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研究力图找出菏泽学院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以及影响其锻炼的主、客观因素,从而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为菏泽学院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开展提供建议。本文以菏泽学院为调查对象,采用抽样调查法,抽取120菏泽学院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发现:(1)大多数学生能积极参与到课外体育锻炼中,但仍有小部分学生缺乏体育锻炼意识,不愿意参与到课外体育锻炼中来。(2)学生能参与到课外体育锻炼中,但锻炼频率较小,持续时间较短,锻炼强度较低,锻炼效果并不尽人意。(3)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喜欢与同伴一起,且参与学校组织的社团活动较多,学校还应多组织社团活动,充分发挥社团作用,满足学生运动需要。(4)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有场地器材、学习任务重和缺乏一起锻炼的同伴三种,虽然客观因素影响较多,但不排除有小部分因懒惰等主观因素影响。
根据以上内容提出了学校加强宣传教育,使学生有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正确认识、学校应加强对课外体育锻炼的重视,加强组织与管理、学校可以开放更多场地,完成更多器材设施、学校可以丰富课堂内容、使学生掌握制定合理安排运动处方的办法等方面的干预策略。
关键词:菏泽学院;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
第1章前言
1.1选题依据
《健康中国2030》纲要是由xx、xxx颁发的政策,提出要完善全民健康服务体系并统筹建立全民健康公共设施,完善健康步道、自行车道路、全民健康管理中心、运动主题公园、社会功能体育场等健康场地设施工程,在城镇社区达到十五分钟内健身圈的全覆盖。实行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对外开放,实现公众体育场馆设施和符合国家对外开放要求的企事业单位体育场馆设施全面向社会对外开放,并且完善全民健康机构网络,同时指出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继续制定推行全民健康行动计划,普及科学健康知识和体育锻炼方式,促进全民健康生活化。
教育部认为发展阳光体育,要与课外体育教学活动相结合。结合体育课的教学内容,确保学生平均在每学习日有一小时的运动时间。全国教育大会提出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展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其中对在校大学生的体育行为,是有明确的最低要求的,在校期间必须上满足够学时的体育课,每周至少参加3次课外体育锻炼,至少参加1次学校的运动会,每人至少参加1个体育社团,每年都要参加学校组织的体质测试。
1.2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2.1研究目的
本研究调查菏泽学院课外体育锻炼发展现状以及影响因素,提供相应的发展策略,旨为在为北京市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提供参考。
1.2.2研究意义
提出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策略,有助于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的提高,有助于高校更好地开展课外体育锻炼。
1.3文献综述
学校教育要遵从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围绕这一点,各个学校先后开展了新一轮的教学改革。在“健康第一”的思想下,从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全面的改革,相关的研究也大量涌现。
汪波《“阳光体育运动”视角下大学体育课程设置的困惑与反思》对大学公共体育相关课程的资源、管理、内容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描述,并提供了建议。王丽的《大学生课余锻炼的现状调查与分析》中提出虽然学生平日能够比较积极愉快的地参加各类体育活动,但受到缺少专门老师的教学指导,训练安排时间偏短、训练活动内容设计不合理及场地器材受限严重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业余锻炼开展效果比较不好,并提出建议高校加强课余体育训练的指导工作,请专业教师于每星期内为全校学生系统地讲解课余锻炼的科学训练方法,请体育学院的毕业生应成为运动指导者或教师。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运动需求制订比较符合其要求的训练教学计划。
徐小龙发表的《陕西省部分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分析》提到:大学生要积极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是达到强身健体目标的最主要简单的方法,也是全面学好各种文化知识技能的重要前提。陕西高校大学生总体上对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态度是积极的,课外体育锻炼已被大多数同学所接受,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动机主要是锻炼身体需求、上课要求,影响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为学业社会的负担和自身的经济条件,都对其参与课外体育锻炼有一定的影响。
综上,通过对这些参考文献的总结,其他文献对部分地区的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他们对于北京市海淀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情况调查分析和如何促进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策略研究还存在不足。因此,本文从如何促进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角度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对北京市部分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进行研究,以达到提供策略促进北京海淀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目的。
第2章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菏泽学院120名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调查。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通过阅查专业书籍、中国知网、中国期刊数据库等学术网站,阅读分析了关于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文献,从中得到了一些指导,并将所获得的资料进行总结,为此文的撰写提供理论基础。
2.2.2问卷调查法
根据有关调查问卷的基本要求,针对一些重要的问题,选定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态度、动机、项目、频率、持续时间、强度、形式、场地和影响因素等为指标设计调查问卷,调查问卷为《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随机抽取菏泽学院在校学生120名,共发放120份问卷(男生60份,女生60份),回收问卷110份,回收率为92%,其中有效问卷108份,有效率为98%。
2.2.3数理统计法
根据回收的有效问卷,对收集到的有效数据进行分析。
第3章结果与分析
3.1菏泽学院大学生对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态度
作为学校体育重要组成部分的课外体育锻炼,可以完善课堂教学中没有把握住的内容,从而丰富和发展运动技能,也可以充实娱乐生活。积极参与到课外体育锻炼,可以培养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培养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积极态度,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调查结果显示,69.44%的学生特别喜欢和喜欢参与课外体育锻炼,说明大部分的学生对参与课外体育锻炼有正确认识并愿意参与到课外体育锻炼中;20.37%的学生对参与课外体育锻炼呈一般态度,觉得参不参与到课外体育锻炼都可以;还有10.18%的学生对参与课外体育锻炼呈不喜欢态度。对于持一般或不喜欢态度的学生,说明他们对参与课外体育锻炼没有正确认识或者还没有做好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准备,还应加强他们对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宣传,帮助他们明确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目的,引导他们积极参与。
3.2菏泽学院大学生对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动机
体育动机是指引导大学生对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内在动力。良好的体育动机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对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产生积极效果。
引导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动机是多样的,根据表3.2调查显示,菏泽学院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要目的是缓解学习压力、协调精神情绪和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分别占比69.44%和67.59%,其次是减肥、健美,占比50%,然后是可以认识更多朋友,占比41.67%,最后是应对体育达标考试,占比25%。在坚持健康第一的时代背景下,学生通过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来缓解压力、增强体质,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但存在部分学生为了完成体育达标考试而参与课外体育锻炼,容易忽视了课外体育锻炼本身的乐趣,更应该加强重视。
3.3菏泽学院大学生喜欢的课外体育锻炼项目
根据表3.3调查显示,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项目具有多样性,其中,菏泽学院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项目最多的是跑步和球类,有63个人选择跑步,占比58.33%,60个人选择球类运动,占比55.56%,其次选择最多的是跳绳,有37个人选择,占比34.26%。由于这些项目受场地器材限制较少,所以参与人数较多,而健美操、舞蹈、武术、太极拳等项目受场地条件的限制,需要具备一定的体育技术,所以相对而言参与人数较少。因此,在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同时,也应做好后备工作,如完善场地器材、教授运动技能等,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其他运动项目中,感受运动的乐趣,努力做到全面发展。
3.4菏泽学院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频率
由表3.4可见,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情况并不乐观,只有50%的学生每周参与课外体育锻炼次数在三次及以上,剩下的学生每周锻炼次数为一次、两次或者不固定,分别占比9.26%、18.52%和22.22%。按照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指南中强调最合理的运动频率是每周3-7次的标准,菏泽学院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频率显然并没有达到要求,这与他们对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了解不充分,没有做好坚持锻炼的准备有关,所以才导致他们锻炼的连续性不稳定,锻炼效果不佳,因此,学校应加强宣传,组织活动,帮助学生加强理解,强化其对参与课外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识。
3.5菏泽学院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持续时间
根据我《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学生每天至少参与一小时课外体育锻炼,但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时长并没有达到国家标准。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时间大多集中在30-60分钟,占比50.93%;有33.34%的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时间在60分钟以上;还有小部分学生锻炼时间在30分钟以下,占比15.74%。总体来说,菏泽学院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在时间上不够充分,可能与没有养成良好锻炼习惯有关,还要继续延长锻炼时间,保证身体关节能充分活动。
3.6菏泽学院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强度
运动强度是指学生参与运动锻炼的量,据表3.6显示,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强度排名第一位的是中等强度,占比为30.56%;第二位的是次中等强度25人,占比为23.15%;排在第三、第四位的分别是小强度和大强度,分别占比19.44%和16.67%;最后排在第五、第六位的是次级量强度和级量强度,别分占比位5.56%和4.63%。说明菏泽学院大学生的锻炼强度大多数都在中等偏下,与学生体质差、缺乏锻炼习惯等因素有关,还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3.7菏泽学院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形式
据表3.7可知,菏泽学院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大多都是结伴而行,无论是与朋友一起锻炼还是与室友一起锻炼,都占较高地位,分别占比62.04%和42.59%;然后是学校社团组织的体育活动,占比48.15%;最后参与社会组织是体育活动和自己锻炼的人数一样多,都占比27.78%。调查说明大多数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学校社团组织的体育活动中,至于小部分学生没有参与到学校社团组织的体育活动中,可能是由于社团活动不新颖、过于单调或宣传不够,因此,学校应多组织课外体育锻炼,充分发挥社团作用,满足学生体育锻炼需要。
3.8菏泽学院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场地
表3.8显示,学生选择学校体育场地进行课外体育锻炼有84人,所占比例高达77.78%;选择自己宿舍锻炼的有38人,占比35.19%;选择社会体育场所有32人,占比29.63%;选择宿舍楼附近有20人,占比18.52%;选择校园空地有11人,占比10.19%。由此可知学生大多愿意在学校体育场所进行锻炼,说明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锻炼环境很重要,有部分学生没有选择学校体育场所而选择去社会体育场所和其他地方的原因,可能是学校场地不完善,没有满足学生的需要,还要加强场地完善。
3.9菏泽学院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
通过调查显示,影响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因素有多维度,其中影响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最主要因素是缺乏场地器材,占比48.15%;其次是学习任务重和缺乏一同锻炼的伙伴,分别占比39.81和38.89%;最后是缺乏运动兴趣、运动技能、身体素质较差和其他因素,分别占比29.63%、28.7%和12.96。这些都是影响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因素,为了让学生能积极参与到课外体育锻炼中,学校应改善外部条件,努力满足学生需要,保证学生顺利完成课外体育锻炼,培养学生良好运动兴趣。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1)大多数学生能积极参与到课外体育锻炼中,但仍有小部分学生缺乏体育锻炼意识,不愿意参与到课外体育锻炼中来。
(2)学生能参与到课外体育锻炼中,但锻炼频率较小,持续时间较短,锻炼强度较低,锻炼效果并不尽人意。
(3)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喜欢与同伴一起,且参与学校组织的社团活动较多,学校还应多组织社团活动,充分发挥社团作用,满足学生运动需要。
(4)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有场地器材、学习任务重和缺乏一起锻炼的同伴三种,虽然客观因素影响较多,但不排除有小部分因懒惰等主观因素影响。
4.2建议
4.2.1学校加强宣传教育,使学生有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正确认识
对参与课外体育锻炼产生直接兴趣才能引导学生积极投身于课外体育锻炼中。为了加强学生对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理解,使学生对其本身产生兴趣,学校可以通过广播的方式,在课余时间宣读有关课外体育锻炼的文章,加强学生理解;可以通过在公告栏张贴文章、举办讲座的方式,强化学生对课外体育锻炼重要性的了解;还可以通过举办辩论赛或其他活动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查询资料,加强认识。这些方式都能使学生对课外体育锻炼的态度发生改变,引导他们对其本身产兴趣并愿意参与其中。
4.2.2学校应加强对课外体育锻炼的重视,加强组织与管理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使学生能更好地参与到课外体育锻炼中,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起,使他们在课外体育锻炼中感受到运动的魅力和乐趣。在某些项目中,学校可以安排专门的老师和小组来协助学生正确的了解这项活动,让他们能够熟练的掌握相关的运动技能与技术,从而提升他们对这项活动的兴趣、帮助他们积极地参与到课外体育锻炼中来。还可以通过举办一些小型竞赛,让学生在游戏中主动参加,感受乐趣。
4.2.3学校可以开放更多场地,完成更多器材设施
学生更愿意在校内进行课外体育锻炼,但由于场地器材的限制,导致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兴趣降低,很多学生不愿意参与到课外体育锻炼中来,因此,学校应加大对课外体育锻炼基础设施的投入,完善场地器材,使学生在校内有更多的地方进行锻炼,满足学生的运动需要。
4.2.4学校可以丰富课堂内容
课堂内容的丰富可以吸引学生产生运动兴趣,学生更愿意掌握该运动的运动技能,愿意从自身出发了解课程,也愿意在课余时间进行练习,从而提高了课外体育锻炼的参与率。
4.2.5使学生掌握制定合理安排运动处方的办法
合理的运动要求学生每周锻炼3-7次,每次1小时左右,这要求学生能合理规划运动处方,科学进行课外体育锻炼,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促进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马莲.袁琳.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动机的理论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7.7(30)
[2]马宝壮.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异化现象的分析[J].体育风尚,2020(07)
[3]王占康.唐海军.[健康中国理念下邯郸市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及对策研究][J].运动精品,2019,38(04),34-36
[4]何逸文.邓飞.广州大学城大学生课余时间参与体育锻炼的调查研究[J].体育世界,2019(12).
[5]肖乐年.成都市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体育世界,2017(05).
[6]赵永刚.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调查研究[C].ERMI国际会议,2018,486-491.
[7]王芝琴.衡阳市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调查分析与建议[J].体育世界,2015(08).
[8]谷梦云.应力.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行为及影响因素[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2021.37(05).
[9]温爱玲.俞越.游永豪.在校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及分析[J].西昌学院学报,2016.30(03).
[10]单思聪.吉林省大学生体育锻炼参与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0.28(10)
致谢
时光飞逝,四年的大学生活即将进入尾声,不禁让我有些感慨。四年的学习使我收获颇丰,老师的教导、家人的鼓励和朋友的陪伴都是我成长路上重要的支撑,正是因为有他们我才能快速成长。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在整个写论文的过程中,从选题、任务书、开题报告到论文的最终完成,老师都以严谨治学态度给了我细致的指导,帮助我顺利的完成了这篇论文,在此我由衷的感谢老师,祝老师身体健康、万事胜意。
其次,我要感谢菏泽学院体育学院各位任课老师,他们对教学认真负责的态度让我收获良多,在学习中我积累了很多知识,在生活中我收获了为人处世的方法。
然后,我要感谢我的父母和朋友,感谢他们的关心和鼓励,让我有不放弃坚持的信念。
最后,感谢百忙之中抽时间评阅本文的老师们!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93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