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入园焦虑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若不对其重视,会影响幼儿的长期发展。导致幼儿产生入园焦虑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家庭氛围。研究目的及方法: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和数据分析法,调查分析目前家庭氛围对幼儿入园焦虑的影响,并引起家庭对幼儿入园焦虑的重视,帮助幼儿渡过入园焦虑。研究结果显示:1.不同性别、班级、家庭所在地、主要教养人以及主要教养人文化程度不同的幼儿在入园焦虑方面没有明显差异。2.家庭氛围中情感表达和亲密度与幼儿入园焦虑存在显著负相关。3.情感表达负向影响幼儿入园焦虑,亲密度负向影响幼儿入园焦虑。本文根据研究结果与结论,从加强情感表达、提高亲密度、营造温馨有爱的家庭氛围三方面提出具体建议来缓解幼儿入园焦虑,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
关键词:幼儿;家庭氛围;入园焦虑
引论
入园焦虑是指孩子在一个不熟悉的环境中与亲人分离时内心产生的不安全感。幼儿不管是初入幼儿园还是从小班升入中班或从中班升入大班,都存在入园焦虑。根据阅读相关文献并结合当前幼儿入园焦虑的情况,研究家庭氛围对幼儿入园焦虑的影响并给家长提出相关建议是十分有意义的。
家庭氛围是影响幼儿入园焦虑的一个重要原因,对幼儿的影响实际上是一个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有着巨大的价值。大多数研究侧重于教养方式、父母态度等对幼儿入园焦虑的影响,关于家庭氛围对幼儿入园焦虑的影响的实证研究甚少,本文希望此研究能引起家长对良好家庭氛围的重视及营造,减轻幼儿的入园焦虑,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家庭氛围是影响幼儿入园焦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对帮助幼儿适应幼儿园的新环境有重要意义,家长为幼儿提供良好的家庭氛围有利于更好地与幼儿沟通,进而了解幼儿新入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良好的家庭氛围对幼儿的个性发展、智力开发和思想品德的形成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及内容
1.研究目的
调查分析目前家庭氛围对幼儿入园焦虑的影响,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以此提高家庭对幼儿入园焦虑的重视并帮助幼儿渡过入园焦虑。
2.研究内容
(1)调查家庭氛围及幼儿入园焦虑的现状并进行分析。
(2)分析家庭氛围对幼儿入园焦虑产生的影响并提出家庭教育建议。
(二)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农村和城市的3-6岁幼儿及其家长进行调查研究,研究的调查问卷需要由儿童的家长或监护人填写。
(三)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本研究参考汪向东,王希林,马弘(1999)的《家庭环境量表》和王美芳,赵金霞,白文(2009)的《学前儿童焦虑量表中文版》编制了《家庭氛围基本情况调查问卷》和《幼儿入园焦虑基本情况调查问卷》。
其中,《家庭氛围基本情况调查问卷》共设27小题,从情感表达、亲密度、娱乐性三个维度,进行数据的收集;《幼儿入园焦虑基本情况调查问卷》共设五个项目,采用0-4的5点记分方法,0代表“从不”,1代表“很少”,2代表“有时”,3代表“经常”,4代表“总是”,用来测量幼儿的入园焦虑。
2.数据分析法
本文利用SPSS软件将问卷调查中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对基本信息进行描述性分析,可以了解幼儿及其家庭的基本情况。通过差异性分析,能够把握不同性别、班级、家庭所在地、主要教养人以及主要教养人不同文化程度的幼儿在入园焦虑上的差异。通过相关分析,能够把握情感表达、亲密度、娱乐性和幼儿入园焦虑之间存在的关系;通过回归分析,可以把握情感表达、亲密度、娱乐性对幼儿入园焦虑的影响,使研究结论更加严谨,具有说服力。
二、研究结果及讨论
(一)描述性分析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分析结果见表1。
表1.基本情况统计表
频率 | 百分比 | 有效百分比 | ||
男 | 55 | 43.70 | 43.70 | |
孩子性别 | 女 | 71 | 56.30 | 56.30 |
总计 | 126 | 100.00 | 100.00 | |
大班 | 20 | 15.90 | 15.90 | |
孩子所在班级 | 中班 | 63 | 50.00 | 50.00 |
小班 | 43 | 34.10 | 34.10 | |
总计 | 126 | 100.00 | 100.00 | |
城市 | 64 | 50.80 | 50.80 | |
家庭所在地 | 农村 | 62 | 49.20 | 49.20 |
总计 | 126 | 100.00 | 100.00 | |
爸爸妈妈 | 58 | 46.00 | 46.00 | |
妈妈 | 45 | 35.70 | 35.70 | |
爸爸 | 10 | 7.90 | 7.90 | |
主要教养人 | 爷爷奶奶 | 8 | 6.30 | 6.40 |
外公外婆 | 2 | 1.60 | 1.60 | |
其他 | 3 | 2.40 | 2.40 | |
总计 | 126 | 100.00 | 100.00 | |
小学或小学以下 | 15 | 11.90 | 11.90 | |
初中(含未毕业) | 26 | 20.60 | 20.60 | |
主要教养人 | 高中或中专 | 18 | 14.30 | 14.30 |
文化程度 | 大专 | 23 | 18.30 | 18.30 |
本科 | 34 | 27.00 | 27.00 | |
硕士及以上 | 10 | 7.90 | 7.90 | |
总计 | 126 | 100.00 | 100.00 |
由表1可以看出,在所调查家庭中,有55名男孩,71名女孩,分别占总数的43.70%和56.30%,这表明男孩与女孩所占比例相差不大,女孩所占比例略高于男孩所占比例。在孩子所在班级方面,中班有63人,小班有43人,大班有20人,分别占总数的50.00%,34.10%和15.90%;由此可以看出,中班人数最多,占总人数的一半,其次是小班人数,大班人数最少。在家庭所在地方面,有64人家庭所在地在城市,有62人家庭所在地在农村,分别占总人数的50.80%和49.20%,这显示家庭所在地在城市或在农村的家庭几乎各占一半。在主要教养人方面,主要由爸爸妈妈共同教养的幼儿有58人,妈妈是主要教养人的幼儿有45人,爸爸是主要教养人的幼儿有10人,主要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其他人教养的幼儿有13人,分别占总数的46.00%,35.70%,7.90%和10.40%;这表明由爸爸妈妈共同教养的幼儿人数较多,将近占总人数的一半,妈妈是主要教养人的幼儿人数多于爸爸是主要教养人的幼儿人数,主要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其他人教养的幼儿人数较少。在主要教养人文化程度方面,初中(含初中)及以下的人数有41人,高中或中专至大专的人数有41人,本科(含本科)及以上的人数有44人,分别占总人数的32.50%,32.50%和35.00%。这显示主要教养人中有32.50%的人文化程度较低,32.50%的人文化程度中等水平,35.00%的人文化程度较高。
(二)差异性分析
1.不同性别的幼儿在入园焦虑方面的差异分析
以孩子性别为自变量,幼儿入园焦虑为因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2。
表2.不同性别的幼儿在入园焦虑方面的差异分析
孩子性别 | N | 平均数±标准差 | t | 显著性(P) | |
幼儿入园焦虑 | 男 | 55 | 5.15±4.12 | 0.92 | 0.36 |
女 | 71 | 4.58±2.84 |
由表2可以看出,在孩子性别方面,男孩和女孩的入园焦虑差异不显著,P>0.05。这表明,在所调查家庭中,男孩和女孩在入园焦虑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因此,家长要对男孩和女孩的入园焦虑情况同等重视,不能因为幼儿性别的差异而对幼儿进行区别看待。
2.不同家庭所在地的幼儿在入园焦虑方面的差异分析
以家庭所在地为自变量,幼儿入园焦虑为因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3。
表3.不同家庭所在地的幼儿在入园焦虑方面的差异分析
家庭所在地 | N | 平均数±标准差 | t | 显著性(P) | |
幼儿入园焦虑 | 农村 | 62 | 4.58±3.07 | -0.78 | 0.44 |
城市 | 64 | 5.06±3.80 |
由表3可以看出,在家庭所在地方面,家庭所在地在农村和在城市的孩子入园焦虑差异不显著,P>0.05。这表明,在所调查家庭中,家庭所在地在农村或城市的孩子的入园焦虑没有明显差异。
3.不同班级的幼儿在入园焦虑方面的差异分析
以孩子所在班级为自变量,幼儿入园焦虑为因变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见表4。
表4.不同班级的幼儿在入园焦虑方面的差异分析
孩子所在班级 | N | 平均值 | F | 显著性(P) | |
幼儿入园焦虑 | 大班 | 20 | 4.60 | 0.22 | 0.80 |
中班 | 43 | 4.63 | |||
小班 | 63 | 5.03 | |||
总计 | 126 | 4.83 |
由表4可见,幼儿入园焦虑在不同班级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可以认为,孩子不管在小班、中班还是大班,都存在入园焦虑,孩子在不同班级存在的入园焦虑没有显著的差异。即使是大班的孩子经历了小班和中班的学习与生活,仍然存在一定的入园焦虑。因此可以认为幼儿入园焦虑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我们要对此有一定的认识和重视。
4.不同主要教养人的幼儿在入园焦虑方面的差异分析
以主要教养人为自变量,幼儿入园焦虑为因变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见表5。
表5.不同主要教养人的幼儿在入园焦虑方面的差异分析
主要教养人 | N | 平均值 | F | 显著性(P) | |
幼儿入园焦虑 | 爸爸妈妈 | 58 | 4.59 | 0.45 | 0.81 |
妈妈 | 45 | 4.89 | |||
爸爸 | 10 | 4.70 | |||
爷爷奶奶 | 8 | 6.25 | |||
外公外婆 | 2 | 3.50 | |||
其他 | 3 | 6.00 | |||
总计 | 126 | 4.83 |
由表5可见,幼儿入园焦虑在不同主要教养人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可以认为,幼儿不管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还是其他人的教养下都存在一定的入园焦虑。因此,不能根据主要教养人的差异来判断幼儿入园焦虑的差异。
5.主要教养人不同文化程度的幼儿在入园焦虑方面的差异分析
以主要教养人文化程度为自变量,幼儿入园焦虑为因变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见表6。
表6.主要教养人不同文化程度的幼儿在入园焦虑方面的差异分析
主要教养人文化程度 | N | 平均值 | F | 显著性(P) | |
幼儿入园焦虑 | 小学或小学以下 | 15 | 4.73 | 0.51 | 0.77 |
初中(含未毕业) | 26 | 4.58 | |||
高中或中专(含未毕业) | 18 | 4.33 | |||
大专 | 23 | 4.30 | |||
本科 | 34 | 5.47 | |||
硕士及研究生 | 10 | 5.50 | |||
总计 | 126 | 4.83 |
由表6可见,幼儿入园焦虑在主要教养人不同文化程度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可以认为,幼儿在文化程度高的主要教养人和文化程度低的主要教养人的教养下都存在一定的入园焦虑;即使是文化程度高的主要教养人在缓解幼儿入园焦虑方面也存在问题。因此,掌握缓解幼儿入园焦虑的方法对于文化程度高的主要教养人和文化程度低的主要教养人同样重要,家长一定要重视缓解幼儿入园焦虑的方法。
(三)相关分析
采用皮尔逊相关来检验情感表达、亲密度、娱乐性和幼儿入园焦虑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见表7。
表7.情感表达、亲密度、娱乐性与幼儿入园焦虑相关分析
情感表达 | 亲密度 | 娱乐性 | ||
幼儿入园焦虑 | 皮尔逊相关性 | -.181* | -.286** | -.128 |
显著性(双尾) | .042 | .001 | .155 | |
个案数 | 126 | 126 | 126 |
注:*.在0.05水平(双尾),相关性显著,**.在0.01水平(双尾),相关性显著。
由表7可见,情感表达与幼儿入园焦虑呈显著负相关,P<0.05,这说明情感表达越好的家庭氛围中幼儿的入园焦虑越少;亲密度与幼儿入园焦虑呈显著负相关,P=0.001,这说明亲密度越高的家庭中,幼儿的入园焦虑越少;娱乐性与幼儿入园焦虑相关不显著。由此可见,家庭氛围中情感表达越好、亲密度越高,幼儿的入园焦虑越少;家庭氛围中情感表达越差、亲密度越低,幼儿的入园焦虑越严重。由此可知,从家庭氛围的情感表达、亲密度两方面入手,采取一定的有效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幼儿入园焦虑。
(四)回归分析
以情感表达、亲密度、娱乐性为自变量,以幼儿入园焦虑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见表8。
表8.情感表达、亲密度、娱乐性对幼儿入园焦虑影响回归分析
幼儿入园焦虑 | ||||
自变量 | β | 平方和 | F | 显著性(P) |
情感表达 | -0.18 | 49.13 | 4.22 | 0.040 |
亲密度 | -0.27 | 122.45 | 11.09 | 0.001 |
娱乐性 | -0.13 | 24.26 | 2.05 | 0.150 |
由表8可看出,情感表达可以负向影响幼儿入园焦虑,P<0.05;亲密度可以负向影响幼儿入园焦虑,P=0.001;娱乐性对幼儿入园焦虑无显著影响,P>0.05。因此可以进一步发现,加强家庭中的情感表达和提高亲密度,可以缓解幼儿入园焦虑。
(五)研究讨论与结论
1.性别不同的幼儿在入园焦虑方面没有明显差异
本研究表明性别不同的幼儿在入园焦虑方面没有显著差异。闫艳秋(2016)研究认为从入园焦虑得分情况来看,男孩的焦虑程度高于女孩。后者对男孩和女孩的入园焦虑得分进行了分析,本文没有分析男孩与女孩的入园焦虑得分,所以两者在结论上有一定差别。
2.班级不同的幼儿在入园焦虑方面没有明显差异
本研究表明班级不同的幼儿在入园焦虑方面没有明显差异。但是马添慧(2017)认为随着幼儿所在班级的增长,幼儿入园焦虑有所缓解。后者侧重对幼儿的受教育经历进行研究,本文侧重对幼儿所在班级进行划分,所以二者结论会产生一定偏差。
3.主要教养人不同的幼儿在入园焦虑方面没有明显差异
本研究表明主要教养人不同的幼儿在入园焦虑方面没有显著差异。马添慧(2017)研究表明不同教养者抚养的幼儿入园焦虑具有显著差异。由于本文调查的样本数量较少,主要教养人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及其他的数量更少,使得研究结果不够准确。因此,两者结果产生差异。
4.主要教养人文化程度不同的幼儿在入园焦虑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本研究认为,幼儿入园焦虑在主要教养人不同文化程度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即主要教养人的文化程度高低不是影响幼儿入园焦虑的主要因素。幼儿在文化程度高的主要教养人和文化程度低的主要教养人的教养下都存在一定的入园焦虑;即使是文化程度高的主要教养人在缓解幼儿入园焦虑方面也存在问题。马添慧(2017)认为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母亲抚养的幼儿入园焦虑情况较轻,而父亲是本科学历的幼儿的入园焦虑情况较为严重。后者对家长年龄进行调查,将不同年龄对应的不同文化程度进行分析,研究更加具体和细化,因此二者得出的结论不同。
5.家庭氛围中情感表达和亲密度与幼儿入园焦虑存在显著负相关
本文对家庭氛围划分了三个维度:情感表达、亲密度、娱乐性。其中,情感表达和亲密度与幼儿入园焦虑存在显著负相关,即家庭中情感表达越好、亲密度越高,幼儿入园焦虑越轻。冯春春(2016)认为,家庭氛围越不和谐,幼儿入园焦虑程度越深。孩子对家庭氛围是最敏感的,家庭是他们最坚强的后盾,和谐的家庭氛围更能造就孩子完美的人格和坚强的品格,孩子也能更加平稳地渡过入园焦虑。滑红霞(2020)发现家庭氛围会影响幼儿入园焦虑,父母双方表达消极情绪或回应消极情绪时,都会使儿童感到不安全和无助,从而引发儿童焦虑状况。本文与后两名学者的研究相比,对家庭氛围进行了维度的划分,能够更加细致地反映出家庭氛围与幼儿入园焦虑的关系以及对幼儿入园焦虑的影响。因此,在家庭中要重视情感表达和亲密度,为幼儿提供良好的家庭氛围。
三、给家长的建议
(一)加强情感表达
1.营造民主氛围
家长要创造一个民主的家庭氛围,让幼儿在家庭中快乐地成长。首先,家长要端正角色。家长是幼儿成长道路上的陪伴者和引导者,不是决策者和主导者。幼儿的成长轨迹应该由孩子自己主导,家长不要过多干涉,可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幼儿引导和支持。其次,幼儿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家长要给予幼儿一定的尊重,尊重幼儿的想法和选择,不应以一己之见否决幼儿的意见;长期生活在否定环境中的幼儿容易形成自卑和没有主见的性格。最后,家长要注意自己的态度,要给幼儿真真切切的关怀和温暖,不要高高在上,与幼儿产生距离感。
2.积极交流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必不可少的,有效的沟通交流可以拉近彼此的距离、促进情感的表达。首先,家长与幼儿要平等交流。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关系,家长与幼儿进行交流时要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不能随意打断幼儿讲话,也不能随意剥夺幼儿说话的权利。其次,家长与幼儿要进行情感交流。没有情感的交流就像是在例行公事,是无法真正走进彼此内心的机器对话。家长在与幼儿交流要注意看着幼儿的眼睛,用眼神和声音同时进行传递;同时,也要关注孩子的神情和说话的语气,让彼此之间有情感的流露和表达。最后,家长要认真倾听幼儿的表达。倾听是有效交流的一个重要方式,家长在认真倾听幼儿表达时,可以让幼儿体验到认同感,从而使幼儿更愿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二)提高亲密度
1.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良好的亲子关系可以有效提高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度。亲子关系需要家庭成员的共同努力,不是家长或孩子单方向的奔赴。首先,可以建立亲子间的小约定,如睡前一个拥抱,饭后一起散步等。其次,建立亲子关系的形式有很多,家庭成员可以积极尝试不同的形式。最后,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可以从建立良好的夫妻关系开始。幼儿的内心是十分敏感的,幼儿可以体会到父母关系的微妙变化。所以,和谐的夫妻关系,有利于增加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氛围,从而有利于良好亲子关系的发展。
2.家庭成员互帮互助
家庭成员互帮互助有利于提高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度。家庭成员间的关系不是单方面的付出或索取的关系,而是双向付出、双向需要的关系。首先,家庭成员要设身处地的考虑对方真正需要什么,只有明白对方需要什么才能给予对方所需要的帮助。其次,不要不假思索的拒绝对方的好意和帮助,有时候在对方的帮助下我们可以更加轻松地去处理一些问题。最后,不是只有家长能够帮助孩子,其实孩子也可以帮助家长,有时孩子的一句话或者一个想法可以为家长提供一个新的思路从而打破僵局,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家庭成员互帮互助可以拉近双方的距离,使家庭成员之间心意相通、彼此依靠,从而提高家庭内部的亲密度。
(三)营造温馨有爱的家庭氛围
家庭氛围对幼儿成长与发展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一个温馨有爱的家庭氛围,可以给予幼儿鼓励、陪伴和方向,帮助幼儿克服困难,走向正确的发展道路。家庭氛围需要每一个家庭成员共同经营、用心呵护。温馨有爱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表达和亲密度的培养。幼儿生活在一个情感表达良好的家庭氛围中,能够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有利于幼儿与他人沟通交流,使幼儿能够尽快融入陌生环境、为他人所接纳。幼儿生活在一个亲密度较高的家庭中,能够感受到家人的爱,在与家人短暂分离时会比较有安全感,不会因一时的分离而产生被丢弃的感觉;那么幼儿便会比较平静地看待短暂分离,产生较轻的分离焦虑。因此,营造一个温馨有爱的家庭氛围十分重要。在家庭中,家长要以身作则,帮助幼儿学会分享、学会爱自己与他人、学会抱有乐观的态度,使幼儿形成健康的人格。那么,幼儿在入园后,会学着用爱来对待老师和小朋友,与小朋友一起分享,同时也会收获爱与快乐,可以促使幼儿安稳度过入园焦虑。
结 论
幼儿入园焦虑指幼儿入园与亲人分离时表现出的不良情绪情感反应。影响幼儿入园焦虑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一个因素是家庭氛围。家庭氛围是家庭中各成员相互影响而形成的一种内部关系,主要指家庭精神环境,包括情感表达、亲密度与娱乐三方面。良好的家庭氛围可以有效缓解幼儿入园焦虑。目前国内外缺乏家庭氛围对幼儿入园焦虑影响的研究成果,本文从家庭氛围中情感表达、亲密度、娱乐性三个维度对幼儿入园焦虑的影响进行研究,适当填补该研究领域的空白。
本研究通过调查问卷获取了126个样本,并且利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对不同性别、不同班级、不同家庭所在地、不同主要教养人以及主要教养人不同文化程度的幼儿在入园焦虑方面的情况进行差异性分析,对情感表达、亲密度、娱乐性和幼儿入园焦虑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对情感表达、亲密度与幼儿入园焦虑进行回归分析;最终验证情感表达与亲密度对幼儿入园焦虑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结合差异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的结果,笔者获得研究结论,并且从家庭方面提出相关建议,以促进家长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有效缓解幼儿入园焦虑。
参考文献:
[1]吴国连.学龄前儿童分离性焦虑影响因素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6.
[2]陆永婷.影响幼儿入园焦虑的家庭因素个案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
[3]冯春春.幼儿入园焦虑的成因分析与对策[D].湖北大学,2016.
[4]徐燕.浅谈家庭教养方式、家庭氛围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J].管理观察,2009(18):224-226.
[5]刘一钊.家庭氛围与高中生抑郁的关系[D].山西大学,2020.
[6]马添慧.亲子互动对幼儿入园焦虑影响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7.
[7]李思玮.影响幼儿入园焦虑的家庭因素及对策[J].电脑迷,2018(07):165.
[8]李毓良.新入园幼儿分离焦虑成因分析与纾解策略[J].内蒙古教育,2020(17):31-32.
[9]王善安,王能文.论良好家庭氛围对儿童健康成长的影响[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9(01):53-54.
[10]黄杰茵.中外幼儿家庭氛围比较与分析——中国与犹太国家的家庭氛围对比研究[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17(06):87-91.
[11]布海璐,毛维国.浅析家庭氛围对青少年社会化进程的影响[J].心理月刊,2019,14(01):9-11.
[12]马丽娜.创设良好家庭氛围,让孩子爱上阅读[J]. 基础教育论坛,2015(04):44-45.
[13]李钊.幼儿入园焦虑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
[14]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3):134-142.
[15]王美芳,赵金霞,白文.学前儿童焦虑量表中文版的测量学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17(01):21-23.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66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