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时间价值感是指个体对时间的功能和价值的稳定的态度和观念,是一个人对于时间重要性的认知,时间价值感对个人运用时间的方式有着引导作用。拖延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学习拖延属于拖延的一种。学习拖延是指学习者明知道其行为会带来不良后果,却还是将本应完成的学习任务进行推迟延后或者没有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而这种现象是由于非理性的原因造成的。拖延行为会引起个体不舒适感或导致其他方面的问题。本研究拟对大学生学习拖延现象和时间管理倾向进行调查研究,并考察时间管理倾向与学习拖延之间的关系。在调查的基础上,为有效改善大学生学习拖延行为、合理管理时间提出建议。
关键词:时间价值感;拖延现象;时间管理倾向
前言
时间管理倾向是指不同的个体在运用时间方式上表现出不同的心理和行为特征,由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时间效能感三个维度构成。时间价值感是指个体对时间的功能和价值的稳定的态度和观念,是一个人对于时间重要性的认知,时间价值感对个人运用时间的方式有着引导作用。时间监控观是个体利用和运筹时间的观念和能力,它是通过一系列外显的活动来体现,例如制定计划、时间分配、目标设置、结果检查等一系列监控活动。时间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利用和运筹时间的信念和预期,反映了个体对时间管理行为能力的估计。
拖延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学习拖延属于拖延的一种。学习拖延是指学习者明知道其行为会带来不良后果,却还是将本应完成的学习任务进行推迟延后或者没有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而这种现象是由于非理性的原因造成的。拖延行为会引起个体不舒适感或导致其他方面的问题。
大学生活具有特殊性,他们可以较为自主地掌控自己学习时间。国内外研究均表明,学习拖延现象在大学生群体中非常普遍。时间管理倾向与学习拖延呈显著负相关(李淑媛,2008;石轶,2009;姜小燕,2010;田芊,邓世昌,2011;李伟伟,2011;王莹,2011;杨于岑,2012)。部分研究显示,时间管理倾向通过学习延迟满足、自我效能感、完美主义的错误在意度和条理组织度、学习自我效能的中介作用影响个体的学习拖延(李伟伟,2011;杨于岑,2012;石美云,2013;郑文清,2014)。因此,良好的时间管理对降低学生的学习拖延能够产生积极影响。本研究拟对大学生学习拖延现象和时间管理倾向进行调查研究,并考察时间管理倾向与学习拖延之间的关系。在调查的基础上,为有效改善大学生学习拖延行为、合理管理时间提出建议。
1调查分析
1.1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应用问卷星在线上给在校大学生发送问卷进行调查,共收到208份,剔除无效问卷后,获得有效问卷190份,回收率为91%,被试基本情况见表1.1。
1.2研究方法
1.2.1研究工具
时间管理倾向量表采用的是由黄希庭、张志杰编制而成。量表共44项目,分为三个维度: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量表采用5点计分,从“完全不符合”(1分)到“完全符合”(5分)。量表分数越高就说明被试的时间管理倾向能力越好。
学习拖延量表采用李洋修订的Solomon&Roth-blum学习拖延量表(PASS)。通过计算大学生在六种学习情境下的均分来反映其实际情况。每种情境下各设置三题,共计18题。均分的计算只计入每种情景下的前两题。量表采用5级评分标准,1-5表示“从不”到“总是”。学习拖延越重分数相应就会越高。得分达到或超过36分以上为拖延,分数在36分以下的属于非拖延。
1.2.2施测及数据处理
采用采用匿名方式,通过问卷星调查问卷随机发放给在校大学生,并指导大学生按照问卷要求进行填写。数据分析使用SPSS进行操作。
2结果分析
2.1大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与学习拖延的人口学特征
由表2.1可知,男大学生的时间监控观、时间价值感、时间效能感与女大学生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时间效能感上差异均不显著。女大学生的学习拖延倾向略微高于男大学生。
由表2.2可知,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时间价值感、时间效能感两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经过事后检验其中大四年级学生在时间价值感与时间效能感上明显高于其他三个年级。大三年级在时间价值感与时间效能感分值最低。大学生各个年级在时间监控观没有显著差异。学习拖延在年级上差异显著。大三年级得分显著高于其他三个年级,大四年级略低于大一大二年级。
由表2.3可知,所在地不同的大学生在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时间效能感和学习拖延上差异均不显著。
由表2.4可知,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在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时间效能感和学习拖延差异均不显著。艺体科的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时间效能感略微高于文科理科,学习拖延倾向则低于文科理科。
2.2大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和学习拖延的相关分析
由表2.5可知,时间价值感和时间监控观、时间效能感均呈显著正相关,与学习拖延呈显著负相关。时间监控观与时间效能感呈显著正相关,与学习拖延呈显著负相关。时间效能感与学习拖延呈显著负相关。
3结果讨论
3.1大学生的人口学特征对时间管理倾向和学习拖延的影响
3.1.1大学生人口学特征对时间管理倾向的影响
研究结果显示,时间管理各维度不会因为男女的性别不同而产生差异。这就与秦启文、张志杰在其论文《时间管理倾向和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2002)的研究相符合。导致这一结果的研究因素有很多,在大学生活中,学习压力、学习动机都是造成时间管理倾向的主要因素,而时间能力的运用、管理的策略可以有效缓解时间压力造成的学习压力,从而提高学习动机,现如今男女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男大学生女大学生不管在面对学习上还是工作上所处的地位都是一样的,因为在现代社会的竞争中,男大学生女大学生都有共同要面对的压力,比如升学压力、毕业压力还有就业的压力,所以男女生在对时间的安排、设置目标、优先级、反馈性等方面上,男女大学生所持有的态度和价值观大多都是一致的,因此男大学生女大学生在对时间概念的理解上和管理时间能力上差异并不会很明显。
研究表明,年级不同的大学生,在时间效能感与时间价值感差异显著。大四学生在时间效能感与时间价值感上高于大一大二大三年级的学生。张娜在其论文《大学生手机依赖与时间管理倾向、学习拖延的关系》(2015)中呈现了和本文相同的结果。在时间管理倾向的三个分量表中,大四学生得分最高,大一大二次之,大三学生得分最低。这可能是由于四个年级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和学习动机不同,造成的时间管理倾向不同。一般学习成就感越强和学习动机强的学生时间管理倾向越强。大学对大一学生从管理方面来说较为严格,更加注重对该校学生刚入校时习惯的培养,而大一学生刚刚进行完角色的转换,还处于适应阶段,更加注重人际关系的培养,因此学习成就感一般,时间管理倾向稍高于大二大三年级。大二大三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已经适应,而大三年级远没有大一大二学生的学习任务重,没有学习压力,故大三学生学习成就感最低,因此时间管理倾向也就最差。而随年龄的增长,年级升高,大学生大学时代的时间渐渐变少,正是选择自己未来的关键期,而大四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是因为面临着就业,因此大四学生对时间价值的意识越来越强烈,变得逐渐珍惜时间,利用时间的有效率也就更高,大四学生的时间价值意识、有效的时间管理和管理行为的能力更强。
研究结果显示来自不同所在地的学生在时间管理倾向上的差异不显著,邢雅萍在其论文《时间管理倾向对大学生学习拖延的影响研究》(2019)中也表明农村学生与城镇学生不会因为户籍所在地的不同而产生差异。自我效能感与个体对时间的认知。造成这一研究结果的主要因素有教育体制和家庭教养方式。现如今城乡之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小,农村城镇化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有的农村收入并不比城镇的收入低,而大多农村家庭都在县城购买居所,不在户籍所在地居住,家中也大多都为独生子女,父母对于孩子的关注、期望和家庭教养方式也基本相同。其次,教育是相对公平的,在它的影响下,每个人对于时间的认识和运用、对于自我的约束不会因为户籍所在地的不同而产生差异。
在所学专业类型方面,本研究发现时间管理倾向水平不会因为专业不同而产生差异。影响这一研究结果的因素有个体对时间的认知,对于文科、理科、艺体科学生在时间管理孰好孰坏的问题上,以往研究和社会认知告诉我们,理科学生要优于其他科学生,印象里理科生匆匆忙忙,而文科生漫不经心,这似乎已经成为了学校的典型现象。但是,研究数据却证明了在文理、艺体科上对于时间管理倾向基本没有差别。事实上,艺体科、文科、理科不同的课程性质、特点和学习方式也就造就了不同节奏的生活,然而这并没有给大学生时间管理行为造成影响,可见时间管理属于个体行为,与时间支配的自由度并无关系,因此出现在时间管理倾向上文科理科艺体科无显著差异的结果。
3.1.2大学生人口特征对学习拖延的影响
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学习拖延无显著差异,性别不同的大学生在学习拖延上差异不明显,女生的学习拖延略微高于男生。郭燕燕在其论文《硕士生拖延行为的现状调查及心理分析研究》(2012)都呈现的同样的结果。导致这一研究影响因素有父母期望和完美主义,一来是是因为无论男大学生还是女大学生,父母对子女都有相同的成就期望,男女生都有较强的成就动机,都渴望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都希望得到认可,为此都会尽量的克服自我的惰性与拖延,二来,女生对困难更容易产生畏惧心理,且相较于男生更容易产生追求完美的心理,从而导致面对学习任务时,为了任务完成到自己要求的完美状态,从而时间慢了一些,因为不合理的心态,还会给自身带来紧张焦虑、害怕的情绪,长此以往,在学习活动中更多的表现为拒绝执行,也就是拖延行为,因此在学习拖延上女生略微高于男生,但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
研究结果表明,年级不同的大学生学习拖延差异显著,大三年级得分显著高于其他三个年级,学习拖延程度最高。大三学生得分最高,大一大二次之,差异不明显大四学生得分最低。大三学生学习拖延程度与其他三个年级相比差异显著。导致这一研究结果的因素有环境因素和成就动机。受环境因素影响大三学生慢慢适应了大学生活,加上学校课程减少了许多,拥有了更多的课余时间。有的学生已经在自由的学习中放松了对自我的要求,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一拖再拖,大大影响他们学习任务的按时完成。大四学生面临毕业,大四学生倾更向于寻求未来发展方向,他们的目标比较明确,比如参加各种考试,在加上毕业论文的撰写,老师的督促,大四学生并没有很多的时间进行荒废,因此大四学生在学习上就会积极主动、计划周到并有条不紊的坚持执行,以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大一大二学生刚刚进入大学校园,各方面比较拘谨,拖延程度并不是很高。
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所在地的大学生学习拖延不存在显著差异,赵婉黎在其论文《大学生学习拖沓及其影响因素模型的初步建构》(2007)的研究结果也呈现了大学生学习拖延在生源地上差异不显著。这一研究结果可能是由于环境因素的影响,现在很多农村都在开展农村城镇化建设,农村发展越来越好,所处的环境差别并不是很大,并且学习拖延是共性,对于条件及环境相似的个体,差别不大。不管是来自城镇还是农村的学生,大学生群体中拖延行为较为普遍,在面临学习的问题上都会产生拖延现象。
通过研究结果表明,在所学专业类型方面,大学生学习拖延在学科之间差异并不显著。赵婉黎(2007)在对大学生研究中表明,大学生拖延行为在文科理科、艺体科之间的差异并不显著。影响学习拖延的因素有学习成就感,学校虽然分各种学科,但教育方法和教育制度基本相同,并且拖延行为因人而异,并不存在理科生比文科生拖延少的倾向。研究结果中,艺体科比文科和理科拖延倾向略低一点,这可能是由于学生的学习成就感不同,艺体科的学生大多是因为自己的爱好和兴趣选择的专业,而不是被迫选择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学习成就感高,学习拖延则相对较低。文理科学生则有的是因为调剂等原因或上学之后才发现自己并不适合。因此艺体科的学习拖延倾向略低,但并无显著差异。
3.2大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和学习拖延的关系
从本研究的相关研究结果中得出结论,时间管理倾向三个维度:时间价值感、时间效能感和时间监控观与学习拖延倾向存在着显著负相关。毕重增在其论文《拖延:时间管理倾向量表的区分效度》(2005)中也呈现相同的结果,这就说明了大学生的时间价值感、时间效能感与时间监控观越高,学习拖延倾向就会越低。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大学生如果有了正确的时间价值观,有了管理时间的能力,那么在面对学习任务时就会自然而然的落实成行为,有了计划目标,并且付诸行动,那么学习拖延行为自然会减少。因此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越好,那么学习拖延程度就越低。有部分研究表明,时间管理三维度对学习拖延有负向预测作用(李淑媛,2008;潘发达,黄珏,王柳生,2010;王莹,2011;程祝亚,2013;靳灿灿,2013)。这些研究结果都表明时间管理影响着学习拖延,提升时间管理的能力可以有效的抑制学习拖延现象的产生。
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时间效能感的高低受到人格特征的影响。如A型人格时间观念更强,经常会表现出紧迫感,其竞争意识也强于B型人格,能够有效的制定学习任务,在制定的时间之前完成任务,体现出尽职尽责的态度,因此其拖延行为表现较少。B型人格时间观念较弱,其竞争意识较弱,知足常乐心态较多,在完成学习任务时,较少考虑时间因素,则拖延行为相应较多。
家庭教养方式也影响时间价值感、监控观、效能感,如权威型父母相比专制型父母和忽视型父母,更鼓励孩子在自我决定中成长,其时间管理管理倾向更好;参与型父母和监督型父母更加注重与孩子之间的互动,其时间管理倾向水平和稳定性又好于权威型家庭的孩子。因此,父母对孩子鼓励支持、好的行为多,孩子就越不容易产生拖延,父母拒绝、过度保护过多,或要求过多,孩子就会用逃避来解决问题,这样的孩子就越容易导致学习成就感低,因此产生学习拖延,学习成绩下降。
学校环境影响这时间监控观的形成,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学生会给自己制定良好的时间管理计划,积极主动的去完成制定的学习任务,同学们相互监督相互进步,时间监控观越强,则个体的学习拖延较少,学习成就感也会越高。相反,如果学习氛围宽松的环境中,学生大多数学习都是被动学习,即使知道时间的重要性,也不会有意识的去制定计划,利用时间,则个体的拖延行为就会增多。
时间价值感、效能感、监控观是个体在运用时间上的行为和心理特征,自我对于时间的价值观、态度会影响具体的学习行为,因此,时间管理倾向越高,学习拖延的程度越低。
结论
1.大学生时间价值感与时间效能感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
2.大学生学习拖延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
3.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时间效能感与学习拖延均呈显著负相关。
4对策建议
结果表明,大学生学习拖延与时间管理倾向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要想改变大学生学习拖延的现状,就要从培养学生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方面入手。为改善学习拖延,可以从以下几点展开:
4.1大学生自身提高行为自觉性,减少学习拖延
4.1.1明确时间价值感,立志克服学习拖延
态度是一个人的自我意识,如果自身都不能意识到时间的珍贵性,又怎么做到有效利用呢?所以,我们应该先从转变个人对时间管理的消极态度做起,使自身认识到时间价值感。首先,大学生应对自己的大学阶段内生活有一个明确目标,明确自己将要在大学阶段必须完成的事情,激发学生积极学习,自主管理时间。其次,大学生还要对学习拖延对于学习成长的危害有一个正确的认知,然后从自己的学习成绩、学习方法入手,分析自己哪些方面有优势,哪些方面还有待提高,做自我总结,发挥自己的长处,规避自己的短处,对自己没有做好的地方再进一步做具体的分析,并制定一个具体的学习方案,积极妥善的解决学习上的问题,不拖延。
4.1.2设置目标规划,树立合理的时间观
对于时间的良好掌控,与学习目标的制定息息相关。在制定学习目标时,大学生首先应当先从实际出发,根据自己目前的实际情况,对自己一学期、未来大学四年有一个较为长远的规划。然后为了实现长远预期,再进一步细化短期学习目标。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把自身能力与现有的条件相结合,确保制定的目标切实可行,不可空谈。其次,将设置的目标进行优先级排序,坚持要事第一原则。每天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肯定会有轻重缓急之分,而时间又是有限的,这就需要大学生根据事情的重要性来制定计划表,安排自己的时间。最后,大学生可以组织学习小组,同学们之间互相监督学习进度与学习时间管理,共同进步,有了学习上的问题大家共同讨论,这样不仅能提高整体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有了对比,还增强自我反思能力,又有了时间上的监督,还相互帮助解决了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小组内共同学习,自我进行时间监控,从而促使在校生有效率利用自己的时间,也有助于减少大学生学习拖延的习惯。
4.1.3积极落实计划,提高时间效能感
期待效应是X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克布森在智力测验中发现,通过老师对学生心理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使学生取得老师原来所期望的进步现象。即对人们的期望值越高,他们的表现就越好。那么,对于大学生来说同样如此。当我们去做一件事时,要坚信事情会顺利进行,对自己的能力加以肯定,好的结局最终到来。而一旦产生了这样的期望,个体便会下意识地感觉自我价值得到了认可,进而将调动全部的力量去完成这一期待。因此,大学生要不断培养自信心,从而提高时间管理效能,自然而然,学习拖延行为也会减少。
4.2学校做好引导工作,帮助大学生减少学习拖延
4.2.1学校组织校内活动,树立正确的时间观
学校可以通过举办一些有关活动,如创业大赛等,让学生都有一个平台去进行交流,从而看到身边的人是怎么利用时间的,增强学生们之间的交流,在这一学习阶段应该如何更合理地安排时间。另一方面,还能树立典型的代表人物。每一学期或学年各班级可评选积极管理时间的优秀代表,将平日里他们对于时间管理运用的方法进行全班分享。也可以邀请成功人士到本校来开展一些时间专题讲座,传授个人对管理时间的经验及教训等。这样的交流,也能促使他们意识到成功离自己并不遥远,面对面的沟通能让大学生更直观地感受管理时间所带来的成绩,从而加强自我认识,反思自身行为,及时进行更正。由此,学生在日常学习中下意识地便会向其学习,时间久了便会强化自身的时间管理观。
4.2.2学校老师监督,起到外在约束作用
大学教师可定期开展有关时间和拖延的主题班会,可以从增强学习动机切入,加入有关于时间管理的内容进行,从而引发学生思考,了解自己平时对时间管理方面的认知。还可以从对个体拖延行为的正确认知和对拖延行为的看法作为切入点,找一些身边的人出现的学习拖延行为引起的后果作为教材,通过PPT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拖延状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从而可以发现有哪些时间是自己浪费掉的,进而转变学生对拖延行为的看法,以主观意愿减少拖延行为。达到这样的效果后,老师就要适时进行督促学生减少拖延行为的发生。这样,同学们不仅学会对自我行为有一个更好的认知,还引导学生养成了自我反思和积极落实的能力。
4.3家庭监督提醒,引导正确时间观,改变拖延习惯
4.3.1家长做好榜样作用,加强时间管理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应要重视言传身教的作用。因此,父母在家时也应注重对大学生时间管理观念的培养,通过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让学生体会到时间的重要性,如做家务时规定完成时间等。同时,无论是家庭、工作或者闲暇时刻,家长对于自己的时间,都要有一定的安排,事事说到做到,不拖延。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对于时间价值的感知将更深刻,在学习上自然不容易出现拖延。因此就需要家长首先要做好自己,自省吾身,给孩子起到带头作用,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孩子就会不自觉的养成好的习惯。
4.3.2家长适时监督,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家长对孩子的监督作用也非常重要。孩子步入大学校园以后,大部分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住宿等都在校园,与父母沟通虽然没有那么频繁,但是与父母的交流也非常重要。父母在平常与大学生的交谈过程中,可针对其拖延的情况对学生进行心理上的疏导,让其理解大学生活与中学的差异,督促他对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有一个合理的认知,帮助大学生处理好学习与生活的关系。必要时可帮助学生制定相应计划,这样经过父母长此以往的督促,长久的他律,能够使大学生形成自律的习惯,最后形成自我的内驱力,之后面对学习任务,不需要父母监督,也会严格要求自己,主动解决问题,不仅可以改善大学生学习拖延的状况,还有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良好的发展。
4.4研究启示和局限
研究显示,大学生学习拖延与时间管理倾向有这密不可分的关系。研究带给我的启示是个体进入学校阶段后,在学校内的成功体验对自身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吾日三省吾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这种与时间有关的名言都跟拖延有一定的关系,因此时间管理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本研究可以帮助大学生针对自己的情况及时发现学习活动中时间管理方面的不足,并且为了改善大学生的学习拖延状况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1、大学生要增强时间观念,正确认知时间,合理制定计划并付诸行动;
2、学校提供条件,引导大学生尽量减少学习拖延;
3、家庭监督提醒,引导正确时间观,改变拖延习惯。
本研究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第一,在本研究中,涉及的问卷题目繁多,被试容易产生疲倦。可能会与被试实际存在偏差。第二,被试的选择上存在不足,样本人数较少,地区单一,难以满足其他一些人口学变量的要求,因而结果可能出现局限性。且由于是线上发送问卷所以被试的随机性、代表性也存在疑问,可能会对研究结论造成影响。第三,影响学习拖延的因素还有很多,本文只是学习拖延与时间管理倾向这两者关系的研究,其他影响因素还需要在进一步的探索。第四,研究者经验不足,问题思考的还不够全面,专业能力和理论知识还有待提高,只能对此进行初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倪士光,李虹,徐继红,等.主动拖延量表在中国大学生群体中的修订及信效度检验.[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19(4):462-465
[2]庞维国,韩贵宁.我国大学生学习拖延的现状与成因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30(6):59-65.
[3]Bliss EL,Larson EM and Nakashima SR.Auditory hallucinations and schizophrenia.J Nerv Ment Dis,1983,171(1):23-30.
[4]潘利若,王耀军.中学生学习拖延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2(16):11-12.
[5]Flett G L,Hewitt P L,Blankstein K,et al.Perfectionism and Learned Resourcefulness in Depression and Self-esteem[J].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1991(1):61-68.
[6]Saddler CD,Sacks LA.Multidimensional Perfectionism and Academic Procrastination:Relationships with Depression in University Students[J].Psychological Reports,1993(1):863-871.
[7]左艳梅,张大均.学习拖延影响因素研究述评[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0(3):134-138.
[8]靳灿灿.大学生学习拖延与时间管理倾向的相关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3.
[9]Milgram J,Shahar R,Levin-Harrus T,et al.The effect of short,high intensity magnetic field pulses on the healing of skin wounds in rats.Bioelectromagnetics,2004,25(4):1-7.
[10]钟媛媛,朱从书.大学生学习拖延与时间管理倾向的相关研究[G].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20(02):44-45.
[11]石美云.高中生时间管理倾向、完美主义与学习拖延行为的关系[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3:15-19.
[12]大学生目标取向、自我效能及价值与学习拖延的关系研究[D].东北:东北师范大学,2006.
[13]赵婉黎.大学生学习拖沓及其影响因素模型的初步建构.硕士论文,西南大学,2007.
[14]黄希庭,张志杰.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的编制[J].心理学报,2001,33(4):338-343.
[15]Britton B K,Tesser A.Effects of Time-Management Pratices on College Grades[J].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91,83(3):405-410.
[16]孙贺,初中生学习拖延现状与其时间管理倾向的相关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15-16.
[17]张志杰,黄希庭,凤四海,邓麟,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相关因素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1,24(6):649-652.
[18]余民宁,陈景花.时间管理对学习成就的影响.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96,13:34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200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