七项具体的会计准则。
新会计准则自2014年7月1日起在所有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范围内实施,并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调整。
长期股权投资:-4,900,000.0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4,900,000.00
递延所得税资产:4,476,866.64
应付职工薪酬:         2,006,326.56
递延收益:531,963,583.41
其他非流负债:-531,963,583.41
长期应付职工薪酬:        46,494,104.49
少数股东权益:      -11,762,060.17
2017 XX针对《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XX补助》发布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与2017年1月1日开始对其进行调整,于2017年5月修订完成并重新印发,于6月开始实施。
 
其他收益:72,868,906.20
营业外收入:-72,868,906.20
根据《财政部关于修订印发一般企业财务报表格式的通知》(财会[2017]30号,对一些非流动资产处置进行了调整给出了新的规定,并规定2017年在进行年度财务报表的制作时要严格按照通知中的要求实施。
 
本期资产处置收益:35,450,926.23
本期营业外收入:-39,527,144.26
本期营业外支出:-4,076,218.03
上期资产处置收益:30,813,877.58
上期营业外收入:-33,127,966.82
上期营业外支出:-2,314,089.24
2018 根据《财政部关于修订印发2018年度一般企业财务报表格式的通知》(财会[2018]15号),在资产负债表中删除原“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项目,将其整合为新增的“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项目。 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3,460,984,055.17
根据《财政部关于修订印发2018年度一般企业财务报表格式的通知》(财会[2018]15号),在资产负债表中删除原“应收利息”及“应收股利”项目,归并至“其他应收款”项目。 其他应收款:36,450,822.00
根据《财政部关于修订印发2018年度一般企业财务报表格式的通知》(财会 [2018]15 号),在资产负债表中删除原“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项目,将其整合为新增的“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项目。 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3,368,888,630.17
  3.2.2分析关键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
  (1)存货的质量分析
  哈药集团的存货包括六大类:原材料、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库存商品、周转材料。医药行业的计算方式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第一,对医药企业存货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第二,将购入的药品并且已验收入库的原材料按照实际成本入账,发出的原材料按照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第三,入库产成品安装生产成本入账,发出的产成品按照加权平均法计算;第四,医药行业获取的库存商品按照实际成本计量,发出时按照先进先出法计算。对于公司的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领取时按照一次转销法计入当期损益。存货的盘存法为永续盘存制。通常情况下医药公司按照单个存货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而数量多、单价低的存货则按照类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表3-3 哈药集团2014-2018年存货构成及跌价准备计提情况
年份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存货余额 1,685,195,108.06 1,730,824,575.05 1,748,709,992.84 2,226,600,986.95 3,342,856,511.74
其中:          
原材料 321,873,727.31(19%) 311,084,584.91(18%) 312,027,039.48(18%) 351,688,907.25(16%) 677,849,315.98(20%)
在产品 51,973,851.40(3%) 164,656,384.88(10%) 168,917,931.26(10%) 160,651,409.38(7%) 389,185,725.52(12%)
库存商品 1,141,632,038.81(68%) 1,169,798,583.81(67%) 1,140,559,141.23(65%) 1,490,233,982.15(67%) 2,077,760,943.03(62%)
委托加工物资 485,198.38(0%) 14,664,753.51(1%) 38,121,724.63(2%) 57,355,652.45(3%) 31,665,983.86(1%)
自制半成品 169,230,292.16(10%) 70,620,267.94(4%) 89,084,156.24(5%) 166,671,035.72(7%) 166,394,543.35(5%)
跌价准备:          
原材料 20,916,598.88(6%) 22,305,085.89(7%) 30,335,010.56(10%) 25,719,096.37(7%) 10,766,997.32(2%)
在产品 5,014,529.12(10%) 9,638,157.95(6%) 8,276,303. 81(5%) 5,646,577. 50(4%)  
库存商品 73,036,037.34(6%) 53,150,085.59(5%) 51,850,696.70(5%) 67,410,437.23(5%) 116,380,869.76(6%)
委托加工物资          
自制半成品 20,376,036.13(12%) 14,061,897.16(20%) 31,637,200.25(36%) 60,308,785.35(36%) 27,077,668.28(16%)
  从表3-3来看,库存商品占比最高,近五年来平均占比高达66%,且其占比常年较为稳定,其次原材料的占比仅次于库存商品,2018年仅原材料和库存商品总占比就高达87%。而跌价准备中在产品和自制半成品的占比要高于原材料及库存商品,几乎是其的两倍之多,说明哈药集团对原材料及库存商品的需求量大,对未来形势看好,持乐观态度。
  (2)应收账款的质量分析
  哈药集团将500万元以上的应收账款定为单项金额重大的判断依据,可回收估计为其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主要采用账龄分析法计提坏账准备。
  表3-4 哈药集团2014-2018年应收账款及坏账准备计提情况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应收账款 2,932,931,511.46 3,341,673,030.07 3,377,432,365.16 2,791,991,148.38 2,687,325,551.40
坏账计提 412,256,760.63 439,869,123.67 420,832,998.56 364,927,137.59 300,410,276.62
计提比例 14% 13% 12% 13% 11%
  根据表3-4来看,哈药集团近五年来的应收账款的坏账计提比例较为稳定,坏账计提持续上涨直到2018年才没有上升,说明公司回收账款的能力有所欠缺,其选择的客户信用有待提高。
  (3)现金质量分析
  现金具有流动性强的资产,是公司必不可少的资本。现金质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前景。
 表3-5 哈药集团2014-2018年货币资金情况
年份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货币资金账面价值 2,047,809,592.61 3,510,520,867.35 4,635,677,212.02 1,819,769,267.93 2,334,452,484.17
货币资金占总资产的比重 17% 26% 31% 13% 14%
货币资金账面值增长率 -42% -24% 155% -22% 32%
  根据表3-5所示,哈药集团的近五年货币资金在2016年达到高点,后不断货币资金不断减少,其增长率屡创新低,说明其资产流动性不太好。
  3.2.3会计信息披露质量
  近期,根据国家会计准则的要求下,哈药集团与其他公司所采用的的会计估计和会计政策一样按规定披露信息。整体上符合其公司战略。这将为下文的财务分析提供依据。

  3.3财务分析

  3.3.1偿债能力
  企业偿债能力主要表现在企业长期偿债和短期偿债的能力。当企业偿债能力和支付现金能力下降时,企业的生存和健康发展则堪忧。
  表3-6 哈药集团2014-2018年偿债能力分析数据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流动比率 141% 160% 166% 149% 156%
速动比率 108% 130% 136% 109% 107%
现金比率 41% 63% 77% 33% 36%
资产负债率 47% 45% 45% 46% 46%
利息保障倍数 26.30 35.61 36.14 21.60 24.52
权益乘数 1.89 1.82 1.82 1.85 1.85
  如表3-6所示,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分析的是短期偿债能力,资产负债率、利息保障倍数、权益乘数分析的是长期偿债能力。近五年来哈药集团的流动比率都未达到200%左右,速动比率都达到100%以上,现金比率2016-2017年状态较好,资产负债率一直维持在一个良好的范围内,利息保障倍数在安全的范围内但是其数值有些偏低偿债的安全性下降。总体分析来看,其偿债能力水平一般,但也不会出现重大问题。
  3.3.2营运能力
  企业营运能力体现在企业资产营运效率和效益指标的计算分析的基础上,评估企业营运能力和经济效益的正确方向。
  表3-7 哈药集团2014-2018年营运能力分析数据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应收账款周转率 3.99 4.1 5.25 6.59 6.6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91.48 89.02 69.52 55.39 55.3
存货周转次数 4.6 5.12 5.23 4.27 3.59
存货周转天数 79.35 71.29 69.79 85.48 101.67
流动资产周转次数 0.97 0.93 1.13 1.26 1.1
总资产周转次数 0.61 0.62 0.72 0.79 0.73
  如3-7所示,应收账款周转率及天数反映企业应收账款变现速度的快慢及管理效率高低的,近五年来周转率持续降低,周转天数不断增长,存货周转次数及天数在衡量企业存货的运行效率,在前四年情况不断改善但2018年存货周转情况有所回落,流动资产周转次数在近两年的情况下下降至1以内,总资产周转次数的变化倒不是很大,总体上情况良好,没有什么特殊情况。
  3.3.3盈利能力
  企业财务分析的关键在于企业的盈利能力,根据企业的财务结构分析和偿债能力分析及时发现企业所面临的问题所在,以完善企业财务结构、提高企业偿债能力、健全企业经营能力为重点方向,实现企业盈利能力提高的最终目标,使企业长盛不衰的稳定发展。
  表3-8 哈药集团2014-2018年盈利能力分析数据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销售毛利率 27% 26% 26% 25% 28%
销售净利率 3.7% 3.9% 6% 3.9% 1.2%
净资产收益率 5.9% 5.9% 10.7% 7.6% 2.3%
总资产收益率 3.2% 3.2% 5.9% 4.1% 1.2%
营业利润率 4.9% 5.5% 6.9% 4.7% 2.1%
每股收益 0.14 0.16 0.32 0.23 0.13
  如表3-8所示,销售毛利率变化不大,利润率较低,销售净利率在2016年的时候达到高峰,后又持续下降,净资产收益率及总资产收益率反映企业资产的获利水平,整体上两者变化相似,维持在一个安全的范围内,营业利润率说明了本企业的利润不高,每股收益可看出股票自2016年以来持续走低,总体分析,公司的盈利能力较差。

  3.4前景分析

  3.4.1医药行业发展趋势
  政治因素、人口与经济因素、企业进步以及行业规范都深刻的影响着医药行业的未来发展前。人们对于就医的意愿和需求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日渐加剧的环境污染状况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增加,推动医药制造业的主要因素也逐渐演变成人口和经济因素。药品的专业使用在人们现今日常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XX的政策对医药行业发展影响重大,医药制造业供给关系也随着XX对于医药行业的监督力度加强不断变化,在药品的销售模式和药品的生产质量的提高都明显被影响。最后,渠道管控能力、药品的定价能力和市场空间是企业长期发展的关键因素,企业应该目光长远为满足新的医药需求不断的研发新药并上市。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自2018年以来行业出现了新的变化同时也步入了新常态。药审方面,不断推进的MAH政策、优先审查和一致性评估。政策层面,随着国家医保局的成立在这之前权责不分明的状况将会得到彻底的刷新,国家卫生医疗管理体系也会更加完善。创新药方面,国家依然保持着积极支持的态度:一在支付方面,医疗保险目录通过谈判加入新的品种;二企业可以利用国家“重大新药创新专项”等项目作为资金支持。
  在未来国内的医药制造业可以确定的是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医疗费用的支出在国外品种经过保险目录动态调整机制的完善后会加大占比,同时提高患者对国外药品的可及性,经济学价值是临床用药更加关注的方面。行业内的剧烈竞争也会随着医保控费的深化发展不断加剧。
  3.4.2未来风险预测
  (1)国家相关政策导致的风险
  为更好的对医药行业进行宏观调控,近几年来国家针对医药制造业颁布了一系列政策。这些政策的实施会使企业减少一部分利润并且限制了部分药品的售卖,虽然国内招标政策会对药品价格方面产生消极影响但与此同时也拔高了对质量的要求。在XX政策的干预、不断加剧的市场竞争,会使企业在盈利减少的状况下正常的运转也会受到打击,同时企业只能降低药品的价格为保障产品在市场的占比。
  (2)新药研发所产生的风险
  医药制造业的创新投资大、周期长、风险高,产品从研发到上市,在上市前需要经过大量的严格验证,并且耗研发时间会长达十年甚至更久,产品被研发出来后也会在决策中出现任何技术偏差的失误影响创新的结,果但也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收益,在新药上市后,药品的专利时效性也会影响新药的竞争力,在专利到期后市场相继出现大量的仿制药,会削减新药的优势;其次,新药若产生副作用也会不日被市场淘汰。

  4哈药集团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哈药股份业绩下降的趋势日益显著。从公司历年财报不难看出,哈药股份收入在2014-2018年连续五年都是负增长状态。哈药集团在2013年收入达约180亿元,在2014年时收入下滑幅度接近15亿元,在到2018年收入减少至约108亿元,营业水平在没增长同时反而倒退至接近2009年十年前水平,与2013年相比收入减少约72亿元。产品管线遇到的新问题或许是其业绩连年下降的原因,在公司财报中可以看出,哈药股份从医药商业、保健品、中药、生物制剂甚至化学原材料都含括在内,可见覆盖的产品面之广,其现在主要出现一些问题:①部分产品受政策影响较大;②研发投入不足,而是加大了资本化的比例;③部分产品抽检质量有瑕疵。

  5哈药集团未来的发展战略与建议

  5.1未来的发展战略

  “打造健康生态圈”是公司的核心价值观,秉承着“立信于心,尽责至善”的经营理念,在“建设创新型世界级哈药”作为企业发展理念,根据国家出台的"健康中国"方针策略,使哈药成为自主创新、面向世界的“医药商业+医药工业”医药龙头集团,使工业、商业协同快速发展,努力成为提供健康产品的老牌医药企业。
  为了紧跟行业未来的发展动向,公司在医药工业领域不断集中优势资源,强化掌控终端导向,综合产品、资金、数据、渠道等资源,压缩渠道层级,发挥网络信息优势,强化营销终端连接和网络搭建;以适应未来发展作为风向标,紧密迎合现代医学导向的研发领域和优势产品,将市场终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以产业布局科学合理为导向,构建以生产型分子公司为核心,打造具有高水平专业生产能力、精益管理、有效的成本化控制的产业园地建设;着力完善满足产品全生命周期和全产业链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打造绿色安全的生产环境;同时,运用信息化手段,不断夯实内部管理的基础,适时开展对外并购重组,通过内升与外延并重发展,实现公司的跨越式发展。
  在医药商业领域:在自身优势资源的基础上,加快发展东北市场。详细来说,以现有的品牌效应、连锁经营和规模经营为流量基础,建立“线上+线下”的服务模式,集成药店、配送、电子商务、投资医院、中医馆等元素为一体的稳定生态链系统,成为全国首批完成改革的医药龙头企业。

  5.2建议

  5.2.1提升管理水平完善治理结构
  目前,哈药集团的管理团队缺少具有海外公司背景的高精尖人才,虽然当前的管理团队可以处理国内的业务,但是缺少国际化管理经验,这也是现阶段哈药集团不得不面临的困境。企业急需引进相关人才,提高管理水平,明确董事会与管理团队的权责,两者相互剥离开。
  5.2.2稳固产品质量,加大研发投入
  公司有许多驰名产品,但同时也要加大对药品质量的监管,不能任由其出现一些质量问题以至于影响品牌名声。原材料品质上选取时应谨慎筛选,因为一些外部因素所产生的积压库存也应及时处理。公司的新产品推出严重不足,提高研发投入的资金,加多企业的产品数量。
  5.2.3实施市场渗透战略,摆脱客户依赖
  企业在制定发展战略时把重点放在营销力度的加强,市场占有率的提高,海外市场的拓展,挖掘更多的客户,在解决研发动力的缺乏和企业客户依赖性高的问题上公司也要在特色原材料、客户开发、制剂及中间体业务做文章,要制定不同的销售方案针对不同市场,可以应用与经销商合作、直销等多种方式摆脱关联客户的依赖。
  5.2.4加大支持战略发展的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应用经营理念,企业宗旨,管理观念,企业价值观,企业世界观,企业责任观,行业规范与信条以及企业的发展融合文化力,以战略目标为方向,企业用先进文化打造生产力使之不断强大,用强大影响力的和丰富多样文化战略,强大企业竞争力核心,扩展企业又快又强的发展空间。

  6结论

  本文通过运用哈佛框架,对我国老牌制药企业哈药集团进行分析。通过对哈药集团从战略、会计、财务和前景进行分析,哈药集团虽近几年来发展状况每日逾下,但还是有优势给予医药制造行业借鉴:第一、创新与研发。未来仿制药品在法律对于知识产权保护下会不断减少,近几年来,哈药集团对中药行业研发投入较为看中,尤其看好未来的中药市场,对中药类创新药的研发投入增加;后续中药类创新药产品线会更加丰富。第二、持续开拓电商服务,加强线上的销售。在发展投资医院、中医馆、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医药批发、便利店+药店等多形态的同时也要利用好发挥好品牌经营、规模经营、连锁经营的优势,为打造中国领先的医药流通企业要促进线下与线上的和谐发展,构建以“互联网+药品流通”为体系的药品流通供应链。

  参考文献

  [1]张江凌.基于发展战略视角下的企业财务报表初探[J].商场现代化,2018(1).
  [2]胡秀英.医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探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8(20):67-68.
  [3]李洁.基于哈佛框架的哈药股份财务报表分析[D].青岛理工大学,2015.
  [4]张新民.财务分析的战略视角[J].新理财(XX理财),2017(08:55-56).
  [5]马银花.财务报表分析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财会学习,2017(02):96-98.
  [6]唐玲玲.哈佛框架下的中新药业财务报表分析[D].吉林财经大学,2017.
  [7]孙瑞.医药企业财务管理主要问题及对策[J].经贸实践,2018(16):210.
  [8]张一笑.浅谈医药企业财务战略制定及有效实施[J].河北企业,2018(07):107-108.
  [9]吕潇华.基于发展战略视角的财务报表分析——以宁波A药业公司为例[D].浙江工商大学,2015.
  [10]赵明媛.构建企业战略视角下的财务分析指标[J].中国集体经济,2016(09):127-128.
  [11]Marlanda E.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J].Research Starters Business: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2008,1-1:12.
  [12]Chad Albrecht,Daniel Holland,Michael Peters.Strategic revenue analysis[J].Strategic Direction,2016,32(7).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6179.html,

Like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2年1月30日
Next 2022年2月7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