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于右任对近代书法的影响

  摘要

于右任是中国近代书坛一颗璀璨的明星。凭着他非凡的才情智慧和对书法艺术的无止境追求,为我们创造了大量的书法艺术珍品,为近代中国书法树立了一座丰碑。尤其是他的草书,成就斐然,影响深远。右老的草书历经三变:最初创立的标准草书深得历代草圣笔意;再由平正入险绝,气象万千;及至晚岁,铅华洗尽,绚烂之极归于平淡。对于右任先生的书法艺术,中外书界的专家学者曾有许多评论,将于右任先生独特的书体称为“于体”;更由于他的“标准草书”标准而美丽,尊他为“当代草圣”。在中国书法历史上被称为“一体”的并不多见,尊为“草圣”的更是寥寥无几。于右任的书法被认为二者兼备,可见评价之高,实为难得,对近代书坛影响深远。

  关键词:于右任;标准草书;“当代草圣”;影响

  前言

民国,是我国群雄争霸的时代。在这一时期,政治、军事方面人才辈出,在学术、文艺方面也出现了近代史上难得的迅速发展。更为值得一提的是,不管是胆略过人的军中英雄,还是足智多谋的政客儒将,受浓厚的国学文化影响他们除了在政治、军事上留下丰功伟绩,大部分都临池学书,留下令后人瞻仰的书法作品,让我们有了了解那个传奇而伟大时代的介质。

不管是民主革命中的领袖,还是民国时期作出巨大贡献的政治家,大部分都受过国学的熏染,不仅在传统文化方面有不菲的成就,在书法和绘画方面也造诣至深,其中不少人成为在书画史上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杰出人物,在20世纪初的美术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于右任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杰出代表人物,既在国民XX中担任要职,又是一位书法家,后来书名大盛,官名为书名所掩,蔚然大家。

  一、于右任其人其书概述

  (一)于右任生平

于右任,原名伯循,后以其字“诱人”谐音“右任”为名,晚号“太平老人”,陕西三原县人。于右任是辛亥革命的先驱,19世纪初跟随孙中山先生决然投身到推翻封建君主专制的辛亥革命中去。他以革命领袖、书法家闻名后世,也是为我国近代教育的发展做出极大贡献的教育家。19世纪二三十年代,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于右任开始发展农业,“以百年树人之计,植民族复兴之基”的教育宗旨,为振兴中华农业的人才建设,为解决人民的衣食问题而不懈奋斗。他倾尽全力发展农业教育,为我国近代农业教育奠定了基础。

于右任是近代最先提倡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的,经过他的不懈努力,为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斐然成就。于右任走到哪里,就把学校办到哪里,他相信有坚定不移的决心和超出常人想象的毅力去创办学校,就一定能培养出国家需要的栋梁之才。孙中山先生赞扬他“放眼远大,深维本根”。他一生参与创办了复旦公学、、上海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在全国范围内影响极大的著名学府,为我国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优秀人才培养作出了巨大贡献。于右任作为政治家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之一,影响力举足轻重。为加快革命胜利的步伐,他先后在上海创办了《神州日报》《民立报》积极宣传民主革命,鼓励人民群众参加民主革命政党所领导的革命运动,即使存在当时社会性质的现实性和党派的功利性,但也包含了于右任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感。他的诗、词造诣深厚,其创作的诗篇多为抒发感人肺腑的爱国思乡之情。当然,最受后世推崇的还是他的书法艺术,而《标准草书》是他一生为书法艺术努力的最高成就。[12]

  (二)于右任的书学渊源

于右任先生11岁的时候就开始学习临写王羲之的《十七帖》,他从帖学入手,初学赵孟頫以及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对于一个传统的书法家来讲,他的帖学功底是极其扎实的。青年时代的于右任,努力学习汉隶和唐楷,后来由于清朝的包世臣、康有为等人对碑学的推崇,恰恰符合了于右任学习碑学的想法。还有孙中山的“尚武”精神更加让于右任坚定了研究碑学的的决心。从此他在扎实的行楷功底上,开始专供北碑,深入的对北魏碑志书法进行研究,精心临摹《张黑女》、《龙门二十品》、《张猛龙碑》等北碑中的精品,再从各大书法家,博采众长,并加以融会吸收,终于在书法艺术上取得大的进步,而他因此渐渐被人熟知,自成一格。1927年,于右任开始广泛收集和研究前代草书家的书论、书理、书法著作,并在上海成立标准草书社,邀其好友胡公石、刘延涛从历代名家作品中精选集字,将历代草书的书写方法加以归纳整理。研究出了草书结字的规律,为今草的规范化作出巨大贡献。在这个过程中,于右任的书学之路由帖学到碑学,由碑学再到标准草书,前后风格变化极大,他对碑与帖的进行了融会贯通。及至晚年,于右任雄浑豪放、自然洒脱的草书让人印象颇深,可谓人书俱老。

  二、于右任书法艺术成就

于右任先生在书法艺术上的成就,我认为主要包含两个大的方面,当然我这只是一家之见,不足为凭。第一方面,是右老对于北碑的发展创造,他创造具有独特趣味的行楷书;第二方面,我们都知道,于右任一生以草书成就为最高,在草书上最大的贡献就是创立了“标准草书”,当然对于草书来说,并没有标准之说,草书最大的趣味就是千变万化,但是标准草书对于初学者来说,可以找到一个正确的门径。对于他发展创造他的书法艺术成就,我觉得可以分为两个时期:一是以临习魏碑的扎实基础,写出具有强烈个性的行楷书时期;二是研究并最终创立标准草书的时期。

  (一)碑学大师

于右任是民国书法家中的佼佼者,民国相去清朝不远,我们都知道清朝帖学大坏,碑学盛行,邓石如、阮元、康有为等人推崇北碑,尊卑抑帖,碑学兴起的目的就是打破帖学的萎靡,来表现一种苍茫、雄浑博大的精神气象。于右任受到这种时代潮流的影响,再加之中国内忧外患,战争割据,在书法风格上,于右任更倾向于碑学的雄浑大气,虽然右老也是帖学出身,但是这丝毫不影响,于右任对于碑学的热爱。于右任在1918年开始学碑,他从墓志开始,后来临习碑刻、摩崖和造像记,在碑刻上的学习和研究非常勤奋。于右任有一首诗是这样写的:“朝临石门铭,暮写二十品,辛苦为集联,夜夜泪湿枕”从诗句中可以看出于右任对碑学的用功之勤和对其书法特点研究的认真态度。于右任对于北碑可以算是博采众长,他从《广武将军碑》中取其豪迈的特点,笔势开张,大气磅礴;从《石门铭》得其线条的丰富变化,结体的舒朗;从《爨宝子》中取其横画两端上举的笔法;从《姚伯多造像记中》取其碑刻的趣味性,等等,不一而足,下面从一幅作品中欣赏一下碑刻大师的风范。

于右任书丹的作品实在太多了,我们不能一一列举,只能选取其中的一副作品来做一下简要的赏析。这幅作品是于右任中晚年的一副代表作品,这幅作品又叫做《张清河墓志》,我们从这幅作品的风格来看,它脱胎于北魏的墓志作品,风格端庄秀美,用笔刚劲爽朗,在保持北碑墓志秀美的基础之上,我们可以发现,于右任的碑刻作品借鉴了石门铭的一些结体方法,气势开张,并不像北魏传统的元氏皇家墓志一样,秀美古雅,字体大小差距不大,而于右任的楷书作品很多字的结体都比较舒朗,左右开张,比如“民”字的钩画,“命”字的竖画,在北魏墓志中是很少出现的。他的墓志作品中融入了许多碑刻和摩崖的用笔手法,虽然风格还是北魏墓志的感觉,但是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气息,韵格高古,气势磅礴。于右任是一个天才型的书家,集北碑各家之长,加以融会贯通,形成具有自己独特个性的风格“于体”。于右任碑刻作品的风格也是多种多样的,每一个时期的作品都不相同,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碑刻作品里传达给我们的那种雄浑的气魄。[5]

  (二)当代草圣

于右任在学习魏碑上作出过很多努力,但是他最大的艺术成就并不是魏碑,而是创立了“标准草书”。于右任在上海成立“标准草书社”之后,他搜集前代书法家的草书作品,研究整理其结字规律,终于是《标准草书干字文》正式出版,而后自己仍在不断修订。他创立标准草书的,是为了使草书得到规范,希望草书可以为广大群众所接受,当然最后也没能推广成功,但是它在书法史上的意义却是不可低估的。

于右任在深入研究历代草书后,对其结字规律总结,以”易识、易写、准确、美丽”四大原则为标准,著成《标准草书》。此外,于右任一直在为完善标准草书不懈努力。标准草书的创立对后世书法的影响十分重大,首先是建立代表标准的符号,研究总结出草书结字之规律,让无定法的草书规矩起来,使得后人在学习草书的时候不必耗费巨大精力就能掌握其基本法则。再而是在草书的形式美上发现并总结出一些十分宝贵的艺术规律。《标准草书》是中国文字学研究史上的又一伟大成就,在草书发展史上也是新的辉煌篇章,也更加确定了于右任在中国书法艺术发展史上的地位和对近代书法的深远影响。晚年的于右任,对书法的执着和热爱依然不减当年,笔法、功力已进入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在他的笔下,将章草、今草、狂草融会贯通,时而呈现出扁平之形,时而笔势奇险,字字收放自如任其自由发展,雄浑卓绝、简洁质朴且绝无重复之意,让人佩服之极,这就是于右任草书独具一格的艺术特色。

  (三)于右任的书学思想

每一位在书法史出名的大家,都拥有自己独具一格的书学理论思想,来践行自己的书法历程。于右任认为学习书法首先要做到“意在笔先”,笔画之间必须是承接的、有联系、有变化的。临习书法要学习古人对书法的热爱和独到见解,不能完全沉浸于古人,要把总结和自已的意志融会在一起,持之以恒,就可以让自己的书法特点独具个性了。他说,自己作书,一切顺乎自然,不刻意求工,无意于佳乃佳。对于书学思想。他提出了自己的“四多”理论,即多读、多临、多写、多看,从这“四多”的书学思想中我们可以领略一种大家对于书法的认识,对于我们今后的学书之路,大有裨益。[14]

  三、于右任书法对近代的影响

  (一)草圣遗风——任汉平

于右任曾经说过:“文字乃人类表现思想、发展生活之工具,其结构之巧拙,使用之难易,关乎民族之前途者至切!”[2]作为近代最伟大的书法家,于右任志存高远,用他一生的努力创立了“标准草书”,在近代书法发展史上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幸运的是,他的“标准草书”依然在后世手里继续发扬光大,书学思想更是得到充分发展。在于右任书法的继承者里,跃居首位的就是任汉平。

于右任一辈子都在以书写为乐趣,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写若干幅作为功课。于右任把作品完成写之后,就会把原作赠送给人或者给求字者珍藏,其他人很难看见原作真迹。幸运的是当时酷爱书法的任汉平相当有远见,不怕辛苦,对原作逐一进行拍照留存,免得日后遗憾。任汉平是于右任在X进行书法研究的时候最信任的助手,非常受器重。他的生活常态就以刻苦研习书法为主,而且时常在于右任身旁,对其书学思想感悟极深,逐渐对草书临写产生了强烈兴趣,继而开始学习于右任的草书。到今天为止已经研习草书六十余年,任汉平的书法朴厚而略带清秀,笔笔中锋,雄浑苍劲,极其符合“于体”的法度,可见对于右任笔法研究颇深。肯定的说,在现代的些许书法家中,学习“标准草书”的诚心和用功之勤,恐怕没有人能超过他。

任汉平在书法事业上的另一个成就,就是他研究创立的“释草符号”。他利用在“标准草书”上的基础,继承前代草书学说之大成,发现并创立“释草十组符号”,从增加标准草书字数等方面进一步整理完善草书体系,形成完全理解化、程序化的释草、写草新体系,这对中国书法理论创新,以及识楷写草、汉字规范快捷书写来说,意义十分重大。

任汉平曾经说过,书法艺术“讲则传世,留则失传,宁可公诸于世,不可失传人间。”[2]从此,他用了三十年的时间,费尽心血研究草书符号,终于著称《草字基本符号》。

  (二)于右任的历史地位及影响

日本早稻田大学的後藤朝太郎教授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对于右任的书法做出过很合适的评价:“我穿梭于华南华北的乡邑村庄四十余次,这期间曾跟各阶层的文人墨客相接触。综观来说,书法风格卓越高超者可推于右任先生为第一人。先生的书法运用笔势之巧妙,出神入化,如天马行空不可扼制。其行草笔端运用极巧妙。使人一看俨然觉得心旷神怡之感。他超越了政治党派、社会性质等问题,那挥毫的笔势风韵堪称绝技。所以于右任被公认为近代书法第一。他完美的人格表现于书法上,他全力以赴将整副精神融会其中,绝不以玩耍笔杆为满足,甚至可以说在他的笔下凝聚了大陆山水风光广大的精神。”[17],日本人有日本人特别的书风,在大陆自有流传千古的墨宝,书法也不仅存在于过去,在将来或更遥远的未来,书法的价值将不可磨灭。

著名书法家、书学理论家刘延涛先生认为“称先生为开国元勋、新闻前辈、革命诗人等等,但是我却觉得先生最伟大的贡献,非标准草书莫属,这是有利于天下有利于万世的!于右任先生中国近代史上杰出之伟人,一生功业彪炳,名满寰宇。在书法艺术上的成就和贡献,无疑在近百年来的书法大家之中,很少有超过他的人”。[17]

于右任以自己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及执着追求的精神,形成具有自己鲜明特色的书法风格,完成了旷世著作《标准草书》,取得斐然成就,对近代书家以及近代书法艺术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堪称为后世所敬重的一代书法艺术大师。许有成的著作《于右任传》中第十章以“书法大师”为主题叙述了他的书法艺术生涯,文中称颂他研习书法之刻苦,一生从未停止过对书法的研究,最终自成一体,卓然成家,因而获得“为五百年来所难得”的成就,是一位实属罕见的书法奇才。各家的评论还有很多很多,但是称颂他是我国近代书法史上一位举世无双的“草圣”却是毋庸置疑的。[17]

  结语

在书法艺术发展史上,每个进步阶段都有一个引领书法的杰出人物,于右任是近代以来最伟大的书法家,他所创立的《标准草书》被广泛应用,他在书法上取得的成就在近代的书法艺术史上是辉煌的新篇章。

于右任的草书以碑学的笔法来写,中锋先行,给人以雄浑朴厚的感觉,他这种将碑学入草的用笔手法,为近现代书家开启了一个新的门径,使书法朝着一个崭新的方向发展。同时,在魏碑的推广上,于右任先生也是身体力行不遗余力,近现代书家很多都是从北碑里汲取营养,这与于右任先生不无关系。于右任是书法史上在过渡时期取得巨大成就的杰出代表人物,他上承清代传统的书学理念,下开近现代新型的书法审美趣味,极具时代感,是近现代书坛出现绚丽多彩作品的源泉之一。

  参考文献

[1]于右任书法赏析(​http:​/​​/​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GYWE200706034&dbcode=CJFQ&dbname=CJFD2007&v=”\t”http:​/​​/​kns.cnki.net​/​KCMS​/​detail​/​kcmstarget​)[J].于右任.贵阳文史.2007(06)

[2]草圣遗风在此公——记于右任嫡传弟子、X著名书法家任汉平[J].

[3]于右任《望大陆》书写内容及其风格研究(​http:​/​​/​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XJZT201701183&dbcode=CJFQ&dbname=CJFD2017&v=”\t”http:​/​​/​kns.cnki.net​/​KCMS​/​detail​/​kcmstarget​)[J].赵顺.戏剧之家.2017(01)

[4]谈谈于右任的书法艺术观——《中国书法全集·于右任》卷编纂札记(​http:​/​​/​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ZGXE199806002&dbcode=CJFQ&dbname=CJFD1998&v=”\t”http:​/​​/​kns.cnki.net​/​KCMS​/​detail​/​kcmstarget​)[J].吕书庆.中国书法.1998(06)

[5]论晚清民国书法碑帖融合与发展——以于右任书法为例(​http:​/​​/​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ZGXE201620025&dbcode=CJFQ&dbname=CJFD2016&v=”\t”http:​/​​/​kns.cnki.net​/​KCMS​/​detail​/​kcmstarget​)[J].阮宪镇.中国书法.2016(20)

[6]于右任书法特辑(​http:​/​​/​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ZGXE201403006&dbcode=CJFQ&dbname=CJFD2014&v=”\t”http:​/​​/​kns.cnki.net​/​KCMS​/​detail​/​kcmstarget​)[J].中国书法.2014(03)

[7]于右任《李早勤墓志铭》书法赏析(​http:​/​​/​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LLJY201405004&dbcode=CJFQ&dbname=CJFD2014&v=”\t”http:​/​​/​kns.cnki.net​/​KCMS​/​detail​/​kcmstarget​)[J].魏柏树,王一龙.老年教育(书画艺术).2014(05)

[8]京博艺术博物馆珍藏于右任作品专辑(​http:​/​​/​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SHUH201204052&dbcode=CJFQ&dbname=CJFD2012&v=”\t”http:​/​​/​kns.cnki.net​/​KCMS​/​detail​/​kcmstarget​)[J].于右任.中国书画.2012(04)

[9]从碑帖融合看于右任书法创作的艺术表现(​http:​/​​/​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NDSZ201603017&dbcode=CJFQ&dbname=CJFD2016&v=”\t”http:​/​​/​kns.cnki.net​/​KCMS​/​detail​/​kcmstarget​)[J].阮宪镇.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3)

[10]于右任魏体行书新探(​http:​/​​/​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ZGXE201403018&dbcode=CJFQ&dbname=CJFD2014&v=”\t”http:​/​​/​kns.cnki.net​/​KCMS​/​detail​/​kcmstarget​)[J].崔世广.中国书法.2014(03)

[11]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于右任先生的草书历程(​http:​/​​/​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XAJD201405004&dbcode=CJFQ&dbname=CJFD2014&v=”\t”http:​/​​/​kns.cnki.net​/​KCMS​/​detail​/​kcmstarget​)[J].王劲.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5)

[12]读于右任书法之所思(​http:​/​​/​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SHUF201201033&dbcode=CJFQ&dbname=CJFD2012&v=”\t”http:​/​​/​kns.cnki.net​/​KCMS​/​detail​/​kcmstarget​)[J].李刚田.书法.2012(01)

[13]于右任书法作品分类心解(​http:​/​​/​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WYSH201003004&dbcode=CJFQ&dbname=CJFD2010&v=”\t”http:​/​​/​kns.cnki.net​/​KCMS​/​detail​/​kcmstarget​)[J].王海军.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10(03)

[14]论于右任书法(​http:​/​​/​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SHUH200708003&dbcode=CJFQ&dbname=CJFD2007&v=”\t”http:​/​​/​kns.cnki.net​/​KCMS​/​detail​/​kcmstarget​)[J].沃兴华.中国书画.2007(08)

[15]于右任先生的书法艺术(​http:​/​​/​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ZGXE201403007&dbcode=CJFQ&dbname=CJFD2014&v=”\t”http:​/​​/​kns.cnki.net​/​kcms​/​detail​/​frame​/​kcmstarget​)[J].钟明善.中国书法.2014(03)

[16]于右任书法艺术解析[M].江苏美术出版社,马啸著,2000

[17]集数家于一身的“草圣”髯翁[J].徐畅.中国书法2014(02)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28267.html,

Like (1)
打字小能手的头像打字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2年6月9日
Next 2022年6月9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