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企业文化的角度浅谈如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摘要: 明天的商业竞争与其说是技术上的挑战,还不如说是文化上的挑战。1981年7月,X研究者AllenAKennedy和TraceyEDeere的著作《企业文化现代企业的精神支柱》面世,开创了企业文化理论研究的先河。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看不见,

  摘要:“明天的商业竞争与其说是技术上的挑战,还不如说是文化上的挑战。”1981年7月,X研究者Allen·A·Kennedy和Tracey·E·Deere的著作《企业文化——现代企业的精神支柱》面世,开创了企业文化理论研究的先河。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是其核心竞争力不容忽略的重要板块,是企业软实力的体现。笔者从企业文化角度入手,通过阐述两者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探讨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方案。
从企业文化的角度浅谈如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概述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溯源

  1989年,《哈佛商业评论》上刊载了世界战略大师GaryHamel和教授C.K.Prahalad携手合作的文章《与竞争者合作——然后取得胜利》,文章提出:从短时间的利益考虑,企业的竞争力取决于企业生产的产品、提供的服务的性能和品质;从企业发展的长远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优势,即新产品中包含的独一无二的、吸引顾客的卖点。次年,GaryHamel和C.K.Prahalad合作发表《公司的核心竞争力》,首次明确提出“核心竞争力”的含义,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定义为企业在过往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的知识,尤其是综合了生产技术及各种技术的知识、经验。这也是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最早的阐述。
  而溯及起源,学术界存在多种观点,例如认为核心竞争力概念源于分工,以吴建南、李怀祖等为代表的“分工论”;例如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是企业战略管理的“战略发展论”;比如提出企业理论的变化和发展意味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从这些理论中,我们不难发现“企业核心竞争力”天然特性,那就是:它总是企业在某个特定阶段的某种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的能带来超额利润的独特的能力。不管是更有效的分工,还是更先进的企业管理战略,抑或是更具前瞻性的企业发展理论,都是能带来超额利润的独特能力。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定义和特征

  笔者认为,要给企业核心竞争力下定义,首先得理清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征。一般来说,企业核心竞争力指的是企业具备的优于同行业其他企业的核心技术,凭借此优势能在市场上占据有利地位,获得较高利润,通常具有独特性、稀缺性、高价值性、动态性、独一无二、延展性、动态性等。价值性主要体现在企业高效率的生产、经营,以低成本实现企业利润极大化,并能创造特定客户价值或客户感知价值。延展性指的是在企业能力体系中,核心竞争力是核心资源,能拓展到企业其它产品和服务中,使企业在经营和资源上达到规模效益,而且也有利于企业在同行业中保持原有的竞争优势。稀缺性指的企业拥有的构成核心竞争力的资源和能力在市场范围内是非普遍的。难以模仿性指的是不同的公司之所以能共同在市场上生存具有其核心竞争力,不同的公司具有不同的核心竞争力,是公司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具有独特个性的无形资产。不可代替性公司具备的不同于其他竞争企业的资源或技术等,这些技术或资源时独一无二的,无可替代,越是难以替代的越有利于企业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获得竞争优势。动态性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非一层不变,它会随着行业的变化、企业资源的改变、企业发展速度、管理模式等的改变而产生相应的变化,而且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改变是一定存在的,具有客观性的特点,企业某个时期的核心竞争力可能在新的发展时期被新的能力替代,而转变成企业的普通能力。
  所以,笔者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不同于同行业的其他企业的能力,而且这种能力对客户具有独特吸引力,能为企业赢得高额利润。企业核心竞争力产生于产品的生产至售后整个流程的任意环节,是企业经营能力、资金能力的体现,表现了企业的产品、生产技术、管理水平和企业文化在市场上占据优势。企业核心竞争力覆盖的范围非常广泛,包含企业销售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管理能力中的任何因素,也包含企业整体能力的总和,企业依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市场中生存,并逐步发展,在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

  二、企业文化概述

  (一)企业文化溯源

  企业文化在社会文化中占据一定地位,是当代全球文化和我国传统文化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发挥作用的表现,展现了企业整体的认知意识和文化价值观念,并指导企业全体人员的日常行为。从人类精神文明的角度看,企业文化综合了人们的道德观念、人际关系、思想意识、民风民俗等多方面非物质文化;从社会规章制度角度看,是建立在人类精神财富的基础上而形成的企业的行为准则、组织结构和企业制度;从物质角度看,是企业为社会提供的优质服务或产品。从企业外部发展的角度看,良好的企业文化有利于打造企业的品牌形象;从企业内部的发展角度看,企业文化是企业精神的结晶,代表企业的上层建筑,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发挥关键性的作用,是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持,指引企业未来的发展道路,从某种程度上看,企业文化诞生于企业日常的经营、生产过程,是日积月累而成的文化产物,同行业其他公司都无法效仿、盗用,企业文化具有唯一性、独特性,是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企业文化的特征和内涵

  发展性、独特性和价值性是企业文化的根本特点。企业文化的发展性形容企业文化从产生到成熟的过程,表现企业文化中核心价值观的形成需要较长的发展历程。企业文化应与时俱进,如果企业外部的社会环境出现变化,企业文化也应根据实际需要做相应的调整,使企业文化和企业战略目标相一致,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发展。企业文化的独特性指的是公司经过日积月累的发展而累积的与公司发展状况、特点相一致的文化,受到社会、经济、政治等外在因素和企业的组织结构、经营特点等内在因素的综合影响,形成了本企业的特色文化。企业文化的价值性体现在企业全体人员达成共识的状态,企业文化对企业员工的思想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良好的企业文化有利于端正企业员工的思想,指导企业员工的行为,对企业员工的成长发挥正面作用,同时,也促进企业经营活动、生产活动的发展。
  所以,企业文化是伴随企业发展而逐步发展的、代表企业形象、为企业员工所认可的价值观念,包含了企业的经营思维、集体意识、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等多方面的内容,和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营销、体制机制、品牌形象等相关的非物质财富。

  三、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企业文化具有什么关系?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理解:第一两者存在很强的内在联系;第二,两者在特点上具有共同点。
  第一,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之一。企业文化是全体工作人员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念,具有价值性的特点,而企业竞争力也具有价值性的特点,两者表现出相同的特点。同行业的不同企业为了竞争,可以通过借鉴的方式学习先进的技术、从其他企业挖掘优秀人才、效仿其他企业的优质产品,但是,企业文化是精神财富,需要企业在日积月累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由于其具有唯一性、继承性等特点导致难以效仿、剽窃。
  第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驱动力来自企业文化。具体体现在以下两方面:首先,企业管理者、领导的决策受企业文化中价值标准的影响,企业文化间接地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发展模式产生影响,所以,企业最终的效益也无法脱离企业文化的影响;其次,企业文化在长期的传播中将企业的价值观、理念内化成企业员工的思想,当企业员工吸收企业文化、将企业文化内化成自身的思想,则会指导企业员工做出行为上的改变,规范员工行为,促进企业发展,加快企业实现经济、社会效益。
  企业文化系统孕育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在综合内外部资源、并进行资源优化后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相契合的具有特色的竞争能力,是企业文化系统和业务运作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独一无二的作用。
  1、企业文化在企业资源中占据重要位置,是企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源自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对企业核心竞争力造成广泛而关键的影响。企业文化既对企业的重要资源(企业品牌形象、企业信誉和企业工作人员等)造成影响,又对企业的核心能力(营销能力、技术能力等)产生深远影响。IBM咨询公司层对全球500强企业开展关于企业文化方面的调查,结果显示:全球500强企业全部创建了和当代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企业文化。全球500强企业除了其他方面优于同行业外,不可忽视的是它们普遍形成了优秀的企业文化,优秀的企业文化有利于其进行体制机制、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创新,使它们能在同行业中胜出。
  2、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基础
  (1)能最大程度激发企业员工的创新创造能力和工作积极性。丰厚的资金成本、优秀的人才队伍和丰富的文化知识是确保企业取得长足发展的重要因素:优秀的人才队伍和丰富的文化知识为企业赢得丰厚的资金,优秀的人才队伍为企业文化知识提供载体,企业文化将对企业人才产生直接影响。企业文化对员工的行为和思想起到约束作用,良好的企业文化有利于员工个人成长、促进企业实现自身的发展。在企业中开展文化培训活动,鼓励员工树立乐于奉献、服务社会的价值观念,企业采取以员工为核心、遵循对任何员工尊重的原则管理企业,以激发企业员工的工作热情、鼓励员工勇于创新,并将企业文化培训形成长效机制。而且,企业建立的优秀文化氛围对于人才具有吸引力,有利于企业建立强大的人才队伍,为企业发展奉献智慧。
  (2)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企业管理模式源自企业文化,文化在企业管理中得以实践。”企业管理理论发展的需要促进企业文化的出现及发展,企业文化对企业管理理论起到补充作用,使企业管理理论的内容更加丰富。企业管理的发展历程主要包括:传统管理时期——科学管理时期——企业管理时期。但是,部分研究者提出企业文化管理包含在科学管理时期,而非独立的企业管理发展过程。企业文化的变化、发展促进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主要通过以下两方面表现出来:首先,企业文化发生变革将会更新企业的经营理念,使企业在变革中产生创新意识,并在企业管理中进行实践;其次,将会改变企业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式。“人管人气死人,制度管人累死人,文化管人管住魂”表明了只有利用企业文化进行管理才能真正起到规范企业员工、提高企业员工的积极性的作用。
  (3)组建优质的人才队伍。企业中的每位员工都是独特的个体,具有自己的价值观念和做事方式,企业应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发员工的创新能力,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员工之间建立互帮互助、团结合作的工作关系。企业可以加强文化建设,宣传团结合作的精神和集体主义,使企业员工树立群体意识,在价值观上达成一致,增强企业凝聚力,鼓励企业员工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而不懈努力。
  (4)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当代企业持续发展的根本能力,简单的消防、单调的重复是企业停滞不前的根本原因。创新人才、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较高的企业管理水平等都将对企业的创新发展造成影响,创新意识是影响企业创新发展的根本因素。缺乏创新目标意味着创新活动缺失驱动力。企业应加强文化精神建设,为企业营造提倡创新、敢于创新的公平竞争的文化氛围,为员工提供创新机会,使员工的创新思维得到锻炼,以此培养企业员工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从而促进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企业文化的变化、发展直接影响员工的思维、意识、思想观念等,也将对企业的管理模式造成影响。
  (5)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从根本上看,企业形象取决于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和企业的战略目标、企业价值观等息息相关。信息时代,科学技术更新换代速度快,对于消费者而言,大部分日常消费品出现雷同现象,功能上没有本质区别,借助价格或商品质量作为卖点的营销策略已经落后于当前的市场竞争,企业的品牌和服务逐渐成为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决定性因素,所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应重视企业品牌形象和服务质量。企业国际化发展很大程度上也受到企业形象的影响,企业形象是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累积而成的无形资产,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

  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文化建设途径

  自从我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之一,我国各大企业都面临着更大的竞争市场和更强的竞争对手,尤其是跨国企业的竞争,我国企业管理者、领导开始重视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以及企业理念的形成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正如X管理学方面的专家沙因提出的观点:一些列的事实表明,对于不同发展时期的企业而言,文化改革是促进企业发展的驱动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

  1、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

  隐形的企业文化要素对企业整体的品味和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显形的企业文化要素代表企业形象,良好的企业形象有利于增加企业员工的凝聚力,使企业员工更加信任企业、对企业的更加忠诚,有利于获得顾客的信任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并赢得优良的企业信誉。企业文化中的重点组成部分就是企业的精神文化,根据企业发展现状和发展特点,总结出适合企业发展的优秀理念,并且将当代新的发展特点融进企业理念中,使企业发展的理念更符合企业需求、适应时代潮流,促进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因此,应将与文化相关的理论、方法、概念等运用到企业理念建设过程中,使隐形的企业文化因素激活企业文化精神,为企业培养优秀人才,打造企业的良好形象,促进企业竞争的提升。

  2、塑造独特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为当代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精神基础。中小型企业不断涌现,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优秀的人才基本上都集中在实力较强的企业,因此,企业应增强人力资源综合能力,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企业文化在无形中对企业生产、经营的任何环节都产生影响;企业是具备系统性的组织,包含众多的因素、多方面的管理、多个职能部门、多种多样的活动,企业文化能影响企业员工的思想、意识,进而指导他们的行为,使企业内的各种因素、各种活动、管理等同时发挥作用。优秀的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方面发挥非正式管理的功能,与企业的管理工作相互配合,共同促进企业的发展。

  3、注重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

  企业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使企业形成重视人才、关注人才发展的良好氛围,在“以人为本”基本原则的指导下,形成“求才——用才——激才——育才”的人力资源开发流程。坚持人性化管理,关注企业员工的个性发展,即应尊重员工的需求,在企业内营造良好的环境,使员工能在工作中获得学习、成长的机会,为企业员工树立“阳光心态、魅力人格、责任人生”的发展目标,使企业员工更加信任企业,为企业的发展不懈努力。提倡员工积极参与企业活动,为企业员工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设施,为企业员工提供良好的物质环境;鼓励企业员工积极参与到与创新相关的活动中,培养企业员工的创新精神,提高企业员工的创新能力,消除低效率的劳动,提高工作效率,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同时,也能促进企业员工薪酬的增长;企业加强举办文化体育活动,提高企业全体员工的协作能力,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满足企业员工的情感需求,通过组建团队等方式培养企业员工团队协作精神,在工作中实现企业员工的个人价值。

  【参考文献】

  【1】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2】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3】范喜贵:无形·有形:企业文化:管理的第四阶段[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4】郭国庆、成栋:市场营销[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5】张国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与扩散:一种战略协同的过程Ⅱ】.经济管理,2001(20).
  【6】方统法:企业核心能力及其识别[D].经济管理,2001(20).
  【7】曾庆学、龚敏.试论企业战略理论的演变与新发展[J],商业研究(哈尔滨),2000.8.1—5.
  【8】周卉萍.如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J],政策与管理(京),2000.11.4一15.
  【9】李悠诚等.企业如何保护核心能力的载体一无形资产[J],国际商务(京),2000.4.49—52.
  【10】王毅等.企业核心能力理论溯源与逻辑结构剖析[J]。管理科学学报(津),2000.3.24—32.34.
  【11】曾庆学、龚敏.试论企业战略理论的演变与新发展[J],商业研究(哈尔滨),2000.8.1—5.
  【12】程杞国.论企业的核心资产[J],发展论坛(济南)。2000.5.23—24.
  【13】彭品志.大中型商场的核心竞争力,北京商务学院报社科版[N],2000.6.48—51
  【14】王明夫.企业核心能力论D],经济导刊.2001年第4期.
  【15】李品嫒.论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企业外部成长模式[J],当代财经,2001.10.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2042.html,

Like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19年10月4日
Next 2019年10月4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