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传统的测量定位方式生产效率低、劳动力成本高。过去建筑行业的发展是以大量廉价劳动力为基础的,随着科技的发展,建筑行业的转型升级成为必然趋势。RTK系统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能够增加劳动生产效率,提高测量定位的精确性,减小误差,且更简便容易实施,符合未来行业发展的道路。RTK定位技术起源比较早,但是最初的用途并不是用于工程施工,而是为了给军队提供精准的导航,除此以外还会用于通讯、收集情报等方面,总而言之,最初研发RTK系统的目的是为了军队服务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RTK系统越加的完善,RT系统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该技术可以实现精准定位,在各行各业都有一定的应用,建筑行业对于RTK定位技术的应用也是较多的。RTK系统在工程基准观测以及高程控制中的应用,能够保证测量定位的速度和精确度,是提升建筑的质量,加快项目实施的速度的基础。本文就RTK系统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以期提升建筑质量,促进建筑发展是建筑领域的重点问题。
关键词:RTK系统工程施工测量定位建筑测量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进入21世纪后,能源与资源匮乏问题日益显现,环境保护及生态建设问题成为社会的焦点。近些年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寿命增加,同时人口出生率逐年降低,社会加速进入老龄化。建筑行业的发展是以大量廉价劳动力为基础的,现阶段,传统建筑方式在建筑品质、生产要素、建设成本及建造速度等要素的制约下,日益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传统建造方式急需转型升级以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模式,因此,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到建筑行业当中去是建筑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RTK系统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就是一个十分典型的例子。
我国建筑数量增长快,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每年都会有大小不同的数起建筑质量问题出现。建筑质量问题频繁发生之后,我国开始重视对建筑质量提升工作的研究,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到建筑施工方面。RTK系统在工程基准观测以及高程控制中的应用是常见的例子之一,其具有受限制小、精度高、测量效率高的特点。为了提升建筑的质量,加快项目实施的速度,保证测量定位的速度和精确度是十分必要的。
1.1.2研究意义
在我国,虽然RTK系统测量定位技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传统测量技术因工作量大、成本高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但由于RTK系统测量定位技术起步较晚,且正处于摸索阶段,技术发展还不够成熟,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如何保证RTK系统测量定位的准确性是业内关注的热点问题。因此对于RTK系统测量定位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首先,工程项目施工的过程中,要有效的利用RTK系统,不仅可以提高人们对于资源的使用效率,保证测量定位的准确性,提升建筑质量,同时对于RTK系统在各行各业的融合应用中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现在关于RTK系统的研究众多,关于RTK系统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有着丰富的理论基础。但是现阶段的研究工作对于建筑工程施工设计和实施方面的研究不够丰富,成果较少,不能满足实际研究的需求。RTK系统在工程施工中应用方面的研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研究的相关方面内容已经得到各界的高度重视,形成了完善的研究空间。在我国,虽然RTK系统定位测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了传统测量方式因粗放式施工引发的部分质量问题,但是由于发展的时间比较短,有待进一步考察。目前,将RTK系统定位测量技术应用于建筑项目,提升建筑质量,促进建筑行业发展,是建筑领域的重点研究问题。建筑施工阶段时间长、工艺复杂、参与人员多,测量定位环节是对建筑质量水平影响力度较大的最为基本的一个环节。RTK系统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有利于提升建筑整体质量。
1.2研究现状
建筑行业发展很快,对施工技术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这种大背景下,传统测量技术的不足被放大凸显出来,成为影响我国工程质量问题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如何提高建筑工程测量质量得到了广泛关注。最先发明和使用RTK系统的国家是X,X发明研究RTK系统最初的目的是利用定位导航系统为军队提供精准的导航,除此以外还会用于通讯、收集情报等方面,总而言之,最初研发RTK系统的目的是为了军队服务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RTK系统越加的完善,RTK系统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该技术可以实现精准定位,在各行各业都有一定的应用,建筑行业对于RTK定位技术的应用也是较多的。
测量定位是建筑工程项目实施的基础工作,精确的测量定位是保证建筑质量的必要条件。现在的建筑高度较大且复杂,对测量定位的要求尤为严苛,以前所使用的测量定位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建筑工程实际的需要,RTK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解决了这一难题,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技术保障。目前关于RTK系统在工程中的应用研究有很多。刘玉萍(2016)阐述了RTK测量定位的有点有很多,分别是精度高、效率高以及受环境影响小几个方面,从测量各个阶段讨论了,RTK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最初的选点到参数的选择、仪器设备的安装以及测量和记录,各个阶段对于测量结果的影响都较大,出现的误差可以分为两类,分别是位置误差和干扰误差,刘玉萍通过分析误差造成的原因提出了控制方法。顾民贵,徐桂花(2008)首先对RTK的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了论述,根据RTK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情况提出RTK定位测量具有准确、成本低等有点。相比于过去的定位测量,RTK系统定位测量更为简便,容易操作,需要的工作人员更少。文章通过大地测量法以及RTK测量法两种测量方法进行了对比,更进一步的对RTK系统定位测量方式进行了探索。李广锋(2014)将RTK系统在工程中的应用分为了四大类,分别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测量应用、桥梁工程中的测量应用、线路勘测中的测量应用以及大坝变形监测中的测量定位应用,通过以上各方面的应用总结得出RTK测量技术不仅能够全天候进行,且定位精度高,效率高等有点,RTK系统定位测量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是行业与信息化融合的表现,是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张金龙(2015)探讨了RTK系统定位测量静态相对定位的方法,文章指出RTK-RTK技术主要是应用于施工放样以及局部的测量,由于此种方法准确性高,且测量方式较为灵活,操作简便,但是,由于RTK-RTK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信号的传播与接收进行的,信号传播接收的过程会被环境干扰,因此测量的结果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误差。如果环境对信号的传播干扰程度大,甚至可能会接收不到信号,则测量工作就无法进行,会对整个工程项目成本、工期方面都会造成较大的影响。目前RTK的型号有很多,各种型号的测量标准也是不一样的,因此使用不同型号的RTK得出的测量结果也是不同的,给建筑工程的测量施工带来了较大的困难。运用RTK系统进行高程测量的时候,该技术只能得到大地高值,无法直接获取地面点的正常高,这也是阻碍RTK系统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定位测量的主要因素。刘许(2018)专门以高层建筑施工为研究对象,讨论了RTK技术在高层建筑测量中的施工应用,施工可以分为测量设计、选点、观测、数据记录等几个阶段,各个阶段的工作对最终的测量结果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施工过程中,需根据流程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测量工作。邓卉(2017)同样对高层建筑施工中RTK系统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为了提升项目的质量、确保建筑项目工期,将RTK系统应用于建筑定位测量,提升了定位测量的精准度,简化了定位测量工作,同时推动了RTK技术与其他行业的融合发展。陈列(2018)阐述了RTK定位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应用的重要作用,将RTK定位技术于以前的测量定位方式进行了多方面的比较,基于传统测量方式不足分析的基础上,对比阐述了RTK测量技术的优点,能够提升建筑质量,促进建筑发展,对RTK系统的发展以及建筑行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过阅读文献发现,国内外对于建筑施工中RTK技术的应用情况的研究较多,但是国外学者的研究深度更深,我国的学者还没有涉及较深层次的内容,研究主要集中于RTK测量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使用优势、测量方式方面的研究较多,研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因此,为了进一步填补这方面理论研究的空缺,有必要对此展开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1.3研究内容
本文阐述了RTK的定位原理,以及目前建筑施工中RTK技术的应用情况,针对RTK定位技术在工程项目施工设计和实施进行了探讨,以期提高建筑测量定位的效率以及准确度,促进RTK系统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第2章RTK系统概述
伴随着人们对于建筑行业施工的不断推进。各种科学技术结果在建筑行业的应用应成为了行业研究的重点。随着RTK系统愈加的完善,RTK系统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该技术可以实现精准定位,在建筑行业定位技术中的应用较多。RTK系统在工程基准观测以及高程控制中的应用,能够保证测量定位的速度和精确度。
为了更好的将这种技术应用于建设工程项目的测量定位,关于RTK系统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通过对RTK系统工作原理的研究,获取相关的理论信息,对RTK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对建筑质量有着很好的控制作用。
2.1 RTK系统的组成
RTK系统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地面控制部分、空间控制部分和用户装置。其中地面控制部分包含了主控站、天线以及各种辅助设备。空间部分则指的是分别存在于多个道平面的卫星。用户装置则只的是天线和信号接收器。下面分别对RTK系统组成的三个部分进行介绍。
2.1.1空间部分
空间部分的组成结构中最主要的是24颗无需报给,这些卫星距离地球表面的位置大约是两万零两百千米,分别分部在留个不同的轨道面,各个轨道面卫星的数量是相等的,都是四颗。卫星和轨道之间存在55度的倾斜角度。这些卫星之所以这样分部主要是为了能够在地球的每一个角落的任何时间观测到不少于四颗的卫星,及不受时空的限制观测到不少于四颗的卫星,这是RTK定位系统的基础。
2.1.2地面控制部分
RTK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都是一个小系统,其地面控制部分由多个小系统组成,包括主控站、全球监测站以及地面控制站。监测站的主要作用是收集观测数据,数据的类型有很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气象数据以及电离层情况,这些数据通过计算机进行处理,处理以后的数据发送给主控站。主控站作用就是对接受的经过处理的监测数据进行跟踪,将跟踪的数据结果传送到地面控制站。地面控制站负责将接收到的信息注入到运行至上空的卫星当中,且为了保证地面站出现问题时,RTK系统还能够正常运行,信息注入必须在卫星离开注入站作用范围之前。但是这种方式会降低RTK定位系统的精确度。
2.1.3用户设备部分
RTK系统运作的终端设备叫做RTK信号接收机,也就是上文所说的用户设备。用户设备最主要的作用是跟踪卫星运行,接收信号,根据卫星轨道参数等信息,通过计算机进行处理,得到用户所在的地点,也就是RTK定位。
2.2 RTK系统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情况
目前,RTK系统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已经十分常见了,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有两种方式,分别是RTK静态相对定位在控制网中的应用和RTK-RTK技术在工程施工测量中的应用
2.2.1 RTK静态相对定位在控制网中的应用
目前应用较多的是RTK静态相对定位在控制网中的应用,这种方式主要是通过观察数据进行推测。由于作用比较大且操作起来简单容易,此种方法相关的研究较多,技术比较成熟。高等级控制网之前,必须做好准备工作,包含研究区域的具体情况,比如地形、经纬坐标等等。除此以外,还能够根据控制网作用的不同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以提高精确程度,保证控制点的合理性。控制点选择最主要的条件是选择视野良好且地基稳定性良好的点,且为了保证结果的准确性以及方案的可行性,尽可能的选择较多的通知点。控制点加密通常是通过RTK技术记性的。通过计算以后,明确首级控制点,然后增加控制点的数量,保证控制点能够布满全部的研究区域。
2.2.2 RTK-RTK技术在工程施工测量中的应用
RTK-RTK技术的应用主要借助于基准站以及流动站进行的,这两个站的动态差分定位能够获得三维坐标,且结果非常的精确。该技术简单容易操作,且准确性很高,但是目前使用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苦难,实施过程中的主要难点是确定坐标系统转换参数。
(1)RTK-RTK技术应用于施工放样
施工放样是建筑工程实施的基础阶段,该技术在施工放样中的应用提高了放样的速度和准确率,对工程质量和进度有很大的保障。根据RTK-RTK技术的原理,实施的过程中要明确放样的参数,最常用的参数有起点坐标以及总店坐标等等,参数明确以后,就可以进行施工放样了。
(2)碎部测量中的应用
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碎部测量是十分繁琐的,碎部测量要求精度高且实施起来比较繁琐,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和物力。过去进行碎部测量时利用测站进行数据收集,这种方式必须通过大量的计算才能得到结果,且测量结果误差较大。将RTK技术应用于碎部测量,测量量的速度快,精度高,节省了成本也减少了人力的投入,能够一定程度的提升建筑的质量和施工速度。
(3)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变形是建筑物常见的问题,为了保证建筑物的质量以及业主的生命财产安全,必须对建筑物变形进行严格的监测,且监测的结果必须准确且精度较高。现阶段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较多,建筑变形更加的复杂,过去使用的检测技术很难满足监测需求,所以将RTK-RTK技术引用到变形监测当中,这种变形监测方式不仅精度高,且使用起来非常的简便,将监测点分时间段对中,基线长度不大于四千米的情况下便可以完成变形监测。
第3章RTK系统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大地测量定位方式是较常用的定位方式之一,但是这种测量方式生产效率低、劳动力成本高,随着科技的发展,建筑行业的转型升级成为必然趋势。RTK系统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能够增加劳动生产效率,提高测量定位的精确性,减小误差,且更简便容易实施,符合未来行业发展的道路。RTK系统在工程基准观测以及高程控制中的应用,能够保证测量定位的速度和精确度,是提升建筑的质量,加快项目实施的速度的基础。本章就RTK定位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3.1 RTK系统在工程施工中的技术设计
3.1.1设计依据
RTK系统在工程施工中的技术设计依据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测量规程,测量规程是相关部门对RTK测量技术在工程项目中应用作的规定,是RTK测量技术应用的重要保障;二是工程项目的测量任务书,业主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以及对工程测量的要求制定了测量任务书,测量任务书是属于合同性质的,其内容主要包含了测量范围以及测量准确度要求等内容,除此以外,测量任务书还规定了测量工作的工期时间以及最后需交付的结果情况。一般而言,RTK测量方案编制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参照的便是测量合同,根据测量合同规定的测量范围以及测量精准度的要求,根据测量规程编制RTK测量方案,最后根据编制的测量方案实施测量工作。
3.1.2 RTK技术定位精准度设计
不同的工程项目对RTK定位的精准度要求也是不同的,精准度良好是RTK应用于工程项目最为主要的原因之一,良好的精准度是工程的重要保证。RTK技术定位精准度受到多方面的影响。RTK技术测量定位的过程中,出现的误差可以大致归为三类,首先是位置误差,所谓的位置误差是因为施工现场环境比较杂乱,测量设备安装完成以后由于碰撞等原因位置发生改变,导致测量不精准。基于这种情况,设备安装完成以后要做好保护工作,尤其是天线的位置以及角度,经过检测设备各个功能正常以后方可进行测量。除此以外,测量的过程中正确的协调处理现场施工,避免施工对测量造成影响。风、雨等环境因素对RTK技术定位也有较大的影响,因此测量时天气的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是干扰误差。由于施工现场机械设备较多,尤其是金属、电器设备等较多,因此RTK定位测量的过程中,信号的传输会受到较大的影响。信号传输的途中,由于周围的某些机械设备干扰信号导致接收到的信号出现偏差,换句话说就是测量的数据不准确。虽然RTK定位测量时信号受到干扰是无法完全避免的,但是可以通过设置合理的测量点以及尽可能的减少干扰物等方式减少信号干扰,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第三点,测量理论技术对RTK定位测量的准确度也有很大的影响。RTK定位测量准度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考量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考量因素有项目的实际情况以及业主对于精准度的要求情况,与此同时,必须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一般而言,两点之间的弦长精准度可以用公式表示:,其中代表代表弦长误差,单位是毫米。a表示是由RTK接收机引起的固定误差,单位是猫咪。b表示的是误差系数。d代表两点间的距离,单位是千米。
3.1.3图形设计
RTK网图形设计需要考量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实施成本、施工人员因素、投入设备情况、后期维护以及业主需求等因素,其中最主要的考量因素就是业主的需求因素。工程项目有着持续时间长且施工复杂等特点,为了保证项目顺利实施,能够在要求的工期内满足业主的需求,图形设计必须要重视,严格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和业主的需求进行。
(1)图形设计的基本原则
图形设计的过程中,必须准守下面四条原则:首先,一般而言RTK网即独立观测边形成的闭合环或者复合线路,其目的是保证定位的准确性,降低实施成本;其次是RTK网的各个组成点必须与地面的控制点重叠;第三条原则是RTK网的各个组成点与水准点充电,无法重叠的点必须设置水准测量点以保证定位的准确性;第四条原则是,构建联测方向。
(2)图形设计类型
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不同,业主的需求情况不同,图形设计的类型有很多,其中最常见的图形类型有三角形网、环形网以及星形网。首先介绍三角形网,顾名思义,三角形网是三角图形,其特点是几何结构比较强,可靠性良好且有着很好的自检能力。除此以外,通过平差运算以后,三角形网各个点之间的精度较为均匀。但是此种图形设计也有着不可忽略的缺点,那就是测量的工作量很大,要求接收机的数量比较多,否则测量的时间非常的长。综上而言,当接收机数量较多且对测量的结果要求比较高的时候可以采用三角网。环形网是由多条直线组曾的闭合的几何图形,类似于大地测量中的导线网。环形网的缺点是几何强度比较差,各个点之间的精度分布不均匀。但与此同时其优点也是非常突出的,测量的工作量很小,可靠性良好,自检性也较好,因此对于测量精度要求不是很高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环形网,能够减少工作量,降低成本。星形网与三角形网和环形网不同,不是封闭的图形,这种图形自检性比较弱,但是操作简单,两台仪器就可以。实际的工程测量中,可能用到三角形网、环形网或是星形网,也可以将三角形网和环形网结合使用,这就是所谓的混合网。混合网不仅能够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还能减少工作量,降低成本,这也是混合网应用很广的主要原因。
3.1.4基准设计
基准设计是RTK定位的重要内容。WGS-84属于国家坐标系,RTK定位的实施就是依托这种坐标系完成的,主要是采集线向量。因此,RTK定位实施的过程中最首要的任务就是根据原始坐标系确定初始数值。基准包含三个内容,分别是位置、方位以及尺寸,以上三种基准都是RTK定位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方位基准通常用角度表示,尺寸基准一般是通过电磁波测量得来的。位置基准则是根据初始坐标得来的。综上所述,基准设计换句话说就是确认位置基准。基准设计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为了确定测量点的坐标位置,需要根据地面坐标系已经知道的数据测算出控制点及其坐标。联测点的选择必须考虑已有的资料数据,且能顾保证新点的测量精度能够不收到旧有点误差的影响。所以,RTK测量定位选点的时候应该选择两个及以上的点进行联测。通常情况下,应重合观测三个以上的点作为约束点才能保证测量的精准度。
其次是为了能够经过平差计算以后,能够推算出RTK点的地面参照坐标中的打底稿。通过高层联测可以得到测量点的正常高。平原地区,测量点的个数最好多于五个,各个测量点均匀的分布。如果测量地区不是平原地区,是山区或者是丘陵地区,那么测量点的选择应当符合高程拟合曲面的要求,测量点的个数也应当适当的增加,测量点的个数必须大于等于十个。RTK测量结果必须经过精度核算,核算结果符合要求以后方可用于施工。
第三点,RTK定位测量选点尽量与旧有的测量坐标做到一致,当选择地方独立坐标时,需对以下参数进行了解,分别是中央子午线经度、纵坐标加常数和横坐标加常数以及起算点坐标值等。
第四点,天线的安装直接关系到RTK定位测量的精准度,天线是用于信号的接收和发送大的,因此天线的周围不能有阻挡物,如果有,一定要拆除。大风以及雷雨天气对天线的损坏也是较多的,因此天线一定要固定好。
3.1.5放线设计
由于工程项目的特殊性,RTK基准点设计较为特殊,通常情况下,基准点的设置一般根据建筑的重心和轴线而定。RTK定位具有准确度高,误差小的特点。
3.2 RTK系统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3.2.1建筑基本情况的收集
(1)建筑周围环境情况收集
充分收集建筑周围的环境情况,与业主方签订合同以后,根据业主的要求以及现场勘查的情况,编制符合实际情况的可行的方案。
(2)收集资料
工程项目的测量定位具有特殊性,工作实施之前,必须收集完成以下资料:首先是建筑工程相关的图纸文件,比如施工图、道路设施图等等;其次是建筑所在地的气候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以及地质情况等;第三点是RTK测量定位必备的水准点、坐标值等信息;第三点是施工人员的职业素养、施工单位的管理情况等。
3.2.2设备以及人员准备
定位设备主要包含了计算机、相关测量仪器、通讯设备等。施工人员包含了RTK定位观测人员、现场施工人员等。
3.2.3制定观测计划
RTK定位工作的大部分内容是在室外进行的,其主要工作内容就是定位观测。为了保证测量定位的准确性,以确保建筑的质量。测量定位开始之前,必须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以及测量定位的精度要求编制合理的观测计划。
3.2.4编制技术设计书
为了保证项目质量,以上基本工作完成的基础上,必须制定技术设计书,通常情况下,技术设计书包含六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施工要求,其次还需包含建筑的基本信息,第三方面是包含不设方案,第四方面是观测点的选择,第五方面是测量数据的收集分析,最后是根据项目实际情况需要的除了以上五个方面的内容。
3.3 RTK定位室外工作
3.3.1选点
基于建筑工程项目的复杂性,测量选点要求较高,且网的结构比距具有很强的灵活性,虽然RTK定位选点要求很高,但是相比于过去测量选点还是更为简便。点的选择对RTK定位的准确性有着很大程度的影响,对建筑的施工以及建筑的最终质量都有很大的联系,因此选点一定要科学合理,必须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选点的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下几项选择:首先,RTK定位是依赖于信号的传播进行的,因此不能收到电磁场的干扰;其次是选择视野开阔的地方;第三项原则是选点有利于点长时间保存。
3.3.2埋设标志
选点完成以后就是标志的埋设,选点是测量的基础工作,埋点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埋点不准确,选点也就白费。除了埋点准确还应该注意的是埋点标志必须稳固,不会轻易被移动。标志的选取必须保持显眼、精确的原则,标志的设立应当具有独特性,测点意外不能出现标志,以免混淆。标志的埋设只是第一步,为接下来的测量打下基础,因此测量完成之前标志不能够移动。施工场地区域外埋点标志的保护是十分重要的,很容易被损坏。建筑项目施工周期长,现场参与的人员较多且复杂,因此现场基准点的保护十分困难。为了能够保证测量定位的准确性,埋点标志不被轻易破坏,埋点尽可能避开施工区域,且必须分派人员进行保护。埋点完成以后,做以下材料并存档保存:首先是各个点的名称,其次是RTK网选点图,第三样是测量委托书,最后是选点以及埋点的工作施工记录。
3.3.3观测工作
相比于过去的测量定位,虽然RTK定位更为简便精准,但是RTK定位的作业模式要求更高,且对于指标的测量要求也更高。RTK定位需要架设天线,天线架设于三脚架上,且必须满足以下要求:首先与标志中心叠合,其次是底座圆水准无气泡。测量人员将观测的测量结果记录在专门的记录本上面,且记录比需按照要求进行,记录的结果要存档保存,避免丢失。
3.3.4作业模式
常用的RTK定位作业模式有两种,第一种是静态定位,第二种是动态定位模式,下面分别对这两种模式进行介绍。
(1)静态定位
建筑施工中的测量定位通常采用的是静态定位模式,为了保证测量结果的精度和准确度能够满足要求,这种定位方式要求观测基准线是封闭的。除此以外,还可以通过快速静态定位进行测量定位,这种方式的有点事能够断电,降低成本。
(2)动态定位
动态定位包含两种,第一种叫做准动态定位,第二种叫做动态定位。选定基准点以后,通过接收机跟踪卫星的方式进行观测叫做准动态定位。动态定位则是选定基准点以后,通过接收机跟踪卫星连续观测的测量模式。动态定位适用于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
结束语
虽然RTK定位技术起源比较早,但是最初的用途并不是用于工程施工,而是为了给军队提供精准的导航。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RTK系统越加的完善,RTK系统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该技术可以实现精准定位,在各行各业都有一定的应用,建筑行业对于RTK定位技术的应用也是较多的。建筑行业快速发展,建造速度迅速增加,建筑质量要求越来越严苛,这种大背景下RTK系统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RTK系统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可以有效的提高建筑质量。近几十年来,国内的建筑质量让人十分忧心,劣质建筑带来的后续影响也是十分恶劣的。因此,地RTK系统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对提升建筑质量有很大的帮助,分析的过程中必须结合实际工程,结合实际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展开研究。RTK系统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可以很大程度上推动工程测量、及如何提升建筑质量的理论研究。当前RTK系统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的前景十分的广阔,建筑项目繁多,RTK系统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给予建筑工程决策、技术上的支持,这对于建筑质量的提升以及国家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在此之前,关于RTK系统在工程施工中应用问题的研究较多,但是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以往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对RTK系统应用优势方面的研究,而对RTK系统应用局限性方面的研究较少且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本文根据现有RTK系统在工程中的应用原理和方法,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
RTK系统在工程基准观测以及高程控制中的应用,能够保证测量定位的速度和精确度,是提升建筑的质量,加快项目实施的速度的基础,能够有效降低人为的失误,提高建筑质量、缩短工期。但是RTK系统在工程中的应用发展起步较晚,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这方面的研究较少,本文对RTK系统在工程中的定位测量进行了探讨,但仍然还需进一步进行研究,具体如下:首先本文探讨的范围较窄,不够全面。笔者接触RTK系统的时间较短,数据收集具有片面性,不能全面系统的进行讨论,因此RTK系统在工程中应用还需进一步研究。
致谢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本论文终于完成了,在这几个月论文撰写的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课本和实际的结合给了我很多启示。本论文是对近几个月的工作的总结及肯定,过程虽然艰苦,但坚持下来了,完成了毕业论文,不啻为人生的一个小成就。
大学时间一晃而过,在大学里,我学到了很多,也成熟了很多。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毛孩到现在可以独立生活的成熟的自己,这期间有很多欢笑也有很多泪水,一切都化作对学校的留恋与不舍,可是我却快要离开了。毕业论文是我在学校的最后一项作业,也完成了。在论文完成过程中,我的指导老师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从论文题目的筛选到研究方案的确定以及后期研究的开展,老师给我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建议,论文撰写的过程中,指导老师为我解答了不少疑问,并对我的论文撰写进行了方向和理论上的指导,同时提出了非常多的宝贵意见,给了我很大帮助。其次感谢我的家人,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支持我、鼓励我,帮助我克服困难,使我不断成长。感谢我的伙伴们,他们给我提供了大量的资料信息,我论文的圆满完成与你们的支持和帮助是分不开的。希望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你们可以再创辉煌!
最后,由衷的感谢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审阅论文的和参加论文答辩的各位老师和专家,希望你们给予我的宝贵意见。
参考文献
[1]左宇鹏.王俊峰.刍议RTK技术在工程施工测量中的应用及控制措施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9).
[2]余琛.浅谈RTK-RTK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期刊论文].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7).[3]章皖秋.赵柱国.张加龙.RTK静态相对定位应用及精度研究[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2010(18).
[4]苏勇.公路工程测量中RTK的有效应用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8(12):109-110+112.
[5]张宝林.测绘新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与展望研究[J].科技风,2018(36):116.
[6]李显斌.RTK点校正方法在矿山测量中的应用探讨[J].煤,2018,27(12):74-76.
[7]张亚涛.吉林天宝山地区静态RTK控制测量要点及精度分析[J].甘肃冶金,2018,40(06):81-84.
[8]张园园,吴宁,周磊,周芳,葛芬.通用高精度时钟同步单元的设计方案[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8,38(12):218-223.
[9]沈旭甜.RTK测绘技术在测绘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居舍,2018(35):39.
[10]张正周.RTK在道路工程控制测量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8,44(35):197-198.
[11]李冬梅.浅议新时期地籍测量内容和技术方法[J].民营科技,2018(12):17.
[12]胡勤涛.RTK高程测量及在水利测绘工程中的应用[J].居舍,2018(34):173.
[13]杨泪朵.现代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分析[J].山西建筑,2018,44(34):197-198.
[14]方双维.路桥施工中RTK测量技术的应用分析[J].山西建筑,2018,44(34):204-205.
[15]段晓东.RTK定位优化技术在路桥工程监测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8,44(34):205-206.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94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