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研究目的:探讨抚触对改善早产儿因便秘引起的腹胀的效果。
研究方法:选择26例胎龄小于36周,体重小于1500g的早产儿,随机分成实验组14例,对照组12例,对于实验组,予以经过专业化培训的护士对早产儿进行抚触按摩排便法,对照组则予以传统的灌肠排便法。
研究结果:对于两组早产儿而言,在缓解腹胀的时间上以及排便成功率上所存在的差异并无显著性,而心率、大便重量以及经皮氧饱和度发生一定的变化,对比粪隐血阳性率以及哭闹例数,其差异性具有显著性。本次实验主要采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t检验分析。
研究结论:抚触法可有效改善早产儿胃肠功能,促进早产儿排便,缓解早产儿因便秘引起的腹胀,提高其舒适性,减少哭闹及并发症,促进早产儿的生长发育。
关键词:早产儿;抚触;灌肠;排便
引言
早产儿指胎龄满28足周未满37足周(196-259d)的新生儿[1]。对于早产儿而言,其胃肠功能发育不成熟,小肠推进能力差,加上腹壁较薄,腹肌不发达等原因易致腹胀,其中比较常见的原因为由于粪便贮积所导致出现的功能性便秘,从而出现腹胀,此外,便秘较易造成早产儿的黄疸时间出现延长,或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因此,对于早期及时进行人工干预早产儿的胃肠功能的生长发育,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临床上通常采用灌肠的方法解决早产儿的功能性便秘,促进早产儿早期建立正常排便型态。但是在协助粪便排出的同时也容易给患儿带来痛苦及并发症。强生公司推行的抚触按摩可帮助早产儿被动活动,促其生长发育,对其消化功能予以适当的刺激并得到一定的改善,有利于其排泄。本次实验对于早产儿由于功能性便秘所致的腹胀予以抚触按摩法后,获得了较为显著的疗效,具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取自2017年11月至2018年3月于江苏省人民医院河西分院所收入院的新生儿病房的胎龄小于36周,体重低于1500g的早产儿26例,纳入标准:①脐带已脱落的早产儿,②排便间隔时间大于2天,③无危重新生儿疾病,例如呼吸衰竭等,④无巨结肠肛门疾病、腹部疾病以及腹部皮肤破损者,⑤出生后10minAparg评分大于8分,26例早产儿被随机分为实验组14例(男婴5例,女婴9例)和对照组12例(男婴7例,女婴5例).本实验所选取的研究对象通过统计学对性别、日龄、孕周、出生体重、体温及箱温以及奶量等一般情况上对比所存在的差异性不具备显著性,即两组间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参照强生公司所研究出的婴儿抚触法:操作者操作过程由经过专门培训的护士统一实施。护士在操作前要取下手表等装饰品,剪短指甲,清洗并温暖双手;保持愉悦的心情;早产儿在沐浴后用惠氏配方奶喂养1小时后处于安静状态下对其进行干预。用物除婴儿所需物品外准备由强生公司推出的无刺激性的抚触油。环境操作前关闭门窗,调节室内温度于温暖状态,即28摄氏度,室内光线的光源应当保持柔和,避免出现噪音,从而对婴儿的注意力造成一定的影响,背景应当选择中速、轻柔且有节奏的音乐。操作在暖箱内进行,并且根据早产儿的舒适度,每次操作不超过10分钟,记录干预前的心率和经皮氧饱和度(SaO2)。
注意事项:⑴注意保暖,抚触时间要稍短,力度应当保持轻柔,(2)当早产儿看起来较为疲劳且烦躁的情况下,不适宜进行抚触,不要强迫患儿保持固定的姿势。(3)在对早产儿施予抚触时,应当对其反应进行密切观察,并且及时对抚触的方式以及力度加以适当的调整;当出现哭闹,兴奋性增强,肌张力增高、呕吐、神经质以及肤色出现变化时等情况下,应当及时停止对相应的部位或者是全面停止抚触,(4)应当选择最合适的干预时机,因早产儿的胃肠功能尚未发育成熟,贲门较宽,括约肌尚不发达,且幽门括约肌发达,所以其胃肠动力不足,极易造成早产儿出现溢乳而致呕吐,因此,全部的干预措施均应置于早产儿吃完奶后大约1h时进行,能够有效避免出现溢乳以及呕吐。
1.2.1实验组
予以抚触按摩法。第一步:采用1ml乳头自肛门部注射约1ml的温生理盐水,便于促进大便软化;第二部:于掌心处倒一些抚触油,轻轻摩擦以温暖双手,按需要暴露早产儿部位。腹部:以操作者为标准,以脐部为中心,四指并拢以顺时针方向进行按摩60次,轨迹似心形,均匀用力,动作轻柔,中等速率,随后使用右手于婴儿左侧腹部自上至下画英文“I”,再自左上、右上至右下画一倒写“L”,然后再自左下至右下画一倒写“U”,然后以关爱的语气对婴儿说出“我爱你”;第三步:用大拇指以及食指自患儿肛门部位向大腿外侧上方处作扩肛运动式按摩60次,从而使得肛门括约肌得以舒张;第四步:使用右手将事先已经经石蜡油润滑过的6F吸痰管插入肛门约1cm,从而引起排便反射,在婴儿进行排便时应当使其两腿向腹部屈曲,使得腹部压力上升,以促进排便,时间不应超过20min。
1.2.2对照组
予以临床常规灌肠法。首先,将温生理盐水通过弹晶氏插入肛门部约4-5cm,将12号肛管打至结肠内,将其中存留的粪便以及盐水吸出,每次约10-20ml。予以重复多次,直到无法再吸出含粪汁的盐水时,称取尿布的重量,对出入量进行记录,从而计算出大便的实际重量。
1.2.3记录
对于两组早产儿,均采用边进行干预操作,边予以Booblingen所生产的HEWIETTPACKARDM3046A监护仪对其氧饱和度、心率、持续时间以及哭闹情况进行观察以及记录,在干预措施结束后,应当立即将大便的重量称取并记录,以及及时送检作常规的粪便隐血实验。
1.2.4统计学分析
对于实验的剂量资料结果将采用X+-S以表示,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个样本均数的t检验。
2结果
两组早产儿排便情况比较见表1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排的大便重量比较中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通过抚触按摩排的大便量比灌肠法多。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排便时间对比中P>0.05,差异性不具备统计学意义。
相较于两组而言,于进行干预前,其心率对比P>0.05,差异性不具备统计学意义,而在予以干预后,其P<0.01,则心率存在差异性,则具有统计学意义,即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早产儿的心率较小。而经皮氧饱和度的对比中两组在干预前没有显著的差异,干预后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实验组的SaO2比对照组高。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哭闹和粪隐血试验阳性的对照中P<0.01或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对照组的哭闹例数和粪隐血试验阳性得例数均高于实验组。
3讨论
3.1早产儿的胃肠特点
正常情况下,胃肠功能主要由神经以及体液因子共同进行调节,而早产儿的胃肠功能发育尚未成熟。相较于足月儿,早产儿孕28周时,其下食道括约肌静息压仅仅为其1/5,极易出现食道反流,并且食管的蠕动较慢,直至孕30至35周时才会出现较为规律的收缩波群[2],特别是对于产伤以及颅内出血的早产儿,极易对神经系统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抑制了胃肠功能[3]。所以,早产儿的胃肠蠕动以及协调能力较差,极易造成粪便潴留,胎粪延迟排除,引起腹胀,甚至发生功能性肠梗阻。
对于早产儿而言,其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率较高。依据XGubemlck的最新报道可知,在全部新生儿中,足月儿患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率是60%,而早产儿则高达80%。由此可知,早产儿极易发生高胆红素血症,并且程度均较为严重,消退的时间较久,造成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有:①当早产儿尚处于胎儿阶段,其造血过旺,相较于足月新生儿,其生成红细胞较多,造成其在出生以后胆红素的生成量明显上升。②早产儿的肝肠循环较为活跃。因早产儿较差的吸吮能力,因此造成进食量较少,从而导致无法及时建立完善的肠道菌群,而结合胆红素无法及时的转化成尿胆原进一步排出体外。并且肠道中的B-葡萄糖醛酸酶较高的活性,使得结合胆红素再次水解为未结合胆红素,从肠道内再次吸收。新生儿的肠腔内的胎便的总量大致为100至200g,其中含胆红素的量为80至100mg,等于新生儿每日胆红素总量的5~10倍。肠蠕动速率减慢,将造成胎便排出出现延迟,使得胆红素的重吸收量明显增加。
所以,对于出现以上疾病的早产儿,我们应当及时采取早期措施解除其病因有利于早产儿的生长发育,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3.2传统灌肠法的局限性
目前临床上针对胎便排泄延迟的早产儿的原因主张尽早干预治疗,及时通便.最常用的方法是灌肠法。有资料显示传统灌肠方法,护士操作费时费力,灌洗时间长,研究表明,每次灌肠操作时间平均67.27+-6.59分钟,加上早产儿弹力纤维不发达,肌层较薄,尤以纵肌更薄,故要将粪便清空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达不到迅速清除肠内粪便的目的,不能尽快的缓解患儿的不适感,并且每次进行注液时用力不均匀,时而过大的冲击力,使得患者不配合,造成肠管于肠腔内无法固定,并且肠管较粗硬极易对直肠粘膜造成损伤,甚至造成直肠穿孔以及出现出入液量不平衡的现象,所注的液体无法全部吸收,而且又因为新生儿的肠管长,大致为身长的8倍,而且大肠与小肠长度比为1:6,小肠相对较长,如果肛管插入的长度有限,不能超过狭窄段,易引起液体只进不出,只是排空了远段结肠的粪便而造成达不到清洁灌肠的目的或水中毒发生,且增加患儿的痛苦。[5]
3.3研究结果分析
由表1可知,对于两组早产儿而言,其治疗的成功率的差异性无显著性,其所排的大便量上差异性具备显著性,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的大便量明显较多,而且在两组早产儿哭闹对照中P<0.01,哭闹例数的差异有显著性,实验组哭闹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以及在粪便隐血实验对照中,P<0.05,两者的差异也是有统计学意义的,即对照组早产儿粪便隐血例数明显高于实验组。因此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缓解早产儿腹胀,增强胃肠功能方面都达到了目的,但是通过腹部的腹触按摩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促进早产儿排便,解除腹胀,减少患儿的痛苦,减轻并发症发生的几率,更能增强患儿的舒适,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3.4按摩的积极意义
对于早产儿,按摩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对其临床症状能够明显改善,还具有促进其体重增加以及智力发育等作用。在出生后早期,早产儿因肠蠕动较为缓慢,将造成不同程度的腹胀返流现象,严重者甚至引起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因此,在护理早产儿时,缓解并且解除其所存在的腹胀现象为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依据相关研究显示,在进行按摩时,相关的治疗信息将经过皮肤触觉以及压力感受器沿着脊髓直接传至大脑,从而反射性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并且按摩能够对刺激胃肠道G细胞释放胃泌素(GAS)。胃泌素具备促进分泌胃酸、胃蛋白酶以及胰酶,生成胃粘膜以及促进胃蠕动的作用,与此同时,其还能够促进迷走神经活动,进而生成较多的激素,例如胰岛素等。通过以上这些机理能够使血糖得以降低,新生儿的食量得以增加,促进食物消化、吸收及排泄,从而使得体格生长发育增快[8]。因此可知按摩腹部能够使得消化系统保持较好的平衡状态。另外,对于胃肠而言,按摩腹部为一种机械刺激,在促进肠蠕动为正向的积极作用。
3.5抚触在早产儿喂养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依据相关研究显示,针对早产儿排便无力这种现象,予以抚触按摩法后,具有人工排便的功效,明显增加了排便的次数以及日排便量,从而使得抚触这一方式获得了更好的临床疗效。对于实验组,极少出现胃潴留或胃食管返流的现象,对于十二指肠所残留的奶量下降,明显降低了喂养不耐受的情况。
3.6抚触按摩腹部对早产儿体格发育的作用
依据相关研究可知,人体最原始的感觉反应即为人体的触觉,皮肤为表面面积最大的体表感觉器官,因此,采取温和的按摩方式,对于小儿的氧饱和度以及心率均无不良反应,对于婴儿的睡眠以及疼痛上具有一定的抚慰作用。[10]对早产儿的腹部进行抚触按摩,能够对小儿的情绪起到有效安定的作用,降低哭闹的频率,提升小儿适应环境的能力,并且能够获得一定的安全感。[11]胡晓静等证明了相较于传统的灌肠排便法而言,抚触按摩法能够将早产儿的舒适度明显提升,当早产儿感觉较为舒适时,他们便会情绪愉悦,睡眠状况较好,进而使得体格以及各个系统功能的生长发育更加的健康。另外还有报道称,对于早产儿而言,按摩具备明显的积极影响,能够对其临床症状起到明显的改善作用,具有促进其智力发育以及体质增长等作用。[12]
3.7抚触可促进婴儿的神经系统的发育
在新生儿刚出生时,即具备了视、听觉功能,其中最原始的感觉器官为视觉,表面最大的体表触觉器官为皮肤,亦为中枢神经系统的外部感受器。该感受器能够将刺激以及感受传入中枢神经西永,通过视大脑皮层分析以及予以一定的判断后,予以相对应的反应。依据当代的神经生理学以及解剖学可知,在孕8周时,胎儿开始生成大脑皮层,于出生时分裂成型。在常规的生活环境下,婴儿的大脑各个部分脑神经以正常速度进行生长发育,而当外界出现较为频繁的刺激时,脑神经细胞的发育速度将明显增快。但是若无刺激,那么将停止生长发育。所以,于婴儿时期进行抚触,对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13]。
3.8腹部抚触按摩对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作用
对腹部进行抚触按摩法,能够促进肠蠕动,减少肠内容物停留的时间,使得胎便能够顺畅排出。减少胎便排出干净的时间,将促进胆红素排屑,降低在肝肠循环过程中胆红素的重吸收,从而降低胆红素的水平。于早产儿出生后,即应当对其腹部施予抚触按摩,从而减轻早产儿的黄疸程度。[14]
3.9抚触按摩法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依据国外的相关研究可知,当进行触摸或者按摩时,相关的治疗信息将如上文所述,经过体表触觉感受器以及压力感受器,沿着脊髓传至大脑,再经大脑发出信息,从而兴奋迷走神经,使得胃肠活动得以增强。在予以早产儿按摩以及6F吸痰管轻轻刺激肛门时,即能够增加反射性肠蠕动的频率,使得大便向下进行推移,肛门括约肌将出现明显的、有力的收缩以及扩张,从而进行自主排便。虽然传统的灌肠法亦刺激了肠蠕动,但是正如前文所述,因新生儿的肠管的特征,将导致灌肠受到一定的限制,但是按摩能够促进整个肠蠕动过程,进而使得粪便排净。
3.10抚触按摩法明显提高了早产儿的舒适度
对于早产儿而言,采取温和的抚触方式,将对早产儿具备明显的抚慰作用,能够有利于早产儿更快的适应环境以及获得一定的安全感。在早产儿不具备语言交流能力的情况下,采用抚触法这种非语言交流形式进行情感交流,能够对早产儿的紧张情绪予以一定的抚慰作用。如表1所示,对比于对照组而言,实验组的早产儿的心率以及氧饱和度的变化程度较小,并且无一例出现哭闹。
3.11抚触按摩法提高了对早产儿的护理安全性
传统常规的灌肠法中所采用的灌肠管因为质地较为坚硬的橡胶管,直径较为粗且简单,但是早产儿的肠壁较为薄弱,粘膜较为稚嫩,粘膜下组织较为脆弱且易损伤,严重者甚至出现肠穿孔,将造成早产儿的明显痛苦。相比较而言,明显一次性吸痰管的安全程度较高。对比于两组的粪便隐血实验结果,对照组的阳性率高达33%,而实验组的早产儿全部为阴性。
3.12终止对早产儿抚触后有良好的延续效应
如上文所述,对于早产儿采取抚触按摩法将能够有效促进早产儿的生长发育,对于选取的两组早产儿的一般情况于出生时均无差异性,具有可比性。依据相关研究显示,相较于对照组的早产儿,实验组接受抚触按摩法的婴儿身长、体重以及头围均出现明显的增长。存在相关专家证实,对早产儿腹部进行抚触后,其胃肠蠕动将明显增强,胃泌素以及胰岛素得到明显释放,从而增加食欲。通过本次实验研究可知,实验组予以抚触按摩的早产儿,胃肠功能生长发育较为良好,排便顺畅,便秘的情况较少,长此以往,更加有助于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抚触能够使得早产儿的睡眠得到明显的改善,从而使得其较易入睡,睡眠的时间较长以及哭闹的次数明显降低,情绪愉悦,较少出现抑郁以及焦虑的情况。相对于对照组,抚触还能够促进早产儿的运动以及语言功能的发育。依据朱建幸等选择观察的六项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指标来说,接受抚触法的早产儿的神经行为将明显好于未接受抚触的早产儿。依黄水清的研究证实,对于婴儿进行抚触,将使得其具备更加成熟的定向力、活动水平以及运动力。此外,还存在研究可知,在终止对早产儿的抚触以后,并未出现依赖性等不良反应。
4.结论
研究显示,对于婴儿而言,抚触为一种需要。由于触觉为最为原始的感觉器官,而皮肤又为体表面积最大的感觉功能,尤其在婴儿时期,在胎儿生长发育的最初阶段是生长在母体温暖的羊水中,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羊水的抚触。而在分娩的过程中同时又收到了产道的抚触作用,使得胎儿各个外周感受器均感受到了刺激,因此,对于一直生活在妈妈抚触情况下的孩子,他们内心是极度渴望得到同样的抚触,所以,对婴儿进行适当的抚触,能够帮助其安静,减少哭闹,更加容易进入睡眠。依据马斯洛的基本需要层次理论同样可知,这亦为被爱以及被珍惜的需要。与此同时,抚触为一项低成本,高效益且极易被掌握的实用性护理技术,更加应当以及值得被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崔焱主编.儿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06.
2.仲月霞.急危重病患者胃肠功能衰弱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1,35(2):80
3.董梅,赵时敏.新生儿的胃肠动力[J],新生儿科杂志,1999,14(2):88-90
4.徐英,牟秀华,石青.一次性肛管清洁灌肠致直肠穿孔两例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1997.3(2):71
5.戴月映,林少红,林敏,董春叶,陈小娟,梁宏玲.采用改良灌肠法对先天性巨结肠灌肠效果的观察.护士进修杂志,2006,21(2):108-109
6.曹静,钱培德,梁秋瑾等,按摩治疗对早产儿体重增长及血浆胃泌素,胰岛素,生长抑素的影响[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0,15(1):28-30
7.周吕.胃肠生理学[M].第一版。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101
8.赵婉文,张建平等.抚触对新生儿血糖及体重的影响.中华护理杂志.2001,36(4):275
9.王叶飞,黄烈平,陈云飞.腹部抚触预防早产儿腹胀[J].护理研究2003,17(8):904-905
10.柯国琼,林小燕,黎宁等。改良抚触方法促进婴儿生长发育的临床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4):278
11.HarrisonL,OlivetL,CunninghanK,etal.effectsofgenllehumantonchonPreterminfants:pilotstudyresults[J]NeonatalNetw,1996,15(2):35-42
12.杨巧玲.抚触在新生儿黄疸光疗中的作用[J].现代护理杂志,2002,8(1):14
13.ScafidiFA,FieldT.Factorsthatpredictwhichpreterminfantsbeneficmustfrommasangetherapy[J].Dev.Beharpediatrics,1993;14(3):176
14.王亚琴,郑春松,马晨霞。腹部按摩对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4,12(2):97,106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9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