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对中信银行中间业务的影响及研究

 摘要

随着科技进步,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以及互联网的迅速普及,第三方支付脱颖而出,其拥有便捷高效的支付方式和业务领域,广泛地得到消费者的认可,成为当下流行的支付工具。并且和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具有相似性。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信银行作为最早成立的新兴商业银行之一,积极推动战略转型,持续创新,使其中间业务的发展迅速,在商业银行中名列前茅。因此本文以中信银行作为主体,对第三方支付在中信银行中间业务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以理论和实证分析相结合,探讨第三方支付对中信银行中间业务的影响,并为中信银行中间业务未来的发展提出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第三方支付;中信银行;中间业务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

由最初1999年第三方支付的出现,到2003年推出支付宝,第三方支付不仅有效地解决了交易双方的信用问题,并且其便捷高效的支付方式,广泛地渗入到人们的经济生活当中,在2011年,支付宝取得的国内首张第三方服务许可牌照更是让第三方支付产业发展直线上升。第三方支付因其高效便捷的支付方式,成为人们生活的必备支付工具。截至2020年底,国内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为249.2万亿元,较上年增加23.1万亿元,预计在2021年规模将突破288.1万元。第三方支付经过23年的发展,在规模、技术方面达世界领先水平。

我国的商业银行虽然拥有良好的信用,但是主要收入靠信贷利差,所以创新的能力相对较弱,中间业务收入的占比只有30%,面对利率市场化的到来,仅靠利息收入已不能促进商业银行的未来发展,而发展中间业务不仅可以将资源整合,扩散风险,还能提高综合服务水平和效率,增加营业收入。所以,发展中间业务成为了未来银行业发展的必要部分。

 2.研究意义

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和发展,第三方支付业务的领域从电子商务平台的支付实现到到生活出行、水电缴费、城市服务等多个方面,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和帮助。并且第三方支付推出的大中型的理财工具,也吸引着人们理财投资,这便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商业银行的业务领域。面对利率市场化的趋势,传统的信贷业务无法使商业银行在未来占据主导地位,而发展中间业务则成为未来商业银行的关键点,发展中间业务既能增加银行的营业外收入又能分散风险。所以研究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影响不仅能够提升商业银行在金融领域的竞争力,也对国民经济运行的平稳发展有重要意义。1987年,中信银行成立,是中国改革开放浪潮兴起的商业银行之一,也是最早实现国内外融资的商业银行,在中国金融史上屡创佳绩,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以中信银行为研究对象,研究第三方支付中信银行中间业务的影响关系,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商业银行进行比较,并以理论与实证相结合,对中信银行未来中间业务的发展提出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

(二)文献综述

  1.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相关研究

国外学者对于商业银行的研究中,发现国外银行收入的组成中,非利息收入占据很大一部分,着重发展中间业务能增加银行的收入(Gallo,1996)。(R.K.Uppal,2010)在研究发现促进中间业务的发展可以提高商业银行的整体收入。(Wahyu YuwanaHidayat,2012)发现中间业务收入的多少与银行规模的风险管理有关。国内学者研究,拓展中间业务可以使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提高(刘晓丽,2013)。商业银行的规模和收入整体水平提高,使中间业务的收入也相应提高(陈一洪,2015)(杨忠霞,2017)发现在我国中间业务发展起步较缓慢,具有较大上升空间,应当重视人才的培养,加强金融创新能力,推动商业银行稳健发展。

 2.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影响的相关研究

Sk Mallick(2010)认为第三方支付能够有效地解决双方的信用风险,根据其安全和透明性,还有低廉的交易成本与商业银行形成对比。(ChenL 2017)发现第三方凭借其互联网技术的信息优势和便捷高效,挤压了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在国外的研究中,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观点。(张菁、危思亮,2016)发现第三方支付简单,成本低廉的特点吸引了大量客户,冲击了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李朋林,2018)搜集2006年-2016年11家商业银行面板数据并实证分析发现第三方支付规模的扩大,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产生消极作用。(刘春梅,2014)发现第三方支付的扩张对激发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能力有正向促进作用,亓雅婷(2019)通过对8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进行对比,并构建相应模型,发现第三方支付有利于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开展。

 3.文献评述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查找翻阅,发现有些学者是在风险层面上探讨第三方支付在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影响,或只对我国整体商业银行或大型商业银行进行分析,对单一股份制商业的研究较少,对此,本文立足学者们的研究思考,以中信银行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相结合,构建合适的模型,研究第三方支付对中信银行中间业务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三)研究的方法、研究框架

  1.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研究方法如下:

文献研究法:查阅有关的文献资料,查阅有关的文献,查阅有关的学术资料,寻找有关的理论依据。

案例介绍法:本论文以中信银行为研究对象,对其中间服务的发展及发展状况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和第三方支付对其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

定性和定量分析法:将理论和实证研究结合,构建一个多元的回归模型来研究第三方支付对中信银行的中间业务的影响。

 2.研究框架

本文首先对相关文献进行整理与分析,在理论的基础上分析第三方支付与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相关关系,随后运用数据和实证分析论证,最后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关建议。

第一章为绪论,对文章的研究背景与意义进行阐述。查找相关文献并对其进行了解总结。

第二章是对第三方支付和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基本情况进行理论阐述。

第三章是立题部分,介绍中信银行以及其中间业务目前的发展阶段与状况,并与其他股份制银行中间业务进行对比

第四章是实证分析部分,选择各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匹配合适的模型再运用eviews软件进行总体和分类研究,得出结论。

第五章是结论,通过以上研究内容的总结,为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提供建议和启示。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一)第三方支付简介

  1.第三方支付的定义

在电子商务市场发展的早期阶段,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交易双方更容易在交易过程中产生风险,市场急需一个可靠透明的中介平台,就此第三方支付出现了,其作为一种中间担保,独立于交易双方,作为资金交接的枢纽,并通过与各金融机构有关平台建立合作关系,为消费者和卖家提供了高效便捷的交易方式。

  2.第三方支付的特点

首先是信用担保。第三方支付在交易过程中作为信用中介,独立商家与消费者,具有公正性。其次,价格便宜。绑定在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不同银行卡都能以较便宜的手续费完成交易支付,大大节约了时间成本。第三,方便快捷。第三方支付平台与不同的商业银行进行合作,使消费者随时随地都能使用第三方支付进行支付,去除了繁琐的交易流程步骤.

 3.第三方支付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在我国,第三方支付的发展相对较晚,这是由于当时网络的不发达,以及第三方支付业务受限的因素较多造成的。2003年,马云宣布成立淘宝网,自此,掀起网络购物热潮,2004年支付宝的推出,更使第三方支付得以飞快发展。由图2.1中,在2013年至2017年,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不断扩大,增长速度飞快。在2018到2020年,第三方支付规模仍在增加,但增长速度放慢,可能是由于第三方支付已普及世界各地,用户数量逐渐饱和。下图2.1为2013-2020年我国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情况。

e5b154f957a322a71fd423374c5c39e0

图2.1 2013-2021年我国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年/万亿元)[数据来源:艾瑞咨询]

437fbb9d60cea7db73d0bd5d4385d4db  图2.2 2020年我国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市场份额[数据来源:analysys前瞻产业研究院]

如上图2.2所示,支付宝位居第一,占市场份额48.44%、而腾讯金融则位列第二,为33.59%,虽然当前C端支付(C代表customer,即面向客户的支付业务)占据了第三方支付的大部分市场规模,但行业的用户数量已趋于稳定。而伴随着互联网与赋能传统产业的改革,B端支付(B代表business,即面向商家的支付业务)未来很可能成为第三方支付的一大增长点。

(二)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界定

  1.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定义及特点

中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定义为商业银行作为中间人的身份,代理客户进行办理收付款等其他委托业务,从中收取手续费。广义上讲,也就是说中间业务是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不需要列入资产负债表中。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特点有:降低经营风险。商业银行作为第三方媒介,不需要担保或承担责任。第二,收入稳定。商业银行作为交易双方的第三方媒介,赚取中间收入。第三,分散风险。开展中间业务能使商业银行业务更加多面广阔,同时还分散了经营风险。

 三、中信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一)中信银行简介

中信银行前身为中信实业银行,在1987年建立,是我国商业银行兴起的先锋军。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中信银行跟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积极发展,不断壮大,并于2005年8月正式更名为“中信银行”。

中信银行经过30余年的发展,截至2021年末,中信银行在中国境内的153个大中城市中设立1415家营业网点,中信银行一直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稳健经营,与时俱进的发展战略,逐渐成为中国金融市场中的佼佼者。2021年,中信银行在英国《银行家》杂志“全球银行品牌500强排行榜”中排名第16位。

 (二)中信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1.中信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历程

在我国,商业银行的传统经营模式专注于资金的存贷款业务上,致使中间业务起步较晚。但随着国民经济提升,对于银行经营业务也提出了更多元化的要求,2000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开始崭露头角,2013年,中信银行全面推行新战略的实施。坚持“抓存款规模、推结构转型、上管理台阶”的经营方针,发展迅速。2013年,中信银行业绩卓有成效,内部结构不断优化,业务呈现多元化趋势,中间业务占比进一步提高;积极推动现代服务业和进军网络银行,“非主流业务主流化”的战略得到进一步实施。据中信银行中报显示,2014年中信银行中间业务收入规模达269.72亿元,相较2013年,增加86.54亿元,2013年至2017年,中信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规模不断提高,在2017年达到516.87亿元。

dcf16b215a32be76fc32efe1ac000510  图3.1 2013-2020年中信银行中间业务收入规模(单位:亿元)[数据来源:中信银行2020年年报;④数据来源:中信银行2020年年报]

 2.中信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现状

2020年,中信银行持续优化业务结构,由“一体两翼”向“三驾齐驱”转变,将主动力转至零售业务和拓展金融市场领域,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在非息收入业务上稍有放缓,中信银行中间业务收入与其营业收入比值平均为17.3%,在股份制银行中排名居中。中信银行中间业务根据其财报披露主要可分为六大项。如图3.2中所示,银行卡业务为中信银行中间业务的主要收入来源,占比最大为43%,,其次是代理业务,占比为22%,其他中间业务最少为1%。2020年,中信银行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达到288.36亿元,同比增长8.88%。2020年中信银行银行卡手续费收入147.14亿元,同比增长2.85%

图3.2中信银行2020年中间业务收入结构占比④

79a4a4c9ae397ae3f711b5b7f0775cc4  3.同其他股份制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对比

通过综合分析股份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整理情况,选取了8家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进行对比,整理如下:

图3.3 2019年8家股份制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单位:亿元)

0fa32e990c3ffd54a7d01224e830cc69  由图3.3中看到,招商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排名第一,超出了700亿元;中信银行的增长速度最快,为25.34%但其中间业务收入规模位列居中,在未来的发展中,中信银行应当积极推动业务多元化,积极推动数字转型,拓宽中间业务渠道,积极寻求第三方支付机构合作。

 四、第三方支付对中信银行中间业务的影响分析

  (一)第三方支付对中信银行中间业务促进作用的影响分析

  1.拓展资产托管业务

资产托管业务是以商业银行为受托管理人,根据相关法规及委托协议,对其进行妥善的管理,实质上是一项受托收的业务,因为第三方支付公司的快速增长,使得它所累积的准备金越来越多,中国央行颁布了一条关于将准备金全部存入央行或其它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的监管规则。因此随着第三方支付的迅速发展,商业银行的资产托管业务也得到了拓展。中信银行积极响应改革,进行系统升级优化,并与多家第三方支付机构合作,资产托管业务收入也从2013年的11.30%上升至2020年的16%。

2.推动金融创新能力提高

第三方支付的横空出世和其迅速发展,在金融市场上掀起了思想浪潮,同时也推动了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能力,使商业银行不再只把重心落在以存放款业务为传统的经营模式,而是结合互联网金融时代背景,积极推动数字转型,促进业务多元化。中信银行在此结合时代背景,积极推动战略措施,将中间业务作为发展的发力点,推进“非主流业务主流化”,2019年中信银行中间业务收入326.30亿元,增速处于领先水平。

(二)第三方支付对招商银行中间业务消极作用的影响分析

  1.挤压清算结算业务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第三方支付业务领域的不断拓展,使得商业银行不再处于金融中介的主导者,相比于银行网点的线下交易方式,第三方支付极大地节约了人们的时间和空间成本,只需要一部手机就可以完成线上交易。第三方支付的高效便捷性使其不断扩大着清算结算业务的范围,尽管各大商业银行纷纷推出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app,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第三支付的冲击,但仍需提高警惕,加强技术创新。

 2.造成客户流失

在互联网金融时代背景下,第三方支付平台凭借着大数据和自身便捷高效的优势,与各金融机构合作,多方位地满足了客户的交易和支付需求,与此同时,也使得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被挤压,客户群体也在不断流失,以支付宝作为例子,当我们在进行网购使用支付宝交易时,需要绑定银行卡才可支付,进而增加了消费者的粘性,并且支付宝不断推出各类优惠主题活动,例如“新春集五福”,“蚂蚁森林”等,增加了客户的活跃度,并吸引了大量客户,对包括中信银行在内的众多商业银行客户群体造成了分流。

 (三)实证分析

  1.样本选取与模型设定

(1)样本选取

本文选取了中信银行作为实证研究对象,选取了从2013-2020年32个季度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中信银行的数据主要是同花顺、中信银行季报、艾瑞咨询网站获取的第三方支付数据、以及从国家统计局网站上获取的宏观数据。

 2.变量选择

(1)被解释变量

本文研究的是第三方支付对中信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影响,因此选取中信银行中间业务收入为被解释变量。通过参考文献和中信银行财务报表数据可知,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y)作为中信银行中间业务收入。为了使数据一致,将对其进行取对数处理。

(2)解释变量

以我国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x1)作为解释变量。2013年以来,由于第三方支付规模增速较快,为了结论更加准确,本文将对第三方交易规模取对数处理。

(3)控制变量

宏观层面选择国内生产总值(x2)作为控制变量指标,这是因为当国民经济提高,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便会从事金融交易活动,进而影响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微观上,银行内部因素能反应银行的盈利和经营水平,而中间业务的发展离不开银行自身的良好经营,因此根据分析,本文选取中信银行的总资产(x3)、资本充足率(x4)、成本收入比(x5)三个指标作为控制变量。为了数据一致,对国内生产总值(x2)和中信银行总资产(x3)取对数处理。

 3.模型设定

选取中信银行2013年第一季度-2020年第四季度的季度数据,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如下:

ce832ab39a09abff65334af634f8b5be

 3.实证研究分析与结果

(1)描述性统计

e82e1388bc4eaeceb1ce5038af36b5dc

由表4.2中看出,中信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lny)最大为4.89,最小为3.58,在2013年-2020年间的平均值为4.40。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x1)的发展迅速,最小值为4.11,最大值为13.47。

(2)相关性分析

dbc88a331f2e790e760707409895f451

表4.3为各数据的相关性分析表,可以看到中信银行中间业务收入(ln1)与第三方支付规模(lnx1)的相关系数为0.72,为高度正相关关系,表明随着第三方支付规模的扩大,中信银行中间业务收入(lny)也会得到增加,国内生产总值(lnx2)和中信银行总资产(lnx3)的相关系数也为正,也表明该两者的增加也会使中信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增加,而成本收入比(x5)和资本充足率(x4)与中信银行中间业务收入(lny)的相关系数为负,即中信银行中间业务收入越高,成本收入比和资本充足率越低。

(3)单位根检验

37b53c30bf10e000872111dcb9f65f17

由表4.4可知,在对其进行ADF平稳性检验后,只有x4的检验结果为平稳,表明原序列是非平稳的,故再对其进行一阶差分后的平稳性检验。

7571a65b4f25829760c44fa4a5e92f2d

由表4.5可见,一阶差分后变量的P值均小于0.05.检验结果都为平稳。

(4)多重共线性检验

660d7de4934e2315c16561c0bb886560

表4.6为多重共线性检验结果,采用VIF检验,发现5个变量的VIF都小于10,说明不存在多重共线性现象。

第三方支付规模的相关系数为0.19,P值为0.0001,说明中信银行中间业务收入(lny)与第三方支付规模(lnx1)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在1%的置信水平下显著。

 4.小结

由上面的实证分析结果得出,中信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与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具有正相关关系。即说明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的扩大有助于中信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拓展,但也不能忽视第三方支付带来的负面影响,中信银行在未来应多加强技术创新并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共同合作,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五、中信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双方技术合作和资源共享

第三方支付功能的如此强大,离不开当前互联网大数据的背景下和其独特的经营模式的战略创新,中信银行应当学习和借鉴第三方支付与互联网相结合的技术能力,并加强对方间的技术合作,促进双方的资源共享,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对用户群体进行适当性匹配,满足用户群体的交易需求,努力实现数字化业务结构,共同努力加强技术上的创新。提供客户更加人性化,智能化,高效化的金融服务。

 (二)加强金融创新能力

在如今科技地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对金融服务的不断需求,加强金融创新能力刻不容缓,也是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推动力,中信银行应该不断加强自身的金融创新和技术创新,推出成本更低廉,更多样化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发挥出自己在国民经济运行的作用。

  (三)强化风险管理

在如今互联网金融的大时代背景下,金融领域的不断创新,客户的不断需求,日益严格的金融监管下,强化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十分重要,而商业银行在开展中间业务时,由于第三方支付依靠于互联网,遭遇的风险也是多面和不确定性的,因此强化风险管理才能使中信银行经营加稳健发展,同时完善其中间业务的风险管理发现和管控机制,促进中间业务的安全开展和提高自己的综合竞争力。

(四)加强专业人才培养

专业人才的培养是每个企业发展创新必不可少的动力,商业银行加强金融创新离不开高端人才的培养,高专业人才优势能使商业银行对中间业务更好的拓展。因此,中信银行需要加强高专业管理人才的培养,把控企业未来的发展之路,同时完善高专业人才的培养和激励机制,培养人才,留住人才,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力。

 六、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本论文以中信银行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得出以下结论:首先,第三方支付近些年的不断发展,业务领域不断扩大,与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有相似重叠,中信银行积极推动数字转型,不断优化业务结构,在中间业务收入上稳步上升;通过理论分析发现,第三方支付虽然拓展了中信银行的资产托管业务和促进了金融创新能力,但是第三方支付的不断扩张挤压了中信银行的结算清算业务,并造成客户的一定流失,随后通过实证分析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与中信银行中间业务的收入呈正相关关系,具有促进作用,说明中信银行在第三方支付的冲击下,积极进行战略调整和金融创新,与第三方支付一同发展前进;最后,为提升综合竞争力,中信银行应当与第三方支付加强技术合作和促进资源共享,不断加强科技创新。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本文的研究不足之处在搜集中信银行中间业务的数据时,发现中信银行的财务报表中,缺少中间业务中各细分类的数据。因此,以中信银行中间业务的整体收入作为研究对象,同时,由于本人水平有限,研究的深度薄浅,内容还需进一步拓展优化。在对未来的研究当中,希望可以对中信银行中间业务的各细分类业务进行更针对性的研究,在实证上做到更精确,同时提高自己的个人水平和研究水准。

 参考文献

[1]Gallo,Apilado.Kolari.Commercial bank mutual fund activities:Implic-ations for bank risk and profitability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2007.

[2]R.K.Uppal.The Determinants of Bank Internet Margins:A Note[J].The 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2010.

[3]Wahyu Yuwana Hidayat.Bank risk and non-interest income activities in the Indonesianbanking industry[J].Jorunal of Asian Economics,2012.

[4]Chen L R,Liu K H,Lai F P,et al.Measuring the Quality of Financial Electronic Payment System:Combined with Fuzzy AHP and Fuzzy TOPSIS[J].2017.

[5]周玲俐.第三方支付的发展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中国商论,2017.

[6]张菁,危思亮.第三方支付对传统银行业务的冲击和对策研究——以支付宝为例[J].中国市场,2016.

[7]李朋林,董一一.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核心业务的影响——基于2006~2016年我国主要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J].财会月刊,2018.

[8]蒋斌.第三方支付业务对商业银行支付结算业务的影响[J].时代金融,2018.

[9]刘春梅.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的影响[J].金融与会计,2014.

[10]李淑锦,陈银飞.第三方支付对我国上市银行非利息收入的“溢出效应”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7.

[11]亓雅婷.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银行卡业务的影响[J].科技经济导刊,2019.

[12]谢瑶华,栾福茂.我国第三方支付的现状、风险及控制对策[J].财会月刊,2017.

[13]罗俊锋,郑煜.浅析我国第三方支付的历程、现状及发展对策[J].现代企业,2020.

[14]郭婕.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对策[J].财会学习,2021.

[15]曲碧菡.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市场,2018.

[16]张夏祎.我国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影响研究[D].贵阳:贵州财经大学,2019.

[17]高坤.招商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8.

[18]袁长超.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影响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20.

[19]暨俊辉.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体系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时代金融,2020.

[20]王崇华.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光大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研究[D].贵阳:贵州财经大学,2019.

[21]陈越.商业银行与金融科技发展[J].中国金融,2019.

[22]黄港焘.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以招商银行为例[J].山西农经,2020.

 谢辞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回首间,美好的大学生活已经迎来落幕,当我写完这篇毕业论文的时候,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感慨良多。

‎首先诚挚的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他在忙碌的教学工作中挤出时间来审查、修改我的论文。还有教过我的所有老师们,你们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一直是我工作、学习中的榜样;他们循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予我无尽的启迪。‎

感谢四年中陪伴在我身边的同学、朋友、感谢他们为我提出的有意的建议和意见,有了他们的支持、鼓励和帮助,我才能充实的度过了大学的学习生活。

最后,再次衷⼼的感谢所有关⼼和帮助过我的⽼师和朋友。并向参与此次答辩的⽼师致以深深的谢意。

第三方支付对中信银行中间业务的影响及研究

第三方支付对中信银行中间业务的影响及研究

价格 ¥9.90 发布时间 2023年11月21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80055.html,

Like (0)
1158的头像1158编辑
Previous 2023年11月21日
Next 2023年11月21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