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随着企业财务目标的转变,企业价值越来越成为企业管理当局关注的核心内容。企业价值评估(Enterprise Valuation)又称公司价值评估,作为帮助企业实现财务管理目标的有力手段之一,是资产评估业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它将各种企业或者企业内部经营单位、分支结构看作一个经营整体,评价其未来预期收益的现值,并以价值最大化为原则进行重大交易和商业战略的选择。同时随着经济日趋全球化,资本日趋更广泛地流动,企业私有化、合资、收购兼并、企业重组等活动日益频繁,这些活动无不涉及企业价值的评估。然而在知识经济的新的市场环境中,交易双方所面临的风险和障碍,远大于以往的成熟市场,影响企业价值的因素也较为繁多,对企业价值进行客观地评估也变得格外困难。资产评估的直接目的就是确定资产的价值,所以在需要确定某种资产的价值的经济行为中都需要进行资产评估。
由于我国正处在经济改革与转轨时期,各类企业的收购、重组等各种经济活动日益频繁,而这些经济行为都需要客观地评估企业公允的现时价值。企业进行价值评估的目的就是当企业管理者面临着兼并收购、整体出售、股份回购、整体资产抵押、合资合作经营时,正确衡量它们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做出有利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交易决策。

(一)研究的现实背景(为什么研究该问题,why?)
改革开放后,随着国有企业对外合资合作、承包租赁、兼并破产等产权变动行为日益增多我国资产评估应运而生,当时的资产评估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国有资产免遭流失,而成本法的基本思路是重建和重置被评估资产,它适应了资产评估最初目地的要求,因此成本法从最初到现在在我国一直被广泛应用。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评估实践的积累,单纯使用成本法评估已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的要求,完善资产评估方法体系势在必行。
收益法是利用投资回报和收益折现等技术手段,把评估对象的预期产出能力作为评估标的来估算评估对象价值的一种评估方法。它对未来的预测是很难得到评估当事各方的共同认可的,加之评估中涉及的参数不易确定,因此,这种方法一般只用于评估无形资产、企业价值等具有特定收益的资产。
而市场法是利用市场上同样或类似资产的近期交易价格,经过与评估对象的对比调整后得出被评估资产价值的一种方法,它是最直接、最容易被交易各方接受的。然而在我国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市场法在评估方法体系中还处于从属地位。
(资产评估行业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中介行业在国外发展有着百年的发展历史。我国的资产评估行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虽然发展时间不长,但是我国资产评估行业发展迅猛,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社会中介行业。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产权制度的不断完善,资产评估日益成为维护产权主体利益而不可缺少的社会经济活动,资产评估质量也因此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近些年来中小资产评估机构纷纷涌现,评估人员迅速扩大,而相应的执业不规范,行业管理不协调与迅速发展的评估行业不相适应。本文就以骅源会计师事务所为例对资产评估业务的质量进行分析,了解现阶段会计师事务所办理资产评估业务过程中遵循资产评估指南的程度,资产评估的范围和对象以及进行资产评估采用的方法,从而评价事务所资产评估质量,分析资产评估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提高评估质量的建议。)删
(二)研究的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资产评估涉及的理论越来越广,内容越来越丰富,同时资产评估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逐渐地显现出来,特别是资产评估质量问题,它已经成为与资产交易相关的社会经济活动中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资产评估作为一种公正的咨询行业,其质量好坏是其存在的关键,能否为社会提供公允的可以信赖的自查评估信息是其立足的根本。本文通过以骅源会计师事务所为例研究资产评估的质量,发现影响资产评估质量的有关问题,进而根据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内部管理提高事务所资产评估的质量,从而规范评估人员的行为、提升事务所的业务水平、挖掘提高发展潜力,更好得满足委托人的评估需求,保护当事人及其他利益相关人的利益,使事务所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因此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同时对其他的会计师事务所提高资产评估质量同样具有借鉴作用。
第一章收益法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应用现状
1.1企业分类及其评估特点
1.1.1企业的分类删
根据国家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94)的基本分类为依据,参照国家有关部门经济管理工作习惯用法,现将国有资本金统计分为七类。(一)按产业结构划分: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二)按产业作用划分:分为基础性行业、一般生产加工行业、商贸服务及其他行业。(三)按产业特征划分:分为垄断性行业、竞争性行业、公益性及其他行业。(四)按产业管理部门划分:分为农牧渔业、林业、工业、建筑业、地质勘查及水利业、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贸易及餐饮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和社会服务业。其中:工业产业包括:煤炭工业、石油工业、冶金工业、建材工业、化学工业、森林工业、食品工业、烟草工业、纺织工业、石化工业、医药工业、机械工业、军工工业、电子工业、电力工业、市政公用工业及其他工业;贸易及餐饮业包括:内贸、外贸、粮油、餐饮。(五)按具体行业划分:根据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国家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94)中的大类、中类和小类标识划分。(六)按经济带划分:分为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内陆地区、西部边远地区。(七)按行政区域划分:分为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和西北地区。
1.1.2企业评估的特点删
由于企业价值性质的多面性,从不同的理沦视角可以导致不同的企业价值评估内容主要包括,评估并购企业价值,企业价值与股东价值、持续经营价值与清算价值、少数股权价值与控股权价值。而企业价值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和定义,采用不同的观察角度企业价值的含义不同,所包括的内容也有所差别具体以下几点: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将企业也视为一种商品,也可以买卖和交易,企业的价值是由凝结在企业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从会计核算的角度,企业的价植是由建造企业的全部支出构成,并通过资产负债表上的各项目的历史价值反映出来。从市场交换的角度,企业的价值是指企业生产能力的价值,是指企业参与市场交换所能获利的价值总和。它表现为企业的预期获利能力。从理财学的角度,企业的价值就等于该企业以适当的折现率所折现的预期现金流量的现值,即企业价值是企业在其未来经营期间内所获利润及现金流量的函数。
价值评估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它在许多金融领域的公司财务管理兼并收购和投资组合管理等多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金融政策的前提和依据我国日前虽然还没有进入价值管理时代,但是这种思想已经有所渗透在市场经济体制和资本市场逐渐完善的过程研究企业价值评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传统的帐面价值无法把握个持续经营企业的整体价值,忽略了企业资产的时问价值和机会成本,很难把握各单项资产对企业的贡献,更难衡量企业各有机组合因素可能产生的整合效应,往往会低估甚至忽略无形资产的价值而企业价值评估对企业整体的把握更到位,更能合理的反映企业的真实价值。
实现社会利益的最大化,企业价值与社会价值是一致的,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比如债权人银行税务机关社会公众等的价值也体现在企业价值最大化,因此,对企业价值的研究也有助于企业利益相关者作出正确的决策。
上市公司是以满足所有债权人和优先股东的利益为前提的,股东价值越大,债权人和优先股东的利益越安全,而价值越大的企业意味着股价越高,给予股东的回报越多,越能吸引投资者为了提高公司的价值,公司会努力改进各方面工作,改善公司的经营水平,最终提高公司的业绩水平,增加企业价值。
价值管理正在逐步成为替代企业管理的新潮流,管理人员的业绩越来越多地取决于他们在提高企业价值方面的贡献,企业价值管理强调对企业整体获利能力的分析与评估,通过制定和实施合适的发展战略及行动计划以保证企业的经营决策有利于增加企业股东的财富价值。
企业生产经营是以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为最终日标通过企业价值评估,可以对企业价值进行定量描述,根据企业价值的变动状况判断企业价值在什么条件下达到最大,为企业改进管理提供参考依据另方面,通过企业价值评估可以有效地改善公司管理的现状,从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日标。
1.2收益法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适用性
1.2.1收益法的技术路径
收益法的评估结果是企业整体资产预期获利能力的量化与现值化。
关于收益类型——自由现金流本次评估采用的收益类型为自由现金流,自由现金流等于企业的税后净利润(即将公司利润总额扣除实付所得税税金之后的数额)加上折旧及摊销等非现金支出,付息债务增加再减去营运资本的追加投入和资本性支出后的余额。
关于折现率,我们采用了计算时,我们采用资本资产价模型(“CAPM”)。CAPM模型是普遍应用的估算投资者收益以及股权资本成本的办法。CAPM模型可用下列数学公式表示:E[Re]=Rf1+β(E[Rm]-Rf2)+Alpha其中:E[Re]=权益期望回报率,即权益资本成本Rf1=长期国债期望回报率β=贝塔系数E[Rm]=市场期望回报率Rf2=长期市场预期回报率Alpha=特别风险溢价(E[Rm]-Rf2)为股权市场超额风险收益率,称ERP关于收益期本次评估采用永续年期作为收益期。其中,(第一阶段为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预测期为2年。)why?在此阶段中,根据对公司的历史业绩及未来市场分析,收益状况逐渐趋于稳定;第二阶段为2019年1月1日至永续经营,在此阶段中,(AB公司的)具体是哪家公司?的净现金流在2018年的基础上将保持稳定。
1.2.2收益法的经济学分析删
收益法评估思路按照如下基本思路进行:1对AB公司主营业务的收益现状以及市场、行业、竞争等环境因素和经营、管理、成本等内部条件进行分析;2对AB公司的主营业务及未来收益进行合理的预测;3对AB公司的主营业务及未来收益趋势进行判断和估算;4选择适合的评估模型;5根据评估模型和确定的相关参数估算AB公司的股东权益价值。收益法评估公式在本次评估具体操作过程中,我们以企业的自由现金流作为收益额,选用分段收益折现模型。即:将以持续经营为前提的未来收益分为前后两个阶段进行预测,首先预测前阶段各年的收益额;再假设从前阶段的最后一年开始,以后各年预期收益额均相同或有规律变动。根据AB公司的发展计划,对未来五年的收益指标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考虑资本性支出及流动资金补充,并进而确定AB公司未来期间各年度的现金流指标。最后,将未来预期收益进行折现求和,即得到AB公司在评估基准日时点的市场公允价值。股东全部权益价值=归属股东所有的营业性资产价值+溢余资产价值+非经营性资产价值+长期权投资价值归属股东所有的营业性资产价值的计算公式为:其中:——评估基准日的Ri——企业未来第i年预期净现金流r——折现率,由模型确定i——收益计算年——折现期收益预测的基础和假设收益预测的基础对AB公司的收益预测是根据目前的状况和能力以及评估基准日后该公司的预期经营业绩及各项财务指标,考虑该公司主营业务类型发展前景,以及该公司管理层对企业未来发展前途、市场前景的预测等。
1.2.3收益法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适用性重点展开篇幅要长
收益法一般适用于企业整体价值评估,需要有充分的数据来预测企业未来现金流量及时间价值,一般情况下,在企业投资过程中,通常采用收益法,这样的价值评估结果可以被双方接受。但是采用收益法会受到很多限制,首先应保证评估收益可预测,同时,对市场风险的预测充满了不确定性,易受评估人员的判断和未知因素的影响。
第二章企业价值评估的收益法应用问题分析
2.1企业所采用收益法存在的主要问题简略
2.1.1持续经营假设是否满足的问题
我们采用收益法评估企业价值,是指通过将被评估企业预期收益资本化或折现已确定评估对象价值的评估思路。因此,持续经营是收益法评估企业价值的必然假设和前提,缺少这个前提是无法采用收益法来评估企业价值的。然而企业未来是否能够持续经营?不同的假设对应着不同评估结论。这与同样的企业在不同的管理者手中产生不同的经验效果是吻合的,更与评估理论中对评估假设的解释是完全一致的。评估假设从本质上讲就是评估的条件的某种抽象,是评估结论与评估条件之间相互关系的推测性判断或设想,是对问题的尝试性解答。因此所有的评估结论都是有条件约束的。我们在使用持续经营假设时也是有拖短和预判成分在里面的。这就和风险投资一样,我们在对该企业做出风险投资估算的时候也应该将机会与风险因素一起考虑进去。
2.1.2企业采用销售百分比法预测未来现金流存在的问题
销售百分比在实际应用中,一般是以落实资料为依据,确定出随销售而变动的敏感项目,并计算这些项目与销售收入的比率,并在此基础上来编制企业未来预计的财务报表,从而计算出企业所需的外部资金数额,这种方法因为其存在的假设条件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该方法在预测现金流时假设除外部融资项目外,企业营运资金中的资产、销售收入与负债项目金额存在稳定的百分比关系,而这一假设可能与事实并不相符。其次,假设企业股利分配政策和销售盈利能力保持不变,就是基期的股利支付率与销售净利率在预测期保持不变,但是企业追加投资是在期初,而传统的销售百分比法公司中的留存利益在期初是不存在的,是期末值。因此,依据公式得到的企业对外融资应该小于企业实际需要的对外资金。
2.2问题产生原因分析
在企业价值评估中,对企业运用现金折现模型进行估价含着一个最基本的假设,就是企业将无限期延迟发展下去,但是任何一个企业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生命周期,随着时间的延长,元气的预测也变得更加不可靠,因此预测无限期的现金流数据更加困难。
2.3企业价值评估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可删
2.3.1持续经营假设的判断方法
持续经营假设是指,如果不存在明显的反证,一般都认为企业将无限期的经营下去。这里的"反证"指那些表明企业的经营将在可以预计的时刻结束,如合同规定的经营期满、企业资不抵债而濒临破产清算。之所以要对企业的持续经营做出假定,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如果缺乏这项假设,会计核算的许多原则如权责发生制、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等将不能够应用。另一个原因是企业在持续经营状态下和处于清算状态时所采纳的会计处理是不同的,如对固定资产在持续经营下可以采纳实际成本法,而在清算状态下则只能够采取公允价值如市价、评估价值等;对于持续经营下在财务报表中存在的一些本期支出,但收益期间延伸至以后各期间的预付性费用,如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等在清算状态的财务报表中将不复存在,主要是因为它们并不代表任何的支付能力。持续经营假设,是指被审计单位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假定其经营活动在可预见的将来会继续下去,不拟也不必终止经营或破产清算,可以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变现资产、清偿债务。可预见的将来通常是指资产负债表日后,十二个月。
2.3.2未来现金流预测的修正方法
具有行业周期的企业现金流量预测的修正。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方便计算,一般将预测期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称为“详细预测期”,是有限的、明确的预测期,简称“预测期”;第二阶段为“后续期”,是预测期限后的无限时期。我们在做未来现金流预测的时候,应该先根据预测基期来看,具有行业周期的企业现金流根据企业价值评估中,一般来说,会定为5-7年,但是根据其稳定的销售增长率和稳定的投资资本回报率,我们可以适当增加其预测期。
行业周期不明显的亏损企业评估方法的修正。同理可得,当企业呈现出行业周期不明显的亏损时,我们应当仔细分析就近的企业财务报表,更加严格客观的对企业的预测期进行计算和判断。
第三章案例分析
3.1背景描述
3.1.1案例基本情况描述
(具体企业)A公司是B文化传媒公司电影电视剧业务的分支,由于近年来B公司得以快速发展,尤其是影视方面已经进入了成熟阶段,故而划分原本的影视业务成立为一个新的A公司(上市了吗?)。B文化传媒公司(分析对象是B吗?)成立于2007年,注册资金1000万元(数据来源是哪里?),属私营有限责任公司,主要经营业务内容有:电影拍摄、影视剧整合营销、大型活动承办、定点演出、展览、高端视频制作、文化经纪等。B公司拥有较强的运营实力与资质,是国家的重点扶持企业。由于A公司是B公司的影视业务拆分出来的新公司,承继了B公司23年全部的影视资源,经历了行业的高潮与低谷,相比于其他新兴传媒企业有着很大的优势。首先B公司较早进入了市场,其管理者有丰富的市场经验,并且B公司在电影电视剧整合营销方面独具优势,B公司创新盈利模式,在每部电影开拍之前,充分开展整合营销工作,使得B公司历史上出品的所有电影在开拍之前即收回60%以上的投资,绝不单纯依赖电影票房盈利是B公司独具的特色。在对B公司的管理战略上可以先于竞争对手把握市场的需求,并可以不断激发市场需求,提高销售额和市场份额,领先于同期成立的新创企业。其次,由于B公司之前是多元化战略发展,其之所以将影视制作业务分割出来,是因为在影视著作权方面该公司占有很大的优势,通过发展优势业务以实现专业化盈利是很多企业的发展战略。
3.1.2案例中运用收益法的评估思路
通过对A公司基础情况的了解,以及对现阶段我国传媒企业估值方法的分析,针对A影视传媒公司的价值评估主要思路为:根据A公司前期的经营情况预测企业未来三年的利润收益,通过折旧、摊销等科目的折加,得到各年形成的现金流量。进而采用现金流折现模型评估所有者权益的价值,之后根据A公司资产负债结构及业务构成,确定企业的资本成本,采用WACC模型得到企业最终的折现值,按现金流折现评估企业的价值。在本文中对公司的价值评估是以永续期间进行假设,则A公司的收益期无限,因此以分段方式对收益进行预测,分段的依据是将企业未来所获得的利润划分为确定预测期和确定预测期之后,对于分段预测期的划分是综合了企业自身、市场情况及影视文化产业的普遍状况确定的,根据相应的调查与预测,取三年(即2016一2018年末)(时间与前文2017要保持一致)预测的现金流作为估值数据比较合适。在2019年以后,我们假设企业将会无限经营下去,故以最后一年的现金流为基础,每年增加一定比例的现金流量,以此确定企业未来价值总和。
3.2案例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分析案例分析是重点!
第一,在计算相关市场风险系数时,采用的是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而A公司为未上市企业,企业所承担的相关风险系数并不能得以准确地反映。同时,找到文化传媒业中与A企业规模相似、运营模式相似的企业面临很大的困难,加大了估值的不确定性。在计算相关市场风险系数时,查阅的是几个典型公司在一段时期内的变化水平,得到的相关系数可能不够严谨。并且我国的交易市场现阶段还无法准确的反应市场情况的变动;股票价格的变动也并不代表公司价值的真实价值变化。
第二,用收益法进行评估需要对很多数据进行假设,在假设过程中,容易受到评估人的主观影响,各项数据的预测变动范围较大,存在一定的误差。虽然采用了相关参数修正模型,因为其即将准备上市,我们假设其在2019年及以后将处在稳定发展的成熟期,然而对于增长率在现实中是否固定我们并不能确定。在对营业收入的预测中,主要假设企业的收入来源集中于影视剧的发行收入,但在企业现实运营中,会有其他主营业务为企业增加收入。因此在以后关于企业价值的分析中,应对数据进行详细的分析与选择,将评估结果的误差降到最低。
第三,政策红利的影响。从“十二五”规划以来,国家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加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传媒企业,同时“营改增”的改革也减轻了影视传媒公司的负担,甚至放宽文化传媒企业发展的融资政策,在这样的宏观环境下,企业的价值评估会受到相关的利好影响,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企业的价值。而我们在文中,并无法将政策红利方面的影响量化反映在现金流上。
3.3案例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
首先,对于成本的预测。A企业的营业成本主要来自于影视作品的制作、宣传等费用,考虑了营业成本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虽然A公司是未上市公司,但在评估过程中,考虑了行业内相似业务企业营业成本的变化趋势,最终确定成本预测比例。使预测结果更接近市场,更具有合理性。
第二,对影响评估结果的折现率及永续增长率进行敏感性分析。由于前期现金流预测基本维持在合理的预测范围,折现率及永续增长率的轻微变动会对最终估值结果产生很大的影响,对其进行敏感性分析,可得到一个合理的评估价值范围,使A公司与第三方签订股权对赌协议及准备融资上市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第四章结论与建议
4.1主要结论
企业价值的合理评估关系到证券市场理性均衡的价值中枢的形成,有利于股价的正确定位、资产重组和企业的价值增值和提升,因此,一直受到各国XX和学者的高度关注,很多成果也进入到实际操作中.目前,我国的企业价值评估体系形成于改革开放初期,它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价值的内涵日益丰富,特别是加入WTO以后,我国的经济越来越快地融入世界经济当中,原有的方法体系已不能满足新时期经济变化和经济国际化的需要。为此,我们必须将国内企业价值评估体系尽快与国际接轨,以全面反映企业各方面的信息,使企业价值评估有章可循,更为客观全面,更具有可信性。
从不同的价值衡角度出发可以建立各种价值评估模型,各种评估模型都存在着许多的假设,与现实中的情况并不完全一致。就当前的评估技术而言,无论采用哪一种方式进行企业价值评估都会受到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而产生评估误差。我们在对一个特定企业进行价值评估时也只能说一种评估方法比另一种评估方法更为有效.为了进一步减少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造、成的误差,我们可以将各种价值评估方法的结果进行综合优化分析,以有效提高价值评估的精度和有效性。在写作过程尽管经过了很大的努力,但由于自己本身理论水平的有限和实践经验的缺乏,文中许多观点还是显得不够成熟,有待进一步研究。期权方法是新兴的评估方法之一,现在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由于本人金融知识功底不深,在进行该部分研究时倍感吃力,今后自当加强相关理论的学习,进一步研究实物期权在评估领域的应用。
4.2企业价值评估应用收益法的建议
科学的评估方法的推广,无疑为企业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产权交易市场,实现公允定价,促进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融合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由于时间有限,无法收集到全部资料,加之个人学术水平有限,对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要使其相关理论和技术得到发展可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1.对适合我国国情的价值评估体系的具体模型及模型中各个参数的确定需做出定分析并进行实证研究。2.评估实践中如何根据各个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适用的评估方法及各参数的确定还需要一定的参考依据和理论支持3.在企业价值综合评估体系中,如何选择好的衡量标准需做进一步的实证分析,各指标权孟的确定以及最终的评估方法也有待进一步探讨有了各指标的权重就可以加权合成涵盖定性定盆两方面的企业价值的综合指标或指数。4.企业价值评估如何能更好地将所吸收和借鉴的金融!会计!理财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转变视角,纳入资产评估学的发展轨道,避免形成/两张皮,使资产评估学能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评估环境,保持其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李静.企业价值评估收益法应用问题研究[J].商情,2016(25).
[2]王成利.收益法在企业价值评估应用中的几个问题[J].港澳经济,2015(14):6-8.
[3]郑锁山.关于企业价值评估收益法折现率选择问题的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5(13):155-155.
[4]刘伟,周世巍,闫琨琪.收益法评估企业价值实务中的问题分析与改进建议——基于问卷调查的研究[J].中国资产评估,2016(4):39-45.
[5]刘伟,周世巍,闫琨琪.收益法评估与企业价值实务中的问题分析与改进建议——基于问卷调查的研究[J].中国资产评估,2016(4).
[6]王慧琼,高兵.企业价值评估中收益法应用问题研究[J].品牌月刊,2015(11).
[7]刘聪.浅析收益法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应用[J].企业技术开发,2015(9):41-42.
[8]左旺.企业价值评估中收益法参数的改进研究——以上市公司XX为例[D].重庆理工大学,2016.
[9]张怡.收益法在机械制造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应用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6.
[10]唐雯.基于蒙特卡罗改进的收益法上市发电企业价值评估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6.
[11]乔静.运用收益法评估企业价值的数据调整研究[D].辽宁大学,2015.
[12]杨璐.基于上市公司并购的企业价值收益法评估问题与改进研究[J].商业会计,2015(19):76-78.
[13]罗颖雨.试论收益法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应用[J].智富时代,2016(S2).
[14]魏彤昕.生物制药企业价值评估中的收益法探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6.
[15]战慧梅.我国企业价值评估中的相关问题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6(19):104-105.
[16]刘聪.我国企业价值评估方法体系与问题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8(19):15-17.
[17]范伟伟.关于企业价值评估收益法中折现率的选择问题探析[J].时代金融,2016(26).
[18]熊建群.基于收益法下的企业价值评估——以格力电器为例[J].消费导刊,2016(2).
[19]吴永刚.探究新能源风电企业价值评估收益法应用[J].科技展望,2016(23).
[20]赵霞,徐静静,蒙永亨.基于收益法的万科集团企业价值评估研究[J].价值工程,2017,36(9):35-37.
[21]Dudek,Mieczyslaw,Mazurkiewicz,et al.Economy of enterprises’evaluation(income and book value in the enterprise’s evaluation)[J].проблемитеоріїтаметодологіїбухгалтерськогообліку,контролюіаналізу//problems of theory and methodology of accounting,control and analysis,2016,13.
[22]Marik M,Marikova P.Capital Structure-the Problem of Income Business Valuation[J].EkonomickýC̆asopis,2015,63(3):259-277.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6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