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江西赣南地区的产业发展以赣南脐橙最为典型,并在这几十年的发展中成为赣州市最有特色、最有优势、最有潜力的农业主导产业,其品牌影响力也是驰名中外的。可是在产业规模进一步拓展的情况下,其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也接踵而至。品牌建设制约、产业链不健全、产业组织程度化低和生态链破坏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赣南脐橙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充分发挥产业集群,品牌效应和生态产业链等相关理论的作用,正确处理好资源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促进环境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进一步实现赣南脐橙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关 键 词:赣南脐橙;可持续发展;品牌建设;产业集群
一、引言
赣州是国际知名的橙子原产地。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由赣州党委XX部门牵头,团结该地的果农始终将脐橙作为赣州地区发展的重要内容,为此连续通过“兴果富民”、“打造国际知名脐橙原产地”、“构建国内外具有影响力与市场竞争力的脐橙基地”等工程来不断提升赣州脐橙产业水平。在诸多战略的推动下,形成脐橙地区与其他地区不可比拟的优势产区,原先的赣南脐橙仅是单一的种植业,现在随着产业的精进与技术的发展,从种植到仓储物流再到精加工都成为流水线式的完整产业链。赣州人民在脐橙产业的带动下脱贫致富,几乎家家户户都会种植脐橙,可以说脐橙是赣州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中国科学院南方山区综合考察队在1980年时就通过遥感测得赣州拥有450万亩适合栽种脐橙的土地,当中最优区域占近50%,除此之外排田数量逾两百个。截止到2019年,赣州共计有214万亩土地种有柑桔品种果数,总产量已经突破150万吨,其中脐橘柑桔种植基地总面积累计为163万亩,产量为125万吨。
脐橙隶属于柑桔的范畴,是一种甜橙类水果。人们将脐橙誉为“果中之王”,它作为新鲜水果,营养丰富,口感良好。但是优质脐橙的成长也离不开气候环境,因此目前国际上仅有X加州、澳大利亚、中国赣南的湘北桂北等大型优质产区。赣州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四季季节特征明显,降水量多,日照时间及无霜期较长,九月到十一月昼夜温差大,雨热同季是脐橙种植的最佳气候条件。春天降水量多,土壤湿润,气候暖和,是脐橙生长的好季节;秋冬降水量少,土壤干燥,多为晴天,是脐橙果糖堆积的好季节。由此可见,赣州地区独特的气候环境十分适宜栽种脐橙。
赣南脐橙行业在几十年来的发展过程中,已成为赣州市农业最具特色,也是最有潜力、发展最快的主导行业,并得到稳定和长期的发展,其品牌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赣南脐橙的品牌价值在全国排名第一,营销系统日益完善;柑橘黄龙疾病有效抑制,产业规模稳定发展;产业致富效益显著,产业扶贫成果突出;科技水平在国内占优势,生态水平每年提高。
虽然赣南脐橙行业在现行发展上已比较稳定,但仍有一些问题存在,而且这些问题也阻碍了赣南脐橙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对阻碍因素的分析和寻找相关对策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二、文献综述
曹云飞等(2020)指出要对赣南脐橙品牌建设加强管理,进一步整顿杂牌市场,增加赣南脐橙品牌的辨识度,从而集聚众多品牌的优势,提升赣南脐橙的品牌影响力。胡婷婷,黄敬辉(2011)专门针对品牌建设制约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以下几个建议对策:首先是提高果农、果企品牌意识,树立大品牌思想;其次是加强果技队伍建设,将技术和质量标准落实到位;再次是多渠道筹措产业建设资金,保障品牌建设投入;最后是强化市场管理,完善品牌保护工作。在多数文献中都提到了品牌建设对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目前的品牌建设已相对完善,但仍存在不足。
袁水秀(2020)指出赣南脐橙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当前有四个不足之处:一是关注赣南脐橙产业的程度有所下降,二是脐橙的品质有所退化,三是苗木监管有待加强,四是产业发展后继无人。舒畅(2019)提出了赣南脐橙所面临的三个问题:分散经营,规模效应不强;管理落后,抗风险能力弱;无序开发,破坏生态环境。这两篇文献虽然侧重点不同,前者是针对产业的转型升级,后者是针对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维护,但归根结底,都是为赣南脐橙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邱崇洋(2018)在分析赣南脐橙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中,认为脐橙产业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需要不断优化,对于自然资源及生物资源的利用要趋于合理化、持续化,进而为人民生活提供保障,也能够让经济健康发展,如此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然而,袁水秀(2020)在产业后继开发方面提出的问题,是目前比较严重的一项问题,为此,袁水秀提出了两个建议:一方面,为产业发展提供服务支持,不断构建脐橙产业人才队伍,从而创建更加专业化的脐橙行业服务组织;另一方面,与基层队伍相互合作,推出更能够契合于产业发展的脐橙服务队伍,并且从市到村全面铺设推广网络,建设完备。除此之外,习小林(2017)还分析了不科学规划与管理造成黄龙病发生的危急原因,黄龙疾病等虫害是赣南脐橙行业可持续发展最大的战略问题。并在辩证的视角判断,黄龙病如果持续扩展,必然减少生产量,使价格升高,降低了产业的竞争力。故在解决病虫害问题中,相关学者提出的有效措施为优化品种结构,培育抗病虫株。
戴艳霞(2018)强调了XX对促进赣南脐橙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可发挥的作用。在研究XX作用之前,她先对赣南脐橙产业发展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一是缺乏充足的社会资本,二是脐橙病虫害有损脐橙的量与质,三是市场的不当竞争不利赣南脐橙的品牌建设。她所提出的这几个问题,恰好可以通过发挥XX的作用来促进赣南脐橙产业的可持续发展。Ikutal Ajigo et al.(2020)指出,要促进可持续农业生产,应考虑将关键政策作为对适应和转让技术的公共研究和扩展系统的投资;向农业和自然资源管理部提供技术援助和能力建设;投资于旱地和湿地水管理系统,以提高水生产率;与受援国就适当的土地改革进行辩论,因为如果不能保证长期获得土地,就不能期望穷人投资于资产建设,特别是自然资本建设。赣南脐橙在可持续发展中,众多果农缺乏先进的种植技术以及无公害技术薄弱,正是需要XX的相关政策与技术支持。即XX在赣南脐橙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应提供相关的政策支持,并监督果农们遵循质检要求以及种植时保护生态环境。
卢占军等(2015)则针对产业组织程度提出了相关建议,即加大政策支持,培育龙头企业,加快产业集群建设。在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的支持下:提高组织化程度,促进企业规模化,加强产业集群效应,有利于赣南脐橙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肖雨辰(2019)认为可以抓住政策机遇,以脐橙产业带动乡村产业的发展,以更长远的目光来看,可发展脐橙特色生态旅游产业等。即赣南脐橙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是针对其自身发展,还可以以自身优势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并为其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行的建议。
陈明,邱俊钦(2017)提出了赣南脐橙物流模式可采取“新零售”的方式,借助大数据技术将消费者和农户联系起来,同时对此信息存入云库,农户再根据信息技术分析手段得到相应的销售等数据,进而根据这一结果来分配资源,避免因过度生产而造成资源浪费的现象,从而有效提升了农产品的品质;并且基于电商平台及保险公司向消费者提供更加完善的售后服务,提升消费者的消费感受。每个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物流,一个良好的物流模式,能提高产业发展的速度,推动产业的创新进步,进而让赣南脐橙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能够在有效的发展模式下进行。
在现有的研究中,赣南脐橘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主要是对赣南脐橘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单一方面理论分析,或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对其产业发展的资料研究较少。由于赣南脐橘产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复杂而又综合的过程,学者们在研究过程中往往会结合许多因素或标准,得出结论。大多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障碍因素都是互通的,可以借鉴其它行业的应对办法。但深化赣南脐橘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研究,仍应明确其研究类别,澄清基础概念;提高研究水平,深化研究理念;关注失衡领域,加强实证研究。并在此基础上,以创新性思维去分析,结合当代的观点,以长远的发展目标对其提出合理的见解。
三、赣南脐橙产业的现状
赣州是我国最适宜脐橙种植的地区之一,赣南寻乌、信丰及安远是脐橙产业的集中县区,从赣州果业局2018年的统计数据来看,寻乌种植面积约为1.17万公顷,信丰种植面积13957公顷,信丰果业局。安远的种植面积是7400公顷。这三处均处于赣州南部,在气候及土壤的先天优势与地方XX强有力扶持的后天优势下,使其产业化基本形成。经过赣州近40年坚持推行的“兴果富民”战略支持,赣南脐橙行业发展迅速。其种植面积为世界首位,脐橙的年产量为世界第三,被誉为”世界橙乡”。据2019年赣州市统计年鉴统计,2018年脐橙总面积为156.34万亩,比2017年增长2万亩,2018年脐橙总产量116.67万吨,赣南1998年总产量125.13万吨。图1展示了2001年到2019年来赣南脐橙产量的变化,总体来看,赣南脐橙的产量在2013年达到巅峰,之后呈下降趋势,目前虽有所上升,但其产量已趋于平稳,说明其产业规模逐渐定型。
图1 2001—2019年赣南脐橙产量变化
资料来源:赣州市统计年鉴
图2 赣南脐橙主要产区分布
资料来源:赣州市统计年鉴
(一)产业链发展情况
赣南脐橙行业结构不断改进,仓储能力有了飞跃式地进步,全市范围内采摘后加工销售企业为192家,果品分级生产线多达190多条,且分级处理能力约每小时0.23万吨;大型的仓储冷库20万吨,精简式仓储库65万吨;大中型果品批发市场及橙汁加工企业均为三个;对外贸易企业接近50个,注册基地数量多达60余个,覆盖范围近17万亩。
赣南脐橙的产业结构每个联合起来,就是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脐橙产业链共包括生产前、生产中、流通运输及销售四个阶段。脐橙的产前阶段一般是种植户筛选采购新树苗、肥料、设施等,主要包括前期的资金投入、研发投入与条件完善投入等;脐橙产中阶段一般是种植户投入相应的资本、人力等来管理维护果园,确保脐橙能够成熟及成功采摘,还涉及到采后的加工工作,如清洗、分级、包装等程序;脐橙流通阶段一般是对加工后的脐橙鲜果或其他如橙汁类的产品进行短暂储存,还包括将产品运输到指定的销售点;脐橙销售阶段即在水果、果汁等市场投放脐橙产品,为消费者提供产品。
赣南脐橙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全部脐橙生产业链,延长产业链是赣南脐橙生产与效益提升的关键所在,比如将脐橙进行深加工为橙汁就是延长产业链的好方法。目前,橙汁加工仍是脐橙行业的发展主要趋势,而中国橙汁消费则是其中的一个,且潜力巨大。
(二)营销情况
赣南脐橙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逐渐规模化的产业,除了凭借着脐橙独特的口感与品质,在国内大受欢迎,并在品牌的发展中,得到了国内的认可。2011年,赣南脐橙地理标识证明了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认为是中国的驰名品标,2013年获得了“赣南脐橙最具影响力中国农产品百强区域公用品牌”,2015年获得了”赣南脐橙最受消费者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地域公共商标”,2016年获得了全国名优果品。区域公共品牌,2017年获得“中国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2018年获得“中国最受欢迎柑橘区域公共品牌10强”。2019年5月,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品牌价值评估信息发布暨中国品牌建设高峰论坛”上,赣南脐橙品牌强度为883,品牌价值为675.41亿元,位居地理区域性水果品牌第七名,水果品牌位居首位。赣南脐橙产区是我国首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同时市场销售网络已经基本实现了全国范围内的覆盖,除了国内各大城市市场外,哈萨克斯坦、俄罗斯、新加坡等国家也是赣南脐橙的销售区域。对于国家发展而言,赣南脐橙产业的突飞猛进的势头也有不小的贡献,有效抵制了加入世贸组织后外来脐橙对国内市场的不良影响,赣南脐橙品牌不但是国内的佼佼者,在国际上也有较强的影响力。
除此之外,赣南脐橙首开先河,我国首个脐橙现货电子交易市场成立了,丰富了柑桔交易途径的营销模式,并且专业指导柑桔产业供应链用户,包括上下游企业的采购、销售环节,从而确保信息传递的实时性与真实性。然而,市场并没有深入拓展,三线及以下城市尚未建立统一的、固定的营销渠道;海外市场渠道畅通性较差,特别是缺少自营出口贸易体系;脐橙果品的交易方式传统落后,多以“上门收购,上市推销”为主要营销模型,可供消费者自由选择的很少,快递物流等相对匮乏,现代化营销模式也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卢占军等,2015)
作为赣州的特色产业,就必须考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满足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应当对脐橙产业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进行不断地优化,对于自然资源及生物资源的利用要趋于合理化、持续化,进而为人民生活提供保障,也能够让经济健康发展,如此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邱崇洋,2018)。目前,赣州脐橘产业的发展虽有一定成绩,可是还有不少有待克服的问题与弊病,这种无法预料的潜在风险对于整个脐橙行业而言都是致命的。
四、阻碍脐橙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分析
可持续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理论将产业生命周期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形成期,发展期,成熟期和产业升级。赣南脐橙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已完成形成阶段,目前处于发展阶段。然而在发展过程中,遇到许多影响其发展进度的因素。
(一)品牌建设
品牌建设制约是赣南脐橙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阻碍因素之一。消费者购买是一种收集信息并进行比较选择的过程,在有明确需要的前提下,消费者将主动调用大脑中已存储的信息,并收集新信息(如品牌、形象等),在一定产品范围内对不同的产品进行比较。在这样的情况下,品牌是社会的一种选择符号,它的作用很大。对消费者而言,品牌名称和品牌标志可以帮助消费者对有关产品和品牌信息进行解释,并对购买决定进行简化;良好的品牌形象对消费者降低购买的风险,增强了购买的信心;个性鲜明,独特的品牌能使顾客在超出其功能范围的情况下获得社会和心理上的利益,从而影响客户的选择和喜好。(刘芳,2005)赣南脐橙种植技术低,脐橙的质量有优有劣,一旦劣质脐橙流向市场,那么就会极大地降低品牌可信度,失去消费者的信任。
赣南脐橙的上市周期较集中,供应短暂,不利于品牌知识的提高。赣南脐橙的品牌很容易受到其他品牌的压力,比如胡婷婷(2011)提到的X新奇士橙,因为它有着先进的保鲜工艺,所以可以在全年供货。赣南脐橙是一个区域性品牌名,在该区域内种植的脐橙在销售时都可以使用这个品牌,然而仍存在部分品牌意识淡薄的果农和品牌商,为了短期的高额暴利,不择手段,甚至不惜损害整个区域的品牌形象。在品牌使用者众多的情况下,品牌维护的过程就显得较为艰难。尤其是当品牌使用者只想获得利益,而不采取措施保护品牌,那终将会失去品牌的公信力,导致相应产品失去市场竞争力。目前的赣南脐橙品牌建设集中程度低,且在市场开拓深度不够,易出现“一品多牌”的情况,导致消费者认知度混乱,并造成产品在市场上竞争力的缺失,无法带来品牌收益。
(二)产业集群
原先的赣南脐橙仅是单一的种植业,现在随着产业的精进与技术的发展,从种植到仓储物流再到精加工都成为流水线式的完整产业链。不过,鲜果仍是赣南脐橙的主要销售对象,大部分脐橙是以统装的初级产品、散装的方式加工而成,精深的加工种类很少,规模也很小。赣南脐橙初级加工指的是新鲜脐橘采摘过程中的四个环节,包括洗净、打蜡、分级及包装。深加工链主要是将新鲜脐橙、桔子糕、橘皮果醋、桔子酒和桔花精油等加工成橙汁,但其行业加工链却很短,尤其是缺乏浓缩汁生产的脐橙。(吴雪燕,2014)
赣南脐橙种植面积大,范围广,但是个体种植户多,专业化的脐橙收购公司少,加工营销企业规模不大,难以形成具有影响力、话语权的市场龙头企业,不能充分发挥产业集团的优点,导致行业组织化程度较低,“利益与共、风险同担、关系密切”的现代工业组织体系尚未形成。再加之脐橙工业组织主体之间的关联性较低,合同规范松懈,利益关系不协调,进而增加了合同成本。果农与经营企业并非是同一战线上的利益主体,因此缺少互惠互利、风险共担的有效机制。
(三)生态建设
赣南脐橙的种植和栽培,由于果农大部分文化程度较低,缺乏技术支持,导致不规范脐橙的栽培和发展计划对其生态建设产生了一定影响。这种破坏不仅需要人们的措施来修复,而且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来等待。由于果农的无公害技术较弱,脐橙的发展与技术间存在失衡关系,为了有效降低病虫害对果树的危害,农药、化肥等成为“最有效”的解决办法,然而种植土壤、脐橙果实等都因有害物质的侵蚀而受到诸多副作用,不但冲击了脐橙市场,还导致脐橙生态系统失衡。特别是过分追求经济效益的产业规模化生产更会令种植者只顾着眼前利益而放弃了生态环境保护的长远利益。果园土壤无间歇地利用必然会导致土壤中的营养物质流失,这样化肥、杀虫剂等的使用力度又会进一步加剧,脐橙的品质与安全也就很难得到保证。而且,脐橙产业化也会影响物种多样化发展,进而加剧病虫害对脐橙的负面影响。
(四)物流发展
近年来,赣州市交通基础设施等的发展为脐橙物流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但是赣南脐橙物流的发展并不理想,仍存在多处不足。赣南脐橙产业中果农众多,但是种植规模小,种植分散,无法产生规模效应。这种散户缺乏合理的生产和经营模式,致使经营成本高,收入低。最主要的是种植者没有形成组织,市场信息来源渠道狭窄,信息不对称,易出现供需不对称的现象,严重损害果农利益。果农分散经营,内部竞争剧烈,出口方式单一,物流运输过程得不到充足的保障。
一个成熟的行业必定有一套成熟的物流系统,但赣南脐橙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并不受重视,也不够完善。如今,信息网络发展很快,但赣南脐橙信息网的相关资料更新滞后,设计规划不合理,信息发布不全,可信度低,难以实现共享信息。然后,脐橙的种植人大多分布于乡村,获取的信息有限,相关部门也不愿收集信息,果农不能准时地抓住信息时代发展的机遇。
脐橙是一种生鲜果,在运送过程中应注意防腐、保鲜和防摔等问题,无形中增加人力成本和物力费用。另外,赣南脐橙冷链物流发展不完善,即在长途运输过程中易腐坏,影响口感,甚至影响整体的品牌效益。
五、赣南脐橙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根据上述阻碍因素的分析,XX建议赣南脐橙行业在XX支持的情况下,采取相应的对策,以解决赣南脐橙行业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强化品牌战略,完善营销体系
赣南脐橙在加强品牌战略、完善营销系统之前,需要加大市场开发力度,推进赣南脐橙品牌建设。开展赣南脐橙维权打假,积极实施品牌化战略,加快营销市场对接步伐。
首先,要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宣传。品牌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但首先就要有广泛的宣传。特别是对于脐橙这种受众极广的产品来说,没有广泛的社会知名度,那么建立一个强大的品牌就无从谈起。赣南脐橙应当通过各种方式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宣传,将脐橙文化和品牌宣传及保护有机结合在一起,全面提升赣南脐橙的品牌效应。(卢占军等,2015)。通过脐橙产业的发展,有效地促进了宜果山区的水土保持,形成了产业稳定发展的内部动力。每年募集资金,在中央电视台等知名媒体上做赣南脐橙广告,积极参与国内外大型农产品展览,提高赣南脐橙的知名度、市场份额。
其次,积极摸索开拓赣南脐橙营销渠道,从而进一步从机制与网络上完善营销,从而构建极具特色的品牌文化。赣南脐橙的各大企业,必须从上到下树立品牌意识,建设良好的企业文化素质,加强对“赣南脐橙”这个品牌的科学管理。还需准确地为赣南品牌进行市场定位,永远地保证品牌的质量,精心地为品牌包装,巧妙地为品牌设计广告,深刻的挖掘品牌的文化内涵。要在创建品牌的同时,不断创新、改进和完善,不断地注入新的活力,增加它的“含金量”。
最后,始终将XX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发展的思想纲领,进一步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为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动力,以生态发展、安全有序的恢复生产为重点,坚持质量效益兼重、一二三工业融合发展,构建地区布局理想、生产技术规范,实现区域性重生产。赣南脐橙品种优质、营销网络健全,品牌影响突出,加快现代果业强市的建设,助推贫困和乡村重振。
(二)培育龙头企业,加快产业集群建设
赣南脐橙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要加大政策支持,培育龙头企业,XX要对脐橙产业链上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政策倾斜,并扶植其成为龙头企业。即使如今脐橙产业初具规模,产量世界第二,但赣南的脐橙加工业仍然是弱势行业,严重制约赣南脐橙的整体经济效益提升和规模扩大,制约赣南脐橙的综合竞争力提升,是目前赣南脐橙真正做强的最大短板。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赣南地区缺少一个有影响力的脐橙深加工业,缺乏龙头企业的带领一方面无法形成强劲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则是缺乏“带头大哥”的情况下,加工行业无法形成有效向心力和凝聚力。在这种情况下,当地XX可以选取一批相对有实力和代表性的企业进行扶持,打造一个或者数个龙头企业出来,带领赣南脐橙加工业从短板中解放出来。
从高端产业结构和高端产品用户结构角度来看,产业用户群体实际上也就是一种高端产品进入加工业的深度,也可说就是一种商品产业链条的延伸,在某种一定程度意义上,产业用户群体实际上就是一种高端产品,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发展龙头企业是形成产业集聚力的关键。从世界各行业发展的历史和规律来看,一个产业要想真正形成竞争力、形成完整性的产业链,都离不开龙头企业的帮助和带动。同行业内,龙头企业不仅代表着强劲的实力,更多是他它在很多时候能发挥“虹吸”作用,将行业上下游都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规模竞争力,从而全面提升影响力,反过来促进行业的全面发展。目前,赣南市XX将赣南脐橙作为该市的一项支柱性产业进行发展,那么扶持龙头企业则成了应有之义;对于企业来说,XX也是它做大做强以及融资的坚强后盾,抓住XX的产业扶持这一有利窗口,有利于企业快速提升竞争力,从而做大做强。(吴雪燕,2014)
在加快工业集群建设过程中,市委和市XX由重开发转变为重管、注视营销,从重数量转变为重质量、高效益,从抓一种种植业转变为抓关联的配套工业,从抓产业集群到抓产品的集群,努力将赣南脐橙产业培育成超过100亿美元的产业群体,力争使赣州成为国际性的优势工业集团,使赣州成为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工业集团。响力及市场话语权的全球优质脐橙基地,使赣南的脐橙成为赣州名片中的亮色,使其成为赣州名片中的亮色。
发展产业集群战略需要制度创新,即XX可推动产业集群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并加大对脐橙产业的科技支持和创新支持,以及创新研发项目的资金保障。赣南脐橙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依靠的是科技创新,在培育优良品种结构的同时,支持龙头企业的产品加工与开发。
(三)加强病虫害防治,提高种植水平,促进生态发展
赣南脐橙产业的生态建设中,充分的发挥了XX的调节作用。XX在促进生态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过程中,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强力推进产业发展。一方面要提高种植水平,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种植经验和果园管理经验,结合赣南地形,建设标准化果园。另一方面要从头防治黄龙病等病虫害,控制农药与化肥的用量,防止土地污染。
赣南脐橙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要重视病虫害、环境污染等问题,尤其针对黄龙病,要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治方法,虽然黄龙病目前并无根治的办法,但是根据世界各国的试验和观察可知,黄龙病可防可控,积极有效和科学的防控措施能将黄龙病的影响降到最低。所以,无论是XX还是脐橙种植户,对黄龙病的防治要建立长效机制。首先要优化脐橙幼苗供应市场,加大检测力度,确保感染黄龙病病毒的幼株不如果园;其次要积极开展优选优育,通过技术手段培育优良脐橙品种,提升抗病毒能力;最后则是加强对果农的相关培训,强化病虫害防控意识,提高其应对病虫害的能力。(舒畅,2019)
同时也要提高种植水平,先进的脐橙种植方法有利于保障赣南脐橙的品质以及防害病虫,并且实现脐橙产业规模化。由于中国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中国的农村大多是小农经济,农民在进行日常的农事活动中,多半依靠经验和时间以及辛苦的劳作来换取收获。而现在,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农业生产方式也开始逐渐转变,新技术的运用开始逐渐推广开。对于脐橙种植来说,要想全面提高脐橙的产量和品质,提升其整体效益,唯一有效的路径必然是通过新技术的运用,来对脐橙进行各种技术优化,提升脐橙品质、降低种植和采摘、运输成本,全力提升脐橙园的机械化运作,使得赣南脐橙产业逐渐实现规模化和集约化。
还要以标准化生态建园为抓手,全力提升生态化标准化水平。建立赣南脐橙产业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全面实施生态园产业链协调建设,建立脐橙种植、生态、观光和体验四位一体的新型脐橙果园,提升果园的其他附加值,既能额外增加收益,也能更好的建设环保型农业,提升脐橙的综合竞争力。(刘贻玲,2014)
(四)加大政策支持,优化物流模式
目前,城市经济发展迅速,许多农村的青年劳动力都往城市发展了。产业发展后继无人,从业人员逐渐老龄化、弱化和妇孺化。赣南脐橙种植过程中,除了缺乏劳动力,还缺乏专业的科技人员。没有劳动力与技术人员的支持,在传统观念的种植下,人力成本过高,且脐橙质量难以保障。在引进先进的科技之前,赣南脐橙的种植技术多是祖辈流传相授的,为了与时俱进,需要摒弃糟粕,吸取精华,并与现代科技结合,充分利用好机械设备,实现果园开发规模化。可是目前正缺少这样能将种植脐橙的技术与理论知识结合的专业人才。
为此,赣州市XX决定在赣南脐橘产业建立一支符合行业发展的果服队伍。一方面,鼓励县(市、区)以公开选拔、定向委培等手段配合强化果业技术人员,按照果乡的专业技术人员,提供资金足额资金保障。同时,要因地制宜,建立职业化果农培养和传承长效机制,确保果园能始终拥有专门性种植人才和果业职业经理人(袁水秀,2020)。培养人才为赣南脐橙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每一个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专业人才,优秀的脐橙人才,将以长远的发展目光看待赣南脐橙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并为其做出努力。
赣州果业局表示:2020年,全市果业系统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领会X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XX总XX在江西和赣州视察期间关于“坚持绿色发展”的重要要求,在国家实行乡村战略的大背景下,始终以市场为导向,在坚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环境下,坚持绿色生态优先,协调推进产业发展,加快赣南脐橙产业发展升级,建设具有影响力的脐橙产业基地,着力打响世界橙乡品牌。
根据前文分析可知,制约赣南脐橙未来持续发展之路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缺乏资金支持、品牌建设不足、营销手段缺乏、技术创新能力一般等。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赣南脐橙的发展要想取得突破十分不易,其中对于地方XX来说,在资金支持和技术保障层面无法提供有效的帮助前提下,应当给予合适的政策扶持,在企业融资、果农贷款上给予适当放宽;在体系建设中加大支持力度,经济保护知识产权,提供企业创新专项基金,鼓励企业积极进行创新。同时,在新媒体日新月异的今天,地方XX也应当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企业和果农进行品牌宣传,拓宽营销范围,通过如抖音、快手、微信、直播等各类新媒体进行广泛的社会宣传,进行精准市场定位,从而提升赣南脐橙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全面提升销量,建设品牌。(陈明等,2017)
在赣南脐橙物流模式中,物流企业可借鉴X”新奇士”等地方特产运输模式,如借鉴X“新奇士”的做法,通过果农合作成立联盟,果农之间互相签订合同,进行统一的运输和管理,从而全面降低成本。在总体运作上,采用现代企业的运行和管理模式,利用大数据优势,实行信息化管理,大力推广和运用新技术。如此一来,赣南脐橙的可持续发展将建立更完善的物流系统,为客户提供更全面的服务,以及快速的响应市场需求。构建新型赣南脐橙物流模式,组建果农合作社,通过地方XX的协调和组织,最终成立一条跨越脐橙种植、生产、销售和运输的供应链。
结论
综上所述,赣南脐橙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针对其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所提出的相关问题与解决措施不但是为了弥补当前的不足,更是为了以后奠定坚实的基础。总体来说,赣南脐橙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理念是:统一品牌、开拓市场;科学规划、集中发展;生态防治、优化品种;扁平管理,提升效益。
《加快赣南脐橙产业发展升级实施方案》是2019年赣南市地方人民XX向全市脐橙行业发布的一条指导性纲领,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在现行产业规模的基础上,全市脐橙面积恢复发展至300万亩,其中脐橙面积超过200万亩,标准化生态果园超过85%,脐橙种类早、中和晚熟的比例超过85%。调整后的柑橘品种发展为15%,80%,5%。柑橘黄龙病的平均发病率在5%左右,宜果病破坏的水果园占85%左右。全国省市、市三级市场赣南脐橙的覆盖率超过85%。为了实现这一目标,XX需全力构建区域布局,规范生产技术,完善营销网络,联合所在地的乡镇或村推进工作进度,配齐设施,配足人才,加大资金投入。
赣南脐橙产业未来的发展,将由分散种植模式转向生产管理中化实现规模化经营与农民共享收益的有机统一。果旅协同发展,实现脐橙产业生产价值、生态价值和生活价值全面提升。除此之外,赣南脐橙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还可以改变赣州地区的开发模式,例如发展脐橙特色生态旅游产业,联合农村其他产业的发展,以脐橙产业为核心,带动整条产业链的健康发展。还可以开发互联网加脐橙的运营模式,例如当代可以直播的方式介绍赣南脐橙,从而吸引流量,将脐橙种植户的产品更好的推向市场,进一步扩大销售市场。
致 谢
从论文选题到收集资料,再到写提纲,其中经历了聒噪、痛苦和彷徨,在写论文的过程中心情是五味杂陈的。开始选题时很迷茫,不知该怎么选好,幸而在同学和任课老师的帮助下,才得以确定。然后就是最难的找资料,由于首次写论文,不懂该怎么着手去收集、归纳资料,因而花费了好多时间在这上面,但收集到的资料真正能用上的却没多少。这时得感谢我的指导老师,他始终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从论文框架到细节修改,都给予了细致的指导,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与建议。老师以其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和大胆创新的进取精神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他渊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和敏锐的思维给了我深深的启迪,这篇论文是在老师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才完成的。在此谨向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参考文献
[1]袁水秀.赣南脐橙产业转型升级之思考[J].现代园艺,2020,43(19):82-83.
[2]曹云飞,王冠翔,范金广,李秀丽.赣南脐橙产业化发展问题探讨[J].南方农机,2020,51(12):13.
[3]李富才,钟世胜,张天生,刘恒志.赣南脐橙的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03):191-192.
[4]戴艳霞.XX在赣南脐橙产业发展中的作用研究[J].传播力研究,2018,2(36):195+197.
[5]舒畅.赣南脐橙产业现代化的路径探究[J].北方经贸,2019(07):132-133.
[6]李丽,吴恒,廖涵.如何加强计量在赣南脐橙产业链中的作用[J].中国计量,2019(06):24-26.
[7]邱崇洋.赣南脐橙产业化可持续发展的研究[J].农村实用技术,2018(11):15-16.
[8]陈明,邱俊钦.“新零售”背景下地标产品演化为区域公共品牌的新模式研究——以赣南脐橙为例[J].企业经济,2017,36(11):28-34.
[9]陈亚艳,接云云,李越荣,罗斌,罗昱琦.赣南脐橙品质与营销的制约因素及产业发展对策[J].贵州农业科学,2016,44(12):153-157.
[10]马小焕.赣南脐橙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展望[J].绿色科技,2015(11):147-148.
[11]卢占军,钟八莲,郭慧.赣南脐橙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探讨[J].企业经济,2015(04):149-152.
[12]黄双. 赣南脐橙物流模式再造研究[D].南昌大学,2015.
[13]郭慧,钟八莲,卢占军.基于产业集群理论的脐橙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以赣南脐橙为例[J].价格月刊,2015(02):75-79.
[14]刘堂发. 赣南脐橙品牌竞争力提升研究[D].南昌大学,2014.
[15]吴雪燕. 赣南脐橙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阶段地方XX作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4.
[16]张丽亚,黄桂红,袁静,陈敏.赣南脐橙农户选择流通渠道的因素分析[J].中国商贸,2014(02):17-18.
[17]刘贻玲.基于生态视角下的赣南脐橙产业协调发展研究[J].中国商贸,2014(15):202-203.
[18]廖禺,董希慧,潘松,应春根,李艳大.赣南脐橙机械化生产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4,35(05):296-299.
[19]胡婷婷,黄敬辉.赣南脐橙品牌建设制约因素及对策[J].中国经贸导刊,2011(20):45-46.
[20]Jinjin Cheng,Changfeng Ding,Xiaogang Li,Taolin Zhang,Xingxiang Wang. Soil quality evaluation for navel orange production systems in central subtropical China[J]. Soil & Tillage Research,2016;155.
[21]Kallsen, Craig E., Blake Sanden, and Mary Lu Arpaia. Early Navel Orange Fruit Yield, Quality, and Maturity in Response to Late-Season Water Stress[J]. HortScience. 2011;46(8).
[22]Obenland D, Collin S, Mackey B, Sievert J, Fjeld K, Arpaia ML. Determinants of flavor acceptability during the maturation of navel oranges[J]. Postharvest Biology & Technology. 2009;52(2).
[23]Goedhals-Gerber LL, Khumalo G. Identifying temperature breaks in the export cold chain of navel oranges[J]. A Western Cape case. Food Control. 2020;110.
[24]Layla IT, Hameid NA, Bondok A. Using of some Environmentally Safe Treatments to Improve the Storability of Navel Orange (Citrus Sinensis L.) Fruits[J]. Arab Universities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18;26(2).
[25]Chunpeng Wan, Ibrahim Kahramano, Jinyin Chen, Zengyu Gan, Chuying Chen.. Effects of Hot Air T reatments on Postharvest Storage of Newhall Navel Orange[J].Plants.2020.9(170).
[26]David A. Alawa, Ikutal Ajigo, Fidelis Unimna, Elizabeth A. Udie and John B. Adie. Policy initiatives for improving the contributions of university agricultural education and extension institutions to environmental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agriculture[J].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Reviews 15, no. 6 (2020): 273-281.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63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