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三国演义》的人物塑造艺术

摘要: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贯穿儒家思想,是以历史为纲战争题材的小说,写的是汉末中国政治格局。那时天下三分,全文以三个割据的小国之间的斗争为线索撰写,塑造了多个生动鲜活的历史人物形象,在我国读者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小说中罗贯中向我们生动地描绘了这样一个社会力量构成模式,即社会流民+政治活动家+不满现实的知识分子,在将乱未乱,天下大乱之世巨大的社会能量及破坏性作用。同时在塑造这些人物时还采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全方位对人物进行描写,所展现的人物血肉饱满,有声有色。作者呕心沥血塑造出的这些典型人物,运用的艺术手法等无论是对当时还是后世人物形象的塑造都起了一幅旗帜的作用,其历史影响深远。

关键词:三国演义人物塑造艺术手法影响

一、《三国演义》刻画人物需要遵循的两大原则

1、《三国演义》塑造人物遵循儒家文化原则

文章时刻都在弘扬仁义礼智信,仁德之君刘备,忠义之士关羽,都是备受文章推崇的典型。从读者喜爱的这些典型人物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儒家思想的影子,彰显着正能量,他们代表着正义、勇敢和智慧。曹操的奸诈和刘备的仁义是鲜明的对比,为的是告诫君主当作仁义之君,得民心者这天下。文章还弘扬朋友情谊,比如酣畅淋漓的田园三结义,造就了千古佳话。还有刘备和诸葛之间的故事,刘备对诸葛的赏识和厚爱,让他受宠若惊,诸葛的倾心相报、至死方休。还有七擒孟获,体现了他的仁义。这与曹操、袁绍等人妒才杀人的行为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传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标准决定了人们喜欢仁慈,更热爱具有仁爱道德的艺术形象。这正是刘备形象的魅力所在。

曹操是一代枭雄,脾气暴躁、冷酷奸诈、理智狡猾,是和仁慈厚道的贤君刘备截然不同的性格,以自己为中心,疑心大、得失心重是曹操的特点,所以他将吕伯奢一家人灭口了。大多数人都会和我一样,为吕家人鸣不平,明明是好心收留曹操,不料却惨遭毒手。谁让他遇见曹操了呢!他就是这样的人,从他曾经说的一句话就可以看得出来:“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曹嵩在躲董卓之乱的时候被陶谦部属杀害,曹操因而对陶谦怀恨在心,后来他扫荡徐州,攻城之后血洗徐州。而且发掘坟墓,进行掠夺,使得曹操的凶残本性暴露无遗。这部小说崇尚儒家思想,也就是主张“仁”政的,所以全文实际上都在谴责和丑化暴虐统治者,《三国演义》中的暴君还有李催和董卓,当然这些暴君到最后也是没有好结果的,其最终目的也在于告诫统治者,当做仁义之君。《三国演义》刻画的人物生动形象,读时这些人物就跃然纸上,可能大部分中国人对东汉末年历史的印象大多都来自于这部旷世小说。

2、《三国演义》塑造人物遵循历史真实和艺术建构的原则

三国遵从历史的框架和脉络,但又有自己的发挥,是在现实之上的艺术。其中的人物也是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进行渲染和虚构的,为了迎合小说的主题,表达作者的思想,在写作时给人物增添了几分神话色彩。例如料事如神、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诸葛孔明,以一敌百、战无不胜的赵子龙等等。为此我们来看一下《三国演义》塑造人物形象时是怎样把它的原则建立在历史真实与艺术建构的基础上。

东汉末年这段战争历史是小说的背景,时间跨度就在公元184年到280年,空间跨度主要在中国的中东部地区,曹操在北京为据,孙权在东南部沿海,刘备占据巴蜀肥沃之地。其中的人物性格也是十分饱满的,每个人都是多面的,但有也有性格上的特点。艺术不同于现实,无巧不成书,所以想要表达什么观点,需要我们对人物进行渲染和烘托。三国并不是在表现哪一个人物,而是在讲述一群人的故事。江山和权利最终应属于有智慧和仁德的君主。罗贯中立足于三国历史,凌驾于它之上,按自己的意图塑造历史,才有了《三国演义》。

作者推崇英雄豪杰,从小说中对于刘备身边的几位有忠有勇有义的兄弟的刻画就可以看得出来,虽说中国历史上的确是英雄辈出,但是集忠勇义于一身的英雄却还是为数不多的。在小说中,许多的英雄人物是作者将很多人物性格综合在一起形成的。除了诸葛亮一个人近乎完美,其他人都是有优点有缺点的,人物性格比较立体。比如曹操,优点是胸怀大志和充满智慧,缺点是残忍狡诈、不近人情;比如周瑜,优点是同样博学多知,缺点是度量小;比如吕布,优点是勇猛过人,缺点是谋心不足。罗贯中先生过人的才华,对小说的整体布局和架构设计奠定了基础。对人物的设计也是非常用心的,在文章多处埋下伏笔,令文章更具有真实性。读起来酣畅淋漓,令人血脉沸腾。

在历史的基础上,作者对小说进行艺术性重构,加工之后的小说更富有魅力。源于生活的艺术,只有对生活或者是说对历史纪实进行粉饰,才能增加读者对小说的兴趣和印象。虽然很多故事都不是真实的,但是通过作者的笔,将故事娓娓道来,令人印象深刻。这就是成功的艺术作品。

二、《三国演义》中成功塑造的人物类型

1.社会流民

著名学者何新先生曾经对《三国演义》中这一形象给予高度关注,他深刻地指出:“失去产业及其他生活根基的人成为流民。这些人不便于管理,居无定所,没有固定的职业和收入,必将寻找其他的生活出路。任何时代,统治者想要维护稳定最重要的就是控制这类人,减少这类人的存在。他们就像社会中存在的定时炸弹,是极大的威胁和不稳定性因素。

《三国演义》中的关羽、张飞,他们就是这种类型人物的一个典范式样板。张飞,出身流民或城市贫民,这其中,以关羽形象最为突出,集忠、义、勇于一身。可以说,在“三国”的众多人物中,恐怕只有关羽才受到了人们无以复加的爱戴,老百姓甚至为他立庙。想来只有红心赤胆,才真正令人肃然起敬。关羽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赤面如赤心,青灯对青史,儒雅而又英灵。他为人正直、肝胆相照,丝毫也不含糊。关羽千里走单骑,独来独往,且来得清楚,去得明白。他单刀赴会,一身正气,去得干脆,来得轩昂。毛家岗说他“做事如青天白日,待人如霁月光风”,这种评价的确是恰如其分的,也是对关羽的高度概括评价,但也不乏他性格中有刚而自衿的缺陷。如关羽放曹操,表现了关羽有“恻隐之心”“心软”(曹操对此非常清楚,故加以利用,以恳切情词打动他)。所以,关羽的“仁”的这一面,在这里表现的十分突出,以此特定情境中表现出来。而在日常事务处理中,他又刚愎自用,听不进意见的一面,所以常常与诸葛亮发生冲突。由此我们可以想象得到,作者罗贯中真可谓用心良苦。关羽是英雄,英雄虎胆,顾全大局但是他傲慢自负,不肯听取别人的意见。有褒有贬,这样作者把把历史对英雄的要求与人民心目中的英雄形象塑造到极致。

2、不满现实的知识分子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绝大多数还是有历史依据的,其中学识渊博的谋士比较多,因为优秀的政治家是需要有智慧的谋士的。也就是我们说的知识分子的作用,他们和流民在一起,由知识分子运筹帷幄,流民们冲锋陷阵,一起完成一个伟大的目标。而在这类形象中,诸葛亮无疑是不满现实的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在罗贯中笔下,他是智慧的化身,治戎与奇谋兼长。孔明智慧超群,为了增强小说的看点,作者的描写有些过头,将孔明描写的甚至像一个世外高人,就像鲁迅的点评“状诸葛之智而近妖”。以诸葛为核心,作者还塑造出不同层次的知识分子形象,如隐逸的司马懿,谋士层次的马谡等,他们都是因不满现实转身投入乱世之中贡献自己的谋略,希望可以改变因动荡而造成苦难的这种社会现象。

许多的人物角色所处的位置相近,经历相似,本来就具备一些共同的特点。但作者尽力寻找和塑造他们的差异,使人物更加活灵活现。据统计,全片有名有姓的人共有477人,经历相似的人不在少数,作者在塑造共性和差异性的时候确实下了不少功夫。比如文中的谋士,诸葛亮,周瑜,司马懿;都是聪慧过人的谋士,都是各为其主呕心沥血,但是我们必须在他们的性格和经历上对他们有所区分,这是很不容易的。庞大的文人群体,如何能让他们各有特色,罗先生能做到这一点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在蜀国,也有徐庶、庞统等谋士,和诸葛亮一样辅佐刘备,在三国争霸中为刘蜀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他们三人的性格、主张、想法通常是不一样的,他们各有特点存在,也各有优缺点。就说孔明先生,他是刘备最忠诚的谋士,他本隐于山野,是刘备看中他的才华,三顾茅庐请先生出山。中国有句古话:士为知己者死。诸葛亮为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一生为刘氏家族的天下大业奋斗着,直到咽下最后一口气。就如我们耳熟能详的《出师表》中所写,诸葛亮在刘备托孤之后仍是尽心尽责,最后落得出师未捷身先死的遗憾,留给后人评论只有一个字“忠”。而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在诸葛亮身上所表现的,无论是那具有儒家风范的治国理想,还是那具有道教色彩的奇法奇术,都是常人所不能及的。这些也是他在普遍读者的心目中留下印象——一个不同凡响的旷世奇才。但这些评论也不是平白无故的,而是来自诸葛亮的建功立业,例《三国演义》中的所有大事件、重大计谋、重大战役,几乎无一不与他有关。如“草船借箭”、“空城计”、“赤壁之战”、“六处岐山”等等,他就是通过这些功绩建立对的过程和结果,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同时也表达了他作为不满现实的知识分子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改变乱局的理念和行动力。作者罗贯中在塑造诸葛亮这一形象时,可以说费劲了心机,并调用了各种艺术手法,才使得诸葛亮一出现就显得非同凡响。

3、政治活动家的宏图大业

政治家是一批心怀天下的有识之士,他们把流民和文人谋士叫到一起,文人谋士为其出谋划策,流民武人组成军队为其冲锋陷阵,天下是他们的蛋糕。而这批人,需要有领导才干,会识人、会用人、会笼络人心。政治领导人的主张是否仁德,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的百姓生活状态。刘备是汉朝皇室后裔,顶着这个光环,让他继承皇位具有合理性,这是刘备笼络忠于皇室的那部分人的手段。作者给他塑造的形象就是仁德之君,也是作者对他的偏爱。还有曹操,他以自己的狠辣、谋略踏出一条血路,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势力集团,成为一代枭雄。毛宗岗在评价曹操时并没有拘泥于史实,而是基于忠实于自己的阅读感受。他既说曹操的性格中有近乎忠、顺、宽、义的一面,又说他是“欺天下”的“奸雄”“奇人”。曹操性格复杂,可以说最像政治家的君主,它代表着利己的统治者,他有雄才大略,也有七情六欲,他仁贤又凶狠残暴,心胸狭窄而又偶尔不失宽厚。在他的政治领导下,底下的谋士也受他的影响,常常会心惊胆战,心生疑虑,变得多愁善感。再回到刘备,从刘备身上,你可以看到中国古代叙事作品中那种领袖人物(比如宋江)的特征:只认“伦理”,“不讲人情”,拥有种种阴险的政治手段和“作伪”本领。刘备以“不成功,变成仁”为人生信条,贯穿他的整个政治生涯。就像俗语所说:“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无还是结局,更是预定的国策。”但刘备不仅很会巧立名目,装腔作势,而且很懂策略,这也许就是他在兴兵之初,就用“匡扶汉室”的旗帜,以获得天下的响应和支持,也是他之后作为领袖,收买人心的套路。但不得不说他的做法为他赢得不少助力与人心,为他奠定大业助肋不少。至此,我们可以说以曹操和刘备各代表的政治活动家将《三国》中这一类影响体现的淋漓尽致。

以上三个形象系列是相互制约,三位一体的。政治领袖驾驭着知识分子与社会流民两个系列,知识分子与社会流民又相互配合,知识分子运筹帷幄,社会流民用自身的社会力量决胜于千里。一个国家的兴盛,这三个系列之间的关系发展对其有很大程度的影响,它们如何发挥作用,中国历史上任何朝代的更迭都要经历这一步。《三国演义》在塑造人物时,主要塑造了政治活动家,不满现实的知识分子,社会流民这三类人物形象。

三.《三国演义》在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手法

1.通过白描手法刻画人物心理

在小说中,对于人物、环境的描写,多是白描。这是最容易把一件事情、一个人讲清楚的手法,也最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鲜活、跃然纸上。例如在第一次对张飞的描述,“玄德回视其人,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由此可以看出张飞身材魁梧,冒失莽撞,形象栩栩如生;对诸葛亮的描写则是“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这分明是对一个神仙的描写啊,符合他近乎神的形象。而关羽的描绘则是“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隐约之间我们可以感受到一股子英雄气概。这边是白描的魅力,不矫揉造作,不含含糊糊、吞吞吐吐,表达直截了当,直抒胸臆,令人印象深刻。

文章对人的形象、神情更为细致的描写还有“春梅煮酒论英雄”中的片段,小说通过描写刘备一系列假话,其中借助刘曹之间一系列的言语往来与神态变化的细微描述,以此反映刘备当时面对曹操问话复杂、矛盾、恐惧的心理。正因为小说家巧妙地用言语对话实现人物内心世界,来刻画二人的不同心理,使戏剧性的艺术效果更为突出。

2.以侧面烘托手法描写人物性格

借助侧面角色来衬托主角,是罗贯中先生运用得十分娴熟的手法。主要的特点是将大部分的描写用于侧面角色,比较详尽的对他们进行渲染,但主要的目的是在表达对主角的一种观点和态度。需要读者自己体会出来,这是小说的看点之一,通过读者自己对角色的感知,会塑造阅读快感和成就感。周瑜、曹操、司马懿三位智者谋士的聪明才智都是通过其他人的衬托体现出来的。他们三人都是杰出的战略家,才是胆略都是一流的,但都一一败在诸葛亮手下。衬托也就是对比,通过比较显出高低之分。在孙权的吴国,周瑜作为谋士为他出谋划策,随处可见他的聪明才智。但直到和诸葛亮相较量之后,高低马上见分晓,周瑜的所有计策被一一识破,后来他还想设计陷害诸葛亮,不料都被识破了,通过他们俩打交道,侧面烘托了诸葛亮的智慧超群。司马懿也是绝顶聪明的谋士,在魏国智慧无人能敌,受曹操重用,与其他人的交战无一战败,唯独遇见诸葛亮,两个人还可以成为对手,诸葛亮用“空城计”、“八封阵”等使得司马懿拍膝感叹。在这里司马懿和周瑜都是侧面角色,由司马懿和周瑜侧面烘托诸葛亮的智慧。

正是通过这样的陪衬与侧面烘托,作者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感人至深的艺术形象——智慧的化身诸葛亮。

3、通过对比手法描写人物的多面性

《三国演义》中运用了许多技法,但是毫不矫揉造作,对比方法是十分常见的,被作者娴熟的运用于各章节各处。在许多场景中作者利用对比,来衬托人物的不凡气节和特点。

《三国演义》中,喜将刘备与曹操做对比以突出他们各自不同,却又多面的性格。比如说刘备仁慈贤明,曹操残暴狡诈;刘备匡扶汉室,为宗室之根;曹操叛汉室自立,为王室之叛党。正是通过这一正一邪的对比才更加使人物性格更加明显,但又不得不说刘备的宽仁背后也有假意存在。较之刘备收买人心与曹操之买人心,一样都是假处。从中大家都能看出来曹操的骗术,因其心术不正丧失人心;但是刘备就比较会笼络人心,深得百姓爱戴。后来有很多人说,其实深想一下,刘备是个伪君子,但是和曹操相比,他显然是可爱多了。通过对比,似乎刘备比曹操的骗术更高明。除此以外,这里还有刘备少为人知的一面“冷面狠辣”他与与曹操的“宽厚”形成鲜明对比。例刘备在笼络赵云时的一段,他“舍弃妻儿”,只为能确保收买赵云的忠心,还有刘安为他“杀妻飨士”的文字,玄德在刘安家,误认人是狼,饱吃一顿人肉。两者无一例外的都表明刘备确实冷面狠辣。而曹操也有宽厚的一面,比如“官渡之战”后的烧密信一事。在曹胜袁绍后,他在袁绍图书馆中发现一封来自自己部下写给袁绍的投降书,按照曹操易怒而又残忍的本性,他一定会将这些写信的人统统杀掉。但是曹操不但没有赶尽杀绝,还放过了他们。好比他下令烧毁了那批密信,也不再去追查那些写的人,从而使一大批人幸免于难。由此可见,刘备的除了宽仁、忠厚,但也有伪善和冷面狠辣的一面;而曹操不只是人们常说的急暴、狡诈,他也有其宽厚的一面。可以说这种用对比的手法对人物的描写可谓是淋漓尽致的。

4、通过夸张的手法突现人物的优点和长处

在文章中,也随处可见夸张的运用手段,尤其在描写人物时十分受用。如果能够通过描写让人看到明显的人物特点,表达出清晰明确的主题思想,说明夸张技法运用得当获得成功。在文中很多情节塑造上都用了夸张技法,比如说孙策挟死一个人,吼着吓死一个人。赵子龙单骑救主,关羽诛颜良等。书中第四十二回写“张飞大闹长板桥”竟将曹操身边的夏侯杰“惊的肝胆碎裂,倒撞与马下”且“一时弃枪落盔者,不计其数”。就将张飞的勇猛和英雄气概显得非常突出。

还有一种情节夸张,比如说草船借箭、空城计,在现实中可能不成立,实在存有侥幸心理,意在用这样的手法凸显诸葛亮的才华,但是现实中不存在,只能运用夸张技法,在事实的基础上进行渲染。结果使人物形象十分丰满,让人对人物印象更加深刻,增加故事的可读性。

四、《三国演义》人物塑造艺术的影响

《三国演义》成书时间早,成就高,地位不可取代。小说用的是白话版的文言文,浅显易懂,大多数人读起来都没有障碍,这也是小说得以广泛流传的一个重要因素。小说在结构和节奏上,设计精巧、缓缓推进,前后呼应,相得益彰。把这段复杂的历史娓娓道来,让人觉得脉络清晰,且看得如痴如醉。我们的毛xxxx就酷爱看三国,他常常将三国的人物与现实人物相类比,把三国的故事和现实的故事相提并论。足以见三国具有现实指导的意义,这也是小说的成功之处。

在刻画人物的时候作者是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描写的,作者的喜好和倾向直接影响人物的形象,毛宗岗父子在评价时将三国人物提炼概括为“三绝”,实际上还可以加上一绝,就是刘备的“仁绝”。

曹操为“奸绝”,关羽在斩华雄的时候,曹操为了笼络人心,亲自给关羽倒了一杯酒!其实关羽不喜欢喝这个牌子的酒,他还要给人家热好了等他,你说多可气!其实斩华雄需要关羽这些的小角色吗?袁术不是说了吗,俺大臣尚且自谦!

刘备是“仁绝”,从小说中就能看到作者对刘备的认同和偏爱,刘备是皇室后裔,名正言顺的君主,出师有名,为平叛收复汉室河山。刘备无论他个人如何,他的汉皇室血脉使他具有与生俱来的优越性,但其实他个性十分复杂。他一心想收复王室的失地,统一天下,结束战争的状态。所以他一直寻找能够帮助他夺得天下的人,当他看上博学多才的诸葛亮,他便执著的去诸葛的小破屋去了很多次,终于以诚意打动了诸葛神仙。他遇到忠义关羽和张飞,便与他们在桃园结拜,至此关羽和张飞将一生的勇猛都奉献给了刘备集团。

孔明“智绝”,诸葛亮代表的蜀国在和魏国和吴国打交道的时候,都可以体现出他的智慧。《草庐对》、三分天下、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火烧赤壁、舌战群儒、智激周瑜、七擒孟获、六出祁山都能看出他卓绝的智慧。诸葛亮无疑成为了智慧的代名词,他用过的计谋也被后人反复琢磨研究,指导实践。

关羽的“义绝”,在白楼门他为了救朋友跪曹操,说明他是个重义气的人。在我国的古代,男子只可跪天地和父母长辈,都说膝下有黄金,对古代的男子来说下跪就是一种屈辱。关羽勇猛无比,也是非常自负的人,能为了朋友下跪是多么不容易啊但是他就没有想到,张辽既然是英雄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那么一旦被曹操释放那么对刘备这个早晚成为曹操敌人的人是不是一个相当大的威胁,起码不是什么好事。为此刘备是在关羽下跪求情之后才为张辽求情,因为刘备是做给关羽看的,估计刘备都没有存在什么收买张辽人心的心思。再说说关羽对待敌人的义气。那么就要说说著名的华容道义释曹操。赤壁之战关羽的任务是捉拿曹操但是他没有那么做啊,为什么不那么做?不过就是因为当初在曹营的时候曹操曾经恩待过关羽,也是因为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的时候欠过曹操的情,至此来说,他就不管什么军令了,私自释放了曹操。

以上人物塑造的艺术影响不只对当时古代文学作品人物典型创作有巨大影响;而且对现代文学作品意义深远。但是由于描写的过于绝对,从而显得不太真实。这就是在艺术创作上关于度的把握问题。但无论如何,三国依旧是我国的文化瑰宝。

五、结语

《三国演义》构思精巧独特,多方面开历史先河。大致可以归类为传说,一部分是史诗,一部分则有传奇和神话的成分。写的是汉末中国政治格局。那时天下三分,全文以三个割据的小国之间的斗争为线索撰写,塑造了多个生动鲜活的历史人物形象,在我国读者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国多有对战争的描述,气氛也是有惊险刺激,但是并不凄惨,给人心中没有留下负担。作者善于把握节奏,循序渐进的将故事推向高潮,就拿赤壁之战来说,作者用八回的笔墨描写,别具一格,设计精巧。据统计,全篇有名有姓的人共有477人,均是性格立体、形象饱满的人物角色,经历相似人不在少数,作者在塑造共性和差异性的时候确实下了不少功夫的。许多的人物角色所处的位置相近,经历相似,本来就具备一些共同的特点。但作者尽力寻找和塑造他们的差异,使人物更加活灵活现。全书又是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这主要得力于作者构思的宏伟而严密。故事的主线就是三个国家之间的斗争,也可以说三方晋级赛,一个个小故事组成,小故事来表现出人物性格特点。小说的语言是白话版的文言文,虽然不同于如今的汉语言明白,但是对于当时的时代来说,已经是一个很大的突破了。别人的小说就是一副书生腔调,老百姓如果没读多少书是看不了的,但是罗贯中一改前制,运用平时交谈的语言写作,可能在同时期的其他著作面前显得“没有文采”,但也是这部小说得以广泛流传的基础。一部伟大的著作必定是面向大众的,不管在哪个领域都是如此,得民心者得天下。受了民间传说影响比较大,作者也在刻意迎合百姓的喜好,在设定人物时过于夸大显的不真实。鲁迅先生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批评是很中肯的。

致谢

本次论文从开始选题到最终完成,每一步都是在导师的耐心指导下完成的,倾注了导师大量的心血。导师渊博的专业知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使我懂得了许多处人处事的道理。在此,谨向导师表示深深的敬意和诚心的感谢!尽管在写论文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问题,但这些在老师悉心的指导下,问题都一一迎刃而解。

大学生时光随着论文的完成已接近尾声,这段时光将是我人生中最无忧无虑、最快乐的时光。在本次的毕业论文写作中不仅检验了我在大学期间所学习的知识,而且通过这次写作让我在很多方面都有所提高,学会了综合运用本专业所学课程的专业知识和素养,并且对各科相关的课程都有了全面的复习,独立思考的能力也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在这里我要感谢我的母校给我提供这样一个美丽的学校环境和安静融恰的学习氛围,也要感谢我的各个老师给予我的各种人文关怀,尤其是我的论文辅导老师,谢谢您不厌其烦地帮我修改论文,衷心感谢您。

参考文献:

[1]赵君秋.从历史真实到艺术真实——浅谈《三国演义》对人物形象的塑造[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1(6):45-46.

[2]梅新育.当前我国跨境人口流动的风险与挑战[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4(16):54-70.

[3]王基.论《三国演义》塑造知识分子形象的艺术手法[J].许昌学院学报,1986(4):109-114.

[4]黄虹.《三国演义》的人物描写[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2006(3):21-22.

[5]王会明.民间与文人视角下的刘备形象[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4):59-62.

[6]崔海涛.论《战国策》对古典小说的影响[D].黑龙江大学,2011.

[7]何可敬.《三国演义》以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声誉耀亮了多个地名美彩[J].中国地名,2014(5):23-25.

[8]李国帅.近现代三国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

[9]李巍.英雄史诗《格萨尔》的影视潜质探析[D].西北民族大学,2012.

[10]夏远.从诸葛亮的人才管理缺陷来探索现代企业人才管理和培养[J].商场现代化,2014(22):147-147.

[11]易锦海.《三国演义》人物塑造的类型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格设计[J].武汉交通政治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1(1):53-58.

[12]黄华强靳青万.智:《三国演义》的实质性内核[J].许昌学院学报,1993(4):84-90.

[13]李萍.从关羽形象的塑造看《三国演义》的情节提炼[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1995(3):80-81.

[14]鲁小俊.论《三国演义》的现代误读[D].武汉大学,2015.

[15]宋希芝.论《三国演义》对一则稗官小说的深度创造[J].名作欣赏,2011(11):89-91.

[16]郭素媛.20世纪曹操形象诠释综述[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27-31.

[17]徐娅楠.从“信达雅”看《三国演义》俄译本[J].文学教育(中),2013(3):21-21.

[18]常靖.浅谈《三国演义》中孙权的艺术形象[J].太原大学学报,2010(2):47-49.

[19]梁现利.《三国演义》中智者形象研究[D].渤海大学,2012.

[20]孙植.平空造奇推波助澜——论《横槊赋诗》行文艺术及其他[J].长春师

[21]禤伟旗.三国人物价值论析[J]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1996:1-6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29691.html,

Like (0)
打字小能手的头像打字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2年6月16日
Next 2022年6月16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