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丹参(又称血参根),科属唇形科植物,药用部位系丹参的干燥根与根茎。丹参目前收载于《中国药典》(一部)2015年版,常用于冠心病、妇科疾病、脑血栓、肝硬化、缺血症、肝炎、中风、动脉粥样硬化症的治疗。丹参味道有苦感,略带寒性,能够活血、通经等。野生的丹参主要分布于我国华北、中南等地,在20世纪70年代逐渐减少,目前市场上的丹参主要为栽培品,主产于山东、河南、河北等地。通过查阅文献,结果显示丹参在心血管系统方面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包括脂质代谢与中枢神经系统。对抗菌和抗血糖也有降低作用。由于丹参药理作用广泛,除了用于中医临床调剂之外,还用于生产各种成方制剂。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对丹参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及其临床应用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丹参;中枢神经系统;药理作用;不良反应;临床应用
引用
丹参味道有苦感,略带寒性,能够活血、通经等。野生的丹参主要分布于我国华北、中南等地,在20世纪70年代逐渐减少,目前市场上的丹参主要为栽培品,主产于山东、河南、河北等地。丹参在心血管系统方面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包括脂质代谢与中枢神经系统。对抗菌和抗血糖也有降低作用。由于丹参药理作用广泛,除了用于中医临床调剂之外,还用于生产各种成方制剂。本文主要探讨丹参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及其临床应用。
一、丹参的药理作用
(一)丹参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丹参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丹参预防动脉硬化。是因为丹参素对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可以起到抑制的效果,通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阻止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②丹参预防心肌梗死。通过减缓因急性心肌梗塞所诱导的心脏循环功能衰竭,使外周血管与冠状动脉扩张,促进冠状动脉微循环的形成,对心肌缺血的状况、毛细血管损伤的程度有所减弱,改进心肌缺氧与缺血的状态。[3]
(二)抗炎作用
丹参抗炎的作用系丹参提取物,最新几项临床观察及动物实验表明其在支气管哮喘、空洞型肺结核、急性冠脉综合症过程具有一定抗炎作用。[4]
(三)减轻血管内皮损伤
根据研究结果显示,为了提高血管内皮功能,丹参提取物在急性心机梗塞病患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不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等有着减缓的作用,可以有效地降低血管中的内皮损伤。[5]
(四)抑制感染
丹参中含有的隐丹参酮,可有效抑制变形杆菌、葡萄球菌与大肠杆菌等致病菌,这可以让手术患者在手术后避免受到感染,有抑制感染的作用。[6]
(五)保肝作用
根据有关实验研究显示,丹参对于CC14导致的纤维化、炎性反应与肝细胞坏死有明显促进治愈的作用。在实验中,通过切割实验小白鼠的某些脏器,如肝脏。结果表明丹参能够促进肝细胞的再生,受到肝细胞内核酸的影响与其蛋白合成有着紧密的关联,甚至还可以有明显改善蛋白质代谢的效果。[7]
(六)抑制心肌肥大
心肌对抗超负荷做功是引起心肌肥大的代偿性作用缓慢的缘由,久而久之、循环往复,最终将演变成心衰。丹参对隐藏的抗氧化活性与细胞保护作用得以显示的原因是因为丹参素逆转心室组织中间隙链接蛋白的减量调节作用。[8]
二、临床应用研究
(一)临床应用
丹参在临床疾病治疗中很多见,其临床应用有:
①在肿瘤疾病治疗中,丹参通常充当辅助性药物,在临床治疗方面经过结合一些传统的治疗方法,提高病患的治疗成功率,对减缓肿瘤细胞、化疗药物的耐受性和加强肿瘤细胞的敏感性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进而,丹参可以保护脏器,且作用效果较好,使得病患在物理化学治疗期间产生的毒副作用大大降低,提高患者治疗后恢复情况,减少了病患的痛苦。
②对于溃疡性疾病的治疗:是因为丹参能够起到抗菌作用和消炎作用,病患给药丹参口服液后,减少肠道内的菌群的形成和对溃疡创面的消炎止痛作用,使病患的临床症状得以有效且明显地减缓,大大提升了患者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与胃溃疡的愈合率,若再加以其他药物联合应用,临床治疗效果更佳。
③在心血管疾病治疗方面,复方丹参滴丸展现出了药物毒副作用小、作用迅速与安全性高等优点,并且患者用药后无其他副作用产生,在临床治疗疾病方面有着广泛、有效的应用。
(二)丹参可以抗肿瘤的主要机制
丹参可以抗肿瘤的主要机制为抑制了癌细胞的生长周期,诱导癌细胞凋亡相关因子和蛋白表达,阻碍了癌细胞增殖,从而加快癌细胞的凋亡速度。目前我国丹参临床应用主要为胃癌、宫颈癌、肺癌等癌症的辅助治疗手段。分析原因,丹参中含有丹参多糖等物质,都可以刺激病患的机体产生白细胞、红细胞等,细胞内的活化因子被释放,改善患者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进而发挥有效抗肿瘤作用。[11]
(三)丹参可以治疗急性胰腺炎等病症
通过查阅资料得出结论,胰腺与胰外器官损害的缘由是人体微循环功能受损导致的胰腺炎发病。由实验结果得出,丹参可促进微循环,且对于处于危重症状的急性胰腺炎病患,丹参可以保护病患的胰外器官,减少其损害。
(四)丹参使神经细胞附有保卫功能
丹参酮能够降低氧自由基对神经细胞的过量损伤,对NO-氧自由基损伤途径起到抑制效果。丹参素能对缺氧缺糖损伤后SH-SY5Y细胞的死亡过程有减缓作用,保护人体神经细胞,可能与抑制神经细胞内钙超载有密切联系。丹参素可否能影响细胞外钙内流、调整细胞内钙库德的释放,目前还无相关证明。
(五)对肝硬化有治疗效果
针对于肝功能硬化的患者采用丹参治疗可使病者的病情达到有效的治疗目的。肝功能硬化的病患通过注射复方丹参注射液后,需要对病患检查体内谷丙转氨酶指数,检测结果表明,病患体内谷丙转氨酶和白蛋白水平可以得到有效的改善,阐明了具有肝硬化疾病的病患在使用丹参治疗后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六)新生儿缺氧性脑病
针对于新生儿缺氧性脑病,通过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在临床治疗中比较多见,可达到满意的治疗作用。经过李晓东等人对新生儿缺氧性脑血的研究,选取80名病患分为两组,对照组病患在支持疗法的前提下结合对症治疗,然而,治疗组病患在采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数据显示,对照组比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7]。
(七)新生儿硬肿症
丹参制剂初期,过多的静脉用药或局部外用,都能够改善SN患儿的症状,对减少病人的疗程、防治病人的并发症,降低中、高度SN患儿病致死率有明显治疗作用;对综合治疗有协同作用,可增强疗效,且安全、可靠、经济。[15]
三、不良反应
(一)心血管系统
有资料显示,丹参注射液在脑动脉硬化与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中,病患会出现胸闷、心慌的副作用,停止给药后对病患进行输氧抢救,其症状得到了缓解。下次继续使用药物时,可能还会再次出现不良反应,症状除了与第一次出现的胸闷、心慌外,还伴有如血压急速降低、脉搏缓慢等,被诊断系心动过缓,低血压休克,经过抢救治疗后,症状可逐渐恢复正常,血压回升。
消化系统:消化道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腹泻,丹参注射液可以扩张肠道内的粘膜血管、增加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是由于其药物中具有可以导致人体不能耐受的物质,使得体内液体过多,提高了病患产生腹泻及其他副作用的发生率。
皮肤红肿:有报道,复方丹参注射液16毫升加入500毫升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计时到1min左右,结果发现病患的注射区急剧疼痛、红而肿,在停药之后其症状有所改善,通过使用红外线照射,病患的病情得以治愈。
以上结论显示,丹参注射液在临床上广泛的应用,然而,对于患者用药期间产生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任何有害反应,需要医生与患者密切的关注,关心病患的各项生命体征指标。
(二)丹参注射剂
丹参注射剂它的的优点是剂量准确、起效快、生物利用度高。药物可以直接到达病患的体液循环中。相对于其他种剂型而言,丹参、丹参复方注射剂给药引起的副作用发生的概率也较其他剂型大。引发的副作用现象有:
①注射剂自身带有的不溶性微粒。丹参酮成分中含有一些酸性物质易被析出,产生的不溶性颗粒,用于半抗原物质与血浆蛋白结合产生具有免疫的特性,使得人体不能耐受这种物质,导致过敏。
②注射剂起效成分中的中药成分不纯、过于复杂,且由于分离分析技术的限制,有效成分尚不完全清楚。研究显示,不良反应的发生与病患是否存在药物过敏史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服用药物过程中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也会引起不良反应的出现,存在药物过敏史病患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而没有药物过敏史的病患发生率较低。
总结
丹参在临床医学应用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用途,包括剂型如注射剂、滴丸剂等。在治疗心血管疾病、肝病、呼吸系统疾病等方面的治疗有较广的应用,在肿瘤疾病治疗中,丹参充当辅助性药物与其他的药物联合应用都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为患者疾病治疗需求方面提供了有力的治疗措施。但随着剂型的增多,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其不良反应也会越来越多。如在输液过程中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过敏、乏力等不良反应,严重时会导致过敏性休克。因此,在用药前询问患者的过敏史是至关重要的。综上所述:本文通过查询一些有关丹参药物的文献对以上进行了略要的分析,但为了使病患在用药方面确保药品的安全性和患者的生命健康,减少药物副作用的产生,丹参极其丹参类药物在未来临床疾病治疗上还有待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乔丽琴.丹参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探讨[J].人人健康,2018(24):201+226.
[2]王忠良.何首乌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分析[J].北方药学,2018,15(05):161.
[3]李祥岭,房增龙,段成伟,郭延锋.热毒宁注射液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27):103-104.
[4]李伟,赵姝丽.热毒宁注射液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06):1125.DOI:10.16281/j.cnki.jocml.2017.06.111.
[5]陈永康,尹顺明.何首乌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J].健康之路,2016,15(07):36-37.
[6]徐芳.热毒宁注射液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10(04):146-147.
[7]张金霞.复方甘草酸苷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7):198-199.DOI:10.15912/j.cnki.gocm.2011.27.039.
[8]束云.复方丹参制剂有效成分及药理作用的比较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9.
[9]李勤,李秉芝,刘宏.丹参的成分剂型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用药注意事项[J].医学综述,2003(09):562-563.
致谢
伴随着时光的流逝,自己的大学生涯也即将画上句号,回顾大学的时光,自己成长很多。在对论文的撰写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但自己同样也在解决这些困难的时候收获了很多,对此,我要对自己的导师,以及对自己论文撰写过程中提供过帮助的朋友们,谢谢你们。
感谢我的导师,在自己论文整个的撰写过程中,对自己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从最初论文的选题、到具体内容的架构,都离不开老师的帮助,在老师的帮助下,我的论文变得更加有理有据,更具有说服力,使自己顺利地完成了毕业论文的撰写。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96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