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儿童绘画兴趣的培养

  摘要

现如今,国家越来越重视艺术类教育,将把过去教育上对艺术类的培养缺失弥补回来。美术属于艺术类,也应当重视起来,首先要让儿童对绘画产生兴趣。兴趣是开启大门的钥匙,如果连兴趣都没有,那么干什么都是不会长久的。培养兴趣的方式有很多种,如:从线条开始,利用线条的多样性,使儿童认识和了解线条,从而对绘画产生兴趣;在线条的基础上添加色彩,增强儿童视觉冲击力,儿童对色彩的敏锐性是与生俱有的,看到五颜六色的颜料,会调动儿童的积极性,喜爱上绘画;通过手工,在长时间用笔绘画后,不定时的在教学中穿插手工制作,有利于锻炼儿童的动手能力,制作手工的过程中,还可以和绘画相结合完成一件作品,及得到全方面的锻炼,有增强的儿童对绘画的热爱等……还有多种其他方式培养儿童对绘画的兴趣。在培养儿童绘画兴趣方面中西方的教育方式也是不同的。西方开放性的教学,使儿童的创造能力强,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完全释放自己的个性,不受约束和压制。这是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我们中国在儿童的教育中也在不断地改善和进步,在儿童绘画兴趣的培养方面需要老师们共同研究出更多好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培养儿童绘画兴趣;重要性;线条;色彩

  一、为什么培养儿童对绘画兴趣

  (一)儿童绘画兴趣培养的意义及目的

儿童画从字面意思理解来说就是儿童所绘画出的作品,所以他们自己就是儿童画大师。绘画就是儿童内心的真实写照,可以体现出他们用语言无法表达的感受,是他们情感的发泄口,也是他们的另一种语言。并且培养儿童对绘画的兴趣也可以培养儿童的多方面能力。比如:积累丰富的知识,提高观察能力,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充分发挥想象力。并且还可以使儿童的心灵得到净化,所以培养儿童对绘画的兴趣具有一定的意义。

1.使儿童心灵得到净化

绘画体现了儿童的精神世界,是儿童最自由、直接、也最便捷的情绪表达方式。儿童把自己亲眼看到的事情、人物、动物等,用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加以表现,以绘画的形式表达出来。如:卡通画、水墨画、水彩画、油画等。在平时的生活中可以多让儿童走进大自然,接触大自然,感受大自然中的美好。在教学中让孩子了解更多的绘画技法,丰富想象力便于加强创作能力。使儿童将情感和艺术相结合,有一个健康的生活态度,并对绘画产生浓厚的兴趣。如一位东东小朋友画的一幅画。画的是在一个车辆很多的十字路口,一个小朋友搀着一位弯着腰并拄着拐杖年长的老爷爷走在斑马线上过马路。东东的绘画让我们看到了当今社会温暖人心的画面,如今“碰瓷”这个词语表现了另一种社会现象,也使很多人不敢去帮助他人,尤其是老人,这是一个很令人心寒的现象。而东东的这幅画恰恰表现的是我们现在所缺乏的一种乐于助人的好品质,也让我们看到他内心的善良与美好。表达自己希望大家多帮助他人,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一幅画能体现出儿童内心对社会所感受到的各种事物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和想法的,并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使他们有自己的干净单纯的思想感情,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2.提高儿童的观察能力

观察能力的提高是儿童学习绘画的优点之一,在绘画的过程中只有仔细观察事物的特征和形态才可以画出打动人的作品。并且通过观察还能使儿童收集大量的素材,丰富儿童的知识量和想象力。从小培养儿童对绘画的兴趣可以在儿童绘画的同时更好的锻炼儿童脑、眼、手综合运用的能力。在观察时家长和老师也要选择适合他们年龄阶段的事物,用生动的语言耐心的引导儿童,让儿童更好的观察和思考,对大自然和外面的世界形成初步的认识,从而使儿童可以自己善于观察,调动了儿童的积极性。在培养时,我们要让儿童多了解并掌握更多更好的观察方法,注重观察的稳定性、细致性和持续性,会让画面更加生动、形象。多带孩子参加户外写生活动,可以开阔视野,丰富生活,锻炼儿童的观察力和注意力。儿童有较强的观察能力还对他的文化课学习有好的作用和影响。因此从小培养儿童绘画使其观察力增强,对其今后一生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3.发挥儿童的创造能力

儿童在没有任何成品画辅助绘画出的作品,就是一幅创作,通过对周围人物、事物、环境等的观察,收集大量素材,并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想象力,随心所欲的表现出来就是最好的创作。这个创作的过程,就在对儿童创造力的培养。让孩子树立自信,在绘画中找到乐趣,身心健康发展。儿童小的时候画完画都非常希望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肯定和表扬,使其对绘画的兴趣增强,提高积极性和愉悦感,潜能得到大大的提升。儿童只要有对绘画产生兴趣,就会越来越主动,充满信心,创造力进而也会得到极大的提升。拥有丰富的知识和素材才能创作出新的作品,多培养儿童观察周围的事物,加以引导和提醒,仔细观察所画物体的形状和色彩变化,使儿童创作能力提高并得到充分地发挥。

4.增加儿童的探索能力

绘画是大脑智慧的艺术,想要创作出一幅优秀的作品,就必然需要丰富的知识和大量的素材的积累,不然大脑很难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拥有的知识和素材越多,创作的作品就越耐人寻味。所以在培养儿童绘画的过程中探索能力是不可或缺的,有了更强的探索欲望,才能创作出令人难以忘怀的优秀作品。比如要画一幅“外太空”,在平时就要对宇宙方面的知识有了大量的了解,才能使想象力和实际情况相结合,画出更理想的作品。如果没有宇宙方面知识的积累,儿童在绘画的时候就会困难很多,画面就会空洞,没有想法,不可能画出一幅理想的作品,要想画好一幅画,除了绘画技巧,知识积累和丰富的素材也十分重要。当儿童对宇宙有一定的认识,再加上丰富的想象力完成作品时,他们的求知欲望就能燃烧起来。

  (二)儿童绘画兴趣培养的重要性

培养儿童绘画的兴趣,有利于智力的开发,可以增强儿童的想象能力、动手能力、创作能力、探索能力等,对其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但对于年龄太小的孩子来说,他们的身体肌肉还没有完全发育好,手和胳膊的力量不足,属于涂鸦阶段,对于单一的教学方式和内容兴趣不持久,可以适当穿插多媒体形式教学,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使孩子更具体的了解所要学到的知识,还丰富了他们的视觉体验和知识。在儿童进步或画出一幅画时,老师和家长对孩子的尊重和肯定是很重要的,要善于发现儿童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适当的赞许和鼓励,让儿童在绘画中感受到乐趣。兴趣是儿童绘画的第一步,在儿童绘画的过程中要以培养儿童绘画兴趣为重点,让儿童体会到绘画的乐趣,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美丽画卷。

  二、如何培养儿童对绘画的兴趣

  (一)用线条使儿童对绘画产生初步的认识及兴趣。

线条是绘画的开始,是基本之一,也是必不可少的。它变化莫测,随着绘画者的心境或粗或细、或虚或实、或平稳或起伏、或停顿或顺畅,用千变万化的形态出现在画面中,为一幅作品的诞生所变化着。对于儿童来说,绘画简单的线条是他们表达内心最简单直接的方式,能表达自我感情。因此,老师对儿童进行绘画兴趣培养时应先从简单的线条开始,用线条引导孩子进一步认识和了解绘画,从而潜移默化的产生对绘画的爱好。那么,首先就要激发儿童对“线”的兴趣,多接触生活中的新鲜事物,发现多种多样的“线条”。

1.从乱画中开始——寻找乐趣、增强信心

想要儿童对新鲜事物产生兴趣,首先就要让儿童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有信心,有一个好的开始。如果一开始就感到强烈的挫败感,那么儿童的自信心会受到打击,从而失去继续学习绘画的动力。但如何让儿童在绘画中有信心?如何让一个没有接受过任何专业学习的儿童有自信,大胆自如的挥笔?在线条画教学中使儿童找到乐趣,给予儿童信心?答案就是让孩子随心所欲的乱画,并得到他人的表扬和赞许。乱画是儿童在幼儿时期的涂鸦阶段,是每个儿童最初的绘画状态,在教学过程中就需要老师在此基础上加以引导,让儿童得到进步,并发现感受自己在绘画活动有能力完成的更好。在绘画教学中老师让儿童在画纸上、黑板上尝试用不同粗细的笔乱画,当他们画出不同的线时,如:点、短的、长的、粗的、细的、弯曲的线等。老师应带着赞赏的语气说:“你真棒,这是弯曲的线呀,像小河中的流水一样!”或者用鼓励的语气:“你能画像雨点一样的线吗?”“可以。”孩子们的回答会是充满自信和快乐的,这样他们就能充满想象力,自由发挥,思维也跟着变得灵活起来。课堂结束后,会对线条有新的认识,并对绘画产生了潜意识的兴趣和自信。

2.绘画多样化的线条——提高表现力

线条有多种画法,表现出的形态多种多样。人类是线条的创造者,绘画能力与生俱来,而老师的职责就是及时的发掘儿童的各种潜能,拒绝照猫画虎地传统是教学,抑制儿童创造能力的发挥,使其得到更好的发展。在儿童乱画的同时,教师应该引导他们认识所画出的不同的线条,让他们主动地积极表达自己。在绘画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明确并肯定的告诉孩子:你是最棒的,你画出的每一条线都是好看的,对的。谁画的越多可以得到更大的鼓励。为使儿童更快的记住线条的名字可以带着他们一起给线条起名字。比如:像铅笔一样笔直的线条叫直线;像大海中浪花似的线叫波浪线;像鲨鱼牙齿一样的叫锯齿线;像蜗牛背上的壳一样的线叫蜗牛线等等。老师在黑板上画出或者用图片给孩子们看,再加上形象的比喻,孩子们肯定会兴趣大增。再学会了多种线条的名称和画法后,孩子们会越来越专注,画出更多的线条,还会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更多不同组合的线,在老师表扬后,画出的线是有创造力的,能更快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提高表现力。

  (二)加入色彩利用视觉冲击增强儿童对绘画兴趣

如果说”线条“是芭比娃娃,那么”色彩“就是漂亮衣服,它可以使芭比娃娃变得更加美丽并丰富多彩。在单调的线条教学之后,儿童会逐渐觉得枯燥乏味。这时应给予儿童视觉上的冲击,用色彩增强儿童的绘画兴趣。首先应该从辨别和认识颜色开始,然后给颜色进行搭配。儿童在室外比室内更能有效的认识颜色,在教学中,老师应采取多种手段,让儿童乐于参加,提高色彩感知能力。

1.对色彩感兴趣

根据研究和实践表明,儿童在对色彩感知方面,对色彩的敏锐度很强。鲜艳的颜色比灰暗的颜色更容易吸引儿童。比如:在给儿童发放老师手工制作的五彩花朵时,儿童在看到颜色艳丽的花朵会有更多的孩子想要得到,更能引起他们的注意和兴趣,而颜色浅一些的花朵孩子的叫喊声明显不多。在教学中拿出一张五颜六色的色块板时,问孩子们都看到了什么颜色,他们会特别兴奋,但说出来的基本都是颜色鲜艳的色彩。

2.对色彩有偏好

儿童都有自己的个性,对于喜欢的颜色有一定的偏好性。不论是挑选玩具、衣服,还是物品时总会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这一点也体现在儿童绘画创作时对色彩的选择上就会明显的表现出来。比如:有的儿童喜欢蓝色,他就会在绘画创作涂色时用大面积的蓝色显现物体;有的儿童喜欢红色,他在生活中就会更多的去关注和寻找红色,拥有红色的东西就会觉得愉快。

3.会用色彩表现情绪

儿童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在绘画时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有一定的情绪性。在开心兴奋的时候儿童的表现欲望较强烈,在色彩的应用上会选择颜色鲜艳、对比强烈的颜色表达自己的内心情绪的感受;在委屈难过的时候儿童表现力相对弱一些,在色彩的应用上会选择颜色灰暗、色彩协调的颜色表达自己内心情绪的感受。

  (三)通过手工增强儿童动手能力进而使儿童对绘画产生兴趣

培养儿童绘画兴趣的形式有很多种,线描、水彩、国画、油画,还有不可或缺的手工课。单纯的绘画不能全方面锻炼儿童,手脑结合才能更好的利于儿童的发展。在长时间用笔绘画后,不定时穿插手工制作在教学中不仅能调动儿童积极性、加强儿童对绘画的兴趣,还有利于加强儿童动手能力和想象能力。在手工制作,寻找手工素材的同时,也能扩大自己的视野和知识面。比如:把废弃的塑料瓶或其他材质的瓶子做成花瓶、笔筒、储纳盒等,在瓶子的外表上用画笔把所学到的东西绘画上,予以装饰,也可以用布条或彩纸剪成各种图案贴出一幅画等;用橡皮泥捏出不同的形态或自己喜欢的样子,等成型后在顶端装上可挂件的绳子,风干后,就可以挂在书包上当小挂件了,即好看又有意义。让学生将美术创作和手工制作相结合,不仅能全面锻炼儿童的绘画能力,而且增了儿童对绘画的兴趣。

  (四)其他方式

想要做好一件事情,兴趣是最好的动力。在培养儿童绘画兴趣中让儿童真实的感受到美术活动所带来的乐趣,才能更好的发掘儿童的绘画潜能。但如何更好更快的让儿童对绘画产生兴趣,还需要我们共同发现和探索研究。除了线条、色彩、手工等方式培养儿童对绘画的兴趣,还有很多其他的方式,比如:多带儿童参加、接触与美术相关的活动,多看画展;多接触大自然,看看外面的风景尝试描绘出来;选择用不同的绘画工具、材料和方式进行作画;和其他儿童一起营造更好的绘画的氛围,有利于激发儿童的兴趣;用多媒体教学,开阔视野,冲击儿童的视觉感官,吸引注意力,增强儿童对绘画的兴趣。

  三、国内外对儿童绘画培养兴趣的情况

  (一)国外如何培养儿童对绘画的兴趣

中西方的教学是存在很多不同之处的。中国的教育方式沿承了古代的传统教育模式,注重儿童文化课发展,对兴趣爱好并不注重,得不到全面发展。美术教学过程中也以灌输知识为主,让儿童临摹大量的绘画作品学习绘画,使其无法自由发挥,个性得不到释放,重视知识面的“深”和“精”;而西方教育则恰恰不同,他们从小就重视培养儿童全方面发展,包括美术教育。在教育的过程中不抑制儿童天性的发展,自由发挥,充分展现儿童的创造力,在绘画中注重感受不同的事物,重视知识面的“博”和“广”。对儿童绘画兴趣培养的教育中,西方的教育方式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二)国内对儿童绘画兴趣培养的不足

中国对儿童绘画培养教育的不足之处是:一、学校文化课压力大。使儿童没有太多闲于的时间培养其他兴趣爱好,不能全面发展;二、课堂模式传统单一,儿童的个性得不到释放。标准化的教学体系,不能因材施教,不利于儿童自我发挥;三、偏于灌输式教学和临摹绘画的模式,不利于培养儿童的独立创作能力和探索能力。

  四、对培养儿童绘画兴趣的重视及发展

  (一)应从小加强儿童绘画培养

让儿童有强烈的好奇心、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观察力、灵活的思维能力等,对儿童的发展是有很大帮助的,而这都可以通过绘画来培养锻炼。在培养儿童绘画兴趣时会使儿童有好的审美能力,对美的事物有更好的感知能力,并在绘画创作中,儿童可以根据自己的内心表现出他们所感受到的美好的事物。这都需要从小对儿童进行培养,不仅是培养儿童对绘画的兴趣,也培养了许多其他的能力,对儿童未来的发展有极大的帮助。

  (二)培养儿童绘画兴趣对未来发展的影响

培养儿童的绘画兴趣可以锻炼儿童的多种能力,对儿童未来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比如:1、锻炼儿童的观察能力。在学习绘画的过程中,老师和家长时刻培养和引导儿童观察周边的事物和环境,并且对其进行区分和分析。2、使儿童在各方面的知识多元化。儿童学习绘画时接触面广,视野开阔,通过不同的方式提高绘画技法的同时,也学习了所涉及的各科知识。3、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绘画和手工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可以及时发掘儿童天资和潜能。4、培养孩子的创造力。绘画是没有好坏之分的,要让儿童自由发挥,就能画出属于自己的理想作品。5、还可以灵活思维能力。通过观察事物,把所看到的事物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再画到画纸上,能使儿童思维更加灵敏。

  结语

综上所述,现在的学校及家长都越来越重视对儿童的美术教育问题,希望得到全面发展。因为学习绘画可以培养儿童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动手能力、探索能力、观察能力等,这对儿童未来的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以后也有极大的帮助。而想使儿童喜欢绘画,首先就是培养其对绘画的兴趣,文中也提到了中西方培养教育孩子的不同之处,我国现研究和探讨的方法有很多种,但在教学过程中还是有一些不足的地方需要许多教育工作者们共同努力,继续研究和改善,使培养儿童绘画兴趣的方法丰富多彩,生动有趣。也希望这篇论文能帮助到一些为了培养儿童对绘画产生兴趣而寻找方法的老师和家长们,找到适合不同儿童的教育培养方式。

参考文献

[1]王亦财.儿童绘画创作中探究性能力培养的实践与研究[J].载于《体音美教学》2008,(6).

[2]郭楠.谈色彩在儿童画教学中的实践与运用[D].河北,河北师范大学美术学,2016.

[3]任正伟.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J].载于《素质教育》,2017(1).

[4]胡秋芳.幼儿学画以兴趣为基石[J].载于《教育前沿(理论版)》,2008,(5):2-7.

[5]刘胜文.小学美术教学动手能力的培养[D].湖南;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2015.

[6]王冰.国内外关于儿童绘画能力发展理论的研究综述[J].载于 《学前教育研究》1997,(1):19-21.

[7]刘庆萍.浅谈儿童想象力对儿童绘画的重要性[J].载于《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5):241.

[8]郭伟明.绘画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J].载于《美术教育研究》,2012,(16).

[9]黄林燕.浅谈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绘画兴趣[J].载于《幼儿教学研究》,2011(1):59-60.

[10]黄小静.对幼儿线条画教学作用的认识[J].载于《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2(10):107-107.

[11]吴伶俐.从色彩入手培养小班幼儿绘画兴趣[J].载于《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32):180.

[10]张丽君.粗观中美教育的不同[J].载于《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4:44-44.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28490.html,

Like (0)
打字小能手的头像打字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2年6月10日
Next 2022年6月10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