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自古以来,“家”为国人提供物质支持和精神依靠,是文化的象征和社会的基本组成细胞。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家族文化”是最为悠远和深厚的。进入20世纪以来,以探讨家族文化为题材的小说创作渐渐地成为一种重要的学样态,在中国沿袭了几千年的传统家族文化为家族题材的小说提供了一种重要的资源
本文对《四世同堂》和《家》的人物进行研究,基础上,试图以家族文化为视点和特定角度,来分析作品中关键人物人物形象、相互间的关系和面临危机时所表现出来的不同心理、行为模式,以及由此所折射出来的文化内涵和意义。
关键词:家族;文化;意义
引言
中国传统文化植根于血缘关系中,晁福林在《论中国古史的氏族时代》一文中说:“中国古代社会由野蛮进入文明时代的时候,氏族不仅长期存在,而且还有所发展。”家族便是传统文化中血缘关系的发展。儒家文化提倡的忠孝在历史性的儒化中潜入家族集体无意识中,最终演化为一种文化本能。几千年的文明历程,使家族获得越来越多的文化积淀,形成了传统的家族文化———一套等级森严的家族人伦道德体系。家族文化反过来又影响到家族物质和精神
生活的方方面面。家族是一个文化复合体、一面折射传统文化的镜子。
鸦片战争的爆发是中华五千年之一大变革,中国传统文化自此转型。梁启超在《五十年
中国进化概论》里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
再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中国文人对静如古井的传统社会文化结构采取了全面否定的态度,家族作为折射传统文化的一面镜子,首当其冲成为现实中的攻击点。巴金的皇皇巨著《家》,就是以高公馆这样一个封建家族为靶子,猛烈抨击封建文化。巴金和老舍出生于大家庭的底细可谓是了如指掌,《家》明显流露出传统文化对巴金的熏陶。高公馆是一个深受传统文化浸渍的官僚家庭,是“过去十多年生活的一幅图画”。它本身具有极鲜明的文化价值。当时,封建帝制已经终结,但这未能动摇“四世同堂”的诗礼家的根基。传统的道德规范、审美趣味、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依旧在大家族中运行。但是,时至20世纪初,高公馆不再是春风不起半点涟漪的地方了,新文化的触角已开始伸向这座堡垒,传统家族文化的弊端渐渐显露出来。新旧文化的冲突,就更能显现传统文化中的家族文化特质。本文将从文化的三种表现形态———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来具体剖析巴金的《家》和
老舍的《四世同堂》的家族文化意义。
文化是一个纷繁复杂的总体,包括文学、艺术、宗教、法制、风俗以及其他很多社会现象。“物态文化是指人类加工自然创制的各种器物,它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和其产品的总和,以满足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衣、食、住、行为目标”。即一种器物经过人类的加工运用,便获得了某种文化内涵,具备了让人欣赏品味的价值。巴金笔下的高公馆不仅是一个可遮避雨,可使人休憩的建筑,更是一个积淀着沉重的传统文化的堡垒。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主要受到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影响。儒家文化在家族里首先体现为严格的等级尊卑制,子女必须服从父母,妻子必须服从丈夫,以此维持家族的稳定。个人自由必须受家族集体的限制,这样就造成传统文化中带群体意识的特征:注重群体、压抑个性;强调和谐,抑制冲突。道家文化也强调和谐,但它指的是“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认为人应当与自然混为一体。中国古代建筑作为民族文化的物态形式之一,深刻地反映着传统文化的思想和观念。
第一章老舍与巴金生平及创作背景
一、老舍与巴金简述
1.老舍简介
老舍,中国小说家、剧作家。生于1899年,卒于1966年,满族,祖籍北京。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老舍”这一笔名最初在小说《老张的哲学》中使用。老舍出生于北京一个贫苦旗人家庭。老舍的父亲是名守卫皇城的护军,1900年在抗击八国联军入侵的巷战中阵亡。从此,全家依靠母亲给人缝洗衣服和充当杂役的微薄收入为生。襁褓之中的老舍家曾遭八国联军的意大利军人劫掠,还是婴儿的老舍因为一个倒扣在身上的箱子幸免于难。老舍在大杂院里度过艰难的幼年和少年时代。大杂院的日常生活,使他从小就熟悉车夫、手工业工人、小商贩、下等艺人、娼妓等挣扎在社会底层的城市贫民,深知他们的喜怒哀乐。大杂院的艺术熏陶,使他从小就喜爱流传于市井巷里的传统艺术(如曲艺、戏剧),为它们的魅力所吸引。他从这样的环境中,接受了与现代中国大多数作家不同的生活教育和艺术启蒙。老舍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赵子日》、《老张的哲学》、《四世同堂》、《二马》、《小坡的生日》、《离婚》、《猫城记》、《正红旗下》,剧本《残雾》、《方珍珠》、《面子问题》、《龙须沟》、《春华秋实》、《青年突击队》、《戏剧集》、《柳树井》、《女店员》、《全家福》、《茶馆》,报告文学《无名高地有了名》,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出口成章》,短篇小说集《赶集》、《樱海集》、《蛤藻集》、《火车集》、《贫血集》及作品集《老舍文集》(16卷)等。
2.巴金简介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1921年肄业于成都外语专门学校,1984年获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1927年赴法国留学,1928年回国后曾任《文学季刊》编委,文化生活出版社、平明出版社总编辑,《文季月刊》主编,《烽火》杂志创始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1949年后历任中国文联第三、四届副xxxx,中国作家协会第二、三届副xxxx及第、四、五届xxxx,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xxxx,上海市文联xxxx,《文艺月报》、《上海文学》、《收获》主编。中国文联第二、三、四届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第一、二、三、四届理事,全国第五届人大常委,全国第六、七、八届政协副xxxx。中国少年作家班顾问。曾获1982年意大利国际但丁奖、1983年法国荣誉军团勋章、1985年X文学艺术研究院名誉外国院士称号、1990年苏联人民友谊勋章。1999年6月9日,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以8315号小行星发现者的身份向国际小行星中心申报,经国际天文联合会下属的小天体命名委员会的批准,该小行星被命名为“巴金星”,这是一项崇高的国际性永久荣誉。1928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灭亡》,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短篇小说集《英雄的故事》、《明珠和玉姬》、《李大海》、《寒夜》、《火》、《憩园》、《第四病室》,中篇小说《春天里的秋天》,散文集《随想录》(5卷)等,译著长篇小说《父与子》、《处女地》,回忆录《往事与随想》,出版了《巴金文集》(14卷),《巴金全集》(26卷)、《巴金译文全集》(10卷)等。
二、两者创作目的及背景
巴金以自己实际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他通过一个封建大家庭的腐朽、没落,生动而又深刻地反映了现代中国社会某一方面的历史缩影。他付出很大的力量,描写了封建大家庭内部的形形色色的矛盾和冲突,描写了老一代的专横、卑劣和败坏,还写了青年一代的痛苦、反抗和新生。《家》写作于一九三一年。它描写的是“五四”后期,一个正在崩溃中的封建大家庭的全部悲欢离合的历史。从这里可以看到这个大家庭即使在比较“兴盛”之际,也已经埋伏着必然崩溃的危机。这是因为“五四”风暴吹醒了高家的年轻一代,以觉慧、觉民为代表,由于接受了新思潮的影响,开始对高家的生活秩序产生不满和反感,他们强烈地要求个性解放和婚姻自由。小说以高家的“少爷”觉慧在“五四”浪潮的激荡下,始而参加社会活动,终于离开家庭出走作为故事的中心线索,层层深入地揭开封建家庭腐朽的内幕,从而表现了这个大家庭中众多人物的各自不同的地位和性格,遭遇和命运。
《四世同堂》是一部洋溢着作者强烈感情倾向的作品,创作这部作品时,老舍远在重庆,却对故乡北平有着深切真挚的爱恋与怀念,这是作品创作的原动力之一。而小说选取北平西城以条普普通通的小羊圈胡同里发生的事,作为故都这座“亡城”的缩影,以旧式商人祁天佑一家四代的境遇为中心,展开了广阔的历史画面与错综的故事情节。老舍在《四世同堂》里这样描写这条小胡同的:“说不定,这个地方在当初或者真是个羊圈,因为它不像一般的北平的胡同那样直直的,或略微有一两个弯儿,而是颇像一个葫芦。通到西大街去的是葫芦嘴和脖子,很细很长,而且很脏。葫芦的嘴是那么窄小,人们若不留心细找,或向邮差打听,便很容易忽略过去。进了葫芦脖子,看见了墙根堆着的垃圾,你才敢放胆往里面走,像哥伦布看到海上漂浮着的东西才敢向前进那样。走了几十步,忽然眼一明,你看见了葫芦的胸:一个东西有四十步、南北有三十步的圆圈,中间有两棵大槐树,四周有六七家人家。再往前走,又是一个小巷———葫芦的腰。穿过‘腰’又是一块空地,比胸’大着两倍,这便是葫芦的‘肚’了。‘胸’和‘肚’大概就是羊圈吧!”老舍这般描述,与今天小杨家胡同的形状丝毫不差,而且他还给我们提出了这条胡同的名称由来,不禁让我们惊讶于此。据考证,小羊圈胡同正是老舍先生的出生地,也就是《四世同堂》里位于“葫芦肚”五号的祁家大院,老舍就是在这样狭窄而又破旧的院中度过了他贫穷、孤寂而又欢乐的童年。
第二章剖析人物形象的文化内涵
一、祁老太爷与高老太爷形象对比分析
四世同堂的祁家老太爷是这个大家庭的长者,是家族文化角色的典型代表。祁老人集中了中国传统家族文化所有的精髓,他是封建大家庭的长老,是四世之尊的老太爷,是封建伦理道德的卫道士。祁老人是传统文化的代表,是家族制度的维护者和整个家庭的最高权威,他的身上时时刻刻、一言一行都能折射出传统文化对他的影响,都能体现出传统文化在一个快八十岁的中国老人身上的积淀。祁老太爷饱经沧桑,丰富的阅历使得他养成了谦卑、谨慎的为人处事哲学。他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霜,而且年轻的时候自己出苦力挣钱置办了产业,和各种职业、不同地位的人都打过交道,所以他的内心里存在着严格的尊卑贵贱等级秩序。首先祁老太爷内心里面家族观念非常深刻,家族成员级别明确。祁老人饱受封建思想毒害,在他心中残存的封建思想是相当顽固的。儿媳妇和公公都是一家人,具有同等的地位,没有尊卑贵贱之分,为什么儿媳妇见了公公就必须垂手侍立?儿媳妇因为身上闹着病,坐在那里和公公商量点家事也未尝不可,但是这些在现代人看起来很正常的事情在祁老人那里可是行不通的。其次祁老太爷由于长期受封建等级制度的侵蚀,日积月累的忍耐使之质变为奴性十足的个性。祁老人是全家的最高权威,一方面他维护着封建大家庭的整个秩序,教育着子孙后辈规规矩矩的为人处事,这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他们懦弱、谦卑的个性。在家中他以老
太爷和家长自居,对子孙们谆谆教导,让他们都遵循奴性道德,这种世代相传,相互影响的家庭教育方式和内容,使得他教育出来的子子孙孙都变得一样胆怯和唯唯诺诺。祁老太爷深知“小不忍则乱大谋”的教训,练就了“忍”的功夫,讲究“退一步海阔天空”。他是封建主义的象征,主要性格特征是专横与残忍,象征着旧家庭和封建制度走向崩溃的历史命运.小说中,他是高家的最高统治者,他的名言是\'我说是对的,哪个敢说不对.我说要怎样做,就要怎样做!\'他的话人人必须遵守.他把觉慧软禁在家里,不准他参加学生运动;他强迫觉民淑英接受他定下的亲事;他把丫头凤鸣当作礼物送给冯乐山做小老婆,终于迫使鸣凤投湖自杀.高老太爷的令一个特点是虚伪,腐朽.表面上道貌岸然,实际上,他和其他剥削者一样精神空虚,灵魂丑恶.玩花旦,讨小老婆,欺压丫头,什么丑事都做得出来。他身边那个浓妆艳抹,说话尖声尖气,走路扭扭捏捏的陈姨太,就是他道貌岸然的形象注脚.。
二、祁天佑与高觉新的形象对比分析
祁天佑是祁老人的长子,是四世同堂中的第二代,他已年过中旬,事业已经固定。作为继往开来的一代,在父亲眼中他是自觉遵守家庭伦理的孝子,忙完自己店铺的生意之后总不忘记回家来探望一下自己的老父亲,陪着老父亲聊上几句,即使在时局非常不好,生意淡得几乎无法经营下去的前提下,他还不忘记筹划着给老父亲过生日,“在他心里,给老父亲作寿差不多和初二十六祭财神一样,万不能马虎过去。”祁天佑是老实巴交的一代,上有严父压着,下有孝子比着,他处在一个中间的位置。家里的一切都由老父亲作主,由老父亲掌管着家里的秩序和规矩,在权威和年纪上祁天佑都必须让老父亲一步。他作为长子,身担重任,需要为一家人的吃喝尽心尽力,所以他经营着自己的铺子,一来可以不用操持家务,二来也可以维持生计。祁老人是全家的老太爷,教育子女有一套独特的理念,
祁天佑这种性格和脾气的形成除了后天环境的影响,自然也是祁老人从小教育的结果,可以说,祁天佑是典型的中国人,但是又有着自己的特点,他作为一个儿子非常地孝敬自己的父亲;作为一个父亲又特别地疼爱自己的子女;作为一个商人,他诚信经营,公平交易,不欺行霸市,不短人尺寸;作为一个中国人,他“在感情上很高兴中国敢与日本决一死战,而在理智上却担忧自己的生意。”对于自己的儿孙们他“只求在身心还未完全衰老的时在儿子面前他继承了长辈勤俭的家风,以自己的诚实,守规矩,爱体面堪称儿子们的典范,他虽然与儿子们在思想上存在代沟,但并不会阻碍自己的孩子离家报国,并不会成为扼杀新思想的刽子手。
他的主要性格特点是懦弱,顺从,苟安,得过且过,逆来顺受.他在伦理上接受了新思潮,并激起了思想上的共鸣,但在感情上,行动上却仍然留恋旧家庭,在新旧矛盾冲突中,压下自己内心的痛苦,服从于统治者的安排.他渴望婚姻的自由,希望与自己心爱的梅表姐结婚,但他没有勇气违抗父母之命,最终导致梅芳的抑郁而死.婚后,他深爱妻子瑞珏,也并不相信迷信的陈规陋习,但在习惯势力面前又不敢挺身而出保护爱妻免遭厄运.性格二重性的表现:觉新是封建家庭中的软弱者,是一个能清醒认识到自己的悲剧命运又怯于行动的知识分子形象。他是一个新旧参半的人物,他打小就接受封建的正统思想的教育,但是他眼见到自己家庭的败落从而也对封建思想感到不满。这就造成其思想性格的二重性。
三、祁瑞宣形象与高觉慧形象分析
祁瑞宣受过高等教育,而且思想和认识都非常深刻,但是他却处处表现得不是那么尽如人意,处处彰显出文人的清高和过于温雅。瑞宣没有老三瑞全的那种敢想敢做的勇气,他的内心里藏了太多的东西,因而就有太多的顾虑,这是阻碍他一切行动的根源。瑞宣看似很平和很儒雅,实际上在平和与儒雅的外表下潜藏着一颗备受煎熬的心灵。瑞宣是祁家或者说是中国社会当中活得最累的一类人,在国家危亡,民族灾难的时候,他这样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文化的知识分子却不能走向战场拿起刀枪保家卫国,即便是间接地作一点抗日的事情也没有,他只能做一位在国难时期忠孝无法两全的知识分子。作为一个受过现代教育的高级知识分子,他既便有血洒战场的宏愿,在国家危亡之际,他渴望尽自己作为国民的义务;同时他又是四世同堂的长孙,他又无法推卸自己对整个家庭成员的责任,他是一家之主,上有老下有小,在日本侵略者的高压统治下,一家老小十几口人全靠他一人赚钱养活,自然很辛苦。“祖父已经七十多岁,不能再去出力挣钱。父亲挣钱有限,而且也是五十好几的人。母亲有病,禁不起惊慌。二爷的收入将将够他们夫妇俩花的,而老三还正在读书的时候。天下太平,他们都可以不愁吃穿,过一份无灾无难的日子。今天,北平亡了,该怎么办?平日,他已是当家的;今天,他的责任与困难更要增加许多倍!”。主要性格特征是幼稚和大胆,具有叛逆精神.他大胆的冲决一切陈腐观念和秩序.他冲出家门参加抗议军人殴打学生的请愿示威,抛散反对军阀的传单;他反对觉新的逆来顺受,支持觉民的逃婚,力斥荒唐的血光之灾的封建说法;他藐视封建门第等级观念及深严的家法,和丫头鸣凤的恋爱最后愤然离家出走.他大胆地否定一切,逃出封建家庭,去寻找自己的新天地.然而他又是幼稚的.他的反抗还带有一些盲目性.他性格叛逆的局限性.他是一个激进,大胆,而又幼稚,单纯的知识分子。
四、祁瑞丰、祁瑞全形象分析
相比较起瑞宣来说,祁家老二瑞丰的形象则显得懦弱、奴性和龌龊,这是一个胆小怕事,极端自私,见利忘义,巴结讨好,虚伪无聊,好凑热闹爱赚便宜的软骨头形象。在中国传统的大家族里面,比较容易出现这样的人物,尤其是在祁家这样一个家庭环境里面更容易出现。祖父是全家的最高权威,而且父亲和蔼不专制,专心搞经营,大哥有本事赚钱养家,那么下边的弟弟们自然负担小了很多,完全可以过着无忧无虑,自在逍遥的日子。在这样的情况下,祁瑞丰养成了好吃懒做的恶习,不关心国事,整日地钻研时髦和体面的琐碎事情。
祁瑞全是作者在整个文本当中最喜欢的一个角色。老舍在塑造这个角色的时候很少否定的成份。作者在文本当中赋予祁瑞全一切,我们可以发现作者本身对于中国家族文化当中的精华部分持有赞扬和肯定的态度。瑞全既年轻又富有激情,他的思想先进,并且富有情义。他的投身革命直接反射出一个市民知识分子投身革命拯救中华的现实体验。祁瑞全是一个觉醒的中国知识青年形象,他的离家出走积极参加抗战也给死气沉沉的小羊圈带来一丝冲击和震荡。但是瑞全的性格当中也含有封建思想的残留成份,在他的身上虽然折射出了一个革命青年、进步分子的光辉点,但是他在有的时候表现得比较敷衍和追求稳定,在他的性格当中仍然含有一些消极因素。这一些都是在这样一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生长,并且时刻受祖辈教导的后果。祁老人的人生观和为人处事的方式以及他对儿孙的教育理念都决定了祁家人的性格特点。只不过瑞全是个受旧思想影响比较少的年轻人,他是在新教育地熏陶下成长起来的青年知识分子,他认清楚了日本侵略者的本性和真正的目的,也为国家所面临的灾难而感到忧虑,对于当前XX的态度他又表示愤怒。他有一颗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的心,能够勇敢地为了祖国而捐躯。和瑞宣相比较起来,虽然瑞全显得稚嫩了点,思想认识也没有瑞宣那么深刻,但是毕竟瑞全更加敢想敢做,内心没有那么多的顾虑,他没有在家族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困扰下而徘徊,因此他的行动也就不受阻碍,他的爱国热情和革命思想更加容易体现在实际行动当中。
第三章探索人物关系的思想意蕴
一、祁老太爷、祁天佑和全家的关系
本和最原始的权力结构和家庭构成状态,同样家族式的家族构成方式在中国也很流行。孩子对父母会有本能的依赖,一个小家对整个家族有着本能的依赖。尤其是在父系氏族社会,父亲的权利更是无可比拟,一个家庭里面父亲说了算,一个家族里面族长或者老太爷说出来的话最权威。除了物质上的依赖之外还有精神上的寄托,渐渐地这种父辈的强权得以传檄,并且日益正当化和制度化。在中国这样一个深受儒家文化陶和治理的国家,儒家文化更是将这种父辈强权的制度得以顺理成章的从小家上升到大的国家治理上去。这就造成了一个最为严重的后果就是家长的过于强大或过于强势使得后辈子孙们都处于渺小和弱势,从而让他们养成了懦弱和顺从的性格,当然这样便于家长管理和支配他们,国人养成了这样性格也便于皇帝治理国家。久而久之,这便沉淀成了一种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特质在历史中得以沿袭。从祁家我们并没有看到中国一贯的父辈强权制,虽然凡事都是祁老太爷说了算,但是他也并不是暴力强权或者对家庭成员强加干涉,相反他能体谅并疼爱自己的儿孙,对于自己的孙子瑞全在自己的生日之前的离家出走抗日也能够表示理解。祁天佑和他的父亲祁老人之间也是一种很和谐的关系,上一辈之间的关系必定会影响到下辈之间的关系。这种从上到下的和谐造就了祁家平和自由的环境和祁家子孙个性的多样化。在祁家,作为父辈的祁老人和祁天佑,和他们的子女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紧张的官民之间的关系,而是一种平等的相互关照的关系。
二、高老太爷、高觉新和全家的关系
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批判与颠覆,使得统摄中国人意识形态数千年的传统“孝”的话语遭到空前的挤压与排斥,社会变迁最紧张和最切骨的一幕,就这样开演在父之间。这里的“‘父’代表了生命本源的固守和坚持,而这里的‘子’虽然是‘父’生命的延续,可是在一定意义上也意味着与‘父’“子”在文化语境中具有积极的意义,他们摒弃过去(即告别封建的、腐朽的、落后的思想),勇往直前(即追求民主的、自由的思想)而这一鲜明形象是在与另一位形象的组合之下所形成的文化象征意义的,这里的“父”便是这样一个起着反衬作用并与其“子”共同建立起来的话语体系的形象。有不少研究者认为只有“父的阻碍”,才能够成全完整的“子的独立”的文化思维模式。鲁迅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中也曾经说过:“本位应在幼者,却反在长者;置重应在将来,却反在过去”这里明确表达了“幼者本位”的理念在批判过去的父权思想的同时,也应该放他们到自由光明的地方去。然而,让我们透过这种被不少研究者所视为的文化思维模式,我们从中不难发现在历经了五四新文化熏陶下的子辈同父辈之间存在着代与代之间的“冲突”(现代汉语词典中说,“冲突”是矛盾表面化,发生激烈争斗)问题——即代际冲突问题。而这里的代际冲突是代与代之间关系不和谐的产物,是代与代之间矛盾激化的结果。
三、两者家族关系的思想文化
抗战中意识到了对传统文化反思的刻不容缓,“一个文化的生存,必赖有自我批判,时时矫正自己,充实自己;以老牌号自夸自傲,固执的拒绝更进一步,是自取灭亡。在抗战中,我们认识了固有文化的力量,可也看见了我们的欠缺——抗战给文化照了X光。”老舍在文本当中通过塑造钱默吟这个形象,指出了传统文化的弊端,但他只仅仅指出,并没有彻底的反省个人与家庭、个人与国家之间产生这种矛盾的根本原因。其实造成国人爱国意识薄弱的主要原因还是传统社会中国家的性质本身所致,因为,“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国’只是皇帝一人的财产,所以真正‘爱国’的,仅皇帝一人而已,但他之‘爱国’,爱的是自己的xxx……人民群众并不视这个‘国’是属于自己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只是少部分知识分子,更多是政治官僚思想。他们是‘臣’,是‘沐’了君恩的。他们之爱国,是因为皇帝给了他们更高的社会地位。”
在中国,老百姓普遍的爱国意识淡化,主要是从古至今中国的xxx格局和统治者的统治方式所造成的,老百姓在统治者眼里被视为没有思想和情感的草民,他们只有种地纳粮交税的义务,而他们自身的权利并未的到应有的保障,因此对于百姓来说,‘国家’就是意味着负担,因此他们就不会产生那种作为一个国人所应具有的自尊和自豪感。之所以心中有家无国,那是因为家是他唯一的生存场所,也是他情感与心理的归宿,他们为家尽自己的义务,能够得到家族物质与精神的保护。当外族入侵的时候,失去国家对于思想境界不是很高的普通老百姓来说并不能直接地感到苦痛,但是如果家人遇难或者家庭遭遇了不幸,就会让他们直接感到一种妻离子散、无家可归的孤独感。相反,如果家庭团圆,一家人都平平安安、热热闹闹的,即使国家沦陷了,即使换了外来的统治力量,老百姓只是感到生活上的变化和其他的不便,或许他们根本体会不到丧国的耻辱,这就是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和封建统治制度影响的国人。他们没有受过各种教育,他们意识不到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他们所最为关注的问题就是生存,因此他们对‘家’的挚爱远远大于与对‘国’的热爱,这种只顾小家舍弃大家的意识是有一定的感情基础的。
第四章家族文化反思的意义和价值•
一、家族文化的现实主义反思•
作为一个独立的人,只有当他的自由与独立得到尊重、神圣权利与尊严得到尊重时,他才会对这个社会产生由衷的认同感,才会有作为一个国民的自豪感。“因而他也尊重自己民族的独立意志,尊重自己民族独立意志的合法权利……这种反抗武装侵略的行为,也绝对不意味着对另一个国家的人民的仇视和憎恨,它尊重自己,也尊重别人。一个民族,把自己的成员训练成奴隶,训练成羊,到民族危机的时候,又希望他们是战士,是狼,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在封建制度盛行的旧中国,中国人的人权基本得不到保障,国人也从来没有享受到作为一个独立而完整的人的权利与自尊,在这种情况下,能不能生存都是个问题,爱国对于一个吃不上饭的人来说就是一种奢侈行为。历史不断地发展,朝代更迭,但是统治方式和等级秩序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以儒家文化为主的封建统治思想代代沿袭。封建王朝被推翻之后,作为普通老百姓他们的地位在国民XX成立之后也没有发生实质性的转变,这种情况下国民对自己肩负的爱国责任的淡薄是在所难免的。
二、新时期理想文化建立的意义和启发
过阅读文本,我们可以得知,从历史的遭遇当中吸取教训,中国人必须及时改变这种封建的家族文化心态,打破代代沿袭的家庭理想,建立起一种更加现代、更加文明的文化来拯救国人。
结语
从现在的社会形势和人际关系来看,家族文化正在日益淡薄甚至有消失的迹象,无论哪一种文化的产生、兴盛和衰败必定与当时的社会发展状态和经济文化格局相适应。中国传统的家族文化虽然有它不合理的地方,或者许多地方显得陈旧甚至封建落后,理应淘汰掉,但它毕竟是经过几千年沉淀下来的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家族特色,中国历朝历代的统治者的更迭中起到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在当今一个科学文化迅速发展,世界一体化格局越来越明显的情况下,家族文化这种古老的伦理传统,仍然能给我们带来启示,具有历史和现实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郭艳.论《四世同堂》对家族文化的深刻反思[D].山东师范大学,2009.
[2]易嫱.基于儒家文化的中国家族企业治理研究[D].湘潭大学,2012
[3]李兰.《白鹿原》的家族叙事模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
[4]陈飞飞.家族母题的叙事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
[5]佟春霞.文化殊异与民族认同[D].中央民族大学,2010.
[6]潘海军.变异与拓展——新时期以来抗战小说研究[D].吉林大学,2010.
[7]贺琴.明清时期山左新城王氏家族文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5.
[8]周瑾.多元文化视野中的身体[D].浙江大学,2003.
[9]樊丽.北朝家族法研究[D].山西大学,2007.
[10]杨潇.抵抗意识下的民族书写—《四世同堂》与《不屈的人们》比较[D].重庆师范大学,2016.
[11]吴小美.抗战时期长篇小说中的《四世同堂》[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5,11:1-12.
[12]孔庆东.《四世同堂》的当代文化意义[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4:24-28+41.
[13]曾芳钰.老舍作品《四世同堂》电视剧改编研究[D].湖南大学,2012.
[14]谢晴.《四世同堂》称谓语研究[D].湖北师范学院,2012.
[15]周珉佳.小说《四世同堂》的版本流变及原因[D].吉林大学,2012.
[16]邓晶想.《四世同堂》人物对话的语用学分析[D].中央民族大学,2011.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2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