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普通干红葡萄原酒为原料,通过刮膜分子蒸馏法脱醇,经过冷冻、沉淀、分子蒸馏、脱醇、贮存、调配、过滤、灌装、巴氏杀菌、包装等工序,得到了一种不超过1% Vol、清澈、纯净、具有酒香味的无酒精酒成品。
关键词:无醇葡萄酒;分子蒸馏;脱醇
引言
从1970年开始,低醇(无酒精)的葡萄酒就开始进入了消费者的生活,虽然这种酒只占据了整个葡萄酒市场的2%-5%,但是对于司机、孕妇、某些酒精过敏的人来说,喝一杯低醇(无酒精)的葡萄酒,可以让他们享受到更好的口感和营养,同时也可以避免酒精的副作用。现在已经在X,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有了广泛的市场。在X,每年生产五十万盒,销售额超过两亿美金。对于低醇(无醇)的葡萄酒,各国有不同的标准,通常认为,无醇酒的乙醇含量应该是 O.5%,低醇酒是1.2%-6.5%(V/V)。X低度酒的酒精浓度在7%到8%之间。低醇(不含乙醇)葡萄酒与葡萄汁的区别是,葡萄汁中的糖经过发酵转化成乙醇的其它代谢物和 CO,再通过不同的方式除去乙醇(因此,应该是部分脱醇的葡萄酒);其它由酵母发酵产生的代谢物仍然存在于无酒精的葡萄酒中。所以,其味道还是和葡萄酒一样,和没有经过发酵的葡萄汁是截然不同的。虽然经过脱醇处理后,其风味和风格都发生了变化,但是通过合理的混合和混合,还是能获得满意的结果。X一家葡萄酒厂曾经在一次评审会中,以其酿造的低醇葡萄酒和同类葡萄酒的评分,获得了更高的评价。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酒类消费理念也从“爱好型”向“交际型”、“健康型”转变,“低酒度”、“富含营养型”的消费倾向是“10”。“无醇”酒因其“低酒精,高质量,高品味,高享受”而备受人们的关注。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干红葡萄原酒: 酒精度为 12.19 %Vol 的干红葡萄原酒,天津王朝葡萄酒公司产。
1.2 主要设备
FT- 120 葡萄酒分析仪:天津王朝葡萄酒公司提供。刮膜式分子蒸馏装置: 天津大学精馏中心提供。
1.2.1 刮膜式分子蒸馏仪器示意图( 图 1)
1.2.2 原理
分子蒸馏设备(3)主要包括进料系统、蒸发系统、冷凝系统、真空系统、恒温系统、控制系统等。从进料口计量后,将酒精送入分子蒸馏设备,在快速旋转的刮板带动下,将其均匀地分散到被加热的汽化表面,并通过导热油对其温度进行精确控制。在蒸发器表面加热,高真空下,易挥发组分通过冷凝器被冷凝为液态,并沿冷凝器流向轻组分回收瓶,并在管线上设置冷阱,将液氮用作深冷剂。乙醇是红酒中的一种较轻的成分,它被凝结在中央冷凝器的壁上,通过重力的作用,慢慢地流进底部的蒸馏液的轻组分收集瓶子里,而其它的部分则进入到再聚合体的回收瓶中。本试验旨在除去原酒中的轻成分,同时使原酒中其它成分保持不变。得到的去乙醇的葡萄酒被收集到如图1所示的重组分集器中。
1.3 生产工艺
1.4 操作要点
1.4.1 原酒处理
本品经过冰冻,脱去酒石酸、氢钾等杂质,在-5.5摄氏度下冷藏2个星期,再用低温滤出。
1.4.2 分子蒸馏准备工作
1.4.2.1 传动装置和刮膜器
启动变速杆之前,先添加3 mL的石蜡油,然后用吸尘器在转速较慢的情况下启动,然后将速度提高至400转/分钟。圆环在刮片器底部的偏差小于1毫米。若大于1毫米,应再加紧。刮板不能与隔板发生强力的动作,否则会造成装置的损伤。
1.4.2.2 泄漏检查
在试验之前,要确保分子蒸馏塔彻底清洁和乾燥,并在锥形接头处涂抹上真油。供液阀在阀内加1~2个密封油珠。设备的漏油速率必须低于1 Pa. L/s。
1.4.3 分子蒸馏脱醇
将普通干红葡萄酒倒入供料机,打开冷却水,向冷井中添加液氮,打开抽气机,保持2×104 Pa (绝对压),将原酒加热至30度,打开汽缸本体恒温水箱,将其加热至60度(当原料指示的温度到达预定的温度,系统的气压趋于平稳),打开刮膜装置,将速度调整至234 r/min,调整给料流阀,控制进料速度为5毫升/分钟,在蒸发过程中,无色的液体不停地流进轻组分回收罐中,而红色的溶液则在重新组合分集罐中不停地积累。
1.4.4 二次分离
采用2×103 Pa (绝对压强)的压力下进行二次分离,但不打开蒸馏器本体的恒温箱,其它的条件与脱乙醇的分离。
1.4.5 调配
通过选择纯水,将经脱乙醇后的白酒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配制,从而达到了酒类的质量要求。
1.4.6 稳定性试验
为确保酒液在装瓶后的稳定性,采用蛋白质破坏、色素沉淀、酒石沉淀等方法进行了稳定性测试。
1.4.7 巴氏灭菌
经过脱乙醇后,脱醇酒的酒精含量不超过1%,为了保证其微生物的稳定性,在装瓶后进行巴氏杀菌,在55℃下保持20分钟。
2 结果与分析
2.1 分子蒸馏条件对葡萄酒的影响
对脱醇的作用有:压力、温度、转速、进料速度等。适当的压力和适当的反应时间是保证脱醇酒品质的重要因素,如果压强太小,就会使葡萄酒中的酸、酯等挥发出来,从而导致脱醇酒的大量流失;如果温度太高,会影响到酒的味道。因此,在试验中没有选择高压或高温。
2.2 脱醇前后的各组分比较
酸性,尤其是挥发性的酸性化合物,是一种很容易和乙醇一起被蒸馏出来的化合物,它在分离过程中表现得很好,可以用来做对比。对原酒、重组分和轻组分回收瓶中的液相进行了对比和分析。在这些指标中,酒精含量是:%。以酒精为代表的总酸为:每升;挥发性酸(g/L):以醋酸表示
由图 2 可知, 从原酒中得到的重和轻组分中,重组分的酒度显著降低,轻组分中的乙醇含量高,但总酸和挥发酸率低,这表明,在蒸馏的过程中,除乙醇外,其它组分的含量都得到了很好的保存。
2.3 二次分离的各组分比较
在脱乙醇过程中,轻组分被重新分开,以收集从乙醇中排出的成分。轻组分瓶内的酒精、水和少量的酸性物质,经过一定的低温下,很难将它们和酒精分开,因此,这种情况下,不需要再进行高温的处理,而是用吸湿机快速转动的液膜,在压力下将它们分开。两种成分的对比,如附图3所示。其中酒精度、总酸和挥发性酸的含量均为2.2。从附图3可以看出,当第二次将轻组分分开之后,进入再组合回收瓶子中的液体仅含有很小的乙醇,并且随着一次分离,进入轻成分瓶子中的酸性物质也被保存了起来,这时,所有的乙醇都进入了轻组分回收瓶子中。该方法能有效地将一次分离后的高质量白酒中的乙醇进行二次萃取,使一次萃取过程中的乙醇挥发物得到有效的提取,再将其加入到脱醇葡萄酒中,可以使脱醇葡萄酒的香气恢复和减少脱醇过程中的损耗。
2.4 原酒及调配前后各成分比较
因为干葡萄酒中含有的水分也比较少,在进行脱醇过程中,会有一小段水分被排出,因此在重新组合瓶中回收的脱醇酒就像是一种高度浓缩的葡萄酒,需要额外补充水分。表1显示了原葡萄酒、脱醇葡萄酒和混合后葡萄酒的各项性能参数, A代表脱醇葡萄酒:纯水=1∶3, B代表脱醇葡萄酒=1∶4 Vol, C代表脱醇葡萄酒=1∶5 Vol。
从表格1可以看出, A型的多酚类指标(2)高于40,属于浓香型葡萄酒,但其含的还原性糖分高于4克,不能满足干葡萄酒的要求。B组的多酚类物质含量高于30,属于软饮料,各项性能指标都达到了标准。根据上述资料,选择 B型为脱醇酒精和纯水的混合比。在葡萄酒中,醋酸乙烯(6)通常含有超过80%的挥发性脂肪酸,这是一种乙醇的发酵过程,对白酒的味道有很大的作用,如果浓度太高,就会产生一种刺鼻的酸香味。经过脱醇提纯后的葡萄酒,其醋酸乙酯的质量分数为0.10 g/L,对葡萄酒没有任何的影响。
2.5 产品质量标准
2.5.1 感官指标
颜色:宝石红色,清澈透明,有光泽,无悬浮物;
香味:带有成熟的红酒和陈酿的香味;
味道:口感柔和,清爽,新鲜;
风格:良好的风格,典型的清晰。
2.5.2 理化指标
酒精度(20 ℃, %Vol): < 1;
还原糖( 以葡萄糖计, g/L) : < 4;
总酸( 以酒石酸计, g/L) : 4.0~6.0;
挥发酸( 以乙酸计, g/L) : ≤0.7;
游离 SO2( mg/L) : ≤35;
总 SO2( mg/L) : ≤190;
干浸出物( g/L) : ≥14。
2.5.3 卫生指标
铅、细菌、大肠菌群指标都符合 GB2758《发酵酒卫生标准》。
3 讨论
经过实验室的小型试验,采用分子蒸馏法进行了分离,使干葡萄酒的香味和香味得到了很好的保存,同时轻组分回收瓶子中的乙醇含量也比较高,品质也比较好,可以用来酿造白酒,也可以用来酿造其它类型的葡萄酒。同时还可以对一次分离后的轻物质进行再一次的分离,将所得的组份回收瓶子中的液体补充至脱醇液中,从而有效地避免了脱醇过程中的其它物质流失。但就目前而言,该试验仍处于实验室水平,需要扩大试验范围,尽量减少生产费用,实现产业化的目的。因为无醇的酒很难喝到,而且没有一般的那种醇香,所以你可以去寻求其它的绿色的代替。低醇酒要进行巴氏杀菌,要严格的掌握其稳定性,同时还要对其工艺进行严格的监控。目前对脱醇酒的配制仅局限在试验中,因此,如何使低醇酒的香气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将成为未来的一个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郑永丽,张军翔. 低(无)醇葡萄酒研发进展[J]. 中国酿造,2021,40(07):12-16.
[2]彭春雨,吴哲. 进口葡萄酒突围实战之路[J]. 销售与市场(管理版),2020,(12):81-83.
[3]Linn. 低酒精度热现苗头 “无醇葡萄酒”会是大势所趋吗?[J]. 葡萄酒,2019,(08):38-41.
[4]齐晓琴. 半甜型无醇葡萄酒生产技术研究[D].宁夏大学,2017.
[5]梁崇波. 蜂胶无醇葡萄酒 引领健康消费新导向——北京市蜂业公司蜂胶无醇葡萄酒侧记[J]. 绿化与生活,2013,(12):48-49.
[6]. 蜂胶无醇葡萄酒——送你灿烂的玫瑰人生[J]. 绿化与生活,2012,(12):42-44.
[7]周旭勤. 无酒精红葡萄酒可降压护心[J]. 科普天地(资讯版),2012,(12):4.
[8]高爱玲,苑吉勇. 蜂胶无醇葡萄酒 引领健康消费新导向——北京市蜂业公司蜂胶无醇葡萄酒侧记[J]. 中国蜂业,2012,63(24):39-40.
[9]李应家,徐锐. 发展绿色酿造 创新山葡萄酒民族品牌——依靠上乘品质进军国际市场的吉林斯普瑞酒业有限公司[J]. 经济视角,2011,(09):19-21.
[10]赵华,张承,伍丹. 无醇葡萄酒研究进展[J]. 中国酿造,2009,(07):7-9.
[11]王浩. 柳河县大力支持葡萄酒产业发展[N]. 通化日报,2008-09-02(001).
[12]刘惠英王耀鹏 逄金霞 记者 王连生. 山葡萄酒产业不断壮大[N]. 吉林日报,2008-03-02(002).
[13]丁燕. 无醇葡萄酒处境峰回路转[J].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07,(02):71-72.
[14]高年发,陈志頔,张健. 无醇葡萄酒的研制[J]. 酿酒科技,2006,(11):48-50.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67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