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发展对居民金融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

摘 要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居民金融投资需求日益旺盛。近年来,金融科技在我国金融投资领域充分发挥了赋能的作用,居民进行金融投资提供了便利的服务以及多元化的产品,增强了居民进行金融投资的吸引力,加强了其投资的力度。现存研究都基于互联网机构以及金融体系,关注点在不确定性对金融体系或金融科技机构造成的负面影响,很少有涉及金融科技对居民金融投资的影响,故而本文以此为题进行了分析,通过对近年来居民金融投资的分析,找出金融科技是怎样影响居民投资的,并以此为立足点找到促进我国金融科技发展的方式。

本文通过介绍金融科技在中国的起源与发展,中国金融科技的主要类型,引出我国居民参与金融投资活动的特点,进而分析金融科技对居民金融投资的正负影响,最后提出了提高居民金融投资积极性的建议。

关键词:金融科技,互联网,居民金融投资

一、导论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的时期,经济增长保持在中高速的发展水平,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稳步增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XX网的统计数据,在2017年-2023年期间,我国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呈现每年递增形式,而2023年期间,我国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达到了35128元,比上年增长8.1%。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的年度数据,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8.1%,可见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与GDP增长速度基本保持一致,实现了人民共享国家经济发展的成果。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不断增长,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统计数据,在2023年,我国住户存款余额92.60万亿元,按照我国人口14.1亿来计算,人均存款约为65674元。同比增长10.2%,人均存款余额超6万元。

由以上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居民财富增长速度保持在较高的水平。随着财富的不断积累,居民的理财投资意识逐渐增强,个人理财投资需求越来越大,金融科技的发展无疑对个人投资理财提供了更宽广的渠道。本文研究金融科技对居民个人理财的行为的影响,希望通过本研究,针对促进居民投资理财市场的健康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图1.1:2017-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金融科技发展对居民金融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

来源:中国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

图1.2:2017-2023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金融科技发展对居民金融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

来源:中国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

(二)核心概念界定

1.金融科技

以往金融学领域对于金融科技没有明确的定义。关于这一新兴的词汇,其正式的英文名称为Fintech(financialtechnology),最早明确提出这一概念的可能是20世纪90年代伊始的X花旗银行,它意味着提供时兴金融服务的新的操作方法。从其字面的含义我们可以明确将其理解为金融与新兴科技的一种深度的融合。国际金融稳定发展理事会(FSB)于2016年将其定义为金融创新,其由金融前沿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演变而成,其中所涉技术范围较广,其中以人工智能、区块链、金融大数据以及云计算为主,而带动相应领域的创新涉及到了金融应用创新、金融产品或流程创新以及相应业务经营模式的进一步创新,因此对金融机构、金融服务以及相应市场都产生了明显影响,其中以经营方式以及生产方式的影响最为显著。与上相同,我国在金融创新方面,由央行进行了系统明确,我国在金融创新方面以技术驱动,推动金融科技的发展,借此推动金融领域内的经营方式、产品以及业务流程等得到进一步优化与创新,使我国金融行业得到提质增效的发展效果。

本研究在对金融科技进行中心概念定义时,重点将人工智能、大数据和区块链等作为技术基础,借此让金融系统、金融业态以及金融模式得到进一步完善,就根本含义而言,其名为金融创新。

2.居民金融投资

居民投资其含义就是居民通过投入相应资产以收获未来预期范围内的收益,常见方式就是货币以及其他要素,此经济行为被称为居民投资,而此类经济行为分为金融资产与实物资产。居民在实现日常生活与生产经营自由时,通过金融投资的方式获取相应效益,达到资产保值的目的,采取相应的金融方式,将赋闲的资金或相应等价物实施系统规划,以优化自身经济实力,增强家庭抗风险能力。此类投资行为分为货币活期与定期储蓄,让资金流动于相关市场之中,通过对基金、股票和债券等相关金融资产进行采购的方式,让自身资产达到获益的目的,进而让资金得到保值或增值作用。

(三)国内外文献综述

1.金融科技的相关研究

目前全球金融科技仍处于初期阶段,国内外有关金融科技的研究尚且不多,目前研究成果主要包括金融科技的内涵、核心技术构成、金融业受金融科技一定影响等。

金融科技在最近几年才在全球兴起,其在不同国家的发展程度有着明显不同,且并未对其作出较为统一的具体定义,全球学者在其相关定义上各执所见。

从技术手段的角度分析,Ma和Liu(2017)认为金融科技是一系列影响传统金融产品与服务的的技术。钟慧安(2018)认为,金融科技属于金融领域内新诞生的业务模式,其诞生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以及云计算等相应创新技术。巴曙松等(2016)指出将新型科技投用至金融领域范围内的一种技术方式被称为金融科技,旨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以及服务社会群众。从业务主体的角度分析,Susanne等(2016)认为金融科技是指那些为传统金融机构提供创新技术服务的初创型和中小型科技公司。Goldstein等(2019)认为金融科技是指那些通过软件为传统金融机构,特别是对软件依赖性较低的机构给予先进的金融服务。另,有相应机构就金融科技活动作出了具体分析,并将其分类,譬如,将金融科技活动划分成四大类的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其大致分为投资管理类、支付结算类、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类以及存贷款与资本筹集类。金融稳定理事会(2017)通过对金融科技活动进行具体分析后,将其分为保险类、市场服务支持类、支付、清算和结算类、投资管理类以及存款、贷款和融资类。

就金融科技在赋能影响方面,国内外学者认为金融科技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赋能金融业的发展。如Philippon(2016)认为金融科技的出现不仅挖掘了现有客户潜在的金融需求,而且扩宽了金融服务的惠及面,让更多的人享受到金融服务。Mendes和Silva(2019)认为新技术的传播加快了金融领域的创新,金融科技对金融业的发展产生驱动作用。陈玮(2018)通过研究得出,金融科技丰富了保险产品,提升了保险价值链各环节的效率,金融科技赋能中国保险业。徐晓萍等(2023)通过研究得出,金融科技不仅提高了银行对信息的处理能力,为更多的金融弱势群体提供金融服务,而且优化了银行信贷结构、扩大了银行信贷规模。

2.居民金融投资的相关研究

Campbell(2006)最先正式提出家庭金融属于新兴类型的金融学研究领域,然而,在此之前大部分学者就全球范围内的家庭金融实行了系统分析与研究。Guiso(2002)认为在X的金融市场之中,家庭参与的占比非常大,进行股票投资的人数占了一半以上,大部分由储蓄、交易以及退休账户组成。Hongetal.(2004)就教育程度和股市参与进行了深度研究,研究结论显示潜在的金融投资人,自身综合素质比较好的情况下,能够更直接的了解在股市投资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收益,同时,能够快速熟练开户与交易等多种股票操作方面的技巧。所以,会大大节省其用于股市之中的固定成本。秦丽(2007)根据本国在居民金融资产结构方面进行了深度研究,结合对利率市场化实施改革前后之间所产生的变化,发现我国居民在防范风险方面的意识得到了提升,理财观念持续完善,伴随金融工具与产品的优化与发展,在居民金融领域范围内的资产结构的发展呈现多元化趋势,同时,仍存在明显弊端,例如居民金融资产仍存在较为单一的情况,债券和股票等风险系数较高的金融资产在市场份额中的占比依然偏低,储蓄存款仍是大众的最多选择。李悦雷、丁杰、郭阳、曾燕(2019)根据P2P网贷投资进行了系统性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在金融投资领域内,其性别差异十分明显,大多成功投资人皆为男性,但是就违约风险进行辨别方面,女性具相对而言优势巨大。

3.金融科技对居民金融投资影响的相关研究

随着金融业的发展,一些学者逐渐重视居民金融投资和新兴金融科技之间存在的关系,PinghanLiang(2015)就影响股市参与进行了深度地调查与研究,其以互联网接入以及社会互动作为信息渠道,进行系统性分析,分析得出无论是社会交往,亦或者互联网的接入,对居民参与至股市中的作用较为明显,能够大大增加参与其中的概率,而这两种方法互相具有替代作用。魏昭(2016)研究得出在现如今的互联网金融时代,综合素质高、金融素养高且年轻的家庭,参与互联网金融的概率越大,其理财配置更优,这类家庭参与风险投资的概率较高,其配置比重也更优。李楚文(2016)在研究家庭金融服务方面,将中低资产家庭作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其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存在不足的情况,然后针对资产配置受影响的因素进行分析,重点以互联网金融对其产生的影响为主要研究方向,给予需求方两种可行性方案,分别为增强金融可得性与盘活存量资源,为供给方得到高效合理的金融产品,给予有效途径,进而让上述家庭,在相应的金融资产配置上得到具体完善。董晓林(2018)认为我国城乡家庭,参与互联网理财的关键因素分为两点,其一是金融素养,其二是信息渠道,想要让使用意愿得到强化,需要针对信息渠道进行增强。

4.文献评述

由此可知,金融科技是科技和金融两者间呈现互相融合、支撑与发展的关系,其在根本意义上隶属金融创新。而金融科技,换言之就是通过科技技术实现的金融创新,此类金融服务与产品更注重科技的作用。当今社会,金融科技得到急速发展,其所含内容甚多,其理念更具开放性与广泛性。在金融科技领域,其注重科技带给金融的全方位服务,借此让金融得到进一步发展,进而诞生出更优质的金融服务与产品。

传统的存钱方式与居民金融理财存在截然不同的含义,其所涉含义又不同于高风险性的炒股行为。正常的投资理财,都基于明确的目的性与相应的需求,然后将不同种类的资产或未来预期范围内的资产做系统性的规划,以求保值与增值。在整个投资过程之中,不同的家庭理财计划对应着不同受众群体和各种风险偏好,居民在各个阶段过程之中,其进行理财与投资的实际行为与目标各有差异,所以相关投资计划或方案皆有不同。

(四)研究方法

本研究拟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研究法、理论分析法。

1.文献研究法

藉由世界性文献资料,查阅分析出当今世界范围内,在居民金融投资领域、金融科技领域以及居民金融投资受金融科技影响程度方面的研究情况,进一步明确本文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为本文研究奠定扎实的基础。

2.理论分析法

重点阐述居民金融投资理论和金融科技理论,譬声誉理论、金融中介理论以及长尾理论等。藉由上述理论,对金融科技在实际运用中阐述的重大影响,而此研究的重点以居民金融投资遭受的相应影响。

二、金融科技存在和发展的理论基础

(一)金融中介理论

金融中介简而言之便是资金在整个融通的阶段期间,可为需求与供给双方进行牵线搭桥的媒介作用,进而形成的专业性中介组织,其产生源于金融市场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交易成本。较为传统的金融中介除了银行中介外,还有非银行中介,分别为保险公司、其他类型信息咨询公司和证券公司等。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金融科技得到迅速发展,进而减弱了传统式的金融中介在其中的影响力,其中商业银行之中的金融中介遭受到的影响最大,互联网成为资金需求方与供给方的直接沟通桥梁。当今社会,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以及云计算逐渐完善,并广而用之,藉由充足的数据信息,针对客户实现真实且完善的风险控制、信息识别以及数据分析,尽最大可能减少金融市场中存在信息不对称性,而供需双方在控制风险以及信息收集等相关方面所耗费的固定成本得到极大节省。另外,资金供需双方藉由互联网实现实时性交易和实时性金融服务,此方式趋近于无金融中介状态,但又能体验到传统式金融中介具备的资源配置相关功能。对于金融科技时代之下的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开发提供了理论支持。

(二)长尾理论

长尾理论简而言之,若市场所占份额以及销售总量达到一定量级,就算需求低、销量低的商品其所占市场份额,能够和高销售量、需求高的产品相同或更多。该理论注重突破传统思维约束,将长尾作为主要受众群体,达到资源优化。随着金融科技以及互联网金融的进步,该理论也得到了证实。在互联网时代,传统商业之中的潜在“尾部”产品得到了应有的价值,能够采用网上营销的形式,进行变现。而在此之间,常不被重视的“长尾客户”,至少可以通过金融科技让其需求得到满足,而这类群体至少能够激活80%,然后采用新兴的四大技术对客户信息完成核验,重点筛选出市场容量大的客户,再抓捕出其中的中小客户,以此覆盖受众群体,换取相应的利润。“长尾客户”在金融机构眼中,就是巨大的潜力股,相关机构可藉由先进的渠道与资源,为“长尾客户”提供相应的服务,而此类服务基于不增加固定成本的情况下,借此完成获利的目的。而上述理论便向金融机构为服务“长尾客户”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声誉理论

透过大数据研究,结果显示对个人进行声誉状况检测可藉由信息技术完成,基于该理论,众筹网站以及P2P平台等相关机构更加注重自身声誉,对其而言,声誉便是难能可贵的资本。因为,居民在选择投资产品时,会根据对应产品的母公司现有的生育状况,当作投资判断。这无疑为投资人提供了更多的思考与选择,也让平台更在乎自身声誉,进而推动互联网金融得到进一步发展,也有利于其打造出更优质的投资环境。

三、我国金融科技发展阶段及现状

(一)金融科技发展阶段

回顾我国金融科技的发展进程,大致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1.萌芽阶段

第一阶段,金融科技1.0阶段,即萌芽阶段。计算机代替手工操作,全流程电子化。如ATM、POS机、财务系统、信贷系统等。

2.互联网金融阶段

第二阶段,金融科技2.0阶段,又称互联网金融阶段。该阶段是我国独特的产品,其为互联网公司和传统式金融机构达成合作,将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技术运用其中,完成资金投资、融通与支付,同时也诞生出新型的信息中介服务相关的金融业务模式。譬移动支付、P2P网贷以及互联网理财等。

3.金融科技阶段

第三阶段,金融科技3.0阶段,即金融科技阶段。藉由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以及云计算进行新兴技术创新,然后向传统式金融机构给予相应的服务与产品,大大提高了相关效率,又减少了对应地运营成本。如大数据风控、智能投顾、智慧金融、数字货币等。

4.监管科技阶段

第四阶段,金融科技4.0阶段,也称为监管科技阶段。该过程重点以持续发展与创新的监管科技为主,根据不同情况,相应监管部门应提供源源不断且合理的革新与完善的金融行业。

当前,我国金融科技处于2.0—3.0阶段之间,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完善,将正式进入3.0阶段,并随着监管科技的进步和制度的完善,逐渐进化到4.0阶段。

我国的金融科技领域虽然起步较西方发达国家晚,但近几年随着我国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健康发展再加上我国金融方面革新创业扶持政策的大力引导和支持,推动我国金融科技迅猛的发展,2016年我国的金融科技投资公司在海内外融资的总额已经首次在世界上超越了X,位列全球第一,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唯一金融科技企业融资总额有迅速增长趋势的发展中国家。

(二)金融科技发展现状

1.发展规模不断扩大

从目前中国金融科技企业正式注册成立的数量和增长率来看,2008年到2011年维持着稳定而迅速增长的发展趋势,增长率一直保持在27%-46%之间,在增长率经历2012年的小幅度下滑后,2013年开始逐渐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随着移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遍及和发展,金融科技企业注册成立数增长率在2013年和2014年分别迅速攀升至118.59%和162.88%,企业数在2015年达到峰值,共有4300家大中小型金融科技革新企业注册成立,随后在2016年和2017年金融科技企业数正式注册成立的数量和增长率出现了急剧下降的局面,2017年仅有370家新注册成立的金融科技企业,不足2015年的1/12。

图3.1:2008-2017年中国金融科技企业注册数量和增长率统计

金融科技发展对居民金融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

数据来源:中国金融科技企业数据库

2.由大型互联网企业主导

不同于其他国家和地区金融科技以中小型公司为主,我国金融科技市场结构趋向少数大型互联网企业主导。根据《2020胡润全球独角兽榜》,在中国,11家由互联网巨头投资的金融科技行业独角兽企业价值共计16580亿元,具体情况如表3.2所示。

表3.2:中国金融科技独角兽2020

金融科技发展对居民金融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

来源:《2020胡润全球独角兽榜》、《中国金融科技报告2020》

3.金融产品数量不断增加

由于金融科技的进步,我国相关公司的数量剧增,而规模也得到扩大,金融产品更具多元化。我国相关金融企业为迎合互联网带来的支付便利,其最先发布的金融科技产品便是支付宝,其发布于2003年,其次就是后续出现的余额宝,发布于2013年,其汇聚了大量资金,借此投资于互联网货币金融之中,而余额宝的成立,让支付宝真正地开启了现代金融服务的序幕,具有里程碑意义,也象征着互联网金融科技企业正式进入金融服务行业,随后,京东、腾讯、苏宁、百度、网易等大型互联网龙头企业开始着手进入金融服务行业,陆续发布了相当便捷的网贷模式、理财服务方式。

表3.3:我国部分金融科技公司金融产品汇总表

金融科技发展对居民金融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

来源:由公开资料整理

这些年,贷款金融行业中,陆续诞生了产业链贷款、消费信贷以及弱小信贷。譬如阿里小贷、百度小贷、腾讯微粒贷以及京东发布的京保贝等,这类产品疯狂掳掠互联网贷款市场。在毕马威与网贷之家H2Ventures联合编写的《2016全球金融科技100强》之中,我国入围其中的fintech借贷企业高达8家之多,其中金融科技公司业务设计网贷的就有6家,其中不乏相互间分庭抗礼的公司。

表3.4:中国上榜的Fintech公司排名变化

金融科技发展对居民金融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

数据来源:埃森哲报

4.细分领域增多

随着金融科技在各细分领域的深化应用,我国金融科技投融资细分领域不断增加。2015年到2019年间,金融科技各细分领域的投融资金额占比,从大到小依次是支付、互联网贷款、投资与交易、财富科技、金融地产、监管科技,具体情况如图3.5所示。

图3.5:金融科技各细分领域示意图

金融科技发展对居民金融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

数据来源:《中国金融科技生态白皮书2020》

5.发展受到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影响

一方面,我国金融科技的投资状况会因为国际资本市场的波动而受到影响。如,中美贸易关系紧张直接导致X机构投资者减少了对中国金融科技市场的投资。另一方面,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加之受到疫情的影响,资本市场投资的固有风险增加,国内机构投资者会倾向于投资处于成熟期的金融科技企业,初创期金融科技企业融资难度增大。

四、居民金融投资行为现状

(一)表现出了明显的年龄差异

中国线上理财使用人群的年龄占比显示,见图三,使用互联网理财的中老年人仅占整个使用互联网理财人群的4%,80后,90后,00后等年轻人占比达到了82%,其中00后因为经济实力的原因仅占2%。青年人大都拥有一定的网络知识,熟练地运用手机,电脑处理事务,这是参与互联网金融的前提,也是对使用互联网金融人的基本要求,再加之青年人对物质生活拥有更高的要求,他们有动机选择将闲钱投资出去,赚取利息,也更敢冒险,更敢去投资高风险高回报的理财产品,而老年人思想固化,他们更愿意把钱存在手里,再加之人老以后,对很多东西的欲望便不够强了,他们不需要名牌衣服来装饰自已,不需要不断更新的数码产品,生活稳定,有车有房,他们的投资动机不强,并且老年人并不能很好地运用电子产品,有投资需要的老年人,更倾向于委托专业的经理人进行投资。

图3.6:2018年中国线上理财人群年龄占比

金融科技发展对居民金融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表现出了明显的地区差异

移动支付的用户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北和华南地区,分别为27.4%,25.5%,18.0%,这些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相关金融机构更为完善,并且居民的受教育程度也更高,因而居民有能力有条件去学习互联网知识,去进行移动支付,参与金融投资。而其他地区因为硬件跟不上,或是网络环境不够稳定,或是智能手机不够普及,导致移动支付率较低,互联网金融参与度较低

(三)更偏好稳健性的金融性投资

偏好保本浮动收益型的互联网理财用户约57%,保本固定收益型有35%,而非保本浮动收益型只有8%,见图3.7。大部分的居民投资者更倾向于小风险低收益的投资,见图3.8,49%的理财用户选择了基金,47%的用户选择了储蓄,这两者都是低风险,较稳健的理财产品,而股票,因其服务机构完善,并且已经为大部分投资者所熟知,故而有25%的投资者选择了这个风险较大的投资。贵属理财,债券基金等高风险投资,各不到10%。这说明,我国居民虽然已经认识到投资的重要性,但因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居民更倾向于选择安全性最强的储蓄存款,对未来不确定的不安,制约了我国居民对高风险投资的投资意愿。

图3.7:2019年互联网金融理财用户风险偏好占比

金融科技发展对居民金融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四)更偏好小额投资

此前中美贸易摩擦不断,股市低迷,大量P2P网贷平台跑路,“暴雷”,使投资者对P2P平台信心不足,在很大程度上,P2P网贷具有民间金融的性质,信用风险巨大,也没有国家监管。就目前而言,大部分P2P网络平台处于发展期,对市场风险敏感,金融市场一旦开始波动,便很可能引起公司资金链断裂,引起倒闭。正是因为这种巨大的不确定性,使我国居民对P2P平台的投资信心不高,更多的人是抱有撞运气心态的尝试,而不是正经想使用P2P平台实施巨大投资,以此获利。

当前阶段,我国在金融投资领域里,家庭主动参与的意愿普遍较多,而实际规划阶段,应结合相应要求,以此完成家庭投资,利用互联网金融的巨大潜力与优势,完成系统性的管理与规划,以此提升相应的综合收益性。另外,促进家庭实行金融投资时,应尽量让其收益水平呈递增状态,以此为金融行业建立优质的生态环境。

五、金融科技对居民金融投资行为的影响分析

伴随着中国经济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中国互联网理财市场逐年扩大,理财产品日益剧增,互联网理财逐渐渗透入用户的思维中,自2018年金融监管新框架一委一行两会形成以后,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加速向前,对内约束政策松动,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增加了新的机遇,截止2019年6月,我国互联网理财用户已达到1.69亿,见表5.1,相当于每十个人中就有一个人在使用互联网理财,这十个人中还包括不会使用互联网的老人和没有财务支配能力的小孩,实际上使用互联网理财的中国网民占比更高。中国互联网理财用户规模逐年递增,仅19年上半年便增加了1835万。截至2019年曾使用过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居民达到了62%,见表5.2,每三个人中便有2个人曾经使用过互联网金融产品,说明,互联网理财已经为大众所接纳,并且未来可期。

表5.1:2016-2019.6互联网理财用户规模

金融科技发展对居民金融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图5.2:居民使用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比例

金融科技发展对居民金融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一)正面影响

1.对投资额度的影响

在传统的金融投资过程之中,不同金融机构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设定了最低投资额度,换言之就是市面上的理财产品具有一个相同点,就是设定了最低投资本金门槛,常见的理财产品几乎都有一定的限额,除了活期储蓄之外,几乎都是万元起步,但对于尚未拥有大量闲置资金的年轻人来讲,这种高额投资是无法接受的,但是,现阶段的金融科技投资项目很多都没有最低投资额,甚至很多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产品可以一元起投,这就意味着金融科技投资没有进入的门槛,只需将钱转入就能进行金融投资。同时,年轻人又拥有无限的好奇与对新事物的热情,他们愿意尝试,愿意冒险,敢于接受新事物,大部分年轻人甚至包括在校学生,都愿意把钱存在余额宝里,用时直接转出,不用时便成为投资。

2.对投资方式选择的影响

在传统金融中,大多数投资者都具有一定的专业素养,对自己所投资的项目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例如,投资股票的能够看懂k线图,知道该如何进行买入卖出股票的操作。或者是委托经理人来进行资金操作,而如今,金融科技能够做到使没有任何经验的投资者也能轻松进入市场。金融科技投资通过大数据方式,监测资金需求者的财务状况,分析项目的好坏,然后对该项目进行评级,使投资者能简单掌握投资项目的风险,进行投资决策。这种模式在一定意义上降低了参与金融投资的门槛,使更多人能够参与进来,而我国有关金融科技投资的调查也证实了这一点,绝大部分居民投资者选择进行互联网投资的原因主要是金融科技操作简单,购买快捷,随时存取。

3.对投资思想的影响

上世纪股票交易步骤繁琐,大部分投资者都是通过委托代理人进行操作,投资者进入的门槛高,而现如今,金融科技下,只需一台手机,客户自身便能完成一系列的股票交易操作,再加之证券公司大量广告信息的轰炸,使居民对金融科技的理解更为深刻和准确,更愿意参与投资。例如,中国网民小到几岁孩童,大到花甲老人,都对股票拥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这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居民的投资观念,首先他知道了股市的存在,当他有闲钱的时候,他有动机去投资,于是去进一步了解股市,最后权衡风险,进入股市。另一个例子,阿里巴巴旗下的支付宝,阿里巴巴经由他庞大的客户数额和稳固的客户黏性推出支付宝以后,支付宝大大改变了现代人的生活,移动支付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的日常,进而阿里巴巴团队推出余额宝,蚂蚁花呗,使得绝大部分居民认识到了金融理财投资,居民愿意将闲散资金放入余额宝,便是跨入了金融科技的大门,实现了金融投资从0到有的突破。居民投资思想由此转变。

4.对城乡居民投资差异的影响

农村地区,传统金融发展远不及城市,一是缺乏金融机构网点,参与投资活动较城市更困难,二是手中的闲散资金不及城市居民多,难以进入万元起步的传统金融市场,三是受教育程度普遍不及城市居民,对金融方面知识了解不多,自己操作金融投资难度较大,故而使得农村地区大量闲散资金并没有进入金融市场。但是金融科技打破了这一僵局,金融科技通过网络,消灭了地区限制,农民可直接在手机上操作购买金融产品,不用再到实体网点进行操作,同时因为金融科技产品没有资金门槛,农村居民也逐渐倾向于进行金融投资,提高了农村居民的投资参与度,也促进了农村金融的发展。

(二)负面影响

金融科技不仅存在传统金融行业中具有风险性,其结合互联网技术之后,诞生了数种具有互联网技术特点的风险系数,其分别为平台风险、网络信息安全风险以及终端安全风险等。

1.违规集资风险

近年来金融科技市场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也暴露出了大量的安全问题,金融科技在P2P网贷平台方面具有重大潜在性风险,在以往发生的事情中,常见的情况就是相应平台出现跑路亦或者“暴雷”的情况,让大部分参与者遭受巨大经济损失。另外有部分人,通过“旧酒装新瓶”的方式,将传统理财方式融入至新兴的金融科技之中,非法集资百亿之多,遭受损失的人数高达万人。由于对金融科技实施监管的力度不够,造成“校园贷”、“现金贷”疯狂肆虐市场,诱发一系列超高费率、非法侵犯他人隐私以及暴力收贷等社会性问题。并且一旦发生风险事件,消费者往往面临着举证困难,自身权益得不到保障,资金难以追回。

2.信息安全风险

此外金融科技还存在着隐形危险,如客户信息安全性得不到保障,超80%的用户都遭遇过个人信息泄露。客户资金安全性的不到保障,很多用户都反映过账户资金被盗用,无法取出。以上种种都使得对金融科技滋生了不信任心理,很多极端分子直接将P2P贷款等同于网络诈骗,对金融科技失去信心。

六、提高居民参与金融投资积极性的对策建议

为健全与完善相关金融科技平台,为居民投资提供便利与维护相应权益,调动投资积极性,本篇文章由以下三个方面作出系统性建议:

(一)居民投资者

1.树立理性的金融投资观念

合理的金融投资观念对居民投资人而言十分重要,进行风险性投资时,应提前针对现有的资产作出合理评估,然后,根据自身情况,以及相应投资要求与特征实施科学合理的分析,明确金融投资产品的利弊,防止赌博心理泛滥、自信过度以及盲目跟从的心态等进行最优投资选择。

2.了解自身的风险偏好

居民投资人在选择金融产品时,要根据自身能够承担的风险系数以及喜好,作出最佳投资配置。不同金融产品在其风险系数、诞生风险的阶段以及风险持续性上都存在一定差异,所以,投资人应将自身与家庭之间的特征进行结合,作出最优投资产品选择。

3.学习相关的金融知识

居民投资人应注重自身专业技术的提升,多学习先进的金融知识,强化辨别风险的能力,选择合法正规的投资渠道,选择多种金融产品,切勿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之中,以此增强抗风险能力。多留意实时新闻,掌握国家政策与市场变化,在选择金融产品时,应多加辨别,选择合法合规的产品,让自身防范风险的能力得到保障。

(二)XX

1.完善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

XX需尽快完善互联网金融领域范围内的法律,优化相关制度,明确市场准入以及相应退出的原则,通过相关规定维护居民投资的权益。以此增强其投资自信,同时对互联网市场加大合理合法地管控力度,让其相关平台与产品更具规范性,为互联网金融的后续发展保驾护航。

2.加强监管力度

XX在监管金融企业方面,应加大力度,同时不能忽略资本市场以及互联网金融市场的管控,创立全方位监管机制,增强该领域的信息透明化,让产品、机构以及市场具备较高的信任值,让投资人主动且放心地参与其中。同时,对互联网金融公司进行科学合理的规范,以此促进其发展,对金融公司而言,自律尤为重要,加强自身自律水平建设,推动居民金融投资以及互联网金融的市场得到绿色且持续的发展。

3.继续推进互联网金融的普及

第三方支付在抽调的普及率上达到了49.7%。是当前互联网金融中最成功的产品之一,而在抽调的居民中参与互联网理财的比率只有12.9%,可以看出其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相关XX部门应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加以普及与宣传,让居民主动学习先进的互联网金融知识,藉由相关政策,带动居民通过正规合理的渠道实施投资,在选择金融产品时,应当谨慎选择。

(三)企业

1.建立高素质的理财团队

现阶段,我国在理财方面,十分以来专业的金融机构进行系统性的引导,向不同家庭给予丰富的理财服务。然而,现阶段理财队伍的整体水平较低,平常期间多根据大型金融机构发布的理财产品作为选择,而这类机构结合此情况,不断向投资人提供相应的理财产品。由于,我国金融企业在最近几年发展迅猛,其向市场推介的理财产品日渐多元化,数量也逐渐充足。所以,相关金融公司加大了人才的专业知识培训力度,以此优化自身队伍的专业性。除此之外,XX需要注重中介理财机构的发展,加大扶持力度,让理财产品的销售与发行进一步分离,让投资人通过中介了解到更为专业、客观且合理的金融产品。再结合投资人的风险承受力、喜好情况以及家庭整体收入状况,作出系统性分析,为客户提供最优理财规划,让客户的投资收益更具保障性,尽量减少金融产品的推销力度,为客户提供最真切、最有效的理财服务。

2.注重互联网理财

互联网金融产品,在面向市场销售时,其受众并不具有相应的针对性,其网上进行销售的金融产品大多建立在不同中介基础上获益或服务模式,打破了传统意义上,过度通过中介进行获利的形式。然而,此环境下,具有一个明显的短板,就是金融创新的动力较差,却更加注重存贷款带来的利息差。在后续发展中,应增强各机构的金融服务水平,让金融中介服务在整个金融机构收入中的占比得到进一步提升,减小对存贷款利差的依赖性,健全金融机构的发展机制。

3.注重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

基于居民投资理财,通过使用资金具有的信息管理功能,实施投资理财服务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在投资理财服务管理中通常是对网络信息数据进行处理来获得数据,使用结构化处理以更好的提升投资理财管理水平和能力等。结合人工智能数据信息实施可知,可以创建相关数据处理机制,藉由不同居民对投资风险系数的喜好以及当前家庭年龄情况,进行系统计算与匹配,为其作出最优投资建议,风险性资产达到相应的止损点之后,会立即向投资者提供警示,让投资者完成及时止损;结合决策内容作出有效的数据处理并提供合理的参考信息,进而让居民在投资过程中对数据处理的整体能力得到强化,提升了投资者处理相关信息的质量,极大力度地促进了大数据在居民理财过程中的运用力度。另外,盈利达到自身设置的止盈利点之后,也会向投资人发出提示。再者,有利于合理合法地规避不必要的税收,让居民在理财方面的综合收益能力得到强化,以此让居民在理财的长期过程中处于获益状态。

参考文献

[1] 段锞.我国P2P网贷行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时代金融,2018(05):233+235.

[2]范敏霞,汤自英,赵梦蕾,周琦轩.互联网金融对居民金融投资活动的影响[J].西南金融,2015(12):43-48.

[3]乔海曙,邹承慧.中国金融科技行业研究报告2017版.[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12.

[4]熊小雅.金融科技市场现状与趋势演变[J].科技经济市场,2023(09):14-15.

[5]郗睿超.浅谈新时期家庭金融投资现状[J].市场周刊,2020(04):122-123.

[6]宋航.新时期科技金融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J].今日财富,2023(22):37-39.

[7]王颖.河南省科技金融融资需求现状分析[J].河南科学,2020,38(09):1542-1548.

[8]张文婷,赵大伟,丁明发.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及监管[J].金融纵横,2020(06):12-17.

[9]陈颖.试论互联网金融对居民金融投资活动的影响[J].时代金融,2023(12):7-9.

[10]杨蕊旭.居民金融投资结构及政策分析[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6(45):142.

[11]李响.中国家庭金融投资影响因素研究[D].辽宁大学,2016.

[12]刘潇,程志强,张琼.居民健康与金融投资偏好[J].经济研究,2014,49(S1):77-88.

[13]刘汉广.互联网金融系统性风险治理的法治化思考——以“蚂蚁金服”平台为例[J].社会科学动态,2023(01):62-69.

[14]周雷,顾瑞鹏,邢雪,吴涵颖.大数据征信前沿研究综述与展望[J/OL].征信,2023(01):36-44[2023-01-24].http://kns.cnki.net/kcms/detail/41.1407.F.20230110.1259.008.html.

[15]李俊彦.互联网金融对居民金融投资活动的影响分析[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7(10):115-116.

致 谢

在意识到这是最后一个学期,正在写毕业论文的我,几个月的实习工作压力和节奏,让我不太适应,心情很压抑。小时候总想快快长大成人,觉得有了独立的经济能力就会非常酷,但是现在心里满满的留恋。在校内的生活,在学校时的对未来人生、工作规划的焦虑现在一对比现状,感觉读书真的是很幸福的一件事,也是到了大四才意识到要与时间赛跑了,每天多学一点新知识都是很快乐的事情,因为实习后发现,实际上工作不能像上课那样有规定,但是工作已经占去了白日里的激情,回到家后就只想休息休息。而且校园内的群居生活,舍友们的体贴和友爱,老师们的温柔和博学,海南大学一直都很愿意听从学生建议的人性化管理方式,都让我更加不舍,感谢遇到的所有人。通过这个过程,我学会了如何规划时间,充分利用时间,我感觉我变得更加充实了,焦虑也随之而去。最后,非常非常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王丽娅老师,老师一直是以循循善诱指导我,从定题、开题到论文的撰写,即使因为是在忙碌的实习,拖了大家整体进度的后退了,但是老师也并不会生气,还是对我所询问的问题,丰富的学识往往对问题一点到位,这让我对老师非常敬仰。毕业季果然如人所说,是忙碌的是充实的,也是能让懵懂四年的大学生突然在这期间内变成真正的大人,我想我一定不会遗忘这段令我又爱又恨的记忆。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63188.html,

Like (1)
打字小能手的头像打字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2年10月18日
Next 2022年10月19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