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金粉世家》中体现的“红玫瑰与白玫瑰”论

  [摘要]

作为张恨水的代表作,《金粉世家》一面世,便受到广大读者的追捧,也是作者本人最喜爱的作品之一、在这个庞大家族从兴到衰的故事里.男女主人公不同的出身、家庭背景、所接受的教育及二人的性格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的爱情悲剧。冷清秋身上所凝聚的民国时代知识女性的美;而金燕西身上则浓缩着特殊背景下的贵公子在XXX的冲击下,不堪忍受生活与时代变故成为生活的失败者的典型特点。在一年的时间里他们就经历了恋爱、结婚、生子、父亲去世、家败和离婚等一系列事情.在他身上可以看到人生的无常、情感的无依和对世事变迁的无奈。他们在爱情上是自由的、婚姻上是自主的,但自由的情感发展最终没能使得他们从此过着快乐的生活。

  [关键词]《金粉世家》;“红玫瑰与白玫瑰”论

  引言:

《金粉世家》中xxxx的公子金燕西在胡同里偶遇看到与自己出身不在同一层次的有着清新容颜的冷清秋的时候就已经被深深的吸引,于是对她展开了狂热的追求。金燕西为了能够近距离的了解冷清秋,他利用自己的特殊的身份和家里的关系当上了冷清秋的老师,并且花重金租下了冷清秋家隔壁的房子,并且请来冷清秋家的封建顽固的舅舅作为自己刚成立的青年诗社的以老师,以此来建立并拉近与冷家的关系,来更加靠近冷清秋。之后就巧立名目、根据各种合适的理由给冷家送礼,而且金燕西送的礼送得有理有据、绘声绘色,给冷家和周围的邻里留下一个出身于书香世家、进退有据、积极向上的书生晚辈的形象。就在深闺、还未深入了解人情的的冷清秋在金燕西的追求下被其真诚的行动所触动打动,两人许下以身相许、海誓山盟的誓言,之后两人共同走进婚姻的殿堂。从金燕西看到冷清秋到展开追求再到两人结婚,这一过程并没有受到外界的太大的阻力。金家虽是本地的豪门贵族,在那个本应比较封建守旧的年代的金家在子女的婚姻上却深深的受到了西方开放性的影响,对金燕西的婚姻抱着自由不干涉的态度。况且在金家的眼中,冷家的家产虽然比不过自己,但也是识大体有体面的大方人家,在家庭的氛围和礼数、教养方面还是可以接受的。由于他们是仓促的结婚,不管是金燕西亦或是冷清秋都对对方的认识和了解不足,三观的不一致导致他们婚后的生活矛盾重重,情感之间很快出现了裂痕,直至破裂,没有挽回的可能。婚前看似浪漫的爱情最终也没有逃避开感情的破裂。当传统的父母包办婚姻的时代被西方开放式的、追求自由的时代潮流的思想所冲击时,婚姻的围城就已经处于摇摇欲坠的地步了,使得这本就残酷的现实让人更加的心酸与无奈。读完《金粉世家》之后,在对金燕西和冷清秋的结局感慨万分之余,了解他们爱情在那个独特的时代背景的最终如何走向悲剧的原因,对于了解那个独特的时代、每个人的思想都具有很高的文学艺术价值与现实指导意义。

读完《金粉世家》之后,导致金燕西和冷清秋的婚姻走向破裂的主要原因或许就是金燕西的滥情了。在与冷清秋结婚之后,她也外出与别的女人交往,其中和他关系最为亲密的也是当地的豪门贵族的小姐白秀珠。白秀珠是这些人中唯一除了冷清秋之外的可以与金燕西谈婚论嫁的女子。在金燕西与冷清秋婚后金燕西对白秀珠的情感态度的变化和暧昧的不断增多的过程中,也可以侧面的感觉到他与冷清秋之间的的感情的细微的变化。从金燕西的性格与两人的思想的不同的碰撞的种种潜藏的迹象,都揭示了他与冷清秋之间的爱情和婚姻从浪漫走向悲剧破裂的结局并不是偶然的,即使冷清秋对金燕西不断的宽容、对他的不放弃,亦或是金燕西对冷清秋的不断的示爱,都只是减缓了这份感情走向破裂的速度。

张爱玲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悲情和苍凉是她的小说的根本基调,这在她本人的生活亦或是她的小说中都有强烈的体现。张爱玲所处的特殊的时代背景,使得她对当时的社会、对当时时代背景下的人们的生活的悲剧性的认识和了解,是她个人观点和作品中悲剧的主要来源,她的作品特点个读者展现出了清晰的时代文化特征。[黄长华.论张爱玲小说的悲剧意识.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D].2004年4月:1页]张爱玲的作品中有许多特定时代背景、特定资产阶层的朴素而现实的爱情和婚姻生活,但是反映的却都是无奈悲情的现实社会的人生。爱情和婚姻在赤裸裸的社会时代世俗和功利交易面前,如同蚂蚁憾树一般的苍白而又无力。在她的笔下,特定时代背景下的女性主人公总是在大时代面前总是那样的卑微与无助,她们每个人都自己把的爱情和婚姻看作是自己的港湾,都在竭尽全力的地力争、追求、促进与自己喜欢的人的爱情与婚姻的完美结合,但是在赤裸裸的现实的面前却又无法与爱的人走出婚姻的困境,只能困守在婚姻的坟墓之中,无可奈何的与现实不断的妥协。

《红玫瑰与白玫瑰》可以说是是张爱玲创作的一部广为流传的最好的中篇小说,从传统、亲情、爱情、美德等视角切入,讲述了振保和两个女人之间的故事,振保是中年男人的化身,他恪守传统、准从礼仪、以传统的道德观约束自己,努力实现自己心中完美的自己,他为了自己母亲和社会压在他身上的重重压力而背叛了自己喜欢的人;而烟郦也因为没有自尊心,一味的妥协,委屈求全,这就是她的悲剧。《红玫瑰与白玫瑰》详细的诠释了男女主人公之间的情感变化,他们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在传统道德和现代文明之间的夹缝中艰难的生存,在无可奈何中喘息。红玫瑰与白玫瑰,蚊子的血和胸口的白米饭。

  一、介绍《金粉世家》的基本情况

《金粉世家》描写的是豪门之子金燕西与贫民具有清新容颜的冷清秋之间的爱情悲剧。一个是本地的豪门花心贵公子,一个是寒门出身有清新的脸庞却不屈与认真、坚强、不为权利和金钱所动的平民女子。两人的爱情顺利、婚姻也无阻力,但是因为种种的原因,他们走进婚姻殿堂之后却没爱情应有的甜蜜和比翼双飞,自身和特殊的时代等各方面的因素如同蝴蝶效应一般,不断的酝酿加剧,最终导致他们两个人的爱情和婚姻早早的就走到了终点[1]。爱情在时代社会的背景下往往是脆弱、不堪一击的,冷清秋所生活的时代处于北洋军阀统治,西方开放的、自由度思想风潮的不断的涌入的时期,当时数千年封建保守的思想受到强烈的外来思想的冲击,使得妇女解放的思潮不断的涌起沸腾,主张社交开放公开、提倡妇女自由平等的一些新鲜的思想每天在不断的涌现。金燕西和冷清秋同样的都受到了新思潮的冲击和影响,但同时他们也不能在较短的时间里摆脱数千年传统封建道德文化在他们身上所束缚的枷锁[2]。西方的不断涌入的思想和传统的道德观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思想在交流碰撞融合的过程中对作品人物的命运的起伏波动起到了不可估量、潜移默化的作用。

金燕西受到大量的西方的开放式、追求自由的文明的影响,因为他的家人有很多的都出国过洋学习,都或多或少的接收了西方先进的思想和行为方式,这些开放先进的思想和在国外的处事交际的方式在回国之后的生活中的不断的体现,使得金燕西在生活中不知不觉的、潜移默化地受到了家人学习的西方的开放的思潮的影响。这种影响在金燕西追求自由的婚姻就可以感受到,同样的他也主张平等尊重,对家里的仆人尤其是年轻美丽善良腼腆的侍候丫鬓,他都能给予她们十分的关心体贴,他不在乎自己的少爷身份、不在意阶层的区分的与她们做知心的朋友是他对自由、平等、美好的向往和憧憬的表现[3]。所以当他在胡同里看到冷清秋的清新的脸庞、看到冷清秋不经意间的回眸一笑时,金燕西感受到了冷清秋的性格和气质是他所在的层次、所交往的女性朋友里面的没有的,是独特的,也是唯一的。所以他会绞尽脑汁的穷追猛打的追求冷清秋:当她的语文老师、聘用她那迂腐的舅舅做自己诗社的老师、深夜在冷清秋家门口游荡被警察打等,之后认识冷清秋并大胆的向她表白,并通过行动获得冷清秋的芳心[4]。

金燕西受到西方开放式爱情和婚姻的影响,所以在他向冷清秋请求她嫁给自己的时候时,就表示他自己不看重阶级之层,不关心是否门当户对,只要自己喜欢就行,认为只要是两个人真心相亲相爱,这婚姻之船就可以持续平稳的航行下去。所以在双方都抛弃了门户之见和各自的忧虑之后,婚姻也就没有受到什么阻碍很顺利的进行了。

  二、“红玫瑰与白玫瑰”论的含义

  (一)红玫瑰—开放、性感、敢爱敢恨

在《红玫瑰与白玫瑰》里,红玫瑰娇蕊是一个具有现代自由开放性极强意识的女性,她在新加坡长大,在伦敦留学,无论是在学习亦或者是生活中,她的思想交流交际、生活处事方式、行为的习惯处处都表现着西方的开放性的思想和行为模式,是一个典型的现代独立的女性。她浓情万缕,单纯率真,敢爱敢恨,作为王士洪的太太,她过着无忧无虑、衣食无忧的惬意的生活[5]。但这种惬意的生活也仅仅只是生活中所需的物质上的不匮乏,但是在精神世界里,作为一个在还处在比较封建传统的时代的一个具有与当时的社会思想不符合的先进、开放、自由的XXX的具有独立思想的女性,她是极其孤独的,没有可以与之交流的同伴。所以她有的只是婚姻,而不是爱情,她只是每天困守在婚姻的坟墓之中,等待着一个可以给予自己爱情的人出现,帮助自己走出这让自己无奈烦闷的坟墓。正如她自己的自白:“家里送我到英国读书,无非是让我学到更先进的思想,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然而这些只是为了能有足够的资本嫁给一个好人”。所以可以感受了解到,娇蕊是过着表面富足无忧而内心无比孤独无奈的生活。所以,当他遇到振保以后,她喜欢振保的一切,喜欢他的率真,喜欢他的大胆的追求爱欲而不计较任何后果,对与振保,她爱得义无反顾,大胆彻底,一往无前,所以她希望挣脱无爱婚姻的枷锁,从婚姻的坟墓之中出来,感受爱情的自由的滋养,竭尽全力的追求完美的爱情与婚姻中俄一切[6]。

但是,所以的这些都只是娇蕊的一厢情愿,振保是一个传统的中年男人,他恪守传统、准从礼仪、以传统的道德观约束自己,努力实现自己心中完美的自己,他为了自己母亲,封闭了所有,把娇蕊和爱情都看成是无关痛痒的,在娇蕊已经放弃了自己现在不用为生活物资忧心的生活,放弃了自己现在的所以的东西的时候,却不曾想到了振保在喜欢与事业和远大的前程重金之间,在现代的追求自己喜欢和需要的与传统的道德与束缚之间,在红尘滚滚与自己一直向往的自由之间[7],他做出了选择不能让自己母亲伤心的选择。面对这样的结果,娇蕊作为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独立女性,没有一味的恳求,就像她爱振保时的大胆直接,投入不小气不计较,面对振保的选择,面对自己已经做出的选择,她没有一句的埋怨和不满,平静的离开,没有中国传统女性的优柔寡断,她既收拾心情也收拾自己做下的残局,为了自己一直向往的爱情和自由,为了自己精神世界的满足,她与士洪离了婚,结束了这一段没有爱情,只有无奈和孤独的婚姻[8]。

  (二)白玫瑰—传统、温婉、善良、纯洁

孟烟郦出身于一个家底殷实的富商之家,后因父亲过世,家道中落。烟郦是一名大学生,虽然接受过现代的开放性教育、新思想,但是她在成长的过程中由于家庭的教育和社会传统的思想的影响,使得她虽然受到过现代的新文化教育,骨子里却是一个传统的女性。烟郦在数千年的传统封建的思想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之下,完全失去了自我。她虽然有些沉闷木讷,也没有红玫瑰娇蕊的思想的开放、阅历的丰富,结婚时或许也不知道真正的爱情到底是什么样子,他也没有什么要好的闺中密友来分享、来告诉她真正的爱情是怎么一回事,有爱情的xxxx怎样过、应该怎么过。但是她也是一位女性,一位传统的而又普通的女性,也像别的女性,就像红玫瑰一样,对爱情也充满着憧憬和渴望。她虽然是这样的想这,但是在生活中,她仍然像一个还未从封建中走出来的、没有接受过新思想的传统女性一样,在振保面前默默的承受[9]。

烟郦是善良的、单纯的、传统的、贤惠的,她是男人心中最理想的太太,但是振保从来都不喜欢她,包括振保的朋友们也是。之后,对于一个相当能够知足,没有大的追求的她来说,她终于知道自己是不快乐、不开心、不幸福的,只是她一直以来不愿意面对这个自己不愿意面对,但是却一直处于这种困境的环境之中而已。她虽然虽然不愿意面对,但是现实中的生活却无法让他一直的逃避。她的生命中的唯一的男人,到处沾花惹草,从不关心她、不断的忽视她的存在,振保的种种的没有应尽到一个丈夫应该尽到的责任[10]。丈夫的忽视冷落在外沾花惹草、婆婆因为自己生了一个女儿的嫌弃、社会对自己柔弱的排斥、自身本身的无助软弱、身体上的劳累和内心的不断的挣扎,终于让这个一无所有、无所寄托、内心世界无处安放的不断的隐忍到无法继续隐忍的柔弱的女子终于开始了觉醒。内心的深深的积怨,终于使得她在被压抑到狭小的空间之中开始爆发,

与行貌狠琐的裁缝私通,也能让她尝到自己被别人尊重与男女感情游戏的快乐,亦或者这只是纯粹的报复。白玫瑰的感情历史和人事交际固然白的像纸一样,但是她并不是一个白痴。与红玫瑰相比,这个叫做纯洁、善良、贤惠的优点,却也是大家吐槽的理由。白玫瑰这或许就是张爱玲写的本来意思,好的时候是窗前明月光[11],不好的时候就成了衣服上的一粒饭,招人嫌弃。虽然烟郦最后在自己传统的道德束缚和内心世界的恐惧不安中结束了婚外情。但是她由一个纯洁的传统圣洁贤妻良母到一个背叛婚姻的搞婚外情的淫妇的这一段历史,给她带来无限的内心折磨和精神困扰。

纯洁善良的白玫瑰烟郦原本的内心只想与丈夫琴瑟和鸣,维持家庭的和睦,所以对丈夫百般宽容,对振保的沾花惹草也给予希望,希望他能回心转意。传统的道德观念。以男人为中心,使得她在以振保、以家庭为中心的圈子里,她完全的失去了自我的想法和思想、丧失了自尊,只知道一味的妥协,最终也无法得到振保的关心,在没有爱情的婚姻坟墓中里,她永远也无法走出困住自己的围墙,最终只能在对振保和生活的妥协中继续着无奈而又悲剧的生活[12]。

  三、“红玫瑰与白玫瑰”论在《金粉世家》中的体现

冷清秋生活清苦,热爱文学,有很多纯真的情怀,对世界的看法是有着很多的非黑即白的理想性的,她的这种性格中的典型的文人气息与她的家庭的氛围是息息相关的,但是他我的悲剧的源泉在于她进入了一个各方面与她都格格不入的大家庭,金家人的日常的交际。在她的眼中是纸醉金迷、附庸风雅,金家的一些人为了在这个大家庭中受到关注而勾心斗角的行为她是不屑的。由于冷清秋的自立自强的清高傲气的性格,使得她在金府应该算是一个独特的纯在,金府的人个个都会玩,都会打麻将,而冷清秋不会玩这些,也不屑于玩这些在她看来无聊、也不符合自己性格的事物,这使得她在金家有点格格不入。冷清秋是一个腹有诗书气自华而且情商较高的女子,正如书中所言“别看她平时不言语,城府也确实极深的”[13],一个寒门女子嫁入豪门之后金家的姐妹都对她照顾有加,即使后期与金燕西闹了矛盾,金家的一些姐妹也在为清秋鸣不平。

冷清秋是一个受到新思想与旧社会双重影响的的女性。作为一个受到传统思想影响的的女子,清高、自傲、爱慕虚荣。她的出身、心性和归宿,甚至是她在人生中的每一步都能找到参照,她追求的是纯粹的形式感,认为有内涵是最重要的,而金钱和地位是无足轻重的。一方面,她独立大胆,行事果断,在人生的追求上坚持脱俗的理想;但是她在另一方面也有俗世女子虚荣的追求,这是十分矛盾的,但是毕竟冷清秋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女[14]。

  四、“红玫瑰与白玫瑰”论中的女性意识

从当时特定的时代背景看,那时的中国虽然有西方新的、先进的、开放的思想的涌入,但是数千年的封建仍然是传统根深蒂固的,短时间内难以被冲击,所以男性权利仍然是社会的主流[15]。所以,在这种社会的共识之下,女人就要顺从男人的想法,一旦有男性不尊重的想法亦或者是行为,就一定会受到一定的惩处,王娇蕊和孟烟鹏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所遭受的不公平待遇的受害者。即使在那个时候,新思想每天在不断的涌现,最求妇女平等、提高妇女的地位,也有一些思想超前的女性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挣脱数千年来传统的道德束缚在自己身上的枷锁,试图冲破传统的束缚,虽然她们每天进入新式的洋学堂学习先进的文化知识,穿上新式的洋装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出入各种各样的交际场所提高自己的认知,拓宽自己的视野,用知识武装自己,努力争取自己应有的权益,但是性别上的差异仍然紧紧的束缚着她们前进的脚步[16]。这或许就是红玫瑰娇蕊,虽然大胆的、不计成本的、一往无前的勇敢的追求自己的从未有过的爱情,但是却也因为种种的限制无法真正的冲破传统的道德对自己的束缚,导致也无法获得真的爱情。红玫瑰和白玫瑰分别象征了现实中的男性意识中的“正室”和“情人”的形象,一方面,男人们容易因为被性感妖娆、敢爱敢恨的直爽的红玫瑰所吸引,但是在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和思维的理性上又否定这种性感的红玫瑰给予自己的的特殊的享受;而另一方面,他们在理性上虽然肯定了白玫瑰的纯洁、善良、贤惠和对他们的忠贞不二,但是又在感性上对白玫瑰的木讷、不懂风情等感到不满[17]。

  五、“红玫瑰与白玫瑰”论不利于社会和谐

在军阀统治的特殊时代和大环境的背景之下,金燕西与冷清秋一方面受到来西方先进的、开放的、自由的新思潮的冲击,既渴望父母不干涉的自由的爱情,又憧憬和向往个人内心的的释放,两个受到新思想的影响的激情的年轻的灵魂很自然的会走到一起相爱相恋、相爱并得到同样在曾在西方留学、接受过先进思想、不拘泥与封建传统的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与理解,所以两个人会顺利的没有任何阻碍的走到一起。虽然最后两人因为种种的原因,没有办法相伴走到人生的终点,究其原因基友两人性格、三观的一致、有特定的时代对他们的影响,或许也有西方先进的、开放的、自由的思想出现的时间不够长,对他们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不够深远,不能完全的撼动数千年形成的传统的道德观在他们心中的根深蒂固[18]。所以,一旦新的思想与根深蒂固的传统冲突碰撞时,新的思想便会在一次次的冲击中败下阵来,这种变化会随着时间从而让金燕西与冷清秋在价值观不断的发生变化并越走越远,这些种种的原因最终导致了他们的婚姻走向了终点。他们未能协同走向终点并不是一个随机的现象,这是当时的特殊的时代背景下的必然性。所以,以此来看,《金粉世家》虽然写的是金燕西的家族在军阀统治的时代背景下的兴衰,但是其内在具有深层次的、丰富的文学艺术价值和特定的时代内涵的社会问题,发人深省,值得研究[19]。

《红玫瑰与白玫瑰》一方面揭示了在男性处于绝对领导的时代背景下的女性在生活与个人情感等方面处于夹缝中求生存的困境,同时也预警了男性处于绝对地位的社会的终结和女性最求自由平等的爱情的目标的时代的来临[20];另一方面,张爱玲借这本书描写了自己对于爱情和婚姻的理解和看法,通过写这部作品,她也详细地思考虑自己和胡兰成的感情路线和经历的一些事,并且在心里对于即将到来的婚姻进行了一次完整的“彩排”,为自己将来可能出现的种种状况做了打算和预演。

  结论

《金粉世家》是一部处于军阀统治的特殊的时代背景下的个人情感史和家庭兴衰史的统一的作品。两个人的交往和婚姻的发展总是与家庭息息相关的,家庭的发展又离不开社会和时代潮流。冷清秋的自立、清高、纯洁,燕西的风流、不羁,白秀珠的任性都离不开他们各自生活的家庭氛围和交际的圈子。总的来说,冷清秋所受到的传统的文化的影响和道德的束缚较深,金燕西则因为家人的接近西方的生活方式的影响而对传统的束缚感受较浅。冷清秋与金燕西的爱情之初的浪漫令人羡慕,结婚之后的争执、悲剧又让人感到惋惜。二人的爱情的发展中有太多的因素的体现,彼此的性格上的差异、价值观的不同、家庭氛围的迥异、教育的程度的高低等,这些都是导致这一切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此,研究此作品的文学价值和所处时代所发生的事情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艳丽.《金粉世家》婚恋观新探[J].名作欣赏.2012年02年01日:71页

[2]马春花.《金粉世家》中主人公爱情悲剧的分析[J].文学教育(下).2015年4期:48页

[3]张也.论张恨水《金粉世家》中的悲剧爱情[J].文化学刊.2017年6月第6期:68页

[4]张恨水.《金粉世家》[M].安徽文艺出版社.2017年5月.

[5]杨牡.勇敢的出走人:娜拉和冷清秋的比较〔J〕.湘南学院学报,2008(2).

[6]袁进.张恨水评传[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8.

[7]袁进.在新旧冲突中崛起.江淮论坛(合肥)〔J〕,2016.

[8]王少栋.独特的认识价值和美学意义–论《金粉世家》中冷清秋形象[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4).

[9]黄永林.张恨水及其作品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10]马福玲.男权主义社会制度下女性的悲剧——品读张恨水<金粉世家》有感[J].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

[11]汤哲声.被遮蔽的路径:中国传统章回小说的现代化之途——张恨水《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缘》赏析[J].名作欣赏,2010(6).

[12]任亚娜.《金粉世家》中冷清秋典型形象的审美意识[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9(7).

[13]马藜,王美丽.妥协与反叛——《金粉世家》中女性命运与女性现代意识的分析[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

[14]陈国城.一部新旧合璧的章回小说:论《金粉世家》思想倾向的复杂性.安庆师院学报:社科版(皖),2012.

[15]王雁雁.张恨水《金粉世家》的平民视角[J].名作欣赏,2017(2).

[16]张向辉.自我放逐的悲剧——《金粉世家》女主角冷清秋的审美意蕴[J].美与时代,2015(9).

[17]戴琥.论《金粉世家》现实主义特色[J].广东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18]李梦桃.《金粉世家》之冷清秋[J].时代教育,2014(30).

[19]王洪岳.《金粉世家》的现实主义特色[J].语文学刊(呼和浩特),2013.

[20]蔚然.《红楼梦》与《金粉世家》人物语言优劣.南都学坛〔N〕.2013(3).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20676.html,

Like (0)
打字小能手的头像打字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2年4月19日
Next 2022年4月19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