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雨水生物滞留处理装置

摘要: 随着人类活动和城市影响力的迅速发展,水循环被破坏,城市屋顶绿化,道路材质本来就是不透水表面,由于大雨所产生的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主要在洪涝灾害、雨水径流污染和生态环境的破坏。雨水属于非传统水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减轻水资源匮乏的压力。 本

  摘要:随着人类活动和城市影响力的迅速发展,水循环被破坏,城市屋顶绿化,道路材质本来就是不透水表面,由于大雨所产生的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主要在洪涝灾害、雨水径流污染和生态环境的破坏。雨水属于非传统水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减轻水资源匮乏的压力。
  本说明书是对市政雨水生物滞留处理装置进行了系统设计,并对江苏大学新校区图书馆的屋面雨水进行具体的方案设计说明。本设计说明书主要围绕以下几点进行展开:
  (1) 对市政雨水生物滞留处理装置的重要意义进行了分析,对面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与建设情况进行介绍。
  (2) 对江苏大学图书馆汇水面积进行了划分,并屋面、路面的排水系统进行介绍,同时对屋面雨水生物滞留处理装置进行设计计算和图纸说明。
  (3) 对现阶段的雨水生物滞留装置进行了介绍,并对江苏大学新校区图书馆的屋面雨水的生物滞留处理装置进行具体的设计及说明。
  (4) 对市政雨水生物滞留处理装置进行经济、环境效益等分析。
  经过方案分析和比较,本设计采取的市政雨水生物滞留处理装置主要是由雨水花园、弃流装置组合而成的,无论从经济的角度上,还是从环境效益及社会效益上看,都具有很好的效果,同时具有很强的适用性和重要的推广意义。在水资源紧缺的情况下,合理利用雨水资源是本设计最重要的设计理念。
  关键词:市政雨水;生物滞留处理装置;雨水花园

  第一章绪论

  1.1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活动的快速变化,城市化的程度逐渐提升,水泥、沥青路面逐渐替代了原来的泥石路面,由于其透水特性的改变,引发城市不透水面积增大,一方面会致使城市的气候特征的变化,比如会产生城市热岛效应,使得城市化程度高的地区温度同比周边地区更加炎热;另一方面还可能会引起地表径流峰值增大,汇流时间减短,径流系数变大,地下水补给量下降,当暴雨侵袭时,超过安全阀值的径流量就会引起严重的城市洪涝灾害,城市人口的生活生产将承受巨大的损失。因此,为了XXX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我们急切需要创新的雨洪处理技术,低影响开发技术(LowImpactDevelopment,LID)就是基于这样的发展下产生的一种先进的雨洪处理理念。而生物滞留装置则是体现这种技术的一种常见方式。

  1.2生物滞留装置概述

  1.2.1概念与构造
  生物滞留装置是指在低洼地区通过植物、微生物和土壤综合作用从而储存和净化雨水和径流的设施。生物滞留装置分为简单型和复杂型生物滞留装置,主要包括以下四种:雨水花园、生物滞留带,根据不同的应用位置来分有:高位花坛和滞留树池。
  1.2.2生物滞留装置应满足的要求
  a.应使用植被缓冲带和草沟对汇水区雨水进行预先处理,大颗粒的污染物去除效果差且速度缓慢;应采取弃流或其他措施来防止或避免高浓度污染物对植物的破坏。
  b.屋面径流通过生物滞留设施雨水管道、道路雨水径流进入,通过遏制间隙的数量和大小应依据公路边坡的坡度来计算确定的。
  c.生物滞留装置应用于道路绿化带的情况,若道路纵坡比1%大,要求设置堰坎,这样可以减缓水流和增强雨水对道路的穿透力;装置离路基比较近的部分要求进行防渗处理,避免对道路路基稳定性造成破坏。
  d.生物滞留装置要求设置安全设施,可用于溢出管或雨水箅,溢流设施一般要求比100mm汇水面积低。
  e.生物滞留装置要求分散布置,规模不应该过大。生物滞留装置的表面积与水面面积之比在5%-10%之间。
  f.复杂的生物滞留装置,结构部分的外侧和底部要求设置可渗透的土工织物,以避免旁边土壤的侵入。如果进行评估,认为渗漏会导致周围建筑物(或建筑物)倒塌的风险,或底层水将被收集和再利用,防渗膜可以安放在生物滞留装置的周边和底部。
  g.生物滞留装置水的深度要求依据植物承受洪水能力和土壤入渗性能来确定,一般在200-300毫米之间;要求土壤介质类型和深度应满足水质要求,并且要求与种植和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技术要求相同;为了避免改变土壤中的土壤侵蚀,一般情况下将其设置在透水土工布隔离层的底部,也可以用砂厚度比100mm(细砂和粗砂砾层代替)小;排水应该满足250-300毫米的厚度,但在埋管底部打孔排水管在100-150毫米之间,砾石层被冲刷和尺寸应不小于孔的直径的穿孔管;为提高生物滞留装置监管,穿孔管可以在一定厚度的砂砾层的底部添加。

  1.3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1.3.1国外研究现状
  目前,生物滞留(雨水花园)技术在各国已经获到广泛应用和发展,也是BMP与LID管理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高效经济的生态处理措施,在往后的很多年都将是学者们和工程师们研究和应用的。随着生物保留1993指南的出现,越来越多的暴雨手册和指南包括技术,将它作为独立的一章来介绍。与此同时很多研究机构甚至公司已经开始研究该项技术,其中包括其工作原理、方法和应用程序的设计和施工,如西密歇根环境委员会来研究当地的雨水花园的发展,对生物滞留系统概述,历史的雨水花园的净化机理,雨水花园的例子,在具体施工步骤雨水罐和雨水花园,建造步骤等进行了详述:
  1.实验研究
  1993年,马里兰州大学的AllenDavis开始对第一个生物滞留设施进行监测试验(2001)1521。在90年代末2000年初,维拉诺瓦大学、马里兰州立大学、北加利福尼亚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等陆续开始对生物滞留设施进行研究与实验,最初是实验室小试牛刀,如今现场的试验已经非常普遍,具体成果有以下3点:(1)水质净化效果;(2)水力特性;(3)改良型生物过滤设施实验结论
  2.经验总结与反思
  虽然生物滞留装置已经有许多种装置,许多应用仍然有许多局限性。近年来,许多学者根据实际经验总结和反思,提出了许多技术改进措施。2001,Hunt对加利福尼亚北部地区的设计准则、标准和程序等提出了几点建议,如表面积、初始流量设计、砾石床排水系统设计等。在2007,卡梅伦等人提出了改进的主要设计参数的设施在奥克兰风暴指南,如设计降雨,土壤和包装选项,蓄水高度。
  1.3.2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对雨水问题关注比国外来得晚,直到近几年来,研究者才更加关注它,其研究范围还不够广泛,而且研究的范围也不够广,目前对生物滞留装置技术的研究和公开出版物比较少。2008年,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研究生罗红梅女士从基本概念、工作机理、功能、分类、设计计算、植物选择、维护管理及应用案例等对雨水花园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然后展望了这种装置在中国的应用前景,可广泛用于我国广大城市和农村地区。还有几点试验研究如下:
  (1)生态边沟(滞留带)
  2008,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研究生张杰在生态主沟中对城市道路的高浓度径流和降雨进行了研究,设计了不同长度、不同深度的生态沟渠。道路径流雨水流入沟装置净化后直接排入湖泊。试验表明:COD(60'扣70%)、SS(76%。88%)、TP(530,–68%),对TN的去除效果比较差,TDS去除率显示负值。生态边沟的长度和深度对去除效果的影响并不是非常大,综合考虑经济问题和施工方面,长度取1.0~1.5m,深度取600–800mm较为合适!。
  (2)土壤快渗滤池(雨水花园)
  在北京市XX大院和十一学校设置了土壤渗滤池主要用于处理管道内混合径流,其平均去除率如下:TP(73%)、COD(92%)、浊度(8l%)、色度(86%),对TN的去除效果比较差,值为负数。

  1.4研究的目的及主要内容方法

  1.4.1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本课题的目的是学习国内外成果,研究和发展一种经济高效、施工简便的装置,生物滞留装置已经使专家学者、特别是民众产生了较大的关注,为了普及人们的雨水处理知识,帮助XX有效落实各种雨水政策,最终设计一套适合江苏大学新校区图书馆的雨水生物滞留体系。
  本课题的意义在于比选出了适合江苏大学新校区的雨水生物滞留装置的设计,对雨水生物滞留装置的来源、发展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等,进行了精细、全方位的研究和设计。阐述了装置的具体作用、系统结构等基本内容,并全面分析了装置的设计和经济效益评价。同时,在江苏大学新校区图书馆附近建造了雨水生物滞留装置(雨水花园)。
  1.4.2设计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针对我国雨水得不到有效处理的问题,我国急需一种比较健全和先进的雨水生物滞留体系,而雨水花园作为构成该体系的重要部分,有着经济效益高和优化环境等特点,切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本论文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先进且比较普遍的生物滞留装置体系,主要介绍生物滞留装置的比选,第二部分为雨水生物滞留装置的设计应,具体设计内容及方法如下:
  (1) 对市政雨水生物滞留处理装置的重要意义进行了分析,对面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与建设情况进行介绍。
  (2) 对江苏大学图书馆汇水面积进行了划分,并屋面、路面的排水系统进行介绍,同时对屋面雨水生物滞留处理装置进行设计计算和图纸说明。
  (3) 对现阶段的雨水生物滞留装置进行了介绍,并对江苏大学新校区图书馆的屋面雨水的生物滞留处理装置进行具体的设计及说明。
  (4) 对市政雨水生物滞留处理装置进行经济、环境效益等分析。
  本设计主要是对面江苏大学新校区的图书馆的屋面雨水进行生物滞留处理装置设计,其他的雨水花园装置均可按照这个设计流程进行设计并计算。

  第二章装置设计背景介绍

  2.1装置设计选址概述

  江苏大学具体位于镇江市京口区学府路301号,新校区在学校的西侧,新校区内包含13栋大楼、5个景观湖、广场有3个。如下图2.1-1。
 市政雨水生物滞留处理装置
  因为图书馆占地面积较大,是屋面雨水径流和雨水污染的主要发生场所,因此,在本次的市政雨水生物滞留装置的设计主要就是针对图书馆为代表的较大建筑物,其余建筑的生物滞留装置设计可以依照图书馆的设计部分简单化后进行设计。而且图书馆附近路面比较多,如图2.1-2,路面雨水根据汇流方向大致可以分成3个汇流区域,因此选用此处作为路面雨水的设计地点是合适的。
市政雨水生物滞留处理装置

  2.2集雨面划分

  设计包括3部分:屋顶、道路和广场。经过现场勘察,测量,计算后:
  (1)屋顶的集水面积为S1=7800平方米,屋顶面积主要是图书馆屋顶。
  (2)集水区的S2=7450m2,包括图书馆周边的道路。
  本设计总集水面积为S=23090m2。本设计主要是对面屋面雨水进行设计,所以以图书馆屋面汇水面积为主,在落水管下方进行市政雨水生物滞留处理装置设计。

  2.3雨水降水情况

  镇江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年最大降水量为1801.1毫米,全年降水量最小值为457.6毫米,降雨量最大值为262.5毫米,年平均降雨量值为1074.1毫米,年平均雨日总共有119天,季节性分布春季为23%,夏季为45%,秋季为21%,4-10个月的降水量占全年80%。镇江在年平均蒸发量846.3毫米,扬子江的边缘(1980-2000年)。根据扬子江月平均蒸散量计算月平均蒸发量。扬子江的表面月平均蒸发(1980-2000年)如表2.1所示。
市政雨水生物滞留处理装置

  第三章市政雨水生物滞留装置方案设计

  3.1生物滞留装置分类

  生物滞留装置的分类方式有以下3种,具体如下:
  (1)依据本地土壤入渗能力和具体要求,可分为生物滞留装置土壤和非生物滞留装置土壤,如果土壤的通透性弱,可以通过填砂提高,填砂要求不同配比的人工填料。
  (2)依据与地下水位距离和建筑环境条件可以分为渗透、半渗透和非渗透性的生物滞留装置。渗透设施没有穿孔的底部收集管,所有到地面径流的处理;半渗透装置包括多孔水收集管,但是收集管的位置处于砾石排水层的中间(有一定深度的内部贮存区);非渗透装置可设置在底部防渗膜或土壤入渗能力很小的地方,适用于近地下水的水平低的地区。
  (3)根据装置的外观、大小、位置及范围,可分为雨水花园、生物滞留带、高位花坛、树池等四种类型,
  本设计主要是设计面屋面雨水生物滞留处理装置,因此以下均按第(3)种分类方式对生物滞留装置进行分析。

  3.2生物滞留装置介绍

  3.2.1雨水花园
  (1)雨水花园概念
  雨水花园是由自然或人工挖掘的浅凹绿色的形成,是用来收集从屋顶或地面吸收雨水,通过植物的综合作用,砂使雨水净化,并逐渐进入土壤、地下水,或供应水、花露水等城市景观水。它是一种可持续的雨水生物滞留和利用装置。如图3.2-1雨水花园结构典型示意图。
 市政雨水生物滞留处理装置
  (2)雨水花园功能
  雨水花园除了能够有效地渗透雨水外,还有许多功能:
  A.能有效去除悬浮颗粒、径流中的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病原体等有害物质;
  B.通过合理的植物选择,雨水花园能为动物提供良好的栖息条件;
  C.雨水花园可以调节环境中空气的湿度和温度,通过蒸腾作用改善小气候环境;
  D.雨水花园建设成本较低,养护管理较草坪简单;
  E.与传统的草坪景观相比,雨水花园可以给人们新的景观感知和视觉感知。
  3.2.2生物滞留带
  滞留带一般呈长方形,,长且宽比大于3:1,类似一般绿化带的外观。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道路径流的处理,可代替停车场采用直线布置方式。主要用于处置路面径流,可呈线性布置,替代停车场,道路及高速公路中间的绿化隔离带,达到水力功能和美景的多重目的。滞留带不可以做成渗透或半渗透型设施,底部必须做好防渗透设施,避免渗漏雨水蚀化路基从而造成道路塌坏,溢流管和穿孔管的水排入管网系统中。图3.2-2为滞留带典型结构示意图。
 市政雨水生物滞留处理装置
  3.2.3滞留花坛
  高位花坛一般高于地面。作为一个半地下,周围十个凝固墙块宿舍,也可以是预制混凝土单位。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屋面雨水收集,适用于住宅小区、工业区、商业区等建筑物。应位于建筑物外3M建筑外,如果建筑物位于建筑物的300米以内。图3.2-3为滞留花坛典型结构示意图。
 市政雨水生物滞留处理装置
  3.2.4生态树池
  与一般的树池类似,植物主要以大中型抗负压能力强的本土植物为主,因此,对土壤的深度要求较高,至少1米左右,应用范围广,主要用于处理道路径流,在街道、公园、广场和人行道两侧均可应用。相邻道路或建筑物的建造应设置防渗膜设施。溢流和流出的雨水流入管网中,图3.2-4为滞留树池典型结构示意图。
 市政雨水生物滞留处理装置

  3.3生物滞留装置设计方案的选定

  3.3.1方案具体介绍
  (1)方案一:重力流生态滤池
  重力流生态滤池结构(如下图3.3-1)
市政雨水生物滞留处理装置
  (1–预制处理设备;2–滤网;3–水生植物;4–生态介质;5–石笼网;6–基流状态下管道)
  (2)方案二:雨水花园、弃流装置组合处理装置
 市政雨水生物滞留处理装置
  3.3.2方案的比较分析
  (1)方案一的综合分析
  该方案是重力流生态滤池,前面设置了一个预制处理设备,该设备造价高,且施工工作量大;后面设置了生态介质,用于生物滞留,效果不明显,且该装置在生态介质后设置了石笼网,虽说可以生物滞留,但明显处理效果不大。
  (2)方案二的综合分析
  从以下两点进行分析:
  1.雨水花园优缺点
  A.优点
  1、能有效去除悬浮颗粒物,在径流中的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病原体等有害物质;
  2,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使雨园能为鸟类和鸟类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
  3、在雨水花园中,根据植物的蒸腾作用稳定周围空气的温度和湿度,改善良好的气候环境;
  4,雨水花园建设成本较低,养护管理比草坪简单;
  5、与传统草坪相比,雨水花园可以给人以全新的景观感知和视觉感知。
  B.缺点
  如果地下水位高于岩层,土体渗透性差,地形陡峭,应采取必要的换土、防渗和设置措施,避免次生灾害,提高施工成本。
  2.装置的综合分析
  该方案是弃流装置与雨水花园相结合,弃流装置设备费用低,可补给地下水,回用水利用率高,可供给广场的透水铺装设施,一举两得,利用雨水率高。然后。雨水花园的施工比较方便,人工费少,且雨水花园的净化能力强,生物滞留高效。
  3.3.3市政雨水生物滞留装置方案确定
  综合上述几种设施的比较,分别讨论了雨水花园、滞留区、高位花坛、树池等四种生物滞留设施的适用条件和适用范围,同时给出了不同种类设施的内部结构详图,以便更加清楚地了解该设计。
  总体来说,新校区的总体可透水面积足够,本设计主要解决的不是雨水的内涝问题,而是现有的雨水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排水,对于雨水资源的利用不足。我们的方案设计通过对雨水系统的设计使雨水资源处理后能集中收集利用,同时强化现有雨水的畜排水能力,为新校区的后期建设预留好足够的处理能力。
  本设计方案主要是针对江苏大学新校区图书馆的屋面雨水,在图书馆的背部屋面雨水落水管处,连接一个弃流装置,再放置一个雨水花园,经过弃流装置的初期弃流作用,然后经过雨水花园的下渗,对雨水生物进行滞留,对雨水进行有效的利用。

  第四章市政雨水生物滞留装置设计

  本装置设计主要是由以下几部分组成:雨水花园、初期雨水弃流装置、预处理设施及进口设施、溢流设施、管道设计等。

  4.1雨水花园设计

  4.1.1雨水花园的结构设计
  雨水花园主要由5个不同结构层组成,见图4.1-1。
市政雨水生物滞留处理装置
  (从上到下依次是:蓄水层,树皮覆盖层、种植土层、人工填料层、砂层、砾石层)
  4.1.2蓄水层和树皮覆盖层的选择
  (1)蓄水层
  蓄水层是雨水暂时的储存空间,径流一部分通过下渗消纳.一部分通过蒸发散失.有一定的调蓄作用.为避免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其排空时间应不超过24hr。同时,作为预处理设施,大量的沉积物沉积在该层中,然后同意去除粘附在沉淀物上的金属有机离子。它的高度是依据附近的地形地貌,土壤渗透能力,本地的雨水下降的特点,以及每天的使用等因素,通常比100~250mm高,按照种植士渗透系数为5×10‰,排空时间为24hr计算,得出最大的蓄水层高度约为43Zmm,则取值范围为100-400mm。当场地太小、设计降雨量较人或设计以削峰为目的时可选择较大的蓄水层高度,但要在种植植物时.应注意选择高棵的耐湿植物。故此处取250mm。
  (2)树皮覆盖层
  它通常覆盖着新鲜的树皮、根或叶子。在树皮,土界面创造一个有利于微生物生长的生态环境,有机物降解、吸附、固定植物氨和金属,也有助于减少雨水径流的侵蚀,有效保持土壤水分,避免造成土壤板结,通透性降低。覆盖层必须均匀铺放在十壤上。避免在植物根部堆积太厚.伤害植物,其最大深度通常在50-80mm之间。本设计采用80mm。
  4.1.3植物的选择
  植物在去除污染物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主要通过吸收和蒸腾。我们应该注意到植物的选择:
  (1)应种植和短期耐涝的早期陆生植物的淹水时间应大于48hr;
  (2)本地多年生植物具有较强的气候和土壤的适应性十,所以当地的植物应占总数的一半以上,而多年生植物可以减少种植和维护的负担;
  (3)植物根系发达,能渗透土壤和充填层,不仅起到了疏松土壤和提高渗透性的作用,而且增加了根系的表面积,吸收了更多的污染物。
  (4)应注意物种的合理规划与配置,结合景观,兼顾植物的高度、开花、质疑和色彩。适当种植不同花期的植物,延长生物设施的开花时间,或选择一些季节性植物,如灌木、草、蕨类等。
  (5)防止植物长得太大,互相竞争,可一些莎草,在双开花植物种植的草。特别要注意清除有毒和阻碍植物或交通问题。
  目前比较适合江苏大学的植物:含笑、芙蓉、红树莓、杜鹃、海桐,栀子、希美丽、贾斯敏、一叶兰、麦冬、吉祥草、白蝴蝶、蜘蛛兰、蚌兰、薄荷、叶子华、高峰、炮仗花、唐纳德、金银花的嘴,常春藤等。
  故本设计的植被种类选择草本植物。
  4.1.4种植土层及人工填料层的选择
  (1)种植土层的选择
  表层土壤应提供充足的水分和养分,以维持植物的生长,同时也应具有更大的渗透水消耗能力。提供一种土壤里的植物根系吸收和微生物对碳氢化合物、金属离子、营养物和其他污染物的降解,具有很好的滤波效果,在沙质土壤的渗透系数一般用较大的比例不同,60个主要部件,。其厚度取决于植物的类型。当草本植物的使用,厚度为250mm。这里的植物种类是草本植物,厚度选取250mm。
  (2)人工填料层的选择
  种植土下的填料层可根据不同的目的、设计方法和当地土质确定,可以采用种植土、当地土壤或适当添加蛭石和珍珠岩等大颗粒填料,增加渗透能力,填料层高度主要是0.5-1。堵塞是所有渗透设施(包括生物滞留设施)一直存在且难以解决的问题,可以通过经常监测维护缓解,但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当径流进入设施时,土壤和填料凭借其巨大的表面积大量吸附N、P、污染物,如金属,离子等,然后植物和微生物开始降解吸附的污染物,并永久删除它们。可见只要水力负荷,植物、填料层等匹配得当,堵塞问题可从根本上进行削减,系统对污染物的去除也能长久保持较好的效果。此处厚度取1m。
  4.1.5砾石层的选择
  这层主要用于保护穿孔管,防止堵塞,并提供一个临时的存储空间,以减少径流的体积。由不大于50mm直径冲刷砾石,厚度约为强度,可适当加深,根据具体要求。PVC多孔管的直径为100mm的嵌入,和渗透的雨水是由穿孔管到附近的河水或收集其他排放系统。在砾石层和填充层的中间应布置一层土工布,以防止土颗粒进入砾石层。但容易造成土工织物的堵塞。一层150mm厚砂或细砾石可以把人工填土层和砂砾层防止土壤颗粒堵塞穿孔管和通风之间发挥作用。
  4.1.7雨水花园表面积的设计与计算
  4.1.7.1雨水花园表面积公式推导
  达西定律表示渗流能损失与渗流速度的关系,其表达式如式1所示:
  (1)
  其中—断面平均流速,m/s;
  —渗透系数(砂质土壤),m/s;
  —水力坡度下渗起止断面;
  —水头损失沿下渗方向,m;
  —下渗起止断面问的距离,m。
  当蓄水层蓄满水时,流速如式(2)所示:
  (2)
  当储水层不充满水时,流量显示在方程(3)::
  (3)
  其中—断面流速,m/s;
  —蓄水层平均水深设计一般为1、2m;
  —雨花园的深度一般由种植土层和填充层组成,m。
  计算时,取其平均值,用式(4)表示如下:
  (4)
  渗滤的基本规律有:
  其中—水花园的表面积,m2;
  V—水花园的雨水汇流总量,m3;
  —蓄水层中,水被消纳所耗费的时间,s;
  —汇流面积,m2;
  H—表示降雨量(根据设计目的),m;
  —径流系数。
  将式(4)、(6)代入式(5)中得:
  (7)
  4.1.7.2雨水花园表面积计算
  蓄水层设计水深h:
  雨水花园的深度:
   其中为植土层深度,取250mm
  为填料层厚度,取1m
  设计降雨量H:
  设计降雨量一般不超过0.03m H=0.03m  
  根据表格中砂土的渗透系数,取此处K值为
  覆盖在层的水被消纳所需的时间:被消纳所需的时间:
   含水层中的水是一般1~2d的消耗时间,取1d
  径流系数:
  屋面地面种类 径流系数
  屋面 0.90~1.00
  混凝土和沥青路面 0.90
  块石路面 0.60
  级配碎石路面 0.45
  干砖及碎石路面 0.40
  非铺砌路面 0.30
  公园绿地 0.15
  汇流面积:
  NO.1雨水花园汇流面积有绿地7800m2和水泥路面1000m2
  NO.2雨水花园汇流面积有水泥路面7800m2
  NO.1雨水花园表面积:
  NO.2雨水花园表面积:
   取较大的
  雨水花园直径D:
   因此不管是1号还是2号设计直径为20m都是足够的
  4.1.9雨水花园结构设计图
  根据以上的设计计算,得出雨水花园的尺寸,画出以下的设计草图出来。设计出直径为20m的圆形雨水花园,每一层的高度为:蓄水层厚度250mm、覆盖层80mm、种植土层250mm、人工填料层1000mm、砂层150mm、砾石层300mm、围壁10mm。
 市政雨水生物滞留处理装置

  4.2雨水初期弃流装置

  4.3.1弃流量设计
  采用体积弃流方法雨水流装置的初步设计,该设计方法是合理流动,根据径流侵蚀法简单有效,不受降水量变化的影响,只需要在排空雨停后打开门(也可设计自动排空)和定期清理池底,操作方便。主要的问题是,当水面大,池容量也大,使投资增加。当储罐容量大,雨水水质相对较好,而主要的污染物是颗粒污染物,沉淀后的上清液可以考虑去净化和利用雨水调蓄池,以提高雨水利用效率。
  在本次设计中,屋面排水池的汇水面积为7800平方米,分为雨水收集、获取信息、初始弃流3毫米,但实际施工应根据当地冲刷规律确定弃流调整尺寸。
  4.3.2弃流装置的计算
  (1)汇水面积F:
  图书馆屋顶面积7800m2,分6个雨水管收集
  =1300
  (2)初期径流厚度:
  参考数据,初始流量是从3到5mm,取
  初期雨水弃流量:
  根据计算所需的池容为3.9m3,可以取弃流的区长、宽各2m,高1米,则可以完成所需的弃流量。弃流水补充地下水用,装置底部采用渗透性材料如透水混凝土,在正方体上方斜75度角,设置一个直径为1670mm的圆形盖高度为1m。弃流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4.3-1所示
 市政雨水生物滞留处理装置

  4.3预处理设施及进口设施设计

  (1)预处理设施
  依据场地情况和汇流面的污染程度可不设置或设置不一样的预处理措施,如设置植被过滤带、植被浅沟及前池等能去除大颗粒沉淀物,减缓流速,减轻生物滞留装置的维护负担并延长其寿命。对于汇流面积较大且污染严重的区域,如果允许的话,前面可以作为预处理措施;对于汇流区面积较小的植被,可以根据现场进行植被过滤带和浅层植被的冲刷,污染程度较低的地区为汇流面面积可不用设置预处理措施。对于本设计,由于江苏大学回流面污染较轻,,因此本设计不采用植物过滤带作为预处理措施。
  (2)进口设施
  生物滞留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口设施,其结构和实施方式直接影响设施的净化效果、维护和使用寿命。进口的最佳方式是允许水流以片状流的形式进入设施。目前最常见的应用是在入口处设置砾石导流,同时达到消能的目的、减缓流速的作用。对建图书馆屋面径流可经过雨水管马上排入装置中,而道路径流、停车场可经过生物滞留装置附近的石豁口进入装置中。本设计主要是屋面各路面雨水,所以采用雨水管直接排入设施和多个石豁口。如图4.1-3。
 市政雨水生物滞留处理装置

  4.4溢流设施

  溢流设施对于在道路、停车场、街道等不透水面积较多的区域应用的生物滞留设施尤为重要,对于周边绿地较多且汇流面积较小的居民区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溢流设施一般采用圆形竖管的形式,上面设置格栅截污,如图4.2-1所示,管项与蓄水层最高水位平齐,其上超高至少为100mm,管项以下的出流管与检查井或雨水箅子连接,当地雨水或雨水径流组合成暴雨下水道。
 市政雨水生物滞留处理装置
  4.4管道设计
  4.4.1雨水花园管道
  (1)进水管:
  DN400,管材与排水管道一致,覆土厚度取1米。
  这些管道主要是根据现场布置情况进行连接,江苏大学屋面路水管与弃流装置连接,然后与雨水花园连接,连接图如4.4-1所示。
  市政雨水生物滞留处理装置
  (2)净水管:
  DN100塑料穿孔管,管道设置坡度i=0.003,在上半管段与中心线45度夹角开的孔,孔距0.4m。单个管子长度不超过10m,考虑到市面上销售的管长多为6m,取单个管长6m,以带颈法兰连接。法兰规格可以参考图4.4-2。
  市政雨水生物滞留处理装置
  4.4.2雨水管道
  DN400钢筋混凝土圆管的采用,和管壁的粗糙度为n=0.013,覆土厚度控制在1m为宜,管道坡度与地面坡度相同,采用满流设计。
  4.4.3屋面雨水管道
  (1)落水管:采用PVC圆管,尺寸为DN400。
  (2)溢流管:采用PVC圆管,尺寸为DN400。

  第五章装置经济分析及应用前景

  5.1经济效益分析

  5.1.1预计总投资
  本设计主要是由三部分雨水花园、弃流装置、管道组成,因此总费用主要是由这几部分构成,详细情况如表5.1-1所示
  市政雨水生物滞留处理装置
  本装置的基础建设投资为64600元,加上后期维护费用,维护具体操作如下:
  1、在暴雨过后检查雨水花园的覆盖层以及植被的受损情况,及时更换受损的覆盖层材料与植物。
  2、定期清理雨水花园表面的沉积物,以免使其渗透能力下降,降低其效果。
  3、期清除杂草,同时对生长过快的植物进行适当修剪。
  4、根据植物生长状况及降水情况,适当对植物进行灌溉。
  所以维护费用为1000元/年(雨水花园不需要日常管理,只需间隔维护)
  5.1.2经济方面
  a.直接收益
  1)水费节约部分
  由于采用雨水利用技术,节约自来水的成本,将节约用水成本作为收入。随着项目的实施,新校区的雨后,绿色的水是3000立方米,除考虑了雨水的洗涤,冲洗道路和医院塘景观水,冲洗厕所等新的建筑物,同时考虑水量计算过去的一部分,这部分水9000m3。长期项目实施后,可以使用6000立方米的总雨量,因此这部分水可作为节约用水的金额,计算10000立方米,按照自来水市场价格为3.61元/立方米米,现在可以节省每年元。
  2)运行费用
  主要是雨花园,最初的废物流池清洁和维护费用,人工成本,管理费,维修费将转换成每立方米水的成本总和,这是该装置的运行成本,依据现场操作来估算运作成本大概为0.15元/立方米:元。
  3)总共直接经济收益
  总共直接经济收益是和降低运营成本节约用水成本,则
  元。
  b.投资收益率及回收期

  参考文献

  [1]王丽,隆万容,王政华.基于低影响开发模式的湘潭某小区雨水利用改造山西建筑,2014,40(28):125.
  [2]罗贤达,李翠梅.城市雨水低影响开发研究进展安徽农业科学,2014,42(16):5203-5206.
  [3]谭琪,丁芹.低影响开发技术理论综述及研究进展中国园艺文摘,201,3:54.
  [4]王红武,毛云峰,高原,等.低影响开发(LID)的工程措施及其效果[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2,35(10):99—103.
  [5]姚智文,刘燕.低影响开发在城市雨水管网设计中的应用与探讨城市道桥与防洪,2014,6:165.
  [6]王建龙,车伍.基于低影响开发的城市雨洪控制与利用方法中国给水排水,2009,25(14):6-9.
  [7]宋进喜,李琦.区域性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有机协调体系的建立中国给水排水,2010,26(24):92—96.
  [8]胡爱兵等.深圳市创建低影响开发雨水综合利用示范区中国给水排水,2010,26(20):69—72.
  [9]王峰,严正惠.城市雨水内涝及对策中国给水排水,2012,28(12):15—2O.
  [10]车伍,李俊奇.城市雨水利用技术与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11]J.Sina,C.Juna,J.H.Zhua,C.Yooa.EvaluationoffloodrunoffreductioneffectofLID(LowImpact
  Development)basedonthedecreaseinCN:casestudiesfromGimcheonPyeonghwadistrict,Korea.ProcediaEngineering,2014,70:1531–1538.
  [12]CHAPMANC,HORNERRR.Performanceassessmentofastreet—drain.agebiomtentionsystem[J].WaterEnvironmentResearch,2010,109(82):109一I19.
  [13]MYERSB,BEECHAMS,LEEUWENJA.Waterqualitywithstorageinpermeablepavementbasecourse[J].WaterManagement,2011,164(7):361—372.
  [14]DEBUSKKM,WYNNTM.Storm—waterbioretentionforrunofqualityandquantitymitigation[J].Journal0fEnvironmentalEngineering,2011,137(9):800—808.
  [15]高挺耀,顾国维,周琪.水污染控制工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16]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院.排水灌渠水力计算图表.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78.
  [17]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九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18]北京市建筑和交通委员会.GB50013—2006.室外给水设计手册.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19]上海市建筑和交通委员会.GB50014—2006.室外给水设计手册.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20]上海市建设和管理委员会.GB50015—200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2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GB50318—2000.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北京:中国建筑工程出版社,2000.
  [2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GB50282—1998.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北京:中国建筑工程出版社,1998.

  致谢

  在大学求学的四年时间,是我人生中最难忘的一段经历,大学将成为我恒久的记忆。毕业设计的相关工作即将完成,在此对曾经给予我帮助的人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本设计是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导师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一丝不苟的治学精神以及务实的工作作风令我终生难忘。感谢老师在学习和工作上对我真诚的辅导和耐心帮助,老师深厚的理论功底、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踏实的工作作风是我学习的榜样,同时感谢老师在学习、生活上对我的严格要求和督促。感谢老师为我提供了良好的设计条件和学习氛围,从设计的选题、试验方案的设计到说明书的撰写都凝聚着黄老师大量的精力和心血。在这里,我衷心祝黄老师一生幸福平安!
  感谢课题组的各位设计生学长学姐对我学习上的帮助和指点,特别感谢研究生学长学姐在方案设计以及试验设计时的帮助与指导。
  感谢我的舍友,四年来,宿舍的同学在学习上、生活上给予我极大的帮助,我们一起探讨学习上、生活上遇到的问题,融洽的舍友关系让四年的生活过的非常愉快。
  感谢我的父母家人多年来对我的关怀、支持和鼓励,他们的关爱将永远激励我克服困难、不断前进!
  同时,对毕业设计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们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谢!
  感谢所有曾经给予我关心和帮助的人们!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2550.html,

Like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19年12月6日
Next 2019年12月6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