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物流外包给企业带来相应利润的同时,风险也会伴随产生,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为此,企业要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企业物流外包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以此来推动企业更优发展。本文主要以JJIC公司物流外包过程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物流外包相关知识与风险管理理论,通过调研访谈与实习工作收集第一手数据,主要采用定量、定性及表格描述的方法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最后针对实际存在的风险情况,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以及定性优化流程图,并预测优化流程效果。由于实习限制,论文偏向定性分析优化,存在一定局限性。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运用定量分析的比较选择法等方法,流程优化更能提供直接的企业效益,降低JJIC的物流成本,合理配置资源。
【关键词】物流外包;风险;风险分析;优化建议
1绪论
1.1选题的目的、背景及意义
1.1.1选题目的
随着全球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与我国的经济不断发展和市场竞争力的不断增大,许多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增加企业的利润,往往会选择将企业部分非核心业务进行外包,其中较为典型的就是企业将其物流进行外包,以此来达到节省成本的目的,同时也能集中更多的精力去发展本企业的核心业务,赢得更多的市场竞争优势,实现企业的持续性发展,推动国家外包物流市场的快速发展。然而,企业物流外包是一把“双刃剑”,利益与风险往往是同时存在的,物流外包给企业带来相应利润的同时,往往会伴随着一些风险[1],其中就包括信息不对称、运输存在货损货差等风险,导致企业物流外包出现问题,甚至可能会造成企业物流外包的业务中止或失败,由此可见,这些风险的存在会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因此,本次论文主要以JJIC公司为例,分析企业物流外包可能存在的风险,并提出相对应的优化建议。
1.1.2选题背景及意义
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起,中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强大跟发展,市场竞争力不断加强,物流市场也在逐步扩大,也衍生出了许多第三方物流企业,承包部分企业的物流业务。据研究表明,世界五百强企业中有400多家企业参与在华投资,其中有90%左右的企业选择了物流外包,可见物流外包市场的庞大。“十二五”期间,随着产业转型升级的推进,各行业选择物流外包的占比也越来越大。据中国报告大厅调查数据显示,2018年选择物流外包的行业主要涉及食品医药业、化学化工原料等。
但随着物流公司越来越多,物流公司的实力参差不齐,部分物流外包公司并不是特别的令人满意,在这种情况下,风险也随即产生,如货物运输过程中存在的货损货差、货物运输时长延误等,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物流外包风险的存在对企业选择物流外包的意愿有一定的影响作用,据中国数据网调查显示,在2019年上季度,在生产企业选择物流外包的意愿中,有68%的企业会选择物流外包,32%的企业会选择不进行物流外包;商业企业选择物流外包的意愿中,则相反,有71%的企业选择不物流外包,仅有29%的企业依然选择物流外包,如图11所示。面对风险的危害,企业应该如何规避物流外包产生的风险,并且降低成本,增加利润,是企业现应认真思考的问题。
图11企业选择物流外包的意愿图示
1.2研究现状
1.2.1国外的研究现状
20世纪90年代后,国外开始对企业物流外包风险问题进行研究。由于国外发达国家的现代物流业起步较早,有着庞大的市场规模以及先进的技术和组织管理条件支撑,其发展水平较高,远远领先于我国[2]。
AghazadehSM(2003)曾对物流外包风险进行研究,他们一致认为制约物流外包的关键风险因素是对第三方物流提供商的控制,特别是外包出去的物流非核心业务具有极大的积极意义时,一旦失去对物流的控制,那么企业的资源重组与企业改革可能会偏离初衷,以致于影响到企业整体战略的正常实施[3]。
YUT(2008)认为企业物流外包对获得竞争优势和节约物流成本起重要作用,越来越成为发达国家物流运作的主要形式。但是,由于物流外包过程存在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风险[4]。
Paul(2011)对物流外包具有独占性这一特性进行了研究,主要是涉及了部分物流风险识别、评价和控制的研究,但对于物流外包的风险并未做更进一步的讨论,仅仅是给出了理论层次上的分析[5]。
而Earl(2013)在Paul已有的研究结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出研究,并在企业物流外包风险研究中得出结论,认为交易成本与管理成本这两项成本上升很快,但许多国外企业经常低估这两项成本,不重视它们。同时,他也指出可能发生的失去创新和竞争优势、重新修订合同的昂贵成本等外包风险[6]。
综上所述,目前对于企业物流外包风险有世界范围的科学理论去支撑,学者们用不同的结构模型去研究使得其相关领域的研究具有科学性,让人信服。另外,参考文献可以得知,合同风险、信息风险、运输风险与物流外包项目本身的风险对物流外包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故而结合国外文献,本论文意图通过研究物流外包风险来增强市场竞争力、降低物流成本的这一目的就有了理论支撑。
1.2.2国内的研究现状
由于物流外包的风险是任何一家物流公司选择物流外包所需要面对的,故而许多国内的研究人员也对此进行了数据收集和调研。在国内,中国第三方物流起步尚且较晚,物流外包所处的市场环境相对较差,市场与技术也尚不够成熟[7]。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2005年第三方物流市场规模超过1000亿元,比上年增长30%左右,其中外包物流的发展较为迅猛[8]。
宋松健等(2015)认为,在企业物流外包过程中,风险主要来自于企业内部、物流代理单位和外生因素;风险的成因主要包括信息不对称、外包过程、多重外包、激励机制等几个方面[9]。
钟任鹏(2015)更加强调物流外包存在的不确定性对物流外包过程起影响作用,不确定性越大,外包风险就越大,同时风险的存在也同物流外包的决策方式有关,不同的外包方式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风险程度[10]。
梅宝林(2016)结合对风险管理理论的理解,对物流外包风险管理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涉及物流外包风险识别、物流外包风险分析、风险评价指标与物流外包风险防范与体系等内容[11]。
张燕(2017)认为,我国第三方物流业起步时间较晚,在管理水平方面还不是很完善,服务性能方面有待提高。在进行物流活动时,可能会面临着各种不确定的风险,如合同风险、运输风险等。面对这些不确定性风险时,由于物流承包商服务能力有限,如果处理不当,无疑是增加风险出现的可能性[12]。
谢忠军等(2018)研究出在供应链环境下,企业物流外包业务容易出现问题,影响的原因主要是企业在外包过程中不仅要做到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高要求,又要避免高成本,达到低利润的目的[13]。
王松(2019)则提出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物流外包展现出来的优势也越来越突出,风险问题也同时蕴含在利益之中,一旦选择物流外包,企业应采取有效措施对其加以管控,促进企业物流外包业务的健康发展[14]。
刘琳琳(2019)认为面对企业物流外包的风险,企业应该做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其主要提出的防范措施是重视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加强客户关系管理等,从而使外包企业与第三方物流承包商能达到互利双赢[15]。
还有车飞龙等(2019)提出随着各类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传统物流存在不可改变的弊端,继续发展传统物流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各企业的需求。在这样的情况下,发展物流外包就显得尤为重要,但物流外包又面临各种风险,严重者甚至会导致物流活动的中断,因此要对物流外包的风险进行管控,使企业健康发展[16]。
通过查阅文献得知,我国在企业外包物流风险分析的研究上有一定的有益成果,改善优化措施方面也有一定的探索。但是从研究视角出发,我国企业外包物流的研究还不够成熟,如外包物流存在一定的风险像货物破损之类的问题会使委托企业丧失一定的利益等;从规避跟解决外包物流存在的风险角度出发,研究学者们应更加重视企业外包物流的风险进行研究工作。
1.3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文从JJIC这个研究对象出发,通过案例分析企业一定时期内物流外包运输的运输量、运输货损率等数据,结合我国企业物流外包的相关研究,总结出JJIC公司对物流进行外包存在的风险类别,最后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
本论文的论文框架如下图12所示:
图12企业外包物流的风险及优化建议论文框架
1.4研究的方法
1.4.1研究的方法
(1)实证调查法:本文通过实地定点调查的方法进行研究。在实习工作中获取第一手数据,这样可以真实地了解到JJIC公司外包物流的现状及风险状况,使论文具有指导意义。
(2)定量分析法:本文通过风险管理理论等相关理论,收集相关数据,对企业外包物流存在的风险进行定量分析。
(3)调研访谈法:本文一些难以获取的数据可以对公司上级领导进行访谈来获取,使数据更加真实、符合公司实际发展情况。
(4)文献分析法:通过阅读中国知网等具有权威性的网站上的期刊、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了解国内外对于企业物流外包的风险分析及优化建议的研究,总结前人的经验,对本文有一定的科学指导作用。
1.4.2创新之处
虽然已经有研究学者开始面向企业物流外包进行研究,但由于我国的企业物流外包发展较慢且存在许多阻碍,企业物流外包的发展理念和方法不够成熟,目前关于特定产品(如化工品)物流风险的研究还比较少。通过调研可以发现,当前我国企业外包物流占比较低,且各企业仍无法解决相应的存在的风险,因此本文将创新地立足于JJIC公司这一具体地点,收集跟获取实地真实数据,提出完善的优化措施及建议。通过对本文的研究,可以丰富该方面的研究内容,并为其他相关研究者提供参考,具有指导意义。
2理论基础与评价指标
2.1风险管理理论
2.1.1风险管理基本概念
所谓风险管理(RiskManagement),是指为了以最低成本实现最大安全保障,经济单位通过对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预测、识别、分析与评估,并在此基础上有效地处置风险的管理过程[17]。随着时代的发展跟科技的进步,风险管理的方法也越来越先进,借助现代科技化设备的力量,科学、符合逻辑地进行风险管理,使企业资源得到有效配置,减少风险带给企业的损害。
2.1.2风险管理的程序
随着时代的不断演变跟科技的进步,风险管理拥有一套完整的管理程序,如图21所示。企业拥有风险意识,按照逻辑化的程序进行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优化、风险管理,这样循环往复,形成一个动态的风险管理体系,以达到降低风险的目的。
图21物流外包的风险管理程序
2.2企业物流外包风险相关理论
2.2.1企业物流外包风险
结合物流外包与风险的定义,可以将物流外包风险定义为:企业将物流业务通过合同的方式委托给第三方拥有专业物流技术的企业,这个外包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会给企业带来不良影响甚至破坏[18]。
企业物流外包是一个科学、合理的决策过程,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可能产生风险,主要包括:物流外包政策制定→选择外包商→签订外包契约→执行及管理外包合同,如下图22所示:
图22企业物流外包过程图
2.2.2企业物流外包风险的特征
(1)偶然性
企业物流外包的风险大部分是偶然发生的,由于风险的发生存在一定的客观性,风险何时会发生、为何发生、会有什么结果,这些都是人们主观不能臆想出来的。
(2)突发性
企业物流外包的风险是不具有连续性质的,大部分都是突然发生的,是分散的、离散的,让人无法提前预测,甚至可能毫无规律。
(3)联动性
风险是环环相扣的。企业物流外包风险的存在可能会引发其它风险的发生,
且由于企业双方是合同契约关系的,合同一方的风险可能会导致另一方也受到风险的影响。
2.3企业物流外包风险分析与评价指标
对于企业来说,物流外包存在的风险是蕴藏在外包过程中的。结合风险管理理论、企业物流外包风险的特点与先前学者的理论[19],对企业物流外包进行分析与评价。根据实际情况跟研究需要,文章将企业物流外包风险分为四个方面,分别为合同风险、信息风险、运输风险与物流外包项目本身的风险,并从这四个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从四个指标对企业外包风险进行分析,如下图23所示:
图23企业物流外包风险评价指标
所谓的企业物流外包风险评价指标则是指在企业物流外包过程中,为了帮助企业更好的对风险进行分析和提出优化建议而建立的评价指标[20]。其中,有些风险是可以通过数据计算来计量的,每个企业会根据自己内部运营及外部协作来制定一定的指标值,以此来形成对物流承包商的监督以及维系双方的合作伙伴关系。
2.3.1合同风险指标
(1)完成合同规定指标是指承包商每月是否完成合同规定的KPI数据,所
谓的KPI,是关键绩效考核指标,是企业对物流公司的绩效各项指标进行考核,考核结果若不达标,实际上就是物流承包商绩效不合格,一旦物流承包商有不合格的指标,则会给企业造成或大或小的损失,这属于企业物流外包的风险。
(2)合同运输费用指标是指实际产生的运输费用与合同签订时的运输报价存在差异,当实际产生的运输费用大于合同签订时的运输报价时,则会使企业的成本增加,造成企业损失,这属于企业物流外包的风险。计算合同运输指标,可以从实际产生的运输费用大于合同签订时的运输报价的次数与总运输次数的比值来计算。
2.3.2信息风险指标
信息风险指标主要体现在信息反馈滞后这一项上,是指企业与承包商由于各自利益及所处地位的不同,承包商作为企业掌握客户信息的桥梁,若物流外包过程出现货损、货差等异常现象,而由于信息反馈滞后,企业无法及时得知,导致信誉受损和产生风险,即(未及时反馈的异常订单数/全部异常订单数)*100%。
2.3.3运输风险指标
(1)货物出现异常指标主要包括货物出现货损货差,即货损率=(损失货品量/应交付货品量)*100%,一旦货物出现货损,客户收到货物时无法正常使用,将会进行投诉,影响公司的信誉与双方的供求关系,成为公司的风险之一。
(2)按时送达货物指标是指承包商是否准时送达货物,即延误率=(货物延迟送达次数/全部运输次数)*100%,货物无法按时送达,会影响客户的使用,造成双方的损失,严重时会直接影响客户以后的需求,成为公司的有一大风险。
2.3.4物流外包项目本身风险指标
企业的项目都是存在或大或小的风险,物流外包项目也不例外,承运货物产品本身存在风险,如难保存、易损害等,存在各种不确定性,再加上物流本身是个动态的系统,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也是企业物流外包的风险之一。
3JJIC公司物流外包现状及风险分析
3.1JJIC公司概况
3.1.1公司简介
JJIC公司,于2009年6月份成立。JJIC在大中华区已经在食品配料和化工专业原料行业开展业务几十年,核心业务是代理众多国际卓越品牌以及开发适合本土的自有品牌,主要是充当一个代理商的角色,在国内各个地区进业务销售,成绩斐然。
JJIC业务销售范围非常广,涉及全国各个地区,主要分布在广东、上海、北京等地,如图31所示。为此,为了确保能够“适时、适质、适量”将货品送到客户手中,JJIC实施物流外包战略,将非核心业务承包出去,使JJIC公司能集中精力发展自己的核心业务,这样也能大大降低公司的运输成本及仓储费用。
图31JJIC公司业务地区占比图
3.1.2公司产品范围及行业背景
JJIC公司主营产品为危险化学品、药用辅料、化工产品(危险化学品、剧毒品除外)、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原料、食品辅料等易潮、易损、难保存物品,对运输条件有极大的要求。JJIC致力于满足顾客需求,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将物流业务外包出去。
3.2JJIC公司物流外包现状
在创立之初,JJIC就已经开始与一些物流公司进行合作,如顺丰公司、中通公司等这些物流公司主要负责物流运输,将货物从JJIC公司运送到客户手中。随着市场的发展,JJIC的业务不断扩大,面对市场需求及不同地区客户需求,JJIC公司发现这种物流运营模式已经不适合公司的发展,物流成本年年增多。后便将物流外包作为企业竞争战略之一,通过一些选择供应商评价方法选择了合适的物流公司,分别为广州无忧物流公司(以下简称无忧)、天津飞天达物流公司(以下简称飞天达)、上海本土运输公司(以下简称本土),由三个不同地区的物流公司共同承包JJIC公司全国的物流业务,主要负责货物仓储、货物运输等,将货物运输到客户手中。
JJIC公司收到客户的需求,便生成订单,再将订单发送给对接的物流承包商,对接的物流承包商便生成出库单,在其仓库中拣取并打包出合适的商品,并运输到客户手中。其具体流程为:客户需求→JJIC公司→第三方物流承包商→客户,如图32所示。
图32JJIC公司物流外包流程图
3.3公司物流外包风险分析
近年来,JJIC公司物流外包存在大大小小各种风险,根据风险管理理论与风险评价指标进一步进行分析梳理。本次的数据来自于JJIC公司的日常运作产生,调查的时间范围主要以JJIC公司2019年为主,具有真实性与完整性,结合数据、参考文献与第三章的物流外包风险评价指标,对公司物流外包的风险进行分析。
由于企业的风险是有重要性区分的,基于公平真实的原则,本文通过访谈部门高管、部门经理、部员、公司经理这四个主要与企业外包风险相关系的人员,并做评分表填写与排序,对合同风险、信息风险、运输风险、物流项目本身风险进行评分与排序,以此来区分企业物流外包的风险,在此我列举2020年3月22日JJIC公司相关人员评分的物流外包风险的评分表31如下:
表31JJIC公司物流外包风险的评分数据表
评分为5分制,可能由于不同的人员之间打分的想法有差异,但这并不影响我们的观察与结果分析。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合同风险平均为4.225分,信息风险平均为4分,运输风险平均为3.775分,物流项目本身风险为3.325分,重要性从大到小的排序依次为:合同风险>信息风险>运输风险>物流项目本身风险。对此,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与评价。
3.3.1合同风险分析
(1)完成合同规定指标分析
从第三章可以知道,JJIC对物流承包商的KPI考核主要从四个指标进行,根据合同规定,KPI达标的目标值为98%。本次选取的数据为2019年JJIC公司三个物流承包商KPI数值,如表32所示:
表32JJIC公司KPI数据表
从研究数据中,可以看出:KPI数值的总不达标率为96.76%。在准时处理入库定单卸货指标方面,飞天达(96.97%)、无忧(96.43%)两个物流公司未能达标;在准时处理出库定单备货及装货指标方面,有本土(95.69%)、飞天达(96.58%)两个物流公司未能达标;在准时提供日报表指标方面,有本土(95.31%)、飞天达(94.23%)两个物流公司未能达标;在发货准确率指标方面,有本土(96,19%)、无忧(96.54%)物流公司未能达标。
(2)合同运输费用指标
在合同运输费用指标方面,将从实际产生费用大于合同签订时的报价次数进行数据采集,根据JJIC实际的业绩与订单数等条件,JJIC将三个物流承包商的合同运输费用指标设置为:实际产生的运输费用大于合同签订时的运输报价的次数与总运输次数的比值不能超过10%。本次选取的数据为2019年JJIC公司三个物流承包商的合同运输费用进行对比,如表33所示:
表33JJIC公司运输费用表
从调查数据中可以得知,在2019年,飞天达物流公司总共承包JJIC公司的发货次数为563次,一共涉及了28个省,运输费用不达标的总比值为10.73%,其中飞天达公司实际产生的运输费用大于合同签订时的运输报价的次数为47次,比值为8.3%,属于达标项目;但本土公司实际产生的运输费用大于合同签订时的运输报价的次数为134次,比值为11.4%,本土公司实际产生的运输费用大于合同签订时的运输报价的次数为277次,比值则为12.5%。很明显,两家承包商的比值已经超标。
通过两个方面的数据调查,表明JJIC对三个物流承包商的合同风险方面的数据考核结果显示仍然有一部分项目是不能达标的,这些不达标的项目可能会造成JJIC公司无法准时获取订单信息、无法准确得知发货情况与物流成本增加等损失,成为JJIC公司物流外包的风险之一。
3.3.2信息风险分析
在信息风险方面,为了与三个物流承包商之间形成合理、科学的信息反馈制度,督促各物流商能够及时、准确的反馈物流信息。JJIC根据其公司的实际的业绩与订单数等情况,JJIC将三个物流承包商的信息反馈滞后指标设置为指标值不能超过7%,以此来衡量三个物流公司是否达标,若不达标,则成为JJIC公司的风险。本次选取的数据为2019年JJIC公司三个物流承包商的总运输订单数与未能及时、准确反馈的订单数。
在信息反馈滞后方面,根据2019年全年共选取了3956个总运输订单数,其中本土共承运了1169次,无忧共承运了2224次,飞天达共承运了563次。如表34所示。
表34JJIC公司信息反馈滞后表
根据日常处理的工作,可以采集到2019年实际未及时反馈的异常订单数共364次,总比值为9.2%,其中本土未及时反馈的订单数为79次,比值为6.75%;无忧未及时反馈的订单数为237次,比值为10.65%;飞天达未及时反馈的订单数为48次,比值为8.52%。数据表明,无忧与飞天达两个物流公司无法达标且整体信息反馈是否及时比值也无法达标,这会导致JJIC公司无法及时得知物流信息,这可能会影响JJIC公司决策的实施,客户抱怨增多,给公司造成损失。
在调查过程中可以知道,JJIC与物流承包商之间信息沟通存在风险是由于物流公司与客户、JJIC公司之间的交流不及时,信息反馈流程过于繁琐,影响了反馈运作效率,且物流承包商的物流人才也存在缺失现象,使效率降低,JJIC公司为了达到与物流公司长期合作,急需优化该流程。
3.3.3运输风险分析
在运输风险方面,JJIC认为一旦出现了运输纰漏,即无法及时、准确、完整满足客户的需求,则会给JJIC带来有形无形的威胁,甚至可能会使JJIC公司由于运输问题收到客户投诉,导致与客户之间的合作中止或者失败,因此JJIC认为运输的每一票应当完整、准确送达,即目标值设定为0%,才是最低风险,以此来衡量三个物流公司是否达标,若不达标,则成为了JJIC公司的风险。本次选取的数据为2019年JJIC公司三个物流承包商的总运输订单数与出现货损的订单数。
(1)货物出现异常指标
在货物出现异常方面,根据2019年全年共选取了3956个总运输订单数,主要选取出现货损的订单数,如表35所示。
表35JJIC公司货物出现异常表
根据日常处理的工作,可以采集到2019年出现货损的订单数共88次,总比值为2.22%,其中本土出现货损的订单数为37次,比值为3.17%;无忧出现货损的订单数为40次,比值为1.79%;飞天达出现货损的订单数为11次,比值为1.95%。数据表明,本土、无忧与飞天达三个物流公司均无法达标,尽管不达标的比值不大,但是货损是物流运输的一个巨大风险隐患。
(2)按时送达货物指标
在按时送达货物方面,根据2019年全年共选取了3956个总运输订单数,主要筛选了货物没有准时送达的订单数,如表36所示。
表36JJIC公司延时送达货物数据表
根据日常处理的工作,可以采集到2019年出现货物延迟的订单数共374次,总比值为9.45%,其中本土出现货损的订单数为136次,比值为11.63%;无忧出现货损的订单数为195次,比值为8.76%;飞天达出现货损的订单数为43次,比值为7.63%。数据表明,本土、无忧与飞天达三个物流公司均无法达标。
在调查过程中可以了解到,JJIC与物流承包商关于运输风险出现的差异是由于物流承包商在运输过程中可能存在人为暴力操作、货物不准确摆放等原因导致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出现破损。各物流公司选择运输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选择自营汽运、一种是选择快递,公路运输本身存在运输时间长、易受地形影响等多种弊端,而这些弊端会导致货物无法准时到达,因此物流承包商无法正常完成JJIC公司的准时性指标。
3.3.4物流外包项目本身风险分析
从第三章可以知道,由于承运货物产品本身存在不稳定性,这会增加企业物流外包项目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如货物产品本身难保存、易损害等,JJIC的产品范围主要是化工类产品、食品类相关原料等易潮、易损、难保存物品,这给物流运输造成极大的挑战性,再加上物流本身是个动态的系统,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在调查中,可以得知,JJIC委托物流公司运输的总货运量大约为93673吨左右,可以筛选出出现异常问题、无法达成JJIC公司指标的货物共,其中有15493吨左右为难保存、易损的货物,占比16.54%左右。通过调查可以得知,在2019年,JJIC委托物流承包商运输的难保存、易损货物中,其破损率高达47.6%。对于这种已知的风险,该采取什么方法降低货物本身带来的风险成为JJIC公司也是JJIC物流外包急需思考的问题之一。
4JJIC公司物流外包的风险优化建议
4.1风险优化建议的依据
通过对JJIC公司物流外包风险的针对性分析与评价,结合对四个风险的重要性排序,可以看出公司的物流在外包的过程中存在的风险给企业带来了物流成本增加、客户抱怨增多等负面影响。为了更好地让物流外包业务发挥它的优势作用、规避其风险,应采用合理的方法依据,提出较科学的风险优化建议,以下提出的几点优化建议将以这些方法为重要依据。具体的风险优化建议的方法依据如表41所示。
表41风险优化建议的方法依据
4.2风险优化建议的具体内容
4.2.1合同风险优化建议
从第四章的分析可以得知,合同风险中的KPI数据与运输费用会给JJIC带来风险,由于实际运输受市场、政策、天气等因素的影响,如市场价格提高,则物流承包商实际成本就会随之提高,便与合同签订费用产生了差异;天气原因、疫情原因等不可抗力因素也是会给实际运输费用与KPI完成度造成可大可小的影响。为了保证JJIC公司与三个物流供应商的长期合作,必须要做出优化。
针对合同风险,JJIC应该致力于加强与各物流承包商的合同管理,形成一体化管理与链条化合作状态。合同风险的优化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JJIC在与物流承包商签订合同之前,可以组织有经验的专家,通过专家评估、征求专家的意见来设定合同的条款,并且要明确规定物流承包商要满足合同规定的条款,培养遵守合同规定的意识,如合同要规定JJIC与物流承包商可以对员工进行培训等。
②在完成合同规定的KPI指标方面,JJIC应建立相应的合同条规,严抓各物流公司的KPI的完成情况,对于不合格的项目,JJIC公司可给予物流公司不合格与整改通知书,要求物流公司提出整改方案,同时,还要建立专业程度较高的合同管理队伍,专门针对合同内容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建立合同跟踪管理制度,合同要体现全面性、严格性、专业性的原则。原来的KPI指标不达标率为96.76%,尚未达到98%这个目标值。通过建立整改方案跟合同管理队伍的监督这两个合同新制度的实施,预计三个物流供应商的KPI指标至少能提升1.24%,即能达到98%以上,均达到JJIC要求的KPI指标,使双方达到互惠互利。合同风险优化流程图如图41所示。
图41合同风险优化流程图
③在合同运输费用指标方面,要确认合同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合同的内容制定尤为重要。要与各个物流承包商协商,制订具体的、详细的、实际性的且具有可操作性的工作范围与运输报价,采用比较选择法,对运输费用、作业方式、作业时间等细节做出明确的规定,对于运输费用可以根据往年的运输费用并结合实际情况来制定。在合同制定运输费用时,一些常运地可以适当降低费用,以量致胜,如广东广州是常运地,可以将运费从750元/T下调至700元/T;一些不常运输的地方,如广东揭阳,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规定增加送货费250元/每单等,由此类推,JJIC预计一年可以节省24000元左右,物流承包商也可以通过已经制定好的运输费用来合理降低自己的运输成本,达到双方共赢;另外,作业方式可以合同规定通过价格对比的方式择优选择进行配送、作业时间可以提前预算好,按时送达客户。
4.2.2信息风险优化建议
信息风险指标是为了与三个物流承包商之间形成合理、科学的信息反馈制度,督促各物流承包商能够及时、准确的反馈物流信息。根据第四章的真实数据表明,2019年实际未及时反馈的异常比值为9.2%,其中只有本土一个物流公司达标,飞天的跟无忧都无法达标,而实际分析结果与结合实际情况可以知道本土采用的信息反馈流程较为简便,能更好、更及时的穿搭信息,而飞天达与无忧与JJIC之间信息沟通存在风险是由于它们与客户、JJIC公司之间的交流不及时,流程过于繁琐,为了达到与物流公司长期合作,JJIC公司应该比较各个物流公司的信息反馈制度之间的优缺点,优化信息反馈流程。
立足于信息风险,JJIC可以采取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和管理机制的优化措施。企业把物流外包出去后,并不能一味的依赖物流供应商,物流外包合作双方共享和沟通信息是外包成功的关键之一。飞天达跟无忧采用的是繁琐的信息反馈流程:客户收到货物破损时,会先反馈给JJIC公司,JJIC公司收到客户反馈后再通知给物流公司,由物流公司与客户进行沟通确认破损是属于什么情况、原因并拍摄货物破损的照片发给JJIC,JJIC收到物流公司的货物情况反馈后,会与物流公司跟客户双方沟通确认是属于物流责任还是客户责任,同时物流公司也会与客户沟通确认是属于哪方的责任,三方协商后再告知给JJIC公司,一旦物流公司无法完全定责,还需JJIC公司与客户沟通确定,这个过程不仅漫长且繁琐,而且还会存在JJIC不在协商当场,信息传递就会延迟的情况时常发生。基于实际情况,做出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化:
①物流承包商要严格按照指标,将信息及时、准确反馈给物流委托方,加强彼此间的沟通和交流,对于存在信息反馈繁琐的问题,应适当优化反馈环节:JJIC制定合理的制度和采用固定的信息反馈人员,客户收到货物破损时,立马反馈给物流公司,物流公司当场核实货物破损情况,并与客户沟通确认是否属于物流责任,将确认的结果反馈给JJIC固定信息反馈人员,以此来定责跟解决此次破损。这个流程的优化,可以很大程度减少信息反馈流程的繁琐,使信息反馈及时达到93%这个指标。优化流程图如图42与图43所示
图42信息风险优化流程图(优化前)
图43信息风险优化流程图(优化后)
②其次,物流委托方的需求要及时告知承包商,让承包商及时解决,解决不了的要及时向上级请示处理,而且要重视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物流管理人才是企业竞争的“法宝”之一。实际上,在企业物流外包过程中,企业领导起监督的作用,如果企业缺乏具有丰富的经验和远大的战略眼光的物流管理人才,物流外包将难以实现。
4.2.3运输风险优化建议
从第四章的分析可以得知,JJIC的是三个物流承包商在运输中存在一些人为暴力操作、货物不准确摆放的现象,且货物送达延迟是由于公路运输存在弊端导致的,为了实现运输的每一票应当完整、准确送达,JJIC应做好优化措施,降低运输风险给公司带来的危害。
一方面,针对运输货损风险的现象,JJIC公司可与物流承包商协商,引进先进的物流设施设备。从调查可以得知,人的工作质量容易受到环境、情绪等因素的影响,摔货、丢货、货物不分类直接摆放上运输工具的现象层出不穷,人力所能做的事情有限,为此,JJIC与各物流承包商应加大投资力度,引进先进的物流技术设备,采用机械化和标准化的操作,降低货物的损坏率,如在捡货时,大量投入机械叉车使用来替换人力,不仅能节省人力,预计一定程度上还能使运输货物的完整率提高,保证货物出库、入库的完整,减少客户投诉情况发生;在出库时,可以引用先进的模组带代替货物流水线,模组带可以精确对货物进行分类、并完整从仓库里输送到运输工具里,货物分类错误率也能大幅度降低,预计能达到JJIC设定的5%这个目标值;在运输时,加固货物包装,这将大大降低货物受损,预计能大幅度降低货物受损率,使货物受损率能低于原先的2.22%等。运输货损风险优化流程图如图44所示。
图44运输货损风险优化流程图
另一方面,针对运输延时风险的现象,采用优缺点比较方法,JJIC公司可与各物流商共同推进适合高速公路货运的各种专业化运输装备,提升运输装备专业化水平,促进运输方式的多样化,如公路运输、水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等都可以择优选择,以适应于不同层次的运输需求,对于有些不适合公路运输的货物或者偏远难以到达的客户,可以适当选择铁路运输、水路运输等运输方式,对于难以存放又价值较高的食品,可以适当选用航空运输,以此减少运输时效,使货物按时送达,使货物延时送达率能低于原先的9.45%等。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科学的选择运输方式,可以提升运输服务质量,减少客户投诉的风险,带来巨大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4.2.4物流外包项目本身风险优化建议
面对承运货物产品本身存在不稳定性这种已知的风险,JJIC应该制定完备的风险应急方案,提前做好预防措施,一定程度上能降低货物本身引起的风险的发生。
JJIC可以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对于物流外包过程中存在着的物流外包项目本身风险,这就要求平时要收集各种货物可能产生的风险的信息,分类整理,并通知仓库做好预警,根据风险信息的特点制定出应对措施,如易破损的胶原蛋白粉,JJIC公司应提前做好预警,收集好相关资料,在物流承包商承运之前,告知其可以在塑料薄膜的外包装之外再加一层纸箱,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碰撞导致货物破损等,这样当风险发生时,企业才会把产生的风险及损失降到最小,通过叠加纸箱等辅助材料保护好易损货物,预计新的一年JJIC易损货物的破损率与原先的47.6%相比能有大幅度的降低,不仅能降低运输成本,还能避免货物破损后退回等不必要的流程。项目本身风险优化流程图如图45所示。
图45物流项目本身风险优化流程图
5总结与展望
5.1研究总结
本文通过对企业物流外包风险分析及优化建议的研究,得出以下总结:
(1)本文主要从风险管理理论与物流外包风险评价指标等方面,利用定量、定性的研究方法,对企业物流外包中存在的合同风险、信息风险、运输风险、物流外包项目本身风险四种主要风险进行了科学性分析。
(2)根据对企业存在的风险分析结果,提出了一系列优化建议,其中包括加强合同管理、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和管理机制、重视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等,优化建议具有可行性,对于物流外包企业未来预防风险具有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3)物流外包是物流的模式之一,不仅可以降低企业的成本,还可以分散企业风险、提高企业在核心业务上的专注度等。今后,物流企业选择物流外包,应从风险管理的角度出发研究分析风险、制定风险评价指标与风险优化,外包企业与第三方物流承包商遵守合同,互帮互助,期盼双方通过物流外包都能达到互利双赢。
5.2研究不足及启示
5.2.1研究过程的不足
本论文在对企业物流外包的风险分析及优化建议的研究过程中,存在以下不足的地方:
(1)本次研究是立足于实习企业,有些数据难以获取,且无法充分的使用Spss、Excel等软件,稍难于对调查的数据进行科学有效的分析,且对数据的获取方式较为单一,可能无法全方位的反映企业物流外包的情况。
(2)参考的外文文献数量不够充足,无法充分地体现外国学者的研究现状。
(3)本次论文优化建议的提出偏向于定性分析优化,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4)由于本文研究角度有限,有些相关内容在论文中不能尽数,存在疏漏,影响论文研究的深度。
5.2.2启示
企业物流业务外包是一把“双刃剑”,企业只有运用得当,才可能有效减少企业的物流成本,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增强企业活性;一旦运用不当,则可能失去对物流的控制,不仅可能丧失企业的竞争优势,还可能会使企业的外包业务失败。本文对企业物流外包风险分析与优化建议为各企业的业务外包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与理论参考,对企业双方物流业务外包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而对其的研究过程也启示我们,只有将论文立于文献及数据等有据可循的东西上,才能使得论文可靠并且科学,而在对论文的誊写中应简洁明了又细致,使人一目了然。
5.3未来与展望
本文针对企业物流外包存在的风险进行调查,通过日常实习工作对JJIC进行调查得到了一定的结论和优化建议,但在其研究过程中仍存在很多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在未来的研究过程中,获取数据的方法会更加科学合理,以便运用spss等软件来对数据进行分析,会用更多专业词汇来展示研究成果,另外,对数据的筛选会采取更多的方法,增加数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另一方面,在理论基础、文献综述、前言等部分应查阅更多的英文数据库,参考更多的外文,以充分展示国外在这一领域各方面的研究情况,对文献知识也要涉猎更广泛。针对这几方面的改进,使得论文更加的科学完善。
参考文献
[1]邓明明.物流外包风险管理的探讨[J].商场现代化(中旬刊),2008(8):136.
[2](英)克里斯托弗.物流与供应链管理[M].崔连广,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298-303.
[3]AghazadehSM.HowtoChooseAnEffectiveThirdPartyLogisticsProvider[J].ManagementResearchNews,2003(7):50-58.
[4]YuT.AnExaminationoftheNatureofTrustinLogisticsOutsourcing
Relation-shipEmpiricalEvidencefromChina[J].In-dustrialManagement&
DataSystems,2008,108(3):346-367.
[5]PaulTaibl-Outsourcing&PrivatizationofDefenseInfrastructure.2011(3):16-21.
[6]EarlReducingRiskinLogisticsOutsourcing[R].Irvine:Universityof
CaliforniaTransportationCenter,2013:1-13.
[7]张洁.企业物流外包的利弊分析及风险防范[J].中国商贸,2010(06):105-106.
[8]中国现代物流发展报告[J].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236-240.
[9]宋松健,潘经强.我国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防范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5,28
(07):58-60.
[10]钟任鹏.企业物流外包的动因与风险防范方法分析[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5
(12):188-189.
[11]梅宝林.中小企业物流外包的风险及策略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01):124-126.
[12]张燕.贵州物流业务外包风险研究——以穗黔物流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7(15):46-47.
[13]谢忠军,邓晓雅.航空制造业物流外包的风险及控制策略研究[J].知识经济,
2018(14):75-76.
[14]王松.企业的物流外包的风险与对策[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9(05):52.
[15]刘琳琳.我国物流外包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9(06):234-
235.
[16]车飞龙,尚飞超,李云.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及对策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303(14):106+112.
[17]OliverWilliamson.contractualrelations[J].Transaction-costeconomics:the
governceofJournaloflawandeconomics.1975(22):233-261.
[18]RanaldCoase.Thenatureofthefirm[J].Economica.2007(4):386-405.
[19]宋红映.企业物流外包风险评估方法及其应用[D].昆明理工大学,2016.
[20]任永贵.关于第三方物流合作风险与风险防范研究[J].中国商贸,2012(12):135-136.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54594.html,