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研究背景
当前,学风建设已经成为高校日常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学风主要是指一个学校里学生学习的态度、学习目的以及学习精神的总和。学风可以很好的反映出一个学校的办学水平以及教学质量。良好的学风可以更好的让学生进行学习和生活。只有抓好学风建设,才可以进一步抓好校风的建设。学风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学校只有抓好学风建设,才可以给学生营造一个较为温馨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学生才可以在校更加安心与舒适的进行学习和生活。学风也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影响,好的学风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可以培养他们实践和动手的能力。近几年,高校的学风建设并不一帆风顺,也暴露了很多问题,这也不利于学校的建设和学生的发展。对此,抓好高校学风建设已经刻不容缓。

1.2研究意义
学风可以很好的反映出一个学校的办学水平以及教学质量。学风主要是指一个学校里学生学习的态度、学习目的以及学习精神的总和。良好的学风可以更好的让学生进行学习和生活,学风建设也是学校的日常重点工作之一。本文在对在校大学生学风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学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及不足,并提出加强学风建设的几点认识和建议。本次调查对池州学院体育学院的学风建设状况有了一个较为全面,准确以及客观的了解,这也可为全校的学风建设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建议。只有抓好学风建设,让学生能够主动自觉积极的参与学习,学校的教学质量才可以得到显著提高,也才能更好地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本文着重对池州学院体育学院的学风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就其学风建设情况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最后针对其学风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给出了一定的解决建议和办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高等学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不断加强高等学校体育学院院校的学风建设更加重要。
2.调查方法
在本文里,主要采取的调查方法是网络问卷调查法,其是以邮件或问卷网站的形式向学生发放问卷。这种问卷调查方法较为便捷且使用成本较低,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搜集较多的样本。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池州学院体育学院的在校学生进行问卷发放。本次的问卷调研前后总共花费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其中包含问卷的设计到收集以及后期的数据录入和统计工作。最后,问卷总共发放300份,有260份被有效回收,回收有效率高达86.6%。其中根据学院男女比例9:4的情况,随机抽取180名男生和80名女生填写问卷。
3.池州学院体育学院学生学风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
3.1池州学院体育学院学生的学习时长
通过图4.1可知,池州学院体育学院学生大多数在校大学生平均每天学习看书时长1-2小时占比54%,3-5小时占比27%,只有19%的大学生每天看书学时长超过五小时,由此可见池州学院体育学院学生在学习学风上目前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池州学院体育学院学生应进一步加强自主学习。
3-1学习时长
看书时长(一天内) | 百分比 |
1-2小时 | 54% |
3-5小时 | 27% |
超过5小时 | 19% |
3.2池州学院体育学院学生的能力培养
为了对学生上大学的目的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我们针对学生“大学期间最想培养什么能力”进行了调查。调研表明有近一半的学生希望培养其“综合素质和能力”;23.1%的同学希望学好“专业知识和技能”。此外还有少部分同学希望培养“符合时代发展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培养“思维能力和创新批判精神”
3-2学习能力调查
学生的能力培养 | 百分比 |
综合素质和能力 | 49.2% |
专业知识 | 23.1% |
培养符合时代发展的人生观、价值观 | 15.5% |
思维能力和创新批判精神 | 12.2% |
3.3池州学院体育学院学生的学习态度
为了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有一定了解,我们对池州学院体育学院学生的学习态度进行了调研。下图3-3表明池州学院体育学院的学生大都学习刻苦认真,有着崇高的理想和信念,都在为学好专业知识而努力奋斗。只有极少部分的学生学习观念较为淡泊,不爱学习,学习态度不够端正,有厌学情绪。
3-3学习态度调查
学习态度 | 百分比 |
刻苦学习 | 16.5% |
主动学习 | 72.5% |
学习懒散 | 2% |
厌学 | 9% |
3.4池州学院体育学院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一定了解,我们对池州学院体育学院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进行了调研。调研表明绝大多数学生都对学习充满兴趣,想学习且乐于学习,在学习上较为积极主动。只有极少同学对学习的兴趣不够浓厚,不太积极主动。
3.5池州学院体育学院学生的学习目的
本次调查以华池州学院体育学院学生为调查对象,在有效回收的212份问卷中,仅有两人认为学习目的是为了满足父母的要求和嘱托,积极性不高。占总数的0.94%。绝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很端正,目的明确,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使自己能有一技之长,实现人生理想占总百分比99.06%。
表3-4学习目的调查
频率 | 百分比 | |
提高技能 | 210 | 99.06% |
满足父母 | 2 | 0.94% |
合计 | 212 | 100% |
资料来源:调查问卷
根据调查收集的数据综合来看,在池州学院体育学院,绝大多数同学在校期间都有较为明确的学习和成长目标,很多同学都积极进取,踊跃参加各类活动发展自身综合素质,为毕业后的就业而早早做好准备。但是,也有部分同学的目标不够坚定,不够明确,其思想认识还仅仅只是停留在拿毕业证以及混日子上。调查结果还表明,很多学生上大学已经不只是单单去学习专业知识,他们不仅学好了自身的专业课,还谋求全面发展,希冀通过上大学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把自己培养成高素质的人才。大学应该是为培养高素质的复合人才而服务的,不能只满足于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对此,高校必须在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上进行改革和创新,在做好思想教育的同时还应着重加强对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此外还要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4.结论
学校能否健康发展以及顺利的培养出合格的优秀人才与学校树立的学风息息相关,且学风的树立是长期存在于学校的建设与实践中的,尤其需要坚持不懈的维护和建立。拥有优秀的学习风气,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教风,以优秀的教风去促进学风的形成,让更多青年学生做自己学习的主人,积极的融入到学风的建设中去。所以,对于高等院校而言,要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提升校园整体学习氛围是最需要达成的目标之一,也能为抓好学风建设而打下坚实基础。为抓好学校良好学风建设的问题,作为教师,要把“中国梦”真正融入到校园的学习和生活中去,使得学生热爱学习,自主学习,以学习为乐。
5.加强高等学校学风建设的建议
5.1加强学生思想上的交流,使其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
在和学生交流的过程中,要注意学生思想上的变化,让学生对学习目的有明确的认识,摆放好学习心态。学风对于整个学生学习生涯中,是一种最基本的传统力量,是学习精神的延伸。所以,学生的学习过程需要对其进行专业的思想教育,以及爱国主义的教育。这对克制有些学生不良的学习态度比如过分留恋于录像厅,游戏等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避免学生形成一种被动的学习方式。强化学生思想上的针织教育,才能做到学生思想上的转变,结合一些高校的实际情况,需要我们贯彻“两手抓”方式,只有抓住思想政治工作这个突破口,才能使得学风建设上升一个台阶。
5.2注重对学习方法的交流,提升学习效率
大致有将近40%的学生认为在大学期间,尤其是低年级时的学习方式有问题,无法摆脱高中的灌输教学方式,并且效率不高,极大的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我们需要更加注重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引导,培养学生找到属于自身的学习方式和自学能力。
5.3强化竞争机制,树立良好学风
在当今社会上,由竞争的地方才有进步,学习上更是如此,有竞争关系的存在才能促成人才的迅速成长。由于高等院校是专门培养人才的聚集地,对于竞争的表达方式主要表现在学生学习培养和日常管理上,对于传统的教育管理方式,“统包”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长期处于一种相对平稳和保险,平稳的环境中,不能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以及主观意见。为了加强高校学风建设,就要避免以上的缺点,做好竞争制度的制定,并完善好竞争机制的建立。做好评优、评奖,以及党组织,毕业优秀等奖励机制,加强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得竞争做到真正的科学化,规范化以及制度化,这一系列的强化措施无疑是对学风建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5.4强化考试管理惩罚制度,培养良好学风
在我们的调查中,我们可以知道高校存在很多的考试作弊,补考现象,考试是对一门科目结束之后检验教师教学成果以及学生学习成果的最具备统计意义的方式,如果学校缺乏对高校考试作弊的管理,势必会对学校教学质量产生影响,我们需要提高老师教学能力,建设良好学风,建设督促体系,有优良的考风,才能有良好的学风,我们要做到:(1)加大力度培养学生道德修养教育,规范化考风教育。(2)树立考试试卷A、B卷制度。(3)加强考试防范措施。(4)加大作弊处罚力度,严格执行考试纪律。
参考文献
[1]赵克非.大数据下的个人征信体系研究[D].浙江大学,2017.
[2]刘静媛.关于体育专业学生理论课学风的调查研究——以南京体育学院为例[J].体育师友,2016,39(06):76-78.
[3]周娟娟.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高专院校学风调查与分析[J].现代职业教育,2016(21):172.
[4]陈新恩,覃浩峰,钟聪仕.高职航海类专业学生学风调查分析及对策[J].航海教育研究,2015,32(01):110-112.
[5]陈英杰,刘健.高校工科专业学生学风调查分析[J].中国西部科技,2014,13(03):83-84+103.
[6]汪小布,郑燕,甘聪葵,万珊,洪涛,夏树彬.应用型本科院校学风状况的调查分析[J].知识窗(教师版),2014(02):14-17.
[7]杜清.以课堂出勤率为切入点,浅议高校学风建设[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01):236-237.
[8]李晓宇,常振山.文科学生学风状况调查分析——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7,4(27):245-247.
[9]戈秀兰,李兰兰.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分析方式浅析——以黑河学院为例[J].考试与评价,2017(03):148-149.
[10]刘静媛.关于体育专业学生理论课学风的调查研究——以南京体育学院为例[J].体育师友,2016,39(06):76-78.
[11]陈培中.影响学风的非学生因素权重研究[J].新课程(下),2016(04):16-17.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3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