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诗词歌唱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教学应用

  摘要

新课标对小学生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把音乐素养放在了重要位置。古诗词歌唱教学作为小学音乐课堂重要手段,可以有效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效果。从我国目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实践来看,我国小学音乐教学处于多种原因的影响,对音乐教学重视程度不够、方法较少,对古诗词歌唱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重视程度不够,或者存在使用方法失当的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古诗词歌唱与音乐结合源远流长的历史,同时以案例分析的形式,对古诗词歌唱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进行了剖析,明确提出了实施策略。同时指出了当前古诗词歌唱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应有的注意事项,为其他小学音乐教学工作者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古诗词;小学音乐;教学

  一、引言

  (一)研究目的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世界经济体系密不可分,世界文化求同存异,构建了色彩缤纷的文化体系。在全球文化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研究我国古诗词传统文化,对于提高学生的艺术水平和理解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国古诗词种类繁多,与音乐联系密切。实现古诗词歌唱在小学音乐课题中的教学应用是所有音乐教学工作者的教学目标,是传承我国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从目前我国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实践来看,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效果是一线教育工作者和所有教育工作者共同需要面临的问题。由于小学生特殊的年龄阶段和成长阶段,对新知识充满好奇,但是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如何有效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效果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研究目的就是丰富完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将古诗词歌唱与小学音乐教学两者相互融合,一方面既能够增加学生的文学素养,另一方面又能够提升学生音乐素养,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综合性人才。

  (二)研究意义

对于儿童启蒙来说,古诗词歌唱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小学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初步时期。但是受限于考试大环境和我国教育整体环境,当前教学更多注重学生记忆、识字等常规化教学,对于提高学生文学修养和艺术水平研究不够。由于教学方法限制,降低了学生对古诗词理解和情感表达认同。将古诗词歌唱引入小学音乐课堂,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助于增强小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有助于帮助学生能够减缓学习压力和学习焦虑情绪,有助于加深学生对音乐理解,引导音乐教学向高效课堂转变。

  二、古诗词歌唱和音乐融合的历史渊源

  (一)先秦时期

我国古诗词歌唱与音乐融合源远流长。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历史悠久,与我国传统文化保持着密切联系。古诗词隶属于我国传统文人词调音乐,在古代是配合词进行歌唱的形式,通常是有一定文化底蕴的诗人来创作,歌词大部分采用历代文人的古典诗词来创作。最早的诗歌集《诗经》是一部记录民间歌曲的诗歌总集,也可以看做是最早的古诗词与音乐融合的典范。《诗经》吸收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民间流传歌曲,包含了各类歌曲精华,内容丰富,曲式机构多样,为我国歌曲发展奠定了基础,开辟了道路。先秦时期的古诗歌歌唱与民众口口相传离不开,这种口口相传的传播方式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特点。

  (二)秦汉时期

秦汉时期主要是统一的政治主题。文学作品上讲究排比,古诗词则实现了四言诗歌转变为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从掌握的文学资料来看,汉代出现了最早的五言诗。汉代盛行斌体创作,主要成就有《古诗十九首》和乐府诗,这些诗歌继承了自然质朴的诗因素,为歌曲传承奠定了基础。

秦汉时期实现古诗词与音乐融合的典范是乐府。乐府是汉武帝设置的音乐部门,负责收集整理民间歌曲,编制曲子,用于祭祀、集会使用。乐府诗歌同样是用于歌唱生活,表达情感,可以看做是《诗经》延续,但是要高于诗经,因为脱离了政治因素的加持。

  (三)唐宋时期

唐代诗歌达到了顶峰,很多唐代诗人的诗歌被编为歌曲,广为流传。许多诗人的作品均被写入歌谱中,在民众之间进行传唱。《阳光三叠》是唐代传唱久远的一首诗歌。宋代曲子达到了长短句和谐的效果,因为长短句相互衔接,与民众口语较为接近,因此与音乐融合度更高,能够实现音乐与古诗词的高度融合。宋曲中存在着众多著名的曲牌,比如说《浪淘沙》、《菩萨蛮》等,同时宋词中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达到了我国古代歌曲的高潮。这种抒情方式,能够叙事、写景,由于较为通俗,因此在民间流传甚广。宋代,郭茂倩编写的《乐府诗集》吸纳了百家诗歌,比如说《妇病行》、《孤儿行》等作品,让人感到伤感。《战城南》文中情境表达了作者悲凉情绪。

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

水深激激,蒲苇冥冥,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

通过描述战争场景,表达了民众情感,实现了古诗歌与音乐的有效连接。

宋朝时期,很多文人墨客将词曲作为表达自身情感的方式,其中包括流放在外的词人、盼望祖国统一的词人等,这一时期的情感表达与当时动荡的社会环境是密不可分的,比如说李清照所创作的词曲主要反映了自己后半生颠沛流离的生活和苦闷的情绪,可以说唐宋时期音乐与古诗歌的融合达到了一个高潮阶段。

  三、古诗词歌唱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教学应用

  (一)课前音乐指引

1、聆听音乐

由于小学生普遍天性好动,注意力难以集中,如果不提前做好课前工作,那么就有可能造成课堂效果较低。课前音乐指引主要是让学生先行熟悉诗歌,进行诵读。小学生了解诗歌,诵读是最基本的方法,也是符合诗歌审美和教学特征的。小学语文课本诗歌朗朗上口,教师在授课前,要布置作业,让学生提前进行诵读,自行通过声调、节奏等方式来感悟内涵,并对诗歌情境进行想象,感受诗歌的意境。

小学生课本中的古诗以歌谣体为主,比如说骆宾王《咏鹅》、李白《静夜思》等,这类诗歌往往浅显易懂,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预习的时候,要教会学生生字生词的读音,然后引领学生进行反复诵读,结合课本上插图进行理解和表演。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形象思维特点,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诵读。在小学中高年级古诗预习中,可以加入音乐元素。例如在讲授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文时,要提前让学生聆听现代歌曲《明月几时有》,虽然是现代歌曲,但是曲风与古诗词想贴近,这种聆听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多次聆听,掌握音调高低和强弱变化,从吟唱中感受苏轼热爱生活的情感,为课程教学做好准备。

小学音乐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音乐预习的时候,要做好音乐推荐和古诗歌推荐,避免学生自行查找诗歌,由于学生自身理解能力有限,避免学生走弯路,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掌握意境

古诗词创作离不开当时创作环境,如果仅仅限于背诵和默写,小学生难以掌握古诗词背后的意境。古诗词预习不能脱离历史背景,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预习的时候,要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挖掘古诗词背后的历史背景。以《示儿》为例,这首诗是八十五岁的陆游在弥留之际,写给儿子们的,但是这首诗歌创作背景远远脱离学生们的现实生活体验,难以体验到陆游对祖国统一的渴望和不能见证的伤感。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预习时,要给学生准备其他辅助素材。教师提供辛弃疾介绍纪录片,让学生通过观看纪录片,了解辛弃疾一生抗金的战斗事迹,了解宋朝被金国侵占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民族自尊心,通过观看纪录片,对陆游《示儿》创作背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自然能够领会到诗歌的意境,能够感受到诗人悲怆苍凉的感情和诗人浓厚的爱国情感。

  (二)课中音乐激发

小学音乐教学主要用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学生学习音乐兴趣。为了提升音乐教学效果,可以实现古诗词歌唱与音乐教学融合,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培养学生掌握一些歌唱小技巧,满足于学生好奇心,提高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戏曲歌唱方式,学生要保证字正腔圆,注意气息把握,使古诗词演唱与音乐融为一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教学案例一

教学内容:《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要通过营造送别情境来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可以通过播放《送别》、《友谊地久天长》等歌曲,渲染送别场景,引发学生联想与朋友分别的场景,根据适当时机导入课程。

教学过程,通过多媒体展示诗词内容。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通过朗读诗歌,体会到诗人当时的时代背景和心情。通过多媒体形式播放歌曲《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开展小组讨论,交流这首歌表达的情感,分辨这首歌曲中伴奏使用的乐器。教师要引导学生自由开展想象,重现送别场景,表现出诗人依依惜别的情景。

在进行音乐教学之前,要对基本发声进行练习。在教学实践中,一些音乐教师为了压缩教学实践,将基本发声环节进行精简,这种做法对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是非常不利的。发声练习能够保护学生嗓子,为演唱做好充足准备。小学阶段学生处于生理发育的关键阶段,面临着声带变声的问题,发声教学和练习是非常必要的。在开展这首诗歌教学时,学生要跟随教师逐句进行吟唱,这是快速学习歌曲的方法,这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容易上手的,但是从长期来看,对学生未来发展其实是没有益处的。只有学生习惯通过看简谱来唱歌,才能提高音乐学习能力,摆脱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明确自身需要运用什么样的情感来表达诗歌内容。

教学案例二

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个教学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第一,要重现春天下雨的情景,让学生自行体会诗歌中的情景,对作者的心态有所掌握。第二,要通过多媒体形式导入《春晓》影像资料,让学生对大致歌曲旋律进行掌握。教师要通过引导学生合唱来提高音乐学习能力。首先培养学生进行发声练习,比如说“啊”、“衣”等部分,男生发音放在低声部分,女生发音放在高音部分,学习男女生共同歌唱的部分,教导学生男女分唱的技巧。《春晓》这首歌曲是简单的合唱歌曲,要加强对声带部分的训练,在小学生中间实行歌唱比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学案例三

《寻隐者不遇》

诗歌中并没有对寻隐者过程进行详细描述,教师可以追问学生童子说了些什么,诗人询问了一些什么,通过模拟这种问答的形式,让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验,进行对话学习,领会到问的含义,实现与诗人之间的情感共鸣,提升诗歌内涵。结合轻音乐的背景伴奏,让学生感受到那种虚无缥缈的精神状态。小学音乐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学生积极性提升。

  (三)课后音乐收尾

音乐课程教学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只有做好课后反思,才能推进音乐教学持续深入开展,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古诗词受限于篇幅,一般文字较少,画面感呈现跳跃镜头,没有形成连续场景。因此教师解释工作难以完全满足学生需求,要引导学生开展想象,从歌词中简单的话语去想象诗人所描绘的场景,丰富诗歌的意境。

小学音乐教材中所使用的古诗,一般都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找到影子。比如说在教学吟唱《咏柳》这首诗歌时,课后可以带领学生到河边,观察垂柳随风摇摆的形态,对“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句诗歌有更贴切的认识。在教学吟唱《江南》这首古诗时,要引导学生根据诗歌所描绘的场景,进行绘画创作,用自己笔端描绘鱼与莲叶,将看不见摸不着的场景变化为触手可及的图案,实现文本与情感相互融合。

在音乐课后,音乐教师要针对学生在音乐课堂中所表现出来的困惑进行记录备案,分清楚是普遍现象还是个别现象,对所选择的古诗歌进行甄别,判断是否符合当下的音乐节奏和时代背景,是否造成了学生困惑。教师要对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逐一进行梳理,从而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效果。

  四、古诗词歌唱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教学应用注意点

  (一)注意诗词和音乐的搭配

二十世纪初,伴随着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灭亡,文言文作为封建社会的文化形态推出了人们的视野,新文化运动兴起的白话文成为了文化热潮,并一直沿用至今。但是由文言文组成的诗歌独特的音韵美是其他文体所无法取代的。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古典诗词音乐艺术价值被重新挖掘出来,许多歌手和音乐人开始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创作灵感和素材,创作了一大批广为流传的歌曲。这些集合了流行音乐与诗词歌赋于一身的艺术形式,实现了古典与现代的有机契合,融合了古典美和现代美。这些歌曲和作品是小学音乐教学中可以利用的材料。比如说流行歌曲《新贵妃醉酒》,是建立在京剧基础上而产生的流行歌曲,歌词阐述了唐玄宗与杨玉环之间凄美爱情故事,采用了京剧特有的表现手法,集成了古典戏曲和现代流行音乐。我国十大古典名曲,曲谱已经失传,现代音乐人根据古人的场景,重新构建了曲谱,比如说古筝曲《高山流水》、《广陵散》等名曲。这些音乐素材,小学音乐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从多个维度来启发学生的音乐细胞。比如《新贵妃醉酒》这首歌,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了解白居易的《长恨歌》来了解李隆基与杨玉环之间的爱情故事,对古文知识进行初步掌握,然后播放音乐《新贵妃醉酒》,让学生对这两首歌词内容进行比较,启发学生思考能力,提升学生鉴赏水平。

小学教师在挑选古诗歌的时候,要根据所选择的音乐来进行筛选,不能出现两者相反的情况,那样容易引起学生的思维混乱。比如说要讲授《小燕子》这首歌曲时,要注意这个季节应当是春季,是个春暖花开的季节,如果挑选的古诗讲述的是个寒冷的冬天,那么显然与音乐歌曲内容是相互背离的,起不到引导学生学习的效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咏柳》这首诗,通过对这首诗歌进行学习,能够对春天的场景有更深刻和清晰的认识,从而对学习《小燕子》这首歌曲有较大的帮助,能够从意境上帮助学生理解歌词背后的含义。

  (二)把握配乐分寸

我国诗歌最早出现在《诗经》上,主要为四言诗,通常以两个汉字作为一个节拍,比如说《诗经·召南·草虫》的诵读节奏为:“喓喓/草虫,趯趯/阜螽。未见/君子,忧心/忡忡。”读起来朗朗上口。汉朝以后,五言诗和七言诗开始成为主流,增加了诗歌的韵律变化,产生了回声美。比如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其中句尾的“光”、“霜”、“乡”三字,韵尾均是“ang”,读起来非常对仗押韵。音乐与节奏是密不可分的,人类对于节奏感的接触是比较敏感的。小学生处于学习音乐的初级阶段,只有通过不断反复练习,才能让学生体会到歌曲的美感和节奏的韵律。小学音乐教师要注重对学生传授一些古诗词韵律和节奏知识,增强学生乐感,拉近学生与音乐之间的距离。

配乐的目的是为了讲授音乐知识,不能为了配乐而配乐。小学音乐教师要注意选择配乐的分寸,避免两者出现相背离的情况。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配乐,能够舒缓学生情绪,营造良好氛围,为学生学习提供良好环境。同时小学音乐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对一些有特点的诗歌可以采取配乐的形式,让学生了解简谱知识,对谱曲形成初步认可,最终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三)重视古诗词感情的表达

古诗词往往呈现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能够塑造出优美、空灵、雄壮的意境。这种意境需要学生认真进行体会,难以用语言来进行表达。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学生要通过朗读诗歌和吟唱诗歌的方式,对诗歌创作背后的场景和情境进行分辨,提高审美情趣,更深入地掌握古典诗词内涵。唐代诗人王维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首诗是王维进入茫茫戈壁滩后,只能看见茫茫黄沙,仿佛看到了一缕直冲云霄的烟。站立在沙丘上,徐徐落日洒在黄沙上。小学音乐教师要寻找与王维这首诗歌所描述场景相似的歌曲,通过音乐的形式吟唱出来,或者以这首诗为蓝本进行谱曲,描述出一副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场景,增强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能够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到场景,小学音乐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收集相关精美图片,制作成精美PPT,通过PPT播放和背景音乐,让学生对古诗词意境有更深入的了解,提高音乐课堂的教学吸引力。

古诗词的情感表达与歌曲的声调有着密切联系,比如凄凉的意境肯定声调较为低沉,而喜悦的意境伴随着欢乐的节奏。诗歌作为情感的载体,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实现两者相互融合,相互贴近。小学音乐教师要通过音乐的形式让学生了解诗歌内涵,也通过诗歌内涵来了解歌曲或者伴奏的声调,实现两者相互统一和协调。

  结论

实现古典诗词与小学音乐课程教学相互融合,一方面有助于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另一方面有助于提升小学生综合素质。伴随着信息技术手段更新换代,小学生接触的信息多种多样,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成型时期,因此培养学生接触古诗词,对于学生人生成长也是非常有益的。目前在考试至上的大环境下,音乐教学被放在了次要位置。新课标提出,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实现全方位素质提升。小学生作为接触音乐的初级阶段,引导不到位,对于小学生音乐素养提升是非常不利的,甚至有可能扼杀学生的音乐天分。从目前教学实践来看,小学音乐教学处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学生跟随教师一句一句吟唱,这种讲授方式对提升学生音乐素养是没有任何用处的,因此学生对简谱、谱曲和歌曲内涵基本上是处于被动接受的地步,难以形成自身的思想和认识,对简谱等知识也是一知半解。因此拓宽小学音乐教师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是非常必要的,或者丰富教学手段也是非常必要的。古诗词作为歌曲的最早表现形式,具有其他任何文体所不能取代的特点和作用,因此将诗歌作为学习音乐的铺路石,是非常契合小学生学习特点和行为习惯的。小学音乐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现实情境,探索建立适合小学生的教学方式方法,实现古诗词与音乐教学之间的高度契合,传承我国传统文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提高学生艺术水平和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物理教学中古诗词的应用[J].王朝辉.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7(04)

[2]浅酌轻唱古诗词音乐教学[J].周佳欣.西藏教育.2019(01)

[3]在中小学进行古诗词演唱教学的路径研究[J].白秋童.艺术评鉴.2018(22)

[4]中考古诗词阅读考查难度透视[J].丁兆存.语文教学通讯.2014(29)

[5]发微探幽古韵览胜——中学古诗词曲鉴赏要略[J].李书红.语文学刊.2015(10)

[6]古诗词阅读检测走向探析——基于2010-2014年高考题的考察[J].纪秋香.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5(Z1)

[7]高中古诗词的教学价值初探[J].李如.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5(06)

[8]审视与反思高中古诗词生态教学[J].李如.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5(21)

[9]古诗词学情分析与教学内容确定[J].韩业雷.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5(21)

[10]用古诗词韵味品深意[J].陈小雄.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6(06)

[11]朱忠华,孙嘉萍.古诗词歌唱在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7(08):259-260

[12]孙明钰.谈古诗词与小学音乐教学的融合[J].黄河之声,2011(20):72-73.

[13]孙明钰.谈古诗词与小学音乐教学的融合[J].黄河之声,2011(20):72-73.[14]罗平凡,赵年秀.音乐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探析[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3(4):89-93

[15]王梦娇.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浅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5

[16]郑燕梅.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演唱特色初[D]探.福建师范大学,2009.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20041.html,

Like (1)
打字小能手的头像打字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2年4月15日
Next 2022年4月15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