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谈话中良好的对话能力是他们口语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通过互动和对话发展起来的。因此,谈话不仅对幼儿的口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发展其他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幼儿园开展的集体谈话活动中,教师的指导仍存在一些不足,本研究以虎林市的三所特色园的9个中班、18名中班教师以及开展共56个集体谈话活动案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在幼儿园的观察、访谈和案例分析的方法,了解幼儿园中班在开展集体谈话活动中出现的具体情况,深入分析、探索其原因,在此基础总结教师在集体谈话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相应解决策略。
关键词:集体谈话活动;教师指导;中班幼儿
引言
(一)问题提出
谈话是幼儿口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谈话不仅对儿童的语言发展有价值,而且对儿童发展的其他方面也有价值。幼儿的语言在使用中发展,幼儿的语言在实际语言交流中实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教师必须为儿童提供一个真实而丰富的语言环境,创造一个互动的环境,帮助他们操纵和交流不同的语言,并提供相应的语言学来发展儿童的语言技能。”
但在幼儿园开展的活动中,教师的指导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理论与实际没有很好地联系起来在面对中班阶段的幼儿,语言发展差异明显,教师不能做到因材施教等问题而导致教学效果不够好。本研究主要针对中班幼儿教师在集体谈话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一方面能解决幼儿园中班谈话活动存在的现实问题;另一方面也能为中班幼儿园教师的实践提供参考。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本研究通过对中班教师在集体谈话活动中对幼儿的倾听水平、表达能力和语言习惯指导的研究,观察幼儿园开展集体谈话活动过程中的情况,探讨教师指导应遵循的具体策略,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启示,从而提高中班教师有效指导能力。
2.实践意义
在集体谈话活动中教师指导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现如今教师指导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本研究利用观察法、访谈法和案例分析法对幼儿园集体谈话活动中教师的指导进行研究,探究其存在的具体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一方面提升幼儿教师言语指导的能力,另一方面帮助幼儿更好参与到谈话中来,在谈话中发展语言能力。
(三)文献综述
1.相关研究综述
通过知网对“谈话活动、教师指导”检索发现,国内外对于幼儿园谈话活动、教师指导开展现状以及教师言语指导下的教学活动程有了相应的阐述。
(1)关于幼儿园谈话活动的相关研究
①谈话活动中幼儿倾听水平的研究
赵媛媛(2021年)的一项研究了中班幼儿谈话活动的行为,表明谈话活动是发展幼儿语言技能的基础,也是学习语言的第一步。幼儿园的谈话是一种重要的方式来发展倾听和表达自己的想法,良好的倾听习惯和技能是学龄前儿童演讲的基础。研究背后的听力水平的幼儿语言发展。[[[]赵媛媛.中班谈话活动中幼儿倾听行为研究[D].河北大学,2021.]]王尹((2017))议,为了提高听力技能开发幼儿教材相关领域,改变教师到听力方面,个性化评估各种环境,为听力创造合适的环境,为改善听力技能,充分利用倾听故事同时提高儿童的注意力、记忆、理解和词汇量。[[[]王尹.语言能力发展的基础—发展幼儿倾听能力的实践研究[D].导师:王海澜.上海师范大学,2017.]]
②谈话活动中幼儿表达能力的研究
温润月(2021)提出儿童早期语言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作为一种语言教育,幼儿使用口语与他人交流,幼儿园应该集中精力组织和举办口语活动,发展儿童的口语技能。[[[]温润月.体验视域下优化农村幼儿园谈话活动的行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21.]]韩冰和栗艺文(2011)认为,多样化的语言活动是提高儿童语言表达技能的有效方法,并提出了相应的实施策略。
③谈话活动中幼儿语言习惯的研究
王美琪(2022)提出学前期幼儿处于掌握语言的关键时期,良好的语言发展对儿童
的认知能力、人格、社会化行为和语言控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语言活动对儿童的语言
发展至关重要,在高质量的对话中,主题和方法的相关性至关重要。[[[]王美琪.幼儿园谈话活动中师幼言语互动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22.]]段子杨(2021)在对批判性思维发展的实验研究中,5-6岁的儿童得出结论,语言活动可以有效地发展儿童的批判性思维,这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语言活动可以有效地发展儿童寻求真理和研究的特征;语言活动可以有效地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特征,语言活动可以有效地发展儿童开放思维的特征,谈话可以有效地培养孩子们的思维方式。[[[]段子扬.谈话活动对5-6岁幼儿批判性思维发展的实验研究[D].导师:巩玥;王珊珊.吉林外国语大学,2021.]]
上述研究,段子杨、王美琪等人主要针对谈话活动对幼儿语言发展的各个方面存在促进性,从而指出其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幼儿语言技能的发展始于听力和互动,学习语言最重要的方面是让幼儿参与对话,并在对话中发展语言技能。这表明,语言活动在幼儿园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幼儿园集体活动中教师指导的相关研究
唐罗敏(2021)在一项研究教师与儿童在早上的谈话中互动的研究中探讨了三个方面:教学是对话的主要推动力;教师将儿童活动作为谈话目标的谈话主题;教师与儿童互动的性质,教师发起的互动大多是积极和中性的。陈妍(2019)在研究教师在幼儿说话时的语言行为表明,幼儿说话是一种重要的方式来发展倾听和表达自己的思想,是幼儿和教师之间的双向互动,因此,集体谈话活动中教师的积极和有效活动有利于儿童语言的发展。[[[]陈妍.中班幼儿谈话活动中教师理答行为现状研究[D].河北大学,2019.]]汪宁馨(2018)在一项关于教师在主题建构活动中的教育指导的研究中,提出教师对教学法的教育观点对他/她对儿童游戏的领导有重要影响,以及时间和策略对幼儿深度学习的影响程度;积极的指导指向教育的不同认知方面。董晓慧(2017)在区域教师导语活动中,简单介绍了区域教师导语活动的研究情况,写到一些教师的导语投入力度大,教师的导语多为中性,导语中多含知识,话语质量高的是教给幼儿的,他们还分析了与教师在口语导语问题上的联系、包括教师口述领导的可控、普遍、武断和消极性质。
综上所述,众多学者们从不同视角出发,进行了不同活动中教师言语指导的研究,指出在幼儿园开展不同活动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许多的建设性意见。
2.概念界定
(1)集体谈话活动
幼儿园里的谈话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目的在于儿童的语言学习。这项活动的目的是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让处于幼儿期的儿童学会听别人谈论某些话题,学会如何以及按照什么规则与他人交流,培养与他人交流的能力。在幼儿园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幼儿的谈话被分为日常交流和小组谈话。
本研究中的集体谈话是由教师组织的,是有目的的、有计划的谈话。教师的活动与孩子们的兴趣相一致,通过要求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教他们参与谈话话题,鼓励他们质疑和讨论自己的观点,并将一个新的问题引入到一个新的领域,从而帮助他们学会正确,逐渐培养出一个具备谈话能力的幼儿。
(2)教师指导
《现代汉语字典》解释了“指南”这个词,如何“指示教导、指点引导”,有特定的方向和目的。指导主要是指向他人提供支持或建议,特别是那些更有经验或年长的人。本研究中的教师指导是指在活动谈话活动中教师对幼儿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的口头言语的指导。
(四)研究计划
1.研究目的
本研究主要通过观察、访谈、案例法,找出幼儿集体谈话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建议,以便推荐与谈话有关的适当活动,从而使本研究有助于中班幼儿的发展,提高他们的语言的能力,也为教师在如何提高谈话质量方面建立正确的思路。
2.研究内容
通过查阅文献和资料以及以往见习实际观察的经验,发现关于谈话活动的研究比较丰富,包含各个领域,但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对谈话活动的实际开展和理论结合并不是很理想。此次研究从幼儿园中班幼儿教师指导开展集体谈话活动的现状,教师指导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分析、相应解决策略三个维度出发,利用访谈、观察和案例分析对集体谈话活动展开研究,从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年龄特征出发,找到更有效的组织实施策略,从而使幼儿更好提升语言能力。
3.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虎林市的三所省示范园的9所中班,中班教师18名,幼儿270人以及开展的集体谈话活动共56个案例为研究对象。幼儿园注重集体谈话活动的开展,与小班和大班不同的是,中班能清晰地说话,有丰富的词汇,他们喜欢说话和交流,他们能讲述自己的故事或日常生活,但有时他们的语言会断断续续,教师的指导就会尤为重要。因此,本研究选择在中班开展的集体谈话活动中进行的教师指导的现状研究。
4.研究方法
(1)观察法
在三个多月的实际观察中,笔者共计观察了虎林市3所幼儿园中的9个中班的56节集体谈话活动,每次观察时间为5—15分钟,本研究采取的是非参与式观察法,观察观察幼儿活动中的语言、行为和表情;教师的教学策略及教师的环境布置。
(2)访谈法
访谈法是以口头的形式,通过研究者与受访者之间的交谈,获取所需资料的一种方法。为了更好地了解中班教师对幼儿语言发展的指导现状,笔者采用无结构式访谈的方式对3个幼儿园9个中班的18名幼儿教师进行访谈,了解她们对于集体谈话活动中教师应保持的态度与认识以及开展实际活动时师幼互动现状。
(3)案例分析法
为了更全面地分析中班幼儿教师对幼儿中班集体谈话中的情况,笔者将实习、调研中的典型性案例进行结合观察和访谈法进行分析,帮助研究中班教师集体谈话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并提供解决办法。
5.研究工具
1.访谈提纲
2.观察记录表
二、中班集体谈话活动中教师指导现状分析
(一)教师对集体谈话活动的指导理念
这部分主要是考察教师对集体谈话活动的认识、对集体谈话活动中自身角色的认识。
1.教师对集体谈话活动的认知
为了更好地了解中班教师对谈话活动的认知,笔者采用无结构式访谈的方式对3个幼儿园9个中班的18名幼儿教师进行了访谈。
教师1:集体谈话活动就是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讨论,这是一种鼓励幼儿表达自己、改善语言发展的方式。
教师2:“集体谈话活动我们幼儿园不是经常开展,在幼儿园中更多是在一日生活中让幼儿与同伴直接进行日常的交流对话,没有专门去组织进行集体的谈话活动。”
教师3:“专门组织的集体谈话活动较少,因为在幼儿园里面时间安排得特别紧张,专门进行谈话活动需要很长的时间,中班幼儿注意力不集中,所以一般的也不进行专门的谈话活动,通常我们告诉幼儿应该怎么做就行了。可能运用谈话最多的地方就是教师在进行一节活动时,会以谈话的这种形式导入,以此来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从对教师的访谈中可以看出,教师对集体对话活动的理解仍然存在一些差异。教师思想的错误认知会导致在幼儿教育中忽视集体谈话活动的重要性及其价值的发挥。
2.教师对集体谈话活动中自身角色的认知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教师是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可见,教师在幼儿成长发展中有着重要角色。在集体谈话活动中,教师的角色同样至关重要。但与此同时,也要明确幼儿在活动中的地位。
案例一:《下雪了》
教师:小朋友们看看今天是什么天气呀?小朋友们喜欢下雪天吗?
幼儿:今天下雪了!喜欢!
教师:下雪天我们可以干什么呢?
幼儿:可以堆雪人,可以打雪仗还可以打出溜滑……
教师:那小朋友知不知道雪是怎么来的?接下来老师向小朋友们介绍一下天气为什么会下雪,以及为什么有的地方的小朋友说经常看到下雪,而有的小朋友却说从来没见过雪。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可以看到教师讲得过多,幼儿仅仅起到配角的作用,这样一节活动下来,教师说话的时间占到了一半。不难发现,部分教师虽然认识到了集体谈话进行中教师的间接引导作用,但同样对幼儿在集体谈话活动中所发挥的主体性地位认知不清晰,弱化了教师在集体谈话活动中引导角色。
(二)教师对集体谈话活动的指导行为情况
在三个多月的实际观察中,笔者共计观察了虎林市3所幼儿园中的9个中班的56节集体谈话活动,每次观察时间为5—15分钟,对现阶段中班集体谈话活动的从开展前教师的指导情况、开展中教师的指导情况以及结束时的总结与评价三个方面进行观察分析,具体情况如下:
1.活动开展前教师的指导情况
(1)集体谈话活动话题的选择
集体谈话活动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围绕某一主题的组织的语言活动,目的在于促进幼儿语言的学习。因此,选择合理、有趣的话题是集体谈话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研究者对开展了集体谈话活动的教师进行访谈,教师4表示“通常集体谈话活动就是为了锻炼幼儿的说话能力,所以我通常就是根据我们幼儿园的主题活动来设计谈话的主题”。教师5回答道:“我们都是根据幼儿园的课程资源包展开教学活动的,如果资源包里面有具体明确的集体谈话活动,我们就根据资源包的教案进行谈话活动,当然主题也就按照资源包确定。”从教师的回答中可以看出,教师集体谈话活动话题的选择主要依据幼儿园已有的课程确定,整个话题的确定完全遵照幼儿园,往往是从教师的角度出发。经过研究者的在园观察,同样印证了教师的回答。
研究者在园观察期间发现教师通常会根据天气、季节、节日或者从当前组织的主题活动中选取谈话的主题。如:根据节气立春开展《春天来了》;在妇女节来临之际开展活动《夸夸我的妈妈》;在阅读打卡活动期间开展分享我最爱的书等等。也有少部分情况是根据幼儿自主自发活动中发生的突发情况或产生的正向疑问来确定此次集体谈话的主题。如:在户外运动时,有两位小朋友因小事发生冲突而导致受伤时,教师可及时通过谈话活动进行教育引导;在区角活动期间,幼儿对地球仪感兴趣,教师对此开展《神奇的地球》主题谈话。
(2)集体谈话活动的情境创设
话题的确定为集体谈话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可能,但让幼儿想说、敢说、愿意说就需要教师对谈话活动进行精心设计。通过教师有目的、多渠道的引导,才能实现教师与幼儿的双向或多向交流。在集体谈话活动的初始环节,为了引出话题,调动幼儿参与谈话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幼儿对谈话话题的兴趣,教师往往需要创设一定的情境。通过对教师开展的集体谈话活动进行分析,发现教师通常就某一主题进行谈话活动时,往往是直截了当地进行提问。如:
案例二:《最喜欢的节日》
教师:最近我们相继过了春节和元宵节,小朋友喜欢么?我们国家有很多传统节日,小朋友们最喜欢什么节日呢?
幼儿:喜欢!我最喜欢……
教师:那大家为什么喜欢这个节日呢?我们可以自己想一下,等下我请小朋友们上来与大家分享一下。
在本案例中,教师仅仅利用语言进行引导,却忽视了活动环境的创设,没有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发散性思维,举了春节和元宵节的例子反倒是限制了幼儿。
2.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的指导情况
为了深入了解当前集体谈话活动过程中教师的指导情况,研究者将从教师指导内容、提问方式、指导策略四个方面进行探究。
(1)教师指导内容的现状分析
在集体谈话活动过程中,教师对幼儿的指导,主要包括这五个方面:谈话规则、谈话主题、语言表达、学习品质、社会性发展等。研究者通过观察18位教师组织的集体谈话活动中发现,中班教师在集体谈话活动中的指导内容有一定的侧重。研究者进一步将观察到的教师指导行为中的指导内容整合、并分析统计。
表1集体谈话活动中教师指导内容情况表
研究结果显示,在集体谈话活动中,中班教师往往注重对谈话主题、谈话规则这两方面的指导,约占到60%;与此同时,研究者在观察中也同样发现,中班教师在组织集体谈话过程中,会经常强调谈话规则,比如“小嘴巴闭起来,认真听其他人怎么说话、别人说话的时候,要认真听”等等,而对儿童正确的语言表达、学习品质、社会性发展的这些方面的指导较少,占比总和为40%左右。在对A教师的访谈中也可以发现这一现象,A教师在反馈“注重对儿童哪些方面的指导”这一问题时,她说:“一般情况下,我就是给他们说说要谈什么内容,还有谈话的规则。规则一定要给他们提前说,不然活动开始,他们就开始乱说了。”
(2)教师提问方式的现状分析
集体谈话活动过程中,教师对幼儿的提问方式是激发和推进谈话的重要手段。教师对幼儿的提问方式能够确保谈话主题的不断深入。研究者针对教师提问现状研究选取三个提问方式进行观察记录,其中包括回忆性问题、评价问题和发散性问题。通过观察记录教师了56次的指导行为,研究者将观察到的教师指导行为中的提问方式进一步整合、并分析统计。
研究结果显示,中班教师采用回忆性问题进行提问的次数较多,占据44.63%;通过观察发现,在集体谈话过程中,教师习惯性提出回忆性类似封闭性问题,比如:“豆豆,刚才故事里的主人公是谁;梅梅,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等;其次是,在集体谈话活动中,在小组谈话这一环节时,教师往往是引导幼儿参与到谈话中去,即要求幼儿对谈话活动对象中他人的观点进行评价,如:你同意他的观点吗?为什么?占比达到28.57%,而只有少部分老师会在谈话过程中,提出发散性问题,占比为26.78%。从访谈中也可以发现,如A老师提出,“孩子还小,如果不去指导他,通常回答不了什么实质性的问题,经常提出发散性的问题也会对课堂秩序产生影响。”
(3)教师指导策略的现状分析
教师的指导策略是影响集体谈话活动质量的关键因素,教师在活动中的选择恰当的指导策略对活动的实施过程有着重要的积极影响。其中,教师的指导策略主要包括:启发式教学法、暗示教学法、讲授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为了了解到目前中班教师在集体谈话活动中的实际操作策略,研究者通过对部分教师的访谈得知,
访谈实例三:
笔者:您在集体谈话活动中,是如何吸引幼儿的?采用什么方法?
教师1:首先,选择儿童感兴趣和喜欢的东西作为谈话的主题,对保持儿童的早期注意力有双重效果。
教师2:可采用代币奖励法、强化法和替代强化法,通过奖励小红花、小礼品的方式保持幼儿活动时的专注度,孩子们都乐于参与其中,享受谈话中的快乐。
综合访谈实例记录,可以看到,中班教师为了提升谈话活动的质量,主要采用奖励法、强化法、替代强化法等方式来增强儿童的表达兴趣。尤其是对于中班的幼儿来说,获得自我效能感的需求相较小班幼儿有所增强,他们更希望通过自己好的表现获得教师和同伴的认可。因此,教师在教育指导过程中,要着重强调指导策略以及方法,选择恰当的方法,不仅有助于促进幼儿现有水平的发展,而且能够不断激发幼儿多方面的充分发展。
3.活动结束后教师的总结和评价
谈话活动相对是自由的,幼儿可以自由发挥想象发言。但在整个活动中,教师也应关注幼儿,引导幼儿逐步扩大交流范围、主要通过提问或者启发的方式帮助幼儿拓展思路,也可以留作活动后的思考题,通过家园合作的方式为下一节集体谈活动的主题提供思路。但是通过观察,教师在此环节的操作相对是较薄弱的。
研究者在园观察期间,发现有些教师的开展的集体谈话活动通常都是潦草结束。在幼儿园中,集体谈话活动通常是在早餐活动之后、户外活动之前开展的集体教育教学活动。中班幼儿虽然已经在园一年,但是日常行为习惯仍然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因此,早餐环节依旧需要较多时间,并且教师为了照顾到全体幼儿,让所有幼儿都参与到集体教学活动中,且为了保证幼儿的户外活动时间,通常集体谈话活动往往缺乏教师的总结即教师对幼儿的评价。如有教师提到:“谈话活动主要就是为了让幼儿去表达自己,让幼儿在大家面前表现自己,所以只要保证每个幼儿都能有一次说话的机会就行,一般情况下,请每个小朋友都说一次后就到了户外时间了,总结和评价也就自然而然没有时间进行了”。可见,教师并未认识到谈话活动中教师的总结以及评价对幼儿语言发展和语言学习的重要作用。其既有客观因素的影响,如:活动前期未做好时间的安排,导致留给总结评价的时间不充分,也包括教师综合素质能力的不足等主观因素。
三、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指南》指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集体谈话活动就是让幼儿进行语言的交流和运用,可是,研究者在调查中发现,当前一些幼儿园教师对集体谈话活动缺乏足够的理解和把握,开展中产生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集体谈话活动的有效开展。
(一)教师对集体谈话活动的重要性认识不清
教师对集体谈话活动的价值认识是影响其活动顺利开展的关键因素。集体谈话活动的目标是让幼儿学会倾听,以及在此过程中使用语言帮助幼儿学习如何表达他们对主题的看法。然而,结合对教师的访谈结果发现,大部分教师对幼儿园集体谈话活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主要表现为意识不到专门的集体谈话活动的重要性、意识不到开展集体谈话活动的价值与意义。因此,这就导致教师并没有主动开展集体谈话活动的意向,也没有深入探究如何高质量开展集体谈话活动。
(二)教师在集体谈话活动中指导能力不足
1.活动情境缺乏创设
陈鹤琴先生曾说:“注意环境,利用环境,环境是最好的教具。”因而,从某种程度而言,环境就是第三任教师。研究者在园观察期间,发现部分教师在进行集体谈话活动时,往往害怕麻烦或者由于自身意识不明确,从而忽略了谈话活动情境的创设。如案例中的《最喜欢的节日》,仅仅使用语言,却没有对环境进行装饰,则会导致活动的空洞性,倘若在活动中,教师提前布置有关节日的道具、贴纸等材料,给予幼儿更多思路,勾起更多以往节日的美好回忆,从而使得活动开展得更加顺利。
2.谈话的话题不恰当
在语言活动中,教师缺乏对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已有经验的认识,因而,出现话题脱离幼儿的已有认知能力。如案例中班谈话活动《一分钟有多长》。此外,很多教师在进行集体谈话活动的内容设计时,为了方便自身,教师往往根据幼儿园课程资源包的安排顺序进行,忽略了幼儿在内容选择中的主体地位,未能考虑到幼儿的兴趣和生活经验,致使谈话活动远离幼儿,脱离幼儿生活。
3.谈话活动目标模糊
学习口语和书面语言是为年轻儿童学习和发展语言的目标。虽然语言活动旨在发展儿童的语言和沟通技巧,但学习听力是表达的基础。然而,调查发现,大多数教师在拟定谈话活动目标时往往着重强调“说”的能力,而相对忽略“听”的能力。如大多数教师均表示“集体谈话活动就是为了让幼儿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表达自己的想法”。研究者在园观察期间,同样发现教师在组织的集体谈话活动中更多重视的是让幼儿去表达,忽略了对幼儿的倾听能力的培养。对此展开现阶段中班幼儿倾听水平的现状调查,结果如下:
由表4可知,在集体谈话活动中被观察的中班幼儿270名,其中对幼儿倾听水平统计优秀的幼儿共有128人,所占被观察幼儿的比例为15.8%;水平良好的人数比例占36.4%;水平一般,在教师和同伴的提醒下能做到认真倾听或能理解教师或同伴的发言的幼儿人数占比38.1%;有9.6%的幼儿则做得较差,表现为基本不能认真倾听且无法接收教师即同伴所表达的意思。可见,中班幼儿在集体谈话活动中的倾听水平仍处于一个进步阶段,需要教师进行针对性指导,采用恰当的方式进行教育活动。
4.谈话过程中指导策略单一
调查发现,教师在集体谈话活动中的指导策略较为单一。大多数教师是以直接介入指导的方式进入谈话的主题,未能引导幼儿回答与思索。如谈话活动“神奇的动物”教师直接展示动物图片提问幼儿“图片上的动物会飞吗?”,如此得到的幼儿回答往往就是封闭的、既定的。在谈话活动中,教师应该让幼儿自由充分地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因此,上述案例中教师可以以“你觉得哪些动物是没有翅膀但是又会飞呢?”方式进行启发式提问,形成真正的双向以及多向交流。
(三)教师集体谈话活动中总结与评价缺乏
对于集体谈话活动这种语境和内容相对自由的活动,教师总结与评价尤为重要。然而当前在集体谈话活动中教师往往忽视总结与评价的环节。其中,部分教师虽对幼儿进行评价,但是评价的方式较为单一,主要以教师评价儿童为主。研究者观察发现,J教师对幼儿说:“玲玲,你说得真不错,再勇敢一点就好了”“美美,你说话声音太小了,要大声说话”。此外,教师对幼儿的回答缺少总结,在谈话活动过程中大多数教师仅通过点头的方式示意幼儿,并用手势邀请另外一名幼儿进行回答。可见,教师对谈话活动的效果缺少巩固。
三、中班集体谈话活动中教师指导的改善策略
(一)加强对集体谈话活动的认知
当前,中班幼儿集体谈话活动的顺利开展,受到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的重要制约。然而,部分教师对集体谈话活动的认知,还存在一定片面、错误的观念,其中认为集体谈话活动主要是以教师为主导,儿童要听从教师的安排与指导。事实上,在倡导“以儿童为本”的今天,集体谈话活动的主体应当是教师与儿童,教师应当在幼儿谈话活动过程中扮演引导者、启发者、支持者的角色,绝不是单一的评判者、教育者的角色。而这些观念的转变,需要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加强对儿童的认识,加强对儿童主体地位的肯定与认可。教师只有充分意识到儿童的重要性与能动性,才能真正在实践过程中,坚持儿童视角,倡导以儿童为中心,不断聆听儿童在谈话过程中的话语与观念,从而不断改变对儿童的片面认知,在实践中不断认识儿童,走进儿童的生活世界。
(二)丰富集体谈话的教学形式
教师具备绘本教育的专业素养是确保实践过程顺利开展的关键因素。因此,教师应当加强自身学习,不断积累阅读相关的绘本、绘本教育的理论书籍,以及有关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书籍,以此不断加深自身的科学文化素养,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1.主题选择的合理性
中国优秀幼儿教育工作者陈鹤琴曾指出:幼儿教育中的孩子的友好、有趣、好奇的品质是可以教的。因此,教师在选择谈话活动的话题时,要考虑到孩子的生活经历、兴趣和需求,应选择孩子更愿意谈论并且是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1)内容符合幼儿认知
教师要结合幼儿的实际认知经验,选择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正向话题。像《纲要》中指出的那样,谈话内容“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的要求,符合孩子的认知特点,使得幼儿在活动中就有话可谈。例如,在一次教育活动话题的选择时,教师考虑到幼儿通常会比较喜欢小动物,他们愿意和动物去交流,且幼儿内心单纯,能和小动物们能为好朋友等各种符合幼儿认知的种种元素,开展了集体谈话活动《我最喜欢的小动物》。
(2)活动中捕捉幼儿兴奋点
另一方面,老师应该始终关注幼儿在活动上的表现,捕捉他们的兴奋,鼓励他们抓住机会表达自己的感受。
案例四:《我最喜欢的小动物》
教师:小朋友们喜欢小动物吗?小朋友们都最喜欢什么动物呀?
幼儿:喜欢!我最喜欢小狗.(小猫.小鸟.)
教师:那小朋友有没有养过小动物呀?
幼儿:养过!!我家有小狗,它特别可爱!
幼儿:我也养过!我家有一只灰色的小猫,它的眼睛是蓝色的,特别漂亮!教师:哇!太棒啦,那现在我们依次请小朋友上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吧!
上述案例中,我们发现教师在活动中发现幼儿对自己家的宠物特别喜爱,当提到这个话题的时候,幼儿迅速兴奋起来,教师立刻捕捉了这个兴奋点,并对此鼓励幼儿展开谈话。从而将活动氛围拉到高潮的同时,也更好地起到了发展幼儿的作用。
2.教师引导的恰当性
集体谈话活动中,教师的角色各不相同,可以是指导、倾听、观察和概括的,因此在活动中教师为幼儿提供具体和适当的指导是很重要的。
(1)保证幼儿参与性
首先谈话活动需要每个幼儿有一个较为充分的表达,因此需要教师给幼儿提供表达的时间和机会。教师可以利用对促进和发展对话,关注孩子对话期间提出的问题,一定是孩子具体明了,符合经验和思维发展水平,避免抽象问题,经常开放思维问题将更有利于刺激孩子,让幼儿有话。
案例五:《我的妈妈》
在组织集体谈话活动“我的妈妈”时,一个幼儿提出:“妈妈小时候跟我们一样去过游乐园么吗?”有的孩子说有,有的孩子说没有。有的幼儿说妈妈小时候没有钱没有去过,有的孩子则反驳说妈妈小时候也去过。教师见状并总结了以下三个问题,供幼儿进行讨论。
①妈妈小时候有没有零食吃?
②妈妈小时候有没有漂亮的小裙子穿?
③妈妈小时候是不是要什么就能买什么?
幼儿围绕这几个问题讨论的特别激烈。大部分的幼儿都在积极表达着自己的看法,老师代表妈妈回答了这几个问题,待活动结束后,教师让幼儿就这三个问题回家亲自问问自己的妈妈,就这样完成了一次完整的教育活动。
(2)组织形式合理性
同时就活动组织形式上来说,为避免活动的秩序混乱,教师可采用集体、小组或者个人形式进行引导教育。也可通过改变座位摆放形式进行改进,通过观察研究,比较理想的组织形式是分组谈话,幼儿坐成弧形,教师坐在弧形前面适合的位置处,这样保证每个孩子都能看到老师的脸,老师也能很容易地和幼儿面对面交流。
(3)实施因材施教原则
除此之外,就指导原则上来说,要尽量避免出现忽略个别幼儿表达的情况,教师在谈话活动中除了做到欣赏鼓励、启发开放,还应特别注意幼儿谈话中因人而异,也就是落实因材施教的指导原则。例如:对于语言能力好的幼儿在发言时可适当提高标准,对语言能力相对较差的幼儿即可相应降低标准,以鼓励为主。于此也对应了维果茨基所提出的最近发展区,使得幼儿能够“蹦一蹦,够得到”。
3.善用提问的方式拓展
教师必须认识到,幼儿的语言经验是有限的,在孩子们畅所欲言之后,教师需要总结他们的不同观点,通过引导和提问,进一步引导他们的语言发展。老师们可以通过提问和学习如何使用他们的经验来扩大儿童演讲的范围。
案例六:《喜欢下雪天还是讨厌下雪天》
教师在幼儿展示和分享“为什么喜欢或者为什么讨厌下雪天”观点的基础上,及时提出层层深入和拓展幼儿思路的问题:
①“下雪天有这么多烦心事,我们不过下雪天,行不行?”“不行!”
②“既然不行,我们不能不过下雪天,那我们面对下雪天的这些烦心事,我们怎么办呢?”
③“你有什么好办法?”“谁还有更好的办法?”
幼儿积极想办法,争抢着发言。最后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道:下雪天也有很多美好的事物,让大家感到快乐;同时也有令人感到烦恼的事情。但是只要我们积极想办法去解决,下雪天可以过得更美好!同样,生活中也是一样的,有美好的一面也有令人烦恼的时候,只要我们像对付下雪天的烦恼一样去想办法,相信大家的生活一样更美好!
这一阶段,教师注意到了内容拓展的丰富性,明确了此环节对于幼儿在谈话活动的作用是锦上添花使得幼儿收获得更多,而非仅仅为了课程的完成度,因此要杜绝此环节在活动中的一带而过。
结论
本研究主要是通过观察法、访谈法和案例分析法,对虎林市的3所特色幼儿园的9个中班数十次集体谈话教育活动的教师指导进行研究发现,现阶段中班集体谈话活动在开展前话题选择及过程中的教师引导和内容拓展均有一定的进步空间,话题选择的固定性教师引导策略的不灵活性以及内容拓展的单一性都是有待改善的方面。在对教师指导的现状研究中,笔者主要针对教师指导内容、频率和策略及活动总结进行记录,进而分析原因,得出教师对集体谈话活动中的重要性认识不清、指导能力不足、缺乏活动中总结与评价缺乏。
基于此,对中班幼儿教师教学问题提出相应的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谈话内容选择要注重合理性,教师引导要具有恰当性,合理组织谈话活动,采用正确恰当的指导策略和方法;谈话活动中关于主题内容的拓展要尽可能突破单一性和随意性,使之丰富起来,这需要幼儿教师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知识,合理安排活动时间,充分给予教师及幼儿的拓展时间,并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选择恰当的内容进行拓展,使得幼儿能够在集体谈话活动中真正意义上取得语言方面的进步。
由于缺乏研究经验和时间紧张,笔者在收集信息和写论文时遇到了许多困难。因而这项研究在许多方面都缺乏。未来如果有足够的时间我将继续在该领域进行统计工作。最后,笔者在理论上还有很多其他知识有待探索。由于本人没有什么实践经验,需要通过研究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王美琪.幼儿园谈话活动中师幼言语互动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22.
[2]李昕.中班绘画教育活动中教师言语指导的现状研究[D].河北大学,2020.
[3]赵媛媛.中班谈话活动中幼儿倾听行为研究[D].河北大学,2021.
[4]寇骁骁.大班谈话活动中如何有效促进师幼对话[J].天津教育,2022(27):183-185.
[5]张世萍.幼儿园谈话活动存在的问题及有效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17.
[6]王春燕.幼儿园教学诊断技巧与对策58例[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144-145.
[7]汪宁馨.深度学习视角下大班主题建构活动的教师言语指导行为个案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8.
[8]王莉莉.沟通从心开始——浅谈幼儿园谈话活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
[9]朱晓琼.论幼儿园谈话活动的组织开展[J].西部素质教育,2015.
[10]王玲.幼儿园谈话活动开展的探索与实践[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
[11]许倩倩.科学教育小组活动中教师言语指导行为研究——以大班科学探究活动《球》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
[12]陈妍.中班幼儿谈话活动中教师理答行为现状研究[D].河北大学,2019.
[13]温润月.体验视域下优化农村幼儿园谈话活动的行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21.
[14]毛亚婷.幼儿园谈话活动的组织策略[J].好家长,2022.
[15]王尹.语言能力发展的基础—发展幼儿倾听能力的实践研究[D].导师:王海澜.上海师范大学,2017.
[16]段子扬.谈话活动对5-6岁幼儿批判性思维发展的实验研究[D].导师:巩玥;王珊珊.吉林外国语大学,2021.
[17]董晓慧.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言语指导的研究[D].河北大学,2017.
[18]Maurice Nevile.Coordinating talk and non-talk activity in the airline cockpit[J].Australian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2002,25(1).
[19]Catherine C.Chase,Jenna Marks,Laura J.Malkiewich,Helena Connolly.How teacher talk guidance during Invention activities shapes students cognitive engagement and transfer[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TEM Education,2019,6(1).
[20]Nancy Butler Songer,Ashima Mathur Shah,Sarah Fick.Characterizing Teachers’Verbal Scaffolds to Guide Elementary Students’Creation of Scientific Explanations[J].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2013,113(7).
致谢
行文至此,意味着大学四年本科生涯即将告一段落。
我与黄海学院篇始于2019年秋,也终将迎来2023年盛夏。这份独家记忆,或满足,或遗憾,或喜悦,但最多的还是感激,感激身边的每一个人。
感谢父母,见证我人生的每一个成长时刻;感谢敬业负责的良师,让我更加坚定对专业的热爱;感谢我的同学朋友,相遇于彼此的黄金时代。
只道谢,不道别。早晚复相逢,祝诸君平安喜乐,万事顺遂。
论文停留在致谢,但人生还得继续书写。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204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