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如今,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与此同时,城市化的进程也在不断地加快,城市休闲空间的打造也因此备受瞩目。生态公园是居民进行户外活动的主要场所,同时也在城市的建设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休闲需求也越来越不局限于传统,现代生态公园也就应运而生。它的功能和作用日渐丰富,生态公园在现代城市建设中有着举重若轻的地位,它的开放不仅仅是一项满足常住民众日常需求的重要工程,也是一项吸引广大游客目光、提升城市美观感与宜居度的重要手段。然而,生态公园在实际的运营中也滋生了层出不穷的问题与矛盾:一方面,公园的“免费开放”模式使其失去了最主要的经济来源,导致了资金短缺也加大了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同时也让人们担忧“免费模式”能否继续支撑着公园将最美好的一面呈现给居民;另一方面,由于“免费开放模式”导致了人员流动较大且繁杂的情况,公园在安全和环境方面的管理难度呈几何倍数增加。而在面临这种种难题的情况下,居民对免费开放后的生态公园的满意度情况又如何?这就需要我们对生态公园进行调研,研究免费开放后居民们对生态公园的满意度,进而对城市生态公园的健康发展提供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城市公园居民满意度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1.研究背景
(1)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随着中国城市化政策的不断调整,使城市化进程脚步加快。直至2021年,我国城市化率高达64.72%。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居住密度也越来越大,因此绿色成为人们的“福利”。建设城市公园是城市化进程的一部分,城市公园有许多功能,不仅使环境变得更加美丽,还为居民们提供了休憩娱乐的场所,同时也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2)生态休闲需求旺盛
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弊端——城市污染严重、人们的居住环境不断恶化,在这样的情况下,“园林城市、生态宜居”等理念深入人心,也逐渐成为了人们向往的生活方式。生态旅游所倡导的文明城市、和谐自然的理念也逐渐被广大居民所接受认可。回归到自然,心情的愉悦和身心的健康在居民日常休闲需求中就显得尤为重要。生活在快节奏的城市里,人们所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这抹绿色正好为居民们提供了日常娱乐和休息活动空间,使他们得以在城市喧嚣中享受这份独有的宁静。随着我国假期制度的调整,人们的休闲时间变得更多,休闲需求也越来越高,人们变得更加喜欢短途旅行。所以城市生态公园自然成为人们短途休闲去处的首选场所。
2.研究意义
高密度的城市生活必然会产生资源匮乏、空间冲突、文化摩擦和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在建设和谐社会和休闲城市时,必须要时刻关注人民的利益,要让人民的权益得到保障。人们为了追求自然环境也好,为了放松自己也罢。生态公园是城市中的公共绿地系统,其作用日益凸显。人们的休闲时间越来越多,休闲需求也越来越高,城市公园的发展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研究内容具有重要意义,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理论意义
本研究以本地居民为主要研究对象,因为居民是城市生态公园最主要的体验者,填补了城市生态公园研究在以主体服务对象为研究对象的空缺,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观念。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对象为“本地居民”,一是因为居民作为当地城市生态公园最直观、主要的体验者以及评判者,它们的感受是不可或缺的,二是在城市生态公园研究主题中长期对于以主体服务对象为研究对象有所缺失,而此次以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可以作为空缺弥补,也充分将“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得淋漓尽致。
(2)实际意义
居民满意度可反映该地区免费开放城市公园发展是否良好,通过研究城市生态公园的居民满意度情况,可以了解居民的游后感与想法,便于相关部门有针对性的提高和改善园内设施和服务质量,为今后新开放的公园的运营、管理及更新,新公园的规划提供参考,更具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进展
1.国外研究文献
(1)城市公园的研究
第一,社会学视角。在国外,城市公园基本属于是公共资源,对游客以及居民免费开放的,所以一些学者从社会学视角对城市公园进行研究分析。如国外学者Erkip,这位学者是以城市公园的人口分布、城市公园数量多少,可达性以及出游时间等这些方面作为指标,对安卡拉市公园的可达性与公平性进行综合评价,总结为:城市公园在空间分布上的公平性需要和不同居民群体需求相适应[1];PaulH.Gobster则通过研究不同种族的人在城市公园这样的公共开放式空间里进行沟通和交流,总结出城市公园的用途会因为种族或民族的不同产生极大的差别,呼吁城市对城市公园作为人们公共交流和沟通场所的重要功能重视起来[2]。
第二,外国学者StewartHarding通过对英国城市公园的了解分析,指出管理部门主要因为经济的压力,从而降低了对城市公园的资金补贴,所以造成了城市公园在管理、建设和发展等方面的落后[3]。
(2)游客满意度的研究
外国学者Pizam首先提出游客满意度的含义,将满意度定义为:游客对目的地的期望与游客到达目的地后实际感受的对比结果[4];Beard则进一步提出,游客满意是建立在游客期望和实际体验进行比较的正效应基础上的[5];Baker则将游客在旅游景区购买旅游产品后,与旅游目的地二者之间相互作用,最终形成的一种心理状态称之为游客满意度[6]。
小结:在国外,大多数的城市公园都是免费开放的,因为他们有着比较好的税收制度和社会福利制度。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时代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更高了,城市公园的建设也依旧热火朝天的进行着,对于城市公园在生态宜居等方面的考虑,每座城市在建设时都不能忽略。
2.国内研究文献
(1)城市公园的研究
第一,从游客行为特征视角研究城市公园。我国的学者对这方面的研究较多,比如学者吴葵,钟永德,二位学者以长沙市的橘洲公园为研究对象,对城市公园中农游客对环境的行为和态度进行分析[7];学者刘垚、邓昭华等以广州市人民公园为例子,通过对实地进行调研以及问卷的调查,使用统计与观察分析的方法,对城市公园游憩行为的性别差异特征进行解析,以人性化和公平性原则提出相应的城市公园规划设计与对策[8];张琛琛,杨围围等学者以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为例,对亲子家庭游进行研究分析,探讨了游客满意度和忠诚度的影响因素[9];学者邢权兴以山西省太原市一部分免费公园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太原市免费城市公园游客满意度测评体系,运用IPA分析的方法与模糊综合分析法对游客数据进行分析,为太原市一些免费开放的城市公园的发展提出了发展对策与建议[10]。
第二,经营管理的视角。我国城市公园的发展与国外一些城市公园发展存在差异,我国很多的城市公园是在历史遗址、名人故居、古代园林等的基础上建设的。出于对城市公园健康发展的考虑和对城市公园的保护,那时候很多公园都是要收取门票的。但是随着人们休闲需求的增加,大多数公园逐渐由收费制转变为开放式,但与此同时给城市公园的经营管理带来了一些问题与矛盾。例如,研究学者叶正茂对温州市的城市公园进行调研分析,结合温州的资源、市场、资金以及政策等方面,为城市公园管理运营的提出新的模式[11];学者莫珣认为,城市公园对旅游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学者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考虑,衡量城市公园对城市旅游发展发挥的重大作用,探讨未来城市公园发展方向[12];学者吴元芳在城市公园免费开放后,对居民休闲行为的特征与变化方面进行研究分分析,根据这些变化发现问题,进而对城市公园的发展提出对策[13]。
第三,从公园的开发改造角度进行研究。对城市公园进行规划改造是城巿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我国许多学者也从开发改造和城市化建设的视角来研究城市公园。例如学者田逢军以上海市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了传统的园林与休闲游憩为主的大型公园,在特点上与功能上的不同点,结合当下上海城市公园绿地系统发展的现状,从内容设计、管理与开发方式这些方面提出了对策与建议[14];学者方程,对威海城市公园在城市更新改造中的规划、景观设计方面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对其所出现的问题和所面临的困境进行深究,探讨了其景观、空间结构等方面的改造方法[15];学者唐建兵、李金洋则提出,在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中,要首先要做到以人为本,注重人性化理念,因为这样才能更加符合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16];学者邢伟明、苗琨,通过对郑州市的一部分城市公园的进行调查,建立了其环境承载力的测算模型,从城市公园在管理、设计以及游憩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因子等进行探讨和分析,最后提出对策与建议[17]。
(2)游客满意度的研究
研究学者李智虎研究了旅游目的地的服务营销核心,那就是游客的满意度,它是在满足游客需要之后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愉悦感,满意水平是实际感知效果和期望值之间的差异函数[18];学者万绪才指出,游客满意度是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旅游环境和景观、社会服务和基础设施等各个方面满足其旅游活动需求程度的全面评判[19]。
小结:随着城市公园的改革发展,城市公园更加成为国内学者的关注重点,我国学者在此项领域上的研究也越来越广泛。现如今,我国大多数的公园都属于“免费开放模式”,所以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对城市公园开放前后游客行为的具体变化成为了许多研究学者的重点关注目标,并对其进行了缜密的分析。但随着城市公园的免费开放,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在城市公园免费开放后,如何实现城市公园的效益性,让城市公园健康发展,成为学者研究的重点。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1.研究内容
本文在对居民满意度和城市生态公园的相关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了游客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以威宁县北坡生态公园为例,构建了免费开放城市公园居民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对其进行居民满意度的测评与分析。了解了影响居民满意度的指标因子,进而对城市公园的健康发展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2.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主要借助图书馆、期刊、网站搜集与本文相关的文献,关注带有城市公园、体验、满意度等关键字的论文,了解国内外关于游客满意度、居民满意度、城市生态公园等方面的研究现状与进展。对文献进行梳理、归纳与总结。
(2)实地调研法
通过对研究对象的调研访谈,了解公园实际情况,也更加了解了居民的满意度情况,并从中发现问题,根据问题提出改善对策。
(3)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有两种形式,分别是实地发放和线上发放。通过调查问卷的数据结果对影响满意度的因素进行分析。在问卷设计上,本研究是将威宁县北坡生态公园居民满意度指标体系中的三级指标因子直接生成为问卷中的具体问题,主要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居民的个人基本信息。第二部分是居民的满意度调查,这也是本问卷最主要的部分,这部分是由二级指标中的基础设施、景观质量、休闲环境、休闲服务、游乐体验这五大准则展开的,其中包括18项具体指标因子。居民们对这些方面进行打分。
为了保证问卷的有效性,在节假日及工作日这两个时间段都发放了调查问卷。在问卷调查之前,对居民表明了调查的主要目的与内容,保证居民在充分了解问卷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完成问卷,使问卷调查结果更加准确。
二、城市公园分类与研究区域概况
(一)城市公园内涵
根据马克思唯物辩证法的思想,万事万物都是不断变化的,并且会与时俱进,城市公园的定义也是如此。但无论其定义如何变化,总是会包含以下特征:第一,城市公园是属于城市中的公共绿地,对于乡镇的绿地公园是不包含与其中的;第二,其服务对象主要是城市的居民和旅游者,因其所处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导致其服务人群的范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是以城市居民为主;第三、公园的主要功能是休闲娱乐,但随时代的发展,旅游业的兴起,游玩的设施也不断的升级,饮食的需求也不断提高。
城市公园的作用不仅仅局限于为城市居民提高休闲场所,它还可以美化城市,净化空气。发展和建设城市公园也是响应国家建设“绿色中国”的号召。建设高品质的城市公园,在促进生态循环、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的同时也象征城市充满绿色文明的标志,体现城市居民的生活追求和品味,代表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蕴。因此,城市公园除了休憩之外,也是居民精神文化交流的空间,XX应该重视并且致力于城市公园的发展。建设好城市公园,可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城市公园的免费开放,实质上就是还原城市公园的公益性,让城市公园彻底成为公共品。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公园成为了人们休憩的不二场所。
(二)威宁县北坡生态公园概况
北坡生态公园位于贵州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面,横亘于湖与城之间,总面积达5000余亩,是草海自然保护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北坡生态公园东起西海码头,西起幸福小镇,南起环海路,北起成双大道天际线。截至目前,北坡生态公园已种植常绿针叶、常绿阔叶、落叶阔叶三大类54个树种7万余株,配套种植形态各异、四季皆宜的灌木及观赏植被,森林植被覆盖率迅速提升到70%,辅之以相应的休闲康养设施,层林尽染的风采与草海美景融为一体。此外,草海生物物种大量增加,从2005年的1954种增加到2019年的2600多种,如今,包括国家一级保护物种黑颈鹤在内的240种、10万余只鸟类在此过冬,“百鸟之都”声名远播,真正实现了“物种基因库”的美誉,重现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清山绿、天蓝海碧、人和鸟欢的天然美景,草海这颗“高原明珠”更加靓丽。北坡生态公园成为保护草海的重要生态屏障,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农民增收、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为人们建设成了一个天蓝海碧、人和鸟欢、风景宜人的生态公园。
三、威宁县北坡生态公园居民满意度指标体系构建
(一)居民满意度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1.全面性原则
全面性的意思是指标体系应该完整的包含涵居民满意度的每个方面,而且得尽可能全面的反映出生态公园居民满意度影响因素的总体特征,与此同时,指标因子之间还应注意避免相互重叠。
2.代表性原则
选取的指标因子一定要有代表性,要能够反映居民对于生态公园的满意状况。
3.可测量性原则
对满意度进行评价,一定要有具体调研数据,对具体的指标因子进行打分,得出数据,以便于统计和计算。
(二)威宁县北坡生态公园居民满意度指标体系
本文在坚持上述三项原则及文献回顾总结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调查了解威宁县北坡生态公园的特点,建立了威宁县北坡生态公园的居民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包含三级指标:一级指标是总的目标层,就是居民的总体满意度;二级指标为准则层,这层指标是由一级指标分解而得;三级指标则是由二级指标具体展开得来,即指标因子层,总共包括18项因子,这18项因子可以转化为调查问卷中的具体问题,从这些具体的指标因子中了解居民的满意度情况。威宁县北坡生态公园居民满意度指标体系如下:
四、威宁县北坡生态公园居民满意度分析
(一)问卷收发及信度分析
本次调研总共发放了350份问卷,有效率为83%。根据问卷回收情况,本文计算得到的Cronbach’sα=0.738(见表4.1),这表明本问卷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可以用于对威宁县北坡生态公园免费开放后的居民满意度分析。
(二)受访居民背景信息分析
1.性别分析
本文调查发现,光顾北坡生态公园的居民性别差异不是很大:园的男性比女性稍多。
2.年龄分析
由表4.3可知,到公园去的青年人最多,其次是中老年人。这跟实际调查的情况较吻合,为保证问卷的准确性,选择青年人作为调查对象更多。因为这部分人群理解能力可能更强,能使调查问卷的质量更高。中老年人也居多,这部分人群更倾向于到公园休闲游憩,休闲时间较多,所以北坡生态公园是他们的首选休闲场所。
3.文化程度分析
由表4.4可以得出,北坡生态公园的主要群体为高中或中专、大专或本科这部分文化程度的人,大专或本科的占比最高,为40.7%。总的来看,大部分居民受教育程度较高。
4.职业分析
职业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到北坡生态公园游玩居民的职业主要为离、退休人员和学生,占比分别是21%和40.7%,其次是企业工作者,占比为16.2%,而自由职业者和XX机关占比较少。
5.月收入分析
月收入中,2000元以下占比最高,为55.5%,其次是收入在2000-4000元,占比34.5%,收入为4001-6000元占比最少,为10%。从月收入分析中可知,北坡生态公园的主要访问居民大多收入较低,这与实际调查中学生身份较符合,同时也说明了,北坡生态公园的免费开放使得低收入者获益更大。
(三)整体满意度分析
居民对北坡生态公园的总体满意度不仅表现在游玩公园后自身的感受,还体现在游玩后是否愿意将该公园推荐给他人。如表4.7所示,46.2%的居民对北坡生态公园整体感到满意,37.9%的人觉得一般,还有9.7%的人群感到非常满意,不满意的占比为6.2%。从表中可以看出,居民对北坡生态公园整体满意度评价较高。从居民游后的推荐意愿表来看,愿意推荐的人数过半,共占63.8%,感觉一般的占比32.1%。
(四)各指标因子的IPA分析
图4.1 IPA分析
横轴为重要性,也表示期望值,纵轴为满意度,表示实际的感受。由此建立一个坐标系,共有四个象限:第一象限是优势区,说明这个象限的因子是该公园的优势所在,要继续保持;第二象限是维持区,这个象限的因子表示不被居民重视,但在实际游玩后却有较高的满意度,应该对这部分持续完善;第三象限为改进区,居民们对这些指标因子既不重视也不满意,这类因子需要后续改进,而且应该有针对性的改善;第四象限为弱势区,是公园的弱势之处,居民对第四象限的因子期望较高,应该极其重视这几个方面,因为这类因子的改善可大幅度提高居民总体的满意度。
由IPA分析图可知,第一象限的指标因子包括绿化景观、卫生状况、文化氛围和服务态度,居民非常重视该象限内的指标,居民们对这些指标也感到比较满意,说明北坡生态公园在这些方面的现状良好,给居民留下的印象不错,基本上可以满足居民的需求,是公园的优势所在,应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
第二象限有5个指标,分别是公共卫生设施、摊点经营秩序、指导标识设施、公共安全设施及项目价格。这类因子是居民认为不是很重要的项目,但在实际的游园过程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给予了较高的满意度。因此,在今后的公园建设与完善中,可为这类因子增添特色,提升在居民中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居民总体满意度。
第三象限有4个指标因子,分别是自然景观、人工景观、拥挤程度状况及餐饮服务。这类指标因子的重要性值和满意度值后比较低,说明居民们对这些方面不太重视,但是却不能忽略,可以将这些指标因子作为公园后续发展的改善项目,且有针对性的改善,避免一次性大量投入所产生浪费。
第四象限的指标因子共有5个,分别为公共休息设施、照明设施、治安环境、项目多样性及项目吸引力。这些指标因子是居民极为重视,但实际给予居民的感受却不尽如意,这也是公园亟待改进的方面。这些方面应该作为今后威宁县北坡生态公园管理与改进的重中之重。以下按照这几个方面分析具体原因:
公共休息设施,园内的公共休息设施形式老旧且单一,到公园去的老年人占很大一部分,有些老年人到公园是为了休闲娱乐,但是可供老年人进行棋牌活动的桌椅组合严重缺乏。照明设施方面,夜晚居民集中活动的区域照明设施不足,特别是到了夏天,夜晚在公园散步的居民又更多,公园还有些道路的路灯忽明忽暗,照明设施已损坏过半但是还没有及时维修。在治安环境方面,北坡生态公园有一支专业的保安队伍,但在管理方面似乎比较松懈。比如在公园入口处已经明确要求狗不能进入,保安理应制止,但他们视而不见,以至于很多狗进入,可能会影响老人孩子的安全,还可能对园内的环境造成污染;还有一些小孩安全意识薄弱,喜欢在水深的湖边玩耍,但很少见保安制止。娱乐项目方面,公园内的娱乐项目种类少且缺乏创新,所以并不能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无法体现趣味性与多样性。
五、威宁县北坡生态公园居民满意度提升对策与建议
本文以威宁县北坡生态公园为研究对象,分析影响居民满意度的因素,为威宁县北坡生态公园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对策与建议,进而提高居民对北坡生态公园的满意度。
(一)完善基础设施
由于威宁县北坡生态公园日趋成为广大居民休闲运动的场所,也是游客拍照打卡的热门景点之一。当公园的辐射能力不断提升时,其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和基础设施的完善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游人对园内的休息设施较为重视,所以应该注重完善园内的公共休息设施。随着人们休闲需求的增加,来到公园游玩的人越来越多,所以更需要在园内配置足够座椅,增设休息亭,完善廊道来加强公共休息区域的建设。在建设的同时,不仅应该注意设施与周边的景观环境相匹配程度,还应该更多地考虑休息设施建设位置的科学合理性,如在树荫下或人流较大的地方,让休息设施在具有美观性与休闲性的同时兼顾科学性与舒适性,使其能真正缓解居民的疲惫,实现利用价值最大化。对园内老旧且单一的休息设施也应该及时维修和更新,让居民对园内休息设施感到满意。而针对公园的开放性这一特点,安全保护工作更是公园建设的重中之重,公园内不仅要配备良好的照明设施,还要在湖边装设护栏,高陡阶梯处也应该配备牢固的扶栏。为了保护居民们的安全,园区内不仅要安装监控系统,且必须保证监控安全运行。此外,公园还应当制定一整套医疗救助、消防急救等安全应急预案,并配备相应的设施,在保证居民的财产安全的同时,也为居民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公园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会对游客对公园的满意度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公园要更加注重基础设施的管理,从而提高免费城市公园的服务水平,提高居民的满意度。
(二)关注主体居民
城市公园应遵循“满足不同需求,关注主体居民”的原则进行改造设计。文中调查结果表明威宁县北坡生态公园游憩居民主要为中老年人以及青年。从访谈中得知中老年人来到北坡生态公园的目的主要是锻炼身体或者陶冶情操,而青年人则主要是为了游乐与释放在生活以及学习上的压力。所以,免费的城市公园应尽可能成为设施齐全、老少皆宜的公园。做到既能满足中老年人的强身健体的要求,又能满足青年人的游玩需求。
合理增加北坡生态公园健身设施以及场地的同时,还可以增加些许适合中青年人参与和互动的项目,这不仅可以为人们增添游玩乐趣,也提供了放松的环境,有利压力的释放。公园的提升可以参考其他旅游业较为发达和典型的城市,为城市公园的发展提出更好的建议。充分了解主体居民的使用需求,有针对性的提高公园内游憩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是当下公园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创新游乐项目
在与居民的访谈交流中,了解到居民对于公园的建议大部分是增加娱乐项目。在这方面,北坡生态公园可适度根据位置增加游乐设施的数量,丰富其多样性,提升趣味性。我们还要紧跟时代的步伐,采用智能高科技对娱乐项目进行设计,创新游乐项目,从而提升吸引力,提高故地重游率。
(四)发掘潜在功能
北坡生态公园拥有着大面积的绿色空间,给处在快节奏生活中的居民提供了户外活动的休闲场所,是居民们进行日常活动、娱乐健身的最佳去处。同时,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的绿心,它具有美化城市、改善气候、净化空气等许多功能。北坡生态公园不仅展现着本地的精神文明面貌,还具有与众不同的地方特色。城市公园在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可以结合自身的历史文化传统、地域特色等因素,充分发挥出其潜在的功能。威宁县北坡生态公园可以结合当地特有的民族文化,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展示与交流平台,发挥北坡生态公园的内在功能,挖掘城市公园在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涵,使公园潜在的功能得以体现。为公园设计充满文化氛围的活动,丰富居民的游玩体验,使公园变得更具特色,进而提升居民对公园的满意程度。
六、结论
本文在对城市公园满意度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阅读相关文献,运用调查问卷法和描述性分析法,对威宁县北坡生态公园的居民满意度进行了实证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本文结合威宁县北坡生态公园的实际情况构建了居民满意度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含了三级指标,一级指标为目标层、二级指标为准则层,三级指标主要是由二级指标具体细化得来。
(2)通过IPA分析得到每一个指标因子所在的象限,得到优势区的指标有文化氛围、绿化景观、卫生状况及服务态度;维持区的指标有公共卫生设施、摊点经营秩序、项目价格、指导标识设施及公共安全设施;改进区的指标有人工景观、自然景观、拥挤程度状况、餐饮服务;弱势区的指标有公共休息设施、照明设施、治安环境、项目多样性及项目吸引力。
(3)针对以上分析结果,总结威宁县北坡生态公园的不足之处,为免费开放城市公园的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与建议。
本文以威宁县北坡生态公园为研究对象,对威宁县北坡生态公园的居民满意度进行研究,然而由于参考文献覆盖面不够广泛,所以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地方:
在问卷设计方面,本文在对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时,选择了5个准则层,具体18个指标因子,选择的指标因子较少,或许并不能完全代表居民对威宁县北坡生态公园满意度,所以这个方面还有待改进。由于本人知识储备与能力有限,在问卷结果分析方面做得不够全面,使用的方法较少,分析不够透彻。
参考文献
[1]Erkip F.The distribution of urban public services:the case of parks and recreational services in Ankara[J].Cities,1997,14(6):353-361.
[2]Haight R G,Gobster P H.Social and economic considerations for planning wildlife conservation in large landscapes.[J].Models for Planning Wildlife Conservation in LargeLandscapes,2009:123-152.
[3]Stewart Harding.Towards a Renaissanca in Urban Parks.Cultural Trends,1999(35):3-20.
[4]PizamA.Tourism’s;impacts:The social costs to the destination community as perceived by its residents.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1978,(Spring):8-12.
[5]BeardJB,Ragheb M G Measuring leisure satisfaction.Jourmal of Leisure Research,1980,12:20-33.
[6]BakerDA&CrormptonJL.Quality,Satisfaction and behavioral Intentions.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0,(27)3:785-804.
[7]吴葵,钟永德.城市公园游客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研究——以长沙市橘洲公园为例[J].大家,2012(9):102-102.
[8]邓昭华,刘垚,赵渺希,等.城市公园游憩行为的性别差异——以广州人民公园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7,33(5):109-114.
[9]张琛琛,杨围围,乌恩.基于SEM的城市公园亲子家庭游客忠诚影响因素研究——以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为例[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5(11):65-75.
[10]邢权兴.太原市免费开放城市公园游客满意度测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8.
[11]叶正茂.新公共管理背景下的温州城市综合公园运营模式分析[D].同济大学,2011.
[12]莫珣.城市公园建设及其旅游经济效益——以南宁市为例[J].传承,2015(7X):74-76.
[13]吴元芳.城市公园免费开放背景下北京居民公园休闲行为变化与特征[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7,34(5):105-110.
[14]田逢军.城市大型公园绿地游憩功能的综合开发——以上海市为例[J].城市问题,2010(7):52-55.
[15]方程.历史地段更新进程中城市公园的改造与再生——以威海环翠楼公园设计为例[J].规划师论丛,2011(00):99-104.
[16]唐建兵,李金洋.浅析现代城市公园的人性化设计——以自贡彩灯公园为例[J].中外企业家,2017(7):46-49.
[17]邢伟明,苗琨,吕锐,等.城市公园绿地游憩环境承载力初探——以郑州市为例[J].林业科技开发,2018,27(4):135-138.
[18]李智虎.谈旅游景区游客服务满意度的提升[J].企业活力,2003(4):39-41.
[19]万绪才,丁敏,宋平.南京市国内游客满意度评估及其区域差异性研究[J].经济师,2012(1):246-247.
[20]付耀东.沈阳市城市公园居民满意度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D].沈阳农业大学,2019.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99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