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中国,高速公路建设非常迅速,不管是在国家经济方面,还是在整个社会发展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沥青路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普及,随之而来带来了诸多问题,最常见的问题就是怎样对沥青路进行有效的维护,同时它也是比较困难的一个问题。在沥青路最开始投入使用的时候,人们会比较注意它带来的病害,比如可能发生裂缝的现象或者是泛油的现象等等。这些问题都比较频繁的出现在公路质量问题中,从而使公路不能够被正常使用,因此,养护公路这一项任务就面临了更严峻的考验。这篇文章主要分析了到底哪些因素造成了疾病的产生,并且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并以淅川县东环路沥青路面的检测状况为实例进行了分析,得到主要结论为:沥青路面虽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路面病害,但可通过合理设计路面结构形式,保证压实质量和施工质量,并加强沥青路面的养护等方式能有效的改善沥青路面的抵抗性能和耐久性。
关键词:沥青路面;早期病害;裂缝;防治措施
1绪论
1.1项目研究背景和目的
1.1.1研究背景
随着国家在公路建设中的投资增加,在中国的两级公路建设发挥了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1-4]。然而,随着沥青表面的一部分出现,它被破坏。一旦发生表面裂纹,腐蚀和泵送将导致以裂纹为中心的沉降变形,在裂纹两侧造成裂纹和断裂。纵向裂缝与水平裂缝相类似,也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早期是不可避免的。纵向裂缝的产生主要原因是由沥青路面早期病害严重破坏引起的。目前,沥青混凝土路面常见的早期病害十分普遍和严重[5],而这些病害使公路不能够得到有效的使用。养护公路这一项工作就面临着更大的困难,这篇文章主要分析了到底哪些因素造成了疾病的产生,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建议。应采取预防措施。
1.1.2研究目的
由于我国在不断的加快对公路的建设,沥青路也收到了广泛的欢迎。它施工的时间比较短,表面也比较平整,还有没有缝隙以及维护简单等优点,使得车辆行驶过程中噪音低、稳定、舒适。然而,随着交通量的增加和重载车辆的增多,各种沥青路面病害,如结构损伤裂缝、易渗路面裂缝、松散和水损害等,一方面会因为温度的变化而受到影响,另一方面也会因为湿度变化而受到影响,除此之外,设计带来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在较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对沥青路的投入使用事情况进行了跟踪,找出了沥青路常见病害和裂缝的常见原因及防治措施。二级沥青公路面临的最主要质量问题就是病害。这篇文章主要从最常见的病害来对沥青路进行分析,着重分析为什么沥青路会发生裂缝的情况,然后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解决之道,这些理论知识可以被运用在沥青路的设计当中去。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沥青路面的研究较早,总的来说存在着两大流派,即英国布朗派和X学者派,具体的观点陈述如下:
1)英国诺丁汉大学学者布朗的看法[11]
他通过大量的研究,布朗发现,当沥青路加入了筋土工格栅就会极大程度的提高路面的摩擦,防止路面出现过滑的现象,降低了路面裂开的可能性。
2)X学者的观点
早在1986,X就利用水泥混凝土路面破碎机上完成了第一次热拌沥青混合料(HMA),到目前为止,X有2001,35个州使用了这项技术[12]。工程量达到300以上,里程为900公里,1280万平方米,X沥青协会和一些州已列入该项技术标准。
同时,国外有不少学者在岩土工程领域[13],对岩石材料和材料工程领域中复合材料的断裂和扩展进行了越来越多的有限元模拟,主要探索裂缝的产生原因和发展规律以及多种介质作用下的耦合分析,并逐渐发展了一种能够描述材料渐进破坏过程的格构模型。但总的来说,国外学者对沥青路面在复杂条件下的裂缝产生原因和模拟研究的较少,沥青路面的病害研究仍有很大的探索空间。
1.2.2国内的研究现状
国内对沥青路面裂缝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路面基层反射裂缝和温度应力引起的路面疲劳裂缝,以及对相关机械的认识和解释[14]。在路面的早期破坏机理和防治工作,沙青林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工作早在中国,并指出骨折病是一种主要的疾病的早期损坏。在中国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开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阐述了路面开裂的机理,并对其进行了有限的简化。对裂缝的产生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
利用断裂力学的有关手段,周富杰等人在2001年时通过对比试验和力学分析,研究了水泥路面断裂引起的沥青罩面裂缝的形成及防治措施[14]。结果显示,在强度因子K1的作用下,前期裂纹尖端会展开,在强度因子K2的作用下,裂纹进行后期的展开。著名专家曹东伟先生通过使用有限元法来对沥青路的结构进行分析。
著名专家张起森先生和著名先生郑建龙先生通过运用热应力的原理来对沥青路进行分析。在仔细分析了断裂力学以及验证光弹性试验以后,他们提出,温度应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路面裂开,也就是说温度是导致沥青路裂开的最主要的原因。当温度处于冰点以下时,会发生辐射,而这个辐射结合温度应力的作用使沥青路产生裂缝,此时的裂缝属于温度裂缝。通常,路面最开始出现裂纹,且该裂纹是呈横向形式。
吴赣昌等等著名专家研究了路面结构力学同温度之间的关系。根据热性的相关理论,再结合多种计算方法,最后得出了到底是哪些因素影响了应力强度因子。应力强度因子的确定最终使用定量分析的方法来计算。
周志刚等等著名专家从两方面来研究路面结构,一方面是负荷量,一方面是温度,同时还建立了相应的模型。这个模型也使用了两种方法来对其进行研究,第一种方法就是威廉姆斯级数法,第二种方法就是比较常见的有限元法。通过这两种方法可以模拟裂纹尖端应力的不同特点,确定了裂纹扩展方向。结果表明,裂纹尖端的奇异现象与材料的接触条件、材料的差异和加载方式密切相关。为了防止裂纹的扩展,可以提高接触部的接触条件,减少不同材料之间的差异。
郑键龙等等著名专家通过对沥青材料的特点进行分析和研究,主要包括它的疲劳特性等等,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对各种数据进行模拟分析,然后再运用其基本理论在进行计算。邓敏子主要是针对低温环境下,混合物的蠕变性能进行研究和分析,他提出,通过模型可以更完整的对其进行描述,也可以确定材料的相关参数。郝佩文等人建立并评价了该混合物的低温抗裂性能。
在研究含裂缝路面结构的基础上,彭达仁等著名专家主要针对竖向裂缝的沥青路进行结构分析,它提出了怎样计算裂缝尖端应力强度因子。
在中国,有两个比较著名的研究者在对沥青路面发生裂缝的现象进行分析和研究,他们分别是毛成和罗辉,毛成主要是通过有限元法来进行研究,同时还引入而罗辉则是通过无单元法进行研究。前者通过窗移动技术研究了沥青路面上D型裂缝的扩展,这个研究取得的结果不只是理论知识,还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因为有限元模拟不是很全面,所以窗移动技术就得到了推广。
1.3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3.1研究内容
针对沥青路,这篇文章阐述了几种比较常见的病害,并且着重分析了为什么沥青路会发生裂缝的现象,最后针对该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方法。同时以淅川县东环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调查结果为例来进一步分析沥青路面裂缝的防治方法。本文的写作框架如下:
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文章的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及其国内外现状,为本文的研究内容进行了铺垫。
第二章,对沥青路面常见的自然病害进行了分析,包括沥青路面的裂缝,车辙,松散,水损坏和泛油等。
第三章,针对三种主要的沥青裂缝形式,重点分析了其产生原因和常见的防治措施。
第四章,淅川县东环路沥青路面的病害及防治措施。主要通过查找该工程项目的设计与检测报告,并进行统计分析,同时确定该路段产生的主要病害,并提出改进措施。
第五章,全文总结。
1.3.2研究方法
(1)文献阅读法
通过文献的搜集和整问题进行归纳,在各位专家和学者研究成果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观点,并阐述分析。
(2)对比分析法
通过分析沥青的常见病害形式,对比不同的沥青病害类型和防治要求,从而得出需要解决问题的重点和改进方向。
2常见的沥青路面病害及分析
沥青路可能出现各种不同的损害,在经过调阅相关文件以后我们对其进行分析,比较常见的病害如下:
2.1沥青路面的裂缝
沥青路面发生的裂缝形式各式各样,最常见的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网状裂纹,第二种是横向裂纹,第三种则是纵向裂纹。影响沥青混合料裂缝的主要因素是沥青的种类和级配、沥青混合料的组成、表层的厚度、基层材料的收缩、地基和气候条件等[17]。
(1)纵向裂缝
纵向裂缝通常分为两种:第一种纵向裂缝最常出现在肩部地区或者是停车区域,它的形状有点像月亮,肩部中心向外部扩大。这类型的裂缝很可能造成路基滑动,非常的不安全。第二种纵向裂缝则高频率的出现在车道中,裂缝不在两端延伸。伸展到堤岸的边缘。为了防止纵向裂缝的产生,比较有效的方法就是对地基进行处理,在填筑地基的时候,尽量能够把路压的更严实,同时还要求把地基压平,这样可以避免发生地面的水渗入到地基里面去,从而极大的降低产生裂缝的概率,除此之外,还可以增加发生纵向裂缝的时间。
(2)横向裂缝[19]
横向裂缝是一种垂直裂缝,它靠近路面的中线。起初,裂缝主要出现在道路两侧的硬路肩上,逐渐发展并贯穿整个道路。穿透裂缝大致沿路面分布。
(3)网裂
网状裂纹顾名思义就是呈网状结构的一种裂纹,它通常是多个比较小的裂纹组成起来的,其初始形状是沿着轮轨的一个或多个平行的纵向接头,然后在纵向接头和最后接缝之间出现横向和斜向接头。形成。
2.2沥青路面的车辙和推移
车辙的原理就是通过增加负荷来压实地基,这样可以永久性的改变侧向位移。影响车辙深度的原因较多,比如气候、沥青路面结构、交通量或者是混泥土质量等等。具体分析如下:
(1)路面载荷量的因素。如果公路上的车辆越多,或者是车辆负荷的重量越重,这个车道就更容易压实,也就会出现不一样的车辆槽。
(2)基础施工不过关。因为基层厚度越薄,路面承受的强度越小;基础材料越差,路面能够承受的强度越小;养护力度较弱,路面能够承受的强度就越小。
(3)在温度比较高的条件下,沥青路的稳定性不够。因为沥青混合材料具有塑性的特性,当混合物里面参杂了抗温能力低的物质,这时候就会导致整体的抗高温性能差。
2.3路面松散
路面的松动是一种直接影响行车安全的路面病害[21]。整个路面可能出现松动现象。也可能发生在一些地区,但由于驱动作用,履带通常是严重的。其主要影响因素如下:
(1)当路基铺的不够均匀的时候,就很可能发生路面损害的情况
(2)砾石的质量不好,比如有些风化颗粒在里面,当水一旦侵入进去以后,沥青就有可能分开。
(3)发生油污染的情况。
2.4沥青路面的坑槽与水损害
在有水的情况下,沥青路面受到交通荷载和温度上升和收缩的反复作用[22]。当水处于集料和沥青之间的位置时,因为流体动力,就会导致两种情况的发生,第一种是情况沥青膜不再具有团聚的性能,第二种情况是不同材料之间的粘接力消失,导致了路面被损害。导致沥青路发生水损害的因素有很多,最常见的就是材料因素、土基等等。
(1)水损害原因
所谓水损害即降水透入路面结构层后使路面产生早期破坏的现象,它是目前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病害中最常见也是破坏力最大的一种病害[23]。水破坏的主要破坏形式有:网裂、坑洞、唧浆、辙槽等。现对这四种水损害类型分别进行阐述如下:
1、网裂:当水渗入表层并停留在表层的下、下界面时,沥青膜在长期驱动荷载作用下开始从表面底部剥离并逐渐膨胀。沥青混凝土在砂砾石下部剥落后,会使其强度变为0,最后产生网状裂缝。
2、坑洞:在下雨的时候,加上负荷的作用,车道上就很可能产生网络裂缝,逐渐松动,最后石头被挤出来,就出现了一个孔。因为沥青混泥土通常就不具有很强的均匀性,所以沥青混泥土总是很容易就产生了坑,时间越久,孔就会越大,破坏程度也就越大。
3、唧浆:当水渗入沥青表面并停留在半刚性基层的顶面上时,自由水产生大量的压力,并且在大量高速驱动下刷下基础混合物表面的细材料以形成浆料。当砂浆量越小,裂缝就越不严重,反之,砂浆量越大,裂缝就会越严重。甚至有可能出现变形的现象。如果一个地方的砂浆往外流出,那这个地方就会在短时间内出现裂缝以及变形,随着时间的推移,沉淀物越多,就更加容易穿透,最后就会严重损坏道路。
4、辙槽:当水深入到表层里以后,砂砾与沥青之间拥有的内聚力就会越来越小。在驱动荷载作用下,沥青将会脱落,混泥土的强度也变小,甚至变为零。在轮轨下,辙槽就会被挤压到侧面,从而使轮轨凹陷,边鼓起来形成严重的凹槽。沟槽形成后,降雨过程和雨槽将成为水槽,使水在沥青表面渗透较长时间,形成更严重的水损害。
(2)坑槽的形成可以归结为两个主要方面:水损害和油污损害。
1、水损害最长出现在沥青路最开始投入使用的时候。在最开始的时候,雨水渗透进沥青路的基层表面,在驱动荷载的影响下,半刚性材料被破坏,变成了浆液,使沥青表面完全脱离了基座,这时候,砂浆就会在驱动负载的挤压下被吸抽。E在表面层的混合物中。在泵的位置,沥青表面层产生网状裂纹,然后由车轮带走一些破碎的小表面层或基材,并逐渐形成凹坑,最终形成凹坑。
2、当车子里面的油渗入进地面时,沥青混合材料就会分开,慢慢的变成一个坑,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可以选择胶粘剂和抗老化沥青,适当的运用骨料,配合合理的设计。然后,保证路面压实度符合相关规定要求。我们要做到预防为主,保护为辅。及时且合理的维护好裂缝、小面积松动、下沉等功能将得到避免。
2.5沥青路面的冻胀与翻浆
沥青路面的冻胀与翻浆主要是在冻融期[19],由于基土受到水入侵的影响,再加上水的稳定性不强,导致了路面很容易开裂。影响翻浆的原因主要有三个,第一个原因是水,第二个原因是土,第三个原因则是温度。
2.6沥青路面的泛油
当温度比较高的时候,沥青就会向上迁移,在温度较低的时候,却不能够反向迁移,因此沥青在路面上积聚,而光泽沥青膜的现象是出现泛油。在大多数情况下,洪水只发生在车道上,并且被薄片分布中断。泛油的主要原因陈述如下:
1,设计不合理,比如沥青的用量较多,当在车辆的负荷下,多余的沥青就会喷出路面。
2,粘油量过多或者是喷洒的时候不够均匀。
3沥青路面出现裂缝的原因分析及其预防措施
3.1原因分析
本小结对第2章中所提到的3种形式的裂缝,即纵向裂缝、横向裂缝和网裂从材料、结构和外部荷载等方面对其进行原因分析,具体阐述如下。
3.1.1纵向裂缝成因分析
(1)地基因素。某些地基含水丰富,在道路设计或工程施工过程未进行处理,比如那些位于河道或地势低洼之处的地基,在施工填方后,由于地基不同地方承载能力不一样导致地基发生不均匀的沉降活动,最终使得路面裂开。
(2)施工因素。如果在气候干燥的时候进行施工,某些地方填筑难以破碎,无法对路基做到均匀压实,由于限制了结构的长度,路基边缘部分不能超过路基宽度,路基边缘压实D。在施工过程中,纵坡搭接接头的质量不足以引起纵向裂缝。
(3)水的渗透和破坏。路基的承载能力在因被水浸泡后逐渐下降,路基由于静载荷作用力产生不同程度裂缝。再就是填土的性质,如果是膨胀土,在遇到不同含水情况下会发生不同的形变,路基会由于渗水而出现裂缝。
3.1.2横向裂缝产生原因
(1)材料收缩是由于材料收缩引起的。一方面,在碱的形成过程中,由于水的损失和基体材料的收缩,形成规则的横向裂纹。另一方面,由于温度突然下降,基材具有低温收缩开裂。这两种收缩变形使底部的表面张力增大。当拉伸强度超过沥青表面的拉伸强度时,沥青表面的底部开裂,沥青表面的低表面的裂缝是由温度和湿度的周期性变化和驱动载荷的重复作用引起的。
(2)沥青混凝土由于温度变化发生塑性形变引起的。沥青的特征决定了其对于温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由于它具有粘弹性,在温度降低时,沥青路面变得硬而脆,当其形变导致抗拉强度低于自身拉应力之时,这种路面就会产生裂缝,形成上宽下窄的横向裂缝,并且随着拉应力的增强而逐渐扩大开裂范围,在北方地区,由于温差较大,初冬时候这种裂缝宽度一般低于5mm,到了严冬,宽度能达到1cm,甚至有的达到2cm,而在春季温度回升后,裂缝宽度又会自己收缩。
(3)路基沉降活动不均匀引起。在不同性质地基交界处,比如非软土和软土,两种地基由于应力与承载能力不一样,这样在外应力作用下,路面就可以产生横向裂缝。
3.1.3网裂产因分析
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归因于路面强度过低,就其原因,一是设计不恰当,比如说构成路面的材料混合不均匀或是材料本身不匀称导致石料和沥青粘合能力不足,再就是路面施工时,对路基路面没有进行有效的压实。二是路面结构的因素,有些路面基质中夹杂着软基质,不能稳定水,路基介质宽松,最终习导致沥青发生老化现象。三是外在因素,过重的车辆比如超载的大货车会对路面产生较强破坏,这也是路面产生裂缝的重要因素。
3.2防治措施
(1)纵向裂缝的防治措施包括:
1、裂缝宽度小于3mm、纵向裂缝大于3mm小于5mm的裂缝没有处理。间隙刷可以扫干净,在压缩空气中吹灰后,用热沥青或乳化沥青填充接缝堵塞材料。
2、如果纵向缝进一步发展,边缘、错台和裂纹宽度大于5mm,则裂纹的上、中层应铣削,裂纹两侧宽度为1m,裂纹被填充(1),玻璃格栅沿纵向焊缝,中间层展开,然后宽度宽度1.2m设置在中间表面每5m沿中间表面,形成玻璃格栅,最后铺上层。
3、除了上述处理方法,针对不稳定的裂缝(纵向),应该采取多种措施来阻止裂缝的继续扩大范围,比如还可以根据裂缝形成原因对边坡进行加固,对路基采取排水措施。
(2)横向裂缝的防治措施
①比如像缝宽这种由于沥青混凝土他存在有的温差收缩以及反射裂缝导致横向的裂缝,属于无法修复的。宽度大于3mm时,可清除间隙刷,用压缩空气吹灰。如果缝的宽度大于5mm,则可以去除接缝处的杂物,或在开槽后用压缩空气吹扫,并用沙子或细颗粒沥青混合物填充混合物,并与铁密封。
②比如错台以及啃裂边还有5毫米宽度以上的裂缝这种因为地基沉降而导致的测方向裂缝,挖槽的位置应该在横缝的两边50到100厘米的区域内,挖掘上面部分,依据裂缝来填实,随后,围绕横着的接头设置玻璃格栅,最后将上面进行再次铺就。
(3)网裂的防治手段
从网裂的起因出发,有必要加强货车的负荷管理,并在路面出现裂纹时及时修复。治疗网裂的常用方法如下:
1、采用低变形能力的优质沥青,根据规范控制沥青混合料的拌和质量。
2、沥青路面摊铺前,仔细检查下部支承层的施工质量,及时清除杂物和其他杂物,处理软层,下支承层稳定,撒0.7~1.1渗层油。必要时,可根据要求喷洒石屑或砂。
3、沥青的每一个层面都要符合最小施工厚度标准,确保上面和下面实现较好的接洽,通过设计、施工、养护各个角度用相应的手段,使结构层附近的水能够被排除。
4、为了确保路面结构和整个路面的强度组合可以达到所预计的年交通承载量的需要,那就要在对路面的结构规划时候做好对通行数量的调研以及预算。上层和下层必须选择石灰和水泥稳定的材料,具有良好的水稳定性和粗集料。改性沥青碎石基层可用于减轻网裂的程度。
4淅川县东环路沥青路面的病害及防治措施
4.1淅川县东环路项目概况
淅川县东环路全长172.28公里,该路线于2011年建成通车,路面具体参数如下表所示。自通车至今,该路段已出现了较多的病害,包括裂缝、龟裂、松散、泛油等。总的来说,路面破损严重,有很多断板,又长又宽的缝隙,还有很大的板角发生断裂,程度比较重,甚至发生错台的问题,还有情节较为严重的边角脱落,有比较多的露骨以及修复痕迹。按照马路技术情形评价规范,可以被认定为中等。
4.2淅川县东环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基本情况调查
4.2.1交通量调查与分析
高速公路的南边路线来回共计6根车道。根据下面这张表里的数据能够得出,公路刚建好的时候,通行的车辆数量上涨的很快,2012年到2015年期间基本上每年都是按照2倍的速度上涨的,后面两年,上涨的幅度降缓,变成10%上下。但是该交通量从2015年之后,都在10万辆以上,已经超过规范中规定的上限。
4.2.2降雨状况分析
通过查找中央气象台中官方网站中对于祁东县的气候变化统计数据,可以得到最近6年的降雨情况,2012年~2017年的月平均降雨量数据如图4.1~图4.6所示。
图1
图2
图3
图4
图4.5
图4.6
4.2.3历年养护措施实施状况
自建成通车后,除了2017年对东环路进行了人行道改造后,基本无大的整修。同时根据有关检测单位的检测数据可以发现,从中可以看出该路面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其车辙深度和弯沉值都超过规范允许值。
表4-2测量基本指标及统计数据
4.3淅川县东环路沥青路面的病害
通过河南省交通勘测设计院的调查报告,可以得到路面发生了如下几类病害。
(1)道路表面能够看到明显的坑槽,坑槽的平均直径有些已经达到了5cm,对该地区的降雨量和路表设计结构进行分析,发现水损坏是产生沥青混凝土路面坑槽的最主要因素,水对混凝土的软化、侵蚀和剥离作用使得沥青路面产生了坑槽。
(2)在路面竣工后的第二年就有不少地段出现了大量的温度收缩裂缝。初裂间距一般在30~40m左右,裂缝逐渐增大,与水泥稳定级配的沥青路面上的裂缝相比,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的沥青路面裂缝数量和增长率相比较。L碱基。数量和增长率更大。通过仔细观察,进一步发现路面中心标线涂料表面出现了一些裂缝,有些裂缝来源于道路的芯部或路边雨水井的薄弱点。这充分表明,裂缝的数量也与交通有关,也就是沥青,也就是沥青,也就是沥青,也就是沥青,也就是沥青,即沥青。除了温度引起的温度收缩裂缝外,路面裂缝也与交通荷载的抗疲劳有关。
(3)对调查报告进行仔细分析,反射缝隙、温度导致的缝隙以及水破坏的缝隙是沥青路面裂缝的三种形态。随后我将依据我在施工总结的经验来分析不同缝隙的原因,通过分析,能够得到如下结论:之所以会导致如此状况,其主要原因是,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采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直接铺设沥青面层的施工方法,但由于下卧层不够坚实,水泥混凝土板在驱动荷载作用下发生翘曲变形,裂缝是由混凝土面板中的接缝或不均匀变形引起的。
4.4沥青路面早期病害的防治方法
4.4.1合理的设计沥青路面结构
设计机构开始对路面进行设计前的准备工作,应仔细研究地质、水文、自然条件和当地材料,并以现实的方式设计路面,以确保路基和路面具有足够的强度、整体稳定性和水温稳定。
4.4.2控制好施工质量
在进行铺路的时候最好做到连续性,防止冷接缝。在无法避免的时候,冷接缝需要工整地砍除摊铺带的边,并除掉浮着的杂物,并将新的热混合物涂抹到接缝位置,使冷料预热软化,涂抹材料,0.3~0.6㎏/㎡。将层沥青刷到接缝壁上,然后铺开新的沥青混合料。
4.4.3接缝处措施
在纵向接缝处:对于两个摊铺带,其接口应当有一部分搭接到另一端,这样使得和剩余部分的宽度保持一致,而且搭接宽度大小是一样的。对于横缝:上下两层的横向接头和相邻两个的横向接头需错位大于1米,并继续从接头中铺平混合物。在铺装前,用3m直尺检查路面末端的平整度。新混合物的扩散应首先调整好。缝铺层结束后,用3m尺检查平整度。如果不需要混合物,则当混合物未完全冷却时,应立即处理,以确保横向接头处的路面平整度。
4.4.4防止路面离析
离析在沥青质路面施工过程中,它是路面质量的一个影响因素。沥青石料等粗集料在浓缩和碾压过程中容易发生石料破碎现象,骨料因此增大了表面积,从而原有设计的比例发生变化,而且骨料因为有料成分少发生松散现象。结构破坏会影响路面结构强度,进而影响道路正常使用以及行驶安全性能,离析会影响路面的各种质量因素,就其原因,主要受到给料、路面摊铺工艺、摊铺机性能和结构以及沥青混合料质量等共同决定,可以从下面两方面入手来避免沥青混合料出现离析:
(1)沥青混合料摊铺
为避免沥青混合料离析,应采取以下措施:铺筑大直径摊铺机和低速螺旋分配器(低速力矩电机),尽量减少螺旋布料机的高度和高度。混合料高于螺旋织物(全埋入织物)。这不仅能提高螺旋分配器的透射率,降低速度,减少不同材料颗粒间的惯性差,而且减少了不同宽度位置的横向偏析和轧制过程中产生的纵向偏析。材料,使螺旋织物的上部不暴露于空间,表面层离析不会产生抛掷。
(2)碾压宽度
当铺装比较宽的路面时候,可以使用多样的铺装方式。所有路段的宽度不能宽过六到七米,如此能够降低偏析。在铺装中,应及时纠正表层的离析现象。例如,采用人工精细筛分法在分离表面的外观上筛出适量的细沥青混合料,并及时将其碾压,以减轻偏析对路面质量的影响。
4.4.5路面定期保护
从沥青路面的使用情况和施工情况来看,路面在施工以及到破坏过程可以分成三个步骤,一是稳定期,二是使用期,三是老化失效期,混凝土沥青和碎石沥青路面在收到车辆碾压后,路面趋于稳定,能够满足车辆强度要求。但是,渗透路面(比如采用铺装法施工的)和需要处理的沥青路面,要经过一段时间变化才能达到稳定的状态。在成型稳定期,路面强度低,存在回油过程,易形成油、疏松等病害。因此,应注意稳定期的维护。路面使用后,应注意路面的日常养护,防止雨水渗入路基,造成一系列沥青路面病害。
5结论
沥青路面的各种问题给各种车辆的安全行驶造成了不同大小的伤害,造成多种多样的隐患,这是一个必须重视的问题。沥青路面产生裂缝的原因有多种,路面本身使用的材料就是重要影响因素,还和车辆荷载、阳光水分以及空气或地震等因素有关,虽然要想避开这些病害是是不可逾越的,但可以通过多种手段加以避免,比方挑选品质好的沥青。如此能够降低温度导致的裂缝,同等的条件的时候,首先要使用插入程度相对比较大的沥青来铺展马路面层,扎样以来可以降低由于温度而产生的缝隙。这个时候,需要着重设计路面的构造,把好每个施工过程,注重根据施工的标准以及实施的流程来施工,把路面保养做好,采取变量的管理模式。铺就沥青的公路面产生的很多破损能够规避或者降低它造成的损害。而且伴随再生产品的逐渐改良以及完美,利用可再生沥青来进行裂缝的修补和改善也成了另一个改进的方向。本文仅结合淅川县东环路项目沥青路面为依准,浅谈沥青路面常见问题,对于各地方针对性的沥青路面的危害未能在本文中一一详述,各个地区的路面情况都不一样,比如高原高寒区与我所处的中原地带就肯定有因为地域性所产生的不一样的问题,本文仅参考市面已有文献将沥青路面的常见问题略微进行阐述并给出相印的参考意见。因为本身就只是初涉该行业,能给出的意见都是由之前的前辈学者们总结之后而得出的,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肯定会碰见更多的关于道路路面的问题,也会在今后不断的完善自己的知识储备及更多的去亲身经历才能给出更好的应对方式。
参考文献
[1]贺同波,刘建呈.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成因浅议[C]//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2015.
[2]刘英,葛慧芝,陈延斌,等.浅谈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病害成因及预防措施[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27):118-118.
[3]王彬.对沥青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的防治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1(7):102-102.
[4]许廷文.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J].建材技术与应用,2005(1):44-46.
[5]赵明强.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病害成因分析与对策[J].商品与质量,2010.
[6]郭文,吴英淑,郭力源,等.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现象及防护[J].山东交通科技,2013(2):36-37.
[7]张颖.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病害成因分析[J].交通世界,2010(4):183-184.
[8]许达俊.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病害成因和养护对策[J].山西建筑,2010,36(18):265-265.
[9]马立斌.沥青混凝土路面常见早期病害的成因分析与预防措施[J].交通世界:建养,2009(1).
[10]吴瑛,蒋东梅.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病害成因分析及对策[J].民营科技,2008(4):149-150.
[11]董贤芸.沥青路面裂缝及预防措施研究[D].山东大学,2009.
[12]StubstadRN.LTPPDataAnalysis:FeasibilityofUsingFWDDeflectionDatatoCharacterizePavementConstructionQuality[J].JournalofZhejiangUniversityofTechnology,2002.
[13]MohammadLN,BaeA,ElseifiMA,etal.EffectsofPavementSurfaceTypeandSamplePreparationMethodonTackCoatInterfaceShearStrength[J].TransportationResearchRecordJournaloftheTransportationResearchBoard,2010,2180(-1):93-101.
[14]梁俊龙.沥青路面动态模量及裂缝扩展研究[D].长安大学,2016.
[15]孙建峰.沥青路面常见病害的养护处治技术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4(7):47-48.
[16]陆玲玲,王春姣.公路路基施工浅谈[J].城乡建设,2010(15):18-18.
[17]陈琼.沥青路面的裂缝及处理方法浅析[J].中国科技投资,2014(A18):78-78.
[18]张旭前.浅谈沥青路面常见的病害及其预防措施[J].土木建筑,2009,(6):129-130.
[19]张淑敏.分析沥青路面常见病害的成因与防治措施[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2(7):35-35.
[20]程宝林.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分析及维修方法[J].今日科苑,2008(24):137-137.
[21]赵锋,史良.浅析沥青道路路面病害原因[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8):436-436.
[22]王兴龙.沥青路面病害成因分析及对策[C]//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2006.
[23]袁树基.沥青路面纵向裂缝的成因及防治[J].建材技术与应用,2007(8):36-37.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8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