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写作教学是语言训练的重要方面,不仅是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方式。目前,将思维导图和英语教学相结合的研究颇丰,但将思维导图运用于小学英语写作教学之中的研究并不多见。笔者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和实践分析法,以PEP版英语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What’s he like?为例,研究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并提出有效的实施建议。在所选案例中笔者将思维导图运用于写作教学中,使得课堂气氛活跃,整体参与度较高,教学目标完成较好。但也存在时间把控不当,学生绘制导图耗时过长等问题。根据研究结果,若要有效地运用思维导图,还需教师深入钻研教材,突出课堂主体;恰当进行引导;重视写作评价。

【关键词】小学英语;写作教学;思维导图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标准》)指出:英语课程的任务之一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标准》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写”的能力做了更细致的要求(二级目标):“能正确地使用大小写字母和常用的标点符号;能写出简单的问候语和祝福语;能根据图片、词语或例句的提示,写出简短的描述。”写作教学有助于学生了解和熟悉英语思维方式,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然而在当前的小学英语课堂中,写作教学情况并不乐观。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常常注重于对学生听、说、读的训练,轻视写的练习,缺少切实有效的写作指导,导致学生的写作能力难以提高。而思维导图因其能发散学生思维、提高记忆力和创造力等优势,被广大教师广泛地运用在教学实践中。大量研究证明,教师将思维导图运用到英语写作教学之中,有助于学生有效地拓展行文思路,构建写作框架。因此通过对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研究,不仅能帮助教师更好地运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谋篇立意,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方式,同时还能丰富教师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水平,改善小学生英语写作现状。

 (二)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思维导图又名心智图,由英国Tony Buzan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提出。Tony Buzan出版了100多部论著,其中“思维导图系列”被译成30多种语言在许多国家出版,广受欢迎。在国外,越来越多的人掌握了思维导图的用法,并将其积极应用在教育、企业等领域。X、日本、德国等国家在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都开展了基于思维导图的教学研究与改革。思维导图被新加坡教师积极应用在中小学教学中。John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在课堂练习中运用思维导图可以加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并尊重学生的差异性(John,2004)。

在国外,思维导图被充分地应用到了写作教学领域。Tony Buzan在牛津大学的实验基础上发现,学生借助思维导图进行写作,花费的时间是传统写作课的三分之一,而且写作效果还更好(Buzan,2009)。Naqbi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一所中学开展了十周的实验研究,发现思维导图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并有利于学生在测试中回想与写作主题相关的信息。除此之外,Naqbi还发现使用思维导图进行写作,能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并评价观点,使学生对写作主题有更深层次的理解(Naqbi,2011)。Reima随机挑选了参与EFL写作课程的两组大学生,通过思维导图软件进行对比研究,研究表明思维导图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使写作主题更明确,且有助于学生清楚地表述观点,可应用于写作(Reima,2009)。

2.国内研究现状

近十年来,我国许多教师在英语教育领域进行了基于思维导图的实践探索,涌现出了大量关于思维导图的课题研究和学术论文,思维导图潜在的巨大教育应用价值引起了教学研究者的高度重视。然而相关研究大多集中在词汇教学、阅读教学、单元复习教学等方面,思维导图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并不多。

总的来说,将思维导图和小学英语写作教学相结合的应用研究相比于中学而言,数量较少。此外,在研究方法上,缺乏实证研究,绝大多数都是一线老师的教学经验总结。吉桂凤对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综合板块课、词汇课、阅读课、单元复习课以及教学板书和课后作业等各方面的应用展开详细的研究,并进行教学实践。她将取得的成果整理在《思维导图与小学英语教学》一书中,全面阐述了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小学英语教学的详细步骤和注意要点(吉桂凤,2020)。景嫣将“心智图法”运用到写作教学当中,发现“心智图法”有利于学生梳理写作思路,建构行文结构,提高语言组织能力,并通过课堂教学案例详细论述“心智图法”在小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景嫣,2016)。刘美芳将思维导图融入到读写课教学活动当中,让学生体验新颖的读写课堂,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提升教学效果(刘美芳,2015)。杨丽丽将思维导图有机地运用到写作教学上,巧妙设计教学活动,从而开阔学生思路,培养其创新意识(杨丽丽,2015)。杨静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思维导图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写作兴趣(杨静,2013)。

 (三)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通过搜集和整理与研究内容相关的资料,了解当前有关思维导图的相关理论,把握当前基于思维导图理论指导下小学英语教学研究的趋势及成果,并对已有内容重新进行分类整理,确保研究更加深入。

2.实践分析法:将自身基于思维导图理论的课堂教学设计在宜章思源实验学校小学五年级班上进行实践,通过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3.归纳总结法:在教学实践之后,结合国内外思维导图运用于英语教学的实例与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对比分析,并进行反思及经验总结。

 (四)研究意义

目前,将思维导图和英语教学相结合的研究颇丰,但将思维导图运用于小学英语写作教学之中的研究并不多见。写作不仅是一种实用的语言技能,也是语言输出的重要方式之一。语言输出的方式主要是写和说,但是在我国,英语作为一门外语,缺乏语言环境,说的机会相对来说较少,而写作不受其他因素的干预和限制,是一种现实可行的语言输出方式。写作教学还能够帮助学生巩固英语基础知识,增强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还有利于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进一步促进其思维发展。笔者希望把小学英语写作教学作为切入点,将思维导图运用其中,探索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并提出有效的实施建议,帮助教师通过思维导图辅助学生建构写作框架,主抓关键词,整理归纳写作要点,使学生借助思维导图形成合理、有序的知识结构网络,打破单调、枯燥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在提高写作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思维导图理论与小学英语写作教学设计

  (一)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

《标准》指出:英语课程的任务之一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写作不仅是语言输出的表现形式之一,也是一种实用的语言技能。进行写作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巩固英语基础知识,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乃至思维能力的发展。《标准》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写”的能力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二级目标):“能正确地使用大小写字母和常用的标点符号;能写出简单的问候语和祝福语;能根据图片、词语或例句的提示,写出简短的描述。”而“写”以往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较为薄弱且易被轻视的一项技能,教师应该明确《标准》二级目标中“写”的具体要求,在小学英语写作教学中从语言基本技能以及思维能力等方面逐步培养学生的综合写作能力,有效开展写作教学活动。

(二)思维导图理论

20世纪60年代,Tony Buzan提出了思维导图以及思维导图的共同特征:都使用颜色、线条、符号、词汇和图像;都有从中心发散出来的自然结构;都遵循一套简单、基本、自然、易被大脑接受的规则。Tony Buzan认为运用思维导图的过程就是运用创造性思维,在新知与旧知之间建立联系桥梁,把学习内容由语言转化为形象,进而由形象转化为图像的知识存储过程,是掌握和提升知识的过程,也是监控和反思知识掌握程度的过程(Buzan,2019)。思维导图主要利用图形、色彩、关键词等图文并茂的形式,将左脑的逻辑、顺序、文字、条理以及右脑的图像、想象、颜色和空间等多种因素调动起来一起参与思维和记忆。

在国内,赵国庆认为思维导图是一种能促进思维激发和思维整理的可视化、非线性思维工具。思维导图以其非线性结构,清楚地展现了关键词之间的联系,促进了新知与旧知的融合(赵国庆,2012)。刘晓宁同样认为思维导图是一种表征知识及促使思维过程形象化、可视化的工具,它将学习者的思维过程和结果以直观易懂、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刘晓宁,2018)。思维导图充分运用了左脑的抽象思维和右脑的形象思维,采用图文结合的方法来表征、整理和阐释知识,呈现人们获得知识、解答问题时的隐性思维过程。

(三)思维导图理论对小学英语写作教学设计的启示

1.拓展学生写作思路

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联想与特定的作文题目相关的知识,不断拓宽学生作文内容的宽度和深度。教师可以将思维导图运用在写作教学中,辅助学生尽可能多地联想已学的与谋篇写作有关的词汇,拓展写作思路,准确且富有逻辑地表述出写作观点,丰富写作内容,使学生有内容可写。

2.帮助学生建构写作框架

很多小学生在写作时,通常是看完题目拿起笔就写,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没有构思写作框架的习惯,写出来的作文就会胡拉乱扯,缺乏逻辑性。而思维导图可以同时传递图形和语言文字,将学生的观点、想法等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准确而高效地表达出来(景佳梅,2017)。学生能够组织语言并清楚地表述自己的观点,不仅是语言输出的过程,也是写作的重点。思维导图通过文字、符号、线条和图像等要素把写作内容连接在一起,构建具体直观、有条理的知识体系,有利于学生梳理写作思路,建构写作框架,提高表达的逻辑性。

3.提高学生写作兴趣

思维导图将写作思路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出来,给学生带来视觉上的美感,使原本单调乏味的写作课堂充满趣味性,不断地激发并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在运用了思维导图的英语写作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积极互动,交流讨论,共同建构导图,使单调枯燥的写作教学变为师生、生生间最真实的思想交流,营造愉快、轻松的学习环境(陈星焱,2018)。同时,思维导图可以反映出学生的主观想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及个人爱好,绘制独特的导图并完成写作,提高写作的积极主动性。并且,学生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写作思路更清晰,写作内容也更丰富,切实体会到思维导图对自己写作的帮助。当他们体验到英语写作带来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后,他们对今后英语写作乃至英语这个学科学习的积极性也会提高。

 三、Unit1 What’s he like?写作教学设计

根据《标准》对小学英语写作课的提出的要求以及思维导图理论对小学英语写作课的启示,结合笔者任教班级的实际情况,笔者采用情境教学法与任务型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下面是对本教学设计内容的详细阐述。

 (一)学情分析

1.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与知识储备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五年级学生,经过了两年的英语学习,对英语有着较浓厚的兴趣,已经掌握了一些简单的日常用语。大多数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能够掌握课文内容,在课堂上进行简单的日常对话。在笔者所任教的班中,大多数学生的英语基础较为薄弱,对于英语语言知识掌握得还不熟练,需要在教师的帮助下才能完成对话。再加上五年级的教材内容难度加大,所以在本学期,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速度较为缓慢。因此在这堂课教学中,笔者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活动,通过歌曲、头脑风暴、小组合作等活动,结合视频、图片等教具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集中。

2.学生的年龄特点、性格习惯、兴趣动机、个体差异分析

此次教授的是五年级学生,正处于开朗好动的年龄阶段,但是自制力不强,注意力容易分散。他们的情绪和兴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们对于课堂活动的参与度以及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班内学生的英语水平差异比较明显,小部分学生在三年级之前就已经开始学习英语了,也有着一些较好的学习习惯,比如会主动练习英语口语,但是大部分学生的英语基础不是很好。因此教学活动既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过于复杂,要照顾到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

 (二)教学内容

本单元主题为性格特征,以人物的性格特征为中心展开一系列话题,主要学习内容为描述人物性格特征的词汇及句型。本课时的话题中心是机器人Robin,围绕Robin的外貌、性格特征展开写作教学。本节写作课的教学重难点为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描述自己的机器人。在三年级下册Unit3 At the zoo中学生已经学习过fat,tall,thin,It is fat.等描述外貌的形容词及句型;在四年级上册Unit3 My friends中学过strong,friendly等形容词;本单元学生已经学习了描述人物的主要词汇:young,funny,quiet,kind,old,hard-working,polite,helpful,strict,clever and shy和句型:What’s he/she 1ike?He/She is….Is he/she…?Yes,he/she is./No,he/she isn’t。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对这些知识进行相关复习和综合运用。描述自己的机器人对于学生来说很新奇,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开展教学活动也较为容易。教学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完成各种任务型活动在情境中来帮助学生感知人物形象,交流人物外貌特征及性格特点,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能在日常生活中运用strict,helpful,clever,hard-working等单词。

2.能熟练地运用句型What’s he like?He is…

2.能力目标

1.能在真实情境中运用句型What’s he like?He is…来描述人的外貌特征等。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描述机器人的特征。

3.能够利用思维导图理清思路,辅助写作。

3.情感态度目标

1.能在活动中积极参与,乐于表达,互帮互助,乐于倾听。

2.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描述机器人的特征。

 (五)教学准备

教学PPT制作;单词卡片制作。

(六)教学过程

1.导入

1.Greeting

T:Good morning!Nice to see you!

S:Good morning!Nice to see you,too!

2.Let’s sing

全班同学一起跟唱Robot song。

【设计意图】通过歌曲引出本课时主题robot,活跃课堂气氛,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T:Boys and girls!Do you like robots?

S:Yes!

T:Ok!Today we will meet a new friend.Wu Yifan will introduce his robot to us.

【设计意图】创设认识新朋友的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2.新授

1.Let’s guess

T:Can you guess what the robot is like?

S1:He is tall.

T:Yeah,maybe he is tall.And anything else?

S2:He is strong.

S3:He is big.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讨论猜测机器人的特征,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注意力。

3.Read and answer

c59a7f3126f9c0ba38a67eae9a8d49ed  T:Wow,you are so imaginative!Now let’s read and find out what the robot is like.

学生阅读材料,了解Wu Yifan的机器人的特征并回答下列问题:

(1)What’s the robot’s name?

(2)What’s the robot like?

T:Ok,time is up.The first question:What’s the robot’s name?Who wants to try?Peter,please.

Peter:His name is Robin.

T:Well done!Sit down,please.And what’s he like?

S:…

老师展示PPT上的Robin图片,并运用本单元核心句型What’s he like?询问学生Robin的特征,将学生的回答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出来。

92ae8e71defcf62c0bbac7a25a871189  【设计意图】Unit1的主题为人物的性格特征,核心句型为What’s he like?He is…。通过师生问答复习Unit1的单词和句型,激活学生的已有知识。并将学生的答案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出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之后运用思维导图写作做铺垫。

3.Brainstorming

T:Guys,Robin is Wu Yifan’s robot.Robin is hard-working and helpful.And he can speak Chinese and English.Is Robin cool?

S:Yes!

T:Do you want a robot?

S:Yes!

T:Great!Now let’s design our robots!

T:First,we should give the robot a name.

教师引导学生写下主题。

T:And what’s your robot like?

让学生进行头脑风暴,讨论一下自己将要设计的机器人。引导学生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外貌和性格。以这两个方面为主,尽可能多地联想出跟外貌和性格有关的单词及短语。

【设计意图】通过头脑风暴,学生能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和语言材料表达自己的想法,集思广益。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开阔学生的思维,锻炼其想象力和创造力,还能使学生体验到创造的喜悦,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七)练习

1.Pair work

教师指导学生两人一组绘制思维导图,学生借助之前进行头脑风暴所联想到的单词及短语,写出机器人的特征,将它们在导图上用不同颜色的笔写出来。

【设计意图】两人合作共同绘制导图,不仅降低了难度,也有利于学生的共同学习与发展,培养合作意识。同时思维导图文并重,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的层级图表现出来,不但可以梳理归纳机器人的特征,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接下来的写作任务作铺垫。

2.Let’s write

(1)教师播放幻灯片,向学生展示课前绘制好的思维导图,示范如何借助已绘制好的思维导图进行写作。

8090571807221e6f07603fc404770800  T:Look!Boys and girls,I have a robot,too.Her name is Lily.And this is a mind map about Lily.Now let’s try to describe Lily according to this mind map,ok?

T:How can we describe Lily?

T:Is Lily short?

S:No,Lily is tall and thin.

T:Yes,Lily is tall and thin.

教师板书Lily is tall and thin.

T:And what is she like?

S:She is funny.

T:Well done,Lily is funny and Lily can make me laugh,right?

S:Yes.

教师板书Lily is funny and Lily can make me laugh.

T:Is Lily clever?

S:Yes,she is clever.

T:Right!She is clever.

教师板书She is clever.

S:And she can speak Chinese.

T:Wonderful,she can speak Chinese.

教师板书She can speak Chinese

T:And anything else?

S:She can sing.

T:Good.And she can sing.

教师板书and she can sing.

T:All right!This is a composition about my robot Lily.

(2)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绘制出的思维导图进行写作。

T:Now please write a composition about your own robot according to your mind map.

在学生根据自己绘制出的思维导图进行写作时,教师指导学生注意作文的行文结构,运用连接词使作文连贯自然、结构紧凑。并且鼓励学生用多种不同的表达方式。

【设计意图】学生借助自己绘制出的思维导图完成写作。这样不仅降低了写作任务的难度,还增加了写作的趣味性。

(八)巩固

1.Group work

四人一组互相修改作文,主要检查单词拼写是否正确。

【设计意图】通过互相修改、优化初稿,调动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同学之间取长补短。此外,来自他人的反馈更有利于学生发现自己写作中存在的不足,进而及时并有效地改正自己在写作中出现的错误。

2.Make a report

小组内修改之后,组内交流讨论。每组评选出一篇较为优秀的作文,派一位学生上台朗读,老师再做详细的点评。

【设计意图】通过上台表演的形式,让学生大胆发声,敢于在班上同学面前用英语交流,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通过教师的点评,学生可以明白自己作文的优点和不足,更好地完善自己的作文,也能激发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九)作业

1.Summary

教师对本课进行小结。

2.Homework

以My mom为题,绘制思维导图,并根据思维导图介绍你的妈妈,至少5句话。

【设计意图】作业进行了拓展,能够进一步巩固本课所学知识,同时作业内容贴近生活,妈妈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家人,更能激起他们写作兴趣和创作欲望。

 四、基于思维导图理论的小学英语写作教学设计分析与反思

  (一)教学设计分析

1.设计理念

《标准》强调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所以笔者选取了与课文文本内容相关的语言材料,运用到如What’s he like?He is kind.Is he clever?等句型,培养学生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另外,《标准》还强调在小学英语中,写的教学要培养学生乐于用书面语言表达意思。笔者在本课教学中设计了多种教学活动:Let’s sing、Let’s guess、Brainstorming等让学生在充满趣味性的课堂氛围中进行写作。写作是语言输出,应建立在语言材料输入的基础上。在学生写之前一定要有足够的积累。在写作中,没有足够的语言输入谈何输出?因此,笔者在课上先为学生提供了一份贴近生活的阅读材料,去获取写作素材,再结合前面学过有关描写人和事物的单词、短语和句型知识,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并借助思维导图构建写作结构,进行写作训练。

2.设计意图

笔者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采用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使用的教学方法是情境教学法和任务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创设认识新朋友Robin、设计自己的机器人、向他人介绍自己的机器人等一系列情境。任务型教学法:学生通过找出Robin的特点、头脑风暴、合作绘制思维导图,写作等任务的完成来达到层次递进的学习目的。

3.设计思路

根据教学内容分析,结合《标准》和思维导图的理论指导思想,本课教学活动的设计由易到难,教学环节由输入、巩固再到输出。

本课围绕Wu Yifan的机器人Robin这一话题主线展开。从介绍新朋友Robin入手,让学生猜测Robin的特征。在猜测Robin的特征的过程中,学生结合前面所学的描述人物的外貌、性格特征的内容进行相关复习和综合运用。之后学生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将学生的回答绘制成思维导图,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感知、理解思维导图的用法。

在写前活动中,学生通过头脑风暴,尽可能多地联想出与机器人相关的单词和短语。接下来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合作绘制思维导图。之后,教师展示课前绘制好的思维导图,向学生示范如何根据已绘制好的思维导图进行写作。接着教师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绘制的思维导图进行写作训练。写作是一项复杂的认知、实践活动,为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取得进步,在写作教学的评价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容易忽视评价的作用。下面以笔者听过的一堂写作课具体说明。

下表是选自《My friends》写作课中的部分教学设计:

1f3fbb74f58ae9bf61c68e596b16f252

在这个案例中该教师在课堂上并没有进行评价活动,而是让学生下课后交到办公室进行批改。没有及时的评价反馈,教师就不能明确教学效果是否良好,教学活动是否有效,也不能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适当的调整(张敬彩,2016)。学生也看不到每次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和点滴进步,容易打消学生的写作兴趣。因此,在评价活动中,笔者通过小组组内相互交流修改、优化初稿,最后学生分享作文、教师点评的方式,使学生们取长补短,逐步形成在真实生活中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具体设计思路见表2)

2eacc488e57a11fb9512fe8b9367a689

(二)课堂教学情况分析

这节课在常规教学时间之内按计划完成了教学任务,达成了教学目标。导入环节的英文歌曲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能够快速进入课堂学习。认识新朋友的活动把学生带入了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中。在进行头脑风暴,说出与机器人相关的特征时,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平时不怎么发言的学生也积极发言了,尤其是男生。由学生自己设计机器人,绘制思维导图的时候,学生们兴致盎然,但是这一环节耗时过长,有个别同学的学习重点转移到了绘画上。借助思维导图进行写作时,学生基本上都能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完成写作任务。在写后活动中,学生进行互评,学生思维活跃,积极性高,参与度广。但学生上台分享作文,老师点评的时间不足,略显仓促。

(三)学生反馈情况分析

在课后,笔者跟学生进行了交流。在交流中学生们普遍反映,借助思维导图进行写作非常有趣。在写作中运用思维导图让他们思路更清晰,内容更丰富,写作速度也快了很多,不像之前直接提笔就写,逻辑混乱,也不会对着作文题目思索很久,迟迟不动笔。但是也有小部分学生觉得绘制思维导图太难了,会花很长的时间在上面。

 (四)教学反思

1.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效果

1.课堂氛围轻松活跃,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笔者采用了唱歌的方式进行热身,歌曲选用的为Robot song,与课题紧密相关。学生表现出很高的热情,这使得整个课堂的氛围一下子被调动起来,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在导入时,笔者通过介绍新朋友引出写作素材,吸引了学生注意力,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将学生的答案绘制成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不仅为课堂增添了乐趣,使学生深入地理解写作素材,也有了语言输入,为后面的环节奠定基础。在进行头脑风暴,说出与机器人相关的单词和短语时,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们踊跃发言,大大地启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教学活动由易到难,达到了教学目标。在之前的写作课上,小学生写作积累的素材有限,很难在写作时候发挥自如。而这节课上学生们先对有关人物外貌、性格特征的知识进行了复习和综合运用,然后两人一组绘制思维导图并有效地运用思维导图来拓宽写作思路,建构写作结构,丰富了写作内容,使得作文内容具体生动,不再像之前写的作文那样苍白无力。而且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很高,基本都完成了写作,掌握了本课的重难点。

3.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评价环节中,笔者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学生通过小组互相修改、全班分享、老师点评的方式完善作文,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还更好地促进了学生对重难点的理解与输出。这样生生之间,师生之间互动交流的方式,避免了老师一味讲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都充分参与到了课堂当中,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2.不足及改进方法

在本堂课教学中,虽然大部分学生都能够掌握本堂课的重难点,但还是存在着些许不足。

第一,时间把控不够好。绘制思维导图这一活动时耗时过长,导致后面的教学活动略显仓促。绘制思维导图对学生来说,比较费时。并且本班学生刚接触思维导图,还不熟练,绘制思维导图对他们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符合学生现有水平的主题和素材,指导学生不断地思考,练习并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写作。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课堂实际教学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活动,使之更有效。

第二,笔者注意到部分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虽然十分好看,但是内容却有些缭乱或是不完整,没有充分地体现出其思维过程。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时,要注重及时对学生所绘导图提出建议,指导学生简明清晰地构思出文章的思路,将重心放在文章内容上,而不是仅对于画图感兴趣,忽视思维导图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写作。

第三,通过最后的评价活动来看,大多数学生不太敢单独上台朗读作文。在头脑风暴活动中,只需要学生说出与机器人相关的单词和短语,较为简单,学生敢于开口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是在各小组推举同学上台分享作文时,大多数学生互相推让,害怕上台。因为作文较长,不像单词或短语那样简短。而且需要单独上台朗读,学生不自信,怕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不好,害怕受到同学嘲笑,害怕遭到老师的批评,不敢上台。对此,教师应注重在日常的课堂中多给学生一些练习口语的机会,多为学生创造一些展示自我的平台,设计适量的练习口语的活动,如讲故事、角色扮演、学唱英文歌曲等,寓口语练习于娱乐之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且对学生所犯的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鼓励学生大胆开口,敢于分享,乐于表达。

 结论

笔者以思维导图理论为基础,对具体的教学设计案例进行了分析,发现在小学英语写作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能拓展学生写作思路,增强其写作逻辑性。同时还能丰富教学方法,并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写作兴趣,增强写作动机。但是教师在小学英语写作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教师指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时,要注重引导学生准确地提取出关键词以及核心要点,及时对学生所绘导图提出建议,指导学生清晰地构思出写作思路,重视写作内容的逻辑性和完整性,将重心放在写作内容上,而不是只对于画图感兴趣,忽略思维导图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写作。

其次,教师要深入研读教材,理解单元的主题和话题,以便结合学生的已有经验去进行基于思维导图的写作教学指导。同时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及学生现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等情况,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根据课堂实际教学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活动,使之更有效。

最后,教师要重视写作评价。对学生的作文及时给出反馈评价,让学生体验进步与成功,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同时通过评价教师可以知道教学过程的结果,明确设计的教学活动是否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改进教学方法。

在查阅文献资料和教学观察中,笔者发现思维导图不仅能丰富教师的写作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英语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而且在词汇教学、阅读教学、单元复习教学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帮助,这些研究方向都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相信随着思维导图的研究不断深入,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将会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Buzan,T.The Mind Map Book.Beijing:China CITIC Press,2009.

[2]John W,B.Mind Maps As Classroom Exercises.The Journal of Economic Education,2014(1):35-46.

[3]Naqbi,S.A.The Use of Mind Mapping to Develop Writing Skills in UAE Schools.Education,Business and Society,2011(4):120-133.

[4]Reima,A.Enhancing Freshman Students’Writing Skills with a Mind-mapping Software.Conference Proceedings of”eLearning and Software for Education”.2019(1):375-382.

[5]陈星焱.思维导图运用于小学高年级英语写作教学的实证研究[D].苏州大学,2018.

[6]吉桂凤.思维导图与小学英语教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0.

[7]景佳梅.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7.

[8]景嫣.以“图”为媒:从模仿到创作——例谈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高年段写作训练中的应用[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6(02):42-46.

[9]刘美芳.巧用思维导图助力读写课轻负高质——谈Mind Mapping在小学英语读写课中的应用[J].河北教育(教学版),2015(10):26-27.

[10]刘晓宁.图文关系视角下对思维导图的再定义——以The Freedom Givers的思维导图为例[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04):394-397.

[11]杨静.思维导图对提高小学英语作文水平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

[12]杨丽丽.思维导图发散学生思维提高小学高段英语写作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5(01):109-110.

[13]张敬彩.小学英语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14]赵国庆.概念图、思维导图教学应用若干重要问题的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12(05):78-84.

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价格 ¥9.90 发布时间 2023年12月16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85318.html,

Like (0)
1158的头像1158编辑
Previous 2023年12月15日
Next 2023年12月16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