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完成《乞力马扎罗山上的雪》中哈利的性格特征这篇论文的时候,我采用了文献搜集法、资料研究法和描述性的研究方法。我在搜集和翻阅了大量的有关资料后将这些理论和现象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凭着自己的理解和描述表达了出来。有关哈利的资料和理论为我对哈利性格的研究也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哈里是一个比较矛盾的人物,尤其是前期对生活懒散的态度和后期自己精神的升华形成鲜明的对比,他就像出现在我们身边的人物一样,拥有着和普通人一样的喜怒哀乐。身为一名作家的哈利在富有书生气的同时又有着书生的敏感、怯懦和脆弱;因为懒散、怠惰,他屈服给了金钱和权势,为了金钱和权势,他谎话连篇——这是他堕落的根源;在利用着富有女性的感情和金钱的同时又在内心深深的仇恨着她们,同时精神也遭受着自己的谴责,他心口不一,将一个矛盾、复杂、精神分裂的灵魂阐释的淋漓尽致;在对待死亡的态度上,前期的恐惧愤怒和后期的平淡坦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为他灵魂的升华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关键词:人物性格;怯懦怠惰;傲慢与偏见;失意者形象;灵魂的升华
引言
《乞力马扎罗山上的雪》自海明威1936年发表在《绅士》杂志上之后就备受世人瞩目。各种研究其“冰山理论”、“意识流”或者“艺术手法”的学者层出不穷。本文主要从《乞力马扎罗山上的雪》中的人物形象着手,着重分析主人公哈利的性格特征,充分了解哈利的心理活动以及表现,从而还原一个更加饱满的主人公形象,由此来分析他的性格特征。
身为一名作家的哈利,由于自己的懒散怠惰而过上了奢华腐败的生活。他凭借谎言和自己的妻子海伦相处。但是,他发现自己渐渐地丧失了自己的写作才能,精神的压抑迫使他寻找灵魂的释放,于是他决定来到非洲这片心灵的净土上洗涤灵魂的罪恶。但是,他膝盖受伤不幸感染坏疽病。这个时候他回忆了自己的一生,因为懒惰不思创作毁灭了自己的才能;因为自私贪婪和不爱的海伦生活在一起。这么多精神的脂肪都没能减下来,自责、遗憾、悔恨涌上心头。在面对死亡的恐惧和愤怒也渐渐化作坦然和平淡,因为他知道,乞力马扎罗山上的雪长久不化,终能洗涤自己一身的罪恶。在他临死的那刻,他那堆满脂肪的灵魂终于被那长久不化的乞力马扎罗山上的雪给洗涤干净,就像那乞力马扎罗山西峰的豹子一样,回归上帝的殿堂。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乞力马扎罗山上的雪》的主人公哈利的性格特征。
哈利的性格特征
(一)敏感怯懦、脆弱、富有书生气
脆弱的哈利虚弱地躺在破帆布床上,他静默的看着那片耀眼的草原,再看看野马和草丛,看着这个舒适的营地依山傍水。[1]表面是在描述环境的美好,然而表面的风平浪静只是为了掩盖背后的波涛汹涌,给人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既视感,也从另一个方面表现出哈利即将离去的不幸。
文中的开头,我们从哈里和海伦的交谈中可以看出哈里有着很强的自尊心和一颗敏感脆弱的灵魂。首先,他在自己膝盖感染不慎患了坏疽病后对海伦说的“不过我非常抱歉,这股味儿准让你受不了”和“到底是这儿的风景还是我这股味儿把它们给引来的?”哈利自己心里的难受表现在语言的啰嗦上。这个时候,他渴望得到海伦的答复和心灵的救赎,也表现了哈利脆弱的内心和敏感的灵魂。当哈利因为难受,而海伦要给哈利读书的时候,哈利的回答是“我听不进去”并且要求和海伦吵架,因为这样他就会觉得时间过得就会快了。这体现了哈利为了发泄心中的怨气,而将自己的妻子当作出气的对象。懦弱的哈利、敏感脆弱的哈利甚至说虚伪做作的哈利展现在我们面前。
贫苦生活已经过怕了的哈利,开始厌倦这种枯燥无味的创作生活,他向往过富有奢华的生活,于是辗转于富有的女性之间。[2]终于他享受上了有钱人的生活,可是在罪恶金钱的反衬下他的灵魂愈加的脆弱不堪,丧失了写作能力的他渴望找回失去的自我。于是决定来到非洲,进行灵魂的陶冶——狩猎。原本非洲狩猎之旅是他新生活的开始,可是阴霾无处不在。在精神和躯体的双重打击下,他意识到死亡是解脱的唯一办法,唯有死亡能够唤醒当初的自己,回归灵魂的纯净,进入上帝的殿堂,最后他决然的走向了死亡。
孤高自傲的哈利虽然拥有着英勇无畏、永不言败的毅力和精神,但他仍然是脆弱的。[3]就像一位强大的武士,身披铠甲手持利剑却拥有一颗保家卫国柔软脆弱的内心。在遇到一些挫折的时候,哈利的态度永远是退缩或者放弃。“不,喝酒对我有好处”试想一下,一个卧病在床的人可以喝酒吗?答案是否定的。“我根本不在乎卡车来不来”表示这个时候的哈利希望卡车回来,但是知道这种希望很渺茫。[1]哈利对救赎已经开始抱着怀疑的态度在等待了。他开始厌倦、开始胡思乱想或者可以称作自暴自弃了。
(二)懒散怠惰的本性
在某些适当的时机做一些合适的选择可能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但如果所做的决定是不合适的或者是错误的,那就有可能毁掉一个人的一生。“有些创作素材,本来等哈利的灵感更加深刻的时候动笔可以写的更好”但是因为他的懒散怠惰,而且一再拖延,迟迟没有动笔,因此他完全丧失了自己的写作能力,也导致了他精神的“死亡”。[1]
哈利对狩猎这项活动有着一种超乎寻常的热情,狩猎的过程使他的心情非常激动。与此同时,写作是他的另一种精神寄托,当他创作比较顺利的时候他可以安心创作,创作给他带来的欢乐是其他别的东西所不能相比较的。当他创作不顺遇到一些挫折时,唯一可以摆脱这种烦躁和神经错乱的就是去野外狩猎,通过狩猎使他的心情平静下来从大自然寻找灵魂的慰藉。[4]所以当他已然不能创作时,他决定去他生命中最愉悦的地方-非洲,他到这儿来就是为了重新开始,开始找寻他的创作灵感和创作激情。所以他没有追求奢华,尽量将这次的狩猎旅行的舒适度降到最低。他曾以为这样就能够重新锻炼自己,就能够去掉心灵的脂肪,但是……
当哈利经过一段颓废的生活后,他感觉自己的精神愈加的颓废,而心灵也更加的空虚了。日子的确很舒服,但他自己的灵魂却像缩在了一个冷冷清清的角落。像朱先生说的“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在钱财和美色的诱惑下,他终究没能抵挡住创作灵魂的沉睡。懒散怠惰是他走上这条不归路的致命缺陷。有了钱财和权势,得过且过是他创作的常态。他要写的东西实在太多了,世界的变化、人们在遇到某些事情的表现和态度或者更多。关于这些,他一个字也没有写。想到此处,他只能给自己找找借口,等材料和知识储备充足了再记录吧。就这样,一天一天的过去了,或者我们可以说等他想起了自己曾经看到的某些触人心弦的故事和生活百态之时,他已经不能创作了。空有天赋不写又能怎样呢?他拥有很高的创作才能但却弃之不用,他已经在他所不齿的路上越走越远。
他幻想进入上层社会的初始其实很简单,进入上层社会成为一名间谍,研究他们的阶级和生活,这本来是为了更好的创作,拥有更优越的创作条件和创作素材。在尚未进入这个阶级之前他说过:“进入这个阶级只是为了深入透彻的解剖他们这个阶级,他会离开这个充满腐朽与罪恶的上层阶级。”[5]但是在奢华的生活和巨大的诱惑之下,他沉沦了,成为了之前他所鄙视的角色。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个自制力不是特别强的人处在一片负面群体中,必然会受到一些干扰,这必然会影响自己的本心。于是,哈利也和大多数的平凡人一样,沉迷在欲望的海洋里。每天什么事也不做,一个字也不写,在奢华生活的侵蚀下沉迷于饮酒作乐渐渐地,他的意志也开始松懈了,创作才能也褪去了,当提起笔一个字也写不出来的时候,到最后他干脆什么也不干了。人生中那么多生动的场面还没有被自己写成作品记录下来,而自己就要结束自己的生命了,哈利的愤怒和他的无奈与悔恨一一展现在我们面前。
(三)复杂、矛盾的灵魂
1、以自我为中心的虚伪与贪婪
哈利自我欺骗的进入上层社会,他只是为自己的懒散与怠惰找的借口。在将死之际的回忆中,我们看到了哈利是一名作家,生活的贫穷与窘迫使他创作不利,拥有较高创作才能的哈利享受着情人的仰慕。富有的海伦用金钱好好地供养着他,而且从来不曾大吵大闹。他虚伪的进入海伦的世界只是为了骗取海伦的感情、金钱与权势。他用自己的创作才能进行交易,因此他获得了金钱和势利,但与此同时,他的才能也随之消失殆尽。
哈里和海伦的爱情就像一笔交易,海伦付出了金钱和青春换取了哈利创作的才能,而哈利出卖了自己的创作天赋换取舒适奢华的生活,创作才能与金钱权势孰轻孰重,谁又能说得清呢?[5]不爱海伦的哈利已经不相信爱情了。最初的最初,哈利也有自己喜欢的女人。对于他所爱的女人,他爱得太深了,与之相对应的索求的也就更多了。相互间争吵将彼此本就不多的感情也消磨殆尽了。渐渐地,他已经不相信爱情了。
哈利参加过战争,也曾为国家浴血奋战过。他拥有着美好的爱情和崇高的理想,但是不幸的是,一切都结束了。战争给他的精神和躯体都带来了无尽的伤痛。他开始变得碌碌无为,为了安逸出卖了自己的创作天赋,终于,他失去了自己的创作才能。哈利选择和海伦在一起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她很有钱,因为她非常可人,很有欣赏力,因为她从不大吵大闹。[6]不管他想要什么,她都会给他买来,海伦的所有条件都满足哈利的择偶标准,所以他们理所应当的在一起了。和哈利完全相反的是海伦热切的爱着哈利,她把哈利当成一名作家、一位自己钦佩的男人乃至自己的丈夫。但有一点,海伦在爱着哈利的同时也对哈利怀着另一种心思,她希望哈里能够给自己带来另一种不同以往的生活。但与之矛盾的是,哈利却想远离她重拾才华横溢的自我。所以从另一个角度去讲,海伦像一个寄生虫一样汲取着哈利的精神营养。[7]
愤怒的哈利在对待海伦的态度方面将自身的缺陷暴露无遗。“你有的是该死的钱”暴露了哈利既向往着有钱人的生活,又发自心底抱怨和排斥金钱。[1]海伦说:“我现在爱着你,我永远都会爱你。你爱我吗?”的发问之后,此时的哈利虽然喝了酒,但是酒越喝自己却越清醒,无比清醒的知道自己并不爱海伦。哈利清醒的回答着“不”,不爱而且表示自己的头没有发昏。在海伦要为哈利受伤的膝盖努力时,哈利却果断的说“你去努力吧,我累了”。[1]此时的哈利已经不想用谎言去敷衍海伦,诚实的不仅是哈利嘴巴,还有他的精神、身体乃至心灵。因为敷衍这个自己不爱的女人,哈利早就已经身心疲惫了。他此时冷漠的对待海伦,甚至坦白的告诉海伦自己并不爱她,矛盾的哈利一方面想遵循自己的内心诚实的告诉海伦自己并不爱她,另一方面也是他身心疲惫的表现。
哈利在回忆自己的过去时,美好的回忆袭上心头。往日的自己热爱生活、追求自由、向往大自然。身位作家的自己,拥有着如诗般的生活,富有书卷艺术气息,处处洋溢着欢快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但是在金钱、权势以及女人的侵蚀下,自己堕落了、腐朽了。
矛盾的哈利拥有着较为复杂的灵魂,他口无遮拦、无所顾忌的伤害着海伦。谎言成了他赖以谋生的工具。他一边诚实的跟海伦说“那好,我继续伤害你。这样更有趣。这是我和你在一起真正喜欢干的事情。”自己最为亲近的妻子在照顾着病重的自己,但是心理扭曲的哈利却要伤害着对待自己最为亲近的人,甚至觉得伤害海伦是一件极为有趣的事情。可是另一边当哈利看到海伦哭了的时候他又虚伪的解释说:“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么做。我本来无意挑起事端,现在我真像个傻瓜一样荒唐可笑,对你狠心也狠心到家了。”“我不再那样了,我都不记得自己说了些什么。”不知不觉的赖以谋生的谎话从哈利的嘴中溜了出来。真诚与虚假已经占据了哈利的大脑,他已经不知道自己到底该怎样去敷衍这个待自己至纯至性的女子。“你这个坏女人,你这个有钱的坏女人,这是诗。”“现在我整个人充满了诗歌,腐烂的诗歌。”精神分裂的哈利清醒的知道自己的灵魂早就已经腐烂。现在躯体也离腐烂不远了,所以他才借着诗的名义肆无忌惮的伤害着海伦。
故事的开始其实很简单,海伦喜欢读哈利写的东西,彼此向往着对方的生活,双方也都为了走进彼此的生活付出了某些东西。在这个过程中,海伦付出了自己的金钱和青春得到了最初哈利的才华,而哈利也付出了自己过去生活的残余换取了海伦提供的安全和安逸。哈利本来可以靠才华吃饭,但是因为懒惰,因为贪图享受,他变成了一个自己所不齿的人。从以前的居无定所到如今的生活安逸,哈利得到了什么又付出了什么,这到底谁又能说得清楚呢?
2、自责反省和内心的悔悟
哈利在饱受战争的苦楚之后,迫切的希望能和自己的爱人过上舒适安逸的生活,但是理想总被现实所打破,爱慕虚荣的哈利出卖自己的创作才能换取了舒适的生活,凭借谎言和海伦相处,他对自己欺骗的妻子海伦心存愧疚,渴望能够弥补海伦但是却又无能为力。自己到底是爱慕着海伦的金钱还是这个人他已经搞不清楚了,只是知道自己一直在欺骗着海伦。他想忏悔却又无视无刻不在欺骗着海伦。明知道不是海伦的原因造成自己丧失创作才能的,但是自己偏偏还在埋怨海伦。明知道自己这样做是不对的,但是这个时候他已经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自责反省以及内心的悔悟不由得袭上心头。
充满创作天赋的哈利因为追求奢华的享受而导致自己创作才能的褪去,内心充满了自责和反省。本来进入上流社会只是为了更好的写作,但是自己的急功近利和懒惰导致了自己创作责任的缺失。创作本来是自己赖以生存的工具,然而自己却用它换取了廉价的金钱和权势。有些东西在拥有的时候不去珍惜,等到失去才觉得后悔莫及,这莫过于人生最遗憾和痛恨的事了?躯体的伤痛和灵魂的腐朽让自己像一具行尸走肉苟活在这人世,这时他无比的憎恨金钱,甚至无助的想毁灭金钱毁灭一切。在痛恨金钱的同时他又无比的痛恨自己,归根结底,到底是自己没能抵挡住外界的诱惑罢了。
雪始终给人以神秘感,更何况是乞力马扎罗山上的雪。这座高山的海拔有一万九千七百一十多英尺,非洲最高的山就是它——乞力马扎罗山。马塞人戏称西峰为“上帝的殿堂”。这里有着万年不化的积雪和一具冻干的豹子尸体。豹子去西峰干了些什么?从来没有人能能够说得清。[8]雪在我们的印象中一直是高洁纯净的象征,但是它也象征着死亡与凄清。纯洁神圣的雪最终肯定会洗涤一切掩盖住所有的腐朽,这也象征着永生肯定会战胜死亡。所以,故事的最后,哈利魂归乞力马扎罗山,也是他的灵魂进入上帝的殿堂的象征,是精神不朽的象征。
这个简单的故事实际也表达了一种这样的思想:“你本是尘土,仍要回归尘土”,换句话说,也就是回归自然。《乞力马扎罗山上的雪》也表达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观点,同时也强调了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哈利之所以遭遇不测,一定程度上是他肆意践踏自然狩猎过度的报应。[4]所以,哈利在自我反省。他不仅反省自己势利追求金钱和女人,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反省自己过度的狩猎和肆意的践踏自然,这是命运对他的报应,因此他认为既然自己以谎言为生,就应该以谎言为死,所以哈利情愿魂归乞力马扎罗山。
人的一生,要么光明磊落的活着,要么壮观轰烈的离去。而哈利的一生,在尚未追求金钱权利时活的的确光明磊落,然而当他走上这一条为自己所不齿的道路时,他的灵魂早就已经沉没在沼泽里了。而此时乞力马扎罗山西峰豹子尸体的出现,给了我们强烈的精神暗示。“豹子为什么到这么高的地方来呢?没有人对此做出过解释。”豹子的西峰之行,到底是为了寻找食物,还是为了自我精神的永存呢?谁也不知道答案。而哈利也是如此,他已然决定如果不能光明磊落的活着,那倒不如轰烈壮观的离去。
死亡的前一刻,哈里终于醒了过来,自己躯体的腐朽并不是别人造成的,这完全是自己的原因。饱受精神折磨的自己,内心无时无刻不在遭受着煎熬。为了廉价的金钱和权力,为了自己的爱慕虚荣,他已经付出惨重的代价。既然生前不能坦荡,那么唯有借助死亡来完成自己的遗愿。他无比平静的接受了这惨痛的现实,为自己曾经的行为买单。他的这种接受现实的态度,不由得让我们想起文章开头的豹子。豹子来到乞力马扎罗山的西峰,最终不幸离去,这么高的地方,来此做些什么呢?这不由让人肃然起敬。而最初的最初,哈利来非洲是为了去除心灵的脂肪,最终不幸逝世。虽然来此的代价是死亡,可是,哈利却没有任何的后悔和遗憾,因为他用自己的行为证明了自己的存在……
哈利在失去了自己的创作才能之后,整日沉迷于酒色之中,他企图在酒精的麻痹下忘却内心的烦恼和痛苦。这个时候他找不到人生的目标和方向,只能在酒精中找寻快乐与刺激,以回避现实。但是,借酒消愁愁更愁,在他的毫不在意下走向死亡,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他对人生的迷惘。但是哈利并没有仅仅沉迷于迷惘之中,创作才能的褪去迫使他追求灵魂的解脱。他对这种绝望的人生产生了深深的怀疑,他也曾想反抗和挣扎,想摆脱这种令人窒息的绝望,去寻求灵魂的解脱,但是,什么都没有改变。但在临终的前一刻,他的愿望终于实现了,灵魂也回归最初的纯净。他凭借终年不化的雪洗涤了自己一身的罪恶,使自己的灵魂得到升华。[9]
从一定角度去讲,《乞力马扎罗山上的雪》描写了哈利的无奈、悔恨、空虚与绝望。虽说生与死是人生的一个开始和结束,死亡是生命走向人生的一个终点,这也成为一个人最具有悲剧色彩的展现。[11]但是最后的转折却是哈利的灵魂飞向了高耸入云的乞力马扎罗山,一身的罪恶都被乞力马扎罗山上的雪给洗涤了,灵魂进入了上帝的殿堂。由此表明了,悲剧人物形象虽然以悲剧收尾,但是面对人生的迷惘,小说仍然展现了哈利思想提升的新境界。虽然处处充满了悲剧艺术,但哈利的心灵境界却大大超越了自我价值的实现,向我们展示了人类精神的伟大,也象征着人类为了捍卫自己尊严顽强拼搏的精神。虽说人生悲剧无法改变,但是不屈精神将会永远长存。[12]
(四)心口不一、精神自我的分裂
《乞力马扎罗山上的雪》这篇小说通过描写那三只令人厌恶的食腐动物秃鹫蹲在离帆布床不远的地方和鬣狗悄无声息的溜过来暗示了哈利的恐惧与不安。他对即将到来的死亡表现出极端的恐惧与害怕,这也导致了他精神的严重分裂,[9]而此时缓解他苦楚的唯一办法就是回忆。这时他仿佛闻到了死亡的气息,慢慢的,死亡越来越近了,它无处不在,没有任何形状的,仅仅占据了空间的死神慢慢向他靠拢过来,越来越近了;直至死神趴到他的身上,愈发沉重,使他难以呼吸。这充分的显示出了,死亡是恐怖的。正如董衡巽所说的”死亡的恐惧是海明威全部个人和创造的亲身经历的关键,也是他的整个形象和风格体系的关键。”[9](死亡意象、内心的脆弱和后期的自我调侃。)
1、前期的恐惧和愤怒
由于创作环境背景的影响和情感基调奠定的需要。海明威将《乞力马扎罗山上的雪》这个故事的背景放在非洲大草原,而且将故事的时间设定为临近黄昏。作为与“干净、明亮”相反的一面,黄昏恰好是一个“黑暗、阴沉”的象征。黄昏和傍晚也一直是恐惧邪恶的代名词,这也就构成了《乞力马扎罗山上的雪》这篇小说前半部分的基本格调。[10]故事对环境着手描写,出没在非洲草原的食腐动物秃鹫和鬣狗,给人以一种冰冷压抑和恐惧的感情基调,这也为哈利的死亡埋下了浓厚的伏笔。
在整篇文章里到处都充斥着死亡意识,一方面哈利在受伤初期既有对死亡的恐惧和焦虑,也有对死亡本能的否定。在面对死亡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持有一种恐惧之情,哈利也不例外。正如他所说的“别傻了,我就快要死了”等等。[1]换句话说,哈里真的不害怕死亡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对势不可挡的死亡自己不能做出任何的改变,即使内心再怎么害怕,也都无济于事。这个时候给人渲染了一种恐惧、寂寥的气氛,也为哈利在明知自己无法逃脱的死亡宿命后的平静做出了铺垫。[11]慢慢的,疼痛和恐惧也都渐渐消失了,只给人留下一种瘆人的寂寥。
2、后期的坦然和平淡
较为不幸的生活经历造就了哈利病态的生活体验,这也使哈利徘徊在生与死的边缘。因此这篇作品沉浸着巨大的死亡张力。[9]而哈利的回忆处处都散发着对时间轮回和人不免一死的感叹。可以说,死亡在这篇小说里无处不在。[9]
另一方面,死亡成了哈利逃避这种自己厌恶的现实的最佳手段。慢慢的,他开始厌倦、开始愤怒了。哈利为丧失写作能力而痛苦,又无法通过自身的内在能力去排除意识中的孤独和寂寞,所以只有借助死亡来摆脱内心的痛苦。这个结局现在正在来临,哈利并没有感觉有什么奇怪的地方。多少年来,死亡的阴影一直都在,因为凭借有钱女性的金钱生活本来就是一种精神的死亡。他已经开始厌倦这种生活,厌倦自己行尸走肉般的生活,或者可以说是厌倦死亡了他说“真奇怪,只要你厌倦一件事情厌倦到一定地步,这个结局你将很容易的达到”。[1]这个时候,他已经能够很平淡的看待死亡这件事。
“这么一个结局正在临近他并不感到多么奇怪。这么多年,这个结局一直在困扰着他”,所谓的结局我们轻而易举就可以知道是死亡。[8]可是这么多年死亡一直陪伴着他。这儿哈利所指的死亡其实是指在成为金钱女人的俘虏并且丧失了写作能力之后的自己。失去灵魂的哈利自己其实明白这样苟且的活着并没有任何意义,躯体早就已经腐朽了,精神在黑暗的边缘地带苦苦挣扎、苟延残喘又能怎样?倒不如借这万年不化的积雪洗涤自己充满罪恶的灵魂。所以,死是另一种新生。
临死前的那一刻,哈利对死亡的那种无惧、那种坦然的姿态,仿佛死亡只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这给人以如临其境的感觉,仿佛死神就在眼前。这和哈利自我调侃说死神也许是两个悠闲自在的骑着自行车的警察或者一只鸟儿的话语相互照应。这些无惧的话语使哈利临死之际那种坦然的形象怏然纸上。(哈利面对死亡的态度,前期的恐惧焦虑和后期的坦然形成鲜明的对比,将哈利内心的活动,矛盾的心理展现了出来。心口不一、矛盾的、复杂的灵魂。)
阳光是那么的美好,而自己却是如此的腐朽,一直处在黑暗的自己终于要迎来黎明的曙光了,他的心情是如此的平静,自己充满罪恶的灵魂终于等到了救赎。哈利在死亡前夕的幻觉中看到了一架飞机缓缓飞来,而灵魂在躯体离开的时刻终于等到了救援,乘着飞机朝着乞力马扎罗山顶飞去。他知道,那里就是他要飞去的地方。
在阳光的反射下,山顶的白雪是那么的刺眼,好像要灼烧着他那充满罪恶的灵魂。没有人能够理解孤独的哈利,就像没有人能够理解一万九千多英尺的乞力马扎罗山上的豹子。死亡固然可怕,但精神的死亡却更可怕。而清纯的白得耀眼的雪就象征着自己曾经的美好的尚未被金钱和权势玷污的理想,在乞力马扎罗山的雪的洗礼下,自己的灵魂也得到了洗礼和升华,哈利和豹子一起朝着上帝的殿堂缓缓飞去。[8]
结语
从这篇小说我们看到了哈利虽说是一个懦弱的书生,他因为懒散、怠惰屈服给了金钱和权势,在凭借谎言和海伦相处的同时也遭受着内心的折磨和煎熬;他心口不一,将一个痛苦不堪的精神分裂的灵魂阐释的淋漓尽致。我们处处都能看到哈利的忏悔、痛苦以及无奈。可怜自己的一生光阴虚度,年华流逝;欺骗他人的同时也要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欺骗自己。最终,尘归尘,土归土。
本文运用了多种研究方法来完成这篇论文,从《乞力马扎罗山上的雪》中的人物形象以及心理活动着手,着重分析主人公哈利的性格特征,作家哈利将一个矛盾复杂、精神分裂的灵魂阐释的淋漓尽致。他的性格在一定程度上是当时时代的缩影,这给我们研究当时X的历史环境和文学背景带来不小的帮助。在以后的文学研究中,我们也将更加努力的剖析文学中隐藏的小知识,以望在后人的研究中能做出一份贡献。谢谢!
参考文献
[1]李育超译.乞力马扎罗山上的雪—海明威[M].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
[2]张海菊,孙海瑞.《乞力马扎罗山上的雪》中死亡的含义[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1年06期
[3]侯晓燕.“硬汉”与“弱者”—海明威双重性格论[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3月总21卷第3期
[4]覃承华.海明威:在批评中与时间同在[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5]王昱荣.清教情感视角下的《乞力马扎罗山上的雪》中的哈利[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5年2月第24卷第6期
[6]朱世亮.简析《乞力马扎罗山上的雪》中哈利的形象[J].合肥联合大学学报,2000年7月第十卷
[7]罗思尧.哈利不可磨灭的记忆—运用创伤理论分析《乞力马扎罗山上的雪》[J].北方文学(下旬刊)2013(9)
[8]林立峰.浅谈《乞力马扎罗山上的雪》的意识流及象征手法[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S1期
[9]苏明海.生活、创作、创伤—从文学与治疗的角度看海明威及其创作的复杂性[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2003
[10]孙明丽.X文学发展驱动力中的新闻因素—以三位记者小说家为例[D].吉林:吉林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2015
[11][16]陆维卫.论海明威的“准则英雄”形象[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硕士,2006
[12]郭欣.逆流而上的生命追求—论海明威作品中的死亡意识与英雄主义情结[D].陕西:陕西理工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2016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29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