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西藏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信息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而信息化建设的全面推进,必将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产生巨大变革。这种变革是以大规模的信息技术教育和普及为前提的。在西藏,信息技术教育尚欠发达,提高及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势在必行。因此,发展信

  摘要:信息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而信息化建设的全面推进,必将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产生巨大变革。这种变革是以大规模的信息技术教育和普及为前提的。在西藏,信息技术教育尚欠发达,提高及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势在必行。因此,发展信息技术的教育,首先要从中小学开始。
  拉萨那曲高级中学成立于2004年,是一所创办在拉萨市里的那曲地区的中学。学校在短短的几年内各个方面已经赶上了其他全区各地区的教学条件与实力,但是比起内地中学,还有待改进与提高。尤其是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老师们通常只重视传统教学的教学模式,即老师往往采用静态、孤立的教学语言教授众多的概念和法则。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致使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针对性,不能适应所有学生的思维方式,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容易是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产生厌烦心理。从大局考虑,这样的教学方式在客观上会影响西藏整体的信息技术教育水平的提高。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与方法上的不足是西藏全区中学的通病,最大的原因是很少学习与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
  针对上述问题,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克服传统教学的缺点。具体讲,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在教学中,不再以知识点作为线索,而是改用任务为中心串联知识模块,组成相关的教学内容,以此提高学生自己动手完成任务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在信息技术课的内容安排上,在教学中随着具体任务的完成,学生的成就感会不断增加,进而使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不断提高。这对于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提高学习效果,增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与增强学生的探索精神都是有益的。
  关键词:信息技术;任务驱动;教学方法;西藏中小学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西藏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设计与实现

  第一章绪论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强、发展迅速的课程。因此,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养成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和终身学习的习惯,是教学的首要目标。与传统教学相比,“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在“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精神。本文主要从任务驱动的角度出发,所谓任务驱动,关键在于任务,有个良好的任务才能驱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到相应的知识点。因此本文着重从任务的特点、设置原则、人性化设置及实施全过程等来阐述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课中的运用。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教给学生各种问题的具体步骤,学生是被动的,没有机会思考,探索操作的方法和程序,以及操作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反馈,使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正确培养,提高学生的素质不能发挥积极的作用。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中,教师提出了具体的任务,让学生分析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教师不再主导整个教学过程,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引导学生完成任务。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及时反馈,使学生能够正确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并相应地提高学生的素质。下面就如何在信息技术课中运用好任务驱动这门法宝做个简单的阐述。

  引言

  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与方法上的不足是西藏全区中学的通病,最大的原因是很少学习与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克服传统教学的缺点。具体讲,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在教学中,不再以知识点作为线索,而是改用任务为中心串联知识模块,组成相关的教学内容,以此提高学生自己动手完成任务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1.1研究背景

  信息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而信息化建设的全面推进,必将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产生巨大变革。这种变革是以大规模的信息技术教育和普及为前提的。在西藏,信息技术教育尚欠发达,提高及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势在必行。因此,发展信息技术的教育,首先要从中小学开始。
  拉萨那曲高级中学成立于2004年,是一所创办在拉萨市里的那曲地区的中学。学校在短短的几年内各个方面已经赶上了其他全区各地区的教学条件与实力,但比起内地的中学,还有待改进与提高。尤其是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老师们通常只重视传统教学的教学模式,即老师往往采用静态、孤立的教学语言教授众多的概念和法则。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致使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针对性,不能适应所有学生的思维方式,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容易是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产生厌烦心理。从大局考虑,这样的教学方式在客观上会影响西藏整体的信息技术教育水平的提高。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与方法上的不足是西藏全区中学的通病,最大的原因是很少学习与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
  针对上述问题,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克服传统教学的缺点。具体讲,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在教学中,不再以知识点作为线索,而是改用任务为中心串联知识模块,组成相关的教学内容,以此提高学生自己动手完成任务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在信息技术课的内容安排上,在教学中随着具体任务的完成,学生的成就感会不断增加,进而使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不断提高。这对于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提高学习效果,增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与增强学生的探索精神都是有益的。
  1.1.1西藏地区信息化教育现状
  西藏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作为全国43个项目之一,自治区视听教育中心的建立,是1985年全国43个项目之一,标志着西藏电化教育的一个新的一页。(15%)在基础设施建设中,西藏大学网络中心成立于1997年6月,是西藏第一个连接互联网的网络,是西藏中国教育科研计算机网西藏网络中心的主要联系人,负责为该地区的教育、科研和XX机构提供网络信息服务。截至2005年,西藏大学拥有6个多媒体教室、3个音频教室和300多台计算机。校园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也在稳步推进。2001年,与成都电子和4所大学合作,成功完成了西藏大学大学的建设任务[项目第一阶段的建设,并正式投入运行。2005年,编制了学校司网络的第二阶段的建设。该地区的农业和畜牧业研究所还投入了大量资金投入自己的语言实验室、多媒体教室和闭路电视传输网络和学校的电子检索室。西藏藏医学院也引进了计算机管理。2002年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西藏学院的设立填补了西藏广播电视大学教育缺失的空白;在西藏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等大陆高校也实施了双向视频教学。与此同时,信息网络和电视网络与电气化中心和地区教育电视台作为中心覆盖了大部分城市。2002年3月5日,教育部重新确立了教育信息化的领导,将教育信息化纳入地方教育发展规划。西藏还建立了一个信息建设领导机构,是科技部的责任,确保教育信息化的持续稳定发展。在资金方面,2001年国家实施了“西部大学校园计算机网络建设项目”,安排了9亿XX债务资金。该项目计划在1年内使西方的152所大学与中国教育和研究网络连接。自1998年以来,西藏自治区科技信息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地理环境资源研究所合作,开发了一个大型综合数据库,如“西藏数据库”、“西藏社会经济数据库”、“青藏高原科学数据库”。2005年,XX事务、财政、税收、金融、海关、教育、科学技术等行业信息化建设迅速发展。以拉萨市为中心,形成了7个城市的信息网络。自2000年以来,西藏大学的校园网一直在建设。同年,应设立计算机科学系。在200年内,亦应在内地大学的协助下,成立科技学院。学生的计算机普及率也有一定的比例,达到30人,教师达到5人,中国人民大学、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远程教育网络也开放,可以说在硬件建设已经有一定规模。西藏大学农业与畜牧业研究所2006年启动了精品课程建设,到2010年底,在许多重点学科的课程建设中取得了重大突破,初步构建了西藏自治区的五大专业课程和14门精品课程,积极申报“西藏作物种植”等重点课程。2007年西藏大学校园数量:建设开始稳步,校园网第一阶段于2001年建成投入使用,二期工程也在建设中。中国内地的西藏民族学院在信息技术建设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07年,西藏国立大学校园网开设,拥有1500多台计算机进行教学和科研。校园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拥有180多台计算机和6个专业数据库,可为学生、教师和科研人员提供相关专业对口资源。新图书馆将投入800-1000台计算机,增加四个数据库,为学院的教学和科研提供有力的资源保障。该区的农业和畜牧业研究所还投入了大量资金,在学校建立自己的语言实验室、多媒体教室和闭路电视传输网络和电子检索室。2008年,国家投入18亿美元在西藏建设大学校园网和国家教育科研信息网络的主要节点,加快了西藏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步伐。远程教育的快速发展,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加强,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语音教室的基本配套齐全。
  1.1.2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不足之处
  过度依赖多媒体,“无多媒体不成好课”,在教学过程中更多依赖信息技术支持,忽略其它教学技术手段,过度依赖多媒体。
  在教学中过度追求精品课件,忽略简单实用型课件,应该明白:信息技术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而不是目的。推进信息技术的应用并不是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而是通过信息化达到更好的教学和学习效果。
  在使用信息技术时,无论主次,在课件制作中,盲目追求利益,缺乏针对性,造成了轰动效应的负面影响。在一些公开课中,我们经常发现一些课件,插入太多的动画、声音效果,好像一些娱乐课件。当然,设计师的初衷是提高课件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事情却相反,一些幼稚的图片和声音经常引起学生的笑声,但扰乱课堂秩序。虽然这强调艺术性,但忽视了学科的科学性,影响了教学效果。事实上,我们在课件的选择上没有特别的漂亮,而且没有要有一个高的技术含量,信息不一定要特别丰富,知识不一定要大量的知识,只要它能成为学生的认知工具或情感激励工具,教学就发挥实用、有效、易用的作用。
  花大量的时间在课件制作上,把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以课件的形式固化起来,并且几乎包括教师所能想到的和所能表达的所有内容,以至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了“教师—课件—学生”的教学方式,因此,师生之间的直接联系是分离的。在课堂上,注意力和教学过程都仅限于课件、鼠标、键盘不断按下,眼睛踢屏幕,阅读课件的内容。学生们正在盯着不断变化的屏幕,认为这是一个有知识的老师。它降低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功能。
  在教学过程中技术的使用与课程教学容量的处理不当有时无原则地增大教学密度,令学生应接不暇。一堂课内容多,进度快,学生很难集中注意力,呈现的信息切换过于频繁,学生的注意力很难及时地转移。与此同时,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只能使一些教学环节流于形式、忽视实质。
  1.1.3任务驱动教学方法融入到教学中的必要性
  任务驱动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它从明显的例子开始,驱动应用软件的理论和操作,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和兴趣,培养他们探索和发展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当一个“任务”完成时,学生将获得满意和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并逐渐形成感知心理活动的良性循环。以一种成就感,忽视“看树、看不见林”的教学方法,是信息技术课程“系统性”的片面追求。
  任务驱动是一种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教学方法,它将改变传统的知识教学观念,转变为解决问题,完成多维互动教学任务的概念。再现性教学转化为探究性学习,使学生处于主动学习状态。每个学生都可以利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根据自己对当前任务的理解,提出解决办法和解决问题,为每个学生的思想、探索、发现和创新提供开放空间,课堂教学过程充满民主,充满个性,充满人性,课堂气氛真的活跃。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基本特点是以“以任务为主线,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改变以往的“教师讲课,学生听课”,采用教学被动教学模式,创设一种新的基于学习和教学的学习模式,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通过实践发现,“任务驱动”教学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1.2研究综述

  1.2.1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根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准则(试行)》,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的兴趣和认识,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远影响。【1】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应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创造良好的信息环境,创造终身学习平台,强调问题解决,倡导利用信息技术创新实践,注重交流与合作,共同构建健康的信息文化【2】。陈至立同志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素养已经成为科学素养的重要基础。【3】”
  西藏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中指出,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十二五”时期乃至未来十年,抓住机遇,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是我区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目前西藏地区在西藏自治区教育厅的倡导下,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提高全民的信息素养。教育部杜占元副部长在2013年全国电化教育馆馆长会议上的讲话中说道:“xxxxxxxx在《教育规划纲要》中将教育信息化单列一章,作为10个重大项目之一。刘延东副xxxx对教育信息化高度重视,在2012年的会上对教育信息化作了全面、深刻的阐述。xxxx2013年3月发布的《国家“十二五”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规划》,明确把教育信息化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教育信息化已经列入教育部今年的重点工作。教育部长袁贵仁把如何进一步加快教育信息化,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作为十大问题之一,要求教育系统认真研究。教育信息化的定位已经非常明确。
  信息技术教育起源于欧美等发达国家,英美两国的信息技术教育则是最有代表性的范例,具有示范和引导推广意义。
  在X,教育管理部门试图将技术教育的形式、内容和教学材料分开,形成一种多样化的局面。虽然形式和内容不同,国家制定了信息技术教育的统一标准,制定了《学生学习信息素养标准》、《教师教育技术标准》和《全体学生教育技术标准》。这样,有效地克服了多元化造成的地方差异,促进了信息技术教育与信息开发的整合。在小学,它不专门从事信息技术课程,只在科学课程中,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检索和创新能力。在初中阶段,有专门的信息技术课程,要求学生掌握信息科学知识技能。在高中阶段,开设各种信息技术选修课、必修课,注重学生的信息意识、技能、创新能力和信息伦理的培养。2000年,X国际教育技术协会(InternationalSocietyforTechnologyinEducation)联合有关团体制定了《国家教育技术标准》(NationalEducationalTechnologyStandars),对X信息技术教育和教育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一体化促进作用。
  英国的中小学信息通信技术课程始于在20世纪60年代,目前已经成为一门国家必修课程,是最早把信息技术课列为国家课程的国家之一。相比之下,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的发展,我们要不断地吸取国外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实践经验。
  1.2.2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方法
  研究意义: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在学校和社会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积极的实践。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强调合作解决实际问题,使高中学生发展成为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公民;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同时鼓励地方条件和发展特点;特别强调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和交流合作,共同构建健康的信息文化。在此背景下,信息技术课应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1]。而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的教学方式下的西藏地区的中小学生信息素养低、基础操作性弱、缺少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等存在诸多因素的背景下,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既能学好计算机各方面的操作,又能提高信息素养的好方式。
  信息技术这门课程需要很强的实践性、创造性、尤其是需要体现最新技术发展的技术性。只有经过了理论支配下的实践结合,才能掌握知识技能,加上对创新的不断追求,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任务驱动教学法最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它同时也符合由表及里、深入层次的学习规律,有利于学生在典型“任务”的驱动下,逐渐培养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从而学生可以享受到完成任务带来的喜悦感、成就感,可以激发对获取知识的渴望,能够渐渐形成独立探索与创新思维的自主学习能力。
  研究方法:
  (1)文献法:通过大量而深入的文献研究,调研本领域内关于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相关研究内容,对近年来发表在主要期刊和著作上关于促进课堂师生互动行为的研究文献进行分析,以便熟悉研究背景,确定研究方向,明确研究问题。
  (2)实验法:为了检验“任务驱动”教学法对大面积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作用以及对学习兴趣、自信心、合作精神等非智力因素的积极影响。
  (3)案例研究法:通过对教学案例的研究分析,探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在中学信息技术的课堂环境下,力图找出影响师生互动的因素。
  (4)实证研究法:选取拉萨那曲高级中学为例,以高一年级为实验班,进行实施教学。
  研究目的:
  1.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研究,提高西藏地区中学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技能、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信息技术素养。
  2.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设计,并能够在西藏中学信息技术的课堂上实现,对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创新学习起到积极作用。
  3.改变传统教学方法,使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基础操作方面为学生和教师提供新的教学方法。

  第二章任务驱动教学法概述

  2.1.任务驱动法的概念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教学方法。任务驱动的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和情境意识的情境,围绕任务展开,对学习过程进行测试和总结,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学生积极构建探究、实践、思考、使用、解决智能学习系统。【9】
  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10】“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要求“任务”的目标性和教学情境的创建。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11】
  基本含义。"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将把传授知识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多维互动教学理念,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再现性教学转化为探究性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每个学生都可以利用共同的知识和自己独特的经验,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提出解决问题的解决办法和解决问题。【12】

  2.2.任务驱动法的特征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学习方法,适用于学习操作类的知识和技能,尤其适于学习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任务驱动”使学生的学习目标十分明确。从教师的角度来说,“任务驱动”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相对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3】
  任务驱动教学法具有“以任务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特征。在任务驱动教学法中设计任务时,应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兴趣来设置任务。【14】同时,任务的设计应注意知识点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以及软件的基本功能的进行性;布局的任务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使学生不仅能够巩固所学的内容,而且还可以探索新的知识,逐步改进,并通过完成一项任务,实现总体教学目标,从而形成一个知识体系体系。
  任务的内容最好使学生充分感觉到学有所用,当他们觉得这个知识很有用的时候就会激发起他们强烈的学习欲望并能提高兴趣,这样就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教师,要利用任务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任务设计时注意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出发,从学生感兴趣的生活与自然现象设计实例,抓住学生注意力,使学生体验知识应用乐趣,深化探究意识。【15】
  由于学生与不同基础的差异,在设计任务中,任务应划分为不同的层次,任务的任务划分应分为基本任务和高级任务,在两个层次,大多数学生可以完成基本任务,学生的各项工作可以做一个高层次的任务,分层任务是分层教学的一种形式。
  任务的设置应注意每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让学生的任务和知识形成一个系统。设计任务的时候要处理好局部和整体的关系。【16】让它们之间形成子任务和母任务的关系。子任务服务于母任务,这样才能保证很好地实现最终的教学目标。

  2.3.任务驱动法的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主张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事物的理解却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不同的人由于原有经验不同,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理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引导学生从原有经验出发,生长(建构)起新的经验。【17】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探索问题,引导和维护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创造一个真实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学习真正的任务,使学生具有学习的主动性。【18】学生的学习不仅是知识从外部到内部的转移和转移,也是构建自己的知识体验的过程,通过新的经验和原始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丰富和丰富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学习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学习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对所接受到的信息进行解释,生成了个人的意义或者说是自己的理解。个人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不同,调动的知识经验相异,对所接受到的信息的解释就不同。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不能简单地强硬地从外部对学习者实施知识的“填灌”,而是应该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主动建构新的知识经验。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需要共同针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索,并在探索的过程中相互交流和质疑。【19】

  2.4任务驱动法的教学设计

  这一过程可以使学生在与现实或类似情况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学习。需要创建与实际学习情境相关的当前学习主题,引导学习者用真正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使学习更加直观和形象化。生动形象的形象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联想,激发学生在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的知识、经验和表现,使学生利用知识和经验来“同化”或“顺应”新知识、发展能力。
  在实施教学时,应遵循设计任务是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以“任务驱动”为中心及课后反馈三个步骤实施,取得较好的效果。这里只阐述一、三步骤,步骤二论文已提及。
  现在学生对计算机的了解和应用水平差异很大,有的学生能非常熟练的操作。而且对网页也略有了解。并会用一些网页制作软件制作一些简单网页(ps做图片处理),有些学生连基本操作都不会,上网仅限于聊天、玩游戏,甚至有些学生紧提鼠标时,手心出汗手颤抖。针对实际情况在进行任务设计时,就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到学生个体差异,针对学生的知识布局,认知能力和兴趣点,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的原则。对于新内容或一些有难度的任务,应事先帮学生建立感知。鉴于此,学生在网页制作学习过程中的认知目标就分为了解、理解和掌握三个层次。要求学生不仅能直接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及操作方法,还要能灵活、恰当地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和操作方法去解决新问题。而操作目标则分解为学会、熟练、应用:三个层次,不仅要学会熟练操作,更重要的是还要能将所学知识迁移到实际情境中去。【20】
  例如,在进行“页面布局”教学时,要分别从表格布局、框架布局、层布局三个层面进行,其中只有表格布局中的表格是大家有感知的,所以我通过让学生浏览察看几个有代表性且应用表格布局的网站页面,激发他们的热情,再提出任务。初始任务通常是较为简单的页面的制作。此中可包含“表格的插入",“表格的修改”“表格的属性设置”等知识点;之后。再给出较为复杂的页面布局的设计任务。让学生运用“布局视图”。“布局表格”“绘制布局单元格”等-一系列知识去实现;最后,可以让学生用“表格布局“去自行设计一个网站的页面。在最后的任务中实际包含“页面布局”,“页面主题”。“页面色彩“等多项设计思想,让学生按照页面主题内容进行页面的布局设计,为后续的框架布局、层布局打下基础。这样的教学设计使基础较差的学生,在前两个任务基步完成后,再逐渐过渡到最后的创新设计中,面基础较好的学生,就可以自如地展示自身的想象力及创造力,完成较为复杂的设计任务。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的发挥为评价主线,客观评价学生的能力,以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指出学生的优点的同时也要看到学生的缺点,以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自觉能力的充分发挥。并通过多媒体教学环境将某些学生的优秀作品进行交流展示,请他们讲一些关键性的步骤或操作技巧供大家学习参考,进而实现大家共同交流与共享资源的目的。
  评价的内容包括:是否完成了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及熟练应用(成果评定);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创造性解决问通的能力等。在经过评价反馈之后,大部分学生已经能熟练拿探操作技能。鉴于网页制作课程的特点,接下来是综合实训环节,教师按照不同的网站类别,如个人网站、校园网站等,给学生布置几个网站的网站设计主题。让学生了解常见网站设计制作的流程,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21】
  在进行任务设计时,要仔细推敲每个知识点、统筹兼顾,为学生设计出一-系列典型的操作性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掌握知识.技能和方法,真正体现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训练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第三章任务驱动法在《信息技术》教学的设计研究

  3.1.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分析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本学期,我担任高一年级的教学任务,共有12个班级,由于个别班级学生人数太多,而微机室的电脑室不能保证人手一机,所以将几个人编排成一个小组,保证了学生的正常上课。学生对待信息的敏感度和处理能力亟待加强。课堂上,我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让学生们在一个个的任务中学习到操作的技能和方法。学生的评价采取平时的作业评定,记录每一次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给每个学生划分评价的等级,获得某个等级的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锻炼机会,以此来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但是目前硬件设施的亟待改善;学生信息素养的亟待提高;学生使用电脑的良好习惯还未形成;老师的专业技能有待提高等等。【22】
  因此可以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加强课内外的融合。不局限课堂教学,要注重知识的拓展和延伸,注重知识的运用,让学生在生活中去学,去用,使学生的个性能真正得以发展。
  作为信息技术教学,教师应以信息处理为主线,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的获取、处理、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要贯彻从生活中选取实例,再回到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的原则。重视信息运用能力的培养,即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利用计算机这一信息技术的主要工具,能进行信息的收集、利用、交换、共享、制作和发送。
  3.1.1教学目标分析
  信息技术如果仅为了提高传统教学效率而存在,其方式并未发生改变。这样对教育的作用是有限的。因此需要在资源整合、师生互动上下工夫,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不能仅停留在‘八股性’教学上。【23】
  信息技术学科的目标应以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为基础,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强调通过合作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使学生能够发展,满足信息时代的要求,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公民。【4】随着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我们可以充分调动家庭、学校和社区的力量,整合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软硬件条件和积极的健康信息内容,创造良好的信息氛围;关注当前的研究,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为学生终身学习创造一个平台。
  信息技术课程强调学生的生活和实践设计问题,使学生能够掌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活动过程中的问题的思想和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应用他们所学的信息技术,从事生产、生活、信息技术创新等活动,在实践和创新实践中进行创新。:信息技术课程鼓励学生结合生活和学习实践,利用适当的信息技术,适当表达自己的思想,进行广泛的沟通与合作,在过程中分享思想、启发灵感、反思自我、增进友谊,共同构建健康的信息文化。【24】
  信息技术课程不仅使学生掌握基本信息技术技能,而且使学生学会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沟通与合作,拓展视野,创新,提高思维和决策水平,形成解决实际问题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明确信息社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伦理和法规,形成适应信息社会的价值观和责任,为未来学习社会提供必要的保障。
  教师应跳出信息技术传统的工具层面,思考如何在更深层面与各个学科整合与学生真正实现互动。根据学科特点和学习规律,帮助老师研究教学方法,构建理想教学模式,营造互动数字化的学习环境,最终实现了有效利用信息化设备的目的。
  信息技术学科的价值是教师在认真研究课程特点的基础上,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结合教学实际,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3.1.2教学知识点分析
  信息技术教学相对于传统教学来说兴起较晚,因此其教学上存在诸多问题。其中包括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多个方面。
  教学理论脱离实践。计算机专业对实践具有较高要求,因此中学阶段应重视学生的信息实践技术培养。然而现代中学教学中为了满足应试教育的需求,往往重理论而轻实践。一些学校为了节省成本,对技术教学硬件和软件设施的重视程度不够,很多学生因此无法获得实践机会,导致实践教学的课时一再被压缩,学生对信息技术教学的兴趣也逐渐降低。
  教学内容不切合实际。信息技术的更新速度较快,然而中学教学多数教学思想观念较为保守,对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了解较少,教学内容仅以教材为主要依据,与社会信息相距甚远。这导致学生所学的计算机技术无法应用于实践,信息技术教学内容落后于社会需求。应用软件的更新是计算机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但中学教学在这一点上显得十分被动教学内容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教学方法单一,不符合学生心理。新世纪,学生的思想较为开放,个性张扬是其主要特点。对教学模式的需求也逐渐提高,在这种情况下,中学阶段单一的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明显不能与之相适应。【25】只能导致学生对课堂教学毫无兴趣,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意识。中学阶段,校方对教师的信息设备操作能力要求不高,导致很多教师只擅长传统的教学方法,这种信息传递方式大大影响了其信息技术教学效率。使其必须进行改革。息科技的认识,另外,注重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1.3教学对象分析
  任务驱动是个策略,在上信息技术时设计任务也要讲究策略。任务首先必须以人为本,它的宗旨不是为完成书本内容和既定技术,它的宗旨是学生获得书本内容和既定技术,它要人性化,要达到这一点,设计时就要体现“八化”:即系统化、层次化、步骤化、具体化、弹性化、切适化、操作化、即效化。系统化就是要从建构学生信息技能的整体入手,系统设计,单项突破,全面推进;层次化就是要研究学生,钻研学生,按学生的实态,把任务设计得带复式性,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完成;步骤化就是任务要设计得简明能做,实在易行,防止空泛,防止与“目的要求”相混淆;具体化就是任务中的每个操作步骤具体明确,不需进行二次加工就能像流程一样进行下去;弹性化就是要给每个层次的学生留有余地,有“超额完成”后继续跳起来摘桃子的余地,也有“实在完不成”弯下去捡桃子的余地,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所作为;切适化就是任务的设计不能被书本捆死,要切合教学现场的实际,包括硬件实际和软件实际,适应该校本班学生的需求,包括整体需求和个别需求;操作化就是一定要以技能为本位,强调学生的行为动作,防止任务停留在思维和想象之中,要以外化促进内化,以行为发展促进心智发展;即效化就是要讲究任务的即时即效,只有若干个即时即效的子任务才能汇成母任务的总效,如一个课题的母任务,它应由完成母任务过程中每个子任务的即时即效组成,这是由技能形成过程的规律性决定的。
  3.1.4教学策略分析
  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习是为生活服务的,既然有着如此重要的作用,所以是该重视这门学科的时候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如何利用现有的设备、现有的教师来提高我们的信息技术教育质量。
  既然教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那么就还得从老师这谈起,弄清楚我们乡镇老师缺什么,从我的工作经验上来看,我认为我们现在最缺的还是系统的、广泛的信息技术知识。以现在我们所用的华中师范出版的教材来看,知识涵盖了常用软件操作运用、电脑硬件的使用和维护、操作系统安装与维护、网络安全与运用等方方面的知识,而在教学中有很多环节我们的老师现有以现有知识结构是无法进行教学的,可以直接的说很多都是老师都不会的,比如在常用软件的应用上,高一年级的FLASH操作上很多老师可以说基本上不会,还有photoshop等一些软件会使用的比例是很低的,也有可能连最基本的画图软件也用的不是很熟练的都有,由于老师的知识缺乏就决定无法对很多教学内容进行正常教学,就自然而然的把信息课上成了无任务的打字课、上网课、游戏课、聊天课、或是看电影、听音乐,这样以来何谈质量。让学生每一节课都有收获,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是我们每位老师的追求,只不过现在的情况是心有余而力不能足罢了。力从哪来?首先当然是对老师进行系统知识培训,培训最好不是短短几天,而是像以前初中老师在华中师范大学的一个月培训,这样的培训可以使老师学得广泛而系统的知识。对于有针对性的培训,如FLASH制作也最少需要一个星期有时间,老师们才会学有所获,而不是走马观花,还没有到家就忘了。现在正在进行的计划,这样的培训兼顾了理论与实践,两个月的大学学习和一个月的跟岗学习也同样是信息技术老师提高的不错的方式。其次是得给老师以动力,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重视就是最好的动力,老师只有感觉到自己所教的学科被重视了,自己的教学成果被尊重了才会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此项工作中去,以创造更好的教学成果。再次是减轻信息技术老师的负担,让信息老师有时间来学习和对本门功课进行研究,学校再加以引导,比如每年的读书笔记要求信息老师撰写与信息技术教育相关的内容,教研活动把信息技术这门课程也纳入进去,那么老师就会自觉不自觉的进行相关的学习。
  信息技术课程的操作性强,而又受设备的局限性的限制,要提高教学质量最根本的问题还是搞好课堂教学,这就要求老师必须上好信息技术课,一是老师课前备好课,上课不打乱仗;二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做到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针对山里孩子对电脑接触少的现状,老师不急欲求成,一课时完不成的任务要增加课时保证学生充分掌握。三是讲练结合,多让学生操作,注重对学生的单独指导。四是对对学生恰当的进行评价,用带有激励性的语言让学生保持学习兴趣,进而为高效的课堂教学提供了保障。

  3.2.任务驱动法的教学过程

  3.2.1新课导入
  “任务驱动”教学法以任务为主线,巧妙地隐藏了每项任务中的教学内容。以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找到、如何思考、如何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的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在完成任务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任务”是任务驱动教学中的核心,“任务提出”是一堂课的关键。为此,我们在课前精心设计好任务后,要为学生创设合理的情景,使学习能在一种与本节课教学内容一致的情景中发生。【5】
  创设情境:使学生能够在基本一致或类似于现实的情况下学习。
  我们需要创造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学习情境,引导学习者用真正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使学习更加直观和形象化。生动直观的形象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联想,激发学生在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的知识、经验和表现,使学生能够利用知识和经验来“同化”或“顺应”新知识、发展能力。
  确定问题(任务):在创建的上下文中。选择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任务),作为学习的中心,让学生面对一个需要立即解决的现实问题。
  问题的解决(任务)可以使学生更积极、更广泛地激活他们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理解、分析和解决当前的问题。问题的解决是为新旧知识的连接和扩展提供一个理想的平台,并通过问题的解决来构建知识,是探索性学习的主要特征。【6】
  3.2.2理论知识的讲解
  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如何解决他们所面临的问题,教师向学生提供如何解决问题的线索,例如需要收集什么样的信息。从哪里获得相关的信息和信息,重点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倡导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通过不同的观点的对抗,补充、修正和深化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解决。
  当任务出现在学生面前时,教师应根据任务的难度来确定教学方法。通过讨论,学生会发现并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师不直接告诉学生如何解决问题,而是为学生提供相关的线索来解决问题,从哪里获得相关信息,找到相关帮助,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
  任务提出学生进入学习情境,确立学习目标。通过教师与学生和学生之间的讨论,学生可以进一步明确学习的目标,解决问题。其次应是学生完成任务,此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使每个学生都能自由大胆地完成任务。教师只是一个帮助和引导,更多的是鼓励学生,并进入学生,及时为学生提供帮助。我们还应主动观察学生,找出学生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常见的问题,教师应给予指导。
  3.2.3实践性操作指导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任务驱动”教学法根据“任务”方法组织教学内容,信息技术知识穿插于每项任务中。当教师给学生分配任务时,让他们“展示自己的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学生总是对自己感兴趣,渴望尝试,热情特别高。例如:在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中,作者允许学生在自己的计算机上操作,找到鼠标的常见模式及其意义,任务布局,学生情绪高涨,在计算机上活跃,学习氛围活跃。例如:在教学中,作者动员学生用画笔工具创作一个主题“家”,看看谁画得好,谁画的最有特色。在这一点上,学生的眼睛充满了幻想和希望,两人一组边讨论,学习热情特别高。在标志语言的教学中,让学生们画自己最美丽的星空的眼睛,学生掌握奇数的星星的方法,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做地面操作,谁也不甘落后,尝试着“蓝天”的黄色“星”。实践表明,“任务驱动”教学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信息技术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和创新素质。因此,必须鼓励学生实践和实践。“任务驱动”教学法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实用、实用的环境。学生在“任务”过程中,将独立思考,独立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例如:在浏览网页的教学中,保存页面和保存图片,并幻灯片制作,请学生们找到关于某种动物的知识,并以幻灯片的形式向其他学生报告。这要求学生必须先找到一些感兴趣的动物的网站,然后保存相关图片,打开网页,然后使用PowerPoint制作幻灯片。在此过程中,每个链接都不能有问题,否则它将不会是“任务”。"学生不仅要掌握所有知识点和操作,而且必须灵活使用。这就要求学生分析,然后操作,遇到问题,认真思考,找到解决办法。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和“任务”的过程中,形成了必要的信息素质和创新素质。
  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演示,以“任务驱动法”为指导,分层教学可以使所有学生得到发展。例如,在教学中的文本的复制和裁剪,首先,对学生明确分配的学习任务,要求大多数学生掌握按钮在常用工具栏中操作方法,教师给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可以使用菜单、快捷菜单、鼠标、键盘等方法完成复制和移动文本的任务。为了使所有的学生都得到发展,教师可以提出基本任务,在教学中提出拓展任务。【7】只要学生完成基本任务,即使完成教学要求,使绝大多数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喜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教学积极性。而任务的延伸,给优秀的学生留下了更大的创造性空间。与此同时,这些创造性作品被展示给全班学生,使学生在同一时间相互鼓励。经过一段时间的总结、表扬、反馈,使所有学生都愿意参与教学活动,在动手动脑、动手动脑、大胆实践、体验成功的过程中。
  3.2.4课堂总结
  课堂小结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琐碎的环节,但它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聪明的课堂总结为一个班级是否精彩的悬念,整个班级可以发挥“整理感动”的效果。然而,在实际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课堂教学的引入,因为它是一个班级成功的伏笔,更多的是好的介绍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其次,教师高度重视新知识的学习,因为他们是课堂教学的重点,是上好课的最突出的地方;第三位教师非常重视课堂实践的设计,因为它是发现问题和测试学生知识的主要方面。也许教室应该注意太多的内容,当它是课堂小结时,往往上课的钟声即将响起或响起,但匆忙退却,不是。我对我在过去两年中听到的教训进行了一次调查,发现大多数毕业班的老师几乎都要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获得了什么?这样的总结,虽然改变了原来由教师安排的,反映了学生作为新课程理念的主体。这样的总结只要老师恰当地指导,时间恰当地留给学生总结,也是一个很好的课堂总结。但事实呢?虽然学生可以讲述每个知识点,但很少能启动知识点,更不用说高度的梳理和总结,课堂小结的结果是对学生对现场知识的简单总结。这样一个班级总结不仅反映了教师的形式的联系,而且忽视了其有效性,也反映了当前课堂教学总结的形式。那么,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课堂小结呢?
  为了使学生对内容留下深刻而完整的印象,在最后十分钟内,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综合准确、简明的语言或图表法,总结本课的内容,巩固知识,或画完精。避免机械复制以前的教学内容,简单重复。主要由教师指导,学生完成主体的总结,必要时辅以教师,完善。这种方法通常用于新的知识密度的类或单元教学中的最后一个新的教学。
  我们说教无定法,对于信息技术课的结尾方法可说多种多样、各有千秋。当然,信息技术课的总结还远远不止以上这些方法,以上几种总结的方法也不是孤立地单独去使用,往往是几种方法的综合运用。总之,信息技术课堂总结,是整个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重要的教学环节,信息技术教师应从教学目标出发,周密思考,精心地设计一个精彩的结尾,我想不仅能使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保持持久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取得“课虽终、趣未尽、思不止”的极佳教学效果。

  3.3.任务驱动法实现教学设计

  3.3.1了解对象
  任务驱动的效率是有高有低的,提高效率的办法很多,关键取决于设计与实施的理念,不应该用传统的主体、目的建立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使学生产生像“债务人”的任务的感觉,教师客观上成为“债权人”接受任务,并应采用行动研究方法,实现“债转股”,学生和教师成为任务共同体的完成,成为合作伙伴,成为同盟。这就要求教师与学生共同深化学生、设计、学习和确定任务,使任务成为学生、教师和课程的统一,最终实现任务驱动的学生的发展,推动教师的发展,推动课程开发的宏观有效性。
  3.3.2提出任务
  首先,教师应通过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分析和学生的基础和兴趣的分析,提出一个可以利用教学所需的信息技能和知识完成的任务。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关键在于“任务”的设计与安排,只有“任务”明确,安排合理,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这里的任务不是信息技术的学习任务,而是适合学生在信息技术应用中正确工作的任务,因此提出一项蕴含着新知识的任务是非常重要的。
  在教材与教师的启发和帮助下,学生对于该任务进行分析,产生一系列需要分别独立或者依次可以完成的子任务;并且找出哪一些地方需要应用信息技术的旧知识,又有哪一些地方需要使用到没有学习过的信息技术的新知识,使学生能够明确学习的目标;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新技能的积极性。由教师指导或者组织进行的任务分析是重要的环节,有助于学生解决问题的正确思维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形成。一般来说,任务分析的工作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进行任务分解,例如,一张电子板报由文字、图片等编排而成,他的制作包括有文字段落的编排与图片的编排,而文字段落的编排可以进一步分解为文字的输入、编辑、段落的排版等,进一步如何利用信息技术的技能进行这些工作就成为学生学习的工作了;另一方面则是找出解决问题的难点与关键点(突破口),例如现实生活中如果要给朋友或者家人寄包括有自己近期照片与一段声音的“信”,那么如果寄包裹则又贵又花时间,如果打电话,比较贵且没有照片,如果寄信则没有声音也比较慢,而使用电子邮件则又快又能够达到所有目标,因此学习电子邮件的收发技能是必须的。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要注意的是任务分解最好每个子任务都带一些新技能与方法的学习,而难点与关键点的克服最好与信息技术的技能与方法有关。
  3.3.3完成任务
  由学生到个人或小组完成任务,同时教师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指导。教师可以采取检查的形式或参与一个小组来检查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一方面,学生完成任务过程中的任务过程中的问题、指导、对技术知识的问题指导和帮助;另一方面,我们可以把握学习目标的实现,使工作任务的完成和学习目标的实现统一。任务驱动教学法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索,强调完成任务的全过程,通过探索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因此,教师不应该直接告诉学生如何解决问题,而是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关的线索或资源来解决问题,如教师可以完成自主学习课件任务所要求的任务,也可以让学生阅读自己的书;学生可以自学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并本着合作精神培养学生与人一起工作。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学习倾向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指导,这不仅是技能和方法,也是学习态度和思维方法。例如,对于那些基础较差的且具有逆反心理倾向的学生,教师可以多加鼓励与帮助,增强他们学习与使用信息技术的兴趣和信心;而对于那些基础比较好且又听话的学生,当他们基本完成任务时,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鼓励他们美化自己的作品,尽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这样,在知识技能培养的同时,也进行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
  3.3.4效果评价
  在完成学生小组任务的过程中,发现倾向性问题和任务完成,组织交流,介绍中间成果或最终工作,交流的目的是通过相互评价提高学生信息工作的评价能力,鼓励学生发挥创新精神,创造特色信息作品;另一方面,是总结任务的过程和方法,探讨新技能的作用,促使学生反思和创新社会的知识和技能。应让尽可能多的学生交流和展示他们的作品,教师鼓励主体,在发展的方向,与能力相比的能力,对学生的作品发表意见,增强学生对学习信息技术的信心,维护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除了老师的评语之外,学生也可以进行同行评审,甚至把工作放到网上,让更多的人评论。

  第四章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教学设计中案例分析

  4.1实验案例

  案例名称:文字的编辑排版
  授课对象:拉萨那曲高级中学高一年级
  教学时间:45分钟
  主要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
  教学重点:使用word对文字进性编辑、能够熟练制作表格
  (1)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为手段为自己的学习服务的能力。因此,教学活动应采用任务驱动来开展教学活动,将知识化解为一个个任务,让学生通过任务的完成实现知识的建构。
  (2)教学要求
  掌握文本的选定、移动、复制等编辑技巧;熟悉操作文字格式修饰及一些特殊格式的运用;掌握段落格式的修饰。
  (3)任务活动设计过程
  教学活动的设计应当按照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规律。因此教学过程应以“布置任务–介绍完成任务的方法—归纳结论”的顺序引入有关概念,展开教学内容。
  本节具体的教学活动与完成任务过程描述与说明如下:
  新课导入:引入一个实例:找出一篇文章中的错误,包括语法,排序等。教师:布置任务①:将所有顺序打乱的文字筛选出来,并介绍文本选定、移动、复制等操作方法和步骤。说明:接下来学生上机练习操作任务①。教师观察学生上机操作情况,在旁指导。教师:布置任务②:要求学生操作文字格式修饰及一些特殊格式的运用学生:通过上机实践完成任务②。说明:这任务的设计是在学生掌握了文本选定、移动、复制等操作的情况下进行的,学生思维此时比较活跃,相互交流、讨论一阵以后,大家开始忙于操作。教师布置任务3:要求学生操作掌握段落格式修饰学生:通过上机实践完成任务3。说明:这任务的设计学生需要考虑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相互交流和教师的指导进行操作
  (4)教学小结:结合教学任务完成情况,对“文字的编辑和排版”,操作进行归纳小结,布置课后上机操作任务。
  (5)教学法点评:
  《文字的编辑和排版》有一个整体的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制作一个电子板报,由于解决这个任务要涉及许多知识点,因此,要求学生按照教学内容的实施每次完成1个子任务。

  4.2设计问卷

  问卷的主要目的是收集使用“任务驱动法”教学后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所需的信息,以满足研究的信息需要。
  作为搜集数据的工具,问卷将会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作为调查的脚本,问卷的措辞、顺序、结构和版式等方面将会保证所需信息被准确翻译为问卷中的问题,被调查者能够准确理解问题,并能够给出正确的回答;作为记录工具和编码工具,问卷将提供规范的记录方式和编码方式,保证被调查者或调查员记录的答案准确清晰,设计的编码能准确代表原资料的信息,以满足录入、编码和分析环节的要求。
  该问卷保证被调查者愿意并如实回答问卷,这是得到有效数据的必要条件之一。问卷的设计将保证编码、分析的可行性,被调查者提供的回答是可量化的。

  4.3教学反馈

  4.3.1学生反馈
  在实验班中,学生在学习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发挥组织、引导、促进、控制和咨询的作用。“任务驱动法”特别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实验班中,学生们在课上主动积极举手发言,认真回答问题,细心思考分析,学生对"任务驱动法"很感兴趣。教师教学比一般的教学轻松,教学目标基本实现。
  学生被认为是知识建构过程中的积极参与者,学生学习的目标和任务应由学生主动、系统地获取学习材料来实现。在实验班的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采用不同的方法完成活动“任务”,在这一节课中,学生的知识、思维、技能和情感得到锻炼和培养。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以“学生为中心”,把自己放在学生的群体里。当节课的教学任务圆满完成。
  4.3.2教师反馈
  “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极富创造性、具有明显的时代发展性特点的课程。“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提出了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的学习途径,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在信息技术课中体现“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的信息处理“任务”的驱动下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将继续获得成就感,更能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渴望,逐渐形成一个积极的认知心理活动循环,从而培养自主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主学习能力。目前,“任务驱动”教学法形成了“任务导向、教师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特征。
  在设计“任务”时,教师应认真考虑每个知识点和平衡,设计和构建一系列典型的学生操作“任务”,使学生能够掌握“任务”中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领导地位的真实体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任务驱动”教学,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自主学习,找到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培养“任务”过程中的创新能力。因为在“任务”的过程中可以用多种方式,不一定完全根据老师、书。可以创新,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4.3.3教学设计反思
  (一)"派系”相争
  “任务驱动”然的实施少不了分组这一环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若每组成员的组成基本上固定不动.时间长了就会自形“派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小组成绩–具不佳。就会对其他小组产
  生嫉妒的情绪,造成同学之间关系不融於,导致在学习竟争过程中情绪激动.话中带话.甚至带有讽刺。这样的小组相争让“任务驱动”会失去了色彩.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要多注意小组的融合,
  做到对表现好的小组要适当给予表扬。面对于其他小组要不断地给予鼓励。如果一旦出现不和谐的五分要立即制止,甚至在下次的教学过程中重新分组,以让整个班缓学生达到一个心理上的平衡。
  (二)注意“滥竽充数”现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具体任务分配给小组,团队划分任务,每个成员都有一个具体的任务和实施。小组的成功与小组成员之间的一致努力和讨论密切相关。这种教学过程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他们引起了他们的兴趣。我们不能否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没有积极的群体,没有积极学习的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注重学生完成任务的结果,更多地进入学生群体学习,密切观察学生的操作,善于发现学生在亮点的过程中,及时的肯定。发现那里没有活动。学生应加强对学生的指导、鼓励和帮助。强调团结与合作的作用。j正确对待每一个学生。
  总之,一切事物都有两面性。“任务驱动”教学在实践过程中有其不足。但更是它的优势和优势,作为教师应正确对待每一种教学XXX土地。实践证明,“任务驱动”教学在操作技能的应用中是成功的。然而,我们也应明确认识到,每一类这样的课程并不总是适用于“任务驱动”教学,为一个强有力的理论内容,“任务驱动”的数学方法不适用,也许其他形式的教学应该更适用。
  每一种教学法的应用.应根据课堂内容的特点.学生自身的特点以及实践条件来合理地择。今天的课改正在如火如茶地进行中,有经验的积累也有失败的教训。总之,课改的道路还很漫长,需要我们不断探讨,不断反思,与时俱进。

  第五章总结与展望

  信息技术课是操作性比较灵活的课程,它跟一般的科目性质不同,学生上课的思想也有所放松,在适当允许的范围内,教师设计好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在操作中玩乐学习。总之,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重点在于设计好操作性可行的“任务”,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要仔细推敲每一个知识点、统筹兼顾,为学生设计、构造一系列典型的操作性“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掌握知识、技能和方法。真正体现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训练他们的各种创造性思维,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但是,要引起注意的是在设计任务的同时不能让学生有太大的压力感,要不然,学生会反感,不想学,不愿去完成教师精心去设计的任务,这点上面已经谈过。因此,我认为要上好信息技术课应从上面谈论的几点着手,运用好这个新新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更大的自由、活动空间中学好信息技术这门课程。
  《信息技术》课程在我国开设历史不长,很多学校才刚刚起步,没有现成的方法和模式,而“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当今学校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值得大家探究。任何新的“教学理念”必须发展,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不断探索实践,不断完善,坚定不移地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不断发展和创新。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在教育理论界对信息技术教学的理论和模式没有定论。没有可供借鉴的经验和模式,这将给研究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任务驱动”教学理念可以被大多数人接受,无论它能否得到广泛的应用,积极的实践也需要一定的过程,并需要后续的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新课改下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初探[期刊论文]《考试周刊》,2014年黄天虎
  [2]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电脑动漫中的应用[期刊论文]《成功(教育版)》,2012年高强
  [3]新课程高中信息技术评介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期刊论文]《实验教学与仪器》,2009年黄九伶
  [4]新课改理念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学位论文]刘垚玥,2009年浙江师范大学
  [5]中学信息技术“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学位论文]谷裕,2006年辽宁师范大学
  [6]"任务驱动"教学法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期刊论文]《职教通讯》,2003年姜振安
  [7]谈新课程理念下的信息技术课教学方法[期刊论文]《沙棘(教育纵横)》,2010年赵海燕
  [8]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网页制作教学设计中的应用薛巧梅;-《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0-25
  [9]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网页制作教学设计中的应用薛巧梅(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宁夏吴忠7511《互联网文档资源(http://www.worlduc.c)》-2016
  [10]任务驱动教学法在Dreamweaver网页制作教学设计中的应用赵京丹;闫宁;-《职业教育研究》-2007-07-08
  [11]教坛上流行的新课改提倡的各种教学理念-K12教育评论-K12教育论坛-PoweredbyDiscuz!《网络(http://sq.k12.com.cn)》-2010
  [12]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法的应用.doc下载-支持高清免费浏览-max文档《互联网文档资源(http://max.book118.c)》-2015
  [13]任务驱动教学法-《互联网文档资源(http://wenku.baidu.c)》-2017
  [14]“任务驱动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翟红普;-《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03-15
  [15]任务驱动法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赵亚平;-《科技创新导报》-2009-03-11
  [16]工作任务驱动法在技能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武文平;-《中国电力教育》-2009-10-10
  [17]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在涉外导游基础口语教学中的运用研究李翔宇;-《旅游纵览(下半月)》-2016-12-23
  [18]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张东姗;-《科技创新导报》-2012-02-11
  [19]新课程理念下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的探索与实践武国伟(导师:杨改学)-《西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09-01
  [20]“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于《信息技术》学科“制作电子板报”单元的探索与实践李霞(导师:孙沛)-《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
  [21]浅议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及教学郭广豪;-《山西电教》-2006-05-10
  [22]7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_筱筱雨悠悠-《网络(http://blog.sina.com)》-2016
  [23]新课改理念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豆丁网《互联网文档资源(http://www.docin.com)》-2015
  [24]浅析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的重点与难点娄凯;-《经营管理者》-2015-01-05
  [25]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电子应用技术专业《proteldxp》课程的运用邸玲玉;向敏;-《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3-08-04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5007.html,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上一篇 2020年3月24日
下一篇 2020年3月24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