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具备专业的文化知识和年轻人特有的创新精神,是国家未来最主要的科技创业群体。从长远来看,大学生创业必然对保持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在此背景下,研究如何优化创业环境,提高大学生创业意愿,鼓励更多的大学生走上自主创业之路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在研究中国情境下,创业环境对于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分析创业环境对于创业意愿的作用机制。并通过实证分析获取的数据,探讨大学生创业环境的优化措施。期望在理论和实践中,为创业环境和创业意愿研究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创业意向;影响因素
1绪论
1.1研究背景
全球创业观察(GEM)曾将地区或国家曾将地区或国家全员创业活动指数TEA(衡量创业活动活跃程度的指标)与GDP增长率进行时间序列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创业活动活跃的地区或国家,经济增长较快。即创业活动反映了一个地区或国家的经济活跃程度,是推动社会进步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创业是一个复杂的持续变化和发展的动态过程。创业成功的关键在于创业者能够准确识别机会,整合资源并及时采取首创行动。而新创业无论书获取资源还是制定决策都离不开其所处的环境背景。创业环境与新创企业紧密相关,是决定创业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时期,要想能够平稳过度、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需要科技创新,特别是创业的推动。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具备专业的文化知识和年轻人特有的创新精神,是国家未来最主要的科技创业群体,其创业意向的高低决定未来社会创业人数的数量和质量,从长远角度来看,大学生创业必然对保持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2017年3月,刚刚落幕的全国两会上,大学生就业问题再次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近十几年来,高等教育改革深入发展,各大高校连续扩招致使每年大学毕业生的数量在短时间内激增数倍。有关统计数据显示,2003年我国普通高校大学毕业生人数为212万,2014年达到727万,2015年为749万,2016年为756万,预计2017年达到近766万。从2003年到2017年短短十四年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由212万增长到766万,增长近240%。高校毕业生人数的持续攀升导致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匹配,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不仅如此,目前XX、企业和社会机构能够为大学毕业生提供的就业岗位明显减少,远远不能满足现有的日益增长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需求,这使得高校应届毕业生不容乐观的就业形势雪上加霜。增强大学生创业意向,鼓励和支持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无疑是解决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根本途径。
1.2选题意义
创业活动对推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以及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科技创新是实现经济平稳过渡,保持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大学生作为一个具备专业知识和年轻人特有创新精神的特殊群体,是国家未来最主要的科技创业群体,其创业意向的高低决定了未来创业的人数和质量。但是近些年来,高校连续扩招致使每年应届毕业生人数持续攀升,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因此,增强大学生创业意向,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成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最好途径。目前XX相关部门采取措施积极改善我国的创业环境,使得总体上我国创业环境条件在逐步提升,从而对提高人学生创业意向还没有起到十分有效的作用。为进一步阐释创业环境影响大学生创业意向的作用机理,对相关部门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来优化创业环境,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优秀毕业生,提高人学生创业意向的比率意义重大。丰富完善我国人学生创业理论研究,用创业理论来指导我国经济发展的实践,利用创业带来的技术革新,为社会提供新的产品和服务,以此来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这对缓解我国就业压力,解决人学生就业难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3论文结构
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是探索大学生个性特征、高校创业环境对其创业意向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目前,关于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因素的研究结论不一,进一步深入探讨其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对如何增强大学生创业意向、提高其创业活动率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的结构安排及每章主要内容如下:
第1章,绪论。
第2章,相关理论综述。
第3章,提出假设并建立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因素模型。
第4章,实证分析与调查统计。
第5章,分析讨论
第6章,为提升大学生创业意向提出对策
2相关理论综述
2.1创业及大学生创业的理论
2.1.1创业
对于创业现象的分析起始于18世纪中期,随着创业活动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创业理论研究受到各个领域学者的关注,尤其在近20年得到迅速发展。大量研究者从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企业战略、组织行为学等不同的角度诊释创业现象和分析创业活动,使得创业理论不断完善和进步。但是也正由于各研究者来自不同学术领域,基于不同研究目的,对创业内涵的阐释纷繁复杂,缺乏公认的概念界定。本文列举了在创业研究领域具有代表性的学者观点。
Schumpeter(1934)将创业活动看做是一种“创造性破坏行为”,包括生产新产品、引进新的生产方式、开拓新市场、获得新原料来源和实行新的企业组织形式五种方式,借此实现新生产要素组合。创业就是实现创新的过程。Gartner(1985)将创业理解为新组织的创建过程,包括获取资源、营销产品和服务、生产产品、建立组织、回馈XX和社会五种活动。Stevenson(1990)把创业定义为整合资源以及开发机会的行为过程,不必考虑目前对资源的掌握情况而寻求机会,也就是说创业的本意在于不受当前资源条件的限制而捕捉和利用机会。强调识别机会、寻找机会及获取成功的信心对于创业十分重要。
Dollinger(2006)认为,创业就是在风险及不确定性条件下,为获利或成长而创建创新型经济组织(或组织网络)的过程。创业具有以下特征:创新和独创性、积累资源以及成立经济组织、在风险和不确定性下获得收益(或成长)的机会。
我国学者对于创业内涵的界定也有一定的研究。张玉利(2003)从创业的构成元素角度考虑,发现创业是创业主体感知机会后的资源整合行为,并遵循感知机会到组建创业团队,获取创业必需资源的逻辑进程。同时,创业是企业家创新冒险精神与理性决策的交织过程。
林篙和姜彦福(2005)指出,创业的本质是一种新价值的创造活动,创业不仅指的是通常意义上的从识别创业机会到创建新企业的过程,也指成熟大企业内部开展新业务,即公司创业。
综合以上学者的观点,创业实际上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其中包含了创新的元素。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创业者在承担一定风险前提下,创业个体通过识别机会,整合资源创建新的事业单元,为社会提供产品或服务并从中获取收益。
2.1.2大学生创业
根据上文所述,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大学生创业群体,大学生创业的内涵也越来越丰富。在前人对创业内涵的界定基础上,国内外学者结合大学生创业群体自身的特征特点,分别从不同角度对大学生创业的内涵给出了界定,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ISBAConsortium(2004)从广义角度出发,认为大学生创业是大学生在大学教育与创业活动、职业选择与创业意向相互影响的结果。他强调大学生创业是自身价值导向和外部创业环境共同作用下的一种行为。我国学者胡赦、高建伟(2007则认为大学生创业就是大学生自我谋职的一种实践活动,即大学生为了实现自身价值并获得个人满足,结合自身的创新能力和专业知识基础,整合一切可利用的社会资源,为社会提供新产品或服务并创造价值的一种实践过程。可见,创新能力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对大学生创业具有重要的影响。大学生作为潜在创业者或者创业活动的推动者,活跃在创业活动过程中,他们能够发现、创造并利用创业机会,通过整合各种资源,并承担一定的风险,创立新的企业并实现创业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经济活动,即为大学生创业(吴文娟,2008;陶书中,2008)0可以看到,学者都强调了价值实现、机会把握、创新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对大学生创业的重要性。
考虑本文研究的需要,本文倾向于学者胡颜、高建伟的观点,认为大学生创业就是大学生个体结合所学专业知识和自身能力,整合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寻找并把握创业机会,创建企业并创造出新的产品或服务,在追求并实现企业的经济价值时,也实现其个人自我价值及社会价值的过程。
2.2创业环境的理论
根据Tiinmons创业管理模型,机会、资源与创业团队三个要素构成创业的三大要素,创业环境作为影响创业企业识别机会,获取资源的重要因素,长久以来都是创业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之。
Gartner(1985)从个体、组织、过程和环境四个维度描述了新企业创生框架,认为创业环境由资源的可获得性、周边的大学及科研机构、XX的干预及人们创业态度等因素组成。
Gnyawali&Fogel(1994)认为,创业环境是对新创企业成长发挥作用的一系列综合因素,包括对人们创业意愿产生影响的整体经济形势、社会文化、政治因素,这些影响因素确保企业在创建进程中得到必要的援助和支持服务。
Austin(2006)认为,创业环境是不受企业家控制,但会影响企业成功和或者失败的因素,这些环境包括:宏观经济环境、税收、规则结构和社会政治环境。
范伟军(2004)分别从环境自身、创业者、创业活动的角度对创业环境进行了概括和描述:创业环境是特殊的环境,是一般环境的特定层面和组成部分;创业环境是开展创业活动的范围和领域;创业环境是创业者所处的境域和情况,是对形成创业思想和开展创业活动产生影响和发生作用的各种条件和因素的总和。
李华晶(coos)提出创业环境是个体或组织在进行创业活动过程中能够利用和必须面对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它的本质是一种制度环境。
尽管各位学者对创业环境的阐述角度不同,各有侧重,但都分映了创业环境的基本特征:第一,创业环境是在创业过程中必须面对的各种要素的组合;第二,创业环境要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新企业的创建和成长。
由于本文旨在研究创业环境对创业意愿的影响作用,故主要借鉴了Gnyawali&Foge1(1994)的观点,创业环境是对创业意愿产生影响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社会综合因素,这些影响因素确保企业在创建进程中得到必要的援助和支持服务。
2.3创业意向的理论
通过回顾创业意向的相关文献,笔者发现,以计划行为理论和企业家理论为基础,对创业意向展开相关研究工作的文献有很多,为本研究提供了借鉴意义。
“创业意向”经历了从创业者个人的企业家特质到创业意向模型的研究过程。张玉利,杨俊(2010)认为,创业者的个人特质决定了他们是否愿意成为创业者,经过多年的研究,试图采用创业者个人特质去预测个体的创业意向和创业行为,但是并没有取得预期的结果。Carer(1988)认为:测量工具和样本选择的不一致,会导致测量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从而得不到预期的结论。Carter指出,大学生创业的研究应该借鉴社会心理学与认知领域成熟的理论,如企业家理论,更多的关注创业者行为及创业过程一般规律的研究,而这需要企业家精神来做支撑。此后,“过程论”成了企业家创业研究领域的热点。
基于以上论述,大学生企业家创业意向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计划行为理论和企业家理论为基础,研究包括创业者个人特质(企业家特质)的前置影响因素,是如何作用于大学生的创业意向的。
2.4创业环境与创业意向的关系理论
在创业意愿领域的研究中,早期学者主要研究的是创业者人格特质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McCleIland0961)从创业者个性的角度阐释创业意向的形成过程。自此以后,人格特质作为人们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受到广泛的关注,如冒险倾向(Hisrich&Peters1995),成就需求(Johnson1990),控制点(Bonnett&Furnham1991)。创业意愿是引导创业者追求某一特定目标而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和行动的一种心理状态(Bird,1988),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变化过程,必然受到主观态、个人特质以及创业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个人特质仅是促使创业选择的内因,创业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与其所处的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创业环境是决定创业意愿的外驱力。
Grundsten(2004)将创业环境属性分为情感因素和理性因素,探索了创业环境与创业意愿之间的关系。其中情感因素性包括社会认同,社会规范和角色示范,三者在创业希求感的调解下对创业意愿有显著影响;理性因素包括资金期望,机会认知,资源可获得性(技术,资金,社会资本,市场准入,人力资本),这些环境因素通过可行性知觉对创业意愿产生影响。实证研究的数据表明,以科技为基础的创业进程中,可控的创业环境将会通过影响创业态度来影响创业行为的选择,如与技术相关的资源的可获得性。
Raijman(2001)检验了社会网络对个体创业意愿的预测作用。研究结果证明,如果亲友中有人创业,会增加个体自主创业的意愿。Franke&Lothje(2004)考察了社会、经济和教育背景等环境变量对创业意愿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环境支持或阻碍因素会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创业意愿,反面论证了如果学校不开设有关创业知识的课程,会对学生的创业意愿产生消极影响。校园环境对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远大于个人特质,创业态度和社会经济环境。Linan(2008)在研究创业能力和社会价值观念对创业意愿的影响机制中指出,如果个体所处的周边环境或更广范围的环境内,对创业行为持有较高的支持态度,则个体更有可能倾向于将创业作为自己的职业选择。
从以上学者的观点可以看出,创业环境中的某些因素能够影响创业意愿的形成,由于对环境维度划分不同,各位学者研究的侧重点不同。本文旨在创业环境和创业意愿的文献综述基础之上,系统的探讨创业环境中各要素对创业意愿的影响作用。
3理论模型构建和假设理论的提出
3.1创业环境的维度选择
3.1.1XX政策
XX政策是指鼓励创业活动的各项规章制度,包括税收优惠,企业组织形式,登记许可等方面相关政策要求、注册和许可的程序要求、指导创业行为的规章制度、所有权的法律保护以及XX为创业者提供的各种服务和支持。XX运用宏观调控手段对市场机制产生重要影响,有效的去除市场不完善,管理低效等弊端。同时,XX部门通过建立健全政策规程(如开放的经济政策,保护专利和版权),为创业者提供更广阔的发展机会,同时会引导营造一种适度承担风险条件下追求利润的企业文化。相反,如果创建新企业需向多个XX机构汇报,履行复杂繁琐的注册许可程序,花费很多的时间和费用,创业机会成本大大增加,创业者的积极性就会受到影响,甚至对创业失去信心。
3.1.2社会经济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主要指地区经济发达程度,公众对创业的态度、当地文化和社会规范。如果社会中大多数成员对创业持以怀疑的态度,创业活动就可能不会蓬勃发展。社会对创业的赞成态度和公众的普遍支持有利于激发人们创建新事业的构想。事实上,社会因素可能同等重要,如提供贷款,技术援助,物质设施和信息等。
Mokry(1988)证实当地社区对开发和改善创业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所在地区经济发展良好,会增加创业机会;社区内的近亲属可以帮助创业者寻求解决问题,寻找资源,甚至组建创业团队;社区内存在经验丰富的企业家或成功的创业榜样,这对潜在的创业者意味着自主创业是理想的职业选择。相反地,公众的否定态度和缺少示范榜样都会阻碍创业进程。中小企业所占比例,经济增长速度及其发展的多样性都会影响新企业的创建和发展。研究表明,在快速发展的行业领域,中小企业所占比例越大,其创造的就业机会越多(Phillips,1993)。Porter(1990)认为高度复杂的客户群体,强大的分销渠道,以及现有企业间的激烈竞争等环境因素都为创业者追求创新提供了发展机会。在高度创新的行业中,新创企业也更容易获得成长。拥有较多经济发展项目的地区,相比项目较少的地区,新创企业发展速度更快(Feiock,1987)。
3.1.3创业能力
创业能力指创业者顺利开展创业活动所应该具备的技术和商业技能,主要通过创业教育、职业技术培训等方式获得。低水平的技术与业务技能会阻碍创业者的事业发展(Davidsson,1991;Vesper,1990)。同样道理,除非创业者具备良好的技术和商业技能,否则可能无法克服新事业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出现的各种问题。在外部支持有限,市场不完善的地区或国家,开办创业培训课程是非常必要的,大型企业主导行业的发展,XX政策不能有效扶持中小企业,而地方保护主义也会阻碍获得创业许可。尤其是对于发展中国家,由于创业者缺乏基本的商业技能,教育和培训服务十分重要。一项调查显示,30%的创业者希望获得有关编制商业计划书,规划、决策、谈判、定价、市场渗透、组织经营、现金流管理等方面的培训教育(Swanson&Webster,1992)。事实证明,成功的创业者能够通过接受教育和短期培训获得更好的发展(McClelland&Winter,1969)。
3.1.4资金支持
资金支持主要指创业者或初创企业对于金融资源的可获得性,包括融资渠道、XX资助、创业基金、银行贷款等。通常情况下,创业者需要资金支持主要是出自以下三个方面的考虑:分担创业风险、积累原始资本和扩大融资。而很多投资者倾向于将资金投入到那些已经成功建立的企业,而不愿意投资于高风险项目或暂不支持以寻求稳定的回报。在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或新兴的市场经济体中,只存在少数的风险投资公司和商业银行可为创业型企业提供资金。而创业者由于缺少商业经验,无法获得金融机构的有效支持,导致创业活动频率大大降低。所以,在创业初期阶段,资金来源主要包括自有资金,亲戚朋友借贷等。伴随着创业企业进入成长期,风险投资才会逐渐介入。
3.1.5非资金支持
非资金支持主要包括创业网络、孵化器设施、XX对小企业产品的采购、XX对研发的支持力度、国内外信息网络、现代运输通讯设备等方面。非资金支持与资金支持同样重要。因为创业者尤其需要获得进行市场研究、准备商业计划、提供贷款等方面的援助,企业孵化器在这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为创业者提供各种服务,包括办公场所和设施,便捷有效地通讯工具,低成本的咨询服务。在自由市场经济体制下,创业机会较多,创业者面对的进入壁垒很少(E1-Namaki,1988)。因此,XX政策会影响创业机会,进而影响创业能力和创业意愿。个人特质和行为特征还不足以促使人们进入商业领域,当其发现环境中存在一些机会,更有可能采取创业行为。另外,如果个体对自己的创业能力充满信心,创业意愿会相应有所提高。
3.2创业意向的维度选择
从以往对创业意愿的研究成果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学者在进行实证研究分析时,都采用了单维度的变量,即不再对创业意愿进行维度划分,只是对创业意愿的题项描述略有不同。个别学者对创业意愿的多维度结构模型进行了探索,但是结果都不理想,没有在后需研究中得以应用和推广。
Bird(1988)将创业意愿分为两个维度,一是创业者的意愿(内控制点)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市场等的意愿(外控制点);二是理性/直觉维度。理性分析和结果导向的心理过程是商业计划、辨别机会、获取资源、设定目标和指导行为的基础。我国学者王重鸣(2006)运用结构方程等统计分析方法,探讨了中国背景下创业愿意的维度结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背景下个体创业意愿的维度结构主要包括创业希求性和创业可行性。创业希求性具有三个维度:自我尊重、成就导向和创新导向;创业可行性包括责任意识和个人控制两方面。
尽管以上学者探索了创业意愿的维度结构,但研究结论并没有得到应用和验证。因此,在本研究中,仍以大多数学者的观点为依据,将创业意愿作为单维度的变量加以讨论。为提高创业意愿测量的可靠性,本文将采用Limn&Chen(2006)开发的多题项描述的创业意愿调查问卷,以确保实现研究目的。
3.3假设研究
3.3.1XX政策与创业意向的关系
XX政策在营造创业环境方面发挥的作用。政策选择有利于发展创业,这些政策选择包括提供风险投资基金,给予税收的鼓励措施,XX采购计划,保护私有财产和鼓励创新,投资教育和研究领域,培育创业教育机构,降低进入壁垒。Stevenson&Lundstrom(2001)对比了10个国家在经济发展实践中所形成的不同XX创业政策。研究认为创业政策的实施旨在增加新的商业机会和创业者,并扶持初创企业早期能够生存。XX政策可为创业者提供融资渠道、有利于降低行业进入壁垒、提高创业教育水平、提升创业文化。
也有部分学者关注优惠税收政策与创业的关系。Blanchflower(2000)研究了瑞典税收与创业者数量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瑞典在1990至1991年显著降低企业所得税后,个人创业意愿明显提高,创业者数量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增加了一倍。Cullen&Gordon(2002)的研究也有相类似的结论:个人所得税税率高于公司所得税率时,更多的人选择创业。可见,优惠的税收政策可以提高创业意愿,激发更多的潜在创业者选择创业。
我国学者张玉利(2004)提出在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都较低的地区,仅提供资金资助不能解决问题,应同时采取政策措施以增强创业意愿、提高创业能力。只有存在创业的可能性,资金与非资金支持才能起作用。良好的创业环境可以对区域的产业发展甚至整个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XX通过政策支持、法律规范及提供优良的服务,营造公平、友好的创业环境,可以激发区域的创业活动,促进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信继欣和彭华涛,2007)。如果要遵守很多规章制度和程序要求,要向很多XX机构通报,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金钱成本去履行程序要求,那么创业者可能会对创业感到气馁,从而丧失创业信心(Dana,1990)。基于以上学者观点,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Hl:XX政策与创业意愿正相关;
3.3.2社会经济条件与创业意向的关系
杨晔和俞艳(2007)运用GEM模型,对上海创业环境进行实证分析,得出文化及社会规范对个人创业态度及创业行为的影响。调查结果表示,上海的海派文化提倡创新和创业,鼓励通过个人努力获取成功。袁应文(2008)在研究利益相关者态度和创业意愿的关系中指出,社会对创业的鼓励态度和公众对创业活动的赞成对于激发人们的创业意愿十分重要,如果社会的大部分成员都怀疑创业的可行性,创业意愿会受到抑制,创业活动也不可能会繁荣发展。基于以上学者观点,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H2:社会经济条件与创业意愿正相关;
3.3.3创业能力与创业意向的关系
一般而言,创业者接受的创业教育越多,获得的知识、技能和培训越丰富,对于创业的认识和理解越深刻。这种认知有利于创业者评估风险、市场调研、获取消费者需求信息以及开展创业活动(Borjas,1986)。Clouse(1990)发现工作经验丰富的学生在创业过程中能够更好的处理复杂问题,并且在接受创业教育前后,创业意愿存在显著差异。接受创业教育的学生对于创业风险的认识更加深刻,进而做出有利于自身的决策。
Franke&LtlthJe(2004)通过比较维也纳大学和慕尼黑大学的学生与麻省理工学生的创业意愿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维也纳大学和慕尼黑大学的学生创业意愿相对较低的原因要归咎于缺乏创新的创业教育。Lin6n(2008)提出那些认为自己具有某种较高水平创业能力的个体,越有可能相信自己将来会创建公司。并且可以认为,对于创业能力的自我认知越高的人,会持有较为良好的创业态度,感受到的社会压力也越小。Turker(2009)在研究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在对土耳其300名高校学生的调查结果表明,如果高校能够提供足够的创业教育和激励,创业者数量在年轻群体中会有所增加。这也证实了创业教育对于激发大学生创业意愿的重要作用。
孙蕾和庄娱乐(2009)对江苏省不同地域和层次的高校学生创业意愿进行抽样调查,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认为学校创业与就业指导“非常必要”的学生比认为“比较必要”和“一般”的学生具有更强的创业意愿,他们希望借助专业的创业指导来降低自主创业风险。基于以上学者观点,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H3:创业能力与创业意愿正相关;
3.3.4资金支持与创业意向的关系
资本问题是创业者面临的主要障碍之一。一些实证研究的结论表明,在发展中国家,缺少创业资金,信贷计划以及金融体系的制约是影响潜在创业者创新和成功的最大障碍(Marsden,1992;Meier&Pilgrim,1994)。潜在的资金来源可能是个人存款、家庭网络和信贷体系,或金融机构。Crosa(2002)认为金融资本是初创企业的支撑因素。拥有家庭收入、拥有家庭资产净值和房产所有权将提高潜在创业者付诸实践进行创业活动的可能性。
吴佳(2007)利用Gnyawali&Fogel的五维度模型调查了浙江省大学生创业环境。结果表明,创业者比较关注的还是资金问题,包括低息贷款、创业基金和融资渠道的多样性。资金不足,创业项目难以启动,致使很多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意愿逐渐冷却,最后选择放弃。胡亚波等(2010)对武汉高校89名大学生的创业意愿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具有高意向的仅有8人,66.7%的调查对象认为贷款门槛太高,50%认为获取资金扶持的手续繁杂。对于大学生而言,创业资金主要是自己的积蓄和亲友资助。整个地区的创业资源匾乏,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大学生创业意愿的萌生。基于以上学者观点,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H4:资金支持与创业意愿正相关;
3.3.5非资金支持与创业意向的关系
谷晓丹和李军华(2008)认为建设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可为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提供全程的跟踪指导,创造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实践机会,使创业带头人在创业基地中迅速成长起来,成为学生群体可以效仿的榜样。创业孵化基地是突破当前大学生创业活动瓶颈的关键。Schwarz(2009)在对奥地利的学生调查中发现,创业孵化器与创业教育同等重要,可以激发学生创业热情和兴趣。基于以上学者观点,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H5:非资金支持与创业意愿正相关。
4大学生创业意向实证分析–以淮海工学院大学生创业意向分析为例
4.1大学生创业意向问卷设计
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获取有关数据。根据前文的理论研究框架,参考国内外大量文献,并借鉴理论界己有的成熟量表,用若干题项对变量进行描述,所有量表均采用Likert五标度进行打分。
调查问卷主要由三部分内容构成,分别是个人基本信息、创业环境评价和大学生创业意愿调查
第一部分是个人基本信息,主要是记录调查对象的背景资料,共包括1至5个测量题项,内容涉及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专业背景以及家人创业五个方面。对于个人基本信息的收集,有利于在后续研究中更好的测量研究样本特征。
第二部分是对创业环境的测量,本文在创业环境研究这一部分主要采用了Gnyawali&Fogel(1994)提出的五维度模型。在此模型中,创业环境被分为XX政策、社会经济条件、创业能力、资金支持和非资金支持五个维度,并在每个维度下面设计更加详细的子维度,共计28个题项。在本文中,并未完全采用28个题项,针对中国特殊的环境背景以及大学生这一特定研究对象做适当删减和合并。针对修改后的量表会重新做效度和信度检验,以确保量表有效性。根据感知环境理论,尽管个体所处的环境是客观的、具体的、真实的,但是对个体决策起直接作用的却是个体头脑中的主观环境判断。因此,本文中主要通过调查对象的自我感知程度来衡量创业环境中的各个影响因素。
第三部分是对创业意愿的测量内容。到目前为止,关于创业意愿还没有一个标准或被广泛接受的测量工具。大多数情况下,研究者根据各自的研究目的使用特定的测量工具,但这样严重破坏了测量结果的可比性。一些学者试图制定以理论为基础、在统计学方面更可靠的调查问卷用以测量创业意愿。其中Linan&Chen(2006)开发的创业意愿调查问卷(ETQ),Cronbach的一致性系数为0.953,在测量创业意愿的认知结构方面呈现出良好的属性。随后的版本应用于不同的大学生样本,其测量效果皆为良好。Linen&Chen(2009)也验证了该量表的有效性。因此在本研究中仍然采用Linen&Chen(2006)开发的创业意愿量表。
4.2调查对象与取样方式
根据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以及出于时间和成本方面的考虑,调查问卷发放对象主要是淮海工学院的在校学生,包括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生。专业涵盖理工、经济管理、人文科学等具有代表性的专业类别。在大规模发放问卷之前对18位被试者进行了小样本测试,测试对象与将来正式发放问卷的调查对象性质相同,均是在校大学生。通过测试,对表达不当或存在争议的题项进行适当修改,在此基础之上发放正式问卷。
调查问卷的收集途径主要有:本文研究者的同学填写或代为发放并及时回收;有针对性的选择某个专业的学生群体,事先与任课老师沟通,在课间发放问卷,并说明本研究的意义和目的,提高数据有效性。
本研究的问卷调查,受到了老师和各位同学的大力支持,从2015年1月至2015年3月期间,共发放问卷306份,回收问卷275份,其中有效问卷256份,回收率为89.87%,有效率为83.66%。
4.3描述性统计分析
4.3.1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根据调查问卷结果,主要样本特征分布如下:
(1)样本性别分布
本研究中共回收256个有效样本,其中女生99人,男生157人(见图4.1)。
(2)样本年龄
从年龄构成上看20岁以下和30岁以上的个体较少,分别为25和22人,20-30岁之间的个体占总人数的81.6%(见图4.2)。
(3)样本文化程度
由于本文旨在创业环境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作用,对于不同文化程度的个体,可能对于创业环境的感知程度不尽相同,所以样本要求呈现不同的文化程度,才具有说服力。对样本文化程度统计中,25人具有大专学历,占调查对象总人数的9.8%,具有本科人数为63,占总数24.6%,具有硕士学历的人数最多,占总数的57.%,而博士仅占8.6%(见图4.3)。
(4)样本专业背景
调查对象的专业背景大多数是理工和经管类,人文科学类的个体只占22人(见图4.4)。
(5)父母创业情况
样本中大部分调查对象的父母没有创业经历,占个体总数73%(见图4.5)。
4.3.2题项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下表是各题项的描述性统计,从中可以看出,得分最低的题项16和题项19,分别是“我曾系统的学习创业课程”和“我经常接受创业培训与指导”即调查对象对于有关创业教育和培训方面的感知程度很低,这与我国当前创业教育体系不完善的环境背景相吻合。分值最高的是题项6“XX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优惠的税收政策”,体现了XX鼓励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在创业意愿量表共计6个题项,其中有5个均值超过3,说明大学生具有一定的创业意愿,但是题项35“我已经做好了成为创业者的所有准备”得分均值仅为2.55,说明大学生创业准备不足,缺乏创业信心(见表4.1)。
4.4信度与效度分析
4.4.1信度分析
信度(Reliability)是指测量无偏差的程度,它反映测量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统计学中一般以内部一致性,即Cronbach'sa值表示测量信度的高低。信度系数值越大,表示测量结果越稳定可靠。根据Nunnally(1967)的观点,当测量一个构念的题项内在一致性系数Crobanch'sa值大于0.7时,表示其内在一致性具有良好的效果。本文采用这一得到普遍认可的0.70标准。
表4.2是对创业环境和创业意愿各因子变量所做的内部一致性分析的结果。其中创业环境5个变量的Cronbach'sa值均超过0.70,分别为0.779,0.742,0.713,0.849,0.826,即创业环境量表的信度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创业意愿量表的Cronbach'sa为0.939,表明量表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
并且,在创业环境的各维度中,XX政策维度题项间相关系数为0.623,社会经济条件维度题项间相关系数为0.521,创业能力维度题项间相关系数为0.645,资金支持维度题项间相关系数为0.548,非资金支持维度题项间相关系数为0.619,说明测量题项间相关性较强(见表4.2)。
4.4.2效度分析
效度(validity)是指测量工具能够真实测量出其所要测量特质的程度,用以衡量测量的有效性程度。信度越高,表示测量结果越能反映所测对象的真实特征。信度是效度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效度分析有多种方法,其测量结果反映效度的不同方面。常用于量表效度分析的方法主要有:内容效度、准则效度、结构效度等。内容效度是指测量题项是否测量了应该测量的内容,反映题项的代表性和覆盖面的有效程度。结构效度是指测量结果与该量表设计的内在理论依据之间的契合程度,即理论与实践的一致性。
在本研究中涉及的所有量表,均是在创业领域被广泛应用的成熟量表,因此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对于量表的结构效度,利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来检验。在提取因子前,首先对各个量表的KMO和Bartlett值进行检验,以确定数据是否适合因子分析法。结果显示,各因子变量的KMO值均大于0.5,说明各变量间的相关程度高,适合做因子分析。而Bartlett球体检验的X2统计值的显著性概率均小于0.01,同样说明适合使用因子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之上,对量表的各个因子变量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见表4.3:
4.5相关分析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对变量进行了简单的相关分析,利用双侧检验,所得各个变量间皮尔逊(Parson)相关系数(见表4.5)。
4.6回归分析“
从以上相关分析结果可见,XX政策、社会经济条件、创业能力、资金支持以及非资金支持五个影响因子与创业意愿之间都存在显著相关关系。但这种相关关系是不确定型的函数形式,为了进一步探索各变量之间的相关结构,有必要进行回归分析。作为研究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统计方法,回归分析旨在解释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具体形式。在本研究中,主要通过一元线性回归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分析。
5分析讨论
5.1XX政策与创业意向的关系分析
本研究假设XX政策与大学生创业意愿正向相关。数据分析结果如表4.6所示,XX政策与创业意愿的标准化系数是0.274,达到显著性水平(P<0.001),假设成立。即XX政策对大学生创业意愿产生影响作用,XX政策越好,大学生创业意愿越强烈。这与大多数学者的研究结论相一致。
在XX政策的相关描述中,题项6“XX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优惠的税收政策”分值最高,说明XX鼓励创业的优惠政策得到普遍认可。自从2013年6月,国家颁布有关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收费优惠政策后,全国各省市纷纷出台了类似的优惠政策。贵州省贵阳市为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规定从事个体经营月营业额5000元以下者免征营业税。在上海,如果大学生创业成立非正规企业,只需到区县街道进行登记,并可免税三年。优惠的创业政策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大学生创业成本,缓解创业初期资金短缺的困境,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大学生群体的创业热情,促使更多的潜在创业者选择自主创业。而题项9“XX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咨询服务”分值较低,XX对于创业咨询服务的支持力度不够。以江苏省为例,直至2009年才开展创业咨询服务试点。对于大学生来说,面临知识结构单一,社会经验不足,实践能力欠缺等诸多方面的创业挑战,更需要XX在资金、技术、法律以及相关政策方面给予指导和援助,以便更好的树立创业信心,提高创业素质。良好的政策导向有利于优化大学生创业的制度环境,增强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从而有效的促使大学生创业活动顺利启动和开展。
5.2社会经济条件与创业意向的关系分析
本研究假设社会经济条件与大学生创业意愿正向相关。数据分析结果如表4.7所示,XX政策与创业意愿的标准化系数是0.328,达到显著性水平(P<0.001),假设成立。即社会经济条件对大学生创业意愿起着重要作用,社会经济条件越好,大学生创业意愿越强烈。
社会经济条件方面主要考察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创业榜样、当地成功企业家数量和文化氛围、家人对创业的态度等几个方面。地区经济发展较快,会提供更多的创业机会和创业资源。数据结果显示,各题项评分没有太大差异,但均值都不到4分。调查对象对于当地的社会经济条件满意度不高,这可能与江苏省自身经济发展情况有关。据有关研究显示,江苏省属于中国创业沉寂地区。虽然近年来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但是大部分的企业仍缺乏自主创新意识和企业家精神,在社会中也难以形成鼓励创新和承担风险的创业文化。
创业意愿的形成,不仅取决于学生的主观态度,同时受到周围亲戚和朋友的影响,尤其是父母对创业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子女的创业选择。调查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父母有创业经历的学生,对创业表现出更浓厚的兴趣,创业意愿更强烈。这也体现了角色榜样的重要性。
5.3创业能力与创业意向的关系分析
本研究假设创业能力与大学生创业意愿正向相关。数据分析结果如表4.8所示,创业能力与创业意愿的标准化系数是0.686,达到显著性水平(P<0.001),假设成立。即创业能力对大学生创业意愿起道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创业能力越强,大学生创业意愿越强烈。
在创业能力的相关描述中,题项16“我曾系统的学习创业课程”和题项19“我经常接受创业培训与指导”得分最低,即调查对象对于有关创业教育和培训方面的感知程度很低,这与我国当前创业教育体系不完善的环境背景相吻合。创业教育是引导大学生创业的重要激励因素。尽管创业教育一直以来都是备受关注的焦点问题,很多学校纷纷开设创业课程以及组织创业竞赛,借此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但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缺乏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在教育对象方面,很多学校只是将创业教育视为就业指导的一部分,主要面向的群体是即将毕业的学生,而不是将其融入到大学生培养的全过程。在课程设置方面,偏重于理论教育而忽略对学生创业技能的培养。
创业能力不仅是大学生获取的与创业相关的知识、技能和经验,更重要的是个人的综合素质,包括创新精神,识别和把握机会的能力,勇于承担风险等。提升创业能力,有利于学生树立创业信心,激发创业热情。
5.4资金支持与创业意向的关系分析
本研究假设资金支持与大学生创业意愿正向相关。数据分析结果如表4.9所示,资金支持与创业意愿的标准化系数是0.416,达到显著性水平(P<0.001),假设成立。即资金支持对大学生创业意愿起道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资金支持力度越强,大学生创业意愿越强烈。
资金支持维度主要考察了融资渠道、银行贷款、创业基金,金融机构以及信贷担保五个方面。虽然目前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较为激烈,但由于创业的高风险性,及创业初期企业组织水平低,收益不确定,金融机构出于风险的考虑,往往不愿贷款给创业者,尽管由XX的政策的引导,在原则上大学生创业可以获得一定金额的低息贷款,但是办理手续复杂,条件限制多且金额有限,很难满足大学生创业的资金需求。虽然XX和有些大学设立了创业基金,但同样面临金额少且难以获得的问题。并且,我国大学生由于经济独立意识相对薄弱,多数情况下只能依靠家庭筹措创业资金,如果自主创业的选择难以得到家人的支持和理解,创业计划更将难以付诸实践。融资的困难,使很多大学生只能空J怀创业理想,面对现实的经济压力,创业意愿逐渐冷却,最终选择放弃。
5.5非资金支持与创业意向的关系分析
本研究假设非资金支持与大学生创业意愿正向相关。数据分析结果如图4.10所示,非资金支持创业意愿的标准化系数是0.271,达到显著性水平(P<0.001),假设成立。即XX政策对大学生创业意愿产生影响作用,非资金支持力度大,大学生创业意愿越强烈。
非资金支持维度主要考察了现代运输通讯设备、创业网络、孵化器设施、XX对小企业产品的采购、XX对研发的支持力度等五个方面。其中题项30“当地有企业孵化器设施”得分最低。企业孵化器,即创业服务中心,通过提供研发、生产、经营场所,共享网络办公等方面的基础设施,提供政策、法律和融资等方面的咨询服务,来降低创业风险成本,提高企业的成功率,培养优秀的创新型人才。江苏省具备一定规模的企业孵化器数量很少,还没有成型的专门为大学生群体服务的企业孵化器设施,由江苏新浪网投资建立的淮海工学院生创业基地才刚刚落成。对于大学生创业者,企业孵化器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组织。
5.6优化创业环境,提高大学生创业意向
尽管近年来江苏省在创业环境建设方面上做了很多工作,相继出台了许多鼓励创业的优惠政策,但是对于大学生创业的支持有限。很多大学生创业仍然面临着政策落实不到位,融资渠道有限、创业教育缺失,社会舆论压力等环境制约因素。因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建设性措施,以优化大学生创业环境。
(1)完善XX政策,提供制度保障
当前江苏省XX在大学生创业政策的制定方面,存在一定误区且缺乏针对性,鼓励大学生创业仅在于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问题。事实上,大学生创业与农民工返乡创业、下岗职工再就业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大学生具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储备,积极的首创精神,是国家未来科技创业的主要群体,但缺少实践能力,经济基础薄弱,心理承受能力差。所以在政策制定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大学生创业的特殊性。目前出台的各种创业优惠政策,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限制性条件多,如享受登记费用优惠的创业者只能从事个体经营,而不可以开办公司,而从事个体经营也有行业的限制,如不能从事建筑、网吧等。创业政策应该尽量减少限制性条件、简化程序、降低门槛。从实际出发,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制度保障。
另外,XX应该积极推行免费创业培训咨询服务。江苏省有关大学生创业培训的支持力度还远远不够,直至2009年才开展创业咨询服务试点。对于大学生来说,面临社会经验不足,实践能力欠缺等诸多方面的创业挑战,XX可针对大学生创业的特点,在资金、技术、法律以及相关政策方面给予指导和援助,建立大学生创业培训基地,切实解决大学生创业难题。
XX除了要制定有针对性的创业政策,还应该关注政策的具体执行情况。无论政策制定的如何完善,若不能有效的贯彻执行,也毫无意义。在这一点上,XX可以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和部门,负责监督有关各项政策的执行情况,保证各项政策落实到位,真正发挥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作用
(2)优化大学生创业融资环境
融资问题一直都是江苏省创业环境中的重大难题,对于经济不独立的学生群体,筹措资金更是难上加难。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需要XX、社会和银行的共同努力,积极探索新型融资渠道,多方面筹措创业资金。
加大对大学生创业资金投入力度,建立大学生创业基金。虽然XX部门早已设立了专门的大学生创业基金,但数量非常少且申请条件有诸多限制,只有极少数的大学生创业者能够申请到。因此,创业基金的只能起到激发大学生创业意识的作用,而对大学生创业实际扶持作用并不大。为使更多的大学生创业者享受到创业基金,XX应扩大专项扶持基金的规模,同时制定相应的配套措施,如基金申请和发放流程。除XX要建设创业基金,高校也要为解决大学生创业融资难的问题担当一定的责任。可以通过自筹资金的方式获取学校创业基金,扶持对象可以是在校学生、应届毕业生和毕业不超过2-3年的离校学生,尽量为更多的学生解决创业资金难题。
在银行贷款方面,完善信贷担保体系也事在必行。由于创业自身的高风险性,大学生创业者信用等级低,融资成本高等因素,大学生创业很难获得银行贷款。各商业银行应该根据大学生创业的实际需求和企业发展情况,尽量降低贷款条件,对于符合国家扶持政策的创业者,应该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按时发放贷款,帮助学生降低创业风险和成本。同时,应积极探索适合大学生创业者的信用担保方式,如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通过XX和银行的共同努力,切实帮助大学生摆脱创业融资困境。
(3)健全创业教育体系,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
目前在江苏省高校中,只有少数几所学校开设创业课程,授课对象也仅仅是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课程设置方面,也停留在泛泛的讲授理论知识而忽略对学生创业技能的培养,缺乏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创业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传统教育基础之上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
高校应该科学合理的设置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在教育对象上,应将创业教育看做作高等教育的基础学科,将创业教育融入到大学生培养的全过程;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在江苏省开展创业教育的高校中,从事创业教育教学的教师一般都是管理学科的教师,或是从事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行政人员。这两类教师都缺乏创业经历,只能在理论上讲授创业基本知识,而无法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创业指导。因此,高校在创业教育师资体系上应该更加丰富和多元化,除学术型专家外,还应聘请成功的企业家,XX部门官员、投资专家等。在教育方式上,应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创业学习的热情,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利用逼真生动的场景教学,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高校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强与XX部门和当地企业合作。根据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和教学计划安排,组织学生进行企业调研,参加创业培训计划竞赛,邀请成功的企业家和XX官员走进校园,灌输创业理念,激发大学生创业意愿,帮助大学生树立创业信心。
除此之外,大学生创业也不能缺少社会文化环境的支持。相关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破除社会陈旧观念束缚,在全社会中形成鼓励创新,尊重创业的文化氛围。在宽松、和谐、公平的环境中,促使更多的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
6大学生创业意向提升对策
6.1加强XX对大学生创业的政策的宣传
国家和XX有关大学生创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是淮海工学院成功创业的根本保障。我国XX已认识到促进大学生创业行为对我国经济的重要作用,中央XX在各项会议和报告中多次提出大学生创业的重要意义,各级XX也都在积极的响应号召,从政策制定和政策实施等角度积极扶持大学生创业。但由于我国大学生创业的历史比较短暂,社会对大学生创业的认识不够深入,有关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和机制很多还在磨合当中,具体环节在操作过程中还有待完善。各级XX应认识到现阶段我国大学生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融资渠道比较匮乏、开业手续比较繁琐、部门分工不够细化等。在具体运行和管理的过程中,各级XX应制定有关大学生创业的法律法规,规范大学生创业流程,减少不必要的手续和费用,划清各个机构的服务范围,明确各部门的职能和责任,积极树立服务型XX的形象,保障大学生创业行为的顺利开展。
6.2改善大学生创业环境
优化创业环境的基本策略是消除现实环境中的薄弱环节。经过实证研究可以看出,目前虽然我国创业环境条件总体上在逐步提升,但是还存在许多地方有待完善。比如:行政环境方面,当前大学生感知的行政环境没有显著地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意向,说明XX在组织上还不能全面胜任对大学生创业的帮助,服务项目缺乏多样性和广泛性。XX不仅要制定税收优惠、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政策,还要提高为新创企业提供专业服务的水平,主要是提高在市场、技术、人才流动等方面的专业服务水平。在教育与培训环境方面,各高校要积极开发新的教育方法,克服沿用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以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匹配为目标,尽量提供较多的创业课程、技能培训、创业指导和创业实践,提高教育的有效性。在融资环境方面,大学生创业面临的首要难题就是创业资金不足,债权融资、股权投资的支持是重点,建设好创业资本市场是关键,要特别重视和加强中大学生创业的融资需要,提供多样化的融资渠道。社会文化环境方面,努力营造鼓励创新和冒险精神的文化氛围,社会公众要改变陈旧观念,对创业失败持宽容谅解的态度,家人对大学生创业持支持的态度。
参考文献
[1]GnyawaliDR,FogelDS.EvironmentforEnterpreneurshipDevelopment:KeyDimensionsandResearchlmplications[J].EntrepreneurshipTheoryandPractice,1994,18(4):43-62.
[2]ObschonkaM,etal.Successfulentrepreneurshipandthedevelopingindividual:Earlyentrepreneurialcompetenceinadolescenceandventurecreationsuccessduringthecareer[J].JournalofVocationalBehavior,2011,79(1):121-133.
[3]Zhao,H.,&Seibert,S.E.&Lumpkin,G.T.Therelationshipofpersonalitytoentrepreneurialintentionsandperformance:Ameta-analyticreview[J].JournalofManagement,2010,36(2):381-404.
[4]周必成,池仁勇.大学生创业学习影响创业自我效能的调节效应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06):12-36.
[5]赵珍,池仁勇.剖析“浙江现象”的创业环境[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10):108-110.
[6]张玉利,王晓文.先前经验、学习风格与创业能力的实证研究[J].管理科学,2011,24(3):1-12.
[7]张玉利,陈立新.中小企业创业的核心要素与创业环境分析[J].经济界,2004,(3):29-34.
[8]蔡莉等.创业环境框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1):50-56.
[9]范伟军.创业环境对策思考[J].科技创新,2004(2)55-57.
[10]李晶华.创业环境、公司创业战略与组织绩效–基于我国大中型企业科技活动的实证分析[J].经济管理,2008(z1):44-48.
[11]于松涛.关于GEM框架下大学生创业环境的研究[J].华北金融,2007(11):13-14,19.
[12]苏益南.大学生创业环境的结构维度、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1-16.
[13]陈淑妮,肖凌琳,裴瑞芳.创业能力、组织创业气氛和内部创业意愿的实证-以深圳高研究新技术人员为背景的调节效应模型[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2(10):1-12.
[14]胡亚波,沈涛,刘卫华.武汉市大学生创业环境与对策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0(1):1-15.
[15]唐靖,姜彦福.创业能力的概念发展及实证检验[J].经济管理,2008(09):22-24.
[16]尹苗苗,蔡莉.创业能力研究现状探析与未来展望[D].外国经济与管理,2012(12):1-11.
[17]袁应文,利益相关者态度与创业意愿关系的实证研究[D].中山大学,2008
[18]张立平.大学生创业基本能力形成与创业环境关系研究[D].2011
[19]季丹.创业环境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研究[D].2010.
[20]买菁菁.河南省大学生创业情况调查研究[D].郑州大学2013
[21]张婷婷.武汉光谷创业环境对大学生创业吸引力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
[22]杨历.如何推进大学生自主创业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5.
[23]桑大朋.国家大学科技园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制度体系优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6.
[24]毛秀兰.经济新常态下江西省创业环境评价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6.
[25]高扬.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持续发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6.
[26]刘达蔚.高校共青团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6.
[27]吴海涵.高校创业文化培育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5.
[28]李侠.温州地区大学生创业状况的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11.
[29]李艳.全国创业观察中国报告发布[N].科技日报,2013.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5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