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学习拖延行为与自我我效能感关系的研究 ——以安顺学院学生为例

摘要

从大学生的拖延程度着手研究,探索拖延程度与自我效能感水平之间的相关关系。2021年11月-2022年4月以安顺学院的317名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符合入选标准并同意参加本次研究者均纳入调查对象,使用“一般拖延量表(GPS)”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进行调查研究,发现问题,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1、本次调查共有355名在校大学生填写了调查问卷,其中有效问卷317份,问卷有效率为:89.3%。2、对这一大学生被试群体进行调查后,我们发现,大学生的拖延程度和自我效能感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1)。3、以本次研究为例,大学生的整体拖延程度还是比较高的,而相对应的自我效能感还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其中拖延程度在生源地、是否谈过恋爱,是否为独生子女等等各方面都有关系。当代大学生的拖延程度比较高,自我效能感偏低;该程度与恋爱、出生地、是否独子等等的人口学因素上有显著差异,在专业、政治面貌、年级、单亲与否等人口学因素上没有关系;研究发现,大学生群体的拖延程度越高,自我效能感则相对较低,他们呈现出了一个负相关的关系。

 关键词:大学生;拖延行为;自我效能感

 1绪论

  1.1研究背景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拖延它不仅仅是一种行为,它还涉及到了个体的认知和情感,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心理行为过程。拖延指作业或任务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它起源于人类偏好短期奖赏的习得性习惯,是对既定工作和责任的推迟,或由于自我管理缺乏导致目标延迟满足的行为倾向。都说现在是互联网的时代,随着电子移动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人手中都有了自己的手机,它帮助我们更快的解决问题,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但这个问题导致我们时时刻刻都把注意力放在手机上,在路上也可以看到一边玩手机一边走路的行人,甚至是上课、睡觉我们都要时不时的看一下手机,这也导致我们的注意力很难高度集中,而拖延行为就是这么产生的。大部分人在选择解决问题之前,会先看一会儿手机或者刷刷短视频,久而久之,我们都选择等一会儿再去做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就形成了拖延症,长时间的拖延行为不仅仅影响我们的生活,他还在暗处给我们带来了对于身心健康的负面影响。放眼于国内外各位学者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在拖延行为严重的群体中,大学生占了较大的一部分,而这已经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正常生活和学习。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话:“我今天一定要早睡!”“我今天就要把作业写完!”,曾经的你或者现在的你,是不是也说过这样的话。可见当代的大学生越来越拖延,很多事情都做不好,这就导致今天被老妈骂,明天被老爸骂,后天被老师骂。很困惑,也很郁闷,但却不知所措,找不到解决的办法。

而Bandura提出的自我效能理论能够有效地分析人类行为的心理动机,他提出这一概念作为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简单来说自我效能感就是自己觉得是否能完成某件事的自信程度,比如我的能力是否完能成这件工作。这是一个较为积极的状态,自我效能感的高低不仅仅影响着个体的行为,在认知过程和个人的情感体验中也发挥到了积极作用。自我效能感反映的是个体对于自己解决特定问题和实现特定目标的能力所抱持的一种信念以及一个人对自己行动的控制或主导水平,因此,这种信念可以调节和影响人的行为。有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强的孩子在长大后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有更强的信心去化解困难和挫折,而自我效能感比较弱的孩子由于内心的自卑与不自信,则更容易被困难击败。

因此,个体自身的自我效能感越低拖延行为可能就越严重。国外学者Solomon和Ruthblum认为,个体对于焦虑情绪的体验是逐步提升的,当任务截止期越来越近,而个体为了减轻这一焦虑的体验,选择临时回避焦虑,依然不去完成任务,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的循环:任务完成时间越来越短,个体通过拖延去回避焦虑情绪,而不休止的拖延只会,然而任务时间变得更短,而任务无法完成,则焦虑情绪愈发严重。截止日期是一天比一天更临近的,所以越拖延体验到的焦虑情绪会越多[1]。

 1.2国内外相关研究

  1.2.1关于拖延的国内相关研究

在我翻阅文献的过程中,我发现国内已有的相关研究主要涉及拖延与大学生的性别差异、年级差异、不同专业、不同院校、成绩差异、生活环境差异、家庭经济状况等方面。

我国各个研究者从近几年开始研究关于拖延的心理,虽说研究成果不如国外的丰富,但是也有了一定的结果,相较于从头开始研究,我们更大的一部分学者选择从国外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论证,且都是从近十几年来才开始。学者魏源的研究结果发现了这个问题:高度拖延的被试,其人格特质的不良倾向更加明显。

我国研究的学者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的学习观念,借鉴了国外研究者的部分方法,例如在使用工具上,我国学者采用和国外研究者相同的量表测量法为主。除大部分研究者以测量法为主外,其一部分小众的个别学者也采用了观察法及访谈法。

 1.2.2拖延的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研究时间相对较长,所以对拖延行为有比较详细的研究,但是对其定义还没有达成一致。在早期的拖延研究当中,心理学教授雷(Garry Lay)对拖延这一行为进行了具体的定义,他认为拖延行为是不必要的非理性延迟行为,这一行为是由主观的不适而引起的,在这个定义中,教授着重强调了这一行为所带来的消极情绪和非理性的认知;在这之后,X德保尔大学的心理学教授Joseph R.Ferrari从行为的角度剖析拖延,认为拖延行为是意图与意图执行之间造成的差异;在1995年时格罗尼根大学心理学家Schouwenburg则认为这一行为是对自己所作出的决策在一定程度上的延迟,比如在生活学习中,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等,不能及时关闭手机等等;如今,学者们倾向于从多维度来解释拖延行为。2007年时,知名拖延心理学研究者皮尔斯·斯蒂尔对拖延进行了最全面的概括:那就是尽管预见到该行为会带来不利后果,个体仍自愿推迟开始或完成某一计划好的行为,并预知会伴随不良的情绪反应[2]。

当我们追本溯源去探究最开始的研究,我们发现学者们在分析拖延的过程中更加注重情绪和个体的认知,这一结论在国外学者的研究中尤为显著,如著名教授solomon&Rothblum提出:他认为之所以出现拖延这一现象,是一种主观上的延迟,当开始做事或者事情未完成之前的延后。另一位学者Lay则认为拖延是指为了完成某一目标时,毫无意义的延迟倾向。Harritt J和Ferrari J.R在调查中发现成年的个体中有拖延习惯的人群达到20%左右。Solomon和Rothblum对345名大学生调查发现:其中大约有46%的大学生在写论文方面总是拖延,而在学业任务中有一半的大学生会拖延[3]。

 1.2.3自我效能感的国内相关研究

本文作者在翻阅了相关的文献之后发现:现阶段已有的研究当中,大部分集中于一些人口学变量,例如年龄,性别,学院,生活环境等等与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

学者王才康对广州几所大学进行随机抽样调查之后他发现性别和学科文理,关于自我效能感的差别很大,性别方面男生的自我效能感普遍较高,而学理科的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不如学文科的学生[4]。

 1.2.4自我效能感的国外相关研究

查阅文献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班杜拉在他的著作中指出自我效能感其实就是个体的自信程度,当个体在完成任务时。是我是否能解决这个问题的理论基础。简单来说就是在生活和工作的过程中,自我效能感越强的人,完成工作的可能性就越高,且会越做越认真,信心十足。一般自我效能感由德国心理学家Ralf Schwarzer提出,是指个体应付不同情境和不同事物的一种总体的自信程度[5]。自我效能感的英文是“Self-efficacy”,Sherer认为,由于行为主体的行为方式和行为结果不同个体间面对任务时的自我效能感也会有差异,个人在过去的境遇中总结的经验会对新境遇的自我效能感预期产生影响。朱迪(Judge)认为自我效能感是是否能够成功或是否有能力应对及执行的判断,即对自身是否可以有效率地解决即将面对的新问题[6]。

 1.3问题的提出

国内外学者对于拖延的概念、分类、影响因素、干预措施和拖延问卷的编制等方面一直都有深入的研究和探讨。自我效能感的定义、测量方式、作用机制、影响因素等也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我国关于大学生拖延行为和自我效能感的实证研究近些年来才逐渐增多,而且大多数都是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因此,为了进一步拓展拖延的研究领域,充分了解自我效能感的理论,本文开始研究自我效能感和拖延症之间的关系,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对当下社会大环境中的大学生拖延程度进行调查,并剖析自我效能感与其方面的联系。

 1.4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研究目的

从数据方面直观体现本年度大学生的拖延程度和在这一时期下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水平,从部分如性别、年龄、出生地等的人口学变量上分析与二者的差异,同时探索大学生拖延行为和自我效能感之间的联系。

 1.4.2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我对相关文献资料查阅后发现,现阶段国内外关于拖延症的研究较多,关于自我效能感的研究也不少,且这些研究已经有了令人信服的成果,这为我之后的研究提供了多方面的理论支持。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对于拖延行为与自我效能感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还比较少。针对于这一缺陷,本文不仅调查了当代大学生不同的拖延程度和自我效能感的高低水平,还着重分析了拖延症和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对于这一方面的研究有进一步的意义。

(2)实践意义

一直以来我们都说大学生群体是社会未来的顶梁柱,我们要为大学生的发展营造一个较好的环境。而拖延症的产生不仅仅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还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心理自我成长,这对于之后步入社会,在社会中对祖国作出贡献,有着不可忽视的不利影响。自我效能感水平是影响拖延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能够调节个体的行为,一般来说,自我效能感低的个体则更容易出现拖延行为。因此,要想帮助大学生减少拖延行为,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水平也应该受到重视。本研究对当代大学生的拖延行为和自我效能感水平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旨在通过深入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分析其利害关系之后提出改善意见,为减少大学生的拖延行为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这对于大学生群体健康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1.5问题的假设

假设1:拖延行为和自我效能感水平在个体不同的人口学变量上可能存在差异。由于从小生活环境不一样,导致个体在政治面貌、专业选择方面有区别,而是否独生子也有可能导致拖延水平和自我效能感水平不一样。

假设2: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水平的高低会影响大学生的拖延程度,而拖延程度也会反作用与自我效能感,高自我效能感的个体拖延水平也许会更低,个体拖延水平高可能自我效能感会更低。

 2研究内容

  2.1研究对象

在安顺学院选择317名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筛选后纳入调查对象。

 2.2研究工具

  2.2.1一般拖延量表(GPS)

由加拿大学者雷编制的一般拖延量表(GPS),共有20个题目,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别计1-5分;其中有9个条目为反向计分。总分越高,表示拖延行为越严重。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11,标准化α值为0.815,重测信度为0.701,信效度良好[7]。该量表不仅能表示拖延行为的严重性,也可以用来测试拖延行为中的唤醒性拖延,可以较好的分析个体是在开始做任务时拖延还是快要完成任务是拖延。一般拖延量表是单维度量表,当量表得分越高,则代表了拖延越严重。

 2.2.2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

在1981年德国柏林大学的学者Ralf Schwarzer等人编制了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我国学者张建新和Schwarzer在1995年将其修订成中国版本的GSES,该量表共包含10个条目,从“完全不正确”到“完全正确”分别计1-4分。量表的总分为40,在测试过程中,该量表的分数越高,表明个体的自我效能感水平越高。GSES量表对被试的测量间隔约14天,14天后的重测信度r=0.81(P<0.01),这就说明了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8]。

 2.3问卷的收集,分析与描述

本次调查一共发放问卷355份,筛查无效问卷得出有效问卷317份,有效率89.3%。录入数据后,应用SPSS v25.0版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3研究结果

  3.1一般性资料描述

本次调查研究总共发放问卷355份,其中有效问卷317份。

表3-1人口学变量统计情况

46562ec190b640241d1db18b72eddf4d

本研究有效被试共317人,其他的人口学变量细节如上表所示。

3.2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3.2.1以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男女性别的拖延水平和自我效能感水平

682c1a5bf24a90a1dafbe31d6ea68111

由表3-2可见,性别不同,对于拖延行为的高低也不相同,就拖延水平来说,女生的严重程度要高于男生;而在自我效能感方面,男生的分数更高,也就代表着男生的自我效能感高出女生。即学生性别在拖延行为方面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也在自我效能感水平方面也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

 3.2.2以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不同专业的大学生的拖延水平和自我效能感水平

表3-3不同专业的拖延水平和自我效能感水平差异

7dd03c58a0e4f5b3cb29d18e396dc793

由表3-3可见,在专业方面两者无差异(P>0.05)。

 3.2.3以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不同年级的大学生的拖延水平和自我效能感水平

6e1c1382d96ac003b7177e63519d18cb

注:其中,A为大一、大二,B为大三、大四或大五;由表3-4可见,年级对两者没有过多的影响,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

 3.2.4以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不同政治面貌的大学生的拖延水平和自我效能感水平

07230aee3e943f8d34a36fd55178dba8

注:其中,A为团员、党员或预备党员,B为群众;由表3-6可见,不同政治面貌的大学生在拖延行为方面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不同政治面貌的大学生在自我效能感水平方面也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

 3.2.5以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不同生源地的大学生的拖延水平和自我效能感水平

96e0c76b7f6fcf39f015811de846ede8

由表3-6可见,生源地对大学生在拖延行为方面有影响,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城市的学生拖延会更高,而农村学生相反。

 3.2.6以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是否当过班干部的大学生的拖延水平和自我效能感水平

c7295363b32e79de38910ffbcde096da

由表3-7可见,大学生是否当过班干部在拖延行为方面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没有当过班干部的大学生,拖延水平要比当过班干部的大学生拖延水平高;是否当过班干部在自我效能感水平方面也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

 3.2.7以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是否单亲家庭的大学生的拖延水平和自我效能感水平

1b843611e923791fdceba90899064321

由表3-8可见,单亲家庭和非单亲家庭的大学生在拖延行为方面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在自我效能感方面也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

 3.2.8以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是否独生子女的大学生的拖延水平和自我效能感水平

664d3e26adba6fd49287aeaf1e59071e

由表3-9可见,是否独生在拖延行为方面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独生的大学生拖延水平要比非独生子女的拖延水平高。

 3.2.9以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是否正在谈恋爱的大学生的拖延水平和自我效能感水平

9b6c7ec17135008ffbbb7698e7f2429f

由表3-10可见,是否正在谈恋爱在拖延行为方面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正在谈恋爱的大学生的拖延水平要比没有谈恋爱的大学生拖延水平高;是否正在谈恋爱在自我效能感水平方面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

 3.3拖延行为和自我效能感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be2f3765789d19b546b0d3e7cdab10d2

由表3-11可知,r=-0.326,拖延程度越高的大学生,自我效能感水平也就越低,拖延程度与自我效能感水平之间呈显著负相关(P<0.01)。

 4研究讨论

  4.1安顺学院的在校大学生拖延行为和自我效能感水平的现状

本次研究调查了安顺学院所有年级、专业、农村与城镇生源、独生与非独生子女、恋爱和单身等共317名在校大学生的拖延程度和自我效能感水平。在本次研究过程中,多次咨询老师及专家的意见,选择了最为科学合理的测量工具及方案,在误差方面尽量降到最低,对本论文进行多次修改,力求完美。本次调查对象范围较广,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代表性。此次调查共计317名在校大学生,现阶段学校的大学生一般都会有拖延症,拖延程度也比较高,而相对的自我效能感则偏低,研究中我们可以知道,拖延程度和自我效能感水平是呈负性相关的,这就代表着拖延的水平越高,自我效能感则会相对降低。

 4.2大学生拖延程度和自我效能感水平的差异在人口学因素上的分析

  4.2.1性别差异

从调查中我们不难发现,性别其实在拖延方面有非常大的区别,通常来说女生的拖延水平会比男生的拖延水平要高一些,而相对的自我效能感水平也有差异男生的自我效能感水平要高于女生。这就说明性别在拖延行为和自我效能感水平上都存在显著差异。从这一角度可以看出,男生与女生的性别不同主要体现在性格差异,男生性格较女生而言更加自信、刚毅、独立性和进取心比较强,做事情追求效率,做事情喜欢速战速决,不喜欢拖拖拉拉,并且做完事情会充满成就感和自信感;而女生性格比较温柔,细致,柔弱,做事情的自主性和主动性相对男生来说较弱,并且比男生更容易优柔寡断、拖拖拉拉,女生的情感世界要丰富些,更容易感到自卑。这和大学生在社会化的过程当中受到这些观念有必然的联系,从而逐渐形成相应的性别角色模式,这就让男生对自我的评价与自信更高[9]。因此女生的总体拖延水平比男生要高一些,男生的自我效能感水平要比女生高一些。

4.2.2生源地差异

由于生活的环境不同,在拖延行为和自我效能感方面也可能会有区别,从研究中我们发现来自于不同地区的大学生在拖延和自我效能感水平的高低也不一样,来自于城市的大学生,拖延行为更加严重;从小生活在城镇里面的大学生,可能家庭和生活条件都比较好,感受不到生活的压力,总觉得生活很简单,很容易,所以缺乏积极性,惰性大,自控力差,做事情比较懒散;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总是会更早一步当家,从小在农村长大的大学生,生活条件比城里的大学生要艰苦得多,经历的事情也比较多,对外面的世界充满憧憬,但是他们没有强硬的后台,所以他们需要加倍的努力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因此,做事情态度更加积极,更有自觉性;所以,农村生源的大学生拖延程度要低一些。

 4.2.3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

比起生活的大环境来说,家庭环境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从研究中我们发现独生子女的大学生拖延行为时有发生,比非独生子女拖延水平要高,这就表示是否独生子女与拖延行为存在显著差异。就独生子女来说,从小就生活在父母的手掌心里,家里就这么一个宝贝孩子,当然要好好宠着,捧着怕化了,放下怕摔了。总而言之就像是生长在温室里面的花朵,但是在步入大学校园后自己远离父母、远离家庭、远离温室,自己一个人生活就总是很缺乏自主性和自律性,做事情就会相对拖拉,因为他们习惯了家长为他包办一切,所以理不清头绪什么时候该干什么,拖延行为自然要严重些;非独生子女的大学生,家庭关系相对要复杂一些,因为家里不止一个孩子,父母压力相对较大,所以对孩子的溺爱也就相对少一些,很多事情都会让孩子亲力亲为,因为父母也没那么多精力去为几个孩子解决所有问题,这不仅锻炼了非独生子女的做事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独立性、自主性,因此,拖延水平比起独生子女来说相对较轻。

4.2.4否当过班干部

大学生是否当过班干部在拖延行为方面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没有当过班干部的大学生,拖延水平要比当过班干部的大学生拖延水平高;选班干部通常是由班上的同学、老师共同推选,班上推举出来的当班干部的人,一般情况下都是积极性高、自觉性比较高的人,这会对个体产生一种激励作用,因为老师和同学信任他才会推选他做班干部,为了不让老师和同学失望,就会更加努力的去让自己变得优秀,尽力把所有事情都做到最好,而且成为班干部以后,身上的责任就比没有当班干部的人更重大一些,必须要做的事情也更多,久而久之,比起没有当班干部的学生来说,当过班干部的学生自律性就要更强一些,办事效率也要高一些,自我效能感就要相对高一些,拖延行为也就比没有当过班干部的人要低一些。

 4.2.5是否正在谈恋爱

是否正在谈恋爱在拖延水平方面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正在谈恋爱的大学生的拖延水平要比没有谈恋爱的大学生拖延水平高。这说明正在谈恋爱的人群更容易拖延,单身人群更不容易产生拖延行为。这就跟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一样,一个人的时候,做事情的自觉性要高一些,因为自己不做,没人帮你做,但是多个人的情况之下,人总是更容易懒,比如谈恋爱的两个人,我盼着你去做,你也盼着我去做,两个人都不愿意去做,就这样互相推脱,最后,拖延水平也就高了起来,单身人群的话,没人可以推脱,任务只能自己去做,迟早都是自己做,所以早点做完早点解脱,拖延水平就比谈恋爱的人群要低一些。

  5结论

前期翻阅文献做理论基础,后期发放调查问卷,我们可以看出来现阶段这一时期的大学生在拖延方面都比较高,而对应本次研究的另一主题自我效能感来说这一时期的大学生水平都偏低。从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两者的高低水平与是否是独生、是否当过班干部、性别和出身地、是否正在谈恋爱等人口学因素上有显著差异,在专业、政治面貌、年级、单亲与否等人口学因素上没有较大的关系;拖延水平越高,自我效能感水平越低,由此可见拖延程度和自我效能感水平呈显著负相关。

 6建议与对策

  6.1找到拖延水平高和自我效能感水平低的根源

我们来分析分析“当代恶臭大学生”,如果上午没有课程安排,就会睡懒觉,起床时已经差不多上午十一二点,什么事也没做就到下午了。下午上完课,感觉如释重负,然后就又去床上“躺尸”、“追剧”或者打游戏,时间不知不觉就溜走了。总的来说,拖延的根源就是没有合理的时间安排,计划性差,惰性太大,自控力太差,拖延带来的严重后果,让人感受到非常焦虑和苦恼,久而久之就会觉得自己啥事都做不好,自我效能感水平也就低。

 6.2给自己定一个具体的任务或目标改变现状

列一个任务清单,然后强迫自己一定要按这个清单上的计划来进行,时间久了自然而然的我们也就习惯了。清单会告诉你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情,让你明确地朝着目标前进。还要弄清哪些任务非常紧急,需要优先完成,让自己保持条理并掌控全局,将事情分成小的、易管理的任务步骤,写在小本本上,放在随手就能拿得到、经常都能看得见的地方,按照事情的重要程度和剩余时间排列完成,做完一件事情,就及时将清单上面已经完成的任务划去并添加新的任务,这样子的生活方式会让人觉得更有条理,同时也能锻炼个体管理时间和资源的能力,减少拖延行为,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人会产生一种愉悦感和成就感,让人变得更自信,以此来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感水平。

6.3给完成任务后的自己一点奖励来改善拖延、提升自我效能感

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发现奖励机制是非常有用的,除了可以去奖励别人以外,我们可也可以把奖励机制运用于自己的行为中,例如在实现目标完成任务后,除了自己获得的认可以外还可以给自己一点小小的奖励。这一奖励行为从心理学的方面我们将之称为强化,是由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的。“斯金纳箱的研究”的意思是,当个体完成某项任务以后获得了奖励,能够导致这一行为频率的增加。奖励行为不仅仅局限于物质,适当的精神奖励也同样奏效,有时候在合适的情景中进行精神奖励,其作用可能比物质的奖励来得更加明显,例如肯定的眼神和赞美的话语,很多时候带给我们的寄托是物质奖励所不能达到的。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用这种方法解决拖延问题,拖延问题解决了,自我效能感也就可以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金中鸣.消极情绪与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情境拖延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2]刘彦雪.大学生拖延行为及其矫正措施研究[D].贵州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9.

[3]张贺雯.大学生拖延心理及对策研究[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

[4]管雯珺.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人际交往能力与社交焦虑、班级心理气氛之间的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5]谢宇,韩庆洋,仝飞飞,王英淇,赵韩广.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Meta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年第24卷第3期:406-407.

[6]孟洋洋.大学生归因风格、自我效能感及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D].延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

[7]胡凤姣,陈贵,蔡太生.一般拖延量表在中学生中的适用性[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年第20卷第11期卷第4期:633-636.

[8]周永安,赵静波,张小远,熊浩.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在广州高校大学生中应用情况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年第20卷第5期:723-724.

[9]李剑锋.高校心理委员一般自我效能感与自我和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8年第26卷第4期:633-636.

 致谢

时光如梭,一转眼的功夫,在安顺学院四年的大学生活就要结束了,这四年,有苦,有乐,有快乐,有悲伤,这四年不仅让我收获了丰富的专业知识,还学到了好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大学期间,我感受到许多师生情的关爱,同学情的纯真,无数次的感动涌上心头,温暖和激励着我坦荡为人,认真做事。同时本论文也得以完成,这凝聚着我的老师、同学和亲人的心血和关爱。

首先,我要向我最尊敬的导师XXX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XXX老师我给予我的关心、指导和启发。尤其是论文选题、设计过程中给予的指导以及在课题细节上的指点和支持。恩师的宽容、开明和睿智是我学习的榜样,置身其间,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使我接受了一次全新的精神洗礼和思想蜕变。在此,向我的恩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谢!

其次,我要向班主任XXX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X老师四年以来对我的学习上的教诲和生活上的关心。没有这些年的专业知识的沉淀,我没有这么大的动力和信心完成这篇论文。您平日对我的严格要求,让我受益匪浅,获益终生。此外,还要感谢学院心理学教研室的杨犀子老师,金晓丽老师和临床二系的各位领导老师,是你们大力支持和帮助,为我们在学习上创造了优越的条件。才使我们能够顺利地完成四年的学习。

再次感谢这四年来一路陪伴我的同学们,尤其是陪了我四年的舍友,谢谢你们在数据的输入与整理、文献筛选和评价整个研究过程中的支持与帮助,你们不仅是我的同学、舍友,你们更是我的好姐妹。

最后,感谢我的家人一直以来对我的无私奉献,才使我安心在此求学。感谢父母给予我生命和所有的一切,感谢他们令我精神富足,给我最温暖的生活,教我为人处世的道理。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更加努力,不辜负学校对我的培养和老师、家人对我的期望!永怀一份感恩的心,以同样的行为回报身边所有帮助过我的人.并把这份帮助继续带给更多的人。

大学生学习拖延行为与自我我效能感关系的研究 ——以安顺学院学生为例

大学生学习拖延行为与自我我效能感关系的研究 ——以安顺学院学生为例

价格 ¥9.90 发布时间 2024年3月9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200651.html,

Like (0)
1158的头像1158编辑
Previous 2024年3月9日
Next 2024年3月9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